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12月考语文试题 (2)

合集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鄞州高级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月月考语文学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信息标签贴在答题卡上,并同时手动填写班级等信息。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韩愈的师道思想对宋代以后儒学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儒家师道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钱穆就提出:“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

这一运动,应该远溯到唐代之韩愈。

”韩愈提出和坚守的“为师之道”是在“耻师”的社会风气、缺乏足够的外部引导与约束的条件下的自我道德建设,体现的是教师的文化使命与道德担当。

考诸韩愈的师道思想,在强调“以德育德”的当下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愈所谓的“道”是相对于佛老而言的儒家之道,韩愈所谓的“师”则是相对于经师而言的传道之师。

由是,“道”与“师”在此形成同构关系:一方面,“道需要通过儒师的论说传述,才能得以绵延不绝”(陆敏珍),教师成为道统传承的保证;另一方面,儒师需要维护“道”的神圣性,以保证社会身份的尊崇,儒学成为教师地位的背书。

显然,“句读之师”不能承担起这样一种“师”“道”同构的重任,因此韩愈在重塑“师道”传统的过程中,赋予了教师更为深刻的“为师之道”。

师以传道的使命担当《师说》开篇即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要自觉地把“传道”作为自身的文化使命和道德责任,将儒家的圣王之道传承下去。

魏晋时期儒学衰微,除了有社会动荡的客观因素外,也因儒家学者在“家法师守”的过程中忽视对儒家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创新。

这样的人在韩愈看来,不过是“经师”,远远称不上“人师”。

中国教育传统强调的“以文化人”,关键在于化,而不在于文。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④在我国,最有名的生物入侵事件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美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它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使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地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域,只要条件适合,即以势不可当之势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请从下列选项中为所给上联选出对应的下联。(4分)
A.无益身心事莫为B.立志读尽人间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D.甘面壁读十年书
①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
②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3分)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此,市第一中学七年级准备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啄食(zuó)感慨(kài)贪婪(lán)诀别(jué)
B.烂漫(màn)姊妹(zǐ)倜(tì)傥尴尬(gà)
C.憔悴(cuì)静谧(bì)酝酿(liàng)干涩(sè)
6.默写。(6分)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山水之趣,是在物我双观视角下对山水的感知、理解和表达。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超越了有形的山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借助山水建构起有意味的审美范式,表达超脱于有形山水和无形山水的艺术形态。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于能够对山水景致进行艺术想象,将其中最有趣味、最有美感的景物组合起来,形成超越客观山水之长的情思意味。

他在《山水论》中描述了雨后、早晨、傍晚、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下山水色彩的差异,用红日、蓝天、绿水、白云、青山等展现了山水中特有的美感,确立了诗歌和绘画中山水审美的范式,推动了山水审美的艺术化。

艺术审美,需要有一双能够滤汰原始物象的眼睛,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粗细等物象组织起来,使之能够和谐共生,形成协调统一、自如自得的审美观感。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言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言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是从艺术物象的视角观察山水的趣味;又言云气春融怡、夏猗郁、秋疏薄、冬黯淡,烟岚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是从意境的角度理解山水间气韵的流动和情调的变化。

这些源自观察并经过艺术提纯后的山水审美,使得山水不再只是自然的客体,更是融合着艺术想象的审美范式。

元代画家黄公望汲取董源、巨然的用墨技法,所绘画面水墨纷披,苍率潇洒。

其晚年所绘的《富春山居图》,境界辽远开阔,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尺幅千里。

山峰的用墨或浓或淡,都以干枯的笔触勾皴,远山、河渚用淡墨抹出,笔痕隐约可见,独具匠心。

水纹先用浓墨枯笔勾勒,稍加淡墨复染,氤氲成趣。

树木的枝干多用浓墨写出,树叶点染而成,或横,或竖,或斜,或直,干湿相兼,放眼望去,生机苍郁。

这幅作品最能代表宋元山水审美的境界。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12月综合评价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

