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称为什么
唐诗四大家简介

唐诗四大家简介
唐诗四大家: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
他是继屈原以后伟大的浪漫督胞相河为星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襄打宁散映掉滑口阳)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一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世人皆知李太白(谪仙人李太白)

世人皆知李太白(谪仙人李太白)诗人介绍李白像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诗人词条本名李白别名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所处时代唐朝出生日期 701年2月28日(长安元年)逝世日期 762年12月(宝应元年)主要作品静夜思、蜀道难、明堂赋、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出版文集《李太白集》、《尊前集》(《尊前集》本身的成书年代及真伪都成问题,故李白词的真伪也许仍会继续争论下去。
按照词学界的一般看法,至少《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和《清平乐》的前四首,在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之前,应该据宋人的说法,看作李白的作品)代表作《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李白作品年表序列时间背景作品710年唐睿宗景云元年10岁。
读诸子百家,通诗书。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卷游庐山序》)。
715唐玄宗开元三年15岁。
观奇书,学剑术,好神仙。
作《明堂赋》、《拟年恨赋》。
718年开元六年18岁。
隐居大匡山,往来旁郡。
从赵蕤学纵横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约作于此年。
720年开元八年20岁。
《大猎赋》初稿疑作于是年。
721年开元九年21岁。
在成都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
此后几年游历蜀中各地。
作《登锦城散花楼》。
724年开元十二年24岁。
辞亲远游。
有《别匡山》诗。
游峨眉山,写有《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
李白被称为什么

历史上李白被称为“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中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直至今日仍旧有非常大的影响。
历史上的李白为人爽朗大方,最喜欢喝酒,很多的诗句都是在喝醉酒后作出来的,形容杨贵妃美貌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首诗就是在酒后创作的,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喝酒之外,李白也非常的喜欢交朋友,实现自己治国安民的理想,李白经常云游四海广泛交友,和他有“大李杜”之称的杜甫就是他云游四海的时候认识的,并且一见如故成为一生的挚友。
但是李白的仕途却一直都不顺利,原本在贺知章等人的举荐下,唐玄宗李隆基召李白进宫,命其入仕翰林,但是由于李白的性格向来轻视权贵,最看不到谗谀献媚之人,最后被小人陷害,屡遭贬谪。
唐朝诗人李白被称为什么

唐朝诗人李白被称为什么李白最有名的,传的最广的称号应该就是诗仙这一称号了。
李白是在西域地区的碎叶城出生的,李氏一族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
李白自小便十分的聪慧,五岁时就会背诵六甲,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等到了十五岁,李白便开始钟情于剑术,喜好行侠仗义。
公元724年即开元十二年,已经二十四岁的李白拜别父母,仗剑远游。
李白心中一直都有远大的抱负,但却一直没法实现。
时间匆匆而过,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经人推荐来到了长安,见到了当时已经久负盛名的贺知章。
李白将他在途中所写的《蜀道难》一诗呈献给贺知章,贺知章读后十分惊讶于李白的才华。
贺知章将李白比作天上下凡而来的仙人,称李白为谪仙。
就这样,李白诗仙的名号就广为人知了,大家就跟随贺知章的说法,称李白为诗仙。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是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白所写诗歌的风格了。
李白在写诗歌时十分擅长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等一系列修辞来写。
李白富有想象力,所写的诗歌常常是飘逸空灵的,十分有仙气。
由于李白写诗的风格,所以就称李白为诗仙了。
裴旻和李白关系裴旻和李白都是唐朝的名人,裴旻的剑术和李白的诗都是唐朝三绝之一。
不仅如此,李白还曾跟裴旻学习过剑术,因为裴旻的剑术是非常出名的,被人们称为剑圣。
裴旻剑术非常高超,关于裴旻的故事也有很多如裴旻射虎、裴旻射杀大蜘蛛、裴旻舞剑等,著名画家吴道子曾看裴旻舞剑后画出名画。
后世也有说裴旻的剑术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只是花拳绣腿,根本没有实战性。
但是在《朝野佥载》曾记载裴旻有一次与幽州的都督一起出征奚人,被围困后,裴旻在马背上舞剑抵挡奚人射过来的箭,奚人见了都很惊讶,最后奚人都散去了,可见裴旻在剑术上的造诣还是很高的,毕竟他的剑术是被唐文宗纳入唐代三绝的。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称之为诗仙。
李白平身最爱的三件事就是作诗、喝酒、舞剑。
李白其实很年轻的时候就学习剑术,他自称是十五岁就已经是擅长剑术了,虽然成年后的李白身高不是很高,但是他很瘦,身轻如燕,剑术也是十分了得。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
诗仙,指李白。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的'思想内容: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
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
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李白(唐朝诗仙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1]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生平经历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出生地有争议,一说为郭沫若近代提出的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另一自古以来说法为出生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
李白幼年成长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市)[3] 。
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其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4]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斗争,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逝,也有说“醉致疾亡”(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唐代诗人雅号全称

