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文化 (1)
沂蒙红色文化
山东省战工会在沂蒙
山东省战工会基本简介1940年7月底,山东省联合大会制定了《山东省战 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选举产生了全省 统一的行政权力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 员会(简称山东省战工会),下设政治、军事、 财政经济、教育、民众动员5个组。先后辖鲁南、 鲁西、胶东、清河、滨海5个主任公署以及鲁中行 政联合办事处、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首席 组长黎玉,副首席组长李澄之,秘书长陈明。
三、滨海建国学院与沂蒙高等教 育
建立时间:1941年1月,目的:培养抗战急用人 才
滨海学院目前的发展
沂蒙地区的其他高等教育:华东白求恩 医学院、山东大学、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四、《大众日报》与沂蒙红色报刊
抗战时期 现在
大众日报作用及关注的转变
它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 而且对广泛反动人民 群众参军参战,指导 战争走向胜利发挥了 重要作用
– 从战争形式、沂蒙区内 重大事件,指导方针等 专门报刊到目前国计民 生及生活各个方面全方 位报刊的转变。
沂蒙红色报刊
• 115师:《战士报》、 《时事通讯》、《战画 刊》。 • 山东省文协:《山东文 化》、《农村生活》、 《大众歌声》、《教师 之友》、《山东画报》 • 山东工会:《山东民主 导报》 • 山东战邮总局:《山东 邮报战 • 华东军政大学:《军大 报》、《学习》。 • 鲁东区党委:《鲁南时 报》、《先进》。 • 滨海党区委:《滨海农 村》 • 鲁中南区党委:《鲁中 南报》
沂蒙红色文化
第三节战火催生的红色文化
学习本章目的:
了解沂蒙红色文化,增进对 沂蒙老区的热爱。
一、识字班、庄户学等沂蒙民众教 育 二、抗大第一分校与沂蒙干部教育 三、滨海建国学院与沂蒙高等教育 四、《大众日报》与沂蒙红色报刊 五、战士剧社与沂蒙红色文艺团体 六、《沂蒙山小调》与沂蒙红色歌 曲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
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
主要有:1、以夏蔚镇王庄为中心的沂水红色文化区域。
这里地处沂蒙山腹地,徐向前、罗荣桓、陈毅三位老帅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是三四十年代山东军民抗战的指挥中心和山东省建党建军开创时期的革命圣地,在革命斗争史上被称为“王庄时代”。
有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野战医院旧址,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遗址,山东分局、分局党校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厂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山东第一个党支部——沂水支部诞生地,王庄烈士陵园等。
2、以马牧池乡为中心的沂南红色文化区域。
这里有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纵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战工会、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旧址,青驼镇山东战工会纪念馆,徐向前旧居,鲁中革命烈士陵园等。
3、以大店镇为中心的莒南红色文化区域。
这里有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军区驻地,刘少奇、罗荣桓等办公地,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遗址,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
4、以河东区九曲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的临沂市内红色文化区域。
1945年10月28日,新四军军部在军长陈毅的率领下北移山东,设在临沂市九曲镇前河湾,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所在地(之后新四军与山东八路军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现遗存有陈毅住所、张云逸住所及军部办公室共15间。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49年4月,占地15万平方米,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处,是全国最大的综合型烈士陵园之一。
5、蒙山红色旅游区。
位于沂蒙山腹地,是我党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包括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部遗址、山东省委驻蒙山办公遗址等,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粟裕、肖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沂蒙文化
沂南县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一大批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并为红色文化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旨的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沂蒙具有着十分典型的意义。
早期红色文化在沂南的传播沂南县是早期共产党人在沂蒙活动的地方之一。
1923年,在上海大学就读的沂南苏村镇门家庵子村进步青年刘鸣鸾,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每回乡省亲便传播马克思义,如共产党机关报《向导》周刊,就是他带到沂南的。
1927年春,在沂南一批土生土长的进步知识分子,也相继接受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
如苏村镇北良水的杜润芳、依汶乡朱家里庄的朱寿年。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沂南的面貌也就焕然一新了。
到1928年,苏村和朱家里庄这两个地方成为共产党人活动的基地并发展了一大批党员。
同时,这两个地方,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特别是在苏村镇一带,在司马村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这在沂蒙山区是屈指可数。
组织起来的农民们拆庙宇、砸神像、剪辫子、动员妇女放脚,不仅如此,他们还打击土豪劣绅、惩治为富不仁、斗争恶霸地主、带领农民抗捐抗税冲击国民党沂水县政府。
在苏村镇一带,广大农村一切权力归农会,地主阶级们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司马村地主徐鼎新拿350块大洋到农会说:“我捐上点钱,也入会吧?”他被农民嘲笑了一顿,灰溜溜地离开了农会。
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提高了。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农民运动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先进文化传播的过程。
通过农民运动,红色的文化深入宣传到广大农村。
为抗日战争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和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县委书记朱寿年和一批共产党人被捕,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壮烈牺牲,沂南的革命处于低潮。
