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数学常用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1.代数定理-同号两数相乘为正,异号两数相乘为负。
-分配率:a×(b+c)=a×b+a×c。
-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a^m)÷(a^n)=a^(m-n)。
-幂的乘法:(a^m)×(a^n)=a^(m+n)。
2.平方根公式-设a≥0,则√a×√a=a。
-若a≥0,则√(a^2)=a。
3.线性方程- 设a ≠ 0,方程 ax + b = 0 的解是 x = -b/a。
- 形如 ax + b = cx + d 的一次方程,有唯一解 x = (d - b)/(a -c)。
4.角度定理-外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则这两个内交角互为同位角,两个外交角互为同位角。
5.平行线和三角形定理-同位角、内错角定理: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截割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截断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等腰三角形定理: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中,两个对应的内角也相等。
6.几何定理-直角三角形定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些角是直角,则它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各直角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相似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定理: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7.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换分数: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数。
-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化为百分数。
-比例:设a:b=c:d,称a和b为比例的两个项,c和d为比例的两个对应项。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初中数学中的定理与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公式:一、整数与出列1.整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定理)2.出列法则: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公式)二、整式的加减与乘除1.加法交换律:a+b=b+a。
(定理)2.减法可加法运算:a-b=a+(-b)。
(公式)3.乘法交换律:a×b=b×a。
(定理)4.乘法分配律:a×(b+c)=a×b+a×c。
(定理)5.除法公式:a÷b=a×(1/b)。
(公式)6.乘幂公式:a^m×a^n=a^(m+n)。
(公式)三、因式分解与倍数与公约数1.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因式相乘的形式。
(规则)2.公约数:能同时整除两个或多个数的数。
(定义)3.最大公约数:一组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定义)4.最小公倍数:一组数中能被所有数整除的最小整数。
(定义)四、平方根与勾股定理1.平方根的性质:如果a²=b,则√b=,a。
(定理)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a²+b²=c²。
(定理)五、百分数及其应用1.百分比:以百为基数的计数单位。
(定义)2.百分数计算:a%=a/100。
(公式)3.利率计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公式)4.百分数的增减:数据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计算。
(公式)六、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x = -b/a。
(定理)2.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 ± √(b² - 4ac))/(2a)。
(公式)3.不等式的性质:同意负号,异号取反,非负数平方不小于0。
(定理)七、平行线与相交线1.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外错角相等。
(定理)2.相交线的性质:同位角互补,内错角互补,外错角互补。
(定理)八、三角形与四边形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比例
1、比例定义:两个量的比值称为比例。
2、反比例定理:如果两个数中,一个数的倒数与另一个数成正比,则称这两个数成反比。
3、比例的乘法定理:如果两个比例的乘积等于1,则称这两个比例互相等数。
4、比例的加法定理:若两个比例的和为1,则称这两个比例是相等数。
5、三比例定理:若有三个比例a:b:c,他们的和为1,那么
a+b:b+c:c+a=1
二、平行线定理
1、平行线定义:两条直线不相交,且均与同一平行线相平行,则称这两条直线相平行。
2、平行线分割叉定理:若有两条平行线与另一直线相交,则这两条射线所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3、垂直平分线定理:若有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垂直,则这二条直线的中垂线所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4、向量平分定理:若有两条向量,它们的和所成的新向量与该向量成反比,则称这两条向量相平分。
三、三角形定理
1、三角形定义:三点不共线时,连接这三点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3、相似三角形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的各边按比例相等,则称这两个
三角形是相似的。
4、三角形的中线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初中三年数学公式定理大全,初一到初三
要知道明年你们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拔性考试——中考,所以,这一年的时间都是很宝贵了。
不想落后他人,预习复习工作都得做到位。
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的是新初三数学:三年【公式定理】大全,初一初二预习,初三复习!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1、点、线、角点的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几何平行平行定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证明两直线平行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推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三角形内角定理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7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8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10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矩形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2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3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4定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15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1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17相似三角形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3.