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各部位的检查技术

合集下载

磁共振各部位扫描技术

磁共振各部位扫描技术

磁共振常见部位扫描技术一.颅脑常规扫描技术:线圈选择:颅脑正交叉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置于线圈内。

儿童及颈部较长者两肩尽量向下,使头部伸入线圈。

采集中心对准两眼连线中点。

扫描方位、脉冲序列扫描参数:取矢状定位像做横断位。

横断位:层厚6-8cm;层间距:0.5-3mm〔T1T2保持一致〕。

采集矩阵:256×256或 256×192;FOV:220mm×220mm。

采集矩阵:256×256或 256×192;FOV:220mm×220mm。

二、腰骶椎、腰髓成像技术:线圈选择:脊柱相控阵外表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致。

采集中心对准肚脐.扫描方位、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采集矩阵:256×256 或312mm×256mm FOV:320mm×240mm.横断位:扫描方位、脉冲序列T2加权。

层厚5-8mm;层间距1-2mm采集。

矩阵:256×192 或312mm×192mm FOV:180mm ×180mm.三、胸椎、胸髓的成像技术:线圈选择:脊柱相控阵外表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致,病变在胸8以上,上段要平第7颈椎;病变在胸8以下,下段要平腰1、2。

采集中心对准胸骨中心。

扫描方位、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矢状位:T1加权T2加权层厚3-4mm;层间距0.5-1mm。

采集矩阵:256×192或 312×256;FOV:320mm×240mm。

横断位:扫描方位及脉冲序列T2加权层厚5-8mm。

层间距:1-2mm采集矩阵:256×256 FOV:180mm×180mm。

四.颈椎、颈髓扫描技术:线圈选择:颈椎外表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致,固定头部。

6.6 各部位的MRI检查技术

6.6 各部位的MRI检查技术

(3)成像序列: SE或FSE序列,垂体常规需增强扫描、 多采用动态扫描技术。 5.临床应用:适用于垂体腺瘤(微腺瘤)、垂体及鞍区血 管性病变、鞍区(垂体外)其他占位性病变的检查。
对比剂增强 对比剂:0.1mmol/kg,最多可给3倍剂量,垂 体微腺瘤病人给予半量(0.05mmol/kg)。 成像序列:冠状位、矢状位T1WI扫描。
三、眼眶MR检查
1.检查前准备:无特殊准备,嘱患者闭目减少眼球自主性运动。 2.线圈:头颅专用线圈、眼眶表面线圈。 3.体位 :参照颅脑检查体位。 4.扫描:
(1)扫描方位:横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
(2)扫描定位:采用快速成像序列获取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 定位像,在定位像上制定扫描计划。
① 横轴位:在矢状定位像上确定横断面的扫描平面,使扫 描平面平行于视神经长轴,相位编码一般为左右方向。 ② 冠状位:以矢状位作为定位像,定位线应垂直于硬腭, 相位编码一般为左右方向。
二、垂体MR检查
1.检查前准备:参照颅脑检查前准备。 2.线圈:头颅专用线圈。
3.体位 :参照颅脑检查体位。
4.扫描:
(1)扫描方位:矢状位、冠状位
(2)扫描定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定位线均平行于垂体柄。 冠状位相位编码一般为左右方向,矢状位相位编码方向一般为 前后方向。 (3)成像序列: SE或FSE序列,垂体常规需增强扫描、多采 用动态扫描技术。
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
血管性病变治疗后评价随访观察 颅脑肿瘤
(二)检查技术
1.常规成像 成像线圈:头颅表面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定位像:仰卧位,取矢状定位像。 成像范围:动脉血管成像应包括颈内动脉颅内 段、颅底动脉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主 要分支。静脉血管成像应包括上下矢状窦、直 窦、横窦及乙状窦。

