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电视原理答案 _姜秀华

现代电视原理答案 _姜秀华

《现代电视原理》姜秀华部分习题解答注:网络资料整理,木有图,仅能满足部分需求。

第一章作业答案上p16-174, 根据:V (λ)=P(555)/ P(λ) 则P(λ)=P(555)/ V(λ)又根据:k (λ)=1/ P(λ)则k (420) / k (555)=V(555) / V(420)=1 / 0.004=250即λ=420nm紫光的幅射功率应为λ=555nm黄绿光的250倍.6,亮度层次n,对比度C,最小灵敏度阈δ=0.05根据n=(2.3/ δ)lgC计算出20与33之间的对比度:C=1.65;亮度层次:n=1033与51之间的对比度:C=1.54;亮度层次:n=8.651与73之间的对比度:C=1.44;亮度层次:n=7.373与100之间的对比度:C=1.3;亮度层次:n=5.2可见,20与33之间可分辩的亮度层次最多.8,原景物对比度为:C=Bmax/Bmin=9000/300=30,根据n=(2.3/ δ)lgC, 取最小灵敏度阈δ=0.05,则n=68;再根据C=30,求出重现图像的Bmin,Bmin= Bmax/C=95.3/30=3.18因此有环境光后,重现图像对比度为:C=(Bmax+Bφ)/(Bmin+ Bφ)= (95.3+5)/( 3.18+5)=12.26n=(2.3/ δ)lgC=509, 当有光脉冲刺激人眼时,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具有一定的滞后,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惰性.在荧光屏上,电视图像是数十万个象素按一定顺序轮流发光形成的,人们看到的则是每幅完整的画面在整体发光,这即是视觉惰性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电视图像是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以每秒多于25幅的重复频率轮幅映现在荧光屏上的,而人们会获得一幅连续画面的印象感觉,这也是视觉惰性作用的结果.11,根据电视屏幕的临界闪烁频率经验公式:fc=9.6lg(Bmax-Bmin)+26.6(HZ)将Bmax=200,Bmin=5代入,得出:fc=48.5 HZ > 45.8 HZ ,可见没有闪烁感觉.14,运动物体在两幅画面上的距离为:d = 0.1/20 = 0.005(m)可以求出运动物体对人眼的张角为:θ= 3438d / L = 3438×0.005/2 = 8.6'> 7.5'故运动物体呈现的是跳跃式运动.19,因为θ= 3438d / L=1.5',所以d = 1.5L/3438,又因为L/h=4,则人眼在垂直方向上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为:h/d = h/(1.5L/3438)=3438h/1.5L=3438/(1.5×4)=57321,625/50系统一幅图像的像素数为:720*576,若传送由15*18个像素组成的汉字,则可以计算出:水平方向能传:720/18=40(个),垂直方向能传:576/15=38.4(个),所以一幅图像最多能传这样的汉字为:40×38=1520(个)24,27,扫描光栅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之比称为光栅的帧型比.显像管中通过调整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电流的峰-峰値保证扫描光栅的帧型比符合要求. 34, 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由于毕竟是隔行扫描,因此仍存在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的缺点,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但对在正常距离观看,扫描电路工作量好几景物运动速度为一般时的图像,隔行扫描的优点是大大超过其缺点的.36,(1)求正程扫描的行数,一场扫描的行数为:Tv/TH=15625/50=312.5(行)一场正程扫描的行数为:312.5*(1-0.08)= 287.5(行)则一帧正程扫描的行数为:287.5*2=575(行)(2)奇或偶场内相邻两行间的节距为:40/287.5 = 0.14(cm)(3)奇,偶场之间相邻行间的节距为:40/575= 0.07(cm)第一章作业答案下p29-303,26in电视机的高度为:h=26*2.54*(3/5)=39.6(cm)为保证在距离1.5米处观看,需要的最大扫描行数为:Zmax = h/d = h/(1.5L/3438)=3438h/1.5L=(3438×39.6)/(1.5×150)≈606(行);视频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KH = (1/2)*(4/3)*6062*(50/2)*0.7/(1-18%) = 4.28 (MHz)4,我国电视标准行扫描正程为52μs,则传送八条等宽的灰度图案,扫描一条灰度所需的时间为:52/8 = 6.5(μs)23,系统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分解与综合图像细节的能力.沿画面垂直方向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垂直分解力.理想垂直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理想的垂直分解力等于有效扫描行数.27,电视图像信号的频谱指在其频带内图像信号所含各频率成份的能量分布,即各频率成份的相对幅度.图像信号的频谱分布规律是离散而又成群的(称为梳状结构),能量仍集中于以行频及谐波为主谱线的附近,且谐波次数n越大,谱线的幅度即能量越小,在每群谱线之间至少有1/3空隙的带宽资源可利用.原因是电视图像对景物的分解与综合总是由扫描电路一行行,一场场有规律的进行,行场扫描有固定的周期,故图像信号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此外,画面上图像的内容在左右象素之间,上下像素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分析得到了电视图像信号的频谱分布规律.33,(1)水平分解力为:4×104=416(TVL)(2) 根据公式=求该电视系统理想的上限频率,其中:Z=2Tv/TH =2×20000/64=625(行)β= Tvr/Tv =2/20=0.1α= THr/ TH = 8/64=0.125l/h =16/9fF = 1/(20*2)=25(Hz)所以:== (1/2)*(16/9)*6252*25*(1-0.1)/(1-0.125)=8.93(MHz)当传送560条垂直相间的条纹时,可计算出所需要的带宽为:560/104 =5.4(MHz)可见,该电视系统的上限频率为8.93MHz,能够清晰地传送560条垂直相间的条纹.网络课程题4,复合同步脉冲的作用:为接收端提供或传递行扫描和场扫描的基准信息.行同步脉冲的前沿表征行逆程的起始时刻;场同步信号前沿表征场逆程的起始时刻.接收端以它为基准恢复产生行扫描和场扫描,就能使收发两端的行场扫描既同频又同相,即实现扫描的同步.行同步脉冲波形见课件图2-1-3.场同步脉冲波形见课件图2-1-3.10,槽脉冲的作用:在场同步期间提供行同步的信息.槽脉冲的参数:槽宽4.7μs,每半行一个,每场5个.前均衡脉冲作用:减小两场场同步前距离前一个行同步信号一行(奇数场)和半行(偶数场)造成的积分电平差,使两场图像镶嵌更完善.前均衡脉冲参数:脉冲宽2.35μs,每半行一个,每场5个,出现在场同步脉冲前.后均衡脉冲作用:为使复合同步脉冲波形对称.后均衡脉冲参数:脉冲宽2.35μs,每半行一个,每场5个,出现在场同步脉冲后.16,波形扫一条灰度条所用的时间为:52μs/8=6.5μs.17, 垂直分解力: M=1250×92%=1150TVL水平分解力: N=1150×16÷9=2044 TVL信号带宽: B==38.9(MHZ)20, 行消隐脉冲提供每行行消隐的时间,宽度,时间出现在一行结束,需消隐电子束的时间,行消隐宽度为12μs,每行一个.其电平可以是黑电平也可以规定比白电平低0~5mV.行同步脉冲每行一个,出现在行消隐期间,其前沿比行消隐起始时刻推迟 1.5μs,称为行消隐前肩,目的为保护行同步脉冲的前沿,保证行同步的准确性.其电平范围出现在比黑还黑即与图像信号相反的电平范围内,幅度为0.3V,宽度为4.7μs.可见行消隐后肩为:12-1.5-4.7=5.8μs,行消隐后肩可用来传送其它辅助信息,如以后在彩色电视信号中的色同步信号.23,3, CCD摄像器件是由几十万个单元按一定排列制成的有序阵列.每个单元结构为由金属,绝缘层,半导体构成的称为MOS结构单元.每一MOS单元构成一个像素.MOS 单元结构的金属电极称为栅极G.当由P型半导体构成的MOS单元的栅极G上加正电压VG时,在绝缘层界面下的P型半导体内部的空穴被排斥,在绝缘层会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区,也称耗尽层.其特点是VG越高,耗尽层深度越深,电子有向电子势能低处移动的特点.因此耗尽层对电子象一个陷阱一样,故称为电子势阱.电子势阱中可以存放电子.电子势阱的特点是,VG越高,势阱深度越深.VG越低,势阱深度越浅.势阱中的电子有向势阱深处移动的特点.电子势阱中存放的电子是通过光注入或电注入方式注入的外来信号电荷.电荷量的大小由外来信号决定,与栅极所加电压无关.4,CCD摄像器件中电荷转移是通过时钟脉冲有规律的组合,变化实现的.三相时钟转移方式的原理和过程见课件中图4-1-3.7, 一个CCD摄像器件感光面中,有几十万个独立的铝电极,对应着几十万个像素和势阱,在景物像的作用下,各像素的CCD表面上有不同的光强照射,在受光照的CCD表面附近由光子激发出其数量与光强成正比的电于—空穴对,多数载流子的空穴被排斥走,少数载流子的电子则被收集入该像素表面下的势阱内,成为光电荷注入,这就是CCD摄像器件的光电变换过程.每个像素下面势阱内的电荷包通过转移后,转移到最后一个MOS单元结构后需要输出到外电路,常用的电路结构方式是反偏二极管CCD输出方式(如图所示).即在CCD转移的最后一个电极之后由集成电路工艺生成一个输出栅OG,在输出栅OG之后再构成一个反偏二极管,输出栅上加的电压VoG为恒定值,等于时钟脉冲电压高,低电平的平均值;反偏二极管上加的电压V+比较高,故其耗尽层厚度大.因OG电极旁有更深的反偏二极管势阱存在着,所以转移到此的电荷包立即通过OG电极下的沟道流入二极管的深势阱中.