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官职知识点

文言文中官职知识点

文言文中官职知识点一、官职简介在古代中国的文言文中,官职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官职指的是各级官员的职位,官员根据职位的不同,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权力。

官职的设立和管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的基础。

二、官职等级分类文言文中的官职按照等级可以分为九品官、三公九卿、地方官和职官等不同的类别。

九品官是按照官员的资历和能力来划分的,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又细分为上中下三品。

三公九卿是指三位最高的官员(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和九个最高的官员(太尉、司徒、司空、太傅、太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尚书令),他们都是皇帝的亲信和重要辅助者。

地方官是指各地的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职官是指一些特定的官职,例如:宰相、尚书等。

三、官职的晋升在文言文中,官员的晋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的。

一般来说,官员的晋升是通过考试和选拔来确定的。

官员需要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一定的成绩才能晋升。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通过的考生都有机会获得官职晋升的机会。

此外,官员的资历和工作表现也会影响其官职的晋升。

一个官员如果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皇帝的赏识,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官职。

四、官职的权力和责任官职不仅代表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代表着他们的权力和责任。

不同的官职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权力,例如:宰相负责辅佐皇帝管理国家大政,尚书负责拟定和颁布法令,地方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等。

官员通过行使自己的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百姓的福利。

五、官职的变迁官职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动态变化的,官职的设立和撤销都与时代和政治制度的变迁有关。

随着政治权力的变化,不同的官职也会出现新的设立或者被废除。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唐朝设立了宰相和尚书等官职,而在宋朝则废除了宰相这个官职。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和演变。

综上所述,官职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了解官职的等级分类、晋升方式、权力责任和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古代官职名称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名称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名称文学常识古代中国曾经建立过大量官职,涵盖到地方、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这些官职不光体现出政权权力和官僚体系结构,同时又是一个种类丰富、复杂的文学话题。

考古学和文学史学开始研究古代官职制度,发现它们的变化复杂的多样性,其中的数目和种类也极其庞大。

在文学作品中,官职也是诗词、文言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重要的题材,因此,了解古代官职称号也是文学常识。

秦汉时代作为古代政治、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时期,官制也广泛应用于剧作中。

秦汉时代的官职有“太监”(主管朝廷后宫事务)、“尹”(地方土官)、“太傅”(大臣和参与朝政的尊贵人物)、“正字”(统计收税、审查兵役等)、“都尉”(军事官职)等,古的故事剧《赵氏孤儿》中的主角都担任过各种官职:赵括任“行中郎”,糜夫人任“内侍”,冯相任“太学博士”等。

另外,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将军”、“太守”(地方土官)、“丞相”(朝廷大臣)、“谏议大夫”(顾一大臣向君主提出建议)、“太傅”(兼管朝廷正义)等;《三国演义》中曹操任“中郎将”,司马懿任“侍中”,孙权任“丞相”,刘备任“太尉”,诸葛亮任“军师”;关羽任“征西大将军”等。

汉代以后,官职称号如“后”(皇后)、“君”(公子)、“尉”(印第官、参与地方统治)、“县令”(县的最高官员)、“司马”(将军)、“文官”(公务员)、“太守”(军事官职)等。

《红楼梦》中,冯燕任“宴政阁大经学官”,贾母任“京兆尹官”,贾赦任“翰林学士”,贾琏任“内丞”,王夫人任“太监”;《水浒传》中,林冲任“镇南将军”,宋江后害任“镇北大都督”,卢俊义任“桂阳太守”,宋清任西夏国“令长”,虎痴任“知府”等。

此外,还有宋代的官职,如“天子”(皇帝)、“宰相”(丞相及其一致性官员)、“武公”(元老)、“道明大元帅”(最高军力)、“太学博士”(最高文职)、“广文大夫”(管理艺术)、“无役大夫”(统治文献)。