磁共振各部位扫描范围标准

磁共振各部位扫描范围标准

磁共振各部位扫描范围标准英文回答: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a medical imaging technique that uses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and radio waves to generate detailed images of the body's internal structures.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body require specific scanning ranges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desired information. The standard scanning range for MRI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part of the body being examined.1. Brain: When scanning the brain, the standard range typically includes the entire brain from the top of thehead to the base of the skull. This allows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structures such as the cerebral cortex, cerebellum, and brainstem. In some cases, a more focused scan may be performed to examine a specific area of interest, such as the pituitary gland or the temporal lobes.2. Spine: For spinal MRI, the standard range usuallycovers the entire spine from the cervical (neck) region to the lumbar (lower back) region. This allow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vertebrae, andintervertebral discs. Additionally, specific regions of the spine, such as the cervical or lumbar spine, can be scanned individually to assess for conditions like herniated discs or spinal stenosis.3. Abdomen and Pelvis: When scanning the abdomen and pelvis, the standard range typically includes the liver, kidneys, pancreas, spleen, and pelvic organs. This allows for the assessment of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liver tumors, kidney stones, or gynecological disorders. In some cases, a more focused scan may be performed to evaluate a specific organ or region of interest, such as the gallbladder or prostate gland.4. Extremities: MRI can also be used to examinespecific extremities such as the shoulder, knee, or wrist. The standard scanning range for extremities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area of interest. For example, when scanning the shoulder, the range would typically includethe entire shoulder joint, surrounding muscles, and tendons. This allows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ditions like rotator cuff tears or shoulder impingement.中文回答: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身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骨关节系统疾病诊断
关节病变
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关节 软骨、肌腱、韧带等结构,对于 诊断关节炎、肌腱炎等关节病变
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骨骼肿瘤
磁共振成像可以发现骨骼肿瘤的存 在,并评估肿瘤的性质、范围和程 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脊柱疾病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脊柱 疾病,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详细的 病变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 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磁共振成像的优缺点
优点
软组织对比度高
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的软组织图像,有利于观察和
诊断各种软组织病变。
无辐射损伤
磁共振成像不涉及X射线或放射 性核素等放射性物质,因此对 患者的身体无辐射损伤。
任意平面成像
磁共振成像可以在任意平面进 行成像,有助于多角度观察病 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
用于检测脑部病变,特别是对脑白质病变和脑脊液的显示效果较好。
扩散加权成像(DWI)
用于检测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运动,常用于脑部和腹部疾病的诊断。
功能成像序列
1 2
灌注加权成像(PWI)
用于评估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常用于脑缺血的诊 断。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用于检测组织磁敏感性的差异,常用于脑部疾病 的诊断。
脑部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 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医 生对脑部肿瘤进行诊断和评估。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磁共 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脑部结构和功 能的异常,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早期诊 断和病情监测。
脑血管疾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评估 脑血管状况,发现脑血管狭窄、动脉 瘤等病变,对于诊断和预防脑血管疾 病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mri)肾脏及肾上腺尿路成像(mru)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肾脏及肾上腺尿路成像(mru)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肾脏及肾上腺、尿路成像(MRU)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 扫描腹部需禁食禁水4~6小时,如行MRU 检查需憋尿。

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

体位:(1)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双手上举,两手臂交叉抱头(注双手不要交叉为环路)。

(2)观察患者胸前肋下区域呼吸幅度最明显的位置,安置呼吸门控,使其显示的呼吸幅度波形超过上下位置的30%,而后训练患者的呼吸规律及屏气,一般在患者呼气末屏气(如患者在此时刻屏气不理想,在其他时刻屏气也可,对图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呼吸波及呼吸频率说明:在编辑每次门控采集序列时需更新呼吸频率(Update Rate,注:呼吸频率会影响TR值及最大扫描层数),根据呼吸波中的“RESP”提示的呼吸频率选择适当的呼吸间隔“Respintervals”。

当RESP小于等于24时,Resp intervals选择2,当RESP大于24时,Resp intervals 选择3,当RESP小于12时,Resp intervals选择2,并适当的增加回波链的长度(20左右),可增加扫描层数。

肾脏扫描技术定位位置:定位于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必要时加扫矢状位。

横断面: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进行大FOV扫描,层厚8MM,单次采集,如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Asset能加快扫描速度及改善EPI序列图像的对比度。

校准扫描序列与所有BH序列需在同一时相扫描,否则会带来严重的伪影。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断面:BH AX LAV A MASK,横断面T1加权LA V A序列,屏气较差者可选用自由呼吸的T1WI SE序列。