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定理1: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定理2: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9定理:过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作且只可以作一个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评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2:弦的垂直平分弦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评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定理3: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2.经过圆的半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3.圆的切线垂直经过切点的半径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是三角形的内心5.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6.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7.如果四边形两组对边的和相等,那么它必有内切圆8.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20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初中三年数学所有公式
初中三年数学所有公式初一数学公式:1. 两角和与差公式:sin(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cos(a ± b)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2. 绝对值的性质:|a × b| = |a| × |b|3. 二次根式化简:√(a × b) = √a × √b4. 平方差公式:a² - b² = (a + b)(a - b)5. 相反数相加为0:a + (-a) = 06. 完全平方公式:a²± 2ab + b² = (a ± b)²7. 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适用于直角三角形)8. 三角函数的定义:sinθ = 对边/斜边,cosθ = 邻边/斜边,tanθ = 对边/邻边9. 三角恒等式:sin²θ + cos²θ = 110. 二项式定理: (a + b)ⁿ = Σ(from k=0 to n) C(n,k) a^(n-k) b^k11. 分式的基本性质:a/b = c/d 当且仅当 ad = bc12. 分式的化简:a/b × c/d = (ac)/(bd)13. 指数法则:a^m × a^n = a^(m+n),(a^m)^n = a^(mn),a^m / a^n = a^(m-n)14. 对数的定义:a^x = N 当且仅当 x = log_a N15. 对数的换底公式:log_a b = log_c b / log_c a16. 对数的性质:log_a (MN) = log_a M + log_a N,log_a (M/N) = log_a M - log_a N17. 解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 的解为 x = -b/a18. 解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 的解为 x = [-b ±√(b² - 4ac)] / (2a)19.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dx + ey = f 的解为 x = (ef - bd) / (ae - bd),y = (cd - af) / (ae - bd)20.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距离公式:d = √[(x2 - x1)² + (y2 - y1)²]2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23. 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24. 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25. 正方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6.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C = 2πr,S = πr²27. 扇形的面积公式:S = 1/2 rL(其中 L 为弧长)28. 平均数公式:若有 n 个数 a1, a2, ..., an,则它们的平均数为 (a1 + a2 + ... + an) / n29. 中位数公式:若有 n 个数 a1, a2, ..., an,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若 n 为奇数,则中位数为第 (n+1)/2 个数;若 n 为偶数,则中位数为第 n/2 个数和第 (n/2 + 1) 个数的平均数。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1. 一次函数的公式:y = kx + b,其中k是斜率,b是y轴截距。
2. 二次函数的公式:y = ax² + bx + c,其中a≠0,a、b、c是实数。
3. 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a/sinA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4. 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c² = a² + b² - 2abcos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C是夹角。
5. 三角函数的正切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tanA = a/b,tanB = b/a,tanC = c/b,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 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6. 对数的性质:logAB = logA + logB,log(A/B) = logA - logB,log(A^m) = m·logA,其中A、B为正实数,m是实数。
7.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
8.平方根性质:√(a·b)=√a·√b,√(a/b)=√a/√b,其中a、b都是非负实数。
9.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那么它们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10.二项式定理:(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C(n,n-1)·a·bⁿ⁻¹+C(n,n)·bⁿ,其中C(n,k)为组合数。
11. 最大公约数性质:如果a能整除b且a能整除c,那么a能整除b和c的最大公约数gcd(b, c)。
初中三年数学常用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三年数学常⽤公式定理⼤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第⼀篇数与代数第⼀节数与式⼀、实数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数和⽆限环循⼩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等;⽆限不环循⼩数叫做⽆理数. 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有理数和⽆理数统称为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对应。