但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战友的血迹,继续顽强战斗,党员徐海萍、贺百珍、秦鸿钧以对党坚定的信念和忠诚外出找党,在历尽艰难后终于和党取得了联系。
沂蒙文化第一章第一节ppt
❖ 战争年代,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刘 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 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 生活过,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 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车轮滚 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 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 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一、东夷文化源远流长
❖ 中国大陆东部,从东岳泰山周围到东海沿岸 的这块土地上,自古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如 果不计阶段性的群体构成差异,权且按习惯 上的上古族系称谓浑言之,这些古人类可统 称之为东夷。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亦即近时 大家习称的东夷文化或海岱文化。
❖ 鲁南古城秀 琅琊圣贤多。临沂市,古代分别为齐 国、鲁国、莒国所辖。为东夷文化重要发源地。
匡衡
❖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 稚圭,东海丞(今苍山 县)人。西汉大臣,官 至丞相。家贫,当过雇 工。少年勤学,“凿壁 偷光”的故事,成为家 贫而苦读的典故。能文 学,善说《诗》。终成 为经学家。
鲍照
❖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 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 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
关系
❖ 1、沂蒙文化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就是东夷文 化。
❖ 2、沂蒙山区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3、中华文化由东夷文化、炎帝西羌文化、黄
帝北狄文化及南蛮文化四大群族文化构成。
二、汉竹简石画像闻名遐迩
(一)银雀山汉墓竹简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二)沂南北寨汉墓石画像
Hale Waihona Puke 三、古圣先贤光耀千秋(二)荀子
❖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时人尊而号为 “卿”。战国思想家、 教育家。赵国人,游学 于齐,三为稷下学宫祭 酒(学长)。继赴楚国, 为兰陵(今苍山兰陵镇) 令。著书终老其地。著 有《荀子》。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研究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研究左谦【摘要】为保证临沂文化软实力,帮助临沂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沂蒙精神,本文结合沂蒙红色文化重要价值,从创新沂蒙红色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外交流与合作沂蒙红色文化、保护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沂蒙精神|红色文化|传承|发扬在临沂优秀传承文化中,沂蒙红色文化是核心部分,具有沂蒙革命文化精神内涵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质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等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1]。
因此,为促使沂蒙红色文化繁荣兴盛,强化对沂蒙精神的弘扬以及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沂蒙红色文化重要价值(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共产党参照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目标所形成的一种强大影响力。
而国内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国家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性、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个国家形成较高的文化软实力[2]。
对于沂蒙红色文化而言,其丰富与发展是中国文化自觉的思想结晶。
这表明沂蒙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
如抗日根据建立、沂蒙红嫂等先进事迹,这些先进事迹的出现,说明临沂人民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地弘扬和传承艰苦奋斗的优秀作风。
(二)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在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件建设工作期间,通常离不开沂蒙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该红色文化具有内容丰富特点,除了涉及红色精神文化外,还涉及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等优秀非物质文化以及临沂人民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沂蒙红色文化精神等,这为后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沂蒙红色文化是临沂人民新时代文化产物,不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良好精神面貌,还彰显了伟大民族精神。
对于沂蒙红色文化而言,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体现的重要价值均突显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为壮大和发展民族实力,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沂蒙红色历史文化-WORD文档
孟良崮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 ,对国 民 党军进行的山地进攻战役。
1947 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
在山东战场,国民党军集中了24个整编师共60个旅约45万人,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徐州设立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
其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为17个师43个旅约20万人;以其精锐的整编第11、第74师和第五军为骨干编成 3 个兵团,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其决战或北渡黄河。
华东野战军曾多次定下歼灭国民党军的决心,除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整编第72师主力外,均因其密集靠拢行动谨慎而未能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敌军密集不好打时,忍耐待机;一不要性急,二不要分兵,将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遵照指示,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把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