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一般采用纯的横轴位。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概述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它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产生的信号来制得人体内部的三维图像,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全面、准确地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

MRI和传统的X线影像、CT等影像技术相比具有无辐射、分辨力高、对软组织和病理变化的检出率高、适用于各个部位等优点,因此成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另外,MRI临床应用的可观性及信息量已超过其他医学成像技术,如超声、X线、CT等。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1. 头颅和脑部成像:MRI可以检查脑血管病变、脑肿瘤、病理性痴呆、脑炎、脑卒中、病毒性质心包炎等。

MRI还可以显示脑部解剖结构和病理解剖变化、观察脑梗塞及再灌注过程等。

2. 颈部成像:可以检查下颌骨和上颈椎、甲状腺、甲状旁腺、喉、咽喉、口咽、喉癌和喉囊等,通过MRI不仅可以清晰切片,而且可以直观地展示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

3. 胸部和心脏成像:MRI可以检查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炎、肺癌、肺栓塞、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纵隔肿瘤等,还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功能。

4. 腹部和盆腔成像:MRI可以检查胃癌、肝癌、胰腺癌、胆管炎、胆囊炎、肾炎、肾结石、淋巴结转移、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癌等疾病。

5. 骨骼成像:MRI可以检查关节炎、骨质疏松、骨髓炎、肌肉骨骼疾病、骨肉瘤等疾病。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势和缺点1. 优点:(1)分辨率高。

MRI其对软组织、心肌、脑等的成像分辨率非常之高,可以观察到其他成像手段所无法识别的部位。

(2)优良的空间分辨力。

MRI的空间分辨率并不依赖于成像方向,所以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所检查区域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

(3)安全使用。

MRI成像没有辐射,对人体安全,没有任何创伤。

2. 缺点:(1)昂贵。

核磁室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核磁室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核磁室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

2.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

3.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屡等。

4.外伤5.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

6.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嘱病人检查中双眼平视前方或闭眼,使眼球保持不动。

(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②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F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险至眶尖。

③推荐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WI、T=>W1.冠状面T3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成像序列。

如脂肪抑制技术等。

④成像野(FoV):18-25cmo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范围。

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⑥成像层厚:2~5mm。

⑦矩阵1128X256或256X512等。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可加扫T1.WI-FS序列。

常规做横断面、斜状面及冠状面T1.WI (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

二、鼻及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颅脑、脊柱磁共振检查扫查规程

颅脑、脊柱磁共振检查扫查规程

2020.03·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82 ·2020.03矢状面扫描:在横断面上定位线平行于大脑纵裂;在冠状面上定位线平行于大脑纵裂及脑干。

设定扫描范围从左到右覆盖整个大脑。

横断面扫描:在正中矢状面上定位线垂直于前后联合;在冠状面上定位线垂直于大脑纵裂。

设定扫描范围从前到后覆盖整个大脑。

冠状面扫描:在正中矢状面上定位线平行于前后联合;在横断面上定位线垂直于大脑纵裂。

设定扫描范围为从颅顶至颅底[2]。

5.2 脊柱扫查平面矢状面扫查:在横断面定位线平行于棘突,且正中矢状面与棘突和脊髓正中线重叠。

成像层数应足以包括脊柱两侧;在冠状面定位线平行于脊髓;横断面扫查:横断面扫查通常在矢状面成像后获得,由于扫查整个脊柱横断面层数过多,导致扫查时间过长。

在矢状面以发现的病灶或感兴趣部位的中心为横断面成像层面中心,定位线平行于椎间隙。

在冠状面定位线垂直于脊髓;冠状面扫查:在矢状面定位线平行于脊髓,在横断面定位线垂直于棘突,平行于横突[3]。

6 扫查序列选择M R 常用的扫查序列包括S E 序列T 1W I ,F S E 序列T2WI ,脂肪抑制,FLAIR 等,增强扫描选用钆制剂,且应与之前常规扫描的层厚、层间距保持一致,以便对比观察。

7 讨论与结论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和相关步骤,可以初步获得相关序列的图片,后续可进行对照分析研究,以获得相关的诊断信息。