进入二极管的电子电荷都通过电容C 流向电源V+,使电容C瞬间充电.充电量大小与该瞬电荷包的电量成比例,故而在电容C下端输出一个负尖脉冲,脉冲幅度正比于相应像素上的光通量.这样,一个负极性的图像信号就通过电容C输出了.8,线阵式CCD原理见课件中图4-2-1.11,FI CCD电荷转移原理及过程见课件中图4-1-4.FIT 的工作原理综合了IT和FT的优点,即场消隐期间感光区的电荷包先瞬间转移入垂直移存器,而后又很快转移入存储部分,在场正程期间,象IT一样感光区重新积累电荷包,又像FT一样地从水平移存器中一行行的输出信号.由于电荷包从感光单元中转移到遮光的垂直移存器极为迅速,仅约1us,所以不需要机械快门. 而从垂直移存器移进存储部分也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故不会出现高亮点垂直拖道.可见,它具备了FT CCD方式和IT CCD方式的优点.12,电子快门指利用电子技术使摄像机拍摄一幅画面的时间小于正常的时间,即采用电子快门摄像机拍摄一幅画面的"曝光"时间小于正常的"曝光"时间.CCD 器件中实现高速电子快门的方法是:将一场中积累的电荷包分两次读出,第一次读出的电荷包通过溢流沟道上加以高电位将其释放掉,舍弃后再重新积累,到达场消隐期时正式读出再积累的电荷包,用于形成图像信号,有效积累时间为电子快门的时间.在一场时间中,第二次正式读出的电荷积累时间越短,电子快门的速度越快.为了保证输出信号有足够的信噪比,电子快门只有在高照度下才适宜应用,快门时间越短,需要景物的照度越高.2,电视信号传输有:地面开路传输方式,有线电视――提供电缆或光缆闭路传输方式,卫星传输方式――通过卫星转发将电视信号传输的方式.电视信号的地面无线电开路传播采用米波段(VHF)或分米波段(UHF),采用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是一种视距传输.共68个频道.有线电视传输方式是利用电缆或光缆进行闭路传输,利用电缆为传输媒介是用米波段或分米波段,采用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利用光缆为传输媒介可用光波进行传输,调制方式可采用数字调制,但到用户端是必须转换为残留边带调幅方式.除68个频道外,还增加增补A和增补B频道.电视信号卫星广播传输方式,采用调频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有C波段和Ku波段.接收端必须转换为残留边带调幅方式给接收机.6,残留边带调幅是指传输一个完整的边带(例如上边带)和一个限带的边带(例如部分下边带)的调幅方式.实际上是将一个双边带调幅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滤掉一部分下边带形成残留边带调幅信号进行传输.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可以满足既减少带宽又使接收机解调方式简单的实际需求.11,我国采用全电视信号负极性调制方式.已调波波形如下:12,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由于音频信号频带较窄,而电视广播的载波频率很高;再有调频方式有许多优点,因此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传输.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的优点有:1)在获得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调频信号的发射功率比调幅信号的小很多.2)调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3)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大时信噪比高,音质好.4)调频信号的载波幅度恒定,发射机设备利用率高.5)伴音与图象信号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对减少二者之间的干扰有利.13,一行射频电视图像信号示意波形图及相对电平值见11题.在我国电视伴音中,采用调频方式,载频6.5 MHZ,基带信号40Hz~15KHz,最大频偏±50KHZ,伴音射频信号的频带是:6.5 MHZ±65 KHZ,预加重参数=50us.16,电视频道是指一路图像信号与其对应的伴音信号在两个通道分别对各自的载波进行调幅和调频后形成的射频信号.我国一个电视频道占用的频带图及对应的参数如下:19,电视制式是指一个电视系统所包含的各种参数的总和.电视制式的参数大致包括:黑白电视广播中的电视制式中的参数,即扫描参数(例如625行50场,2:1隔行),视频带宽(例如6MHZ),射频带宽(例如8 MHZ),调制极性(例如负极性),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频率差(例如6.5 MHZ)以及伴音调制方式(例如调频),再彩色电视广播中的色度调制方式(例如PAL制)等.我国的黑白电视广播是D,K制;彩色电视编码采用PAL制,故为PAL-D制.22,根据电视信号地面传输距离的计算公式:已知h1=500m,h2=50m, R=6370km 代入上式得到:L1=78.8km,L2=25.2km,所以,最远的收发距离为:L1+L2=104(km)2, 电子枪的作用:电子枪用来发射电子束,聚焦电子束,加速电子束,调制电子束.阴极受灯丝加热发射出电子束;通常控制栅极接地为零电平,图象信号加在阴极, 使得电子束的大小受图像信号的调制,荧光屏发光点的亮度随图像信号的幅度而变,形成有明暗层次的黑白图像.加速极及高压阳极等对发射出的电子束加速,使之按一定的速度轰击荧光屏.对电子枪的要求:能产生足够大的高速电子束,以便在荧光屏上激发出足够高的亮度;有足够细小的电子束聚焦点,以获得高的分辨力;有陡峭的调制特性曲线以获得较高的电—光变换效率.通常显像管的电子枪有四极式和五极式,五极式电子枪的结构包括: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第二,第四阳极和第三阳极.各部分的作用和电压如下:(1)灯丝:通电后加热阴极.(2)阴极(K):被灯丝加热后发射电子,信号电压一般加在该极上,为负极性信号,称为负极性激励.(3)控制栅极(G):也称调制极,一般加固定负电压或接地为0V,以与阴极间的电位差控制电子束的大小.当两者间电位差负到一定程度时(例如-40V~-90V)可使电子束截止,称为截止电压. (4)加速极(A1):也称第一阳极,通常加300 V~450V的电压,既可加速电子束,又与控制栅极和阴极组成电子光学透镜聚焦电子束.(5)第二,第四阳极(A2):当中间有第三阳极(聚焦极)时,两者在电气上相连,加有同一直流高压.其作用:一是第二阳极与加速极组成一个预聚焦电子光学透镜;二是两极与中间的聚焦极共同组成主聚焦电子光学透镜.第四阳极通过几条金属弹簧片与锥体内壁上涂敷的石墨导电层连通,并由锥体壁上的高压嘴引至管外的高压帽上,加入高压,所以第二,第四阳极都属于高压阳极,它们加有(8000~16000)V直流高压.(6)第三阳极(A3):在第二和第三阳极之间为聚焦极,通常加100V~450V的可调电压,起聚焦调节作用.4, 折射定理: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穿过不同的等位面时会发生折射,电子折射定理是:规律是:电子在加速场中从低电位向高电位倾斜于电场方向运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电子将偏向于等位面的法线.7, 五极式电子枪,一共组成了三组静电透镜.第一组即浸没物镜,将阴极发射的电子流形成一个交叉点,它可称为第一透镜.第二组透镜为双电位透镜,也称预聚焦透镜,其作用是使实现交叉后又要散开的电子束会聚成近轴电子束(靠近管轴,基本平行于管轴的细电子束),以使得荧光屏上的光点小,并可减小偏转散焦,提高画面边角的分辨力.第三组透镜为单透镜,是主聚焦透镜,它将经预聚焦形成的近轴电于束最终聚焦在荧光屏上.由于它所加的电压高,可使电子束加速到很高速度, 轰击荧光屏时产生出高亮点.8, 显像管锥体内壁的石墨导电层与第四阳极连通,一起形成一个等电位空间,使电子束飞出第四阳极后便直线,匀速地射到荧光屏上.锥体外表面也涂满了一薄层石墨导电层,与电视机的地相连接,可防止玻壳外表面积累静电荷.同时内外壁间形成几百皮法(PF)的电容,作为显像管高压的滤波电容.11,偏转距离公式如下.从该公式可见偏转距离D与a,L和H成正比;与成反比.从物理上讲,偏转距离D与电子在磁场做圆周运动的偏转半径r成反比的,因为越大,电子获得的能力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偏转半径r越大,则偏转距离越小;a 为偏转区长度,a越长,电子旋转的圆弧越长,则偏转角越大,对应的偏转距离D越大;L为偏转中心至屏幕中心的距离,L越长,显然在偏转角相同的情况下,D 越大;H为磁场强度,磁场强度越强,则偏转半径r越小,偏转角越大,对应的偏转距离D也越大.12,由于电子束偏转半径小于荧光屏的曲率半径,使得偏转角越大,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移动速度越快,从而产生枕形失真.自会聚彩色显像管中垂直枕形失真因场偏转场桶形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校正,通常可不设水平枕形校正电路,但垂直枕形校正一般必须设置.可采用枕形校正电路进行校正.13,水平偏转线圈呈马鞍形绕制,水平套在管径外面,磁心里面,产生垂直方向磁场,使电子束产生水平偏转,而且可使偏转磁场束缚在管径中.场偏转线圈直接绕在磁心上,以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使电子束产生垂直偏转.17,通常称显像管阴极电流与栅阴极电压之间的关系为显像管的调制特性.表示式为:调制特性如图.18,阴极激励方式指在显像管中,栅极接地为0V,图像信号加到阴极上的方式.实际工作中显像管中,栅极接地为0V,加到阴极上的信号应是负极性电视信号.图参见教材图5-13(P68).21,校正级是指在电视传输通道中加上的一级非线性放大级,使系统的总值等于1.由于在整个电视系统中,显像管阴极电流与栅阴极电压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摄像器件的光电转换线性关系,若系统中不采取其他措施,则重现图像的亮度会失真.校正级具体的值,由于1,对黑白显像管3=2.2,故:=1/1×2.2=0.45.4.7μs5.8μs1.5μs。

