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误解的古格言、诗句
被误解的古文
![被误解的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8bf05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c.png)
被误解的古文
古文常常被人们误解,因为其使用的语言和表述方式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受到误解的古文,以及其相关的参考内容:
1. “人非生而知之,惟学而知之。
”
这句话被人们误解为“人生而知之无需学习”。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是生来就知道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这句话被误解为“包容万物,容人大度”。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海洋能够容纳所有的河流,因为它有足够的容量”。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这句话被误解为鼓励人们不断地追求成功和力量。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星辰运动不停地前进,君子应该像星辰一样坚强不屈”。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这句话被误解为“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权力”。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5. “书到用时方恨少。
”
这句话被误解为“读书无用”。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真正需要知识时,才会感到自己所学的不够多”。
以上是受到误解的几句古文,我们需要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才能真正领悟它们的内涵和意义。
历史上被误解的十句名言,你都理解对了么
![历史上被误解的十句名言,你都理解对了么](https://img.taocdn.com/s3/m/0830bf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73.png)
历史上被误解的十句名言,你都理解对了么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其实是战士之间的约定,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
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人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比如猪狗一般;其实是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
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出自?庄子·大宗师?。
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
四、父母在,不远游其实还有后一句,游必有方,父母健在不要走远了,实在要去的话,要告诉父母你的去向,别让家人担心。
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后来变成了没有后代。
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人的解释是,人如果不为自己,就会被天地诛杀。
正确解释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整句话的意义就是:人如果不遵循天道做好自己,就会被天地之力所反弹而受到伤害。
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今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为形容老师一生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感人奉献的经典名句。
可其实这句诗的原出处,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却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
丝方尽的“丝”与相思的“思”同音,比喻为爱相思流泪,至死不干。
八、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
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已经当惊世界殊了。
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人难免会犯错的古言
![人难免会犯错的古言](https://img.taocdn.com/s3/m/eae285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b.png)
人难免会犯错的古言
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人难免会犯错的格言和谚语,以下是其中一些: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
说明即使明智的人也难免犯错,而愚蠢的人有时也
会偶然成功。
2."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 表示小小的疏忽或错误
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 意味着没有人是完美
的,每个人都会犯错。
4."骑驴找马" - 意味着人们有时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最终会找到正确的道路。
5."吃一堑,长一智。
" - 表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变
得更加聪明。
6."水满则溢,人满则谦。
" - 警示人们在成功或拥有
权力时要保持谦逊,以免犯错。
7."画龙点睛" - 意味着一幅画或计划的精髓通常在细
节中,如果忽视了这些细节,就会犯错。
这些古言都强调了人类在生活中难免会犯错的现实,并鼓励人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成长。
高考语文常被误解的十句诗
![高考语文常被误解的十句诗](https://img.taocdn.com/s3/m/bad93f7accbff121dd3683db.png)
1、贫贱夫妻百事哀误解读: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
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
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2、横眉冷对千夫指误解读: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诗作于1932年10月。
领导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高度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是说流言猛于虎。
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其实这里的“千夫”应该理解为“群众”。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
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鲁迅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3、朱门酒肉臭杜甫诗“朱门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发出香味的意思,这两句的含义是:达官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因此,很多读者未能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
被误解,不想辨清的诗句
![被误解,不想辨清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7de2c9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1.png)
被误解,不想辨清的诗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春秋《诗经·王风·黍离》
译文: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译文: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情怀,还有谁肯为我来表明内心的坦荡光明呢?
3、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
——民间俗语
译文:是非曲直难以辩解,只有时间才能验证一切。
4、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春秋《诗经·小雅,伐木》
译文: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5、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放言》
译文: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6、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诗经·邶风谷风
译文:身清白的人,即使他不说澄清自己的话,他也是清白的;而本身是坏人的人,即使他对一件自己做的坏事百般抵赖,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坏人。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洛阳的亲朋好友如今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清雅、纯洁。
诗词名句:那些耳熟能详却被我们“误读”的10句古诗词,你的理解真的是对的吗?
