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南怀瑾:一个时代的智者
![南怀瑾:一个时代的智者](https://img.taocdn.com/s3/m/32b6ea3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f.png)
从1918年3月18日诞生,到2013年9月29日离世,南怀瑾的一生,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苦难中崛起到新生的涅槃。
南怀瑾曾说:“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南怀瑾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这是世人对南怀瑾的一种敬仰。
和20世纪众多的国学大师一样,南怀瑾饱读经书,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铸造了自己的文人风骨和精神世界。
与20世纪众多国学大师不同的是,南怀瑾更注重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求证知识的力量,检验文化的生命,用历史的经验指导当下的社会实践。
“买票不入场”是南怀瑾的一种人生智慧。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准备召开国民大会,“民主政治”一度热闹非凡,南怀瑾的两位朋友认为南怀瑾人脉丰富,年轻有为,而且具备世间、出世间的学识修养,希望南怀瑾出面组织成立新党。
南怀瑾听后婉言谢绝,笑说:“你们大家是我的好朋友,真想把我抬到火炉上烤啊!”1947年,南怀瑾回乡计划带家人离开大陆。
那时的温州还听不到内战的枪声。
一天夜半,其父问他天下大势如何收场,南怀瑾回答说,国民党已是落日残阳,将来肯定是共产党的天下。
其父惊讶地问:你是共产党?南怀瑾回答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做过政治教官,读过共产主义的书。
我是您儿子,是共产党的话一定会告诉您的。
那是南怀瑾父子最后一次见面。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民族的统一大业和两岸人民的福祉,他毅然入局,担当两岸密使,挥书《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托交海峡两岸最高当局,促成汪辜会谈和海峡两岸“九二共识”达成。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经营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南怀瑾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中国大陆投资必须具备的四项理念和认识。
投资达30亿元的金温铁路,是浙西南2000万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从商而言,不值投资。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6579c7c8941ea76e58fa04b5.png)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1、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2、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3、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4、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5、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
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
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无常、苦、空、无我,是一个影子。
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面是常、乐、我、净。
6、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7、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
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8、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
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9、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它错的,其实是他错了。
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10、世界上最会讲比喻讲得最好的是宗教家。
《新旧约》圣经基督教十分之六七都是比喻,最多的比喻是佛经。
每一句话都是比喻,如梦是比喻,如幻是比喻,水月比喻,空花比喻,东一个故事西一个故事都是比喻,因为世界上有许多真理没有办法讲,只有比喻才懂。
南怀瑾名言名句
![南怀瑾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bea7aa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e.png)
南怀瑾名言名句
1. "行走在路上,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远方。
"
2.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对自己的内心有清晰的认识。
"
3. "学会放下,学会释怀,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宁静。
"
4. "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
5. "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得到多少,而是学会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
"
6.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哪里,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和经历。
"
7. "宽容是一种智慧,懂得原谅别人也是懂得珍惜自己。
"
8.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成长的痕迹。
"
9. "珍惜每一次相遇,因为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的安排。
"
10. "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和质疑所动摇。
"。
精选南怀瑾励志名言
![精选南怀瑾励志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0545f87971fe910ef02df82c.png)
精选南怀瑾励志名言南怀瑾励志名言1、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2、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3、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4、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5、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6、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
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7、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8、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9、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10、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11、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1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14、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5、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
16、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7、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8、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19、我们中国文化的财产太大了,古文不懂,繁体字不懂等于丢了钥匙,这个财库的门打不开了。
20、道是天下人的公道。
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21、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22、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南怀瑾50句智慧感言
![南怀瑾50句智慧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8518bfc749649b6648d747b1.png)
南怀瑾50句智慧感言,读懂人生最高境界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
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
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极为难得,当今稀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
我们精选了南怀瑾的人生精言50句,他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细细体悟这些话,正是走在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光明大道上!1、靠别人永远没出息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
……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
2、人的势利,很正常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
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
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3、器度决定高度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
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
4、寂寞的享受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
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
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
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
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5、空灵才能自在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
有高远的、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6、没有什么会一直拥有凡是好的大家都希望它不要变。
像人类的感情,我们都希望爱河永浴,希望它不要变;年龄也希望不要变,永远青春等等。
可见人永远都是那么愚蠢!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知道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当然,不变?没有这回事!7、成大事者必变通“功业见乎变”……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8、以信仰约束自己我发现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南怀瑾: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https://img.taocdn.com/s3/m/01d80c4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4c.png)
南怀瑾: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展开全文南怀瑾,当代国学大家,少承旧学,博览群经,无所不涉,极为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
以下为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及人生智慧妙语集录,从其大量著作中精心摘选而出,共七七四十九句,细品,必受用不尽。
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多读历史我还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
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
