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概论——第七章 日本茶道的形式和发展

合集下载

日本茶道禅意发展历史

日本茶道禅意发展历史

日本茶道禅意发展历史日本茶道,这一蕴含着深厚禅意的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流传至今。

它不仅是一种品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茶道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茶道起源于中国的唐朝,当时茶文化盛行。

日本僧侣将茶道带回国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修行方式。

据传,日本茶道最初由僧侣们在寺庙中修行时使用,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社交活动。

茶道的发展历程,犹如一幅画卷,缓缓展开。

公元8世纪,日本僧侣最澄赴中国学习佛法,带回茶叶。

这是日本茶道的萌芽。

到了10世纪,茶道逐渐成为贵族间的一种娱乐方式。

茶道的发展离不开两位重要的人物:千利休和茶道十三则。

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

他认为,茶道是一种追求和谐、尊重他人、清静无欲的生活态度。

千利休提倡的茶道风格,强调茶室、茶具、茶道动作的简洁与朴素,使得茶道成为一种雅致的生活艺术。

茶道十三则是千利休的弟子所编写的茶道规则,它详细阐述了茶道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方法。

茶道十三则包括“心静”、“谦恭”、“诚信”、“和谐”等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被茶道爱好者所遵循。

15世纪,茶道逐渐从贵族阶层走向民间。

茶道大师武野绍鸥将茶道推广至一般民众,使得茶道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

武野绍鸥提倡“茶室即道场”,认为茶室是修行的地方,人们在茶室中可以放下世俗的烦恼,追求心灵的平静。

16世纪,茶道大师千利休的弟子一休宗悦将茶道推向了新的高度。

一休宗悦提倡“茶禅一味”,认为茶道与禅宗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主张通过品茶来修炼心性,达到禅宗的境界。

一休宗悦的茶道思想,使得茶道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在日本社会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位。

茶道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信仰。

茶道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记录了日本社会的变迁。

茶道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茶道中的“一期一会”,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

在这一瞬间,人们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心灵的宁静。

茶艺师谈日本茶道

茶艺师谈日本茶道

茶艺师谈日本茶道茶艺师谈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茶汤、茶の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

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网站报道,在日本的传统艺术中,有两样是能让人心神安宁、丰富心灵的,这就是日本的茶道和花道。

品茶、插花等看似平常的行为,如果深谙传统礼仪,就会成为思索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人生之意义的契机,引领你进入一个从未体验过的、非凡的精神世界。

今天,店铺就带您来了解一下日式茶道的玄妙之处。

邀请客人,沏茶、请客人品尝简单的点心被称为"茶之汤"."茶之汤"中使用的是抹茶,即将干燥的茶叶碾碎成粉末状。

"茶之汤"时,将抹茶放入茶碗,注入热水搅拌。

茶道并不单是饮茶的技艺。

如果不想拘泥于茶道的规矩,只想轻松地品味"茶之汤"的氛围,只要到茶叶专卖店中购买品茶用的简单茶具就可以了。

所谓"茶道"乃是通过"茶之汤",修养身心,探究与人交往的礼仪之道。

也是一种烧水、沏茶、品茶的艺术之道。

茶道思想的根本是主人与客人融为一体。

即茶道的目的是在茶室这一寂静的空间中,通过与他人进行心平气和的心灵交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升华精神。

因此,茶碗、茶壶等品茶道具、茶室中装饰的"挂轴"(日式房间里挂于墙上的字画或画卷)、插花、与茶一起品尝的点心、怀石料理等,各自富有艺术性的同时又不相互冲突,而只是构成整体的一分子,彼此和谐共存。

"珍惜一生仅一次的'相遇"茶道作为一种涉及广泛领域的"综合艺术",其宗旨由诞生于室町时代(1338-1573)的是茶人千利休(1522-1591)集大成而形成的。

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与茶道艺术的形成

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与茶道艺术的形成

神。这种通过茶事追求人们贵贱无差别的精神,在 要的是继承了千利休传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着闲
严格区分等级制度的封建时代中可说是极为难能可 寂茶的绝对风格。
贵的,而且这也与之前局限于上流社会的茶风完全 不同。
里千家的创始者为千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 里千家实行平民化,他们继承了千宗旦的隐居所“今
“清”则完全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独特民族习 日庵$。由于今日庵位于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
神”,即指参与茶事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人与物都
代相继继承他的茶道事业,行成了现今日本茶道“三 千家”流派,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 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
是互相平等的。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茶道文化在禅
表千家的始创者为千利休的孙子、千宗旦的第
宗教义之中还蕴含了日本神道“万物皆有灵”的精 三子江岭宗左。表千家为贵族阶级服务,他们更主
其实,如今世界闻名的日本茶道并非从一开始 就是今天的模样,它的精神追求也是经过了数个阶 段的不同饮茶阶层的选择才达到今天“茶禅一心” 的境界的。
一、茶文化的传入 #$ 茶作为药物的传入 日本最早的饮茶文化是在唐朝时由留学于中国 的遣唐僧人传入的。据史料记载,奈良时代的天平 元年二月八日,宫中大极殿举行季度御读经会,盛 装的 #%% 名僧侣首次进行了施茶仪式。但此时的茶 道仍属“唐风茶礼”,与后世的“倭风茶汤”尚有 极大差别。 此后不久,由唐朝文士陆羽撰写的《茶经》一 书问世。该著作详细记述了中国茶的历史、器具、 制法、产地等,对日本茶道后来的发展有极其重要 的影响,被奉为茶事圣典。陆羽茶经的精神基调是 力求通过论及正确的饮茶方法,从而引导读者进入 由喝茶所能达到的最终境地的意图,即通过对过程
触。
具有繁复表现形式,又具有缜密思想内涵的名副其