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灌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

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huán。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juān juān 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fǔ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

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盘huán( ) fǔ( )望juān( )细流(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2分)(3)“万丈绝壁”中“绝”的意思是( )。

(2分)A. 断绝B.穷尽;完全没有了C. 独一无二的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4)第三段从和的感官角度,展现了峡谷的险峻。

(2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1)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2) ,应傍战场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4) , 山入潼关不解平。

( 《潼关》)(5)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3、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匕)。

(3分)A.《西游记》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B.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来,先拜菩提祖师学会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后又向如来佛祖学习了七十二般变化。

C.“大闹五庄观”一回中,孙悟空忍受不了二仙童的毁骂,一气之下,到人参果树园将树推倒。

D. 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作村姑、老妇和老翁来哄骗唐僧,皆被悟空一一识破。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学情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在杭州街头,处处洋溢..着“亚运味”。

亚运吉祥物之一“琮踪”,通体以黄色为主色调,形象设计灵感来自良渚文化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头部(zhuāng shì)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

为了(qízhì)在赛场高高飘扬,为了观众有更好的视听体验,为了捷报..迅速传播到亚洲各地,杭州,默默付出。

杭州亚运会的成功,就是给这座城市最好的回报。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zhuāng shì)_________ ②(qí zhì)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洋溢_________ ②捷报_________(3)文段中的“渚”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符”字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标志性符号“中“符”的意思是()(填序号)。

(2分)符(fú):①符节:兵~。

②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音~。

③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他说的与事实不~。

2.阅读下面文学,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阿城就像是文学界的扫地僧。

他非常低调,但是他的作品在替他发言。

汪曾祺感叹:“读了阿城的小说,我觉得,这样的小说我写不出来。

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写不出来。

“他的叙述方法和语言是他自己的,他的语言只有他能_____(驾驭/控制)。

”阿城的文宇很有特点,公认的没有腔调。

他的文章,写世俗,却能透入人的骨髓,真的把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写的明明白白,(甲)不拽文,(乙)不造作,让人一看就感觉“是这么回事”,细想又能______(寻思/咂摸)出更多的味道。

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约有194万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青年已成为脑卒中发病的罹患人群。

数据显示,发生脑卒中的人群中,35岁以下人群人数占总数的9.77%,45岁以下人群已超过10%,也就是说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年轻人。

而这群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旦发病,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脑卒中的“青睐”,青年人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预防?一旦发现,如何才能将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我们先看看青年人受到脑卒中“青睐”的因素。

这要从青年人自我认知的现状,包括身体、生理、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

青年人总以为自己很年轻,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自觉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注重定期体检。

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青年人无疑担负着重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于是他们大多数像陀螺一样在职场不停地旋转。

在烟雾缭绕中,手端着奶茶,嚼着高热量、高盐的快餐,一动不动地端坐在工位上,手指快速敲击着键盘,点灯熬油到深夜是常态。

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得赶紧躺平刷“某音”“某手”,体能活动时间被挤占,在忙忙碌碌中,殊不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正在悄然走近……上述不良生活习惯,让青年人体重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夜里呼噜声越来越响,打呼噜间断还会被憋醒,而到了白天总感觉昏昏欲睡,周身疲惫。

久而久之,身体内的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体液信号传导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但在外表没有任何表现;加之青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过分自信,不会常规去医院检查身体,因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就悄悄地隐匿在我们的身体里,伺机而动。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年级12月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

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

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其中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辛弃疾《贺新郎》:文“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

“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

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第一学期学情练习试卷(第15周)八年级语文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9分))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

《雁门太守行》 (6)古人常常咏春抒怀,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 , ”描绘了初春花草之态;杜甫却移情于花鸟,在《春望》中用 , 表达感时伤怀、苦闷沉痛之情。