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有缺陷才是正常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
《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知生灭便是觉悟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
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
……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英雄与圣贤之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古代经典要从小开始背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
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
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南怀瑾名言名句
![南怀瑾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711982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c.png)
南怀瑾名言名句
1.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2.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轻视自己。
"
3. "生活是一场修行,学会放下,学会感恩,学会宽容,才能活得更加从容。
"
4.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遇见了适合自己的人。
"
5.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心有所属,身处安稳。
"
6. "不要让过去的伤痛,毁了你对未来的期待。
"
7. "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世界已经够冷漠了。
"
8.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的过程。
"
9. "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原则。
"
10.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学会放下什么。
"。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https://img.taocdn.com/s3/m/6ea3927049649b6648d747c3.png)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他自幼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勤读不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药武艺、诗词曲赋,对儒释道经典皆有很深体悟。
南怀瑾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字典”“活史书”,是近代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他的很多话语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人生启迪。
今日我们选取了南怀瑾先生的20段话,相信大家读后必定受益匪浅。
1、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
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
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3、多为别人想一想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
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
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
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https://img.taocdn.com/s3/m/5de5637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d.png)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1) 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2)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3) 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
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
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
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4) 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
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
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5) 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
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
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
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6) 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
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7) 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8) 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
《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9) 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
南怀瑾木心经典语录大全
![南怀瑾木心经典语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bf96af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6.png)
南怀瑾木心经典语录大全南怀瑾和木心有哪些经典语录呢?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木心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经典语录精选1) 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2) 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3) 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4) 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5) 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
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
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
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
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6)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7) 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8) 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
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
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9)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10)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11)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
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名言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1e872e85727a5e9846a617e.png)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名言一、永远不说三个字“不可能”。
二、凡事第一反应是找方法,而非是找借口三、遇到挫折时大声对自己说:“太棒了,我终于有机会成长了。
”四、不说消极的话,不落入消极的情绪当中,一旦出现问题应正面处理。
五、凡事先定订目标,并尽量制作梦想版。
六、凡事预先做计划,尽量将目标视觉化。
七、是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就要全部的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不要盗用工作和学习的时间。
八、养成记录的习惯,不要太依赖自己的脑袋记忆。
九、随时记录灵感。
十、把重要的观点,目标,方法写下来,并贴出来,随时提醒自己。
十一、走路比平时快30%,走路是脚尖用力向前推进,肢体语言健康有力,不懒散,不颓废。
十二、每天出门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
十三、每天自我反省一下,自检一下。
十四、开会时坐前排。
十五、时时刻刻微笑待人处事。
1. 南怀瑾说:现在人碰到事情就骂政府,我说你们错了,政府没有罪过。
所谓政府,是文字上的一个符号,政府机构是水泥木头建的房子,政府里头的内容是官员。
官员哪里来的?不是政府生的,是我们老百姓生的子女,培养出来送去做官的。
他们做得不好,就是政府做得不好,所以应该骂我们自己,没有把子女教育好2. 南怀瑾说:作一个中国人,我常常问,你发财为了什么?以中国文化来讲,任何一个人发了财,要注意一件事: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你发了财,很多老百姓会怨恨的,眼睛歪着看,格老子怎么会发?读书出来做官,做了几十年的官,也同时造就了不少恶业。
我老祖母就不让我去做官,一代做官九代牛啊3. 南怀瑾说: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顶好天天打仗。
所以你看,美国到处挑动打仗,这是最大的消费刺激生产了。
现在,美国又提倡走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你们去研究下这个新自由主义,完全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拿经济武器统治全世界,用钱来控制全世界的人,变成经际经济军阀。
这是什么文化?我们要深思4. 南怀瑾说:我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在四个东西上面转。
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第四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思想。
南怀瑾老师:“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南怀瑾老师:“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https://img.taocdn.com/s3/m/193ea3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png)
南怀瑾老师:“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功成而弗居“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我们做人处世,要效法天道。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尽量地贡献出来,而不辞劳瘁。
但是自己却绝不计较名利,功成而弗居为己有。
这是禀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
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做人处事,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
如果认为我所贡献的太多,别人所得的也太过便宜,而我收回的却太少了,这就是有辞于劳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反而使人们更尊敬,更体认自然的伟大。
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老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消极地避免争利的后果。
名与利,本来就是权势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权势是果。
权与势,是人性中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扩展。
虽是贤者,亦在所难免。
司马迁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是为不易的名言。
