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一阶段评估审核计划(GBT23001-2017版)v3.0-20170323(1)(1)

合集下载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数据开发利用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数据开发利用控制程序
4.2各业务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管理的要求,负责基于本部门业务需求,提出数据开发利用的设想、目标和计划。
5工作程序
公司应充分认识到数据开发利用是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对数据的选取、分析和应用,实现数据开发利用的价值。
公司应明确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制定目标和计划;选择所需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进行评审和批准;在业务系统中部署相应的数据应用模型。
1目的
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数据,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开发利用全过程。
3术语和定义
3.1数据: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明确开发利用数据实施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协同优化、持续改进的管理要求
5.5数据模型管理
对数据开发利用的技术进行培训,明确数据开发利用的价值在员工工作中的作用。包括:效率提升、辅助决策、创新优化依据等。
对两化融合项目数据模型的研发、评审和批准提出管理要求,建立两化融合项目业务系统中数据模型的部署、使用和价值评估提出要求
5.1工作流程
5.2数据开发利用需求分析
根据业务的需求,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
5.3制定数据开发利用计划
对数据收集的频率、目标、来源、方法等进行描述,包括:决策分析类、生产优化类等,形成数据开发利用计划并执行。
5.4数据的收集和挖掘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方针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位于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策划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策划控制程序
A)两化融合的目标
B)市场环境分析
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F)业务需求和目标
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
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
对于策划的输入应形成《项目需求说明书》进行评审,输入的要素需要完整、全面,与企业战略、方针和目标相匹配,确保策划的输入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的适应能力,确保输入活动面对变化的控制能力。若评审不通过,应重新进行分析。
两化融合实施方应汇总输出结果,建立实施框架,明确实施的目标、明确各方面的需求,确立为打造新型能力而纳入策划的信息化项目,并进行项目任务分解,明确结构、组织人员配置和项目实施计划。
5.4策划的评审与批准
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策划的输出进行评审:
a)评审策划的输出对要求的满足程度;
b)根据两化融合活动的目标,参考企业两化融合长期和短期目标,评价或验证策划结果是否有利于打造两化融合新型能力,测算策划方案的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
策划的输出在评审通过并得到授权管理者的批准后,由实施主体方执行策划结果。具体可参照《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技术实现控制程序》、《运行维护控制程序》、《数据开发利用控制程序》。
5.6策划的更改与控制
企业应识别策划的更改,若原策划方案发生变更,经两化融合实施有关的专家和职能代表评审通过后,在实施前提交授权的管理者审批并获得批准,方可实施;若评审不通过,应按原实施框架执行。
1目的
通过适宜合规的方法,对两化融合实施过程进行策划,明确界定业务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信息化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严格有效的实施框架,确保实施过程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2适用范围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及在体系实施推进过程中的内外部协调工作。
4.3信息中心:负责编制两化融合监视和测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分类汇总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改进建议、措施等并监督、验证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4.4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关键绩效的测量。
4.5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
4.6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体系日常的检查并保持检查记录。
1目的
规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关键性的绩效监视与测量工作,确保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绩效得以持续改进,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方针的承诺要求,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信息,确保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两化融合管理各过程实现绩效的监测、监控及监督活动。
3术语及定义
3.1绩效:组织对它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d)设备设施以及信息化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
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满足情况。
6.3监视和测量流程
6.3.1监视和测量计划制定
流程和信息化管理委员会针对两化融合监测内容结合公司和各个部门、业务流程等的绩效指标,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方法、时间和责任部门,并编制两化融合年度监视和测量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批通过后,各部门依据实施。
6.助最高管理者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方针、目标进行评定,对改进建议、决议实施所需要的资源作出相应的决策,并对决议进行跟踪。
(2)信息中心协助管理者代表依据《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定期开展管理目标测量分析、内部审核,对目标测量、内审时发现的不符合监督责任部门及时整改,确保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信息中心对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开展过程审计,对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同步改进和提升情况进行监督。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三大职责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三大职责控制程序
4.2.6采购运营部:贯彻实施两化融合方针、完成两化融合管理分解目标;负责公司生产用原材料采购、供应;负责全公司贸易物资采购管控;负责线缆类产品订单的生产计划安排与交付管理,提供海外线缆产品技术支撑与重大投标技术标编制;下挂技术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重大生产设备选型方案,负责重要生产设备采购招标的技术规范书的审核、批准,负责审批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负责审批重要的工艺改进与调整方案。
4.2.2市场经营部:贯彻实施两化融合方针、完成两化融合管理分解目标;配合信息中心对两化融合过程中的成果评估与确认;负责公司业务承揽合同的管理,包括合同管理办法的起草与修订,合同的送审与归档,合同的履行与监督等;负责公司客户资料的维护与管理;负责公司客户满意度的收集与管理。
4.2.3计划财务部:负责两化融合工作经费的管理;负责建立两化融合工作经费监督管理和评估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管理;对年度两化融合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绩效评价;保持管理过程形成的会计记录。
4职责
4.1业务流程职责
4.1.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涉及业务进行分析,梳理流程;负责对各部门梳理形成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调整优化方案;负责提请总经理办公会研究业务流程调整优化方案,并根据会议决定明确部门职责。
4.1.2总经理办公会负责研究优化业务流程;对流程重合、缺失等情况予以纠正完善;确定部门职责业务流程,并不断优化。
4.2部门职责
4.2.1信息中心:协助编制公司两化融合的发展规划及战略,审查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程序、制度、记录等体系文件;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和其他要求,及时更新并传达给员工;指导、检查、监督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工作执行情况,负责公司两化融合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各种有关两化融合的合同管理、及所有合同的两化融合条款的审查;助人力资源部组织公司两化融合工作人员和其他员工两化融合教育和培训;负责具体落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等体系运行及分析改进活动。