![诗词名句:那些耳熟能详却被我们“误读”的10句古诗词,你的理解真的是对的吗?](https://img.taocdn.com/s3/m/f6f1743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9.png)
诗词名句:那些耳熟能详却被我们“误读”的10句古诗词,你的理解真的是对的吗?1.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误解: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正解:这句诗出自元稹悼念亡妻韦丛的《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里的“此恨”指的是夫妻间的生离死别。
诗人说,他明明知道这是人所不免的,但是对于曾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却是更为悲哀的。
2.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误解:这是一首爱情诗,形容恋人间的矢志不渝。
正解:这句诗来自《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是《诗经》中一首典型的战争诗,全诗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描写征人出征的场景,后两章则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
所以,这句诗实际上是歌颂战友间的情谊。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误解:这首诗是描写男女相思之情。
正解: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又作《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怀念友人李龟年而写。
据说后来李龟年流落江南,唱起这首诗,不禁潸然泪下。
红豆产于南方,鲜红浑圆,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它又被称为“相思豆”。
“相思”其实并不限于爱情,朋友间、亲人间其实亦可使用。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误解:这句诗常被用来歌颂老师的无私奉献。
正解:这句诗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爱情诗。
容易被误解的古诗词名句
![容易被误解的古诗词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d108d93890c69ec3d5bb75f7.png)
容易被误解的古诗词名句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误解: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贫贱夫妻百事哀误解: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
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
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三、朱门酒肉臭杜甫诗“朱门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发出香味的意思,这两句的含义是:达官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四、横眉冷对千夫指误解: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诗作于1932年10月。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是说流言猛于虎。
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其实这里的“千夫”应该理解为“群众”。
《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
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鲁迅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因此,很多读者未能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
那些被用错的名言警句
![那些被用错的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3ac12f300912a216147929b6.png)
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
• 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半。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 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意思就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 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 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东西,是必然失败的。 庄子本来是想劝人们顺应自然,不要勉强自己, 现在却成了用来劝人们刻苦读书的名句,这岂 不是与他的本意相悖了吗?
完
三思而后行。
原文是这样的。
• 原文:李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 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 孔子本来是劝人们不要太过于谨慎,否则 就会产生问题。现在却成为了劝人多考虑 问题的名句,如果孔子知道了,会不会哭 笑不得呢?
同学们,生活处处有语 文!只要你有一双善于 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 在每时每刻领悟语文的 魅力!让我们一起,发 现文字之美,领悟语文 魅力吧!
——那些被误会了的名言警句
概述
•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接触到古人的名言警 句。但是,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有些名句 却被人们误解了。今天,让我们来看一看 那些被误解的名句吧!
以德报怨
•其实,原句是这样的。 Nhomakorabea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报怨,何 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意思就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师傅,别人打我了, 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教化 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抱怨, 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 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 直抱怨’,以牙还牙。 看来,其实,孔子是鼓励学生有恩必偿,有仇必报的, 而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一直忍耐!
