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元好问《台山杂咏》原文注释
古诗词:元好问《台山杂咏》原文注释
【导语】元好(hào)问(1190年8⽉10⽇—1257年10⽉12⽇[1]),字裕之,号遗⼭,世称遗⼭先⽣。
太原秀容(今⼭西忻州)⼈。
⾦末⾄⼤蒙古国时期⽂学家、历史学家。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诗词:元好问《台⼭杂咏》原⽂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台⼭杂咏》 ⾦朝: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直上犹千⾥,井底残⼭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象中。
⼭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在妙⾼峰? 【注释】 这句说站在五台⼭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五台⼭的五个⼭顶却显得更⾼了。
灵鳌:神龟。
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壑,下深⽆底,中有五仙⼭(瀛洲、蓬莱、⽅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
上帝使⼗五巨鳌举头顶之,五⼭遂屹⽴不动。
此句形容松涛海浪,⼭顶如鳌头,以五仙⼭喻五台。
井底残⼭:指诸⼭与五台相⽐,如在井底。
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
神功:⿁斧神功,⾮⼈⼒所能及。
湍溪:急流的河溪。
风雷恶:形容⽔流声巨响如雷。
翠微:青翠的⼭峦。
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峦间飘荡出没。
妙⾼峰:佛教传说中的峰,这⾥代指五台⼭。
扩展阅读:主要成就之诗 元好问的⽂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学地位的。
这些诗是在⾦朝灭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三⾸、《壬⾠⼗⼆⽉车驾车狩后即事》五⾸、《俳体雪⾹亭杂咏》⼗五⾸、《癸巳五⽉三⽇北渡》三⾸、《续⼩娘歌》⼗⾸等。
这些诗篇⼴泛⽽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
元好问的“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
但他不像杜甫那样对国家的复兴还抱有希望,他是既绝望⽽⼜不⽢⼼,郁结的感情爆发为悲歌,感染⼒是很强烈的,并且这些“丧乱诗”⼜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潮。
⽐如《歧阳》之⼆“百⼆关河草不横,⼗年戎马暗秦京。
歧阳西望⽆来信,陇⽔东流闻哭声。
台山杂咏原文-翻译及赏析
台山杂咏原文|翻译及赏析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1。
元朝文学家元好问的诗词鉴赏
元朝文学家元好问的诗词鉴赏元朝文学家元好问的篇一《倪庄中秋》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翻译】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
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
每每到了晚上(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翻译】玄都观里曾有无数株桃花烂漫盛开,而今早已水流花谢,不复存在。
请您不必去寻求明白:奔流着的是清泾还是浊渭,苍茫之中是马去还是牛来。
谢安重回故地已经带上了病态,羊昙为他的下世流泪痛哀。
这样的存殁之感,在我酩酊一醉之后便淡然忘怀。
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同样的感慨:活着时身居高厦大宅,到头来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山丘中把尸骨掩埋。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翻译】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黄河之险让人鬼都要俯瞰而欲过不敢。
大风起时,波涛汹涌,怒浪滔天,飘飞的浪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黄河水所掀起的水浪高过那吕梁山,水浪声势之状可比那八月的钱塘潮,横空之下,一洗尘寰。
黄河水浪冲斥万象,但是中流的砥柱山面对滔天巨浪,却依旧气定神闲。
关于写台山的古诗
关于写台山的古诗:1.《游天台山》-唐·张祜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
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
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2.《忆天台山》-唐·刘昭禹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
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
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
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3.《题柏台山僧》-唐·于鹄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4.《寻天台山》-唐·孟浩然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5.《天姥岑望天台山》-唐·灵澈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6.《避寇上唐台山》-唐·贯休苍黄缘鸟道,峰胁见楼台。
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
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
莫问尘中事,如今正可哀。
7.《送道友人天台山作》-唐·马戴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8.《台山杂吟》-元·元好问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9.《望天台山二绝》-宋·陈恬嵩阳不得到,华顶可徘徊。
当知吾性分,自有一天台。
10.《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宋·初暐间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
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
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
到山若赴昆仑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原文及翻译译文