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如:⼁-_⼁=;⼁3.14-π⼁=π-3.14.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5.有效数字:⼀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个数字⽌,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6.科学记数法:把⼀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7.⼤⼩⽐较:正数⼤于0,负数⼩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的反⽽⼩。
8.数的乘⽅: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乘⽅运算的结果叫幂。
9.平⽅根:⼀般地,如果⼀个数x的平⽅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根(也叫做⼆次⽅根式)。
⼀个正数有两个平⽅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个平⽅根,它是0本⾝;负数没有平⽅根.10.开平⽅:求⼀个数a的平⽅根的运算,叫做开平⽅.11.算术平⽅根:⼀般地,如果⼀个正数x的平⽅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根,0的算术平⽅根是0.12.⽴⽅根:⼀般地,如果⼀个数x的⽴⽅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根(也叫做三次⽅根),正数的⽴⽅根是正数;负数的⽴⽅根是负数;0的⽴⽅根是0.13.开⽴⽅:求⼀个数a的⽴⽅根的运算叫做开⽴⽅.14.平⽅根易错点:(1)平⽅根与算术平⽅根不分,如 64的平⽅根为⼠8,易丢掉-8,⽽求为64的算术平⽅根;(2)4的平⽅根是⼠2,误认为4平⽅根为⼠ 2,知道4=2.15.⼆次根式:(1)定义:形如a(a≥0)的式⼦叫做⼆次根式.16.⼆次根式的化简:17.最简⼆次根式应满⾜的条件:(1)被开⽅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2)被开⽅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18.同类⼆次根式:⼏个⼆次根式化成最简⼆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数相同,这⼏个⼆次根式就叫做同类⼆次根式.19.⼆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20..⼆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次根式,再合并同类⼆次根式,防⽌: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定写成最简⼆次根式或整式.2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的数的符号,并⽤较⼤的绝对值减去较⼩的绝对值;⼀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2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0的数都得0;除以⼀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的.2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a b、为任意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 b)+c=a+(b+c)(a, b,c为任意有理数)⼆.代数式:(1)⽤运算符号把数和表⽰数的字母连接⽽成的式⼦叫做代数式。
初中三年数学所有公式及定理
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数学公式及定理,下面我将为你列举一些常见且重要的数学公式及定理。
一、初一数学公式及定理: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乘法公式:$$(a+b)^2=a^2+2ab+b^2$$3. 二项式定理:$$(x+y)^n=\sum_{k=0}^nC_n^kx^ky^{n-k}$$4. 比例式:$$\frac{a}{b}=\frac{c}{d} \Rightarrow ad=bc$$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ngle A + \angle B + \angle C =180°$$6. 两角和公式:$$\sin(A\pm B)=\sin A\cos B \pm \cos A\sinB$$7.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8.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bh$$(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b为底边长,h为对应底边的高)9.相交弦定理:$$(AB)(CD)=(AC)(BD)+(AD)(BC)$$(其中AB、AC、CD、BD为圆上的弦)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两个角是相等的,底边上的两个边也是相等的。
二、初二数学公式及定理:1. 三角函数定义:$$\sin\theta=\frac{y}{r}$$,$$\cos\theta=\frac{x}{r}$$,$$\tan\theta=\frac{y}{x}$$2. 正余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B}=\frac{c}{\sin C}$$3.角平分线定理:一个角的平分线将该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4. 面积公式:$$S=\sqrt{p(p-a)(p-b)(p-c)}$$(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p为半周长)5. 长方体体积公式:$$V=lwh$$(其中V为长方体的体积,l、w、h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6.等腰梯形面积公式:$$S=\frac{1}{2}(a+b)h$$(其中S为等腰梯形的面积,a、b为上下底边长,h为高)7. 三角形三边关系:$$c^2=a^2+b^2-2ab\cos C$$8.平行线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外角相等,对顶角互补。
初中三年数学所有公式及定理
数学中有许多公式和定理,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和定理。
1.代数相关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为常数,x为未知数。
- 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其中a、b和c为常数,x和y为未知数。
-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ax^2 + bx + c = 0,求解x的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a - b)^3 = a^3 -3a^2b + 3ab^2 - b^3- 二次根号化:√(ab) = √a × √b。
-分式化简:a/(b/c)=(a×c)/b。
2.几何相关公式:-高度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乘积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底边和高,三角形的面积为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a、b和c,则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R等于a、b和c的乘积的二倍除以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a、b和c,以及三角形的半周长p,则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等于三角形的面积除以半周长。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之和。
- 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边长分别为a、b和c,角A的角度为α,则有c^2 = a^2 + b^2 - 2abcosα。
3.统计与概率相关公式:-算术平均数公式: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等于各个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中位数公式:一组有序数据中,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众数公式: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
