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起始课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背景。
分析并欣赏唐诗宋词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解析经典唐诗宋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唐诗宋词之间的异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诗宋词中的美感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唐诗选读王之涣《登鹳雀楼》李白《静夜思》杜甫《春望》2.2 宋词选读李清照《如梦令》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背景。
解析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3.2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唐诗宋词之间的异同,深入理解其艺术特点。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互动交流。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唐诗宋词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与解析讲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背景。
逐句解析教材中的唐诗宋词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4.3 比较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唐诗宋词之间的异同。
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诗歌欣赏与创作引导学生欣赏唐诗宋词的美感,分享个人的感悟和体会。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培养文学创造力。
五、教学评估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创作等。
5.2 诗歌解析测试设计一份关于唐诗宋词的解析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诗歌创作的创意、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用于提供学习材料和参考。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唐诗宋词的作品和背景。
6.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诗歌网站、文学鉴赏博客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唐诗宋词选读》起始课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 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 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有以 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 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 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成 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 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他们从各方面表 现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 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 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 的最杰出的代表。
只押平声韵(现在的一声、二声)。可押近韵。 如in与en,ong与eng 等。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in)。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en)。
二、平仄:
1、平声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的一、二声,仄声 大致相当于三、四声。 2、每两句称为一联,分为出句和对句。出句末 字应为仄声(首句有时例外),对句末字为平声,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2、了解唐宋时代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3、了解唐诗宋词的风格及流派。
为何要阅读,吟诵,欣赏,评论古典诗词, 特别是唐诗宋词?
一、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需要。 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给 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史学家的叙述要生动感人得多。 二、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 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 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 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 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 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 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 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唐诗宋词起始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边塞诗派:岑参、高适为代表。 高适诗特点:笔力刚健,观察深刻,感慨苍凉,思想深沉,富于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诗特点: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富于浪漫主义精神。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 田 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山 中 寡 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Hale Waihona Puke 4、现实主义诗人 —— 杜甫
风格: 代表作:
沉郁顿挫
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八首》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
三、中唐诗歌
中唐:安史之乱后,至德初(756)到长庆末(824)。 中唐 —开拓了诗歌个性化德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
三、中唐诗歌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情。
4、柳柳州 —— 柳宗元
代表作: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禹锡、柳宗元 二人都有远谪遐荒的经历,但由于个性的差异,故创作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柳宗元过于执着,对那场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最后抑郁而终,使其诗文创作充满压抑与苦闷,染上一层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而刘禹锡则乐观、坚毅,能直面苦难,超越苦难。因此,其诗充满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尤其是其咏史怀古诗,那种对历史和人生深刻思索,睿智而又隽永。此外,其诗受民歌影响,以《竹枝词》吟咏风俗,获得巨大的成功。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案第一:导入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程解说目的:1、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义2、了解唐诗的发展状况,了解唐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成就设计:1、阐释选修中国古典诗词的意义2、简介本课程开设的主要形式和学习方法3、观看大型文化纪录片《唐之韵》一、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1、生活需要诗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作为20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常常在冬日森林里一个开阔山谷的斜坡上,在海拔一千五百米高的一间六米宽、七米长的滑雪小屋里,静静地思考,而小屋的对面是疏疏落落点缀着的农舍、草地、牧场和林子。
他自己努力在寻找并创造着诗意的生活,并用哲学家悲天悯人的探索启迪世人去生活出生命的光彩。
确实,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
每个灵魂都是自由的、灵性的。
作为人,谁无烦扰,但千万别忘了在繁杂的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空间,一点诗意的空隙!让受累的心灵放开:独享清风明月,静看云卷云舒,细品人情冷暖……纷扰的尘世,在欲望都市迷失自我;沉重的压力,在物质世界左奔右突……或许,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可以选择生活态度;或许,你无法改变人生的轨迹,但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
不论生活有多苦,活人有多累,人生有多少烦恼,只要我们有一颗诗意的心,就会觉得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留恋,值得回味的东西。
在辛劳的境地,人们应该多仰望头顶上那蕴含无限神性和诗意的灿烂的星空。
诗意是精神的,是一种无我的境界;诗意的生活取决于一个人性灵的深度和广度,诗意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打开那一扇扇看得见风景的窗户吧,在你眼前敞开的是五月的阳光。
一个新的开始正在召唤!当我们的心绪融入清澈的河流、绿色的山峦、广袤的原野,还有野地里顺乎自己天性生存的野花,夕阳在平静的水面划下一轮金黄的弧线……这种和谐与永恒正给我们的心灵提供了一块永恒的栖息地。
一直渴望能有一种诗意人生,诗样教育,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
渴望从审视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种平静的心境。
看看有诗意的生活多美。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起始课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起始课(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唐诗宋词选读》起始课--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教学设计:张飞50630778@【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所了解的一些诗人、诗作的回忆,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诗歌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教学难点】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唐诗宋词的辉煌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忆法【教学设想】这节课是《唐诗宋词选读》的起始课。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唐诗1 / 20宋词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和辉煌成就。
从而为后面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制作CAI课件,播放《唐之韵》影像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古代诗歌发展概况:(一)先秦时期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2 / 20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节课 ppt课件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唐诗宋词选读》 教:教什么? 学:学什么?