日本茶道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

日本茶道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

日本茶道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一起来看看。

奈良初期(八世纪),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僧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

不过,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

唐代陆羽着“茶经”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

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

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

镰仓初期(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

“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

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

“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

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

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

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

“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

日本茶文化的发展

日本茶文化的发展

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茶”和“茶文化”的起源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在中国最早发现了茶叶并加以利用,我国还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在中国,茶叶最初是在四川省周围种植,然后扩展到东部、南部等广大地区,最后全国传播。

日本的最澄和尚在中国学习佛教然后把茶的种子传入日本。

然后茶就在近江(滋贺县)附近种植,而且通过嵯峨天皇的大力推荐种植,茶得以在日本各地广泛种植。

在中国饮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然后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喝茶。

陆羽的《茶经》是我国制茶、饮茶和茶文化形成的背景基础。

而且中国的茶文化是从当做药饮开始慢慢演化成喝茶,品茶。

这是一个从“实用主义”演变成“精神文化”的过程。

此后茶和儒教开始产生了关联,并广泛融合在诗文、书画、陶瓷工艺等方面。

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正好相反,是从“精神层面”到“实用主义”的演变。

就饮茶方式说,中国和日本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此外,日本的茶道即沏沫茶法是中国宋代即日本中世纪时期的饮茶方式的反映。

2.“茶道”的概念在东方文化中,“茶道”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

实际上一旦说到“茶道”大部分人就会和日本联系起来。

实际上,“茶道”这个词在中国从唐朝开始应用了近千年。

中国人认为“道”是完美思想的学说,关乎于宇宙,人生规则。

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不会简单说出来的。

但是在日本品茶称作“茶道”,赏花称作“花道”,剑术称为“剑道”,摔跤搏击称为“柔道”。

在中国饮食、游乐活动中升华成“道”的只有“茶道”。

“茶道”是以茶为媒介的生活中的一种礼仪,是精神修养的一种体现。

3.中国的“茶道”“茶道”作为一种精神修养很快在中国兴起,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或是更早时期,喝茶就作为一种精神修养的“道”而存在。

唐朝的《封氏见闻录》中就有“茶道”这个词的记载,这是“茶道”出现在文献资料中的最早记载。

日本茶道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茶道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茶道的起源与发展日本茶道的起源与发展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日本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吧,欢迎阅读了解!日本茶道源于径山茶宴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日本茶道收到中国茶道许多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对于日本寺院茶影响最大的,一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二是以兼具山园风味与禅林高韵而闻名中外的“径山茶宴”。

径山是什么什么地方呢?径山处于我们现在的浙江省的余杭市,隶属天目山脉。

这里山峦叠障,流水潺潺,古木参天。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僧人法钦偶遇此山,爱其秀丽奇拔,留恋不已,后在此创建寺院。

唐太宗诏至阙下,赐他为“国一禅师”。

法钦特别喜欢在寺庙里种植茶树,用茶树数株,采以供佛,不久茶林便蔓延山谷,鲜芳殊异。

径山寺自此香火不绝,僧侣上千,并以山明、水秀、茶佳闻名于世,享有“三千楼阁五峰岩”之称。

宋政和七年(1117),徽宗赐寺名为“径山能仁禅寺”。

南宋开禧年间(1205一1207),宁宗亲笔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后改为“径山香林禅寺”。

清高宗乾隆时,又定名为“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因此,自宋代起,径山寺遂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

