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评价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72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缓解。

标签: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护理方法
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影响下,当前我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加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分析了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评价应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72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

观察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患者年龄在32~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53±
2.33)岁。

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患者年龄在31~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52±2.31)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为呼吸内科重症疾病,需要加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输液和换药,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任何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1.2.1氧疗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主要具有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呼吸困难的时候,给与患者吸氧治疗,采用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吸氧等方式,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在氧疗的过程中,需要正确使用气雾剂,注重消毒处理,降低感染发生几率。

1.2.2机械通气护理保证患者气道通畅,观察患者气道当中是否存在分泌物,如果存在则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合理吸氧,降低对患者黏膜的损伤。

同时,可以对患者气道进行湿化处理,保持气道洁净。

1.2.3心理护理很多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会存在焦躁、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患者进行亲切交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临床护理及临
床治疗活动,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依从性。

1.2.4饮食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需要特别注重饮食,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尽量不吃产气的食物。

同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缓慢进食,少食多餐。

1.3观察指标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顺畅,生活质量提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呼吸顺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呼吸较为困难,病情持续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统计学方法本次临床实践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1例,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11%。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病程反复、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较高。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多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即为针对患者的疾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定时进行心率、血压测量等,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特点。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和临床护理所需,通过氧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临床护理帮助,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保证患者的气道清洁。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式,更为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注重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临床护理和临床治疗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能够看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康复情况较为理想,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
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缓解。

参考文献:
[1]杨燕玉,谢雪华.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1):268-269.
[2]彭小芳.整体优质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10(16):234-235.
[3]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22):778-779.
[4]黄蕊.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21:149-151.
[5]徐光辉,于冬.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下):23-24.
[6]张兴菊.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11(7):138-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