电视原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答案]

电视原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答案]

总复习题下面试题为电视机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望大家参考……一、选择题1、色温是(D)A、光源的温度B、光线的温度C、表示光源的冷热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A、蓝基色B、亮度C、品红色D、照度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 D)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 C)反映。

A、行频B、场频C、行逆程系数D、场逆程系数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 B)A、保证场同步期内有行同步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 C)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7、下面的( 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A、频谱交错B、大面积着色原理C、恒定亮度原理D、三基色原理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 D)A、相同B、U分量不同C、V分量不同D、完全不同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 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A、NTSCB、PALC、SECAMD、都差不多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 B)A、实现频谱交错B、减少视频带宽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 C)A、行同步脉冲上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 C)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B、时间分离C、相位分离D、频率分离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1. 什么是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将声音和图像传输到接收设备上的传播媒介。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和其他活动中的电子设备。

2. 电视是如何工作的?电视的工作原理涉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

相关信号从输入设备(如摄像机或电视信号源)传输到发送器,发送器将信号转化为高频电磁波并传输到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中的电视机将电磁波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和可听的声音。

3. 输入设备是什么?输入设备是能够把声音和图像转变为电子信号的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摄像机、麦克风和其他外部设备。

4. 传输设备是什么?传输设备是通过传输电磁波将输入设备生成的信号传送到接收设备的设备。

常见的传输设备包括电视信号发送器和电磁波传输介质,如卫星、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

5. 接收设备是什么?接收设备是能够接收传输设备传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图像和可听声音的设备。

电视机是最常见的接收设备。

6. 电视的图像是如何生成的?电视的图像是通过将连续的静态图像(称为帧)以高速播放来实现的。

电视机通过扫描一系列的水平线来构建图像,分别将每一行的像素逐一点亮,从而形成完整的图像。

7. 电视的声音是如何生成的?电视的声音是通过电视机内部的扬声器或外部声音系统来生成的。

音频信号被接收设备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号。

8. 电视的显示技术有哪些?目前常见的电视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技术(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等离子技术等。

每种技术都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9. 电视信号是如何被传输的?电视信号可以通过各种介质传输,如有线电缆、无线电波或卫星。

不同的传输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信号质量和传输距离。

10. 电视在信息传播和娱乐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电视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还是一种重要的娱乐工具。

通过电视,人们可以观看新闻、体育比赛、电影、纪录片等不同类型的节目,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娱乐享受。