径山是著名茶区,宋代时名茶就成为馈人礼品,寺院里饮茶之风颇盛。

僧侣们常在雄丽的殿宇楼阁之下,聚会研经,并汲山中清泉,煎水烹茗。

每年春季寺内经常举行茶宴,招待高贵的宾客,自然也要举行茶宴。

径山茶宴,有一套固定和较为讲究的仪式。

佛徒们围坐在一起,按照程序和教仪,依次献茶、闻香、观色、尝味、渝茶、叙谊。

先由住持法师亲自调彻香茗佛茶,以表敬意。

尔后命近侍一一奉献给赴宴者品饮,这便是献茶。

僧客接茶后,先打开碗盖闻香,再举碗观色,接着才是启口“啧喷”尝味。

一旦茶过三巡,便开始评品茶香、茶色,称赞主人品行。

然后,说佛谈经,谈事叙谊。

“径山茶宴”时既有鉴评各种优质茶叶的“斗茶”竞争游戏,还有把粉末茶用开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的流派
现今日本比较著名的茶道流 派大多和千利休有着深厚的 关系,其中以里千家最为有 名,势力也最大。自千利休 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杀之 后,千家流派便趋于消沉。 直到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时期 才再度兴旺起来,因此千宗 旦被称为“千家中兴之祖”。 到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隐居 之后,千家流派便开始分裂, 最终分裂成三大流派,这就 是“三千家”的由来。下面简 单的介绍几个流派:
并形成“空寂”与“闲 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
日本茶道的祖师
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十五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公元一四 二三~一五零二年)。公元一四四二年,十九岁的村田珠光来到京都修 禅。当时奈良地区盛行由一般百姓主办参加的“汗淋茶会”(一种以夏天洗 澡为主题的茶会),这种茶会首创的采用了具有古朴的乡村建筑风格的 茶室——草庵。这种古朴的风格对后来的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日 本茶道的一大特色。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他 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那首佛偈 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村田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由于将军 义政的推崇,“草庵茶”迅速在京都附近普及开来。珠光主张茶人要摆脱欲 望的纠缠,通过修行来领悟茶道的内在精神,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 据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记载,标准规格的四张半榻榻米茶室就是珠 光确定的,而且专门用于茶道活动的壁龛和地炉也是他引进茶室的。此 外,村田珠光还对点茶的台子、茶勺、花瓶等也做了改革。自此,艺术 与宗教哲学被引入喝茶这一日常活动的内容之中并得到不断发展。
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就是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 “敬”就是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 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就是凝神、摒弃欲望,表现为茶室中 的气氛恬静、茶人们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所谓“七则”就是:茶要浓、淡适 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温度要与季节相适应;插花要新鲜;时间 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达;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照 顾好所有的顾客,包括客人的客人。从这些规则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中 蕴含着很多来自艺术、哲学和道德伦理的因素。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 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餐、点茶、 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 美意识和品格;同时,它也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循规蹈矩和认真 的、无条件的履行社会职责,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因此,日本人一直把茶 道视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茶道在日本会有着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且至今仍盛行不衰了。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艺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艺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艺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和日本紧密相连。

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是两种独特的茶文化,虽然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理念。

本文将就日本茶道和中国茶艺的历史渊源、仪式流程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两国茶文化的精髓。

一、历史渊源1. 中国茶文化的源起中国被广泛认为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就开始饮茶,并将其视为一种仪式和文化的象征。

茶的文化和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占据了特殊地位,形成了独特的茶艺。

中国茶艺注重茶的品质与制作技巧,同时强调将饮茶过程融入到生活中,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抒发。

2. 日本茶道的发展日本茶道,又称茶道、茶室,是指以日本独特的方式准备和品尝茶叶的仪式与文化。

茶道的发展与日本僧侣、贵族和武士阶层的崇茶之风密不可分。

茶道强调净化心灵、追求简朴和和谐的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道德修养和精神体验。

二、仪式流程1. 中国茶艺中国传统的茶艺环节通常包括洗茶、煮水、泡茶和品饮等。

其中,洗茶是为了清洁茶具,让茶具散发出更好的香气。

煮水的过程则强调选择适宜的水质和恰当的火候,以确保茶叶的最佳冲泡效果。

泡茶时,茶艺师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最后,品饮茶时,茶艺师会教授客人品味茶汤的正确方法,让客人体验到茶的香气和口感。

2.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仪式流程则包括准备茶室、烧水、研磨茶粉、搅拌茶汤和品尝茶汤等环节。

茶道师家会提前准备茶室,布置茶具和花道,并在茶室中点燃炭火以保持温度。

烧水时,茶道师会讲究温度的掌握,保证水的热度适中。

接下来,茶道师会使用石磨将茶叶研磨成细腻的茶粉。

搅拌茶汤的过程中,茶道师会以特定的手势和节奏,打造出细腻的泡沫,并将茶碗递给客人品尝。

三、表现形式1. 中国茶艺的特点中国茶艺注重茶具的精致和品质,茶具种类繁多,包括茶壶、茶盘、茶叶罐等。

茶艺师通常会在品茶过程中用心地展示茶具的美感和实用性。

简述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

简述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

简述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是东方两个重要的茶文化传统,它们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仪式和茶具。

一、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茶道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国是茶树的故乡,茶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茶道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主要是文人雅士在聚会中饮茶,并通过品茶来唤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道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宋代的茶道家陆羽提出了“茶以道尊”的理念,认为饮茶应该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境界。