初中三年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三年数学公式大全一、代数部分。
1. 有理数相关公式。
- 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即若a>0,b>0,则a + b=+(a+b);若a<0,b<0,则a + b=-(a+b)。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若a>b,a>0,b<0,则a + b=+(ab);若a>b,a<0,b>0,则a + b=-(ab)。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 b=a+(-b)。
- 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若a>0,b>0,则a× b = a×b;若a<0,b<0,则a× b=a×b;若a>0,b<0,则a× b=-a×b;若a<0,b>0,则a× b=-a×b。
-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 b=a×(1)/(b)(b≠0)。
-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 整式的运算公式。
- 幂的运算公式。
- 同底数幂相乘:a^m· a^n=a^m + n(m,n为正整数)。
- 同底数幂相除:a^m÷ a^n=a^m - n(a≠0,m,n为正整数且m>n)。
- 幂的乘方:(a^m)^n=a^mn(m,n为正整数)。
- 积的乘方:(ab)^n=a^nb^n(n为正整数)。
- 整式的乘法公式。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同底数幂相乘。
如2a^2·3a^3=(2×3)a^2 + 3=6a^5。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需要掌握。
下面是一些必备的公式和定理:一、基础运算法则:1.加法交换律:a+b=b+a2.减法的定义:a-b=a+(-b)3.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a+(-1)×b4.乘法交换律:a×b=b×a5.乘法结合律:(a×b)×c=a×(b×c)6.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整数运算公式:1.同号相乘,异号相反:正×正=正,负×负=正,正×负=负,负×正=负2.乘方运算:a^m×a^n=a^(m+n),(a^m)^n=a^(m×n)3.含有分数运算:a/b×c/d=(a×c)/(b×d),a/b÷c/d=(a×d)/(b×c)4.分数乘方运算:(a/b)^n=a^n/b^n,a^(1/n)=b,则a=b^n5.注意计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三、平方与立方公式:1. (a+b)² = a² + 2ab + b²2. (a-b)² = a² - 2ab + b²3.a²-b²=(a+b)(a-b)4. (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5. (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四、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c²=a²+b²五、等腰三角形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相等:AB=AC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B=∠C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和为180°:∠A+∠B+∠C=180°六、平行线定理:1.同位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截断,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平行线被截断时,内错角相等3.顶角、底角和补角的关系:顶角与底角之和为补角4.平行线间的平行线相等:若有两条直线分别与另外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初三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
初三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1. 数学常用公式在初三初中数学学习中,常用公式对于解题和计算非常重要。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1.1 代数公式-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a × b = [a, b] × (a,b)- 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 √(b^2 - 4ac)) / 2a1.2 几何公式- 三角形周长公式:P = a + b + c(a、b、c为三角形的三边)-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边 ×高-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r为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21.3 概率公式- 事件的概率:P(A) = n(A) / n(S)(n(A)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n(S)为样本空间的元素个数)- 互斥事件的概率:P(A ∪ B) = P(A) + P(B)2. 数学常用定理2.1 代数定理-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2.2 几何定理-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2 = a^2 + b^2(c为斜边,a和b为两直角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对角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3 梅钦定理- 若一个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C的子集,则集合A一定是集合C的子集3. 数学常用定律3.1 代数定律- 同号相乘,异号相乘:正 ×正 = 正、负 ×负 = 正、正 ×负 = 负- 零乘任何数等于零:0 × a = 03.2 几何定律- 同位角定理:同位角互等,即对应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等- 对顶角定理:对顶角互等,即顶角和底角互补以上列举的公式、定理和定律只是初三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部分常用内容,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1.数的性质定理1.1.任意整数的相反数仍是整数:对于任意整数a,-a也是整数。
1.2.0是任意整数的相反数:对于任意整数a,a+(-a)=0。
1.3.整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a-b=a+(-b)。
1.4.任意正整数的平方大于自身:对于任意正整数a,a^2>a。
1.5.任意正整数的平方根小于自身:对于任意正整数a,√a<a。
2.数的运算定律2.1.加法交换律:a+b=b+a。
2.2.加法结合律:(a+b)+c=a+(b+c)。
2.3.加法的零元素:a+0=a。
2.4.加法的负元素:a+(-a)=0。
2.5.乘法交换律:a*b=b*a。
2.6.乘法结合律:(a*b)*c=a*(b*c)。
2.7.乘法的单位元素:a*1=a。
2.8.乘法的逆元素:a*a^(-1)=1、(a不等于0,a^(-1)是a的倒数)3.等式定理3.1.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3.2.等式的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
3.3.等式的反身性:对于任意数a,a=a。
3.4.等式两边的加减法:如果a=b,那么a+c=b+c,a-c=b-c。
3.5.等式两边的乘除法:如果a=b,c≠0,那么a*c=b*c,a/c=b/c。