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解读

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解读

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解读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栾添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甘宁2017年5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23001—2017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提出并归口,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企业联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为主要起草单位。

1标准制定背景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轮产业革命的开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网络技术是当前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技术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这一变革正在加速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步伐,人类已经走上新轨道,世界将迎来新秩序。

面对这样的变化,全球无论学术界还是产业界,都在探寻其本质,以明确新的发展方向、战略制高点和实现路径。

全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在信息化环境下用融合创新的模式,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有效缓解环境约束、破解资源能源瓶颈、不断提升以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竞争力,是推动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信息经济新体系、抢抓新世界产业发展先机和规则制定权的战略切入点。

我国各类组织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且内生动力和现实需求日益强烈。

信息化在各类组织局部环节的单项应用已逐步成熟,覆盖组织全局的综合集成成为当前的重点和关键。

但是,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各类组织普遍存在装备化基础薄弱、流程管理缺位、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两张皮等不足,这严重阻碍了综合集成的有效实现,以及信息化对组织竞争力整体提升作用的发挥。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和经验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组织的发展不仅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问题,更是一个优化和创新企业战略、组织、流程、业务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管理问题。

GBT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GBT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GB/T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项目背景:2015年,中国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作为国家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由工信部牵头,通过智能制造,带动产业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国家工业竞争力。

在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建国100周年时占据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

两化融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线。

两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多数行业和企业面临突破综合集成的关键时刻,提出采用管理体系的方法全面控制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使得这个进程更加规范有效,持续可控,减少失误,提高效益。

