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1

合集下载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工具改进:金属工具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定。

二、奴隶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材料二 新新人类盖伊的加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咕噜家族升级了,他们不再和氏族一起生产劳动,而是组团单干。

先进的生产工具、大量牲畜和土地,成了咕噜家族的私有财产,这让他们很快成为了富人。

贫富分化开始出现并不断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于是,阶级和新的社会形态出现了……任务二:1.结合课本第3页探究与分享二,分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如何产生的?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1.阶级的出现:2.奴隶制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特点:(1)生产力的特点:①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②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2)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产生(1)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2)国家的产生: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 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教师总结: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每一种社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初期都对社会历史有着积极影响。

因此,对于一个社会形态的评价,要客观辩证、一分为二,不能孤立、片面。

同学们,让我们对历史发展趋势有更明晰、更理性的认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适应甚至引领时代潮流。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5.封建社会特点
正是这种分化,促使了早期城邑的出现,加快了古蜀王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步伐。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阐明你的理由。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 能够用人类社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故观点一正确;
生产资料转 由为 转为
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有什么异同?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新石器时代较旧石器时代有哪些进步?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
私有
观点三: 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名词解释——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 出现
国家 产生
3.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古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曾到处竖着各种各样的债务石碑。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改进 发展 盛行 能够用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具体事例论证人类社会
观点辨析
观点一: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观点二: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观点三: 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阐明你的理由。
观点辨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结果,故观点一正确;
能够说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及
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产生 不平等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原始社会是最初的形态。

那时,人们以部落为单位,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阶级社会随之演进。

原始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采集、狩猎和简单的农业生产为主。

在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使用的工具大多是简单的石器和木器。

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有限,因此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在部落中,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这种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虽然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但也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

人们学会了驯化动物、种植农作物,并且能够制造更加复杂的工具,如青铜器和铁器。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劳动产品有了剩余,这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私有制的出现是原始社会解体的重要标志。

当一部分人拥有了较多的剩余产品,并将其据为己有时,私有财产的概念便产生了。

那些拥有较多财产的人逐渐成为了社会中的富有阶层,而那些财产较少的人则相对贫困。

这种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

阶级的产生使得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互助关系。

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统治阶级凭借其掌握的生产资料和政治权力,无偿地占有被统治阶级的劳动成果。

随着阶级的分化,国家也应运而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工具。

统治阶级通过建立国家机器,如军队、警察、法庭等,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拥有奴隶的人身所有权,奴隶完全隶属于奴隶主,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奴隶主可以任意驱使、买卖甚至杀害奴隶。

奴隶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着繁重的劳动,为奴隶主创造财富。

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教学设计【课题】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一框,是整本书的开篇之作。

通过学习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对人类社会基本形态的知识有一定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系统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四种社会形态基本情况的分析,抽象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感受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体会工人阶级的苦难,从而增强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及推动因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及生产关系的特点【教学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四种社会形态的图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事例;教学PPT;等【教学过程设计】1.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高中政治《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高中政治《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重点知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①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在这一规律支配下,截止到目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共5种生产方式。

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①人们共同劳动(劳动方式);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③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④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4.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①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氏族议事会是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④在氏族制度下,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特权。

5.原始社会的解体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④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识提纲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识提纲

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知识提纲)一、原始社会(一)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二)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三)原始社会的演进过程(一)阶级 1.地位: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奴隶阶级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2.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国家1.产生: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实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三)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状况: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2.生产关系(四)奴隶社会的演进1.原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2.评价:这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积极影响(1)生产力的进步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特别提醒:(1)判断历史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社会的进步。

(2)在奴隶社会中,没有体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脑力劳动者就无法生存;没有广大奴隶劳动的社会实践,脑力劳动者就丧失了科学文化创造的丰富源泉。