4.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关系4.1. 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in(a+b) = sin(a)cos(b) +cos(a)sin(b)。
4.2.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os(a+b) = cos(a)cos(b) -sin(a)sin(b)。
4.3. 两角和的正切公式:tan(a+b) = (tan(a) + tan(b))/(1 - tan(a)tan(b))。
4.4. 两角差的正弦公式:sin(a-b) = sin(a)cos(b) -cos(a)sin(b)。
4.5.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cos(a-b) = cos(a)cos(b) +sin(a)sin(b)。
4.6. 两角差的正切公式:tan(a-b) = (tan(a) - tan(b))/(1 + tan(a)tan(b))。
初中数学三年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三年公式定理大全初中数学三年公式定理大全如下: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边角边)、SAS(边边边)、ASA(角角边)、AAS(角角角)。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SSS(边角边)、SAS(边边边)、ASA(角角边)、AAS(角角角)。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斜边,直角边)、HL(斜边,一直角边)、//HL(直角边,直角边)。
4、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那么a²+b²=c²。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7、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8、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不相邻的内角。
9、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任何不相邻的内角。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11、外角和定理:设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总和,则这个多边形是一个圆形。
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垂直距离之比,叫做这点的直线的倾斜角。
这个比叫做这点的斜率。
13、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
14、圆的一般方程是:(x-a)²+(y-b)²=r²,其中圆心坐标是(a,b)。
15、圆的标准方程是:(x-a)²+(y-b)²+Dx+Ey+F=0(D²+E²-4F>0)。
初中三年最全数学重要公式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下面是一些常见且常用的数学公式和定理。
整数与运算:1.两个负数的乘积为正数:负数×负数=正数2.两个正数的乘积为正数:正数×正数=正数3.正数与负数的乘积为负数:正数×负数=负数4.减法的定义:a-b=a+(-b)5.乘法分配律:a×(b+c)=a×b+a×c6.除法分配律:a÷(b+c)=a÷b+a÷c常用代数公式:1. 一次方程的根:ax + b = 0,解为x = -b/a2. 二次方程的根:ax² + bx + c = 0,解为x = (-b ± √(b² - 4ac))/(2a)几何相关公式:1.圆的周长:C=2πr2.圆的面积:A=πr²3.矩形的周长:C=2(l+w)4.矩形的面积:A=l×w5.三角形的周长:C=a+b+c6.三角形的面积:A=1/2×底×高7.同底异高三角形的面积:A=1/2×(a+b)×h平面几何定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的和为180°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数列与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2. 前n项和公式:Sn = n/2 × (a1 + an)百分数与分数:1.百分数转化为分数:p%=p/1002.分数转化为百分数:p/q=p×100%三角函数:1. 正弦函数:sin A = 对边/斜边2. 余弦函数:cos A = 邻边/斜边3. 正切函数:tan A = 对边/邻边概率与统计:1. 总体平均数:μ = (x1 + x2 + ... + xn)/n2. 样本平均数:x̄ = (x1 + x2 + ... + xn)/n3.组距:组距=最大值-最小值4.中位数:-如果n为奇数,中位数为有序数据中的第(n+1)/2项-如果n为偶数,中位数为有序数据中的第n/2项和第(n/2+1)项的平均数。
初中三年最全数学公式定理总结
一、代数1.相反数的概念与运算:相反数:如a是一个数,b是一个数,如果b是a的相反数,则a和b满足以下条件:a+b=0。
相反数的性质:一个数与其相反数的和等于0,一个数与0的和仍是它自己。
2.绝对值的概念与运算:绝对值:对于任意一个数a,如果a大于或等于0,则,a,=a;如果a小于0,则,a,=-a。
绝对值的性质:,a,为非负数,a,=a或者,a,=-a。
3.幂的概念与运算:幂:a^n=a×a×a×...×a(a乘以自身n次)幂的性质:a^x×a^y=a^(x+y),a^x÷a^y=a^(x-y),(a^x)^y=a^(x×y),(a×b)^n=a^n×b^n。
4.根的概念与运算:平方根:对于任意一个非负数a,如果一个正数x满足x^2=a,则x 就是a的平方根。
立方根:对于任意一个实数a,如果一个实数b满足b^3=a,则b就是a的立方根。
常见的根的计算公式:√a×√b=√(a×b),√a÷√b=√(a÷b),√(a/b)=√a/√b。
5.分式的性质与运算:分式的基本性质:如果分子与分母乘以同一个非零数,分式的值不变;分式与它的倒数互为倒数。
分式的四则运算: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减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乘法: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除法: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6.整式的加法和减法:整式加减法:合并同类项,即在同样的字母或字母幂前面的系数相加或相减。
7.整式的乘法:整式乘法:先用整式的一项乘以整式的另一项的各个项,然后合并同类项。
8.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并且它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如ax + b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加减法、配方法。
二、几何1.角的概念:角:由两条射线共享起点形成的图形。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1、几何定理:
(1)直角三角形斜边长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长的乘积:a2=b2+c2(2)梯形面积=底边*高/2
(3)三角形面积=底边*高/2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6)圆形的面积=πr2
(7)椭圆的面积=πa*b
(8)任意多边形的面积=1/2*a*h
(9)平行四边形面积=对边乘积/2
(10)三角形的周长=a+b+c
(11)正多边形的周长=边数×边长
(12)圆的周长=2πr
(13)椭圆的周长=2π(a+b)/2
(14)正方体的表面积=6a2
(15)正方体的体积=a3
(16)长方体的表面积=2(a+b)h
(17)长方体的体积=a*b*h
(18)圆柱的表面积=2πr(r+h)
(19)圆柱的体积=πr2h
(20)圆锥的表面积=πrl+πr2
(21)圆锥的体积=πr2h/3
(22)球的表面积=4πr2
(23)球的体积=4/3πr3
2、数列定理:
(1)等差数列之和Sn=n(a1+an)/2
(2)等比数列之和Sn=a1(1-qn)/(1-q)
(3)调和数列之和Sn=n2/2(a1+an)
(4)加绝对值的调和数列之和Σ,a,=n(2a1+n-1da/2 ) 3、代数定理:
(1)多项式乘积与乘积分配律:(a+b)(c+d)=ac+ad+bc+bd (2)二次多项式求根公式:X1,2=[-b±√(b2-4ac)]/2a。
初中三年最全数学公式总结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了更加复杂和抽象的数学知识,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
