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复式记账: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关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2.记账凭证:又称记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凭证。

他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3.会计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结果的载体。

4.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试记账方法。

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6.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7.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8.结账:是指会计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结账,计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做相应结转的工作。

9.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0.原始凭证:是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证。

11.会计科目:是指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

1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13.会计账簿:指由一定格式帐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簿籍。

14.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内容:凭证组织,账务组织,记账程序)15.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规律,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16.权责发生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实收实付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标准的一种制度。

三大报表名词解释

三大报表名词解释

三大报表名词解释
三大报表通常指的是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三个重要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一份会计报表,用于反映企业特定日期(通常为年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是按照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的,
其中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权益,负债是企业所负的债务和义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归属于所有者的权益。

2. 利润表: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企业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等经济业绩的一份报表。

利润表用于展示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进而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一份会计报表,用于反映企业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现金流动情况的表格。

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记录了企业在经营、投资和筹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从而帮助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在理解定义时要抓住事项发生的日期和事项的性质这两个关键点。

在日期上,事项必须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财务报告报出日期之间发生的;在性质上,事项并不是指在这个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全部事项,而是指那些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的或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既包括不利事项也包括有利事项。

依据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已经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又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调整事项是该事项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供证据对以前已存在的事项所做的进一步说明;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存在,但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或存在。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无关,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查阅相关的财经类书籍或咨询专业的财经专家。

会计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会计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会计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一、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资产负债表呢,就像是企业的一张超级大照片,不过这照片不是拍它长啥样的,而是拍它财务方面的情况哦。

简单来说呢,它就是把企业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比如说12月31日啦)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列出来的一个表。

资产呢,就是企业拥有的那些好东西,像现金啊、房子啊、机器设备啥的,这就好比你自己的小存钱罐,里面的钱还有你的各种宝贝玩具之类的,都是你的资产。

负债呢,就是企业欠别人的钱或者东西,比如说向银行借的贷款啊,就像你找小伙伴借了个小橡皮还没还,这就是你的负债啦。

所有者权益呢,就是企业的老板或者股东真正拥有的部分,这就像是你自己的小金库,是你自己真正能支配的钱。

二、资产的具体解释1.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那些可以很快变成现金或者在一年之内就会被用掉的资产哦。

比如说现金,这个就不用解释啦,钱嘛,拿起来就能花。

还有应收账款,这就像是你把自己的小玩具借给小伙伴玩,小伙伴说过几天给你个小糖果作为回报,这个小伙伴欠你的小糖果就相当于应收账款啦。

存货也属于流动资产呢,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买来准备卖的东西,就像小商店里的那些小零食、小文具之类的,都堆在那等着卖出去呢。

2.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就是那些比较“顽固”的资产啦,它们不会那么快就变成现金的。

像固定资产,企业的厂房、大楼、大型的机器设备之类的,这些东西可是企业的大宝贝,能用好多年呢。

还有无形资产,这个可神奇了,像企业的商标啊、专利啊,虽然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们可是很值钱的哦,就像你自己有个特别棒的创意,这个创意要是能变成钱,那也算是你的无形资产啦。

三、负债的详细解释1.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就是企业在一年之内要还的那些债务。

比如说短期借款,就是向银行或者其他机构借的短期内要还的钱,就像你跟小伙伴说借一个星期的小橡皮一样。

应付账款呢,就是企业买了东西还没付钱,就像你在小商店拿了小零食,还没给钱,这就是应付账款啦。

应付职工薪酬也属于流动负债哦,就是企业欠员工的工资啦,这就好比你答应给小伙伴帮忙后给他一颗小糖果,但是还没给呢。

资产负债表的理解

资产负债表的理解

资产负债表的理解
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它展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这张表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是企业所欠他人的款项,如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代表了企业的自有资本。

理解资产负债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资产和负债的配比: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配比,如果资产过高而负债过少,说明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低,反之则可能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

2. 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较可以帮助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长期负债和资产的配比则可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3. 资产质量和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应该反映其真实价值,如果资产价值被高估或低估,可能会影响投资决策。

4. 负债结构:不同性质的负债对企业的压力不同,了解负债的结构可以帮助评估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未来的还款压力。

5.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的自有资本,它是企业运营和扩张的基础。

总之,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反映,理解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财务分析报告名词解释(3篇)