蒋介石、顾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令3个兵团向博山、沂水一线疾进。
担负右翼进攻任务的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第二、第三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第83师的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
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七军及整编第48师北犯沂水,策应整编第74师作战;以整编第65师担任蒙阴防御。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决心集中主力5个纵队东移,歼灭整编第 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山区。
经过13、14日的猛烈攻击,15日形成了对整编第74师的四面包围。
激战至16日上午,全歼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此役,在国民党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给以迎头痛击,歼灭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等部 3.2万余人,震惊了国民党军内部,鼓舞了解放军军民的胜利信心,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沂蒙红嫂沂蒙红嫂是千千万万沂蒙山区妇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
100个沂蒙红色经典故事(一)
100个沂蒙红色经典故事(一)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沂蒙红色经典•《沂蒙山的火焰》•《火红的年代》•《野火春风斗古城》突发事故•地处沂蒙山的小村庄•平静的清晨突然爆发大火•村民们惊慌失措忠诚勇敢的村民•一名老奶奶•火势蔓延,老奶奶毫不犹豫•她风中奔跑,呼喊着提醒村民逃生利用各种资源•女老师天桥上指挥车辆疏散•大声呼喊,指挥有序•随身携带的手帕用来阻塞燃烧物共同努力•组织快速撤离•大家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将村庄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火势蔓延•家家户户都遭受到火灾的侵袭•火光映照着整个山村•村庄变成了人们心中的红色经典共渡难关•村里的年轻人成立救援小组•亲密合作,共同扑灭火势•众人一同救火,守护家园红色文化的传承•灭火结束后,村庄正在重建•举办沂蒙红色经典展览•村民们自豪地讲述他们的故事结尾突如其来的火灾让沂蒙山村庄陷入了一片火海,然而,这个小村庄的每个人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组成一个紧密的团队,一起抵御火势的侵袭。
他们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展现了沂蒙红色经典的真正内涵。
这场火灾没有撕裂他们的团结,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守护家园的决心。
这个小村庄的故事成为了沂蒙红色经典中最动人的一页,激励着更多的人传承红色文化的力量。
的确如此,这个小村庄的故事成为了沂蒙红色经典中最动人的一页。
在火灾之后,村庄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工作。
他们修复着倒塌的房屋,重建起一片繁荣的家园。
红色经典的展览为了纪念这场惊心动魄的火灾和村庄人民的勇敢行为,村里决定举办一场沂蒙红色经典的展览。
展览中展示了《沂蒙山的火焰》、《火红的年代》、《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百余本沂蒙红色经典的书籍。
这些书籍里的故事,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那段烽火岁月的艰辛与忠诚。
村民们的自豪当展览开幕时,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起来。
村里的老人、年轻人和孩子们都激动地走进展览馆,看着展品一张张展示着村庄的英雄事迹和红色精神。
他们为自己的家乡能成为沂蒙红色经典的一部分而感到自豪。
传承红色文化展览成功举办后,村庄里的年轻人更加明白了红色经典的重要性。
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
1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
①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目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②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内容简介
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内容简介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内容简介沂蒙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域内的红色文化遗产和革命历史。
沂蒙山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伟大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事迹。
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通过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沂蒙红色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卡片的正面呈现了沂蒙山区景色的插图,以及一些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标志,如红色五角星等。
背面则用简单的文字介绍了沂蒙红色文化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正文拓展:1. 沂蒙红色文化的由来:沂蒙红色文化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斗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成为党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临沂特别是沂蒙山区域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战斗和事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些英雄事迹和红色文化标志成为了沂蒙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沂蒙红色文化的特点:沂蒙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它以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为核心,弘扬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信仰。
沂蒙红色文化还注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建设纪念馆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沂蒙红色文化。
3. 沂蒙红色文化的意义: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历程。
它激励着广大人民砥砺奋进、团结奋斗,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沂蒙红色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参观和体验。