古典文学作品《唐诗三百首》中,李白任“宴政阁大夫”,白居易任“颜国大夫”,王维任“韩文学士”,杜甫任“顺德大夫”;《西游记》中,孙悟空任“紫霞仙子前使”,唐僧任“唐僧圣衣学士”,猪八戒任“道教使臣”,沙僧任“观音子弟”,罗汉任“方丈统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官职》■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古代文学常识官职

古代文学常识官职

古代文学常识官职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用秦制称作三公,内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进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就是指“吏部,管官吏选任、考核、滑行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内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直属官员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

九寺即九卿之官署。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此外,中央还建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修撰历史、制订历法等工作。

例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国史修撰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就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表示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

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爵】即为爵位、爵号,就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于“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太少保与,表示“三贫”后来也逐渐沦为虚衔。

必背五 古代文化常识

必背五 古代文化常识

必背五古代文化常识(一)官制1.中央官制(1)三公九卿制(秦汉两朝)(2)三省六部制(隋至清末)2.地方官制(1)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当时郡比县小。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比县大。

自东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

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

(2)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具有监察区性质,其长官称为道员或道台。

(3)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普遍设置,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二)军事1.兵符:古代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为虎形,称“虎符”。

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处,左半交给统帅。

去军中传达王命或调发军队时,必须两半验合后,方能生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后世还有麟符、鱼符、兔符、龟符等。

2.三军:春秋时期,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楚设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为主力。

后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代替。

到了唐宋时期,基本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侦察、抢占据点及应付小规模战斗等任务;中军是统帅率领的大军,负责摧毁敌方的武装力量、占领城池等任务,是三军的主力部队;后军负责全军的掩护、警戒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3.羽林:西汉武帝时选拔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之良家子守卫建章宫,初称为“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其意为“如羽之疾,如林之多”。

隶属光禄勋,为皇帝之护卫。

东汉以后,历代禁卫军亦常有羽林之名。

4.军户:指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

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官职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词因革损益,情况复杂。

我们不可能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职官制。

(一)中央官制(1)政府机构部门的划分大致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分管政务的官主要有六个,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

(2)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情况不同。

秦设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为“三公”。

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是辅佐封建君主管理国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其职责是辅助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群僚,被视为“百官之长”。

(3)汉朝沿袭秦制,东汉时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三公”。

(4)隋代开始设“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叫宰相。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六部的职掌大致如下: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钱粮、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祭祀、科举、学校等。

④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如韩愈官至吏部侍郎。

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如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之前即为礼部员外郎。

(二)地方官制地方官制的设置与建构,是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化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也叫“家”。

秦朝郡的长官称郡守;汉朝郡的长官称太守;隋唐州的长官称刺史;宋代州官为知州;清代省级行政长官叫巡抚,又叫抚军。

郡、州、府、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就是县。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

汉代县令有两个助理——县丞和县尉,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 古代官职官制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 古代官职官制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大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篇一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官职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官职文化常识[高考古代官职文化常识题]中国古代官职文化常识【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就是封建制度官僚机构中的最低官职,就是秉持君主意旨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表示相国,常与宰相俗称,缩写“二者”。

例如《陈启衅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甚广《廉颇蔺相如本纪》:“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二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后序》:“予除右丞相并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看“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所指“东宫三师”之一,例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就是掌理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没有六部,唐代确认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也已副长官。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古代官职的体制在中国可以追溯到秦朝,但它真正得到成型和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六部是古代官职体制中的重要部分,起源于隋朝,成为了唐朝和后来的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的核心组织。

下面将详细介绍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六部是指刑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它们是管理国家各个方面事务的部门,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职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刑部:刑部是古代的法律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维护刑法。