财务分析报告名词解释(3篇)

第1篇一、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方法。

财务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

二、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以下是各个报表的详细解释: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

它列出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 利润表利润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动态反映。

它展示了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

利润表分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部分。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动态反映。

它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动态反映。

它列出了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三、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比较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指标,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下是常见的财务比率: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另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为严格,排除了存货的影响。

3.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企业负债水平越低,财务风险越小。

4.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

财务报表审计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审计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审计名词解释
1. 资产负债表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等项目进行审计,确认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利润表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项目进行审计,核实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现金流量表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等项目进行审计,确保企业的现金流量准确反映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进行审计,核实其准确性和合法性。

5. 注释和附注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注释和附注进行审计,确认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披露。

6. 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7. 重大事项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事项(如重大交易、重大风险等)进行审计,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8. 会计估计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估计(如减值准备、计提资产损失等)进行审计,评估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9. 财务报表披露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内容进行审计,确认其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满足相关法规和准则的要求。

10. 审计意见:审计师根据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向企业提供的关于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的评价和意见。

资产负债表的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的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的名词解释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总结和呈现一个企业或机构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目的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评估该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资产(Assets):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所有权。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年内能够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源,如现金、应收账款、库存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以上才能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源,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Liabilities):负债是指企业所欠的债务或承担的义务。

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内需要支付的债务或义务,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以上才需要支付的债务或义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它可以通过净资产减去负债来计算。

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为股东权益和保留利润两类。

股东权益是指投资者对企业所投资的股本份额的权益,如普通股、优先股等。

保留利润是指企业从盈利中留下的未分配利润或留存收益的权益。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用来评估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

它通过将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得出。

流动比率越高,意味着企业具有更强的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Debt Ratio):资产负债率是用来评估企业财务稳定性的指标。

它通过将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得出。

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承担的债务风险越高。

净资产(Net Assets):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它代表了企业的净值或所有者权益。

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尚未收取的账款。

它是企业的应收债权。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而尚未付款的账款。

名词解释资产负债表

名词解释资产负债表

名词解释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该报表可以帮助企业内部除错、把握企业经营方向、防止企业财务可能存在的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

它既是一张平衡报表,反映资产总计(左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右方)相等;又是一张静态报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如月末或年末。

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上设立"年初数"和"期末数"栏,也能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存款、贷款、国内外汇业务以及其他常规商业银行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个人、企业和机构。

2、存款:存款是指个人或机构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并由商业银行保管和管理的行为。

存款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不同种类。

3、贷款: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个人、企业或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借款人同意按照一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款。

4、利率:利率是指贷款或存款利息的比率。

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和存款的利率,并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

5、资本金:资本金是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中用于覆盖潜在风险的部分,也是商业银行承担损失的能力。

资本金可以来自股东投入的资金、留存收益或其他形式。

6、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的能力。

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市场监督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7、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稳定经营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

8、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保证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和货币市场的稳定。

9、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进行汇总和呈现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10、资金流动性:资金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能够满足存款者提款要求的能力。

良好的资金流动性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银行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法》。

该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经营范围、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在特定条件下对存款人存款提供保险保障的制度。

当商业银行无法偿付存款时,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年月日

资产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负债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预付款项
预收款项
其他应收款
应付职工薪酬
存货
应交税费
持有待售资产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持有待售负债
其他流动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他流动负债
9
资产负债表
三、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
资产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生产性生物资产
16
会计基础
递延所得税负债
无形资产
其他非流动负债
开发支出
非流动负债合计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 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其他非流动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
非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
11
资产负债表 资产
资产总计
三、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
续表期末余额ຫໍສະໝຸດ 年初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债类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以及负债的合计项目;所有者权益类应
当列示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项目。

公司理财名词解释整理s

公司理财名词解释整理s

Chapter2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用来衡量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如一年)内的业绩。

折旧是将过去的固定资产支出(成本)在将来的期限内分摊,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以合理地反映报告期的收益。

直线法—— 每年都提取等额的折旧。

加速折旧法—— 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相应地在后期少提折旧。

它并没有在总量上多折旧,只是改变了确认的时间。

递延税款是由会计利润(向股东报告)和实际应纳税利润(向税务部门报告)之间的差异引起的。

3一项投资在期末的本息合计金额被称为终值(Future Value,FV),或复利值。

现值(Present Value,PV)是未来现金流折算到今天的价值。

某个项目的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等于该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差。