电视原理答案完整版

电视原理答案完整版

1.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各有什么优缺点?P52页每一帧图像均是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逐行扫描方法使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均达到很高的要求.把一幅625行图像分成两场来扫,第一场称奇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奇数行(依次扫描1、3、5、…行),而第二场(偶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原来一帧图像扫描的行数,这就是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的行扫描频率为逐行扫描时的一半,因而电视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亦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这样采用了隔行扫描后,在图像质量下降不多的情况下,信道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但隔行扫描也会带来许多缺点,如会产生行间闪烁效应、出现并行现象及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等不良效应。

自从数字电视发展后,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图像质量,逐行扫描也已成为数字电视扫描的优选方案。

2.ATSC制、PAL制主要技术参数各有哪些?取值时多少?NTSC制的主要参数:场频fv=59.94Hz(60Hz);行频fH=525*fv/2=15.734kHz;每帧525行;图像信号标称带宽为4.2MHz;伴音与图像载频之差为4.5MHz;彩色副载波频率fsc=3.57954506MHz。

PAL制的主要参数:行周期Th=64us, 行频fh=15625HZ;行正程Ths=52us, 行逆程Thr=12us;场周期Tv=20ms, 场频fv=50HZ;场正程 Tvs=287Th+20us=18.388ms;场逆程Tvr=25Th+12us=1.6ms;帧周期Tz=40ms,每帧行数625行(其中正程575行);帧频fz=25HZ,每场行数312.5行(其中正程287.5行)彩色调制频率为4.43MHz,伴音调制频率为6.5MHz。

3.标准彩条信号100-0-100-01有什么特点?特点:1.这些彩条信号都不用摄像机摄制,由光子电路产生2.都是100%饱和色,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3.彩色是三基色、三补色,加白、黑组成,从左往右按亮度递减而非均匀递减4.以横轴的中心点将其反折,并将各对应值相加,一定为0,说明补色与基色关系以及白色时的色变信号为0 4.射频、视频、载频、固像载频、伴音载频的概念、关系5.PAL制彩色电视组成答:彩色电视机的任务,是把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彩色电视信号,通过一系列的放大、变换和解码过程还原为三个基色图像信号,最后在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上重现出原来彩色图像,在扬声器中还原出伴音。

电视机原理考试习题与答案

电视机原理考试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为(A )。

A.负极性调幅B.平衡调幅C.调频D.调相1、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为(C )。

A.正极性调幅B.负极性调幅C.调频D.既调幅又调相2、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C )。

A.4.2 MHz B.6 MHz C.8 MHz D.12 MHz2、我国电视标准规定:视频信号的频带宽度为( B )。

A.4.2 MHz B.6MHz C.8 MHz D.12 MHz3.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5 B.31.5 C.33.57 D.383、我国电视标准规定的帧频和每帧的扫描行数分别为( A )。

A.25 Hz、625行B.60 Hz、525行C.50 Hz、625行D.30Hz、525行4、彩色电视机出现无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故障现象的可能部位是(C )。

A.场扫描电路B.伴音电路C.开关电源D.A与C4、某电视机出现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故障原因是(B )。

A.电源B.高频头C.行扫描电路D.显像管及附属电路5、电视机中,行扫描电路停止工作时,将会出现(C )的故障现象。

A.水平一条亮线B.有光栅无图像C.垂直一条亮线D.无光栅5、电视机中,场扫描电路停止工作时,将会出现(A )的故障现象。

A、水平一条亮线B.有光栅无图像C、垂直一条亮线D.无光栅6、人眼具有最大视敏度的彩色光的波长是(D )A.λ= 380 nm B.λ= 555 nmC.λ= 680 nm D.λ= 780nm7、色调是由彩色光的(C )决定。

A.辐射功率B.颜色的深浅C.波长D.掺入白光的多少7、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 )。

A.亮度B.种类C.深浅D.以上都不对8、当三基色信号的强度相等R = G = B时,屏幕呈现的颜色为(D)。

A.红色B.绿色C.蓝色D.白色9、实现频谱交错时,NTSC制采用了(A )。

电视机原理练习题(判断选择)(2007)

电视机原理练习题(判断选择)(2007)

11《电视原理》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在相对应的括号内。

)1.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场扫描信号的频率是( A )Hz。

A. 50B. 60C. 100D. 156252.在PAL制式彩色电视机中,行扫描信号的频率为( C )Hz。

A. 38B. 50C. 15625D. 4.433.PAL制式彩色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载频的频率为( D )MHz。

A. 4.43B. 31.5C. 33.57D. 384.我国的电视系统,对图像信号采用了残留边带方式发射,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B )。

A.增加抗干扰能力B.节省频带宽度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我国电视系统中,伴音调频信号的载频为( C )MHz。

A. 10.7B. 37C. 6.5D. 4.436.显像管电子束流的大小受( D ) 控制。

A. 灯丝B. 栅极电位C. 阴极电位D. 栅-阴极间电位差7.显像管的电子束是由( D ) 产生的。

A. 灯丝B. 行偏转线圈C. 场偏转线圈D. 电子枪8.电视频道的频道带宽为( C )MHz。

A. 6B. 6.5C. 8D. 0~69.电视机中放特性曲线的实际形状为( D )。

A. 矩形B. 三角形C. 锯齿形D. 草垛形10.彩色电视机中,中放AGC控制范围一般约为( B ) dB。

A. 20B. 40C. 60D. 8011.显像管灯丝的作用是( C )。

A. 聚焦B. 发射热电子C. 加热阴极D. 形成阻滞电场12.电视信号中,场消隐信号频率为( C )Hz。

A. 15625B. 31250C. 50D. 2513.在开关式稳压电源电路中,电源开关管工作在( D )状态。

A.放大 B.饱和 C.截止 D.开关14.在彩色电视系统中,选用的三基色分别是( B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绿、紫 D.蓝、黄、绿15.在彩色电视系统中,传送的信号是( B )。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色温是(D)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3.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 B.三个基色信号 C.亮度信号 D.色度信号4.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A.增加抗干扰能力 B.节省频带宽度 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

A.亮度信号 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 C.复合同步信号 D.色副载波6.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A.三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色差信号 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7.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

A.红基色的亮度 B.绿基色的亮度 C.蓝基色的亮度 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8.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 A)分离方式完成的。

A.频率 B.时间 C.相位 D.幅度9.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6.5 B.31.5 C.33.57 D.3810、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11.在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中,需要吸收的两个频率点是( D )。

A.30 MHz/31.5 MHz B.31.5 MHz/38 MHzC.38 MHz/39.5 MHz D.30 MHz/39.5 MHz12.彩色电视机中,由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出三基色信号的过程称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同步检波 D.视频检波13、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指的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14.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数字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数字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数字电视原理课后答案【篇一:数字电视原理复习材料】>光是一种电磁波。

人眼能看见的可见光谱波长只集中在400到800个纳米之间,频率约为波长/m?f1.2.1视觉的光效应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神经,在大脑里产生视觉效应,人眼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感光灵敏度是不同的,描述这个特性的曲线称为视敏特性曲线。

椎状细胞(白天)和杠状细胞(夜晚)。

??ct?cf?c由视敏特性曲线可见:人眼对550nm的光的感觉最敏感,所以,人们到草原和森林的时候眼睛感到很舒服。

人眼还有明暗视觉和亮度感觉,这些参量均与对比度有关,利用这个特性可以使所显示的图像技术变得简单,只要保证对比度即可,不需要与原图的亮度变化相同。

1.3.1光的颜色与彩色三要素? 彩色三要素? 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光功率) ? 色调是指颜色的类别,是决定色彩本质的基本参量。