磁共振检查相对于CT ,没有电离辐射,目前还没有磁场、射频脉冲对动物造成显著损伤的报道,磁共振可以无损性的获取不同层面的图像,同时可以避免传统血管造影的危害[4]。

但磁共振也存在局限性。

首先,麻醉时间较长的问题,国内动物医院目前使用的多数为0.35T 以下的机器,扫描过程通常需要数10 min ,后续的判读图像的时间较长,因此不适用于危重动物和紧急检查。

其次,体内的磁性物质如起搏器、血管环或次芯片等在MRI 扫查时,虽不会对动物造成危害,但会造成伪影,影响成像。

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

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

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知识文章】标题:磁共振扫描各部位基本序列解释导语: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强磁场和电磁波产生的共振信号,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

在临床上,磁共振成像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部位的诊疗中。

本文将从头到尾逐个介绍磁共振扫描中各部位的基本序列,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应用于实际诊疗中。

1. 大脑(Brain)1.1 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e)T1加权像是一种用于显示解剖结构的基本序列。

在T1加权像中,脑脊液呈黑色,脑灰质呈深灰色,脑白质呈浅灰色,这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脑的解剖结构。

1.2 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加权像则重点显示组织的水分含量,对于检测异常信号(例如水肿)非常敏感。

在T2加权像中,脑脊液呈白色,脑灰质呈中灰色,脑白质呈深灰色。

T2加权像能够更好地反映脑部异常情况。

2. 胸部(Chest)2.1 胸腔(Thorax)在胸腔的磁共振扫描中,常用的基本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通过这些序列,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胸腔内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异常情况。

2.2 心脏(Heart)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脏异常,我们采用特殊的心脏序列。

其中,心脏T1加权像能够提供心脏的解剖结构,而心脏功能扫描则可以评估心脏腔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 腹部(Abdomen)3.1 肝脏(Liver)肝脏磁共振扫描的基本序列主要有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借助这些序列,我们能够评估肝脏的解剖结构、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等,并对肝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

3.2 胰腺(Pancreas)胰腺磁共振扫描通常采用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这些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胰腺的解剖结构,评估胰腺的血供情况以及检测胰腺疾病。

4. 骨骼(Skeletal)4.1 骨髓(Bone Marrow)骨髓的磁共振扫描常采用T1加权像和STIR序列。

核磁共振检查常见部位体位摆放及几点注意事项

核磁共振检查常见部位体位摆放及几点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罕见部位体位摆放及几点注意事项核磁共振(MRI)由于具有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无辐射、无骨伪影、无损伤、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等优点,特别是近几年超导高磁场型MRI的临床投入使用,MRI成像速度加快,检查时间缩短,良好的脂肪抑制等,一些特殊成像技术的应用,如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患者不需要注射药物就能获得头颈部清晰的血管投影;胰胆管成像(MRCP)、尿路成像(MRU)的应用可以非常清楚的显示胆道系统及泌尿系统有无梗阻、狭窄、扩张等。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3h内、理论上为30min可以显示病变部位)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动态对比增强大大的提高了一些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对肿瘤的大小、范围的界定为临床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还是化疗提供可靠依据,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全身血管,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包管。

所以MRI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的检查治疗中。

所以,MRI检查体位摆放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医学影像图像质量,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一、MRI检查的适应症MRI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查:包含颅脑、耳鼻咽喉、颈部、心肺、纵隔、乳腺、肝脾、胆道、肾及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四肢关节、脊柱脊髓、外周血管等。

MRI适用于人体多种疾病的诊断:包含肿瘤性、感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血管性、代谢性、中毒性、先天性、外伤性等疾病。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的应用最具优势。

对于肿瘤、感染、血管病变、白质病变、发育畸形、退行性病变、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病变、出血性病变的检查均优于CT。

对后颅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MRI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特点及血管流空效应和流人增强效应,可清晰显示咽、喉、甲状腺、颈部淋凑趣、血管及颈部肌肉。

对颈部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MRI对纵隔及肺门淋凑趣肿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特此外价值。

但对肺内病变如钙化及小病灶的检出不如CT。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操作指南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操作指南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操作指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得以获得高质量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

