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新闻传播学》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传媒与现代性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A. 工业化B. 城市化C. 技术革新D. 传统文化的保持答案解析: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技术革新等,而传统文化的保持并不是现代性的特征,相反,现代性往往伴随着对传统的变革。
2. 现代新闻业与启蒙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现代新闻业起源于启蒙时代B. 现代新闻业传播启蒙思想C. 现代新闻业是启蒙思想的产物D. 现代新闻业与启蒙思想无关答案解析:现代新闻业与启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起源于启蒙时代,传播启蒙思想,并且可以被视为启蒙思想的产物。
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3.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传播对现代性的影响?()A. 加速信息流通B. 促进社会分工C. 强化国家认同D. 减缓社会变革答案解析:新闻传播对现代性的影响包括加速信息流通、促进社会分工、强化国家认同等,而减缓社会变革并不是新闻传播的影响之一。
4. 新媒体对人的现代性的影响,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新媒体削弱了人的个体性B. 新媒体增强了人的社会联系C. 新媒体减少了人的信息接触D. 新媒体降低了人的文化素养答案解析:新媒体对人的现代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强了人的社会联系,使得个体能够更加便捷地与他人交流和获取信息。
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二、简答题1. 简述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新闻业的影响。
答案解析: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技术革新、世俗化等。
这些特征对新闻业的影响表现在新闻生产的工业化、新闻传播的快速化、新闻内容的多样化等方面。
2. 现代新闻业是如何促进启蒙的?答案解析:现代新闻业通过传播知识、信息和文化,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启蒙。
它为公众提供了讨论公共事务的平台,推动了民主和科学的发展。
3. 新媒体如何影响现代性的发展?答案解析:新媒体通过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影响了现代性的发展。
它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化的趋势,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和生活方式。
2022新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八章

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内涵、层次和类型?A.传播效果:传者发出信息,经过媒介到达受众,对受众思想行为造成影响。
效果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中最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历来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研究的基石。
B.大众传播的效果:a.从外在形态上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媒介的效果:大众传播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媒介的效能:大众传播达成有关预期目标的功能;媒介的效力:媒介在给定的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力,或者说间接效应b.从内在性质上,可以分为:政治效果,经济效果,文化效果,信息效果。
c.从作用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对个人的影响,对小团体的影响,对社会机构的影响,对整个社会或者文化的影响。
C.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劳对传播的效果作了以下分类: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改变效果和稳定效果;累积效果和非累积效果;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态度、认知和行为效果;D.英国传播学者戈尔丁从时间(短期和长期)和意图(预期和非预期)出发,将传播效果划分为四个类型(图):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宣传与个人反应);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个人反应和集体反应);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2、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三大阶段:强——弱——强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初,被称为“强效果论”时期。
其代表性理论,即通常被称为“枪弹论”的“同一效果论”,认为大众媒介油强大的威力,在形成意见信仰、改变生活习惯、并或多或少按媒介控制者的意图支配受众的行为能方面,几乎无所不能。
它以思辨性的探讨为主,还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第二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
所谓“有限效果”,并非说媒介毫无影响力,而是说媒介总在一个现存社会关系的结构和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运行。
代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二级传播”;霍夫兰等人:劝服研究。
第三阶段——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被称为“回归强效果论”或“多元效果论”时期。
《新闻传播学》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传媒与现代性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A. 工业化B. 城市化C. 技术革新D. 传统文化的保持答案解析: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技术革新等,而传统文化的保持并不是现代性的特征,相反,现代性往往伴随着对传统的变革。
2. 现代新闻业与启蒙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现代新闻业起源于启蒙时代B. 现代新闻业传播启蒙思想C. 现代新闻业是启蒙思想的产物D. 现代新闻业与启蒙思想无关答案解析:现代新闻业与启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起源于启蒙时代,传播启蒙思想,并且可以被视为启蒙思想的产物。
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3.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传播对现代性的影响?()A. 加速信息流通B. 促进社会分工C. 强化国家认同D. 减缓社会变革答案解析:新闻传播对现代性的影响包括加速信息流通、促进社会分工、强化国家认同等,而减缓社会变革并不是新闻传播的影响之一。
4. 新媒体对人的现代性的影响,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新媒体削弱了人的个体性B. 新媒体增强了人的社会联系C. 新媒体减少了人的信息接触D. 新媒体降低了人的文化素养答案解析:新媒体对人的现代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强了人的社会联系,使得个体能够更加便捷地与他人交流和获取信息。
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二、简答题1. 简述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新闻业的影响。
答案解析: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技术革新、世俗化等。
这些特征对新闻业的影响表现在新闻生产的工业化、新闻传播的快速化、新闻内容的多样化等方面。
2. 现代新闻业是如何促进启蒙的?答案解析:现代新闻业通过传播知识、信息和文化,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启蒙。
它为公众提供了讨论公共事务的平台,推动了民主和科学的发展。
3. 新媒体如何影响现代性的发展?答案解析:新媒体通过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影响了现代性的发展。
它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化的趋势,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和生活方式。
传播学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课后练习题:1、信息的定义⼴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相互作⽤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与⼈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
特点:⼀种信息共享活动;在⼀定的社会关系中进⾏,⼜是⼀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种双向的社会互动⾏为;传播双⽅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种⾏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内传播、⼈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众传播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我创造、⾃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传播隔阂:包括个⼈之间、个⼈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化背景⽅⾯的隔阂。
有⽆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为(媒介的⼈与⼈的社会关系)⼀定的精神⽣产与精神交往与⼀定的物质⽣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产⼒的发展⽔平制约精神。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受众【圣才出品】