通过沂蒙红色文化宣传卡片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沂蒙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
1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
①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目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②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沂蒙红色文化故事
沂蒙红色文化故事在沂蒙那片红色的土地上啊,有好多好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今天我就给您讲一个沂蒙红嫂的故事。
话说那时候啊,战斗打得特别激烈。
咱们的战士们那可都是英雄,但英雄也会受伤啊。
有一个小战士,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迷迷糊糊地就跟战友们失散了,自己躺在一个偏僻的地方。
这时候呢,有个大嫂出门干活儿,就发现了这个小战士。
这小战士那脸白得跟纸似的,气息微弱得很。
大嫂心疼得不行,想给他弄点吃的喝的,可是家里穷啊,哪有什么好东西呢。
这大嫂瞅着小战士干裂的嘴唇,那真是着急。
突然啊,她就想到了自己还有奶水呢。
这要是搁在平时,这可是多难为情的事儿啊。
但是在那个时候,大嫂啥也顾不上了,毫不犹豫地解开了衣裳,就用自己的乳汁喂给小战士喝。
您能想象那画面吗?那是多么伟大又充满温情的一幕啊。
在沂蒙,像这样的红嫂可不止一个呢。
她们没什么豪言壮语,就这么朴实地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着革命,保护着咱们的战士。
沂蒙的故事,就像那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再给您说个火线桥的事儿。
那时候啊,部队要过河,可是没有桥啊。
这可咋办呢?这时候,一群沂蒙的妇女站了出来。
她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有年轻的小媳妇,也有上了年纪的大娘。
她们二话不说,就扛着自家的门板啊,还有床板啥的,就来到了河边。
然后呢,这些妇女就跳进冰冷的河水里,用肩膀扛着这些板子,一座人桥就这么搭起来了。
战士们都惊呆了,哪能让女同志这样啊。
可是这些妇女喊着:“快走啊,别耽误了打仗。
”战士们含着泪,从这座由妇女们搭成的“火线桥”上跑过。
那河水又冷又急,冲得这些妇女们直打哆嗦,可她们咬着牙,就是不松劲儿。
这就是沂蒙的女人们啊,她们就像那沂蒙山一样坚毅。
在战争年代,她们用自己的柔弱身躯,撑起了一片伟大的天空,给革命注入了无尽的力量。
鲁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单元 红色沂蒙 一、壮哉——沂蒙精神
一、沂蒙的地理环境
沂蒙的地貌特点
沂蒙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河谷等多 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地貌是沂蒙地区的主要地 貌类型,山势陡峭,山脉起伏不平。同时,沂蒙地 区还有一些河谷,如沂河、潍河、济南河等,这些 河谷为沂蒙地区的水资源提供了保障。
一、沂蒙的地理环境
沂蒙的气候特点
沂蒙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春秋温和。由于地势的影响,沂蒙地区的气候在不同地 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沂蒙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 生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 以上是关于沂蒙的地理环境的三个要点。沂蒙地区位于 山东省西南部,地势复杂,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等地 貌类型。沂蒙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了解沂蒙的地理环境可 以更好地理解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四、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革命传统的弘扬
沂蒙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沂蒙人民为了革 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要通过举办各种 形式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沂蒙的 革命历史,感受沂蒙人民的英雄气概,激发人们的 爱国情怀,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传统。
四、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四、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PART · 4
四、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
红色革命传统的弘扬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四、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
沂蒙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 色沂蒙的灵魂。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沂蒙精 神的传承和弘扬,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 义事业,发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它具有普 遍的时代价值。要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沂蒙精神的 内涵和时代价值,将其与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使沂蒙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激励广大人民 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沂蒙红色文化
——
沂蒙优秀红色文化记
两战胜地 红色沂蒙
• 沂蒙 ·印象 • 沂蒙 ·壮举 • 沂蒙 ·希望
红色沂蒙· 印象篇
红色沂蒙· 印象篇
八百里沂蒙红旗漫卷,红星闪耀。 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是著名的革 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和华东地区革命斗争 的指挥枢纽,被誉为华东“小延安”。刘少奇、徐 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肖华、谷牧等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有大量 的革命遗迹。 在中国现代史上,沂蒙山与井冈山、 延安、太行山、大别山齐名,是全国五大著名的革 命老区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 奉献”的沂蒙精神,传遍全国。
红沂蒙· 希望篇
红色沂蒙· 希望篇
重上沂蒙山,追寻革命足迹,正在沂蒙大地踏响 慷慨激越的红色脉动。
一次红色之旅的激情相约; 一场红色精神的灵魂洗礼; 一幕红色文化开天辟地之作; 正在沂蒙热土高歌嘹亮、壮怀激烈 书写沂蒙红 色文化的最高礼赞,划亮中国首届红色文化节光辉 灿烂的第一页。
谢谢观赏
红色沂蒙· 壮举篇