在医学诊断和研究中,MRI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然而,由于其操作复杂性,对于操作者来说,理解和掌握MRI的操作指南是至关重要的。

1.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MRI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如电源是否接通,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等。

然后,检查患者身体上是否有任何可能对磁场产生干扰的物品,如金属物品、纽扣、手机等,这些物品都需要被移除或离开磁场之外。

同时,还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MRI的相关安全事项,确保患者理解和配合。

2.定位和选择扫描区域在确定MRI扫描区域之前,需要根据临床需要和医生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检。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和参数。

在定位扫描区域时,可以使用解剖标志物或导向线等辅助工具,确保所选取的扫描区域与患者特定的解剖结构相一致。

3.患者准备和安抚在进行MRI之前,需要确保患者身体舒适,并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焦虑。

可以事先告知患者MRI的整个过程,包括可能的噪音、可能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及需要保持静止等。

还可以提供音乐或耳塞等舒适化措施,以帮助患者在扫描过程中放松和安抚情绪。

4.设置扫描参数在开始扫描之前,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扫描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序列类型、扫描时间、分辨率、最大平面数量、切片宽度等。

在设置参数时,需要根据所需成像部位的大小和解剖结构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以获得清晰且准确的图像。

5.安全操作和监控在使用MRI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确保操作者和患者遵循磁场区域的限制,以防止受到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其次,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在扫描过程中持续监控患者的状况。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操作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向医生报告。

6.图像质量评估在完成MRI扫描后,操作者需要对获得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估。

磁共振常规检查序列

磁共振常规检查序列

一、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1\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DWI,矢状面的T1WI,颅脑外伤患者加做T2 Flair序列。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

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T1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等二、肝脏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T1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

部分病例可可根据需要增强后延迟扫描,延迟时间通常为5-30分钟三、肾脏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T1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四、前列腺检查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以前列腺为中心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T1WI、T2WI,了解前列腺肿瘤侵犯者可行冠状面T2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

五、盆腔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矢状面T1WI和T2WI。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辅以其它成像序列。

快速手推注射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一般与增强扫描前T1WI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六、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2WI,冠状面屏气重T2WI脂肪抑制序列。

七、四肢骨骼、肌肉磁共振检查技术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 和脂肪抑制序列T2WI,矢状面T1WI 脉冲序列:TSE、GRE八、四肢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采用SE序列或快速成像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 ,矢状面或冠状面T1WI和T2WI。

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弥散成像 (DWI)
诊断超急性脑梗死 鉴别细胞毒性水肿 与血管源性水肿
弥散张力成像(DTI)
各向异向图 (55 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
视放射
胼胝体压部
胼胝体膝部
外囊
內囊
丘脑
清晰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束间的关系
Stereoscopic Fused Views
最新DTI高级应用
灌注 成像 (PWI)
FOV=320mm×320mm
10mm×10mm×8mm
5mm×5mm×8mm
矩阵不变:FOV越大,体素越大。
20cm
40cm
30mm
10
30mm
10mm
10mm×10mm×8mm
30
10
30mm
10
5mm×5mm×8mm
FOV不变:矩阵越大,体素越小。
FOV对图像SNR的影响
SNR
T1WI,FOV 24×18cm, 矩阵 320×224,NEX:2,层厚6.0mm, 空间分辨力相对较低,而图像SNR相 对较高。
2、体素大小的影响
(1)与SNR成正比:体素、FOV、层厚、像素 (2)与SNR成反比:矩阵(160*160,192*192,256*256)
容积较大的体素所含质子数量比容积较小的体素多,因而SNR高。
SNR
视野 FOV(field of view)
320mm
320mm
视野:X轴、Y轴方向上实际成像区域的大小
灰质
白质
脑脊液
CNR
(三)空间分辨率
概念:图像中可辨认出相邻空间关系的最小物体的几何尺寸,既对细微结构的分辨力。 影像因素: 1.体素小—空间分辨率高。 2.层厚薄—空间分辨率高。 3.FOV一定,矩阵越大—空间分辨率高。 4.矩阵一定,FOV越小—空间分辨率高。