第八章新闻传播受众8.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角色定位、角色特征、角色期待新闻传播受众现实受众、潜在受众、隐在受众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新闻传播受众的接受受众接受的从众心理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求知、求新、求同新闻传播受众的心理机制求异、求趣、求美传受双方的心理调谐传播领域的公民权利新闻传播受众的权利付酬阅听的消费者权利机关媒介受众的成员权利信息传播受众的终端权利传播领域的公民责任新闻传播受众的责任付酬阅听的消费者责任机关媒介受众的成员责任新闻传播受众信息传播受众的终端责任【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传播受众的角色定位1.受众及其角色定位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又称受传者、阅听人。
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受众习惯上泛指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以及互联网的收受者。
(1)受众的角色特征①受传者是无定向、模糊的,这给新闻传播的致效追求造成困难;②一种媒介的受传者又往往同时阅听其他媒介;③新闻信息传播的接收不具有强制性,新闻受众完全依据自己的需求、喜好、动机、态度、意志选择媒介,选择信息;④新闻传播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受传者对这些信息与意见的心理反应,及其对之所采取的相应行动;⑤在新闻信息的传受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反应,他们所表示的意见及其所采取的行动,构成了传播过程中信息反馈的来源;⑥受众既可以对自己所接触的媒介和信息独立地作出有根据的评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所在阶级、阶层、团体、组织和社区的共同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以至压力;⑦受众收受新闻信息后,可能会向他人转述这些信息,从而成了新闻信息再次传递的中介,其本人则成了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传播者。
(2)受众的角色定位①受众是新闻信息传播流程中的终端,是新闻媒介及其承载信息的消费者,又是对于新闻媒介、新闻信息和新闻传播者本身的检验人。
②受众是新闻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他们是新闻信息的受传者,又是反馈信息的发布者。
如果他们把自己所收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制作之后再次转传于他人,他们则成了下一级传播的起始者。
《传播学》课后答案

《传播学》课后答案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
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
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
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
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
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

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1、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和主体①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②主体:国家。
另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及理解①定义: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②理解:a.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b.传播主体多元化;c.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e.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3、全球性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④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改变;⑤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
4、“新世界信息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论争背景: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
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c.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e.“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
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答: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类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中,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手脚分工,渐渐习惯了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是完成从猿到人转变的决定性一步,其意义在于,手变得自由了并且能够不断的获得新的技巧和制造工具,是创造精神财富和进行传播活动的重要器官,手脚分工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人类最基本传播手段的语言,也是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同时也发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其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动力。
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推动之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2.人类语言与动物的信号的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答: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与动物界的传播不同,人类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
语言的历史,同时也就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的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3.人类传播经理拉那些发展阶段?A.口语传播时代B.文字传播时代C.印刷传播时代D.电子传播时代1、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符号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
在数学中即表示运算关系和运算规则符号;在传播学中,符号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征?答:(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答: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绪论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一.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1.一般方法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为我所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和学术讨论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2.特殊方法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延伸的人体”第一节行为和新闻传播一.动机和行为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动机性行为特点动因目标形成动机内在条件(需要、欲望)感到缺乏期待满足客观条件(诱因、刺激)勒温-人类行为行为公式B=f(P*E)行为=函数(人*环境)二.生存需要和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第二节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的一.关于“新闻欲”任白涛-新闻及其承载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非本质原因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特点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1.陈述事实最重要特征五要素:新闻写作学五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新闻六要素——如何H2.具有新意新近发生新鲜事实常报常新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3.报道及时第一时间内报道普通事实——质变——新闻事实——量变——普通事实反对“唯速主义”的前提下,抢新闻4.公开传播循公开渠道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传递二.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第二章新闻传播者,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一.社会角色角色|戏剧用词——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传播学概论 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人类传播概述1. 谈一谈你对传播的理解。
传播是指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流动的过程,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行为和活动。
这道题的视野比较开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生活经历来谈,不止局限于书本中阐述的定义。
