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论文题目
毛中特专题研究选择题目
“毛、中特”专题研究选择题目邓周平草拟1,公有制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研究。
2.混合所有制中公有、私有之关系研究。
3.家庭收入结构(资本收入与劳动薪酬收入之比例)与社会阶层划分之研究。
4,家庭文化、教育与社会各阶层流动之关系的研究。
5,经济发展之动力与源泉之研究。
6.分配正义研究。
7.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之原则研究。
8.司法公正之路径研究。
9.公民权利保障研究。
10.政府公共决策如何吸收公民智慧之制度路径研究。
11.教育改革与科教兴国、强国之关系研究。
12.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之制度路径研究。
13.政府监管与市场自主运行的边界关系研究。
14.税收制度正义研究。
15.公共权力阳光化运行之制度研究。
16.公司高层经理伦理行为规范研究。
17.公民创业制度研究。
18.执政党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研究。
19.党内民主制度规范研究。
20.执政党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研究。
2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之关系研究。
22.权威政治与民主政治之关系研究。
23.法治文明与伦理文明之关系研究。
24.公民自由与其创造力之关系研究。
25.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吸收人类文明之成果研究。
26.多元文明与社会发展之活力研究。
27.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之途径研究。
28.城镇化、工业化与生态文明之关系研究。
29.公民心灵建设之路径研究。
30.城镇化建设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之于经济分配制度之关系研究。
32.保护传统村落之制度与政策研究。
33.我国宪法的实体正义与落实贯彻宪法之程序正义制度研究。
34.信访制度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之关系研究。
35.政治体制改革之蓝图研究。
36.大学制度改革路径研究。
3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理念研究。
38.党代会职权设计与党委决策之关系研究。
39.执政党之政策与社会各个阶层公民利益诉求之关系研究。
40.科学技术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
41.政党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
中特中期论文《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引言: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
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
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原因:(一)内部因素:1.政治原因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解体的最深刻原因,民主制度的破坏使得个人集权制的形成,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走向腐败,走向专横,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府形同虚设。
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
苏共一直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不准,思想体制僵化。
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
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有学者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它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军事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严重, 经济结构不合理。
为了实行对外扩张,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军事工业上,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
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专题论文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论文题目课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定位1、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定位。
2、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定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经济思想史》、《思想史》《当代的马克思注意著作》等。
课题二:论社会主义本质1、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2、社会主义中的福利、公平和道德3、一个新学科:经济社会学参考:《政府论》《正义论》《道德情操论》《伦理学与经济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章节。
课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变迁——改革1、改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林毅夫)2、中国改革必然会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吗?通过分析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难题(医疗、教育、住房改革)和改革的不足(利益集团),来分析改革的必备要素(实事求是的适应性经济发展战略和为了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
参考:《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中国奇迹》《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向何处区去〉等书籍。
姚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由来”课题四: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的收益和成本比较——几个案例1、农业及相关产业——中国大豆产业告急2、制造业——外资并购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选择一个产业进行分析)3、金融产业——国际金融战争下的中国参考:《国际经济学》、《货币战争》、《金融战争》《产业链阴谋》等书籍课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1、市场和政府的边界2、经济制度3、收入分配4、经济增长方式课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政治、法律与经济课题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文化之特征:道德文化、信仰体系、政治文化等参考:黎安友:《威权主义制度的弹性》课题八: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之民生参考:社会学方面的书籍祖国统一自由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题目2009级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程论文选题
一、论文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6、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基本经验。
8、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9、“社会和谐”的基本涵义以及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写作要求
学员可在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也可根据教材、参考书目和教师授课内容,在不超出上述题目内容范围自定题目,论文字数4000字左右。
要求独立思考,注意学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顺畅。
三、交卷时间
具体时间由分院确定,最迟应在09年12月底之前交稿,逾期成绩降等。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论文题目
毛中特论文题目
1.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及伟大意义
3.科学发展观指南伟大复兴之路
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6.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7.“中国梦”之我见
8.论和谐之美
9.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10.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由小事做起
11.试论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3.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4.试论改善民生的策略
15.从“一国两制”看我国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6.试论我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贡献
17.如何看待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8.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说明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19.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之我见
20.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与价值
21.试述新时期还要不要坚持毛泽东思想
22.试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必须走自己的路
2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4.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和贡献
2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26.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7.分析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28.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29.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0.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
中特小论文
浅谈城乡收入差距0.为什么谈城乡差距?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城乡差距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城乡差距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城乡差距阻碍和谐社会的建立;二、城乡差距制约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三、城乡差距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城乡差距表现在很多方面,诸如收入差距、生活消费水平差距、财产差距、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社会保障差距等。
接下来我们主要谈谈城乡差距中的城乡收入差距。
1.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过程及具体的数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再扩大,再缩小,随后又不断扩大的过程。
1978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差距一度缩小,城乡收入比率由1978年的2.57倍下降到1985年的谷底1.86倍;198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责任制对农业产出增长作用放缓以及劳动力加速外溢等原因使得农民收入停滞不前,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到1994年的2.86倍;1995年,一方面由于启动国企改革,很多企业亏损严重,而社会保障制度刚刚起步,另一方面我国农业1996、1997连续两年大丰收,农产品涨价,农民收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缩小,至1997年达到2.47倍;1998年一方面开始大力发展大中型乡镇企业、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收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到2003年的峰值3.23倍;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2004年又下降到3.21倍;2005年又上升到3.22倍。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
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
2.这种现象的成因?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并非始于今日。
至于原因,最根本的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也就是城乡分割管理体制。