固然也有人厌薄名利,唾责名利,认为不合于道。
但“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呢?不见可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我们要确定欲是什么?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
狭义的欲,一般说来,都是指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也许有人会说,人欲正是可爱的动力,人类如果没有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岂不沉寂得像死亡一样没有生气吗?是与非,真难说。
但转个方向来看,这正反映了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说法吧!。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808d6b62aef8941ea66e0523.png)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导读: 1.情到深处反成空。
2.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3.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4.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5.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
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6.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7.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8.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9.这个世界政治学的大目标,十二个字就讲完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但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
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10.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
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
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11.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
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12.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
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
13.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到正身、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
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两方面绝对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
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个字。
14.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南怀瑾: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
![南怀瑾: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https://img.taocdn.com/s3/m/cd08e95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2.png)
南怀瑾: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喜者所以为亡也”,自己认为一切很满意,高兴了,这是灭亡的一个先兆。
所以一个人很得志,自己认为了不起了,那当然是灭亡,那不必问了。
等于西方基督教的话,“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
这也是真理啊!要毁灭一个人就使他先疯狂。
中国文化只讲一句儒家的道理,“天将厚其福而报之”,也就是因果的道理。
所以世界上有些坏人比一般人发财,运气更好,因为上天要使他报应快一点,所以多给他一点福报,故意给他增加很好的机会,使他昏了头,他把福报享完了,报应就快了,就是这个道理。
《列子臆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这是孔子的名言,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
这几句话大家千万要背得来。
我们看《三国演义》,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故事,那不是小说,是事实,正史、小说都有记载。
刘备告诉自己的儿子阿斗刘禅说:“莫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以为善小而不肯做,小的善事也要做。
有的人以为这是小善,我何必干呢?没有什么意思。
不知道小善也是善。
他又说:“莫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以为一件小事情,马马虎虎可以原谅。
你要知道,积小恶就成大恶,到那个时候就可怕了。
刘备快死了,为什么对儿子讲这两句话呢?要知道刘备书也读得不错啊!他也是卢植的学生。
与他同时的荆州刘表,还是《易经》大家,有著作传世。
三国时代的这些人,都读过书,都很了不起。
曹操的诗文更好。
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只会打仗的老粗啊!刘备告诉他儿子这句话的精神,就是从《系传》这里来的。
我们中国人骂人时,说这个人很坏,快要完了,就说他“恶贯满盈”。
贯就是跟铜钱一样地串起来,满盈就是像电脑资料库装满了,装不下了。
到了这时候就开始报应了。
所以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过中国也有人怀疑这善恶报应的问题,司马迁就说过,中国人讲报应是真的吗?他在《史记·伯夷列传》里就讲到,我看社会上成功的都是坏蛋,好人都没有好报,天道说福善祸淫,是真的吗?司马迁讲这话,当然是很愤慨的。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823d5f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b.png)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南怀瑾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
南怀瑾有许多霸气的语录。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最霸气语录,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霸气的语录1) 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
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
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2)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
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
……历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劳,还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
3) 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
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
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
4)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
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
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5) 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
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
6) 多跟人品行可靠的人往来,帮忙你成长,急难的时候可靠。
多和老年人往来,可以学很多经验学问。
7) 真正的修养,在动心忍性之间,能够确实检查出自己的错误,然后“顺受其正”。
所受的一切遭遇,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这就是正命的活着。
8) 人人都以为为自己好,自己就会越来越好。
殊不知,太为自己好的人,往往得不到福报,也就越来越差了。
相反地,不为自己好,就想着为别人好,那上天反而不会亏待他,而他慢慢地就会变好起来。
9) 如果一个人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
有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02e68757ba1aa8114431d98a.png)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导读:本文是关于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3、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4、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5、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6、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
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7、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8、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10、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1、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1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3、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4、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
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15、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6、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
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
南怀瑾语录名言80句
![南怀瑾语录名言80句](https://img.taocdn.com/s3/m/b74b87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e.png)
南怀瑾语录名言80句南怀瑾是一位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学者,以其深入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而闻名。
以下是他的一些经典语录,共计80句,以2000字的篇幅进行详细阐述:1. 学习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南怀瑾非常重视学习的重要性,他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进步。
2. 生命的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界环境。
南怀瑾认为,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并不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他内心世界的状态。
3. 心灵的宁静是幸福的基石。
南怀瑾认为,心灵的宁静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只有在心灵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4.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南怀瑾强调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并在人生中取得成功。
5. 感悟生命,体验宇宙。
南怀瑾鼓励人们去感悟生命的奥秘,去体验宇宙的无穷无尽。
通过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境界。
6. 感恩是人生最美丽的修养。
南怀瑾认为感恩是一种美丽的修养。
只有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并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7. 成功的背后是不断努力和坚持的付出。