认证条件:1、A(初始级):需要有ERP且财务进销存生产各模块互通。

2、AA(单元级):需要有ERP+条码系统,关键流程节点自动取数。

3、AAA(流程级):需要有PLM+ERP+MES,且各系统互联互通。

4、AAAA(网络级):需要有CRM+ERP+SCM+MES+DCS且业务数字化全覆盖。

5、AAAAA(生态级):需要构建整个生态的互联网平台且内外部数据全部关联。

资质优势:1、对企业带来的直接价值(1)政府支持;(2)明确方向;(3)流程管理;(4)人员/团队能力。

2、对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1)促进企业战略思考,帮助企业系统全面的认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两化融合全新的方法论为指导,推动企业战略转型;(2)深化企业管理创新,持续和可控的推进企业管理体系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塑造;(3)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在公司全员尤其是管理层导入互联网思维,利用技术,引导企业以更加开放、协同、共享、共赢的思维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 推动企业组织变革,根据“战略-优势-能力”主线,以优势塑造和能力建设为牵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推动组织业务和管理变革;(5) 按照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重构企业信息资源,建立起围绕数据的技术、流程和组织体系,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资源组织方式,实现企业资源重构。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广东XXXX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第A/0版)文件编号:FY/QM-2017编制: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审核:郑X龙批准:柯X龙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1日实施日期:2017年08月01日目录0前言0.1颁布令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3引言0.4公司概述0.5两化融合方针0.6两化融合目标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定义4 可持续竞争优势4.1 总则4.2 识别公司的内外部环境4.3 以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 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4.3.2 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4.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4.1 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4.4.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3 文件化信息5 领导作用5.1 最高管理者5.2 两化融合方针5.3 管理者代表5.4 职责与协调沟通5.4.1 职责与权限5.4.2 协调与沟通6 策划6.1 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6.2 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6.3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6.3.1 总则6.3.2 策划的输入6.3.3 策划的输出6.3.4 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7 支持7.1 总则7.2 资金投入7.3 人才保障7.4 设备设施7.5 信息资源7.6 信息安全8 实施与运行8.1 总则8.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8.2.1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8.2.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执行8.2.3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监督与控制8.3 技术实现8.3.1 技术方案8.3.2 技术获取8.3.3 技术实现的监督与控制8.4 数据开发利用8.4.1 数据开发利用方案8.4.3 数据开发利用的监督与控制8.5 匹配与规范8.5.1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8.5.2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8.6 运行控制9 评测9.1 总则9.2 评估与诊断9.3 监视与测量9.4 内部审核9.5 考核9.6 管理评审9.6.1 总则9.6.2 输入9.6.3 输出10 改进10.1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0.2 持续改进0前言0.1颁布令《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是依据国家标准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制定的,是广东FY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5.2评估依据
按照GB/T 23020-2013的要求,公司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并登陆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了解本公司总体及关键指标与行业标杆和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明确公司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
5.3评估内容
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自评估体系,应保持GB/T 23020-2013所要求的评估框架的完整性。评估应覆盖与两该融合目标相关的所有职能和层次。
5工作程序
5.1评估范围
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四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水平与能力级别相关的评估关键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评估要点。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效能与效益提升结果相关的评估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评估要点。企业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可各分为四个层次:初级水平、行业平均、国内先进、国际先进。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评ຫໍສະໝຸດ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保证本部门数据源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信息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两化融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情况进行评估;信息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资金投入、组织和规划、设备设施配备、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进行评估。
5.4自评估报告及分析
信息中心负责登陆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填报评估数据并生成网站自评估报告,根据内审情况及评估数据编撰《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分析报告》并报管理者代表审阅。
1目的
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对两化融合开展整体性评估和诊断,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实施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估与诊断。
3术语及定义
3.1基础建设
两化融合相关的资金投入、组织和规划、设备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建设。评估两化融合技术设施和条件建设情况,衡量两化融合基本资源保障的水平与能力。

最新GBT23001-2017两化融合标准条款解读讲解

最新GBT23001-2017两化融合标准条款解读讲解

• 1.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管理职责 • 2.提供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基础条件和资源 • 3.管理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过程
C
A
8.应用这些方法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
9.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GBT23001-2017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条款详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 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的基本理念和深刻内涵,并按照这些要求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起标准两化融合工作的管理机制。
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在原 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基础上,按照标准要求补充完善自身存在不足的环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 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组织。
• • • • • • • • • •
1 范围 2 标准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4 组织环境 5 领导作用 6 策划 7 支持 8 运行 9 绩效评价 10改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框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拟先以工信部公告形式发布试行,试点完善后完成国家标准报批实施
战略循环: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 要素循环: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管理循环: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
其他管理体系
范围 目标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能源等 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都侧重于某一领域; 目标在于标准特定专业领域的管理,提升相关活 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 现 路 径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 能源等管理体系达成管理目标的途径主要 强调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标准化”