永续年金(Perpetuity)是一系列没有止境的固定的现金流量永续增长年金(Growing Perpetuity)是一系列没有止境的且具有永续增长趋势的现金流量年金(Annuity)是一系列固定、有规律、持续一段时期的现金流量。

用来计算T期内等额支付1元现金流价值通常称为年金(现值)系数Ar T。

增长年金(Growing Annuity)是一种在有限时期内增长的现金流量。

费雪分离定理一个人的投资决策与消费决策是可以分开进行的,最优的投资决策与人们的消费偏好无关.4回收期(payback) = 收回项目初始投资的年数折现回收期: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后,项目收回它的初始投资需要的时间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使得项目的净现值(NPV)等于0的贴现率盈利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PI)是初始投资以后所有预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和初始投资的比,也叫现值指数平均会计收益率(Average accounting return,AAR)是会计平均净利润与项目期内平均账面净投资额之比平均报酬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ARR)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年平均现金流入量与初始投资额的比值5增量现金流量:公司接受项目和不接受项目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差别,即与项目有关的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的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的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的名词解释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它提供了一个机构或个人在特定时间点上的金融状况的快照。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目的是给出机构或个人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详细信息。

下面我将对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资产(Assets):资产是机构或个人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在较短期内可以转换为现金或消耗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

固定资产是指长期用于运营的资产,如房屋、设备、土地等。

2. 负债(Liabilities):负债是机构或个人在特定时间点上所欠他人的债务或义务。

负债可以分为两类: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较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在较长期内需要还清的债务,如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也叫净资产或股东权益,是机构或个人拥有的净资产价值。

它等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所有者权益可以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留存收益、利润分配等。

4. 资不抵债(Insolvent):资不抵债是指机构或个人的负债超过了其资产价值,无法偿还债务的状况。

资不抵债可能导致破产申请、清算或债务重组等。

5.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衡量机构或个人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

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偿付能力越强。

6. 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机构利用其总资产进行业务运营的效率的指标。

它等于销售收入除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机构的资产运营效率越高。

7. 经营利润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经营利润率是衡量机构在经营活动中每一单位销售收入中的利润占比的指标。

它等于经营利润除以销售收入。

经营利润率越高,说明经营效益越好。

8. 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资本回报率是衡量机构获取利润相对于其投入资本的效果的指标。

资产负债表通俗解释

资产负债表通俗解释

资产负债表通俗解释
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它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部分。

首先,资产是指公司拥有的资源或者权利,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使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长期持有的资产。

其次,负债是指公司所欠的债务或者应付款项,同样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长期需要偿还的债务。

最后,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所有者对于公司资产的所有权,也可以理解为净资产。

它由公司的资本、留存收益等构成。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结构、财务稳定性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债权
人和经营者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总的来说,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报表,通过清晰展示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和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名词解释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什么呢?嘿呀,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个有点小复杂但又超级有趣的概念哈。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呀,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者不利的事项。

比如说,一个公司在12月31日做了资产负债表,那从12月31日到财务报告被批准能报出去的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儿就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这里面呢,有调整事项,也有非调整事项。

二、调整事项是啥样的?调整事项呢,就像是给之前的财务报表打个补丁。

它是那种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者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就好比之前有一笔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时候觉得能收回来,但是在日后期间发现这个客户破产了,这笔钱可能收不回来了,那这时候就得调整之前的应收账款的金额,让财务报表能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再比如之前有个未决诉讼,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时候还不知道结果,但是在日后期间判决下来了,那也要根据判决结果去调整之前预计的负债或者资产之类的。

这就好像你搭积木,搭完了发现有一块搭错了,那就得把它调整过来,这样整个积木城堡才是正确的。

三、非调整事项又是什么?非调整事项呢,就是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时候还不存在,是在日后期间才发生的新事项。

不过呢,虽然它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数字,但是对理解财务报表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在日后期间公司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把公司的一个厂房给毁了。

这个事情虽然不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存在的问题,但是对投资者或者其他看报表的人来说,他们得知道这个事情,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