各部位MRI检查操作常规

各部位MRI检查操作常规

嘉定中心医院MRI检查操作常规(2014年修订)〔检查前准备〕设备准备1.准时开机,检查机器的运作状态是否良好,并做好记录。

2.机器的“心跳声”在正常范围。

3.检查液氦压缩机的读数是否正常,两种液体要在规定的范围内。

4.打开风机开关。

5.每天在机器使用记录本上记录液氦量。

6.更换病员服、床单、被套即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等。

检查结束整理机房、设备,确认机器的使用状态并作记录后关机,确认机房安全后离开。

患者准备1.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有MRI检查的禁忌症,确认无误后才可作检查。

2.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时机器会发出的各种噪音,不必惊慌;胸腹部检查时,训练患者的呼吸,以得到患者的配合使检查顺利进行;患者实在不能配合,嘱咐家属协助的要点。

3.增强检查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4.检查前患者更衣,去处一切外来的金属异物;需要家属陪同进入机房的,家属也要去除。

5.进入机房必须征得医生许可。

检查准备1.按照预约单,在RIS系统中登记病人信息,扫描申请单。

2.按叫号系统先后顺序通知病人检查,预留时间询问及告知患者应做的准备工作,病人准备好后在指定地点侯诊,稍候随医生指示进入机房检查。

3.阅读申请单,核对病人信息(姓名、性别、检查号、检查部位等),掌握临床检查要点、注意事项。

4.在主机检查列表中(与放射科的RIS系统相连)选择该病人,核对姓名、出生年月日、检查号等,输入病人的检查部位、体重等。

5.按照临床要求作个性化的扫描,为患者准备耳塞以防检查时噪音。

检查结束往P ACS、工作站、QDVD传输图像,排版好的电子胶片传至P ACS、相机。

磁共振检查安全注意事项MRI是利用磁共振装置产生高磁场,对人体组织进行断层显像来诊断疾病的。

高强度的磁场对人体内某些植入性医疗装置有破坏性影响,磁性金属物品带入机房可能受损或对人员与设备产生危害,并引起图像伪影。

一、MRI检查禁忌症(一)安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瓣膜、神经刺激器。

(二)动脉瘤术后金属夹结扎后。

磁共振成像技术之脊柱检查

磁共振成像技术之脊柱检查

椎管狭窄: 是指脊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因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导致一平面或多平面的椎管管径变小而压迫硬
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相关的神经压迫综合症。 临床上椎管狭窄多见于颈、腰段
骨性和非骨性: 椎管狭窄标准: 颈椎:小于10mm 绝对狭窄 腰椎:小于12mm 比较狭窄, 小于15mm应考虑狭窄 侧隐窝:5-7mm,小于3mm为肯定狭窄 椎间孔(神经管):小于4mm
椎管前后径或椎间 孔狭窄
硬膜囊受压 神经根受压 脊髓受压
正常CT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侧后方突出
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
CT 右外侧型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盘均匀周围膨出或局限膨出 椎体疝-schmorl结节
椎间盘局限膨出
椎体疝-schmorl结节
MRI检查一般需要在平扫后再作增强扫描 MRI表现:
肿瘤的直接征像 脊髓或硬膜囊形态异常 椎管或临近骨结构的异常 肿瘤向椎旁侵犯
髓内肿瘤 见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MRI表现: 脊髓局限增粗,肿瘤长T1、长T2信号 瘤体上下水肿区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强化 继发有脊髓空洞
鉴别诊断: 需与脊髓炎性病变区别。
引起椎管狭窄的病因:
先天性(固有性) 椎体或小关节增生 椎间盘病变 韧带肥厚或骨化(后纵韧带、黄韧带) 椎体的滑脱或滑移 肿瘤及其他
正常 椎管、椎间孔狭窄
后纵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
固有性椎管狭窄
颈椎转移瘤伴骨折
椎管肿瘤
脊髓髓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髓外硬膜外肿瘤
X线脊髓造影
MRI表现: 脊髓圆锥低位(位于腰3以下) 、栓系(“绷紧的”终丝)
于椎管的后壁。 终丝增粗(终丝直径大于2mm)、 可合并腰骶部脂肪堆积或终丝脂肪瘤、脊椎裂、脊柱侧