(完整word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完整word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
4.3各业务部门:对本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调整;根据业务流程调整的需要,提出本部门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建议,并配合实施;参与业Βιβλιοθήκη 流程、组织结构优化。5工作程序
5.1总体要求
5.1.1相关要求
a)以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
b)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
3术语及定义
3.1组织结构:涉及相关部门的组织结构。
3.2业务流程: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的企业活动的部分有序集。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指导、检查和督促公司业务流程梳理、组织结构管理工作;批准各单位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设置方案。
4.2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规范;编制公司层面组织结构设置方案;按管辖权限审核、批复各部门组织结构设置方案;贯彻执行有关组织结构管理的制度、要求和办法等。
g)公司应适当保持监督与控制的记录。
5.2业务描述
5.2.1确定优化方案
人力资源部组织梳理公司现有相关流程,以及与业务流程相关的部门和岗位,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研讨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确定拟优化的关键点和调整范围。业务部门提出新的业务流程设计建议,明确关键岗位及其职能。信息中心确认相关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人力资源部制定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应明确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同时结合两化融合实施框架及业务管理的需要,确保业务流程调整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切实可行。
优化方案制定后,人力资源部组织召开由公司高层、业务部门、岗位人员及相关方共同参加的研讨和评审会,经过反复论证并达成共识后,经最高管理者审批通过后实施。
5.2.2实施执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信息确认表(GBT23001-2017版)v3_0-2017032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信息确认表(GBT23001-2017版)v3_0-20170323
□无变化,原有情况:
□有变化,现状及具体变更情况:
2.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识别和确定机制:
【注:请简要介绍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识别和确定的方法和过程。】
□无变化,原有情况:
□有变化,现状及具体变更情况:
1.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需求:
【注:请结合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提出组织需要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除本次申请评定范围内涉及的新型能力外,还可包括正在打造或者未来拟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的新型能力,宜描述组织所规划并形成的系统性的新型能力体系),给出简要描述和分析。】
□无变化,原有情况:
□有变化,现状及具体变更情况:
上次评估审核以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际运行覆盖的范围及其变更情况:
【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范围可以大于申请评定/通过评定的范围】
上次评估审核确定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持续有效情况:
组织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
【注:介绍组织的两化融合的组织体系(如有,可附图),包括组织构成及其主要职责等。请不要介绍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组织体系。】
□有变化,现状及具体变更情况:
其中:修订的文件清单:新增的文件清单:废止的文件清单:
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组织的发展战略:
【注: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等方面阐述】
□无变化,原有情况:
□有变化,现状及具体变更情况:
1.与战略一致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注:请给出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及其简要描述和分析。】
量化指标2:XXX
……
……
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作用:
【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于组织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新型能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成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动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再次评定时还请介绍作为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组织,在评定结果采信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包括争取融资授信、成为供应商优选重要依据等。】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预防措施
各部门须对来自公司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以发现导致不合格的潜在原因。对于经过分析需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由相关部门研究后提出拟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具体方案,综合管理部汇总后,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综合管理部对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控制,并会同有关部门对预防措施进行检查和验证,以保证其及时、有效地完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有关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并提交管理评审。
d)相关方的合理要求。
e)通过其他方式发现和记录的不符合;
f)发生的其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宜。
5.1.2不符合控制原则
当发现不符合时,应及时对不符合进行标识或记录、评价和处置。
5.1.3不符合的分类
按不符合性质,可分为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
a)严重不符合:对过程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符合。
b)一般不符合:对过程和结果未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符合。
(4)对于5.1.1 d)、e)、f)发现的不符合,视其严重程度分别组织相关部门整改并验证其整改结果,责任部门负责实施整改。
5.1.5不符合的处置、验证
(a)严重不符合的处置,除立即纠正外,需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b)一般不符合的处置,立即纠正,填写《不符合报告》,直至措施处置完善。
(c)轻微不符合的处置,立即现场纠正。
5.2.2纠正措施的实施
综合管理部对已出现的不符合项,组织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包括完成时间),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各责任部门组织实施。综合管理部对已出现的不符合项所采取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跟踪。各责任部门纠正措施完成后,通知综合管理部进行验证。管理者代表评审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若实施效果不佳,责任部门需重新提出并实施新的纠正措施。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与记录表格模板【文件116页+记录表格118页+清单2页=236页,部分重难点表格提供了范本,已汇编到本文档】文件清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备注1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MC-IIMM-001 手册2 信息化设备设施控制程序MC-IIIP-002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3 信息资源控制程序MC-IIIP-003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4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程序MC-IIIP-004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5 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MC-IIIP-005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6 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控制程序MC-IIIP-006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7 两化融合评测与考核控制程序MC-IIIP-007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8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MC-IIIP-008 两化融合专用文件9 文件控制程序MC-QP-001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0 记录控制程序MC-QP-002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MC-QP-003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MC-QP-004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3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MC-QP-005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14 生产设施控制程序MC-QP-006 两化融合整合文件记录表格清单【文件关联的表单共50份,已全部整理到本文档中。