高考复习语文常被误读的十大诗句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复习语文常被误读的十大诗句语文综合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8cacfabed5b9f3f80f1c95.png)
2021高考复习语文常被误读的十大诗句|语文综合知识-高考复习最重要的是查缺补漏,以下是整理的语文常被误读的十大诗句,请大家掌握.贫贱百事哀ﻭ误读:生活贫贱的,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
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百事哀.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
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ﻭ横眉冷对千夫指误读: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此诗作于1932年10月。
领导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高度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是说流言猛于虎.而当时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ﻭ其实这里的千夫应该理解为群众。
《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里的千人就是群众的意思.另外,从词性方面来说,千夫指对孺子牛,才能使对联显得工整,这是一首七律,应该不会犯这个小错误。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这是一生的真实写照尤适用于现在的反腐。
ﻭ朱门酒肉臭ﻭ杜甫诗朱门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为腐烂发臭,其实这个臭就是香,xiu 臭,在古代是发出香味的意思,这两句的含义是:达贵族的家中酒和肉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路边还有冻死的骨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因此,很多读者未能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
那些被误解的反义的古诗句
![那些被误解的反义的古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514288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0.png)
那些被误解的反义的古诗句
1、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解释:这里的“为”是指修为、修行,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修为,品行天地不容。
2、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解释,:实际古文里是“度”字,度量的意思,后来被误解念成“毒”。
3、王八蛋
解释:这个是被读岔劈了,古代叫“忘八端”“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4、无奸不商
解释:无奸不商的奸,是冒尖的尖,古代卖米,他是以斗来作为量度,你如果不冒一个“尖”,你就不是一个好商人,这是一个褒义词。
5、人尽可夫
解释:不是说逮一个好一个,而是指老公选谁都可以,亲爹只有一个。
6、金屋藏娇
解释:是汉武帝与陈阿娇的典故,藏的是正经媳妇,不是小情人。
7、父母在不远游
解释:不是说父母在不能去远走,下面还有半句,“游必有方”你把父母安顿好,还是可以出去转转的。
8、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解释:不是说你没有儿子,女儿就不孝顺,“无后为大”的意思是你没有尽到一个后辈的责任,是最大的不孝。
9、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解释:其实下面还有两句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10、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解释:这句话是拿破仑说的,他后面还有一句“感谢上帝,让它继续沉睡吧”!
1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解释:很多人把它理解为不断地温习,理解了新的东西,所以很高兴。
实际是你要将学到的东西加以练习,实践,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真心被误解的诗句
![真心被误解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0c107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d.png)
真心被误解的诗句1.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
生烟并不是产生烟雾,而是指一种幻觉,瑠璃生辉,玉生薄烟。
而“沧海月明珠有泪”也是指某种情感和心情,和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唐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实际上是在描述在山区行路,有时可能会走错路,但即使走错路也可以柳暗花明,找到一村。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诗句。
实际上是在表达寂寞,孤独的心情,因为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是他唯一的伴侣。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词句。
实际上是在表达失恋后的悲伤和无奈,对愁苦的描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法。
5.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的诗句。
其实是在表达积势成大,聚沙成塔的道理,而非字面上的意思。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代李白《赠汪伦》中的诗句。
实际上是在回忆与好友汪伦的情谊交往,非常值得珍惜。
7.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唐代杜牧《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并不是指所有情感都注定失落,只是惜别之情波涛不息。
8.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清代纳兰性德《与李淳风华塑同观山》中的诗句。
文字表达的不是人生中冷漠无情的现实,而是时光流转无情,与美好瞬间的离愁别绪。
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明代唐寅《临江仙》中的诗句。
并不是字面上的财运顺利,而是表达人有兴趣和爱好时无所不能的精神和毅力。
10.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并不是鬼神无端的来访,或幻觉,而是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回忆,以及于梦中会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被误解的九句古语
![被误解的九句古语](https://img.taocdn.com/s3/m/cdddbaf304a1b0717fd5dd3a.png)
被误解的九句古语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
尤其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俗语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义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众。
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一字之差,演变成反面派的“真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离谱的一个例子之一,初中生也应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
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古人所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
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的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因为《论语》的这句话,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很多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人在为孔子鸣不平。
众所周知在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自始至终给老夫子戴着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因此这些辩护的声音也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
孔子一贯的思想是平等、仁爱,爱人如己,他怎么会歧视女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原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易经》比较费解的是“君子以自强不息”。
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君子应当自强不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以”在古文里是“用”的意思。
其意思应是“君子以之自强不息”,就是君子用了它以后就会自强不息。
这里的“之”,就是指前面的“天行健”。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天道的运行是最健康的,君子通过顺应这种规律,使自己变得强壮,生生不息,而不是让君子埋头苦干不松劲儿的意思。
这种处世之道,在古时候几乎人人都懂,老子不是也说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0大被误解的古代名言(整理)
![10大被误解的古代名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7638eff8c75fbfc77db269.png)
10大被误解的古代名言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记》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刑罚不以大夫为上,礼仪不以庶人为下。
不管是刑罚还是礼仪都当一视同仁。
上和下是“以。
为上(下)”的意思。
2、以德报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
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4、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
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
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被误传的18首古人诗句,经典中的经典……你被误导了几句?
