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11知识讲解
11(4学时)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4)轮伞花序
聚伞花序着生在对生叶 的叶腋, 花序轴及花梗极短, 成轮状排列, 如唇形科(薄 荷、芝麻)的花序。
3.混合花序
同一花序同时生有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如主轴 为无限花序, 侧轴为有限花序。(如大葱、五角枫)
(山桃)
1.花的类型
一朵花中,雄、雌蕊都存在,并发育正 两性花 常。
(油菜、水稻)
单性花 (2) 雄蕊
与雌 蕊状
况
杂性花
中性花
花中的雌、雄蕊二者缺一。 仅有雄蕊的称雄花: 仅有雌蕊的称雌花。 雌雄同株(核桃);雌雄异株(银杏)
指同一种植物既有单性花又有两性花. [杂性同株(芒果);杂性异株(南酸枣)]
花萼片彼此联合. 花萼片完全分离.
2.花冠类型
合瓣类花冠 管 状 菊科植物的中心花 钟 状 南瓜、桔梗 漏斗状 空心菜.牵牛花 高碟状 水仙、黄栀子 坛 状 柿树 唇 形 泡桐(两侧对称) 舌 状 向曰葵边花(两侧对称)
离瓣类花冠 十 字 油菜、白菜 蔷 薇 桃、梨 辐射状 茄、番茄
蝶 形 豆科(两侧对称)
如: 葡萄、爬山虎、黄瓜。 5.缠绕茎: 茎呈螺旋状缠绕。
如: 牵牛、菟丝子。
平卧茎: 茎平铺于地面,节上无根。 地锦草
攀缘茎
二、叶的形态术语 (一)叶的形态
1.叶形 叶片的形状常以长宽的比例、最宽部分的位置和 叶的象形来进行描述。
2.叶尖
3.叶基
4.叶缘:
A.全缘 B.锯齿状 C.重锯齿 D.牙齿状
I. 网状叶脉
羽状网状叶脉 掌状网状叶脉
三出脉
II. 平行叶脉
直出平行叶脉 侧出平行叶脉 射出平行叶脉 弧形叶脉
6.脉 序
二、叶的形态术语
植物学(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下册)(植物分类部分)第一章藻类植物(一)、名词解释1、外生孢子2、内生孢子3、孢子配子4、载色体蛋白核4、茸鞭型鞭毛尾鞭型鞭毛5、世代交替核相交替6、同形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7、无性世代有性世代8、孢子体配子体9、无性生殖有性生殖10.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11、单室孢子囊多室孢子囊12、孢子囊配子囊13、果孢子体四分孢子体(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十”。
错者打“一”)1.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2.蓝藻的色素体中,光合片层不集聚成束,而是单条的有规律的排列。
()3.蓝藻的光台色素分布于载色体上。
()4.蓝藻细胞没有分化成载色体等细胞器。
()5.蓝藻生活史中没有具鞭毛的游动细胞。
()6.蓝藻除了营养繁殖之外,还可拟产生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7.蓝藻细胞都无蛋白核。
()8.蓝藻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且壁外多有明显的胶质鞘。
()9.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物分散在中心质中。
()10.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有异形胞,它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繁殖。
()11.裸藻门植物的细胞均无细胞壁,故名裸藻。
()12.裸藻的藻体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三种类型。
()13.裸藻门绿色种类的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其上有时有蛋白核。
()14.裸藻的绿色种类和无色种类均营自养生活。
()15.甲藻门植物都具由纤维素的板片嵌合成的细胞壁。
()16.甲藻的细胞均有横沟和纵沟。
()17.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的茸鞭型鞭毛。
()18.金藻门植物都具含纤维素和果胶质的细胞壁。
()19.金藻门植物细胞的载色体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较少,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因此.载色体呈黄绿色,橙黄色或褐黄色。
()20.黄藻门植物的细胞壁都是由两个“H”形的半片套合而成。
()21.黄藻门与金藻门的贮藏物质均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22.无隔藻属植物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
()23.无隔藻属植物贮藏物是油,没有淀粉。
(完整word版)植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而来的。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30.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11 第11章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复习材料+自测题

第 11 章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花粉的构造、主要成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掌握被子植物中存在的两种自交不亲和性及其特点, 了解克服不亲和的方法;了解胚和胚乳的发育,以及种子中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熟悉果实的生长模式、单性结实 现象和果实成熟时的变化;掌握种子和芽的休眠并了解其调控方法; 熟悉植物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引起衰老的 原因、影响衰老的因素;掌握器官脱落的细胞学及生物化学过程,并了解影响脱落的内外因素及调控方法。
二、本章知识要点果实的生长模式主要有单“ S ”形生长曲线和双“ S ”形生长曲线两类。
果实的细胞数目和细胞大小是决 定果实大小的主要因子,尤其是后者。
许多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呼吸跃变、淀粉水解成蔗糖、葡萄糖、 果糖等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减少,糖酸比上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 等胞壁水解酶活性上升,果实软化;形 成微量挥发性物质,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单宁等物质转化,涩味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等增 加。
使果实表现出特有的色、香、味。
休眠是生理或环境因素引起植物生长暂时停止的现象,种子休眠主要是由于胚未成熟、种 ( 果 ) 皮的限制以 及萌发抑制物的存在引起的。
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有:机械破损、浸泡冲洗、层积、药剂、激素、光照和 X 射线 等处理。
种子活力是指种子萌发速度、生长能力和对逆境的适应性;种子老化是指种子活力的自然衰退;种子劣变则是 指种子生理机能的恶化。
正常性种子通常在干燥低温下可以长期贮藏,而顽拗性种子在贮藏中忌干燥和低温。
存在 这种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者含有较多的 LEA 蛋白,而后者较少。
许多植物或其器官以芽休眠的形式渡过不良条件。
短日照、 ABA 等对芽休眠有促进作用。
GA 能有效地解 除芽休眠,而青鲜素等能防止芽萌发。
衰老是植物发育的组成部分,是植物在自然死亡之前的一系列恶化过程。
它可以在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体 水平上发生。
11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讲解

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掌握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2、描述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体的功能。