因页面限制,以下只列举了部分表格,部分重难点表格已提供了范本】序号记录名称序号记录名称1 信息化设备设施风险评估表11 年度两化融合考核报告2 信息资产清单12 内部审核检查表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表13 内部审核计划4 风险处理计划表14 内部审核报告5 新型能力识别报告15 不合格改善报告6 两化融合策划报告16 管理评审计划7 年度两化融合评测与考核工作计划17 管理评审报告8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报告18 生产设备风险评估表9 两化融合监视与测量计划19 仪器设备验收单10 两化融合监视与测量报告20 仪器设备履历卡。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程序文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d)《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
e)《管理评审问题及改进表》
5.3.3 研讨时,应准确地识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机会、改进方案:
a)体系问题和过程效率问题及其改进方案;
b)两化融合技术问题、安全问题及其改进方案;
c)人员及设备等资源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案。
如上述改进涉及到战略性改进(过程变化)应按《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5.3.4 研讨的有关结果由信息中心在会议记录中予以记载,信息中心根据会议记录整理出管理评审报告。
5工作程序
5.1 管理评审的形式与频次
5.1.1 管理评审一般每年年底进行一次,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
5.1.2 当最高管理者根据得到的信息,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临时决定增加进行管理评审:
a)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顾客/公众重大和经常性投诉;
c)发现有严重偏离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趋势时;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管理评审的实施要求,旨在保证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的实现,以适应市场、顾客和相关方需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两化融合体系管理评审中的各项活动。
3术语及定义
3.1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5.3.2 与会人员均应对需评审的背景材料进行研讨,并重点就如下方面进行评价:
a)方针、目标、指标是否在逐步实施;
b)组织机构、作业人员配置和设施与设备的配置是否合适?
c)管理体系是否能保证设计服务质量稳定地满足规定要求?
d)管理体系是否能保证方针、目标、指标的最终实现?
e)管理体系是否能有效地控制各项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存在的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第一阶段评估审核计划
(标准版本:GB/T23001-2017)
申请组织: 评定机构: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一阶段评估审核计划
名称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箱
申请组织
名称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箱
评定机构
第一阶段评估审核目的:
评估审核申请组织是否建立和实施了符合标准要求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准备工作是 否充分、适宜,是否具备第二阶段评估审核的条件,并为第二阶段评估审核顺利实施做好准备。
2
1
日期
时间
工作内容
受评估审核的 评定人员 部门及人员 组别
首次会议,包括组织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情况
现场巡视
验证核实评定申请资料(名称、地址、场所、人 员数量等) 补充审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两化融合管理 手册和必须的程序文件)
确认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和相互关系
组织对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信息化环境 下新型能力需求的识别和确认情况 组织围绕评定申请范围所涉及的新型能力,开展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实施与运行的情况
关于评估审核报告的说明:
评估审核后,评估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点将在第一阶段评估审核报告中体现。 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 委员会。
计划批准人
计划批准日期
组织确认:
评估审核计划实施前是否确认: ■是 □否 评估审核组是否按计划进行: ■是 □否 其它说明: 申请组织代表:
新型能力目标和关键指标的设置及完成情况
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情况
内审资料(内审方案、内审计划、内审报告等)
管理评审资料(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等)
评估审核组内部总结
与组织确认评定范围、问题清单,并商定第二阶 段评估审核安排
末次会议
评估审核组保密承诺及公正性声明:
评估审核组全体成员均与申请组织无任何利益关系。 评估审核组全体成员对于在评估审核过程中接触到的任何有关组织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在未得到组织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当有法律要求时,当事人应及时将相关 情况向组织通报。
评估审核依据: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23001-2017) 申请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评估审核范围及边界:
位于 的 公司,与 协同管控能力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
评估审核组成员:
姓名 性别
编号
手机
邮箱
组别
评估审核时间:
评估审核日程安排
注:以下日程安排随着评估审核的开展和实施可能会作相应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