毛中特期末论文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参考选题概论课课程论文参考选题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4、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5、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7、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9、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10、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12、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13、对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4、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几点思考15、浅论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17、浅析创新与中国现代化1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19、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浅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23、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着力点24、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2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6、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27、浅论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8、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29、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培养30、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31、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研究34、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35、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6、论党的纯洁性建设37、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38、试析社会新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4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4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42、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4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44、关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研究45、对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6、高新技术产业与我国经济的发展47、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48、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49、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50、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51、发展文化产业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52、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5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54、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55、规则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56、新时期大学生党的建设思想研究57、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58、规则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59、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60、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61、韩国影视文化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影响62、信用社会建构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63、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研究64、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与当前学校德育的关系65、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研究66、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67、发展文化产业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68、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69、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行为策略研究70、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71、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的发展72、……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7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研究74、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75、关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研究76、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7、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78、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比较研究79、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80、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8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82、我国外交政策及周边外交关系有关问题研究83、政府机构改革研究84、政治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85、农村村民自治研究86、台海局势与中国统一的走向87、公务员制度改革研究88、政府职能转换研究89、我国听证制度的完善90、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91、人大代表制度的完善92、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93、加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94、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95、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96、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研究97、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98、大学生社团活动现状及对策99、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00、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研究101、浅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研究103、浅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104、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105、时代主题的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研究106、战略机遇期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研究107、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10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框架结构研究109、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1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111、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112、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13、浅析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14、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115、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16、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走向117、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118、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119、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演进探析120、浅析中华文化认同与和平统一12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22、“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研究123、浅析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124、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12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126、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127、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128、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调查报告写作要求1. 写明调查题目、意义、对象、时间、地点、范围以及主要方法。
中特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参考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与实践研究”
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参考题目
1.中国能源战略问题研究。
2.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3.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4.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5.中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6.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
7.中国反腐败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8.中国橄榄型社会结构建设研究。
9.“江浙”地区中小企业主“逃跑”事件研究。
10.中国房价调控问题研究。
1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2.老龄化社会与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13.构建服务性政府研究。
14.“社会冷漠”问题研究。
15.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
16.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论文题目
21、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2、如何科学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
手段?
23、如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24、反腐倡廉建设的探讨 25、行政执法的探讨
要求: 1、每篇小论文字数2000字左右(制作
PPT的,不限定字数),有独到的原创性 的见解、观点和资料的论文,给高分。
11、如何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 12、如何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13、如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14、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15、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6、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7、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18、如何增强忧患意识?