明清时期,茶道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严谨礼仪的茶道仪式,如煮茶、品茶、斟茶等。

茶具也逐渐变得精致而独特。

二、日本茶道的起源与发展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纪,当时日本僧人最澄从中国带回茶叶和茶道相关的文化。

最澄将茶道与禅宗相结合,将茶道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

随后,日本茶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化。

15世纪的茶道大师千利休对茶道进行了改革,强调茶道应该体现自然与简朴,追求自我修养和平静。

千利休创立了独特的茶道流派——“千家”(主要有室町千家、三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推广茶道文化并发展了许多茶道仪式和礼仪。

三、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尽管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都以欣赏和品饮茶叶为核心,但仪式、茶具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中国茶道强调的是茶和文化的结合,注重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

而日本茶道则更加强调茶和禅的结合,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其次,中国茶道的茶具丰富多样,有瓷器、紫砂壶等,每个茶具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

相比之下,日本茶道使用的茶具相对简朴,主要有茶碗、茶杓等,追求的是简约美。

最后,中国茶道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茶道仪式通常是在大家共同品茶的过程中进行。

而日本茶道注重被服务者的体验,茶道家会根据被服务者的身份和心情来准备茶道仪式。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作为东方茶文化的两个代表,虽然有相同的起源,但在发展过程和核心价值观方面有所不同。

日本战国时代的茶道文化与艺术发展

日本战国时代的茶道文化与艺术发展

日本战国时代的茶道文化与艺术发展日本战国时代(15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期,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茶道文化与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茶道作为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喝茶,而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生活的方式。

在日本战国时代,茶道文化达到了巅峰,对于整个日本社会以及艺术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时代,日本国内各个势力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动荡的背景下,人们渴望找到一种能够带来宁静和内心平静的精神归宿。

茶道作为一种禅宗的表达方式,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推崇和追捧。

茶道强调的是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内心的寻求。

通过沏茶、品茗的过程,人们能够对自己的内心和外在世界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茶道成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战乱中寻求平静的一种方式。

茶道文化的流行,也极大地推动了绘画、建筑和器物艺术的发展。

茶道重视简约和自然之美,这种思想影响了日本绘画艺术的出现与发展。

茶道中的“清和”、“素雅”等概念,使得绘画艺术形式更加注重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茶室的建筑也经过了许多创新,室内布置简约、自然,注重环境与人的和谐。

茶道器物的制作也开始追求纯度和简洁,陶艺家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创造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茶具。

在茶道的提倡下,日本的文人墨客们也开始将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与茶道相结合。

这种文艺复兴的珍贵成果使得茶道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得以更好地传承下来。

茶道成为了日本社会文化交流的平台,文人墨客们通过参观他人的茶室,互相品茗、作诗、朗诵,进一步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诗、书、画、乐等诸多元素,使得日本文化在战国时代得以繁荣。

茶道文化对于日本社会的影响远不止停留在艺术领域。

在战国时代,茶道逐渐成为了社会地位的象征,许多统治者和贵族都十分重视茶道的修行和推崇。

茶道开始成为统治者与贵族之间进行政治和外交活动的场所。

无论是大名还是武将,都争相支持和推崇茶道,茶道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的茶道精神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

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在日本茶道中,饮茶被视为是参究佛法、修行得道的艺术活动。

日本茶号称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和结晶。

茶道四谛——“和、敬、清、寂”是茶道的规范和法则,是日本茶道精神最主要的思想理念。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

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

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

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

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

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

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日本茶道流派较多,各个流派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他们的基本精神仍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期一会”的精神。

一期一会为日本茶道用语,一期即人的一生,一会即仅有一次。

一期一会强调要将一碗茶当做一生的唯一、最后一碗茶,要怀着感激的心态品味香茶,故在整个日本茶道礼仪中,鞠躬礼贯穿始终。

日本茶道历史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唐代时便有“茶道”这个词。

随着中国茶的对外传播,茶道随之传到国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融合,开出了茶道中的朵朵奇葩。

9世纪时,日本僧人前往中国求学取经,将佛教传入日本,同时也使饮茶在日本普及开来。

15世纪中后期,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田珠光开创了禅与茶相结合的、力求简洁的草庵茶风。

后来他又将使日本茶事活动从娱乐互动的领域拓展到了艺术、哲学、宗教的领域,获得“道”的地位,正式开创了日本茶道。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日本茶道有两种形式:“抹茶道”和“煎茶道”。

抹茶道诞生于四百多年前,而煎茶道则诞生于一百五十年前,在日本,人们把抹茶道称之为茶道,谈及煎茶道时要加以“煎”字,本文阐述的茶道是抹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日本本生并没有饮茶习俗。