3、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5、重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6、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点梳理】要点一、光合作用及其探究历程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要点二、光合作用过程及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和联系项目 光反应暗反应 区 别场所 类囊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 条件需色素、光、酶不需色素、光,需要酶物质变化(1)水的光解(2)ATP 的生成(1)CO 2的固定 (2)C 3的还原能量变化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两者联系(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还原剂[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总之,光反应是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阶段,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完成阶段。
二者是光合作用全过程的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
要点诠释:①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②催化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其种类和场所均不同,前者分布在类囊状膜上,后者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3、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其元素去向6CO 2+12H 2O −−−→光能叶绿体C 6H 12O 6+6H 2O +6O 2要点诠释:上述方程式表示光合产物只是单糖,实际上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二糖(蔗糖)、多糖(淀粉),其中以蔗糖和淀粉最为普遍,但也有一些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
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1.什么是质体?包括哪几类?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分布上各有哪些特点?2.液泡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何特点?说明液泡的形成过程。
3.详细说明植物细胞壁的分层结构及各层在组成和形成时间上的特点。
4.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5.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7.植物细胞名词及术语:细胞器;胞间连丝;纹孔;初生纹孔场;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糊粉粒。
8.植物成熟组织有哪些类型?它们在植体上的分布各有何特点?9.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根据位置及来源性质,植物分生组织可分那些类型?10.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11.薄壁组织有什么特点?有那些类型?各执行何生理功能?12.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是什么?13.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何异同点?(导管与管胞;筛管与筛胞)14.植物的分泌结构有哪些类型?15.植物组织名词及术语:传递细胞;石细胞;复合组织;伴胞;皮孔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根1. 何谓根系?根系有哪些类型?2 根尖分为哪几个区?各区的特点及作用如何?3. 根毛是如何发生的?在结构与生理上有何特点?4. 由外至内说明根成熟区横切面的初生结构。
5. 根内皮层的结构有何特点?对皮层与维管柱间的物质交流有何作用?6. 根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有何特点?其发育特点是什么?7. 侧根是怎样形成的?8. 根的维管形成层是如何发生的?说明根次生结构的形成过程。
9. 根的木栓形成层从何发生?10. 说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简述根的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的发育过程,可用过程简图加以说明。
(P100)11.名词解释:直根系和须根系;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凯氏带;内起源;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二. 茎1. 什么是芽?芽有哪些类型?简图表示枝芽的结构并说明芽各部的发展趋势。
植物学 上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1、单性结实: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
2、无融合生殖:胚囊里的卵细胞不经受精,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或珠被珠被直接发育成胚,此种现象称为无融合生殖。
3、叶迹:指由茎进入叶的维管束痕迹,从茎刺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部分。
4、内生菌根:指菌根中菌丝侵入高等植物根部皮层组织的细胞内,进行共生性或寄生性的生活者。
5、维管束: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叶和幼茎等器官中,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6、分蘖:是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分枝方式,因禾本科植物的茎基部的节较密集且接近地表附近,每节生一叶,每叶腋有一腋芽,由腋芽长成分枝,同时在长有分枝的节位上产生不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7、外起源:叶原基和芽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发生,这种起源方式叫外起源。
8、原体:具有感染力的细胞称作原体。
9、心材和边材:心材是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深,这部分薄壁组织死亡,导管由于侵填体的形成而失去储藏、输导功能。
边材是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具有活的木薄组织和木射线,能有效地担负输导和储存功能。
10、花芽分化:当植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转入生殖生长,此时茎尖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是分化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11、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一些非木质化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形成指状、乳突状等突起,质膜紧贴这种内突生物,形成壁-膜器结构。
使质膜的面积扩大,有利于代谢物质的短途运输。
12、绒毡层:在花药结构中,是花粉囊壁最内一层的细胞,与花粉囊内的造孢组织细胞直接接触。