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原文及翻译译文1、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原文及翻译译文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原文及翻译元好问原文: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
人有言,乐府本不能作,自东坡放笔后便难作。
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
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
坡以来,山谷、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情性,流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
亦有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东坡发之。
(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译文:苏东坡赤壁词大约是戏言以周瑜自况,词和一百多字,但江山人物展现无遗漏,说它是词中的绝唱是应该的。
唐代歌曲的词大多是宫体,又都极力来写。
自从苏东坡一出现,“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的气象。
虽然有时会写宫体乐府,难道就可以用宫体来概括它吗?有人说乐府本来不难写,(但)自从苏东坡纵笔而写之后就很难创作了,这大概是根据优劣来评论,不算是了解苏东坡的人。
从当今来看,苏东坡过人之处在于,不是故意追求文字的精巧,而是不得不这样就成为精巧了。
苏东坡以来,黄山谷、辛幼安等人,都凭着擅写歌词而获得声望,他们歌咏性情,沉醉于美景,风格清新豪健,声调顿挫抑扬,能引发人的精妙构思。
也有语意拙朴率直,不加修饰,却因为缺点变成美好的一面,都从苏东坡这里产生的。
元好问《移山自题乐府引》2、元好问《市隐斋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元好问《市隐斋记》原文及翻译元好问市隐斋记●元好问原文: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
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
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
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日:“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
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
古代诗歌侯宾《四犯令》《秋霁》元好问《台山杂咏》阅读练习与答案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6题。
四犯令侯宾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
莫听《阳关》牵离绪。
拚①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
不似茶蘼②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注】①“拚”同“拼”。
②茶蘼: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月破轻云天淡注”句,作者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出临别之夜的朦胧、恬淡又凄清的景象。
B.“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夜悄花无语”,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情别绪牵人愁肠。
C.“拚酩酊花深处”句透露出离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与柳永词“都门帐饮无绪”意境相似,具有同等震撼效果。
D.下阙抒发的惆怅和叹惋,与上阙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离人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动,令人回味。
16. C(意境不同,本词的震撼效果也优于柳词)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题。
秋霁张祜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
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滴幂侵檐露,虛疏入槛风。
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感叹自身年事已高,身居僻巷陋居中。
使用“陋巷”典故有自我安慰意味。
B.颈联把镜头转向室外,先写檐上露珠间隔滴下来;再写晚风轻拂,吹入槛中的情形。
C.尾联以蝉抱木兰终其一生来自喻,从而抒发了自身高洁超脱的志向D.本诗为田园隐逸诗,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呈现简洁明快却又意味隽永的风格。
17.D(“呈现简洁明快却又意味隽水的风格”分析错误,应是沉郁含蓄、意味隽永的风格)阅读面两首金诗,完成16题。
台山①杂咏元好问其一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②。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其二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③?【注】①台山,指五台山: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如台状,是以得名。
②传说渤海之中有五出瞳波漂动,有巨鳌受天帝之命昂首载之,五山遂屹立不动。
【古今名家】元好问七律(上)
【古今名家】元好问七律(上)作者简介元好问(1190.8.10——1257.10.12),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小编语于网间见遗山诗文集电子版,错谬颇多,摘出其第八九十卷(七律),以《十八家诗抄》、《元好问集》等校之。
匆匆一过,错谬恐仍不免,“搬砖”事忙,姑且如此。
元好问七律(上)秋怀崧山中作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花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帝城二首史院夜直作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昏愧此身。
世俗但知从仕乐,书生只合在家贫。
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
预遣儿书报归日,安排鸡黍约比邻。
羁怀郁郁岁骎骎,掖褐南窗坐晚阴。
日月难淹京国久,云山惟觉玉华深。
邻村烂漫鸡黍局,野寺荒凉松竹林。
半夜商声入寥廓,北风黄鹄起归心。