唐代诗人雅号全称诗仙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称“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在长安游历时结识贺知章,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后世人沿用此称呼。
又因为李白的诗多浪漫俊逸,故而得雅号“诗仙”。
饮中八仙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为他曾出任工部员外郎、右拾遗,故世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和李白在世之时就被称为诗仙不同,杜甫随着爱国主义情怀不断被重视,终于在明朝被尊为“诗圣”。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因为其诗歌内容多表现安史之乱后的民生疾苦,故其诗又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魔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白居易因处境年岁不同而诗风多变,《琵琶行》、《卖炭翁》等都是其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代表,《长恨歌》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爱情观,也有一定的讽谏作用。
苏轼曾言“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其中的“白”即为白居易,然而其后来却常以白居易自比,“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唯见江心秋月白诗狂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李白的名人卡

李白的名人卡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李白的名人卡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李白的名人卡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作家卡片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共性特色、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诞生于盛唐时期。
二十五岁就时只身出蜀,开头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举,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旧连续他那漂浮四方的流浪生活。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假如根据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由于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的其次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与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李白的基本资料

李白的基本资料李白的基本资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李白的基本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的基本资料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绵阳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简介

李白简介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游侠、剑客为一身的伟大天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文曲星下凡”,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李太白集》传世。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后有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唐代诗人李白被后誉为什么

唐代诗人李白被后誉为什么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诗人被后人赞美并送上什么样的称号呢?如果你想知道,千万别错过这篇文章,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唐代诗人李白的相关称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史籍记载《新唐书;列传一百二七;文艺中;李白传》《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唐才子传;李白》《草堂集序》李阳冰《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范传正《李翰林集序》魏颢《唐故翰林学士李君墓碣记》刘全白主要思想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
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
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李白为何被称为天上谪仙人

李白又被称为“天上谪仙人”,意思是指因犯错而从天上被贬降到人间的仙人。
这是著名诗人贺知章对李白的称誉。
李白初到长安,遇上了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契。
李白拿出《蜀道难》这首诗请贺知章指正。
蜀道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
诗人并未亲历剑阁蜀道,唯以丰富的想像、夸张、援引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浪漫手法,描绘蜀道山川之险峻,慨叹蜀道之艰难。
诗风宏伟壮丽,句法灵活多变,韵散兼用。
贺知章一边吟诵,一边赞叹:“好诗!你真是天上谪下的仙人啊!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出这样绝妙的诗句!”贺知章并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换了酒,与李白一同畅饮。
自此,人们就称李白为“天上谪仙人”,而李白也自称为“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最早的文献记载,李白是五胡十六国之一西凉国的创建人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在隋朝末年,李白的祖先因罪或其他原因流亡到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隐姓易名,流寓了五世。
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李白的父亲才携带家族重新返归内地,定居于西蜀绵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同时恢复李姓。
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仗义。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
他曾得到吴筠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有了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744 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李白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永王擅自率兵东巡,导致失败,李白受牵连被判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其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他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同时,李白也是乐府诗的继承人,使许多流失的乐府诗回归本题,并革新古体诗,使其升华到新的高度。
他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其诗歌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
李白为什么叫做诗仙

李白为什么叫做诗仙
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下面是李白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到你!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迈不拘一格,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拓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
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
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
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造诣非同一般。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李白被称为什么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称为“诗仙”,是盛唐时代的伟大诗人,李
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白出生于
中亚的碎叶(今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后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青莲乡。
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他与洛阳、
太原、东鲁等地的道士、隐士皆有
交友。
李白也曾想由布衣一跃而为
卿相,他曾经多次投书长吏,寻求
一仕。
尽管李白献出了“生不用封万
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的佳句,但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却并
不为之所动。
后来李白得到玉真公主和大臣贺知章的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在翰林院中待诏供奉,李白结束了漫游生涯,开始了宫廷侍从的生活。
但李白为官后经常饮酒大醉,一次李白更是在侍奉玄宗饮酒,李白喝的酩酊大醉,并趁着酒性,李白竟然让玄宗最为宠信的宦官高力士为之脱靴。
高力士怀恨在心,便找机会在唐玄宗面前诋毁李白,李白见此便上疏离去,继续游历天涯,并结识杜甫高适等人。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酒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
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诗作。
“李白词”在文学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生平经历(简单介绍)

李白的生平经历(简单介绍)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李白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神龙元年(705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三十岁之前到处游历,广交朋友,希望得到引荐,却一事无成。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天宝二年,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又因权贵谗谤,玄宗疏远,内心烦闷,李白离开了宫廷。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败下狱,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本传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但这一说法存在许多矛盾。
不知由何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李白就出生在那里。
在他五岁时,随家从碎叶迁居到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不过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可知他早年受过良好教育。
别称: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