(光波长)? 色饱和度是指彩色所呈现色彩的深浅程度(或浓度)。

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

1.3.2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三基色原理三基色原理是指自然界中常见的大部分彩色都可由三种相互独立的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

? 波长为700nm的红光为红基色——r(红) ? 波长为546.1nm的绿光为绿基色——g(绿) ? 波长为435.8nm的蓝光为蓝基色——b(蓝) 1.3.2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相加混色相加混色是各分色的光谱成分相加,混色所得彩色光的亮度等于三种基色的亮度和。

彩色电视系统就是利用红、绿、蓝三种基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产生各种不同的彩色。

rgb彩色图像rgb模式 (用于显示打印) ● 特点:色彩鲜艳? 亮度公式在色度学中,通常把由配色方程式配出的彩色光f的亮度用光通量来表示,即: y = 0.299 r + 0.587 g + 0.114 b配色方程式中的光通量用比色计来测量定义:0.299lm为红基色单位[r], 0.587lm为绿基色单位[g],0.114lm为蓝基色单位[b],则 y1c白=1[r]+1[g]+1[b]显示图像的基本思路点多成线,线多成面对点的扫描称为行扫描,对线的扫描称为场扫描。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1. 什么是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和光学原理将图像和声音传递到观众家里的设备。

它可以将照片、录像和其他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同时也能够播放声音,使观众能够在家中观赏各种节目、电影和新闻。

2. 电视是如何工作的?电视使用了多种技术和原理来实现图像和声音的传递。

首先,电视摄像头或视频摄像机负责拍摄现实世界中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电子信号。

这些电子信号被发送到电视接收器中,经过处理后,最终被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3. 电视图像是如何生成的?当摄像头捕捉到图像时,它将图像转换为电荷耦合器件(CCD)中的电子信号。

这些电子信号经过数位转换器和编码器的处理,最终转化为数字信号。

然后,这些数字信号通过电视接收器中的视频处理器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适合在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模拟信号。

最后,这些模拟信号被发送到电视屏幕上的电子枪,通过电子束扫描方式在屏幕上逐行显示,形成完整的图像。

4. 电视声音是如何传输的?电视声音的传输是通过调制的方式实现的。

在电视广播中,声音信号是通过广播电台以模拟形式传输的。

当电视接收器接收到这些模拟声音信号时,它通过解调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号。

这些声音信号然后通过电视扬声器放大和播放,使观众能够听到声音。

5. 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是什么?在过去,电视信号主要是通过空中无线波传输的。

这种传输方式称为无线电频道广播。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也成为了流行的电视信号传输方式。

有线电视通过电缆系统将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的电视接收器,而卫星电视则通过卫星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

6. 电视屏幕是如何工作的?电视屏幕使用了荧光物质和电子束技术来显示图像。

在电视屏幕的后面,有一个涂有荧光物质的玻璃背板,这个背板被称为面板。

当电子束扫过面板时,荧光物质受到激发并发光,形成图像的亮点。

通过电子束的定位和扫描,整个图像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7. 电视信号的分辨率是什么意思?电视信号的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见细节的数量。

优选电视原理所有习题讲解

优选电视原理所有习题讲解
由此求出在RGB色度系统中的色度坐标值为 r=R/m=20/231.65=0.0863, g=G/m=11.98/231.65=0.0517 b=B/m=199.67/231.65=0.8619
在XYZ色度系统和RGB色度系统中光谱三刺激值转换关系如下:
X 2.7689 1.7581 1.1302R
优选电视原理所有习题讲解
1.9 已知两种色光F1和F2的配色方程

F=1[R]+1[G]+1[B]
F=5[R]+5[G]+2[B]
R
计算合成色光F1+2的色度坐标r、g、b,
并在麦克斯韦三角形中标出F1, F2和
F1+2的坐标位置。
F2
解: F1+2=(1+5)[R]+(1+5)[G]+(1+2)
品 红;蓝 黑;
其它彩色条亮度不变,色调也不变。
第三章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3.1 设NTSC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F 1[Re ] ,2[求Ge编] 码 后所得信号Y、I、Q和C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 图。
解:三刺激值 R=1 G=2 B=0 , 根据Y、I、Q和R 、G、 B的转换关系:
B
0.75
0.75
0.75
0 0
0
t0
0
0
t0
t
Y 0.89
0.66 0.44 0.22
0
R-Y
0.53
0.11 0.09
0
-0.44 0
t
B-Y
0
0
0
t
-0.44 -0.66
-0.22
-0.89
彩条信号中包含蓝基色光分量的:白条、青条、品条、蓝条的亮度幅度减小 了0.11,变暗, 色调变化:白 黄;青 绿;

彩色电视机原理试题答案

彩色电视机原理试题答案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期末试题一、填空题1.彩色三要素是: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2.亮度方程:Y=0.30R+0.59G+0.11B3三基色原理:内容:1)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反之,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都可以分解为三基色2)三基色必须是独立的,其中任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两种基色混合得到;3)混合色的色调的色饱和程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

4)混合色的亮度等于三基色亮度之和。

正交平衡调幅定义:用两个色差信号分别对频率相同,相位相差90°(正交)的两个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然后将两个已调色差信号相加色度信号。

4.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主要扫描参数如下:行频15626Hz,场频50Hz,行周期64us,场周期20ms,行正程时间大于等于52us,场正程时间大于等于18.4ms,行逆程时间小于等于12us,场逆程时间小于等于1.6ms,帧频25Hz,每帧行数625(显示575),帧周期40ms,每场行数312.5(显示287.5)。

频道带宽8MHz,伴音载频及图像载频6.5MHz.(P13)5.图像调制方式ASB、伴音调制方式:调频,我国规定的图像中频38M,伴音中频31.5M。

彩色全电视信号包括哪些:亮度信号、色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开槽脉冲、前后消隐脉冲。

6.国际三大制式:NTSC制式:正交平衡调幅制;PAL制式:逐行倒向正交平衡调幅制;SECAM 制式:逐行轮换调频制。

我国采用的PAL制式。

7.PAL制式彩色信号的频谱特点:红高蓝底亮在中,1/4 Fh间置为兼容。

8.BU、BH、BL波段:VHF L 0 0 12 VHF H 0 12 0 UHF 12 0 09高频通道的组成:(P50)10.开关稳压电源的特点:开关稳压电源具有功耗小、效率高、温升低、重量轻、体积小、稳压范围宽以及用行频脉冲作开关信号等特点。

(开关晶体管采用行频脉冲作为其开关信号,1可使电源的开关过程对电视图像造成的干扰减至最小,2而且由于频率高,滤波电容的容量可大大减小。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试题与答案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1、我国电视采用的扫描方式是( D )。

A、逐场扫描B、隔场扫描C、逐行扫描D、隔行扫描2、所谓“隔行扫描”是指( A )A、一帧图像由两场扫描完成B、一场图像由两帧扫描完成C、一行传送图像、下一行不传送图像D、一行传送Y信号,下一行传送C信号3、在PAL-I 制中,场频和行频分别是( A )A、50Hz/15625HzB、60Hz/15625HzC、50Hz/15730HzD、60Hz/15730Hz4、图像信号中的高频代表( B )A、大面积背景B、图像细节C、图像中的彩色部分D、图像中的明亮部分5、视频信号中的消隐信号应与( D )一样高。

