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案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介绍《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故事背景。
2. 介绍作者陈慧娴及其作品特点。
教学活动:1. 播放《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预告片或插图,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3. 学生分享他们对作品的期待和疑问。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分享。
第二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的情节梳理。
2.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简要总结每个章节的情节。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3.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汇报。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2.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学生分组讨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3.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汇报。
第四章:主题探讨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探讨故事的主题及其意义。
2.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和隐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象征和隐喻。
3.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汇报。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展思维。
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教师提出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7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希望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根据课后题目理解课文内容;对同一题材的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一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对我成长的影响?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教学难点:对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搜集作者作品资料,并对课文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活动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预期效果一、教师播放音乐《送别》一个人的童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到若干年后回首都会发现是自己脑海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注地听联想吸引注意二、检查预习请同学来说说林海音和《城南旧事》自己介绍能够说得比较具体三、朗读请挑一段较受感动的语段来读。
接二连三积极举手激发动机,主动介绍,大胆表现。
四、重点问题讨论(问题根据文章重点和学生疑问确定)1. 爸爸是个好爸爸吗?2. 对我成长的影响?3.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4. 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小结:小说之美积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自己将问题基本解决五、《送别》歌曲赏析小结:音乐之美专注地听动情地唱谈谈体会通过对歌曲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六、电影片段欣赏与文章中的小音子像吗?有什么不同?小结:电影之美饶有兴味地观看七嘴八舌地谈论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深化(再播放音乐)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了小音子的童年生活,感受了文章里那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感情基调。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优秀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学会珍惜和感恩。
(2)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
(3)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要求学生查找生字词,并学会正确运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评价课文。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学会珍惜和感恩。
(2)通过课文学习,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加强语感培养。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5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5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爸爸的花儿落了》。
2、理清全文结构,把握文章线索。
3、理解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
4、初步感受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想大家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到父母对你说:“快长大,别再象小孩子一样了!”你们想成为一个大人吗?可是你们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长大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所学习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就是一篇有关长大的故事。
本文选自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英。
你们了解作者和这篇小说吗?(介绍作者和小说梗概)作者在《城南旧事》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场面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在一篇篇的小故事中,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离她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她的童年结束了。
那时作者刚满十三岁,就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
这是一篇童年的回忆,也是对童年的告别,就让我们走入文中的世界,一起去追寻主人公英子走向成熟的足迹。
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本文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到底有什么含义呢?(爸爸所种的夹竹桃的垂落)这个标题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呢?让我们首先把握全文的结构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请大家读一读文中1-2、35-37、54-67三个部分,告诉我这些段落都提到了什么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与毕业典礼有关,分别写了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和毕业典礼后发生的事)那么我们可以说全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时间顺序)在毕业典礼前,“我”望着襟上的夹竹桃,想起了爸爸。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朗读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情节,分析故事的主题。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提出自己的见解。
(4)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对爱与亲情有更深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故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故事情节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关爱与关心的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家人的爱与关怀。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总结故事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爱与亲情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打开课件,播放《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动画片段。
2.提问: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步骤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发放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
2.师生共同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花儿落了的原因、爸爸的反应等。
步骤三:表达与总结(15分钟)1.学生分小组,让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情节。
2.各小组展示并总结故事的主题。
3.师生共同讨论故事中父亲的爱与关怀,以及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步骤四:课堂讨论(15分钟)1.师生共同讨论故事中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否充分,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的相处经历,并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求。
步骤五:拓展活动(15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发表自己的见解,该如何更好地关心家人。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倾听与交流。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与总结。
《爸爸的花儿落了》语文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学习课文中运用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表现主题的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父亲,感受父爱。
2.介绍作者林海音及课文背景。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三、分析课文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划分课文段落。
四、品词析句1.学生自选课文中的精彩词语、句子,进行品析。
2.教师选取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五、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课文时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
二、深入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
2.教师选取重点部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三、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智慧。
1.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2.阅读林海音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
六、课后小结2.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同时学会运用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概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原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体会作者对家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教学准备:1. 准备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文本。
2.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阅读原文(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讨论和分析(15分钟)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 主人公对家庭和亲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c. 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亲情故事。
2. 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亲情,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对家庭的态度和行为,制定珍惜家庭的计划。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作文。
2.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博物馆,了解家庭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讨论和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分享了家庭的亲情故事,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珍惜。
六、深入分析文本主题(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对于“爸爸的花儿”这一元素的描写,探讨其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思考并讨论: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家庭的何种变迁?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象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3.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进一步阐述文本主题:家庭的变迁、亲情的珍贵以及成长的代价。