就像你本来计划去旅游,都准备好了,但是突然目的地发生了地震,这虽然不是你之前准备的时候就有的事情,但是肯定会影响你之后的旅游计划呀。

反正就是说呢,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是这么个概念,它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使用者对公司的理解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呢。

会计学名词解释

会计学名词解释

会计名词解释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它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受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狭义)广义收入:所有的利益增加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狭义)广义费用是指所有的经济利益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由三部分组成: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会计恒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等式。

它是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会计科目:P45账户:根据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的管理与核算的要求,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

总分类账户:P59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登记,又要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二字为记账符号,以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为基础,对每项经济业务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记账方法。

货币资金:P80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账项。

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一)、流动资产一、货币资金:货币形态表现的资金。

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流动资产项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具有专门用途的货币资金不包括在内。

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它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而是流动资产的审查重点。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等二、短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其他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

二、短期投资属于流动资产,他应该具备两个条件:1、该投资必须随时可上市流通。

2、企业管理层有意在一个会计年度之内将其转变为现金。

特别说明一点,对于有明确到期日的长期债权投资,即使剩余期限已短于一年,也不得将其转为短期投资,因为企业长期持有且直到到期日这一投资目的并未改变。

但由于这部分资产实质上已变为流动资产,故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下单独列示。

注:此科目是旧会计准则科目,新会计准则将此科目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三、应收票据: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

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应收票据按照到期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

四、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包括企业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对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

五、应收利息:是指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会计等式名词解释

会计等式名词解释

会计等式名词解释
会计等式是会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指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
间点上,企业或个人的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上所有者权益。

这种
等式通常被称为资产负债表或者称为财务状况表。

资产指企业或个人拥有的所有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房地产、专利、商标等。

负债指企业或个人欠他人的债务和未来需要
支付的费用,包括应付账款、贷款、工资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或
个人在净资产中所占有的份额,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以及利润留存。

会计等式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了解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并且可以通
过对比不同时间点上的会计等式来了解公司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是否
有盈利或亏损。

此外,会计等式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评估一个公司或个人是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会计等式是会计学中最基本且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企
业或个人了解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并且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
相关者评估一个公司或个人是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2
9
第五部分:利润表名词解释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 (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 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 成果既可能表现为盈利,也可能表现为亏损, 因此,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它全面揭示 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 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 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 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反 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 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 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 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 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 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分类。
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
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 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一般低
于公允价格交易,会产生负商誉。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 的公积金。所以资本公积过高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两类: 一、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二、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
2018/11/2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2016年采购机会分析
11
第六部分:现金流量表名词解释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 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 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 变动情形。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 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 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
•非流动性资产: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 的资产。[1]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 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3
第二部分:财务报表主要内容
不同人群对于财务报表关注点不同,但财务报表三个基本报告,对于机构以及个人投资具有 较大影响以及作用。
2018/11/2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2016年采购机会分析
4
第三部分:如何对上市公司财务情况作出基本判断
ST类股票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 常的。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 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 “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给股民一个警告,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一个警 告作用,但这种股票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么就是该股票有退市风险,希 望警惕的意思,具体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证监会交的财务报表,连续3年亏损,就 有退市的风险。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018/11/2
1
第一部分: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
2018/11/2 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2016年采购机会分析 2
第二部分:财务报表包括的主要内容
财务报表主要内容
资产负债表 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 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2018/11/2
7
第四部分: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2018/11/2
8
第四部分: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固定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
• 固定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 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 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 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 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 资产等。
2018/11/2
12
第五部分:现金流量表名词解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变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 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一般是指从购买之日起,3个月到期的债券投资。 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 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 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
2018/11/2
5
第四部分: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合并资产负债表以及母公司资产负 债表区别: 合并资产负债:包括母公司以及旗 下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 母公司资产负债:只包括母公司资 产负债表
2018/11/2
6
第四部分: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公允价值和商誉
公允价值和商誉:公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 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
2018/11/2
10
第五部分:利润表名词解释-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通俗的讲就是上市公司有1亿股,去年净利润1000万。每股收益0.1元。今 年分红方案为,10送10,就会增加股数,变为2亿股,每股收益就变为0.05元了,这就叫稀释 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 “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稀释每股收益 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 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 每股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