下面总结了初中三年学习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数学公式,供同学们参考和复习。
1.代数公式1.1 一次方程的解:ax + b = 0,解为x = -b/a1.2 二次方程的解:ax^2 + bx + c = 0解为x = (-b ± √(b^2-4ac)) / 2a1.3 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判别式:Δ = b^2-4ac当Δ>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Δ=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当Δ<0时,无实数解。
1.4因式分解公式:a^2-b^2=(a-b)(a+b)1.5 完全平方公式:(a+b)^2 = a^2 + 2ab + b^22.几何公式2.1 长方形的周长P和面积S:P = 2(a+b),S = ab2.2正方形的周长P和面积S:P=4a,S=a^22.3三角形的周长P和面积S:P=a+b+c,S=√(p(p-a)(p-b)(p-c)),其中p为半周长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S = 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高2.5梯形的面积S:S=(a+b)h/2,其中a和b为上下底边长,h为高2.6圆的周长C和面积S:C=2πr,S=πr^2,其中r为半径3.三角函数公式3.1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3.2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3.3 正切定理:tanA = sinA/cosA4.梯度公式4.1直线的斜率k:k=(y2-y1)/(x2-x1)4.2两点间的距离d:d=√((x2-x1)^2+(y2-y1)^2)5.统计学公式5.1平均数:平均数=总和/样本数量5.2中位数:将数据按升序排列,中间的数据即为中位数5.3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5.4极差: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为极差5.5方差:每个数据与平均数偏差的平方和的均值5.6标准差:方差的正平方根6.概率公式6.1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P(A)*P(B,A)6.2事件A和事件B至少其中一个发生的概率:P(A∪B)=P(A)+P(B)-P(A∩B)6.3事件A和事件B互斥(互不相容)的概率:P(A∪B)=P(A)+P(B)以上是初中三年数学学习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数学公式总结。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1.定理1: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2-x1)²+(y2-y1)²]。
2.定理2:两点之间的中点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的中点公式为M[(x1+x2)/2,(y1+y2)/2]。
3.定理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平行于x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y1-y2;平行于y 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1-x24.定理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5.定理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边长度满足a²+b²=c²,则该三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6.定理6: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每条边的长都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7.定理7:矩形的性质矩形相对的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8.定理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相邻角互补(和为180°)。
9.定理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
10.定理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底角也相等。
11.定理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60°。
12.定理12: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13.定理13: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
14.定理14:同心圆的面积公式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比为(r1/r2)²。
15.定理15:棱台的体积公式棱台的体积公式为V=(1/3)Ah,其中A为底面积,h为高。
16.定理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A = 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第一篇数与代数第一节数与式一、实数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等;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如:丨-_丨=;丨3.14-π丨=π-3.14.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5.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7.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10.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12.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14.平方根易错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 64的平方根为士8,易丢掉-8,而求为64的算术平方根;(2)4的平方根是士2,误认为4平方根为士 2,知道4=2.15.二次根式:(1)定义: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16.二次根式的化简:17.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18.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19.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20..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2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2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2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a b、为任意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 b)+c=a+(b+c)(a, b,c为任意有理数)二.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作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整式1.幂的运算性质: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 ≠0);⑤负整数指数:n na a 1=-(a ≠0,n 为正整数);2.