轻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议题二|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封建社会(一)产生: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二)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封建制国家: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教学设计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设计1: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的原因。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墓也比西周、春秋墓的总和多5倍左右。”
——《新中国的考古收获》第62页
二重证据法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 击筑、弹琴、斗鸡、走犬……”
——《战国策· 齐策》
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影响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 英国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 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 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 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 倍。……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 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 1840年增至139640吨。 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 50 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40 30 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 20 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 10 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推动了交通工具革新
农 耕 文 明 时 代
石 耜 耕 器
铁 器 牛 耕
经济:粮食产量 多了 人口数量 增长了 …… 政治:社会变革,最终确立了 封建 制度 …… 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工 业 文 明 时 代蒸汽机源自手 工 劳 动 机 器 生 产
社会生产发展 引发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生产方式变革 社会变革:资本家和工人 政治 创立马克思主义 思想 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公田 私田
“公田不治”“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 私田主人 耕种的人 封建地主 封建农民 封建 土地 所有 制
各国 变法
封 建 制 度
要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已出现牛耕,此牛尊 单凭这些就能推断出牛耕吗? 最关键的部位应该是? 为什么?
“仁政”;“民贵”“君轻”思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能互相转化; 主张“无为” “非攻”、“兼爱”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演变而来的。

原始社会是指人类在进化初期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经济方式的社会形态。

本文将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演化以及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起源可追溯至人类的进化历程。

根据科学的考古和人类学研究,人类的起源可追溯到五百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早期的人类生活方式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并居住在洞穴中。

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和工具的出现,人类逐渐获得了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进而形成了原始社会。

二、原始社会的演化1. 原始社会的形成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以原始的经济活动和自然规律为基础进行生产生活,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人们相互合作,实行大家庭或氏族组织形式。

2. 原始社会的特征原始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2)共同占有和共同使用的原则,没有私人财产制度。

(3)社会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血缘团结意识较为强烈。

(4)社会秩序以习俗和风俗为准则,缺乏正式的法律制度。

3. 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进程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农耕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2)城市的建立和国家的形成使人类社会从分散的村落进而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3)人类思想观念的变化,逐渐从原始的宗教信仰转向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的世俗观念。

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反思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结果,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科技和经济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以及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和探索,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繁荣的社会。

总结起来,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历程,在原始社会逐渐演化为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人类经历了思想观念的变迁、生产方式的改进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1目)课件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1目)课件

3.原始社会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 ①氏族: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提示: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人行 使平等表决权。不是所有人) ②部落: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 ③部落联盟: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氏 族 议 事 会
部 落 ( 联 盟 )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 人必须依靠联合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维持生 命,求得发展。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 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变化非常缓慢,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岁月。
做“人殉”。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B )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②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 可调和的 ③阶级压迫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④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 而无法得到生存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一练
4.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D )
A.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出现 B.私有制的产生
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的分工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4.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 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 是历史的进步。
正确理解“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我就自己用了啊! 你们想用你们自
己造!
兄dei们,我种地 的效率高,和你们 一起种地平均分配 很吃亏,我家想要
一块地自己种!
想不想和我一样打 出很多粮食?想不 想吃饱穿暖?那你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系统唯物主义纲要(初稿)》» 人类(历史)观»社会运动3 » 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过程曹曙为了更好地看清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可以借助于社会形态演变图式。

这是一个示意性的图形,这个图形中的所谓纵坐标表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私人占有程度,它反映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性质;而所谓横坐标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反映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目前关于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演变过程,普遍地认为是到“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84年版第313页),将来,人类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目前这个认识,其社会形态图式(图式一)是这样的:第一,猿的简单活动逐渐发展、变化,质变成人的劳动;以简单活动为基础和特征的猿的“社会”消亡,以劳动为基础和特征的人类社会诞生。

第二,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是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其中原始社会是公有制社会,即社会成员按需支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同时也是劳动者自主支配(占有)自身劳动力的社会。

奴隶社会是第一个私有制社会,即它是由(奴隶主)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封建社会是(地主)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而不完全占有(农民)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资本社会是(资本家)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而并不占有(工人)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公有制社会,即由整个社会共同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以后的人类向何处去?没有答案。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果真如此吗?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是前面关于对官僚社会的探讨。

人类社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演进历程

人类社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演进历程

人类社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演进历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新质生产力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演进历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从最初的手工劳动到现代的科技生产,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一次产业革命,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介绍人类社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演进历程。

1. 自然生产力的驱动在人类社会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主要依靠自然力量进行生产。

他们利用手工工具,通过体力劳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种地、狩猎等。

这种生产方式很原始,生产效率低下,但却奠定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掌握了自然规律,生产力也逐渐提升。