南怀瑾认为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付出的结果。
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8. 生活中没有比坚持更重要的东西了。
南怀瑾坚信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9. 接纳变化是生活的智慧。
南怀瑾认为,接纳变化是一种智慧。
只有接受变化,我们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10. 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南怀瑾鼓励人们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只有珍惜现在,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追求内心的满足。
11.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给予别人快乐。
南怀瑾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能够给予别人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1、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2、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4、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5、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6、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7、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
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8、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9、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10、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11、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12、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13、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
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14、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15、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16、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
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7、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8、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19、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
20、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21、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22、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23、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
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24、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
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25、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26、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27、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28、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29、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
30、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31、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
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32、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33、道是天下人的公道。
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34、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
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
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
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35、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
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36、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而不是功夫的境界。
37、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38、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39、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
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40、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41、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42、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
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
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43、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44、顺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无穷压力之中时,才会在苦痛之中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滋味,也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珍惜。
45、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
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46、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47、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48、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49、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
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
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
若要不死,肠内无屎。
”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50、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
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51、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切勿只图一时快意,舞文弄墨。
52、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朴素;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内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
53、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
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54、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55、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56、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57、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58、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
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59、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60、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
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
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61、读书不只要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62、我平生不欺人,但亦不宁为玉碎,不做瓦全了。
但也情不自禁,珠觉难堪。
63、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
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64、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65、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66、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67、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
68、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69、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70、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
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71、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2、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7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4、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
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75、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
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
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
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
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76、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77、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的宁静。
78、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79、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80、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81、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