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油鞋、油纸伞、挪窝儿、鸡毛掸子、咻咻、玉簪花、麻渣、骊歌、四眼狗、肿胀、叮恐惧、花圃。
2、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3、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有所得。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的父子情感。
2、体会文章中的“父亲”这一形象。
3、使学生能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反思自己的亲情和友情。
4、理解文章中的“花”这一形象。
5、体会文中的一些含蓄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1、掌握文章的一些文学常识。
2、深入理解“父亲”和“花”这两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形象。
3、让学生具体体会一下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通过对“父亲”和“花”这两个形象的讨论,体会文章中父亲与“我”的情感。
2、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包含着浓浓亲情的文章,非常值得我们共同来体会,共同来学习。
那么在首先,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从你们懂事起到现在,你们有没有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亲,想一想疼你爱你的亲人甚至是用你的笔写下你的感受呢?(有)(没有) 请看课文的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是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
有关作家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的一些资料课后会印发给大家,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够仔细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文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对于你们理解这篇课文很有帮助。
(二)讨论:文章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0——15分钟)(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互相交换预习作业,给五分钟时间讨论,然后请各小组发言。
):爸爸表面上是很严厉,但实际上却充满着爱心。
他时时盼望着自己长大,鼓励女儿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他很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后,便急得吐血。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通用6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教学目标】1、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通过朗读来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父爱深情。
3、使学生能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体味自己的亲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验父爱。
【教学难点】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母爱是伟大的,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其实父爱也同样伟大,同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父爱,走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写法上的受教益。
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初读研讨说人物。
1、请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那些人物,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英子和爸爸)2、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用“这是一个──的爸爸,我的理解是──”的句式说:学生大体上会说出如下答案:⑴这是一个严厉的爸爸;⑵这是一个慈爱的爸爸;⑶这是一个爱花的爸爸;⑷这是一个重感情的爸爸;⑸这是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爸爸。
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课文,了解爸爸。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引导,结论要由学生自己得出。
教师总结: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
三、深入探究1、说情节:请学生说说课文中哪些情节是最令他们感动的,或是特别有感触的,或是能引发他们相关生活体验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内容。
重点是“医院探病”和“赖床挨打”等情节。
最后,教师小结,引出以下的教学。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材料准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
2.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联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意写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和家庭的看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歌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入情感氛围,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家庭责任。
2.阅读理解
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朗读,或者由教师进行朗读,让学生听之后进行理解。
通过问题的形式对故事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我们承担了哪些责任?”“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3.口语操练
在阅读理解后,考虑使用真实场景进行口语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例如:“你的母亲为你做了一顿饭,你应该如何回报她的关爱?”,让学生进行模拟对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写作创作
经过口语操练,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思维导图、关键词等方式帮助学生构思写作素材,让学生自由创作一篇关于“父母和家庭”的作文,并让学生互相交流、点评。
5.巩固环节
在巩固环节中,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用自己创作的文章作为素材,进行讲解演讲或者朗诵。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评价
经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体验到父母之间的深情厚爱,激发出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5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安排的课文内容是以成长为主题。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她的小说《城南旧事》,小说讲述了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故事,学习这篇小说,要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领悟父爱对“我”成长的影响。
领悟文中的“我”对父亲的挚爱,以及失去父亲之后的痛楚。
2、教学目标:①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用简明语言概述内容。
②研读课文,说说具体写了哪些事,理清写作思路。
③找出经历家庭变故后,有关“我”表现的词句,认识生活需要勇气这一道理。
④阐述具体体现父爱的事件,解读人间至爱亲情。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3、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领悟父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4、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句子“我是小小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
5、课时:2课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二、说学情本课所记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这些事件的能力;另外,他们正处青春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
三、说教法1、复述法:学生通过对内容的复述来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法:“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反复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的理解。
3、合作探究法: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自己对某片段的理解。
四、说学法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动笔勾画、积极读书。
2、发现法: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本课所用的教法学法是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初一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初一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感受课文中的诗意美。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关于亲情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二、阅读课文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做好标记。
三、讨论交流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四、分析课文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同学们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如修辞手法、词语选用等。
三、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教师引导同学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写作,以《我的爸爸》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2.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关心父母,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2.完成写作练习《我的爸爸》。
六、课后反思2.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对吧?那你们知道爸爸的爱是如何表达的吗?生:知道,我爸爸经常给我讲故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精选10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精选10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语并会用,了解作家作品,理请文章结构,把握行文线索,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理请文章层次,学习插叙手法在文中的运用,通过人物的语言事件,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深沉而伟大的父爱,还要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父亲对“我”的深情。
2.学习本文插叙的写法教学难点:1.理解“花”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文中的伏笔及含蓄的表达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2课时【文体感悟】第一课时走进作者林海音(1918—2014),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她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她不仅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还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编辑家,魄力非凡的出版人;同时,她是一个幼年丧父的刚强的长女,一个大家庭的敬老爱幼的儿媳,一个作家的贤淑妻子,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的好母亲,许多文化人的好朋友。
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一篇短篇小说。
写的是20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事情。
作家林海音虽然祖籍台湾,但北京却留下了她童年、少年、青年的足迹,所以作者说:“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优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花儿落了所代表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 课文的朗读和表达训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花儿落了所代表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 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象征手法。
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朗读法: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二、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2. 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3.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花儿落了所代表的意义。
4.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5. 总结课文主题,布置作业。