红色沂蒙· 壮举篇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420万人,有20万人参军 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 沂蒙热土。“百万人民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 场”壮举载入史册。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 布做军鞋、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无数可歌可泣的 沂蒙英雄儿女,义无反顾为革命的胜利和理想献出 青春生命,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送 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 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 伟大的沂蒙母性群体“沂蒙红嫂”,谱写了一曲曲 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深情。
沂蒙红色文化研究
沂蒙红色文化研究作者:李维蹈张晓飞丁春成许兰青张培源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1期【摘要】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红色文化具有浓郁的沂蒙地方特点。
本课题从探讨沂蒙红色文化的产生入手,梳理了其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分析了其当前的发展现状,对沂蒙红色文化发展走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沂蒙;红色文化;沂蒙精神【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山东和华东党、政、军、群领导机关的驻地和指挥中心。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涌现了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等一大批英雄模范群体,诞生了《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八大剧团在这里兴起,《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这些凝聚着沂蒙英雄儿女革命意志的文化成果,在团结教育民众、宣传革命思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沂蒙红色文化的产生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孕育它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临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临沂有华东唯一的猿人薪火遗存、中国最早的汉字陶文、《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墓竹简。
精彩绝伦的东夷文化、百家争鸣的先秦文化、彪炳史册的汉晋文明;荀子的智慧、诸葛亮的韬略、王羲之的书法光耀古今。
3000多年建城史,形成了临沂人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忠厚勤劳、敢于创新的文化理念;浸润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一)历史和人文的渊源东夷文化是临沂地区历史渊源的有力见证,临沂现存石器时代遗址1000余处,其中,新石器时期的文化最为灿烂,文化序列较为完整且自成体系,主要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沂河、沭河流域。
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就是举世闻名的“蛋壳陶”,其胎壁薄如蛋壳,黑陶镂孔,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先秦文化时期,临沂地区先后建有颛臾、鄅、鄫、专阝、阳、向、莒、郯等国,许多故城遗址遗留至今。
《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第四讲
1、在六七千年前,沂蒙文化便发展到了东夷文 化阶段。
东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 沂蒙山区为中心,沿泰沂山脉,循由此发源的河流南 下、北上、东进、西去,后遍布山东半岛,继而到达 辽东半岛,向南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
2、进入商周时代以后,沂蒙文化的发展主要表 现为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汇融合。
在距今5亿-6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 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风吹雨打,河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 地,经过千万年之后,逐渐降低成平原。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再次被抬 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 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 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 三叶虫化石。 孟良崮(575,蒙阴)、吕母崮 (日照)、抱犊崮 (580,枣庄、苍 山及费县交界处)、北岱崮(679,蒙阴)、南岱崮(705,蒙阴)、锥子 崮(705,沂水)、天桥崮( 624.4 ,沂水)、丁家崮( 559 ,沂水)、水 塘崮( 515 ,沂南)、摩云崮( 1025 ,平邑)松崮顶( 662 ,沂源)。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同志在指挥莱芜战役后,写了《如梦令· 临沂蒙阴道 中》 :“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堪爱, 堪爱,蒋贼进攻必败。”
蒙阴县境内有:孟良崮、北岱崮、南岱崮、卢崮、拔垂 子崮、獐子崮、卧龙崮、虎啸崮、龙须崮、油篓崮、板崮、 水泉崮、安平崮、莲花崮、蝎子崮、瓮崮、茂崮、石人崮、 大崮、小崮、暸阳崮、尖崮、柴崮、晨云崮、龙头崮、马 头崮、云头崮、对崮、陈云崮、阁老崮、施崮、罗圈崮、 土门崮; 平邑县境内有:不老崮、苏家崮、油篓崮、多乐崮、 和尚崮、泉崮、宝泉崮、太皇崮、摩云崮、团头崮、少山 崮、徐家崮、范家崮、马家崮、三家崮、大王崮、小王崮、 吴王崮、茅草崮、母子崮; 费县境内有:穷汉崮、云天崮、由吾崮、笼头崮、 利尖崮、齐眉崮、梅齐崮、柱子崮、刘家崮、海清崮、大 崮、右前崮、赵家崮、长庆崮、冲汉崮、五彩崮、确立崮、 鹅头崮、丁字崮、馍崮、宝崮;
沂蒙山红色宣言
沂蒙山红色宣言摘要:一、前言二、沂蒙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三、沂蒙山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四、沂蒙山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五、沂蒙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六、沂蒙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七、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沂蒙山地处山东省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名山。
这里地形复杂,风光秀丽,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沂蒙山红色宣言旨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将沂蒙山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二、沂蒙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沂蒙山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临沂、日照、枣庄、济宁、泰安等市,总面积约2.4 万平方公里。