![被误传的18首古人诗句,经典中的经典……你被误导了几句?](https://img.taocdn.com/s3/m/8baa47d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8.png)
被误传的18首古人诗句,经典中的经典……你被误导了几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NO~NO~NO!很多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名句都是被误传的哦,不想在人前露怯,就赶紧往下看吧!1、《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花月痕》魏子安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3、《集杭州俗语诗》黄増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4、《长恨歌》白居易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励学篇》赵恒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6、《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明妃出塞图7、《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8、《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9、《夜作》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10、《自遣》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1、《遣悲怀其二》元稹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2、《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历史上被误解的十大诗句
![历史上被误解的十大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f1f2df7da0116c175e0e481d.png)
履历上被误解的十大诗句之阳早格格创做墨门酒肉臭杜甫诗"墨门酒肉臭"的"臭"普遍人皆明黑为"腐败收臭",本去那个"臭"便是"香",xiu臭,正在古代是收出香味的意义.贫贱伉俪百事哀误解:死计贫贱的伉俪,事事不称心.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尾,皆为名篇.其一:"昔日戏止身后意,今往皆到少远去.衣裳已真止瞅尽,针线犹存已忍启.尚念旧情怜婢仆,也曾果梦收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伉俪百事哀." 贫困死计固然有诸多不逆心,然而,从诗中所道到的正在凡是死计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不妨瞅出诗人沉正在道衷肠而不是道讲理.伉俪死他人所易免,但是回念当年贫贱相守,现在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楚切,百事皆哀感了.横眉热对于千妇指误解:横眉热对于仇人的指责与攻打.鲁迅《自嘲》"运接华盖欲何供,已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横眉热对于千妇指,俯尾苦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秋秋.好像,"千妇"该当明黑为"仇人".本去那里的"千妇"该当明黑为"民寡".《汉书籍.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里的"千人"便是"民寡"的意义.其余,从词汇性圆里去道,"千妇指"对于"孺子牛",才搞使对于联隐得工致,那是一尾七律,鲁迅该当不会犯那个小过得.横眉喜对于那些丧尽天良、千妇所指的人----那是鲁迅一死的真正在写照----尤适用于当前的反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少征人已还王昌龄的《出塞二尾》(其一)被人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做",尾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论时间上仍旧空间上皆极具跳跃性,果此,很多读者已能收会做家独具的匠心.出名的诗评家沈德潜认为"诗中互文",即词汇句可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那种阐明很有睹天,但是只是停顿于词汇语的表层意义.究竟上,"明月"战"关"是形貌边塞死计的乐府诗里罕睹的词汇语,正在那二个词汇语前加上"秦"、"汉"二个时间性的规定词汇,顿使诗歌隐得新陈偶妙.那样降笔于千年往日、万里以中,一种雄浑迷茫的意境油然而现;而且"人已还"的"人"所指也不但是仅指当时的人们了,而是指自秦汉此后世世代代的人.江流石不转,遗恨得吞吴杜甫《八阵图》诗的下联"江流石不转,遗恨得吞吴","得吞吴",不是指诸葛明死前不把吴国吞掉,本去按当时的履历情景,"遗恨得吞吴"真真的意义是指的是诸葛明不能遏止刘备打击东吴,以至于挨破了联吴抗魏的战术计划.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义,而做"井栏"解.《辞海》里精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黑此诗做于唐启元十五年,昔人把"有井火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正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视,顿死思乡之情.天子呼去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义.杜甫正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出名的诗人,其中一段博门写李黑的醒态.传闻,唐玄宗念召睹诗仙,李黑仍旧脆持一副很牛气的下人派头.所谓"不上船",并不是不登龙舟,而是关关衣襟,连扣子皆不系.《康熙字典》里精确纪录:"衣收曰船","或者止衣襟为船".床头屋漏无搞处,雨足如麻已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圆向名词汇——屋西北角.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搞处,雨足如麻已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去被阐明为屋子漏雨."屋漏"本去是一个名词汇,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称呼.《辞源》建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昔人设床正在屋的北窗旁,果西北角上启有天窗,日光由此映照进室,故称屋漏."黑酥脚,黄藤酒,谦乡秋色宫墙柳所谓"黑酥脚"可做黑润的脚指,还可阐明为一种面心.陆游出名的词汇做《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汇中以"黑酥"形容黑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醒的字眼女.陆游用"黑酥"去形容肤色,便寓有怜爱之意.另有一道是面心,"黑酥脚、黄滕酒"等,皆是桌上的饮品糕面.降霞与孤鹜齐飞,秋火共少天一色"降霞",不是云霞的意义,而是指"整集的飞蛾".要相识那句话的意义,当时当天的风物不可不晓.