仆射陂醉归即事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
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
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是日招乐府不至。
春日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
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
贫里斋盐怜节物,乱来歌吹失欢声。
南州剩有还乡伴,戎马何时道路清?欧阳詹《春盘赋》“裁红晕碧,巧助春情” 为韵。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荒畦断垅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度太白岭往昆阳断崖绝壁裂苍顽,竟日长林窈窕间。
旧许烟霞归白发,悔随尘土出青山。
饥蚕濈濈催人老,野鹤昂昂羡汝闲。
畏景方隆路方永,南风回首暮云还。
寄希颜二首后一首,希颜在徐州幕时作。
僵卧崧丘七见春,商余归计一廛新。
悠悠华屋高赀意,兀兀田夫野老身。
元好问的诗词
元好问的诗词有:1.《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论诗三十首(其四)》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3.《论诗三十首(其五)》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4.《论诗三十首(其六)》绮语披纷竟不休,阳台路迥岂无忧。
即今江表尚恬荡,莫倚翩翩欲浪求。
5.《论诗三十首(其七)》梦得池塘生春草,忽闻迁客返长沙。
兔苑为农无日月,龙门点额几风沙。
6.《论诗三十首(其八)》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7.《论诗三十首(其九)》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8.《论诗三十首(其十)》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9.《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候馆灯昏雨送凉。
沙河人语喧双桨。
中流忽作断肠声,南人堕泪北人伤。
君莫望乡关,人生世事总无常。
他年君到黄龙府,更看鼓吹入回肠。
10.《鹧鸪天·老去浑身无著处》老去浑身无著处,天教只住古藤州。
道书生计日相就,江郭姓名闲得愁。
桥下龟鱼都自怪,屋头松竹更何求!使君携酒与君语,若不寻君长到家!。
元好问古诗词10篇
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两年金凤城边,等闲又见东风菜。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云飞盖。水上幽亭,恍然真似,阑舟同载。望红楼翠壁,青田白鹭,谁信是,山阴塞。郁郁林梢紫动,便安排春来天外。醉魂摇荡,尊前何恨,狂香浩态。高枕吾庐,倒衣命驾,心期长在。为使君料理,潘郎老鬓,尽花枝戴。
清平乐·太山上作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漳壑风来号万穷。尽入长松悲啸。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浣溪沙·草垂杨长乐坡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芳草垂杨长乐坡。两行红粉一声歌。淋漓襟袖酒痕多。梦里翠翘惊堕枕,愁边罗袜见凌波。春寒春瘦夜如何。
木兰花慢·游三台二首
词牌名:木兰花慢|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拥ㄖㄖ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佳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澹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清平乐·香团娇小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香团娇小。拍拍春铄和。一树铅华春事了。消甚珠围翠绕。生经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
太常引·为东原范尊师寿。范新得曹夫人,所
词牌名:太常引|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衣冠人物渺翩翩。天地一x仙。来自范公泉。管家在、三山洞天。一簪华发,一篇秋水,得意已忘言。图画看他年。与松上、幽人泣传。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道旁僵卧满累囚
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元好问诗文全集
元好问(1190-1257)是金朝末年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元好问的部分诗文作品:
诗歌作品:
《论诗三十首(其四)》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诗人天道外,寻花觅柳未为真。
”
《论诗三十首(其五)》
“汉谣魏什久纷云,白璧三献那忍君。
却忆东山韩退之,投分参差已似人。
”
《论诗三十首(其八)》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
《论诗三十首(其九)》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论诗三十首(其十三)》
“池塘春草元嘉句,江雨黄花苏辙诗。
意匠如神变化出,美成在久百蜂知。
”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三)》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浩如海,袭故渺如丝。
”
词作: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蓬衡。
”。
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十二)
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十二)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十二)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十二)查洪德摘要:《家山归梦图三首》写于金末元好问避兵河南期间,诗人因题画而引发了思乡的伤感。
“桑榆绿”的可爱、“掠社钱”的有趣,逝去的快乐都变成痛苦的回忆。
《出都二首》写金亡近十年后诗人重回金中都燕京,充满今昔之慨。
诗歌用典多而恰切,在今与昔、虚幻与现实之间自然转换,感情沉郁与飘忽交织,让人感受到亡国之痛的深重。
《镇州与文举百一饮》写金亡十五年后在真定与老友白华、王鹗同饮,亡国已成往事,诗人深感现实的无奈。
“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等句为清人赵翼所推崇,认为“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徊不能置”。