整式的乘除法:①几个单项式相乘除,系数与系数相乘除,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用一个多_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④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⑤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⑥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3.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4.分解因式的方法:⑴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⑵运用公式法:公式22()()a b a b a b -=+- ;2222()a ab b a b ±+=±5.分解因式的步骤: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一定先提取公团式,然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6.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⑴ 提公因式时,其公团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⑵ 提取公因式时,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易漏掉.⑶ 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四.分式1.分式: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A B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A B为分式.注:(1)若B ≠0,则A B 有意义;(2)若B=0,则A B无意义;(2)若A=0且B ≠0,则A B=0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团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4.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5.分式的加减法法则:(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6.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7.通分注意事项:(1)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应为各分母系救的最小公倍数与所有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2)易把通分与去分母混淆,本是通分,却成了去分母,把分式中的分母丢掉.8.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9.对于化简求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第二节 方程与不等式一、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a≠0)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二、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人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一把“二元”变为“一元”,主要步骤是,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人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人消元法,简称代人法.(2)加减消元法:通过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三、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②解整式方程;③验根;④下结论.3.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⑴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根l增根;⑵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四、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 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⑴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以配方为手段,以开平方为基础的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k≠0)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即使方程的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x+m)2=n的形式;⑤如果n≥0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0,则原方程无解.⑵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通过配方推导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a acbbx24 2-±-=(b2-4ac≥0)⑶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它的理论根据是两个因式中至少要有一个等于0,因式分解法的步骤是:①将方程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⑴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a≠0.因当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关于x的方程(k2-1)x2+2kx+1=0中,当k=±1时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⑵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化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②确定a、b、c的值;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代人求根公式,求出x1 ,x2.若b2-4a<0,则方程无解.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4)2=3(x+4)中,不能随便约去(x+4)⑷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除特别要求外)但又必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顺序是: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6.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为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易错点:(1)不等式两边部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这是同学们经常忽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2)在不等式两边不能同时乘以0.8.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话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9.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可负整数解等特解,可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再从中找出所需特解.10.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1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13.不等式组的分类及解集(a<b).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或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