对于此,宋代吴曾道:"降霞非云霞之霞,盖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天圆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去,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与以配鹜耳."由此瞅去,"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其余,"降霞"之"降"本去不是"飘降"的意义,"降"正在句中与"孤"相对于,意义当相共或者相近,是"集降、整集"之义.而迩去从日本的躲本本瞅,孤鹜的"鹜"是"雾",是由于读音相共而被误写的.依据日躲唐本,一些博家认为,名句"降霞与孤鹜齐飞,秋火共少天一色"中,大概是"孤雾"而不是"孤鹜".果为,降霞、秋火、少天等皆是自然景瞅,冒出去动物"孤鹜"一词汇,不那么对于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此后,二宋、明、浑,历代官、坊诸本均做"孤鹜",惟睹这天躲唐本做"孤雾".雾、鹜音近,正真易分.日躲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阁诗序》里世缺累32年,应最靠近王勃本著本初里貌.。
一直以来被曲解的名言名句其实原意更耐人寻味
![一直以来被曲解的名言名句其实原意更耐人寻味](https://img.taocdn.com/s3/m/9f6dce1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2.png)
一直以来被曲解的名言名句其实原意更耐人寻味很多常挂在我们嘴边的句子,听上去凿凿有理,但有不少其实是断章取义或者被曲解的。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曲解,都违背了话语者的初衷。
为此,小飞精心整理了下日常被我们误解的俗语名句,和大家一起涨个姿势。
曾经以为的爱情誓言,今日得知真相真是好忧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最后三句的意思是:我要拉着您的手,和您一起到老。
我们相隔如此远,却再没有相见之期。
我们分别这样久,与你的约定却要食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今人通常用来形容生死不渝的爱情。
历代学者对于这两句诗的见解颇有不同。
汉代大儒毛亨、郑玄及唐代大儒孔颖达均以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战友间的盟约(见《毛诗正义》)。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两句诗理解为夫妻间的誓言。
当代学者多半认同朱熹的观点,唯《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通过对「子」字及先秦时代背景的考证,推断「执子之手」应如毛亨等先儒所说,的确是男子之间的约定,这两名男子或许有些特殊关系,因而朱熹不忍直视,才故意做出曲解。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出自《庄子·大庄师》原文: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这句话不是用来形容感情的。
庄子整段都在解释“道”: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
与其称誉尧仁爱而非难桀凶恶,就不如恩怨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怀念亡妻的诗:《遣悲怀》其二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十二句被误解的古诗
![十二句被误解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e995d1d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5.png)
十二句被误解的古诗1.误解:“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天也会老去。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空有情之人,亦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逝去。
2.误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沿路一直迷路。
正确理解:这句话指的是走过山重水复的困难后,看到柳暗花明的美景,感觉仿佛回到了一个新村落。
3.误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是只有一个人是有情有义的。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心灵相通,心有灵犀,即使身处不同地点,两个人仍可以感觉到彼此。
4.误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成为知己。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即使身处天涯海角,有知己相伴的人也会感到陪伴的温暖。
知己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不一定是熟悉的人。
5.误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汪伦的情比桃花潭水更深。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汪伦送我情之深,即使是千尺深的桃花潭水也比不上。
6.误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是问他多少烦恼,和春江一样流去。
正确理解:这句话传达的是凄凉之情,即问他有多少忧愁,就像一江春水流去般无法停止。
7.误解:“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的意思是红颜容颜短暂。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岁月流逝,时间短暂,芳华瞬间消失。
8.误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风来”的意思是青山高耸且坚不可摧。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青山再高,也无法遮掩东风之美。
9.误解:“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的意思是燕子比梨花晚到。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新社的时候燕子归来了,而在清明节之后梨花才开始飘落。
10.误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是寻找了千百次,但当回头时该人已经不在。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寻找之际,忽然回首,那个人就位于灯火阑珊处。
11.误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只有在安静中修身,在节俭中养成正义且道德。
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保持内心平静和培养简约的生活习惯可以助于提高自我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被误解的古格言、诗句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何处,它的原意是夸人的吗?