2.选取一件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全球互联网的正式开通等),评价它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说明媒介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这道题出题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传播的历史,从传播的历史品格中理解传播。
以下只是一个答题角度。
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文教和宗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在短时间内,古登堡的印刷术由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其他的城市,接着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宗教和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科学文教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发展进程,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活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3.请用传播的思想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人际现象。
以促销活动为例,试分析:商家所传播的信息是什么?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商家最终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以下只是一个答题角度。
在促销活动中,商家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和产品的各种信息,吸引或说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
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当商家传递的信息成功说服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并扩大了销量,促销就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章传播学的诞生1. 谈一谈几位传播学奠基人的学术成就(1)哈罗德·拉斯韦尔:著名的政治学者,创建了政治心理学领域,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入美国社会科学,并发展了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内容分析,用它来研究自己生活的时代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宣传问题。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理论上的建树,如在他的传播线性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对传播学划分了五大研究领域,还有对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论述等。
传媒新闻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传媒新闻传播练习题及答案题一:新闻传播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新闻传播是指通过传媒渠道,将新闻消息有效地传递给大众,并引发公众对这些消息的关注和讨论的过程。
它是一种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和影响公众思想的社会化活动。
新闻传播的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 信息传递:新闻传播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将新闻消息传递给公众,使公众及时了解到发生在社会、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事件和信息。
2. 社会监督:新闻传播可以通过报道社会问题和事件,监督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行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 公众教育: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还应承担着公众教育的责任,通过报道事实、解析问题,向公众传达知识和价值观念。
4. 媒体互动:新闻传播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信息更加多元化、包容性更强,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和观众。
题二: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新闻传播媒介和其特点。
1. 报纸:作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报纸具有深度报道和长篇分析的特点,适合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观点分析。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报纸受众逐渐减少。
2. 电视:电视具有图像与声音的优势,能够直观地传达新闻内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视新闻主要通过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进行传播,受众广泛,但容易受到编辑控制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3. 广播:广播具有便携性和实时性的特点,适合在车辆、家庭和工作场所进行新闻传播。
广播新闻以短促、简洁和快速的方式传达信息,但没有图像和文字表达丰富。
4. 互联网:互联网新闻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的特点,在传播速度和内容丰富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互联网新闻门槛低,但也容易出现信息混乱和不可靠的问题。
5.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年轻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社交媒体新闻具有迅速传播、评论互动和个人化推荐的特点,但其中也存在信息虚假和流量导向的问题。
题三:请简述传媒新闻传播的监管机制和其重要意义。
传媒新闻传播的监管机制包括法律法规和自律机制两方面。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2.“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
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3.“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提出一个系统模式。
该系统模式具有: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的关系等特点。
4.“知沟”: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5.“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6.“5W模式”: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即五W传播模式。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新闻活动一、选择题1(新闻活动是( )A(人类传播新闻的活动 B(人类接受新闻的活动C(人类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 D(人类相互交往的活动2(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的特点( )A(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B(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C(传递新闻的手段更加多样 D(产生了专门从事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 )A(亲身传播 B(小众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二、名词解释1(新闻2(新闻活动三、简答题1(人类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是什么,2(简述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3(简述人们获取新闻、交流信息的不同渠道的特点。
4(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演进的特点。
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C 2(ABC 3(ACD二、名词解释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活动是人类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
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人类社会的联系必须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传播的量变道质变的过程是从自在的传播到自为的传播。
2、答案要点1、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新闻起源要回答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与发展的最早动因。
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灾害、野兽、外族入侵的斗争中,必须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新闻传播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2、在新闻起源问题上对群居说与好奇说的批判。
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才群居在一起,以沟通交流。
人类的群居与好奇是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不是直接原因。
3(答案要点(1)亲身传播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
主要包括:文字传播、体态语传播、信号传播。