2. 农耕文明的诞生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耕文明应运而生。

人类学会了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农产品的增加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农耕生产方式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飞跃。

人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聚居地,形成了最初的社会组织,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 工业革命的爆发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机械化生产方式开始普及。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工业化设备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社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科技革命的崛起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

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产品的普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新型的生产力不断涌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5. 文化产业的兴起在新型生产力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开始兴起。

影视、音乐、文学、艺术等产业不断壮大,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也为社会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 绿色生产力的崛起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生产力成为了日益炙手可热的话题。

历史与人类社会组织的演进

历史与人类社会组织的演进

历史与人类社会组织的演进人类社会组织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组织不断发展与演变,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历史对人类社会组织的演进所起到的作用,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农耕社会的兴起农耕社会是人类社会组织演进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经济转变为农业生产经济。

农耕社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组织的转型,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耕社会中的人类组织方式主要体现为农业专业化分工和城市的兴起。

农业专业化分工使得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从事农业生产,大规模的农田耕作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大的粮食供给。

而城市的兴起则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城市中的人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

2. 工业社会的崛起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组织的又一次演进。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劳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主流。

工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组织形式,工厂、工会、企业等机构相继涌现。

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有效地集中了生产力和资源,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同时,工业社会的兴起也带来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人们在不同的工厂和企业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形成了更加有序的社会组织结构。

3. 信息社会的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迅速崛起,并对人类社会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社会的兴起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技术手段成为人们交流和组织的重要工具。

这种组织形式的变革使得人们可以更快地获取各种信息并进行交流,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产生。

同时,信息技术也推动了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进行组织和活动。

综上所述,历史对人类社会组织的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一【思想政治(统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教学设计

高一【思想政治(统编版)】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2:观看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视频
教师活动2:引导学生区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讲解: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生活动3:阅读材料思考:结合原始社会的生活生产状况,你认为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能够阐述私有制在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阐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过程
3.能够用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具体事例论证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生产关系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过程;科学评价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
学生活动3:阅读材料,对比分析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异同
教师活动3: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及社会特点。
讲解: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学生活动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奴隶产生的过程以及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特点
讲解:战俘是奴隶的来源之一,还不起账的穷人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
原始社会解体后,两大不同地位的集团出现: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属于剥削地位,后者属于被剥削地位。
教学过程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耜耕
石耜(商)
河南省新安县出土
石器耜耕
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 这两件古农具出土,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步史信息?
铁犁铧(战国)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坚硬 铁器牛耕 锋利
耐用 畜力
……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被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 三要素
生产工具
主要标志
劳动者
决定性作用
劳动对象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体现 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享有政治权利,可以不 择手段的追求财富,然而创造这些财富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却 越来越贫困。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并逐渐成为 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 顺应历史潮流,创立马克思主义。
资本家和工人创立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思想引发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提供了新的动力蒸汽时代推动了交通工具革新14公元元年bc4000年bc2000年2000年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史前时代石器铁器机器知识科技1516吕氏春秋耕种的人私田主人封建地主封建农民封建土地所有各国变法铁器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地区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
——维多利亚女王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一种“力量”?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一种“力量”?
“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 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 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925年9月史蒂芬孙试驾“运动号”火车头
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 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 题,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 展。炼铁厂用它来开动鼓风 机,为高炉提供风力,煤矿 用它来排除矿井积水,纺织 行业用它来作为动力。1785 年用于棉纺厂,1793年用于 毛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 1800年,英国全国已有蒸汽 机321台,总功率5 210马力, 1825年增至15 000台,总 功率375 000马力。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它任何一 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以蒸汽机为基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一种“力量”?
生产力 发展推动了
社会 进步。
蒸汽机
手机 工器 劳生 动产
社会生产发展 引发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生产方式变革
春秋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家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生产力的 发展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生产力 发展推动了 社 会 进步。
石铁 耜器 耕牛 器耕
经济:粮食产量 多了 人口数量 增长了 ……
政治:社会 变,革最终确立了 封制建度 ……
思想:形成了 百家争的鸣局面 ……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耜耕
石耜(商)
河南省新安县出土
石器耜耕
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 这两件古农具出土,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步史信息?
铁犁铧(战国)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坚硬 铁器牛耕 锋利
耐用 畜力
……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被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 三要素
生产工具
主要标志
劳动者
决定性作用
劳动对象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体现 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放眼世界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隆重开幕。 这一天成为整个伦敦的节日。维多利亚女王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 自信前往水晶宫,亲自来给世博会剪彩。兴奋的女王反复使用一个 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