A、同步电平B、白电平C、灰电平D、黑电平6、行扫描正程传送的信号有(A、B )A、Y信号B、C信号C、色同步信号D、复合同步信号与复合消隐信号7、全电视信号中,幅度最高的是(C )A、图像中的白电平B、图像中的黑电平C、同步头D、消隐电平8、行扫描逆程传送的信号有(C、D )A、Y信号B、C信号C、色同步信号D、复合同步信号与复合消隐信号9、兼容制彩色电视广播中传送的三个信号是(C )A、R/G/BB、R-Y/B-Y/G-YC、Y/R-Y/B-YD、Y/R-Y/G-Y10、由等量红、绿、蓝三个基色两两相加混色所形成的彩色分别是( B )。

A、黄、白、青B、紫、黄、青C、红、黄、绿D、紫、蓝、青11、彩色电视中作为色度信号传输的是( C )。

A、三个基色信号B、二个基色信号C、二个色差信号D、三个色差信号12、G-Y色差信号用( C )还原A、R-Y与Y信号相加B、B-Y与Y信号相加C、R-Y与B-Y信号相加D、R与B信号相加13、为了实现频谱交错,PAL制采用( A )方法选择副载波。

A、1/4行频间置B、半行频间置C、行频间置D、4.43MHz间置14、在NTSC制中,副载波频率为( A )A、3.58MHzB、4.25MHzC、4.406MHzD、4.43MHz15、为了实现频谱交错,NTSC制采用( B )方法选择副载波。

电视原理复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复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电子扫描又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电视机采用后一种扫描方式,这种方式将一帧图像分解成两场扫描,这样可在一秒钟内扫描 50 场,从而减少图像的闪烁感。

2.我国广播电视规定:一个电视频道的带宽是__8_MHz,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___MHz;接收机相应的本振频率总比图象载频高_38___MHz。

3. 若将黑白全电视信号分为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对于负极性信号来说,电平最高的是__同步信号___,其次是__消隐信号__,电平最低的是_图像信号_______。

4. 电视信号中的开槽脉冲的作用是保证__场逆程____期间的行同步。

5.显像管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栅极、加速极、聚焦极和高压阳极组成。

6调节亮度电位器可以改变阴极电压,阴极电压越高,光栅越暗。

7.高频头有两种:__机械式_高频头和_电调谐__高频头。

8.机械高频头是通过改变电感进行频道选择的;电调谐高频头是通过调节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来改变回路中的电容进行频道选择的。

9.公共通道是指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共用的电路,它是指从高频头到预视放之间的电路。

10.电视机的增益主要靠_____中频__放大器解决。

11.中频滤波器是用来选取高频头送来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并抑制邻频道干扰信号,早期电视机常用LC元件构成中频滤波器,现在基本上采用声表面波滤波器构成中频滤波器。

12.中频放大电路除了能放大信号外,还具有视频检波功能。

13.预视放电路主要是分配信号,将伴音信号送到伴音通道,将视频信号送到视放电路,预视放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这是因为它采用了电压跟随器。

14.AGC电路可分为高放AGC(RFAGC)和中放AGC(IFAGC),其中前者用来控制高频头的高放级增益,后者用来控制图像中放增益。

15.伴音通道鉴频器的作用是从 6.5MH Z伴音调频信号中检出伴音信号。

16.通常有两种AGC工作方式,称为正向AGC 和反向AGC 。

电视原理答案

电视原理答案

电视原理答案
电视原理是利用电子技术和光学原理使图像和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形成并展示在屏幕上的一种设备。

首先,电视信号的生成是通过使用摄像机和麦克风来收集图像和声音。

摄像机中的图像传感器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处理和编码将其转化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麦克风则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接下来,信号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视频信号经过调制,使用特定的频率和振幅变化来携带图像信息。

音频信号也经过类似的调制和传输过程。

这些信号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到接收器。

在接收器中,信号首先经过解调和解码处理,恢复成原始的视频和音频信号。

视频信号经过特定的处理,通过扫描线和逐行扫描的方式将图像像素化并显示在屏幕上。

音频信号则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为了提高图像和声音的质量,电视还经过了许多处理步骤。

例如,信号处理包括去除噪声、调整亮度、对比度和颜色平衡等。

音频处理包括消除杂音和改进音质。

除此之外,现代电视还常常包括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网络连接、智能电视功能和高清显示等。

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更复杂的技术,包括网络通信、计算处理和显示技术等。

总结来说,电视原理是将图像和声音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并经过处理和显示技术在屏幕上展示出来的一种设备。

电视的工作涉及信号的生成、传输、接收和处理等多个步骤,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体验。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2- 8 、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眼的彩色分辨角(视敏角)一般比黑白大3〜5倍,即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是对黑白细节分辨力的1/3~1/5 。

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实现色度压缩,亮色共用频带。

2- 13、说明隔行扫描的优点,并简述其缺点?答:优点: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

缺点: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

3- 24、何谓PAL制?其特点如何?解码端如何正确还原彩色?说明如何减小传输过程中相位失真的影响?答:PAL制是PhaSe AltematiOn Line (相位逐行交变)的缩写词,按色度信号的特点,PAL制又称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参见3.4.3 V 分量逐行倒相技术。

4- 1 、何谓彩条信号,有何特点和用途?对各种彩条信号可以怎样标记?答: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子方法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

该信号图像为在荧光屏水平方向包含有黑、白、三个基色和三个补色等宽度排列的8个竖条。

按亮度顺序自左向右排列,依次是白、黄、青、绿、品、红、蓝、黑。

在黑白显像管上显示为八条不同灰度的竖条。

彩条信号可以用四个数字来标志,对应为a-b-c-d 或a / b / c / d. 。

其中,a 为白条的电平,b 为黑条的电平,C为基色条的高电平值,d为基色条的低电平值,它们都是校正后的值。

于是100%饱和度、100%幅度的彩条信号记作100-0-100-0或100 / 0 / 100 / 0 ;1 00%饱和度、75%幅度的EBU彩条信号记作100-0-75-0 或100 / 0 / 75 / 0 。

4-4、何谓残留边带调幅?电视广播中为什采用残留边带调幅?答: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即在电视即保留调幅信号一个完整的边带(例如上边带)和部分另一边带(如下边带),即残留了部分边带。

电子与通信技术:电视机原理考试答案

电子与通信技术:电视机原理考试答案

电子与通信技术:电视机原理考试答案1、单选显像管内部结构中发射电子束的是()A、灯丝B、阴极C、阳极D、栅极正确答案:B2、填空题NTSC制色度信号F=FmSin(ωsct+θ),传送中Fm偏差引(江南博哥)起图像()失真,θ偏差引起()失真。

正确答案:色饱和度、色调3、判断题幅度分离电路分离出来的复合同步信号,其中包括行、场同步信号。

?正确答案:对4、多选PAL制解码中,梳状滤波器的组成包括()A、超声延迟线B、加法器C、减法器D、U同步检波器E、V同步检波器正确答案:A, B, C5、单选电视机重现的图像变成倾斜黑白条子的原因是()A.行频不相同B.场频不相同C.行扫描相位不相同D.场扫描相位不相同正确答案:C6、判断题将三基色信号进行组合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