刑部的主要职能是处理刑事案件以及制定和修改刑法、刑律。

它还负责监督全国的刑狱管理,提供法律顾问和解决纠纷。

刑部的官员被称为“尚书”,通常掌管全国各个地区的监狱和刑事司法。

2.吏部:吏部是古代的人事部门,负责选拔、任命和管理各级官员。

吏部的官员被称为“尚书”,其主要职责包括招聘、考核、升迁和处分官员,同时还负责编制和管理官员的名册档案,控制官员的财务和薪酬,以及处理官员的申诉和罢免。

3.户部:户部是古代的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

户部的主要职能是收取各种税收和征收费用,编制财政预算,管理国库和银行,给予地方官员财政支持,并监督地方财政收支。

户部的官员被称为“尚书”或“侍郎”。

4.礼部:礼部是古代的文化和外交部门,负责研究和制定国家的礼仪规范,管理外交事务,以及承办各种重要场合的仪式和庆典活动。

礼部的官员被称为“尚书”或“侍郎”,它们通常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官员交涉,并翻译外文文件。

5.兵部:兵部是古代的军事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和指挥国家军队。

兵部的主要职责是招募、训练和指挥士兵,发放军饷和物资,配置武器和装备,同时负责边防和军事防务。

兵部的官员被称为“尚书”或“侍郎”。

6.工部:工部是古代的工程和建筑部门,负责策划、设计、管理和监督国家的建筑工程,包括宫殿、城市和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维护。

工部的官员被称为“尚书”或“侍郎”,他们负责规划城市布局,修缮皇家建筑和道路,以及改造水利系统。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一、官职的变动1、授予、提升官职类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皇帝推荐,任以官职。

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爵或爵位。

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郎中。

”进:⑴推荐。

如“臣进西门豹。

”⑵出来做官。

如“是进亦忧。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更选将官。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封功臣皆为列侯。

”当:任,充当。

如“当侍东宫。

”点:指派。

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起用,出任,做官。

拜:任命、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以官职。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除:任命、授职。

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擢:在原官的基础上提拔。

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简、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察:考察和推举。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授:授予官职。

如“故授洹水尉。

”(但“责授”指降级授予官职。

)陟:升迁,指官吏的升迁和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升官。

服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2、调动官职类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再迁为太史令。

”转、徙、调:调动官职。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改:改任官职。

如“改盐铁判官。

”补:补充空缺官职。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移:特指调任。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3、降职、免职类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

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出:①京官外调。

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关于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官职的起源和演变:古代官职起源于部落制时期的部落首领,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
展,官职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官职不断演变和改革,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迁。

2.官职的分类和等级:古代官职分为文武两类,按职位高低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文官
主理政务,武官主掌军事,职位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卿、大夫、士三等。

在具体的朝代中,官职等级的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按照职位高低来划分。

3.官职的选拔和任用:古代官职的选拔和任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世袭、举荐、科举
等。

世袭制是最早的选拔方式,而后逐渐演变为举荐和科举制。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唐以来一直沿用,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4.官职的职责和权力:不同官职的职责和权力各不相同。

在中央官职中,有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等职务的设置;在地方官职中,有州牧、郡守、县令等职位的划分。

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力都有明确的规定,互相协作,共同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

5.官职的变迁和影响:古代官职的变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例如,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官职设置不同,秦统一后实行三公九卿制,汉代以后又逐渐演化出三省六部制等。

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同时,这些文化常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于古代职官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职官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职官的文学常识(一)九卿三公九卿之说始于秦汉,秦汉通常指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三公:周时一说指太师、太傅、太保,一说指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空。

(二)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掌官吏的任免与考课、升降、调动等)、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等)、兵部(掌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刑部(掌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各项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宫职。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官职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拜: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擢:选拔、提升,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传》)。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如“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书博鸡者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如“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如“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官职的设立、官员的选拔、官员的待遇等都是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的一部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首先,古代中国官职的设立有固定的制度和等级。