绒毡层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厚,细胞器丰富,在细胞质中含量最多的是RNA和蛋白质,并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类胡萝卜素等物质。
初期的绒毡层细胞一般为单核,后期的一般具有双核或多核,可为植物花粉形成提供营养物质,为花粉壁提供重要的特殊物质,即识别蛋白和孢粉素等。
2020年高考学考 选考生物艺体生冲刺系列(浙科版)专题1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专题1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在高考选考占2分或12分;(2)多数选考中仅出现一道选择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分布影响幼苗的生长情况、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3)也可能会以该知识点为主体设置实验题,考查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功能等;一、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实验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苗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苗尖端下面。
2、实验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二、波森·詹森的实验1、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三、温特的实验1、为了排除光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2、温特在实验过程中,用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代替苗尖,这样就可以区分,对幼苗生长产生影响的是苗尖端本身还是苗尖端中的化学物质。
3、实验结论:苗尖中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四、后续的科学实验结论1、用显微镜观察单侧光照射下,弯曲生长的幼苗,背光面的细胞要比向光面细胞长(填长或短)得多,说明背光面的细胞生长(填生长或分化)长得快。
2、向光性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苗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致使背光一侧生长的快,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 吲哚乙酸,是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五、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1、实验原理: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同。
在生产及实验中经常使用2,4-D ,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的类似物。
2、实验设置:1号和2号烧杯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3号烧杯内装蒸馏水;3、实验观测指标:每天测量这些枝条上根的总长度;4、绘制坐标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长度或总长度;六、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1、促进植物生长的三种激素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
2、五大类激素与相应的主要功能连线:3、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所以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发生相应的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2017.11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
二、判断题
三、名词解释
四、填空题
五、简答题
进化的性状(不少于三方面),比被子植物原始的性状(不少于三方面)(1)产生种子;
(2)出现花粉管;
(3)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则十分简化,不能独立生活;
(4)颈卵器结构简化。
原始性状主要表现在:
(1)种子裸露;
(2)一些种类精子具有鞭毛;
(3)尚有结构简化的颈卵器;
(4)单受精;
(5)多数植物的木质部中,只有管胞,而无导管和纤维,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
(6)无真正的花。
比较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特征,哪一类群植物更为适应陆生生活?(1)蕨类植物特征:其生活史为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也能独立生活的异形世代交替;植物体(孢子体)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根为不定根,植物体内有真正输导组织;有性生殖必须借助水;不形成种子。
(2)裸子植物特征:其生活史为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的异形世代交替;植物体(孢子体)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发达的主根,植物体内有真正输导组织;受精过程摆脱了水;形成种子。
由此可见,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并且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和发达的主根,有了发达的输导组织,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种子的产生使新一代植物体受到更好的保护,更能适应环境,因此更为适应陆生生活。
试述双受精后子房及胚珠各部分的变化和结果。
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有何特点?有何重要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位于皮层最内侧,包被在维管柱外,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其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即凯氏带,凯氏带区域的质膜厚而平直,紧贴细胞壁,当发生质壁分离时,凯氏带区与质膜能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犹如生理栅栏和阀门一样,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吸收,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同时也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
对根执行吸收生理功能意义重大。
以三细胞花粉粒为例,说明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从孢原细胞开始),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花药壁各层经历了哪些变化并具有哪些重要作用?(1)孢原细胞(有丝分裂)→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胼胝质壁解体)→小孢子(单核花粉粒)(2次有丝分裂)→三细胞花粉粒,包括一个营养细胞和沉浸在其细胞质中的两个精子
(2)发育过程中花药壁的变化和功能:
1)表皮—残留,保护
2)药室内壁-----纤维层,提供营养,花药发育成熟时与花药开裂有关
3)中层------解体消失,提供营养
4)绒毡层----解体消失,提供营养,为花粉粒正常发育提供物质并与之正常发育5)有关的物质如胼胝质酶,构成花粉粒壁的物质孢粉素、蛋白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