正确答案:对7、判断题电视机行输出管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

工作在开关状态正确答案:错8、判断题自动消磁电路作用是关机时对显像管及周围部件进行消磁。

正确答案:错9、填空题电视机完成电——光转换是图像的()过程。

正确答案:复合10、判断题PAL制电视机,每秒钟传送的图像是50帧。

正确答案:错11、问答题什么事视频检波正确答案:从中频放大器所输出的图像调幅波中取出视频调制信号,即视频全电视信号,称为频检波。

12、单选美国地面数字彩色电视制式采用()。

A.ATSC;B.DVB-T;B-C;D.DVB-S;E.ISDB-T正确答案:A13、问答题兼容制彩色电视有哪三大制式?正确答案:SECAM制为顺序传送彩色与存贮制;NTSC制为正交平衡调幅制;PAL 制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14、填空题加在高频调谐电压变化范围是从()。

正确答案:0v到30v15、填空题电视机的增益主要靠()放大器解决。

正确答案:中频16、问答题亮度与三基色信号有什么关系?正确答案:三基色信号以不同的比例代数相加便可以合成亮度信号,它代表景物的亮度信息即:EY=0.30ER+0.59EG+0.11EB该式表明不论明亮程度如何,对于黑白图像,三基色信号值相等且与亮度信号相同。

电视原理试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电视原理作业姓名:作业序号:考点:单位:年月日第一次作业第一章1、在明视觉条件下,对辐射功率相同的510nm 绿光和610 nm 橙光的亮度感觉谁高谁低?暗视觉下又怎样呢? 答:人眼对波长为380~780nm 内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称为人眼的视敏特性根据相对视敏函数:()()()()()()λλλλU P P P P U 550550==则()()()550P U K λλ=()()()()10503.00503.0510610510610===U U K K所以:510nm 绿光和610nm 橙光的亮度感觉相同。

2、明视觉条件下,对420nm 紫光若要获得与555nm 黄绿光相同的亮度感觉,它们的辐射功率比应怎样? 答:根据以下公式可知明视觉条件下 420nm 光与555光相同亮度感觉 即V(λ)值相同()()()()555555420555r r r r p p p p = 即辐射功率应该相同3、荧屏上5条灰度条的亮度各为20、33、51、73和1002/m cd ,问哪两个相邻条之间“亮度感觉差”最小?哪两个相邻条之间的“亮度感觉差”最大?答:根据公式 0lg K B k s +=可知 亮度感觉s 与物体的亮度B 的对数成正比,所以亮度数值的差越小亮度感觉差越小,反之越大 所以 亮度为 20和33两条灰度条之间亮度感觉差最小4、 假设原景物的22/300,/9000m cd B m cd B n i m x a m ==,重现图像的2max /5.93m cd B =,环境光2/5m cd B =Φ,问对比度和亮度层次损失的损失怎样?答:原景物对比度303009000===Min Max B B c 对应梯级数68lg 3.2=⎪⎭⎫⎝⎛=C n δ不同环境中Bmax/Bmin 的比值大致相同所以 Bmin=93.5/30=3.12实际对比度:13.12512.355.93min max =++=++=φφB B B BC r对应梯级数 85.49lg 3.2=⎪⎭⎫⎝⎛=r C n δ可见,对比度由30变为12,对比度级数损失了18级。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11级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本⽂档由黄纲、张鉴、黄鑫、李跃虎整理制作其中,有⼀些错误或不合理的地⽅,请⼤家批评指正。

第⼀章电视基础知识1、什么是像素?答:将⼀幅图分解为许多细⼩的局部单元,将这种⼩单元称为像素。

2、像素有多⼤?答:⼀幅图像的像素为有限⼤,有限多。

3、像素⼤的图像清楚,还是像素⼩的图像清楚?答:图像的像素越⼩,像素密度越⼤,图像清晰度越⾼,包含的信息量越多。

4、什么是⼀帧图像?答:⼀幅平⾯图像上所有像素的集合。

5、图像的清晰度与像素有什么关系?答:图像的像素越⼩,像素密度越⼤,图像清晰度越⾼,包含的信息量越多。

6、对图像进⾏扫描的作⽤是什么?答:传送图像。

7、⽤什么⽅法传送⼀幅图像?答:扫描、抽样。

8、什么是⼈眼的视觉惰性?答:⼈眼对亮度感觉的出现和消失有⼀个滞后时间(暂留时间),约0.05s ~ 0.2s,只要两幅间断图像的间隔时间⼩于这个时间,⼈眼就会感到画⾯是连续的,变化的也是连续的,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9、图像为什么会活动?答:只要按扫描的顺序还原每个像素,只要抽样速度⾜够快,⼈眼就能感觉到正常的活动图像。

10、怎样⽤静⽌图像产⽣出活动的图像?答:只要两幅间断图像的间隔时间⼩于0.05s ~ 0.2s,⼈眼就会感到画⾯是连续的,变化的也是连续的,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11、怎样传送活动图像?答:采⽤扫描抽样的⽅式获得图像信息,可以只⽤⼀个信号通道。

12、怎样将图像光信号变成图像电信号?答:摄像管: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13、怎样从图像电信号还原出可见的图像?答: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信号的器件,显像管因电⼦束打击荧光粉⽽发光。

14、扫描电⼦束的偏转是怎样被控制的?答:电⼦束偏转控制器:偏转线圈。

15、什么是扫描光栅?答:当⾏、场偏转线圈分别加有扫描电波时,电⼦束便在⽔平和垂直偏转⼒的共同作⽤下进⾏有规律的扫描,屏幕上变出现⼀条条有规律的亮线,这些亮线常被称为光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色温是(D)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3.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 B.三个基色信号 C.亮度信号 D.色度信号4.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A.增加抗干扰能力 B.节省频带宽度 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

A.亮度信号 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 C.复合同步信号 D.色副载波6.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A.三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色差信号 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7.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

A.红基色的亮度 B.绿基色的亮度 C.蓝基色的亮度 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8.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 A)分离方式完成的。

A.频率 B.时间 C.相位 D.幅度9.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6.5 B.31.5 C.33.57 D.3810、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11.在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中,需要吸收的两个频率点是( D )。

A.30 MHz/31.5 MHz B.31.5 MHz/38 MHzC.38 MHz/39.5 MHz D.30 MHz/39.5 MHz12.彩色电视机中,由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出三基色信号的过程称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同步检波 D.视频检波13、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指的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14.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三个基色信号 B.彩色全电视信号 C.三个色差信号 D.亮度信号15.实现频谱交错时,NTSC制采用了( B )。

A.行频间置 B.半行频间置 C.四分之一行频间置 D.以上都不对16.亮度信号的灰度等级排列顺序为( C )。

A.白黄绿蓝青紫红黑 B.白黄绿蓝紫红青黑 C.白黄青绿紫红蓝黑 D.白黄青绿红紫蓝黑17.在PAL制接收机,通过色同步信号的( C )来判断N行或P行的色度信号。

A.幅度 B.频率 C.相位 D.以上都不对18.彩色电视机的色调指的是( C )。

A.色饱和度 B.颜色的深浅 C.彩色光波长 D.掺入白光的多少19.在PAL制电视机中,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是( B )。