在古代中国,皇帝是绝对的统治者,他制定和掌握了官职的设立和分配权限。

官职分等级,一般可以分为九品官员和三公九卿。

九品官员依据官员的地位和职权等级师徒,高品随着等级的提升,官员的职权逐渐增大,从九品为最低级,到一品为最高级。

三公九卿是皇帝掌握的权力最大的官员,分别是宰相、司徒、司空、太尉、大理寺、太僕、光禄勋、卫尉、太子洗马,他们是朝廷的最高权力机构。

此外,官职还有具体的名称,如御史、大将军、司马、监察御史等等。

其次,古代官员的选拔是基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指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来担任官职,这是古代中国官职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的主要有科举的科目,分为殿试和乡试两个部分,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乡试是由地方官员组织的考试。

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文官,如官员、御史等。

古代官员的待遇也是文化常识的一部分。

官员的待遇与官职的地位密切相关,高级官员享受的待遇自然更好。

薪酬方面,官员可以领取俸禄,俸禄的多少取决于官员的职级,高级官员的俸禄自然更高。

此外,高级官员还可以享受诸如住房、衣食、车辇等特殊待遇。

这些待遇使得官员的地位更加尊贵,也让人们对官职趋之若鹜。

最后,官职在古代社会中也有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官员需要遵守各种规定和法律,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他们需要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义,推行政策和法令,处理纠纷和案件,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官员还需要处理财政和军事等方面的事务,为国家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涉及到官职的设立、官员的选拔、官员的待遇以及官员的责任等多个方面。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决定了官员的地位和角色,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古代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非常严密的国家。

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官职制度在古代中国,官职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官职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官职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

1.中央官职:最高官职是皇帝的官职,主要有内阁成员、内外宰相、尚书令等高级官员。

他们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直接侍奉皇帝。

2.地方官职:地方官职包括巡抚、督抚、知府等。

他们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军事等事务。

3.军事官职:军事官职主要负责统领军队。

军事官职等级较高的有统帅、将军,等级较低的有校尉、队正等。

4.文职官职:文职官职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文职官职等级较高的有大学士、卿大夫,等级较低的有主事、员外郎等。

5.监察官职:监察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僚系统的运行。

监察官职等级不高,但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科举制度1.科举的起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士人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

早在汉代,科举就已经存在,唐代开始形成科举制度。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途径。

2.科举的目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3.科举的选拔过程: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由县、州、郡逐级选拔士人,取得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级政府举行的考试,通过会试的人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参与,成为官员的最后一道考核。

4.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诗词、文章、策论等。

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才智和思维能力。

5.科举的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

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地位较低的人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高官厚禄,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总之,古代中国的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官职制度体现了权力的分工和等级,科举制度则是选拔政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古代官职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文学常识一、古代官职文学常识古代官职那可老复杂了,就像一团乱麻,不过咱今天就好好捋一捋。

先说说三公九卿吧。

三公呢,那可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职位不太一样哦。

像秦朝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那可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权力老大了,就像是公司里的总经理一样,大事小事都得管管。

太尉呢,主要负责军事,掌管全国的军事力量,这就是军队的老大呀。

御史大夫就有点像监督的,负责监察百官,还得帮丞相处理一些政务啥的。

九卿就是三公下面的一些重要官职啦,像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啥的,这可是很重要的,毕竟古人很重视祭祀这些事儿。

还有刺史这个官职也很有意思。

刺史一开始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主要是为了监察地方官员。

刺史就像皇帝派到地方的“眼线”,看看地方官有没有贪污腐败啊,有没有好好干活之类的。

他们权力慢慢变大,到后来就变成了地方的军政长官了。

再说说尚书吧。

尚书最开始是在宫廷里帮忙处理文书的小官,但是后来权力也不断变大。

到了隋唐时期,尚书省可是相当厉害的部门,尚书令更是非常重要的官职,不过这个职位因为权力太大,后来都不轻易授人了。

然后是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在唐朝就有了,他们主要是给皇帝起草诏书啊,陪着皇帝读书之类的。