关键词:元好问家山燕京兴亡之感《家山归梦图三首》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
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
〔其一〕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
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倚新晴。
〔其二〕游骑北来尘满城,月明空照汉家营。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
〔其三〕这是一组题画诗,是一组很特别的题画诗,因为画专为元好问而作。
诗题中的“家山归梦图”即《系舟山图》,画家李通所作,元夏文彦《图绘宝鉴》:“李通字平甫,号寄庵,栾城人。
明昌进士,官至东平府治中,善山水,尝为元裕之画《系舟山图》,得前辈不传之妙。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元好问登进士第,不就选,日与汴京文人交游酬唱。
李通为作此图。
画的是他的家山系舟山,山下的韩岩村是他的家乡,元好问在这里长大。
山上的东岩,有他父亲读书处,他父亲因此号东岩。
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家乡被兵,元好问从太原奉母南渡黄河避难,离开家乡,至此时约六年。
六年了,家乡依然沦陷,那是梦中都想归去而不可能归去的故园。
元好问的题诗写诗人由家山图引发的伤感。
同是题这幅画,元好问的同乡友人赵元《题裕之家山图》交代了以上内容:“系舟盘盘连石岭,牧马澄澄倒山影。
山光水气相混涵,中有元家旧庐井。
雁门一开豺虎场,驾言投迹嵩之阳。
元好问《木兰花慢游三台》宋词原文及鉴赏
元好问《木兰花慢游三台》宋词原文及鉴赏木兰花慢·游三台元好问拥岜岜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元好问词作鉴赏一般的怀古词,往往是词人先将目睹之景物摄入笔底,然后再追昔念旧,抒发感慨。
元好问毕竟是个不愿“俯仰随人”的词家,他避开前人之蹊径,先逆笔蓄势,浓墨饱蘸,涂抹出邺城往日之壮景。
笔力劲健,横空而出,首句就突兀不凡,极力渲染了邺城的五都气象(曹操为魏王时都于邺,然而,北周大象二年,即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讨伐自居大丞相总知中外兵马事的杨坚,兵败,坚焚毁邺城。
千年名都,化为废墟)。
继而,又以“想”字领起以下几句,既补叙了上文画面的现实根据,即来自主观的推想,又以细小景物的工笔描绘,弥缝了壮观画面的疏旷,使画面更为秀丽壮美。
“台城”一词的叠出,既加强了表述语气,又使词意腾挪顿宕,由推想中的主观意象,自然地过渡到眼下的耳目所及。
“为谁西望”的问句再次蓄势,如大坝截江,激流回旋。
词人对这一问句不作正面回答,以“哀弦凄断”委婉地透露出个中消息。
追念古昔,恰恰是为了寄慨当前。
魏武帝曹操酷爱音乐,当年,这里必定是管弦齐鸣,不绝于耳。
而今,尽管弦音犹在,但它分别弹奏的是哀怨凄惋的亡国之音。
蓄势于前,力见于后。
因有前面的铺垫渲染,故而逼出上片的末尾二问句。
“只道”一词使词意再次转折,进而否定了壮丽景观的'客观存在,也为下片的荡开笔势、抒发吊古之幽思又设伏笔。
“争教天地无情”,则吐露出词人的一腔心事,他既为随着岁月的迁延江山易色而叹惋,又为金王朝的一朝覆亡而怅恨。
魏武帝曹操曾被誉作“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为统一大业戎马倥,尽艰辛。
他自建安九年击败袁尚等军阀,夺得邺城,至建安十八年受封魏出,建魏社稷宗庙,整整经历了十年。
元好问《元遗山七律162首》
元好问《元遗山七律162首》秋怀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花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帝城二首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昏愧此身。
世俗但知从仕乐,书生只合在家贫。
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
预遣儿书报归日,安排鸡黍约比邻。
羁怀郁郁岁骎骎,拥褐南窗坐晚阴。
日月难淹京国久,云山惟觉玉华深。
邻村烂漫鸡黍局,野寺荒凉松竹林。
半夜商声入寥廓,北风黄鹄起归心。
仆射陂醉归即事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
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
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春日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
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
贫里禘盐怜节物,乱来歌吹失欢声。
南州剩有还乡伴,戎马何时道路清。
横波亭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陇新霜后,瘦蝶寒将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虫度太白岭往昆阳断崖绝壁裂苍顽,竟日长林窈窕间。
旧许烟霞归白发,悔随尘土出青山。
饥蚕氵戢氵戢催人老,野鹤昂昂羡汝闲。
畏景方隆路方永,南风回首暮云还。
寄希颜二首僵卧嵩丘七见春,商馀归计一廛新。
悠悠华屋高赀意,兀兀田夫野老身。
动色云山如有喜,忘机鸥鸟亦相亲。
粗疏潦倒今如此,楼上元龙莫笑人。
湖海故人仍骑曹,彭门千里入凭高。
山头杜甫长年瘦,楼上元龙先日豪。
水落鱼龙失归宿,天长鸿雁独哀劳。
酒船早晚东行办,共举一杯持两螯。
怀益之兄牢落关河雁一声,干戈满眼若为情。
三年浪走空皮骨,四海相望只弟兄。
黄耳定从秋后到,白头新自夜来生。
西楼日日西州道,欲赋穷愁竟不成。
昆阳二首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
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
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
论诗三十首十七
论诗三十首十七
元好问〔金朝〕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简析
这首诗是批评拘忌声病以成诗的人。
讲究声律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对于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感有重要意义。
但是对格律规定过于细密,过于雕琢,拘忌于声韵等形式,就会使文学创作受到很大的束缚。
元好问崇尚自然天成的诗歌风格,不满那些对声律音韵过于雕琢的作品。
后两句,元好问举出元结耽爱山中自然水声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没有人为配制音韵曲调的自然之声,也如天籁之音美妙。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擅作诗、文、词、曲。
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台山杂咏十六首》注释
元好问《台山杂咏十六首》注释
姚乃文
【期刊名称】《五台山研究》
【年(卷),期】1986(000)002
【摘要】<正> 一登临夙有故乡缘,试手清凉第一篇。
知被钱郎笑寒乞,不将锦绣裹山川。