唐朝时,805年,遣唐使者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带回了茶籽。

至今在日本还可以找到空海与嵯峨天皇一起饮茶的诗文,诗的名字叫做《夏日访大将军藤原冬嗣闲居院》,这个时候,饮茶在日本还未普及,只是在官僚僧侣之间进行。

宋朝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制茶工艺又有了新的突破。

宋代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人又将这种点茶法带回了日本,其中,荣西和尚的贡献是较有影响力的。

他从天台山回国后便写下了《吃茶养生记》。

他又把从天台山带回去的茶籽普及栽培,为以后日本茶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朝时,中国的茶叶生产发生了变革,把饼茶制造改成炒茶。

这时期,日本开了小茶架点茶之先河,因为点茶的过程要在将军面前完成,所以点茶人的整套动作便十分讲究,茶道具的摆设就开始有规定,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是千利休完成的。

他将茶会整合成一套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示了日本生活文化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今天,日本拥有茶道人500万,从日本的教学内容上不难看出茶道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

日本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几乎都有茶道教室,甚至有些学校还把茶道列为必修课。

浅析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茶道的历史与发展是从唐代开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是由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的。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经典,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载于近江的台麓山地区。

最澄成为了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者。

日本茶道喝茶步骤及两种形式介绍

日本茶道喝茶步骤及两种形式介绍

日本茶道喝茶步骤及两种形式介绍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也是日本人用来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

在日本茶道中,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对于喝茶的步骤也是有着规定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日本茶道喝茶步骤和形式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日本茶道的步骤茶道是室内传统艺术、这种茶是在与日常生活完全隔绝的特殊场所,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的艺术仪式,必须通过极其繁琐的手续,使用特定的手法才能完成。

除了讲究特殊的手法以外,茶道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茶道的茶不是个人的茶,而是集体的、大家共有的。

茶道的核心便是茶的聚会。

所有参加茶会的与会者通过茶通的途径,都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内心深处变得融洽起来。

日本的茶道包括一种精神主义,即强调清、静、和、寂。

在茶道的历史上,有不少重名的人,为求心之道花费了一生的时间。

茶道正是建立在与世隔绝的基础上的。

所以它很自然地追求一种独特的精神境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所谓的求道性。

与此同时,茶道也具备趣味性,具有游乐的性质。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参加茶道仪式的。

实际上,茶道的求道性与趣味性并不矛盾,它们同时并存于茶道之中。

茶花是茶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茶会才能举行。

首先,茶会是人们的聚会。

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心声透露出来,以求心境的统一。

对谈的感觉往往决定茶会的成败与否。

再则,茶会十分讲究搭配。

主人与客人通过茶道用具与茶具的合理搭配,将自己置身于协调的茶室空间之中。

最后,茶道的具体礼法。

主人接客时娴熟、麻利的动作往往使茶会的兴趣达到高潮。

每一份茶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意。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地炉。

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

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

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日本茶道的改变与发展

日本茶道的改变与发展

日本茶道的改变与发展陈蕾蕾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标志性文化之一。

日本茶道极为讲究,不仅仅是水温或浸泡时间,你用哪只手,开门进房间后,走几步先迈左脚是右脚这些,在日本茶道中都有明确而不能变通的规定,,试问左手端起的茶与右手端起的茶之间喝起来有什么区别?日本茶道的“繁文缛节”引发了激烈讨论。

在我看来,水温及茶叶的浸泡时间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它关系到茶的口感。

但用哪只手开门进房间,先迈左脚还是右脚,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是需要改变的。

文化是要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才叫文化,繁琐的礼节往往禁锢了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将你要如何进门,进门后如何做的一切都给你规定好了,如果你不照做就是错的,这就不再是文化传承,而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工艺品,美则美矣,没有灵魂,这就大大限制了日本茶道的创新和发展。

就与中国古代的诗词作为例子,它源于商朝,已流传了五千多年,从来没听说过做诗前需沐浴焚香,然后静坐案前,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一首好诗往往是在酩酊大醉后的有感而发,是穷困潦倒时的回首过往……诗歌的形式从来不是重要的,其中蕴含的精神才是诗词流传至今的原因,而日本茶道也是一样,泡茶时动作的行云流水,茶的风味的独特是其流传一千两百多年的原因,而不必拘泥于那些繁琐的礼节。

文化传统的延续,从来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时代发展做出合乎社会需求的调整。

众所周知,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大,而且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高压力之下的快节奏生活和蜗居是日本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茶道繁琐的礼节与现代生活方式不符,无法融入生活,它是很难发展的。

据百度资料显示,学习日本茶道的日本人占日本人总数的比值正在下降。

再拿中国的诗词文化举个例子,品读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诗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现代人大多不会花费时间去读,为顺应时代发展,文化综艺类节目如《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开播,既迎合了现代人的需求,又传播了传统文化,使更多人对中华诗词文化感兴趣,让高冷的诗词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是怎样的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是怎样的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是怎样的日本的茶道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且具有日本民族味,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及特有的内涵。