二、时间分配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课文:10分钟3. 分析课文:10分钟4. 学生朗读:5分钟5. 总结课文: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象征手法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反馈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课堂表现。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一、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父爱的文章,如《背影》、《一课》等,以加深对父爱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父爱的感受和经历。
二、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子女的爱和期望。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以父爱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文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抓住文章的主旨。
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对生活的珍惜和珍重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听着音乐进入故事情境,引起他们对爸爸的关注和好奇。
2.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爸爸对待花的态度是怎样的?3.讨论交流(20分钟)要求学生们就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爸爸对待鲜花的态度以及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的感受和理解。
4.感悟写作(2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探讨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如何珍惜眼前人和事。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感悟到对生活的珍重之情。
5.展示分享(15分钟)请学生展示自己写的文章,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
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和互相借鉴。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眼前人与事,珍惜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背诵《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2.写一篇结合自身经历的作文,讨论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如何珍惜眼前人和事。
以上是一堂关于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案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还能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感悟。
希望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感受到对生活的珍惜和珍重之情,让心灵得到抚慰和启迪。
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范文一份
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范文一份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识记感受最深的句子。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过渡自然的技巧,并加以运用。
3、情感目标:学会承担责任。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顺序,记叙的事件。
〖教学难点记叙的事件。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
〖教学手段电脑。
〖教学过程一、回忆爸爸1、爸爸对我的严格管教:不允许我上学迟到、不许浪费。
记叙一件具体的事。
严厉中带着慈爱。
这个事件的描写记叙很真实;没有母亲的和风细雨的商量。
也不容讨价还价,只有遵从;父亲也能体量孩子的难处,并不到学校张扬出去,怕她冷,给她送衣服,__可能是让孩子坐车回家。
2、爸爸爱花,也暗示爸爸得病的原因:原因:叔叔给__害死,爸爸急得吐了血。
爸爸爱花:更热爱生活。
3、爸爸培养我的自立能力: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让我去银行邮钱。
4、爸爸病逝:爸爸对我的教育、培养使我成熟起来,并能力勇敢地面对厄运,挑起生活的`重担。
二、过渡自然找出过渡句: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为后文爸爸锻练我的自制力埋下伏笔。
)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引出爸爸严格要求我,不允许我迟到旷课的事。
)3、胸前戴着的夹竹桃。
(引出对爸爸的回忆,交待爸爸生病。
)4、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引出爸爸要我去邮钱的事。
)过渡自然是本文的优点之一,要注意学习。
〖板书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忆爸爸:1、对我严格的管教,记一件典型的事例。
2、爸爸爱花,也暗示爸爸得病的原因。
3、爸爸培养我的自立能力。
4、爸爸去逝,我长大了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目标:讨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确立论点、注意表达。
〖教学方法讨论、演讲。
〖板书设计成长的苦与乐。
保险公司迎新早会主持希望长大的原因:能够自立、没有太多的约束、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事。
初中语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初中语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亲情、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家庭亲情,尊敬父母,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主题,理解亲情、家庭和成长的关系。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亲情、家庭和成长的意义。
2. 学会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理解亲情、家庭和成长的关系。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
2. 相关参考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知亲情、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亲情、家庭和成长的关系。
4. 重点解析: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文章中的具体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亲情、家庭和成长元素,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亲情、家庭和成长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8.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成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感悟亲情、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优秀教学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使学生了解并感受巴金先生的文学魅力,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3. 通过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内容概述和背景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解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理解作品深刻的主题。
4. 课文中的亲情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体味亲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解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人物关系和象征意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亲情、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4. 写作实践法:通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巴金先生及其作品《爸爸的花儿落了》。
2. 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受作品氛围。
3.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象征手法。
4. 探讨课文中的亲情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家庭的价值。
7.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文,评估学生对亲情和家庭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情况和问题回答能力,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亲情主题,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爸爸的花儿落了》 优质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
(2)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花儿开放与凋谢的自然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趣事,营造温馨的氛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行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描写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以“爸爸的花儿”为主题的插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考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2. 学生掌握重点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等。
4. 学生对亲情观念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2. 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教育: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难点: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
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
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
二、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a、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b、“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
a.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b.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c.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教师导学: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
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确定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方面,大屏幕出示问题组:
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呈怎样引出的?
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c.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a.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b.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
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
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
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c.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进一步阅读文章,思考“研讨与练习”:
4、准备说说自己的爸爸。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a.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b.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
c.“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明确:
a.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b.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下来,老高急匆匆地告诉医院来了电话,等等,这些都预示着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
c.是的。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
三、体验与反思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教师应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并且明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烦恼,但只要正确对待就一定会解除烦恼,迎接新的挑战。
进一步提问:
1、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会引起你的阅读兴趣?谈谈体会。
2、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
四、拓展延伸
有首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的文章让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说真话,诉真情,用自己的心声说说,“世上还有爸爸好”。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的文章和同学们的发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爱的乐章,让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留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
五、作业
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