台山,即五台山,在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
《清凉山志》云:其山“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故乡,元好问系忻州人,忻州古与代州接壤,五台属代州故亦以五台山为故乡。
清凉,《清凉山志》云:“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姚乃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杂咏六首(外一首) [J], 卢佳音
2.元遗山《台山杂咏》之四详解——苏东坡和五台山的关系 [J], 靳极苍
3.元好问《台山杂咏》三首赏析 [J], 齐存田
4.引得春风度玉关——读叶帅《西游杂咏六首》(选三) [J], 林家英
5.西照庐杂咏(六首) [J], 木之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好问经典诗词8首
元好问经典诗词8首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4、《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
春风都属富家郎。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5、《清平乐·太山上作》江山残照。
落落舒清眺。
漳壑风来号万穷。
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
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6、《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7、《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8、《半山亭招仲梁饮》孤城郁郁山四周,外人到此如累囚。
半山亭前淅江水,只可与君消百忧。
江山百年有此客,云树六月生凉秋。
世上红尘争白日,一丘一壑去来休。
古词《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作者元好问)原文全文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元好问[金朝]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关于作者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元好问《台山杂咏》原文注释《台山杂咏》
金朝: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注释】
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而五台山的五个
山顶却显得更高了。
灵鳌:神龟。
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下深无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莱、方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
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五山遂屹立不动。
此句形容松涛海浪,山顶如鳌头,以五仙山喻五台。
井底残山:指诸山与五台相比,如在井底。
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
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
湍溪:急流的河溪。
风雷恶: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
翠微:青翠的山峦。
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
妙高峰:佛教传说中的峰,这里代指五台山。
扩展阅读:主要成就之诗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地位的。
这些诗是在金朝灭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车狩后即事》五首、《俳体雪香
亭杂咏》十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
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
元好问的“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
但他不像杜甫那样对国家的复兴还抱有希望,他是既绝望而又不甘心,郁结的感情爆发为悲歌,感染力是很强烈的,并且这些“丧乱诗”又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
比如《歧阳》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歧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再比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
正如清代大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正是山河的破碎,诗人的忧患,才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
当然,元好问还有为数不少的写景诗,这类诗的总体风格是豪壮、清雅、不事雕琢,有很多名句。
比如《游黄华山》“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诗人以大气磅礴、力度千钧的笔势,写出了黄华山瀑布
的奇观,给人以雄壮豪放的感受。
此外,元好问在晚期还写有一些题画诗,这类诗短小精炼、意境深远,往往是借题发挥,耐人品味,充分地衬托了画作的内涵。
比如《秋江晓发图》“百转羊肠挽不前,旃车辘辘共流年。
画图羡杀扁舟好,万里清江万里天。
”由诗中可以看出,画的内容是秋江无际、扁舟晓发,但诗人只把这种画面作为引子,而把道路艰难、世路艰难作为咏叹的真正对象,使得画图的意境和内涵都扩展了许多。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
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
他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肯定。
他对自己的诗才极为自信,有着与杜甫相提并论的傲气,有过“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诗句。
此外,他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不仅点评准确而且文采斐然,“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
他提倡“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提倡性灵、神韵、格调的兼容;主张李、杜并列;提倡多元继承的诗风;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
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