下面店铺分四个时期叙述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奈良、平安时代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710-794)初期。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与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814)闰七月二十八日上献《梵字悉昙子母并释义》等书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来”等字样。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810-824)为中心而展开,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文化。

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是最高雅的文化。

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留下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日本当时如何饮茶?从与永忠同时代的几部汉诗集中可以发现,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致。

《经国集》有一首《和出云巨太守茶歌》,是典型的饼茶煎饮法: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

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处薰)。

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并开始发展本国茶文化。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传播、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推荐文章文人茶道的相关阅读与答案热度: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形式热度: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关系热度: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核心热度:中国日本韩国茶道核心热度:说茶之日本茶道介绍了日本茶事、日本茶道宗师、茶道逸事、茶道演示和正式点茶等内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一起来看看。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茶道里禅的内涵,不在于什么“直心就是禅”,什么“喝茶去”,而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才能喝倒一杯好茶。

繁复而熟练的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棒喝的偈语告诉人处处是真理。

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时光来领悟。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目录第一章日本茶道的历史第一节茶的传入日本茶来源——中国茶在日本的传播第二节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形成日本茶道的历史沿革日本茶道最早源自杭州日本茶道和唐代高僧第三节日本茶道的时代特色第二章日本茶道特色第一节日本茶道特色日本茶道特色的形成“和、敬、清、寂”第二节茶禅一味禅意——茶道的追求禅与茶道的融合第三节世代相传的日本茶道第三章日本茶道宗师第一节日本茶道开山鼻祖——村田珠光第二节融歌道入茶道——武野绍鸥第三节茶道天下第一人——千利休第四节日本茶道三大流派第四章日本茶事第一节日本茶事的过程第二节茶事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日本茶会的种类第四节日本“煎”茶会第五章日本茶筑第一节超凡脱俗的圣殿——茶室日本茶室内部构造茶室意境之迷——光源现代日本漫画茶室的兴起第二节日本茶庭茶庭的由来茶庭的介绍茶庭的种类第六章日本茶具第一节日本茶具源于中国第二节日本茶具第三节日本茶碗日本茶碗的划分日本茶具巨无霸——茶碗第七章日本茶仪第一节日本茶仪的过程第二节日本茶仪的规范第三节日本茶仪的种类第四节日本茶仪的特点茶道的礼法是全面的无言、有言、约定之礼位置、顺序、动作之礼第八章茶道逸事第一节利休的鉴赏力第二节美味不如柚子第三节茶席无俗世尊卑第四节寺院庭园中插花第五节最可怕的三件事第六节日本第一的点茶第七节利休故意损毁石灯笼第八节偷看最恶心第九节正视第十节以薄茶待大茶人第十一节救命茶合第十二节挂轴太长改住房第十三节真茶人第十四节只言片语的威力第十五节高价茶碗的茶味第十六节祸从口出第十七节饮茶到天明第十八节暗藏杀机的茶会第十九节盖子的大小第二十节冬暖夏凉第二十一节逢茶便饮第二十二节将军与佐佐木斗茶第二十三节一休与一路第二十四节远离珍品第二十五节夜间茶会不插花第二十六节落叶第二十七节略高的垫脚石第二十八节声音第二十九节比喻第三十节超越规矩,自由自在第三十一节会打猎的茶碗第三十二节贤内助第三十三节一枝牵牛花第九章茶道演示第一节准备点茶工具第二节茶事前的礼仪行走与跪坐茶碗和奏的擦拭为客之道与食用茶点盆略点前的介绍和准备第三节正式点茶点茶前过程点茶的过程饮茶心得后记。

《茶艺概论》教案第七章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高教版)(中职教育).docx

《茶艺概论》教案第七章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高教版)(中职教育).docx

授课内容:《茶艺概论》第七章口木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授课教师:黄刚辉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牛.教学目的:知识;了解日木茶道是如何学习和吸收屮国茶文化的饮茶习俗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扬光人的,掌握H本茶道的内容。

能力;通过学习掌握tl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学会做抹茶。

重点难点:抹茶和煎茶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解、展示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你知道FI本在茶道肯中国在茶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回答问题从提问引出新课,引起注意、激发求知欲。

【板书】第七章口木茶道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学习与吸收【讲解】唐朝吋,中国的茶己经传入FI本。

讨论、回答对茶艺有初步认识【提问】茶艺概念的由来?茶艺的内容?学习茶艺对我们旅游专业的学生來说有什么意义?【讲解】1.茶艺的界说。

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引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达到物质和精神厚受的学问。

狭义: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范围:2.茶艺的内容:茶艺的分类、茶艺的具体内容分类——时间、形式、地域、社会阶层具体内容——茶艺的技巧和工艺、茶艺的礼仪规范、茶道3.学习茶艺的意义。