这些人可都是有学问的,是皇帝身边的文化人。

他们虽然官职可能不是特别高,但是因为离皇帝近,所以影响力也不小呢。

节度使这个官职也很特殊。

节度使最初是为了防御边疆而设立的,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军队,还兼管当地的民政和财政。

但是后来节度使权力膨胀,就造成了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局面,就像一个个小王国似的,都不听中央的话了。

古代官职还有很多很多,像司马、司空、司徒这些复姓很多都是从古代官职演变来的呢。

这些官职在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职能和地位,它们就像古代政治舞台上的演员,不断地上演着各种权力的游戏。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任免术语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变动用词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

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

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

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始置,其长官称为太史,掌国王的册命及祭典等。

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掌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魏晋以后太史仅管天文历法。

三事大夫:西周设置,指常伯、常任、准人。

常伯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称牧;常任官员的选拔,也称任人;准人掌管司法,又称准夫。

司徒:西周始置,又称司土,掌管国家土地、民众,负责籍田、管理山泽、征发徭役等。

下设林、虞、牧等官职。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后世作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作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太师、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称“三公”,为国君辅弼之官,辅导太子。

太傅地位在太师之下,太保又次之。

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为虚衔。

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合称“三少”,辅导太子。

地位分别次于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导读: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范文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

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

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

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始置,其长官称为太史,掌国王的册命及祭典等。

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掌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魏晋以后太史仅管天文历法。

三事大夫:西周设置,指常伯、常任、准人。

常伯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称牧;常任官员的选拔,也称任人;准人掌管司法,又称准夫。

司徒:西周始置,又称司土,掌管国家土地、民众,负责籍田、管理山泽、征发徭役等。

下设林、虞、牧等官职。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后世作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作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太师、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称“三公”,为国君辅弼之官,辅导太子。

太傅地位在太师之下,太保又次之。

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为虚衔。

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合称“三少”,辅导太子。

地位分别次于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唐宋仍沿此称,但已无实际职务。

明清虽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是最高荣衔。

宰:商代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沿置,掌王家内外事务。

春秋时各国沿用,称“太宰”,明清时作为吏部尚书的别称。

工师:春秋时齐、鲁、楚等国设置,战国沿置,或称“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

相国:春秋时齐景公设置,战国时各国沿置,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以后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

唐以后多作为实际担任宰相者的尊称,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丞相: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以后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总理全国政务。

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西汉末至南北朝,或称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

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代于中书省设立左右丞相,明初沿置,不久即废。

宰相:古代对在朝廷上总揽政务的最高长官的泛称,并非具体官职。

如秦汉时的丞相、相国为宰相;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仆射以及参于政务的重要将军均为宰相,随君主指定而任事,无定员亦无定名。

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为名义上的宰相,实际上仍要君主为其特选其它官职加上个“同平章事”,方成为实际上宰相。

宋以后,遂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次一等的“参知政事”合称宰执。

明代为加强独裁,废丞相制度改由皇帝直接处理政务,而以内阁之大学士协助,所以大学士又成为明代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在内阁之外又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但内阁大学士仍拜相,称为外廷,军机处则称为内廷。

可见由先秦到明清,随着皇权的加大加重,宰相的权力逐渐减弱。

尉:春秋时晋国始在上、中、下三军设置,主发众使民。

后来各国皆在将军下设尉,秦以后朝廷设太尉,为武官之长。

历代多沿置,但从汉以后逐渐变为一种官阶虚衔,无实权。

宋徽宗时定为武官最高官阶。

元以后废用。

大良造: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长官,握军政大权。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为楚国的最高长官,握军政大权。

柱国:亦称上柱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为楚国的最高武官,地位次于令尹。

唐以后作为勋等,沿至清代始废。

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设置,掌管昭、景、屈三姓贵族。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范文】
1.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2.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3.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4.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
5.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6.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7.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常识
8.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合
上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