MRI主要检查的内容

MRI主要检查的内容

MRI主要检查的内容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产生详细的身体内部结构图像。

它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MRI主要检查的内容。

首先,MRI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骼、关节和盆腔等部位。

在头部MRI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大脑、脑干、小脑、视神经、脑血管等结构,对于脑部肿瘤、脑血管病变、脑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而颈部MRI检查则可以显示颈椎、颈部血管、颈部淋巴结等结构,对于颈椎病、颈部肿块等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其次,MRI检查在胸部方面可以显示肺部、心脏、气管、食管等结构,对于肺部肿瘤、心脏病变、气管疾病等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在腹部MRI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肝脏、胆囊、胰腺、肾脏、腹腔等结构,对于肝脏肿瘤、胰腺炎、肾脏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也非常有帮助。

此外,MRI检查还可以用于骨骼和关节的成像,对于骨折、韧带损伤、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在盆腔MRI检查中,可以显示盆腔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结构,对于盆腔肿瘤、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诊断也非常重要。

除了部位不同,MRI检查的内容还包括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

T1加权成像主要用于显示解剖结构,对于骨骼、脑部、脊柱等结构有较好的分辨率;而T2加权成像主要用于显示组织的水分含量,对于肿瘤、炎症、水肿等病变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总的来说,MRI主要检查的内容涵盖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病变,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MRI检查,医生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帮助他们准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MRI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2WI+压脂
注意:眶内病变T2压脂而T1不压
b=800 EPI
18--20cm
≤3mm
≤0.5mm
轴、失、冠T1WIFSE+压脂
耳部与听神经
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鼻尖部位于线圈横轴位中心
三平面定位
包括双侧乳突
T2WI+压脂
T2WI+压脂
内耳水成像:CISS/FIESTA--C/Balance-FFE
耳根线
三平面定位
双侧颞下颌关节
T1WI、T2WI+压脂
PD斜矢状位FS
T1WI、T2WI+压脂
b=1000
20-25cm
内耳≤1.5mm:CISS/FIESTA--C/Balance-FFE≤0.6mm
内耳≤0.3mm
;CISS/FIESTA--C/Balance-FFE≤0.18mm
轴、失、冠T1WIFSE+压脂。
后处理:垂直于听神经MPR重组、耳蜗VR重组
内耳水成像
注意事项1.2D FSE T2WI的目的是显示听神经束,能在听神经束内显示面神经及听神经。3D扫描层厚0.6mm,提高空间分辨率可用512矩阵2.3D双激发Balance-SSFP序列能清楚显示耳蜗、内耳半规管3.都要做MIP重组,照相时注意左右对比并放大。
海马
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眉间线
三平面定位
包括双侧颞叶及海马
T1WI、T2WI
T2WI
斜冠状位T1WI
斜冠状位+压脂
B=1000 EPI
20-25cm
≤4mm
≤0.8mm
轴、失、冠T1WIFSE+压脂
三叉神经及面神经
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眉间线
三平面定位
包括脑桥
T2WI
3D TOF:TOF SPGR
神经成像:CISS/FIESTA--C/Balance-FFE
扫描范围
横轴位
矢状位
冠状位
T2FLAIR
DWI
FOV
层厚
间隔
增强
脑垂体
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眉间线
三平面定位