19、如何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概论》课程导读论文题目 1、人物评述(任选一至二位与本课程有关的人 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华国 锋进行评述)
2、事件评述(任选一至二件与本课程有关的事 件,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进行 评述)
3、外交评述(任选中美、中俄、中日、中蒙关 系等)
4、评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发 展趋势。
5、 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 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7、 如何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8、 如何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9、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10、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提倡制作成PPT,鼓励上台演示,上
台演示时间从第11周开始安排。
3、第14周由各班的学习委员或课代表收
中特论文
中特研究,课外研习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2)班学号:2131003453姓名:傅庚华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十八大报告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文章纲要:党的十八大后,关于民主建设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举措。
为了切实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构建美丽中国。
需要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对我国民主建设进行研究和思考。
文章从民主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原因的深入剖析,分析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八大精神进行对策分析。
题目释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其实际执行已经非常完善。
我国正处于一个从经济大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报告从民主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个政治范畴,是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我们要理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首先需要理解政治和民主的本质。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伴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其核心是国家权力的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为夺取权力的斗争。
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调整社会各劳动阶级、阶层之间及内部的关系,表现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民主政治,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的自治管理。
从质上区别民主政治同专制政治是在于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人民当家做主。
从量上衡量民主政治,可以从四个方面对政治系统民主化进行丈量。
中特论文题目
作业题
1.怎样理解“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难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2.怎样理解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怎样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3.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4.中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5.如何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
6.结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论述党内民主在政治民主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8.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关键在哪里?
9.如何看待现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及其现实作用?
10.文化产业、大众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11.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1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公平问题上的现状?
13.根据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提高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是什么?
14.面对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到底应如何开展有效的反腐倡廉工作?
15.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到底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着什么?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到底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它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特论文题目医学生
中特论文题目医学生
1.青海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特异性鼠疫噬菌体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2.辣条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测定方法研究。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鹿口服液中特女贞苷含量。
4.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茶叶中特丁硫磷及其5种代谢产物。
5.乳腺癌肿瘤组织及血液游离DNA中特异性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6.HPLC法测定妇血安片中特女贞苷的含量。
7.HPLC切换波长法测定益肾灵颗粒(无蔗糖)中特女贞苷、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8.“中特高”背景下“药理学实用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芪几丁聚糖胶囊中特女贞苷含量。
10.高黎贡东南缘龙陵——瑞丽俯冲增生杂岩带与中特提斯洋演化。
11.HPLC测定女贞子中特女贞苷的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选题论文题目:如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方向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本文选题的意义:
“三农”问题是我国“”规划的重要内容。
“三农”问题在新年伊始之际又被中央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XX年1月29日,《中共中央xx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播发。
文件的首句话就提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又一次把“发展农业”确定为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
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从XX年起连续第四年以农业作为核心内容。
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大决心。
1.2研究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宗旨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道路。
二、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自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开始不断对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职责进行研究涉及执政能力、领导
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
中特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姓名:吕春玲专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号:2013111150班级:2013研22班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怎么样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对现阶段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式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形成1.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经过三十年的深入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邓小平经济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范畴和体系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贡献。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中国扔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题目一、参考题目1、试论邓小平理论本质2、和平发展之路(结合当今时代局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外交之路)3、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4、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结合目前的两岸局势)二、相关要求1、以上参考题目任选一题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
2、认真分析题目,论文必须紧扣要求,论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
4、可适当参考有关文章,引用别人观点时须在文后列出所参考的文章。
5、以书面形式(纸张大小为A4纸,封面按照统一格式)完成大作业,书面、打印皆可;6、作业上交截止时间为:2012年7月1日;7、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论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进一步从学理上厘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也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
一、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厘清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作为劳动者联合的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样,都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但在本质层面上看,社会主义应该更多的被理解为是一种运动,即劳动者为争取实现社会主体地位以及个体自由发展而联合起来与资本统治进行的不懈斗争,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环节和阶段。
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是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的理论根据则是资本价值论。
依据劳动价值论,得出“劳动者受资本家的剥削”结论;依据资本价值论,得出“资本家养活了劳动者”结论。
由于主义、立场和利益的对立,再雄辩的理论也不能驳倒对方,即劳动者不可能说服资本家放弃剥削,资本家也不可能说服劳动者放弃自己的权利。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必须与时俱进,自觉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品格,系统总结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宝库。
中特论文选题