净化心灵、强身健体、丰富人生、美化生活。

思考、讨论、回答了解茶艺的概念和内容,体会学习茶艺的意义。

【总结过渡】茶艺起源于屮国,茶艺与屮国文化的各个层面有着阅读教材,书写进入新知识点,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一个中国人,弘扬屮华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茶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更应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卜茶艺馆的发展演变。

【板书】二、茶艺馆【讲解】1、早期茶艺馆的形式。

早期茶艺馆:四川茶馆一一综合效用苏、杭茶馆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一一与“食”相结合北京茶馆集各地之大成(1)书茶馆,以听评书为主要内容,饮茶作为媒介。

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既给人以历史知识乂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2)清茶馆、棋茶馆,专卖清茶以饮茶为目的。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内容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内容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内容介绍
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

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内容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第七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日本茶道的礼法。

茶道的礼法是茶道作为文化形式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

茶道礼法是怎样形成的呢?茶道的礼法来源於禅宗的“清规”——这是一个不可否定的历史事实。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目录
引言茶道解
第一章茶道的历史(上)
第一节平安时代的贵族茶第二节镰仓时代的寺院茶第三节室町时代的斗茶第四节室町时代的书院茶
第二章茶道的历史(下)
第一节茶道之开山者――村田珠光第二节茶道之先导者――武野绍鸥第三节茶道之集大成者――千利休第四节近现代的日本茶道
第三章茶道的内容
第一节茶事第二节点茶第三节茶点心?茶食?茶花
第四章茶道的建筑
第一节茶室第二节茶庭第三节三千家探访
第五章茶道的道具(上)
第一节壁龛用茶道具第二节烧水用茶道具第三节添炭用茶道具
第六章茶道的道具(下)
第一节点茶用茶道具第二节茶碗第三节茶事用茶道具
第七章茶道的礼法
第一节主与客?客与客?人与物第二节无声礼?有声礼?约定礼第三节位置?顺序?动作
第八章茶道的思想――茶与禅
第一节茶道与禅宗的法嗣关系第二节茶道与禅的内在关系第三节茶室中的禅语与禅画第四节茶礼的形成与禅宗
第九章茶道的美学
第一节茶道美的出发点――wabi第二节茶道美的特色
注释
参考书目
後记。

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

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

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导语: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快来看看吧!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

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

“清寂”也写作“静寂”。

它是指审美观。

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侘”字上。

“侘”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

平安时期“侘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

到平安末期,“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

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

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

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

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唐朝的茶会大抵如此:一套茶具,其中包括使用木炭烧火的铜盆、水壶、水缸、废水碗、一个盆式支架放着一只竹勺、一副用来夹木炭的夹子和一个放壶盖的圆形支架。

茶叶则是将茶树的叶子炒熟、发酵,再挤压成型而制成的。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简介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简介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简介《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第七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日本茶道的礼法。

茶道的礼法是茶道作为文化形式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

茶道礼法是怎样形成的呢?茶道的礼法来源於禅宗的“清规”——这是一个不可否定的历史事实。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

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

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

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著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

同时,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

也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文化,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

茶道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

但是,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种难解的文化现象。

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

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

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

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

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

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活现的“小东洋”。

由此,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

而且,茶道是一种活的艺术,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

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成立的,但茶事一完,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

研究茶道,我们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去捕捉瞬间的现象。

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而且,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