此语现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
硁(keng):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样子。
别人对自己说“铁中铮铮”,是好还是坏?
“铁中铮铮”,如今常被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出众,但原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
此句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这种原本是有褒有贬、很有节制的称赞。
“铁中铮铮”,如今常被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出众,但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系汉光武帝刘秀接受赤眉军投降时,认为赤眉军将领徐宣回答得体,所给的当面评价,全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这位徐宣投降后被“待以不死”,赏赐了一些田宅,稀里糊涂过完下半辈子,很显然,刘秀对此人的才能评价,也就不过如此,用这句话称赞他人的才能,对方如果明白典故出处,弄不好会给您个耳刮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到底是什么意思?
诗句出自《庄子.养生主》,后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傻得没边了!
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养生主》,在这两句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傻得没边了啊!
原文出自《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有些“误读”最初是成心的,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但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养生主》,在这两句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傻得没边了啊。
也就是说,这段话本来非但不是
鼓励人们抓紧时间学习的,反倒恰恰是鼓励人们抓紧时间玩乐、不要没事就埋头学习的,很显然,最初利用这个典故的人出于自认为的善意,把这个原本的“偷懒格言”加以剪裁,包装成了“励志金句”。
“愚不可及”是骂人的吗?为啥现在说人愚蠢都用这个词?
现多为愚蠢之意,但原意却是装傻充愣的意思。
诗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原话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是: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
其知(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是,宁武子这滑头,国家有道时丫就展露智慧,国家无道时丫就装傻充愣。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孔子的意思是: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国家政治开明,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
当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
孔子很有见地的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
可见难得糊涂早已成为政客们的一种权术了。
“空穴来风”是什么意思?
“空穴不来风”本意是“这事有点影子”,如今却被用作“空穴来风”,意思正好相反,“空穴来风”的准确含意是事出有因的意思呢!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
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
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
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
例如,“说她对丈夫不忠,大概不是乱讲。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丈夫不在时她浓妆艳抹迎客送客,不是迹象?”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说爱情的吗?
如今常被情人间用于海誓山盟,但这话原是歌颂战友之情的,“契阔”的本意是“勤苦”,整段话是两名战友在艰苦漫长的远征环境中相互勉励之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词名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全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诗经》保留至今最早的注解“毛诗“和“郑笺”中,这段话是歌颂战友之情的,“契阔”的本意是“勤苦”,整段话是两名战友在艰苦漫长的远征环境中相互勉励之词。
“山盟海誓说”实际上出现非常之晚,是当代学者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提出,尽管言之凿凿,可纵观《击鼓》一诗,描写的的确是战斗场面,两相比较,似乎“毛诗”和“郑笺”稍稍靠谱些——不管谁靠谱,至少写什么唐穿、宋穿的千万别让男主、女主对唱这段“情歌”,那时候的人可是只知道毛诗、郑笺,没读过啥《管锥编》的。
现常被情人间用于海誓山盟,或各种狗血武侠、言情、架空小说用于充作男欢女爱的助兴道具,甚至有三流小说作家狗尾续貂地给补上了肉麻的几段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