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T1WI FSE
T1WI FSE
T1WI FSE
T2WI+压脂
18--20cm
≤3mm
≤0.4mm
轴、失、冠T1WIFSE+T2压脂。矢状位最佳方位
垂体微腺瘤
动态增强,早期增强低,呈低信号,正常垂体增强明显,对比很清楚。
加DWI
包膜期为环形强化
脑转移瘤
常规T1WI、T2WI
注射双倍或三倍对比剂可增加病灶信号强度,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增强前一定要平扫T1WI,观察病灶有无出血。坏死囊变转移瘤、高级别胶质瘤及脑脓肿增强后常环形强化,有时需加DWI及水肿区MRS进行鉴别。
胆脂瘤(表皮样囊肿)
常规T1WI、T2WI
T2WI+DWI
2D FSE重T2序列:先行三平面定位,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前下倾斜15度,同时使定位线在冠状位上平行与双颞叶下缘。斜冠状位水成像序列用横轴位定位,首先找到有耳蜗的层面,斜冠状位定位平行于耳蜗底旋,并加压脂,双侧内耳分别扫描。
3D序列:3DBalance-SSFP序列,其特点是内耳淋巴液呈高信号,其他组织呈相对低信号,其严重缺陷是常产生磁敏感伪影或条纹伪影,容易造成半规管假狭窄征象,目前双激发Balance-SSFP序列以取代Balance-SSFP序列来进行内耳水成像
包括整个颞叶及海马
常规T1WI、T2WI
斜冠状位FSWT2WI或T2FLAIR
4mm
1mm
轴位+冠状位T1WI薄层,冠状位+压脂
桥小脑区病变
常规T1WI、T2WI
FSET2WI
轴位、冠状位T1WI薄层,冠状位加压脂
颅脑中线病变
包括脑干、松果体、垂体、鼻咽部、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中脑水管、丘脑等
常规T1WI、T2WI
20--25cm
≤6mm
≤1.2mm
轴、失、冠T1WI FSE
多发性硬化
常规T1WI、T2WI
T2WI
T2WI
病灶更敏感
活动期病灶高信号
3--4mm
0.3mm
增强可鉴别活动期,有视力下降症状加扫双侧视神经,增强轴、斜矢、冠+压脂
颞叶癫痫及颞叶病变
病因:海马硬化,海马萎缩是诊断海马硬化的可靠指标
定位线垂直于海马长轴
呈高信号
鼻及鼻窦病变
包括全鼻窦
常规T1WI、T2WI
T2WI
T2WI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常规T1WI、T2WI
呈高信号
增强加DWI
三叉神经
包括脑桥上下缘,并行薄层T2WI及3DT1 SPGR序列,TR35ms、TE7ms、FA45度
矩阵256*192、NEX1
1mm
0mm
头部
线圈
体表定位标记
定位片
20--25cm
≤3mm
≤0.6mm
后处理:平行于三叉神经及面神经形MPR重组,显示神经与小血管关系
颅脑MRA
MRA以Willis环为中心包括枕骨大孔至扣带回上缘:MRV覆盖全颅
眉间线
三平面定位
从听眶线至颅顶
MRA:3D TOF或PC法;横轴位
MRV:3D TOF或PC法;冠状位
CE MRA+MRV:团注对比剂,TRICKS技术;冠状位;后处理脑血管MIP MPR VR重组
后处理:MIP:能多角度观察,立体显示迷路、内听道等结果及相互关节,对于发现解剖畸形和迷路的形态改变非常有利。MPR:对显示内听道内的听神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一般常采用斜矢状位重组。
头部
线圈
体表定位标记
定位片
扫描范围
横轴位
矢状位
冠状位
T2FLAIR
DWI
FOV
层厚
间隔
增强
颞颌关节(TMJ)
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
MRV
CE MRA+MRV
MRA:22--25cm
MRV:30cm
CE MRA+MRV
:30cm
MRA、MRV、CE MRA+MRV
:≤2mm
MRA、MRV:0mm
CE MRA+MRV≤1mm
眼眶MRI
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眶间线
三平面定位
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视交叉
T1WI、T2WI+压脂
T2WI+压脂
SE序列T1薄层
必要时加FSET2WI
矢状位3mm
矢状位0.3mm
脑膜病变
常规T1WI、T2WI还应加T2FLAIR
有病变加增强,T1轴、失、冠,至少一个序列加压脂,为了抑制头皮脂肪
急性脑梗死
常规T1WI、T2WI
T2WI加DWI
矢状位。DWI结合ADC图可更加准确地诊断急性脑梗塞
脑脓肿
常规T1WI、T2WI
磁共振成像各部位的检查技术
头部
线圈体表定位标记定片扫描范围横轴位
矢状位
冠状位
T2FLAIR
DWI
FOV
层厚
间隔
增强
常规
头部正交线圈、头相控阵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眉间线
三平面定位
从听眶线至颅顶
T1WI(FSE)、T2WI(FSE)、T2WI FLAIR(FSE)、T1FLAIR
T1WI(FSE)
横轴b=1000s/mm2,EPI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