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产工具是人类用来改变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工具和机器,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首先,生产工具的发展影响着劳动生产率。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更新,劳动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富裕。

其次,生产工具的发展也影响着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演进,人类从最初的手工劳动逐渐过渡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劳动过程更加简化和高效,减少了体力劳动的需求,提高了劳动条件和生产效率。

此外,生产工具的发展还对社会的分工和职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使得特定职业和职位的需求发生变化,新的工作岗位和职业逐渐涌现,因此,生产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职业多样化和结构的调整。

最后,生产工具的发展还对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新的生产工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但不当使用和排放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生产工具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综上所述,生产工具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它对劳动生
产率、劳动方式、分工和职业结构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2-4-1 综观中外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要点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人们要创造历史,首先必须生存,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这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所以,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活动建议:教学的全程,都要结合相关内容,如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特点、近代工业社会的生产特点,帮助学生感悟这个道理。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课前准备】循环播放人类社会发展图片【导入】从刚才播放的片花中,我们看到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经过不断的传承、创新、发展,终于有了今天这样庞大的地球村和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

在回望人类历史时,我们总会追问: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历史,从生产工具角度去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新课】走进国家博物馆出示:石耜铁犁铧图片师:这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下一层古代中国展厅中的2件古农具,知道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吗?生:石耜是用来掘土翻地的,一掘一退,边掘边退,出示示意图,我们称耜耕;铁犁铧是犁耕,安装在在木犁头或石犁头上,可以松土划沟,出示示意图)师:这两件古农具出土,说明了什么?(已经出现了农耕;石器耜耕;铁器牛耕,农业生产工具改进了……)补充:光靠铁犁铧还不足以证明当时有牛耕了。

牛耕是牛与犁的结合。

犁的存在是牛耕出现的先决条件。

除了犁,还要有牛,要存在牛与犁结合起来耕地的可能。

那么当时,有没有牛被运用于农业生产呢?在国家博物馆还收藏着这么一尊文物。

链接:图片牛尊师:仔细观察,你认为我们要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已出现牛耕,最关键应该看这牛尊什么部位?(牛鼻环)为什么?(生:牛鼻环的出现说明了人们已经能够控制、驯服牛)师:单凭这个就能推断出牛耕吗?还需要史书印证。

出示《吕氏春秋》记载的小故事:“时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姿所以之,顺也。

”师:谁能介绍下这个故事?(意思是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

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的走了。

)说明了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服牛技术,能够利用牛进行农业生产。

师:除了《吕氏春秋》的记载外,我们还可以从孔子两个弟子的名字中得到印证:据记载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

他们俩的名和字把“耕”和“牛”联系起来。

归纳:从出土文物、史书记载中,都可以向我们反映了当时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什么信息?生:已经出现牛耕的事实。

师:我们把学习历史过程中,这种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的方法,称为二重印证法。

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今后在学习历史中,我们要学会运用。

师:从这两件古农具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牛耕比商朝时期的石器耜耕要进步。

进步在哪里?(坚硬、锋利、耐用、畜力……)这也说明了当时农业生产可以做到精耕细作了。

这种生产工具的进步说明了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

我们把“人”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的能力称为生产力。

从这张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生产力包括三要素:(人)劳动者、生产工具、(土地)劳动对象。

其中,劳动者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取代石器,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能否推测下,生产力的发展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史料印证。

史料印证史料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汉书·食货志》简译:战国初年魏国的农民一家五口,种植百亩田,在一般年成下,每亩可收粟一石半。

百亩可收150石。

(注1:战国初年,亩产相当于今205.8市斤;一家“百亩”,合今市亩32.8亩,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6750市斤。

注2:20世纪70年代,华北地区粟产量约400市斤。

)史料二春秋中期管仲分都城为21乡:2000家为一乡,21乡凡42000家。

以一家五口计,齐桓公时临淄人口约20万人。

战国中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战国策·齐策》史料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示意图史料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注1: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产量和人口问题的史书记载,我们也可以用考古发掘报告证明:战国墓葬和遗址比西周、春秋时期多,这证明了战国时期人口增长,如果粮食供应没有相应的增加,不可能维持成倍增长的人口。