再有,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表演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内容概要
本章介绍了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过 程及日本茶道的内容。
第一节 学习与吸收 第二节 吸取与摸索 第三节 总结与开创 第四节 形成与创立 第五节 日本茶道的内容
第一节 学习与吸收
一、日本古代茶文化 二、荣西禅师对日本茶道形成的贡献 三、日本茶道完成草创期
一、日本古代的茶文化
隋朝,我国饮茶风气已使日本人有所耳闻,但全面了解 中国饮茶的风俗和内容是在唐朝。最澄来华的唐朝中期, 带回来中国茶种,而且在日本寺院推广佛教茶会,进一 步引入较多的文化内容。日本古代饮茶文化是以嵯峨天 皇为主体、以弘仁年间为中心而展开的,此期间是唐文 化在日本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是其中最高雅的文化,也 是日本饮茶文化的黄金时代,是从精神境界上都与中国唐朝陆羽撰《茶经》中所叙述 的类似,是日本茶道史上的初创时期。
第二节 吸取与摸索
中国元朝顺帝时,日本足利氏建立了新的幕府政权。新政权的地点在 京都的室町,因此称为“室町幕府时代”。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 主流,以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为中心的北山文化,对斗茶进行提炼,成为 书院茶的前奏。日本室町时代的斗茶比起中国宋代的斗茶更赋有游艺性、 系统性和复杂性。除了本茶、非茶斗法之外,还有常出现的四种十服茶, 后发展有70种、100种。第八代将军义政隐居于京都的东山,修建了银阁寺, 展开了东山文化,是日本娱乐性斗茶会发展成为宗教性的茶道的初步形成 期。还有“同仁斋”也称之为“书院”、“书院茶文化”等。
荣西和尚两度来华,在中国居住长达24年之久。他和他的僧友无论 对中国的佛学理论或是对茶学道理,都是十分虔诚的,从一定禅学茶 理上初步对中国的佛茶文化有了一些了解。
三、日本茶道完成草创时期
荣西禅师回国的第二年,日本最高权利机构不再是天皇,而是由庞 大的武士集团首领——源氏集团所掌握;政治中心由京都转移到镰 仓,也是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治的开始——镰仓幕府的成立。由于佛 教的影响,茶与禅有了密切的关系,寺院茶颇受重视。又由于艺道 的成立,影响了斗茶、书院茶等的内容。由荣西禅师从宋朝带回来 的抹茶冲饮方式,历经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安士、桃山时代, 使日本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日本茶道也就完成了草创期。日本 茶道之所以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乃是荣西禅师的提倡和《吃茶养 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普及到民间。镰仓时代的茶 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以茶做药的时代。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寺院 里的“茶礼”,而一般说的日本茶道是指这种“抹茶道”。
第三节 总结与开创
珠光确立茶道理念: 村田珠光(1423~1502年)的草庵思想和禅宗的思想交融后,开
出了禅茶一味的道路,因此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珠光通过禅 的思想,把茶道从一种饮食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 宗教,不仅表现了外形的感觉美,而且体现了宗教的还原式的内省美。 从追求华丽的进口货的斗茶、书院茶风,一改为尊崇自然、尊崇乡间茶 具的草庵茶风。他们成功地将以庶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战胜以东山为代 表的贵族文化。珠光把佛教导入茶道,确立了茶道的理念。
第四节 形成与创立
2. 三千家的确立 1658年,千宗旦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分别继承父业,
开启了日本茶道流派。千利休也是日本茶道世袭制的滥觞。 宗旦的第三子江芩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 表千家流派;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宗旦隐退时代的茶室 “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 的武者小路建立“官休庵”,开辟了武者小路流派。表千 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各自继 承了千利休的茶风,此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 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家互相合作扶持,为日本 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都是日本茶道的栋梁 和中枢。目前三千家以里千家人数最多,其次是表千家和 武者小路千家。
第三节 总结与开创
茶道的先导者 武野邵鸥(1502~1555年)是继村田珠光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大茶人。
他继承和发扬了珠光茶道,将日本歌道理论中蕴含的日本民族特有的素 淡、纯净的艺术思想导入茶道,并作为茶道艺术理论基础。邵鸥首创将 和歌带入茶室,肯定了和歌的艺术地位,是日本茶道走向民族化的重要 一步。对茶道内容的各个细部,做了全盘的改革,完善了珠光的茶道。 珠光茶道的美是借助宗教而还原的内省美,是停留在一种观念上的;而 邵鸥则将理想化作具体形象表现在茶道文化的各个部分,事先和升华珠 光茶道的美学理念,并将日本文化生活中独特的素淡、纯净的风格再现 于茶道,而经茶道提炼出来的高雅生活文化艺术又还原到一般生活中去。 武野邵鸥是茶道的先导者。
第四节 形成与创立
1. 茶道的集大成者 千利休(1522~1592年)是茶道之集大成者。跟随邵鸥学习茶道15年,1574年做了绍 田信长的茶道侍从。信长去世后,信长的部将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成为一统天下的大 将,利休又成为秀吉的茶头,但是两人在茶道的艺术追求上有分歧。利休晚年的茶道思 想趋向于古朴简约,表现出“本来无一物”的艺术境界。利休的茶道思想是在继承村田 珠光、武野邵鸥茶道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使草庵茶更深化、使茶道的精神世界一 举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清算了拜物主义风气。利休在茶道与禅结合在一起的宗教文 化基础上,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利休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娱乐性,将茶道 的艺术境界带向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向。由于利休是茶道集大成者,而茶道为一综 合文化体系,因此,利休对于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扩大到日本的建筑、庭园、服饰、烹 饪、工艺和美术等各个方面。
二、荣西禅师对日本茶道形成的贡献
◆日本荣西禅师于宋孝宗乾道4年及孝宗淳熙十四年两次来中国,登上
天台山。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饮茶文化和茶药的效用。 回国后,深感饮茶文化普及到国内的重要,于是,在九州平户岛上的 富春院及背振山等地撒下了茶籽,并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荣西禅 师在宋朝的时候,两次到中国来,停留将近五年的时间。他不仅带回 茶的种籽,还把在中国寺院里饮茶的规矩和方法带回了日本。他的 《吃茶养生记》被将军实朝大加赞赏,他因此也成为日本饮茶史上的 祖师,为历代茶人所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