沂蒙山区地势较高,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具有优良的革命根据地条件。
自抗日战争时期起,沂蒙山就是我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
三、沂蒙山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沂蒙山红色文化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沂蒙山人民解放军,沂蒙山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
红色文化在这里深入人心,成为沂蒙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沂蒙山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沂蒙山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融合了沂蒙山地区的民间文化和革命文化。
红色文化在这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传承了沂蒙山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
沂蒙山红色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意义,更在于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五、沂蒙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沂蒙山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包括革命纪念地、战斗遗址、烈士陵园等。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通过修复革命遗址、建设红色旅游专线、开展红色旅游宣传等措施,使沂蒙山红色旅游品牌逐步走向全国。
六、沂蒙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了传承和弘扬沂蒙山红色文化,当地政府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研究。
同时,通过红色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沂蒙山红色文化的内涵,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沂蒙文化试题及答案(临沂大学)
一、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时代启示?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
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是值得全国人民珍视的精神瑰宝,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⑴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形成: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目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⑵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作为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着极为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
智慧树知到《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沂蒙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沂蒙区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A:历史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答案: 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2、沂蒙精神以()为本质特征。
A:艰苦奋斗B:水乳交融、生死与共C:爱党爱军D:无私奉献答案: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3、沂蒙精神是外在的名片,更是植入沂蒙人民血脉和灵魂的精神图腾。
()A:对B:错答案: 对4、沂蒙山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积淀区,孕育出的名人有()等。
A:曾参B:匡衡C:王羲之D:颜真卿答案: 曾参,匡衡,王羲之,颜真卿5、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山区是山东党政军的领导机关驻地和指挥中心。
()A:对B:错答案: 对6、基于厚重的文化底蕴,沂蒙人民形成了()品格。
A: 舍己为人B: 吃苦耐劳C: 敢于奋斗D: 永不服输答案:舍己为人, 吃苦耐劳, 敢于奋斗, 永不服输7、中国红色文化的主要形态包括()。
A:新民主主义文化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C:传统文化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化答案: 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8、电视剧《沂蒙》是文艺形态的沂蒙红色文化。
()A:对B:错答案: 对9、沂蒙精神是群众精神和人民精神,已升华为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A:对B:错答案: 对10、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是中央党校的校外培训合作单位。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沂蒙山区不是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确切地说,沂蒙山区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一个特定的称谓,是以()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
A:蒙山B:临沂C:沂水D:大青山答案: 蒙山,沂水2、任何先进的红色文化在一个地区的形成,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是沂蒙精神产生的重要基础。
A:自然文化B:沂蒙文化C: 历史文化D: 民间文化答案: 沂蒙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蒙红色文化
在山东临沂,有一个响当当名字“沂蒙”,它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历过无数战争的洗礼和风雨的吹打,是红色文化的产物。
沂蒙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继承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沂蒙精神,无数的临沂人把它当成一种信仰,作为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也许就不会有“沂蒙”。
饱经战火洗礼的沂蒙人民,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精神和血肉之躯践行了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高尚品质。
正是经过了这血与火的历练,使以“忠诚”、“大爱”、“正义”和“实干”为本质特征的沂蒙红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以蒙山、沂水为主要象征的沂蒙山区,既是一块孕育中华文明的文化沃土,也是一块滋润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
