滕州历史名人 滕文公专题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文公专题介绍

春秋战国之际,“滕,小国也。”处于列强之间,跟随大国会盟,征战,今日朝鲁,明日事宋,改日又侍晋,在强国的夹缝中讨生图存。至滕文公执政时,他不以国小自卑,立志摆脱欺凌,按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张,“法先王”、“行善政”、“施善教”,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跃居其他方国之上,被誉为“善国”,谱写了滕国历史上辉煌的篇章,至今传为佳话。

滕文公还是世子(太子)时,曾去楚国,来回经过宋国的国都彭城,正值孟子在宋国,两次拜见了孟子。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病逝,滕文公派然友到邹国向孟子求教后,再办理丧事。孟子教以“守丧三年”......。然友返回后向滕文公说明了情况,太子决定三年守丧。宗室长辈与朝中文武百官因丧礼久废坚决反对,并说:“我们同一宗族的历代鲁国君主都没有守丧三年这样的行为,滕国更没有守丧三年的行为,到你这代就要违反常规,不可以。”文公看到宗族及文武百官对他不满意,恐怕办理丧事中难以尽心,再让然友请教孟子。孟子说:“哦。这事不可求教于他人了。上位的人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必然喜爱得更突出些。君子的德行是风,小人的德行是草,草必然是随风倒。办丧事就在于太子了。”然友返回后向滕文公说明了孟子的建议,太子说:“对呀!这的确取决于我。”于是太子结棚住了五个月守丧,没传什么戒令。宗长及文武百官都认可,并说太子懂得礼节,待安葬那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观看。太子的面色悲戚,哭泣哀伤,吊丧的人们大为感动。

滕文公继位之后,又礼聘孟子来滕指导。“孟子来滕,馆于上宫。”文公待孟子如贵宾,事无臣细地都要向他请教。滕文公问孟子说:“滕,小国也,同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滕,小

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等等。孟子也尽心尽力地为滕文公出谋划策,帮助滕文公寻找治国方略。并鼓励滕文公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孟子是当时的儒学大师,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后,增强了他治理好滕国的信心和决心。

滕文公询问孟子治国的道理。孟子力劝滕文公积极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并告诫滕文公在选用人才方面,施行仁政就应当任用“贤人”。选用“贤人”不仅是施行仁政的体现,同时也是施行仁政的有力保障,孟子主张在选用“贤人”的时候,应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考察。不能仅听左右近臣的话,也不能只听大夫的话,而且要听“国人”的反映,还要就实际的政绩进行考察。经全面考察,确认“贤者”后,方能加以任用。孟子让滕文公施行仁政应体察百姓的疾苦,为政者应该和百姓休戚与共,做到忧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为政者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国家有难,百姓才能“亲其上,死其长。”在处理和邻国的关系上,仁政的原则就是体察邻国的国情,顺应邻国的民心。大凡符合邻国百姓的利益,受到邻国百姓欢迎的事就做,不符合邻国百姓的利益,不受邻国百姓欢迎的事就不做。孟子又告诉滕文公要重视教育,修建学校,彻底治理社会风气,治理好国家还要重视农事,须发展生产。他说,老百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所以,为政者要注意“治民之产。”为了发展生产,孟子主张:要彻底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在农业方面实行“井田制”,“九分取一”的助税法,在城邑实施十分取一的贡税法。卿相之下的官员必定要有供祭祀的圭田。圭田定为五十亩;农户家中若还有劳力多余的,就再分二十五亩。死亡与搬迁都不离本土,一乡的土地都属于同一块井田,人们不管是外出还是在家都相互友好,防御相互帮助,生灾害病相互照应,这样百姓就能和睦团结。一块井田以方园一里

为标准,每块九百亩,其中公口一百亩,八户都有私田百亩,公田大家共种;公田做好了,才能做私田。最后孟子教之曰:“民事不可缓也。”意思就是说,替老百姓办事不能慢慢吞吞的,要赶紧办理。这样就能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孟子的大力支持下,滕文公积极采纳孟子的建议,从滕国的实际出发,带领滕国人民奋发图强,不久滕国名声大振,远近都称滕文公为贤君,各行各业豪杰志士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有个叫许行的人,在楚国是搞农业的,他奉行神农的学说,从楚国来到滕国,登上门来对滕文公说:“我是个从远方而来的人,听说你施行仁政,但愿有个住处成为您的百姓。”滕文公答应了他的要求,并给了他住处。许行的学生有几十人,都穿着粗布衣服,依靠纺织草鞋草席维护生活。陈良的学生陈相与他弟弟陈辛扛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你施行圣人的政务,也算圣人吧!我愿意做你的百姓。”从此,滕国人丁兴旺,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善国之名远扬。

孟子有推行仁政游历各国,奔走呼号。但在那个只讲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大多数国家对实行仁政缺乏诚意,唯有滕文公执著地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行仁政,一直到他去世。据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卷十四,轶事篇)记载,滕文公死后,埋葬的日子已确定,天下起了罕见的大雨雪,群臣都要求拖延丧期,太子不同意,群臣以古论今,反复劝说太子,说滕文公死不瞑目是不忍心离别滕国,想再多留几天,“而抚社稷”,所以感动了上帝下起了大雨雪,推迟日期符合天意和文公的意愿。孟子听说滕文公去世,悲痛万分,亲自来滕吊丧,他认为拖延丧期符合“礼”。从滕县旧志记载的这件轶事来看,滕文公死后仍然关心滕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

滕国成为善国,这与滕文公礼聘孟子密不可分,是“孟子之教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