追问:还记得这种文物和史书相互印证的学史法叫什么吗?(二重证据法)粮食产量多了,人口增长了,实际上是指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了,关于战国时经济发展,史书都有记载。

出示例证《战国策·齐策》记录的齐国都城临淄百姓生活“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

注2:关于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我们来看下马克思是怎样说的“铁器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地区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159页师: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公田以外的私田。

(联系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学生了解什么是公田。

)很多地方出现了“公田不治”“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等公田被荒芜的情况。

我们来看《吕氏春秋》中的记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意思是在公田上的集体耕作,劳动者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隐藏力气,进展缓慢;而在私田上劳作,劳动者由于劳动积极性提高,使出了力气,所以进展迅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因为当时公田是属于国君所有,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缴纳给国君。

而私田是属于个人所有,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为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私田主人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化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就转化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封建地主缴纳地租,逐渐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剥削方式的改变又进一步推动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实力大增,人口增长,各国不再满足于狭小的地方,相互进行了征战。

因此,在这样不断征战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纷纷开始变法,最终逐渐建立了封建制度。

注3:面对当时铁器牛耕出现,带来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与动荡,这时,一些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针对变革和动荡所产生的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和思想,逐渐形成了各种学派,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局面。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石器耜耕到铁器牛耕,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产力发展主要体现在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社会影响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填空。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生产力与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是否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理呢?接下去我们就走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放眼世界。

放眼世界2010年,在我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第41届博览会。

你知道世界第一届博览会在哪里举行吗?(英国伦敦水晶宫举行)师:维多利亚女王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亲自来给世博会剪彩。

兴奋的女王反复使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你能否揣度一下:女王为什么会反复用“荣光、荣光、无限的荣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出示材料:第一届世博会展出了超过1万3千件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展品。

它们由世界各地近1400名参展者提供,其中一半多是英国厂商。

“日不落帝国”在这次展览会上显示了它强大的实力,出尽了风头。

猜猜看:英国在这次展览会上会展出哪些展品呢?(纺织机、蒸汽机、蒸汽机车、蒸汽船等)出示图片:蒸汽机师:在第一届世博会上,这台重达630吨的庞然大物最为抢眼,能认出这是什么吗?(蒸汽机)说起蒸汽机,你会想起谁?(瓦特)强调瓦特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改进,制造出第一台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蒸汽机。

面对这台庞然大物,人们啧啧称叹,就连英国女王也兴奋不已。

她好奇地问这台机器的“力气”有多大?工程师们回答:相当于700匹马(700 马力)。

女王激动地说:“科学技术使大英帝国拥有了全世界君主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力量。

”为什么维多利亚女王称之为“力量”?请同学同桌合作,结合资料卡二找出证据证明。

史料一“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史料二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炼铁厂用它来开动鼓风机,为高炉提供风力,煤矿用它来排除矿井积水,纺织行业用它来作为动力。

1785年用于棉纺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

1800年,英国全国已有蒸汽机321台,总功率5 210马力,1825年增至15 000台,总功率375 000马力。

——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史料三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

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

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

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

“运动号”火车头由它的制造者──史蒂芬逊──驾驶带着列车走,火车头后面是六节装煤和面粉的车厢;在这六节后面的车厢里坐着铁路的经理和老板,后面又是二十节改供乘客用的煤车,都挤满了乘客,最后是六节装满煤的车厢。

火车头上面悬有一面旗,写着:“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

”(原文为“periculum privatumutilitas public”)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

在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逊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放出警号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

列车进入达林敦车站时,才知道车上共有四百五十个乘客,列车载重共九十吨。

──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第36页发明轮船的美国人富尔敦,是一个绘画天分很高的人,所以最初他是一个肖像画家……他为了研究轮船,特别去英国向辛明敦(英国船舶发明家,1802年,利用瓦特蒸汽机造了一艘有蒸汽划水车的大船)请教,同时又到法国观摩费区(美国人,1787年发明蒸汽船──编者)的设计图……买了一架瓦特蒸汽机,在一八七年造了一艘空前卓越的轮船,这就是有名的“克勒蒙特号”,两侧各有一个划水的水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