2.小清同学在默写时把“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萋萋”写成了“凄凄”,请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应该用“萋”字。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74年的历史犹如一幅画卷:1949年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A.锐不可当 镌刻 汇聚 B.锐不可当 铭刻 汇合 C.势如破竹 镌刻 汇聚 D.势如破竹 铭刻 汇合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领略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B.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领略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C.我们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D.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4分)阳江日报讯(记者/张影)9月27日,阳江市中小学“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阅读活动在阳江二中举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定等领导参加活动。

吴定指出,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出许多影响深远的革命精神之花。

我们要学习并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引导青少年阅读红色经典。

广大青少年要学习了解党的历史,让红色经典永放光芒,让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神圣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表现,相信你一定能行。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展示厅
1、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dǐcháng gòu zhùmiáo huìgōng jìng
( ) ( ) ( ) ( ) ( )
càn làn bìmiǎn fēn fu róu měi jǐn shèn
( ) ()()()()
2、小小调音师。

(用“——”选出正确的读音)
残.缺(cán chán)蒙.古(měng méng)开辟.(bìpì)
恩.情(ēn ēng )间.隔(jiān jiàn )俊.秀(jùn jǜn )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千( ) 一()()()动听和()()色()()月()()一夫()(),万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发”组词填空,使前后词语恰当搭配。

( ) 特长 ( )意外()意见
()导弹()传统()新闻
5、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语?换后读一读,比一比。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
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

(2)罗斯福不间断( )地把自己重复的邮票捐献( )给伤员,一直到他去世。

6 、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子贡聪明( ),但他不够谦虚( )。

(2)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

7、句子百花园。

1 敌人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过努力,李明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她怎会放弃这一唯一的给家里增加一点吃的机会呢?(改为称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描绘的主要内容。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越下越猛,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课内知识大回放:
1、填空。

(1)、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天涯碧草话斜阳!”,我体会到了。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4)、当你远在他乡,思念家乡时,你会吟诵“,
”这样的古诗句来寄托你的思乡之情。

(5)、你最喜欢的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法官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爱我中华》这首歌反映了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人。

()
(2)、《拾穗》是19世纪德国画家米勒的作品。

()
(3)《落花生》一课借物喻人,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
(4)大龙邮票是明朝政府印制发行的。

()
(5)、“黄叶从头顶飘落,它好像在安慰主人,明年,我还会满枝绿叶硕果。

”是比喻句,比喻词是好像。

()
第三部分:快乐阅读我能行:
(一)课内阅读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

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

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
它的“头”。

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

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
我们伟大的祖国美丽而富饶。

美丽的地方无处不在,擦亮你的眼孙心连心的象征。

1、不离不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中华儿女”意思相同的词是()
3、本段文字共有()句话,中心句是()。

4、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

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邻土广大。

我国领土的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国家之一。

当我国的北方进入冰天雪地的寒冬,南国的海岛上却是赤日炎炎的盛夏
景象。

我们的祖国多大呀!
我国的物产丰富。

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
头数,在世界上都居于前列。

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分步广,储量大。

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


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


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境的西湖,像一颗
颗明珠把祖国点缀的格外美丽。

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
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

我们为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寒冬()的泰山()的太湖
()的盛夏()的黄山()的西湖
3、用“____________”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5、为什么我们为可爱的祖国而自豪?你还知道哪些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的人、事、
物、景等?
______
第四部分:笔下生花露一手。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展示厅
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2、小小调音师。

(用“——”选出正确的读音)(3分)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8分)
4、用“发”组词填空,使前后词语恰当搭配。

(6分)金台区西街小学王锐
5、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语?换后读一读,比一比。

(5分)
6 、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4分)
7、句子百花园。

(10分)
第二部分:课内知识大回放:
1、填空。

(7分)
2、小法官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5分)石油小学刘婷)
第三部分:快乐阅读我能行:
(一)课内阅读
1、(1分)
2、(1分)
3、(2分)
4、(2分)
(二)课外阅读
1、(1分)
2、(3分)
3、(1分)
4、(2分)
5、(3分)
第四部分:笔下生花露一手。

(2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