在临沂的孟良崮,曾经发生过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战役。
孟良崮战役是1947年5月中旬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在蒙阴县孟良崮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山地运动战役,也是一次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扭转华东地区战局的关键战役。
沂蒙人,用小米加步枪支撑起中国革命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自己幸福,他们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
但,再多的泪也不怕,再多的血也无所畏惧。
这就是沂蒙人,这就是沂蒙精神!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都是沂蒙精神的内涵,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
它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开放时期的考验,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充实,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沂蒙山区开辟了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人民饱受日寇残酷的扫荡,也亲眼目睹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沂蒙人民从中看到了出路和希望,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无比爱戴之情。
“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沂蒙人民的决心和态度。
英雄的沂蒙人民不仅用红薯、煎饼、小米、奶水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而且为人民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沂蒙红嫂”,早已成为了沂蒙的代名词,在现在看来,这就是沂蒙的骄傲,沂蒙永远不会泯灭的辉煌。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是沂蒙人民历经时代洗礼、紧跟时代步伐奋勇前进的保障,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
社会主义初期,沂蒙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
沂蒙地区山多岭多,土地贫瘠。
但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从荒山秃岭到粮食生产,从南稻北移到南茶北引,沂蒙人民不断改变着临沂地区的面貌,改变着
沂蒙人民的生活,这都是沂蒙人民敢于创新、开拓奋进的结果。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面对战争后经济的孱弱和“一穷二白”的社会现实,勤劳顽强的沂蒙人民并没有被吓到,他们相信,只有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凭借着那一股劲,那一种拼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自然中创造自然,极大地改变了沂蒙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没有他们的奋斗,就没有今天蓬勃发展的沂蒙山区,我要深深地感谢他们。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全力支持中国革命,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故事。
沂蒙人民将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粮食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在淮海战役中,当时人口不足40万的郯城县,接受了筹粮250多万千克的任务,而当时县粮库中只有50万千克的粮食,其余200万千克全部由群众筹集。
郯城人民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前线战士吃上饱饭。
他们节衣缩食,紧勒腰带,硬是一碗一瓢得筹集粮食,按时完成了筹粮任务。
在前线,沂蒙根据地人民召之即来,推着独轮小车,抬着担架,奋勇参加战地支前。
在后方,沂蒙根据地人民省吃俭用,为革命斗争准备较为充足的物质,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
临沂大学,经历了73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有了今天空前的发展。
作为沂蒙孕育出来的儿女,我们临沂大学的学生更应该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为别的,只为能对起“沂蒙”这两个鲜红的大字。
进入21世纪,新的《临沂大学校歌》歌词为:“感恩这方捧出无数圣贤的土地,今天又把红色的大学深情托举。
”是的,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不仅仅是沂蒙,感恩的更是付出最多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的现代生活,已不需要战争,战争是可恨的,它带走了无数的美好,但给我们留下了前进的动力。
今天,就读于临沂大学的每一位学子,都应当倍加珍惜在这所红色大学就读的时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合格大学生,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段无穷无尽的马拉松,不在于快,而在于能坚持跑多久,我相信,把中国共产党当做我们人生的信仰,我们会更有前进的动力,我们会走得更高、更远。
先人们已经为我们打下了天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去维护它爱护它。
作为一个沂蒙人,我很骄傲,我相信,每一个沂蒙人都会骄傲自己是一个沂蒙儿女,我们身上流着的沂蒙的血,我们有英勇无畏、不怕艰苦的坚定基因。
这个基因,无论是什么,都无法摧毁它。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每一条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们的未来,有三种事可以做,第一种“有利于自己,但不要去伤害别人”的事;第二种“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别人”的事;第三种“损害自己的利益去为别人的利益”。
我们的大部分人应该可以做到第一种,只有极少数人会做到第二、第三种,这就是我们之间
品质的一种差距,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但不要伤害别人,这是最起码的做事标准。
我认为,要做事,先做人,我们连人都做不好的话,怎么能去做好事情,这个世界是痛苦的,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这不正是红色文化所要告诉我们的吗?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没有纷扰,我们的生活很和平,在未来,我们需要努力奋斗,“最美好的日子是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日子”。
没有奋斗,中国人民不可能会胜利;没有奋斗,中国不可能成为现世界中的大国;没有奋斗,就没有今天的沂蒙,今天的中国!
我是临沂人,对临沂有着深厚的感情,它不仅是我的家,更是我的精神依靠。
我要做的,只有努力。
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一个痛苦的消失的同时另外一个更深层的痛苦在等着你。
挺立在孤独、绝望与屈辱的废墟上,这是我对人生的感悟,“沂蒙”告诉了我做人的道理,告诉我没有努力,没有热爱就不会有幸福的真理。
“沂蒙”——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