A.调幅 B.调频 C.调相 D.既调幅又调相20.当三基色信号的强度R=G=B相等时,屏幕呈现的颜色为( D )。

A.红色 B.绿色 C. 蓝色 D.白色21.彩色的色调指的是彩色的(B )。

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22.在PAL制中,逐行倒相的信号是( B )。

A.Fu信号 B.Fv信号 C.彩色全电视信号 D.A与B23.实现频谱交错时,PAL制采用了( C )。

A.行频间置 B.半行频间置 C.四分之—行频间置 D.以上都不对24.PAL制彩色电视机中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是( B )。

A.R-Y和G-Y B.B-Y和R-Y C.G-Y和B-Y D.以上都不对25.在亮度通道中,设置延迟线的目的是( D )。

A.提高图像亮度 B.提高图像对比度 C.提高图像清晰度D.保证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同时到达末级矩阵26.色度信号的( C )决定要传送彩色图像的色饱和度。

A.频率 B.相位 C.幅度 D.A与B27.色同步信号传送时,位于( A )。

A.行消隐后肩 B.行消隐前肩 C、场消隐后肩 D.场消隐前肩28.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为( B )。

A.正极性调制 B.负极性调制 C.双极性调制 D.以上都不对29.正交平衡调幅制是指用两个色差信号分别对( C )的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

A.同频同相 B.同频反相 C.同频、相位差90 D.频率不同,相位差90 30.在彩色电视中,作为色度信号传输的是( D )。

A.三个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基色信号 D.两个色差信号31.NTSC制的主要缺点是( B )。

A.幅度失真严重 B.相位敏感 C.图像清晰度低 D.系统结构复杂32.在PAL制解码器中,梳状滤波器的作用是( D )。

A.ACC检波 B.色同步分离 C.色同步选通 D.将Fu、Fv分离33.在PAL制电视机中,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是( C )。

A.单边带调幅 B.双边带调幅 C.残留边带调幅 D.调频34.亮度信号用6MHz的宽频带传送,主要原因是( C )。

A.提高抗干扰能力 B.降低功耗,提高效率 C.保证图像有足够清晰度 D.提高图像对比度35.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36.正交平衡调幅制中,色度信号的( B )携带图像的色调信息。

A.频率 B.相位 C.幅度 D.以上都不对37.目前彩色电视信号的传送方式为( C )。

A.简单同时制 B.顺序制 C.兼容同时制 D.分时制38.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以( B )为中心的离散频谱。

A.场频谐波 B.行频谐波 C.色副载波 D.以上都不对39.NTSC制的相位失真敏感主要会引起( B )。

A.色饱和度失真 B.色调失真 C.对比度失真 D.以上都不对40.我们通常所说的红、橙、黄等颜色指的是彩色的( B )。

A .亮度 B.色调 C.色饱和度 D.对比度41.色度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B )。

A.0~1MHz B.0~1.3MHz C.4.43±1.3MHz D.0~6MHz42.电视机不用逐行扫描,而采用隔行扫描方式.主要原因是( D )。

A.提高清晰度 B.降低闪烁感 C.节省频带资源 D.B和C二、多项选择题1.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有 ( ABCDE ) 。

A.亮度信号 B.色度信号 C.色同步信号 D.同步信号E.消隐信号2.彩色电视信号编码器中,经编码后三基色信号变为 ( BDE ) 。

A.U-Y B.R-Y C.G-Y D.B-Y E.Y3.彩色的三要素是指 ( ACE ) 。

A.亮度 B.清晰度 C.色调 D.对比度 E.色饱和度4.PAL 制解码器中,梳状滤波器输出的信号是 ( BC ) 。

A.亮度信号Y B.色度分量Fv C.色度分量Fu D.色同步信号 E.色差信号G-Y5.目前的彩色电视中,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是 ( BC ) 。

A.G-Y B.B-Y C.R-Y D.U-V E.R-B6.彩色的色度是指彩色的 ( BC ) 。

A.明暗程度 B.色调 C.色饱和度 D.对比度 E.清晰度7.目前彩电流行的三大制式有 ( ABC ) 。

A.PAL 制 B.NTSC 制 C.SECAM 制 D.TDM 制 E.MAC 制三、判断题1.色调就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2.在彩色三要素中,色度指的是色调与亮度。

×3.由于在编码过程中对色差信号进行了压缩处理,因此在相应的解码器中必须对解调出的色差信号进行去压缩处理。

√4.PAL 制是利用逐行倒相技术,克服相位色调失真的。

√5.可见光就是指人们所说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

×6.利用频率分离方法可以把色度与亮度信号分离开来。

√7.由于色度信号的两个色差分量的频谱交错,因此可以利用频率分离的方法将两个色差分量分离开来。

√8.三基色原理说明了用 R、G、B三种基色按相同比例混合时,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

×9.利用三基色混合成的彩色的色调和色饱和度由参与混合的三基色的比例决定。

√10. PAL 解码器中,梳状滤波器输出的信号为R-Y 和 B-Y 。

×11.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时,会引起彩色的色饱和度失真。

×12.彩色显像管的三个阴极上加的是彩色全电视信号。

×13.将三基色信号进行组合处理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

√14.在色度通道中,利用 4.43MHz 的带通滤波器把亮度信号滤掉,取出色度 ( 含色同步 ) 信号。

√15.亮度通道中,利用 4.43 MHz 的带通滤波器把色度信号滤掉,取出亮度信号。

×16.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三个阴极上加的是三个色差信号。

×17.利用幅度分离电路可以完成色同步信号与色度信号的分离。

×18.射频电视信号中,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 6.5 MHz 。

√19.图像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与正极性调制比较,它具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

√20.行、场消隐信号分别出现在行、场扫描的正程期间。

×21. PAL 制中的逐行倒相就是将整个色度信号倒相。

×22.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都是在行扫描正程时间出现的。

×23.利用频率分离电路可以把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分开。

×24.在 R 、 G 、 B 三基色中,任何—种基色都不可能由其他两种基色混合产生。

√25.在彩色电视信号传送时,也可以选用 R-Y 、 G-Y 两个色差信号来传送彩色信息。

√第一章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使人眼产生颜色感觉,称为可见光。

红橙黄绿青蓝紫,白黄青绿紫红蓝黑光源色温定义:光源的可见光谱与某温度的绝对黑体辐射的可见光谱相同或者相近时,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三基色原理: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可以分解为三基色,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自然界大多数的彩色彩色三要素:亮度:光的明亮程度色调:彩色的类别饱和度:彩色光的深浅程度第二章黑白接收机:亮度/消隐/同步信号,开槽/均衡脉冲彩色接收机:黑白接收机+色度、色同步信号第三章复合同步信号和复合消隐信号是电视系统传送的辅助信号,最终不在荧光屏上显示,所以是在行、场扫描逆程期间进行传输。

图像信号是电视系统传送的图像信息,在行、场扫描正程期间传送。

其中,复合同步信号是为了确保电视机重现图像与电视台发送图像严格同步,以正确、稳定地重现图像,也就是说,同步信号是使收、发端电子束扫描同步(同频、同相)复合消隐信号用于消隐行、场回扫期间的扫描痕迹。

目前世界上彩色电视制式有:NTSC、PAL、SECAM(都是模拟信号)高频混合原理:用亮度信号的高频分量来代替基色信号中未被传送的高频分量亮度信号(1.3~6MHz)我国标准:亮度信号带宽:0~6MHz色度信号带宽:0~1.3MHzFm:饱和度,幅值(幅度)φ:色调,相位 F:色度PAL编码器:在摄像机中将三个基色信号编码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