概论课课程论文参考选题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4、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5、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7、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9、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10、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12、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13、对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4、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几点思考15、浅论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17、创新与中国现代化1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9、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23、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24、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2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6、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27、浅论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8、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29、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培养30、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31、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33、" 一国两制" 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34、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35、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我见37、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38、试析社会新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4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4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42、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44、关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研究45、对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6、高新技术产业与我国经济的发展47、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48、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49、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50、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51、发展文化产业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52、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5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54、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55、规则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56、新时期大学生党的建设思想研究57、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58、规则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59、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60、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61、韩国影视文化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影响62、信用社会建构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63、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研究64、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与当前学校德育的关系65、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研究66、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67、发展文化产业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68、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69、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行为策略研究70、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71、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的发展72、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7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74、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75、关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研究76、对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7、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78、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比较研究79、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80、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8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82、我国外交政策及周边外交关系有关问题研究83、政府机构改革研究84、政治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85、农村村民自治研究86、台海局势与中国统一的走向87、公务员制度改革研究88、政府职能转换研究89、我国听证制度的完善90、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91、人大代表制度的完善92、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93、加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94、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95、新形势下,基层党支发展的积极探索与主要经验96、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97、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98、大学生社团活动现状及对策99、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00、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中特论文——精选推荐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马克思固然伟大,但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不会因为马克思的出现改变,马克思前和后,社会历史都在是在某个确定的轨道上运行着。
然而马克思确实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在于独创性的创造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伟大的理论贡献,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从此历史的起起伏伏、各种现象犹如万里晴空一样明朗。
但这一历史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通过对社会历史现象的漫长思考,最终才在马克思这里形成了质变。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角度经历了从“神”到“人”再到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时期,由于对自然界无法正确的理解,于是便将之归之于某种神秘的力量。
如中国的“天命”、“天道”观,认为天下的治乱兴衰,都是天命。
在西方,上帝则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一切事物都是上帝安排的,人力不可违抗。
中西说法不同,其本质都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科学进一步发展,人类可以很好的驾驭自然,“人”的价值日益显著,对社会现象认识角度逐渐从“神”发展到“人”,以“文艺复兴”宣扬人道主义思潮为显著标志。
但是这里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而不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用这种“人”去解释人类历史和社会现象其本质仍然还是用某种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在于探讨“现实的人”和“人的世界”,从根本上科学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这种历史观(唯物史观)出发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关系伟大思想,结合前人提出的生产力思想,总结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自此,人类社会找到了一条解释社会历史发展和演变的根本规律。
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历史几次大的变迁(1)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功力大家耳熟能详的当然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思想是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毛中特论文——精选推荐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主题:略叙灾害救助中政府与NGO组织关系——以雅安地震为例课题成员:吴松20113779苏佳良20113767杨永攀20113763李滋亮20113760学院:材料学院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1班完成日期:二0一三年五月一十六日指导老师:刘昕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一、摘要 (2)二、1、雅安地震情况概览 (3)2、全面应灾 (3)2.1政府应急机制启动 (3)2.2民间组织快速响应 (4)3、问题与冲突 (5)4、政府与NGO组织关系的探讨 (7)附录1:问卷:灾害救助中政府与NGO组织关系 (11)附录2:问卷统计数据 (13)附件3:灾害中的NGO与政府相关言论 (14)附件4:小组成员分工 (18)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且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①虽然自然灾害有其不可抗力,远非人的能力所能控制,但在灾前预测、灾后救援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来挽回损失。
令人可喜的是,我国的NGO组织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救灾力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试图透过社会舆情、校园舆论,以及通过对雅安地震救灾志愿者的采访,管中窥豹,略叙雅安地震中政府与NGO组织的关系,为今后政府与NGO的合作发展提供一点拙见。
①百度百科:/view/380552.htm1、雅安地震情况概览: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
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
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2.论中国夜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体制
改革、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方向、对外开放等)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政治制度完善、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法治建设)
4.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文化体制改革等)
5.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协调社会
利益关系、社会管理创新等)
6.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环球气候问题等)
7.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8.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国际战略,对外方针政策,大国关系,中国
周边关系等)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11.论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2.论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途径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5.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据
16.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17.民生问题解决的意义和途径
18.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9.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20.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21.我国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