(2)大众传播中国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西方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网络七种。
(3)群体传播是一个人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
常见的有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各种讲座、报告会、小组讨论会。
4(答案要点(1)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原始社人的采集食物、狩猎和战争从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是许多人一起协同行动,需要相互通报信息。
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2、什么是“传播隔阂”?传播隔阂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
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生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
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4、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
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课后习题(导论~第6章)【圣才出品】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课后习题导论1.简述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答: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
(1)新闻学的研究内容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原理、原则和方法论为主要内涵。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
②历史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历史,包括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著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新闻事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作用等,是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一个分支。
③实用新闻学研究新闻业务活动的方针原则和方法技能,具体可分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广播学、电视学、新闻经营管理学、广告学、网络传播学等。
(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等。
(3)方法①新闻学不仅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有很强的政治性。
政治上的敏感和判断力是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
在新闻工作中,无论采访、写作、编排、出版、摄制、播出,都在一定的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都为了表达一定的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
新闻工作者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强弱,集中表现在他能不能迅速而正确地表达特定的政治思想内容。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

绪论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理论新闻学以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业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与特征,揭示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业的基本规律以及与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
(2)理论新闻传播学的定义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以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1)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的从事新闻传播活动,避免盲目操作。
(2)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准。
(3)理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3.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大致有两类。
(1)理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性社会科学,所以研究应用文科的方法,在这里大体上都适用,即一般方法:①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②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传播规律的学说与经验,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服务,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所用。
③要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学习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和新闻传播学术讨论中学习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
(2)作为以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事业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学可,还应有相应的视角与方法,即特殊方法:①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
②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
③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
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1.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1)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或欲望;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是活动的动因。
传播学概论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答案传播学概论习题答案第⼀章⼈类传播概述1. 谈⼀谈你对传播的理解。
传播是指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流动的过程,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为和活动。
这道题的视野⽐较开阔,学⽣可根据⾃⼰的观察及⽣活经历来谈,不⽌局限于书本中阐述的定义。
2.选取⼀件在⼈类传播历史上意义重⼤的事件(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全球互联⽹的正式开通等),评价它在⼈类历史中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说明媒介对于⼈类历史发展的作⽤。
这道题出题的⽤意在于引导学⽣了解传播的历史,从传播的历史品格中理解传播。
以下只是⼀个答题⾓度。
古登堡⾦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正值欧洲⽂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教和宗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在短时间内,古登堡的印刷术由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其他的城市,接着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宗教和⽂化的重要传播⼿段,极⼤地促进了欧洲科学⽂教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某种⾓度来说⼈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部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发展进程,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活动的发展和⼈类社会的⽂明进程。
3.请⽤传播的思想分析⽣活中常见的⼈际现象。
以促销活动为例,试分析:商家所传播的信息是什么?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商家最终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以下只是⼀个答题⾓度。
在促销活动中,商家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和产品的各种信息,吸引或说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销量的⽬的。
促销实质上是⼀种沟通活动,当商家传递的信息成功说服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态度和⾏为并扩⼤了销量,促销就达到预期效果。
第⼆章传播学的诞⽣1. 谈⼀谈⼏位传播学奠基⼈的学术成就(1)哈罗德·拉斯韦尔:著名的政治学者,创建了政治⼼理学领域,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美国社会科学,并发展了⼀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具——内容分析,⽤它来研究⾃⼰⽣活的时代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宣传问题。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理论上的建树,如在他的传播线性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对传播学划分了五⼤研究领域,还有对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论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