• 一、读懂
• 读懂指什么?宏观?微观?
初唐诗歌 唐代建国伊始,统治集团接受了杨隋速亡的严重教训,把巩固王朝政权
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发点,不可避免的催发了文学的变化。相较于隋朝, 它明显表现为:理论上阐述了对南北文学传统的清醒认识;实践上无论创 作题材还是形式技巧均有改观,这在初唐贞观年间的文坛上体现的较为清 楚。唐太宗是此际文坛的核心,虞世南、魏征等宫廷文人则是他的羽翼, 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导向作用。而归隐田园的王绩却自弹 心曲,为贞观诗苑培植了一簇引人注目的奇葩。但初唐时期,诗坛基本上 还是笼罩在南朝颓靡浮艳的宫体诗风之下,由于这个时期的诗人大多都是 朝廷重臣,如上官仪、“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沈佺期、宋之问。他们明显受到南朝诗风的影响,大都离不开应制、奉和、 闺阁艳情及游宴生活,形式上追求辞采华艳、绮错婉媚,而内容空洞、感 情贫弱。然而,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也在感召着诗人的创作灵感,清新刚 健的新诗风开始显露出来。
【如何明白浅Biblioteka 意思?】填充内容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整合句意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 整的句子。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读懂一首诗歌 读懂一类诗歌
读懂诗歌的前提: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第一章:唐诗与宋词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与宋词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背景、文学特点等。
2. 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诗与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2. 唐诗与宋词的文学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3. 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与宋词的背景知识及文学特点。
2. 比较法: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
3. 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唐诗宋词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唐诗与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2. 讲解唐诗与宋词的文学特点:举例说明唐诗的语言、意象、韵律等特点。
3. 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对比举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鉴赏经典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让学生欣赏、品味。
五、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唐诗与宋词的背景知识。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分析其文学特点,写一篇短文分享。
第二章:唐诗的语言与意象一、教学目标1. 掌握唐诗语言的基本特点,如韵律、对仗等。
2. 理解唐诗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感受唐诗的美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诗语言的特点:韵律、对仗、用词等。
2. 唐诗意象的创造与表达:自然意象、人物意象等。
3. 经典唐诗作品的语言与意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语言的特点及意象的创造与表达。
2. 鉴赏法:分析经典唐诗作品的语言与意象。
3. 创作法:引导学生创作具有唐诗特点的小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唐诗语言的基本特点。
2. 分析唐诗意象的创造与表达:举例说明唐诗中的自然意象、人物意象等。
3. 鉴赏经典唐诗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语言与意象特点。
4. 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唐诗特点的小诗。
五、课后作业1. 总结唐诗语言的特点,写一篇短文分享。
2. 选取一首唐诗,分析其意象的创造与表达,写一篇短文分享。
第三章:唐诗的韵律与对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韵律的基本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第一章:唐诗与宋词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与宋词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背景、文学特点等。
2. 掌握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
3.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诗与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2. 唐诗与宋词的文学特点:韵律、意象、情感等。
3. 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唐诗与宋词的背景知识。
2. 讲解唐诗与宋词的文学特点:通过具体诗词实例进行分析。
3. 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与宋词的背景知识及文学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词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及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唐诗与宋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思考深度。
第二章:唐诗与宋词的审美特征一、教学目标1. 掌握唐诗与宋词的审美特征,如意境、情感等。
2. 学会欣赏和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审美价值。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诗与宋词的审美特征:意境、情感、声律等。
2. 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审美价值:以具体诗词为例进行讲解。
3. 引导学生体验唐诗与宋词的审美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讲解唐诗与宋词的审美特征。
2. 分析唐诗与宋词的审美价值:通过具体诗词实例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体验唐诗与宋词的审美魅力:欣赏名篇佳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与宋词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词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名篇佳作,体验审美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及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唐诗与宋词审美特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2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2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
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寄李儋元锡》、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
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
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
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
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
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
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
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
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
3、问题研讨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
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巅峰之作,更是备受人们推崇与爱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理解与传承这些经典之作。
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时期被誉为“盛唐”和“近宋”,是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
唐代和宋代的文人墨客们以其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这些古代诗词,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更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词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2. 掌握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巧;3. 能够欣赏、理解并正确朗读经典古代诗词;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 唐诗选读: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唐诗,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宋词选读: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宋词,包括《青玉案·元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2. 教学方法:(1) 朗读与欣赏:教师朗读并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
(2) 分析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诗词的结构、意象、用词和修辞手法等。
(3) 创作与演绎: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朗诵和表演。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 引入古代诗词的话题,介绍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复习学生对诗词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及原因。
2. 主体部分:(1) 唐诗选读:1) 教师朗读《静夜思》。
2)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描写对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3) 学生跟读、理解与欣赏。
(2) 宋词选读:1) 教师朗读《青玉案·元夕》。
2) 引导学生分析词牌、意境和艺术特点。
3) 学生跟读、理解与欣赏。
3. 拓展探究:(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取一首喜欢的唐诗或宋词,进行朗读、分析和欣赏。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宋词选读》篇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言词者必言宋词,宋词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词的风格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了。
二.鉴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学生简介李清照2.教师补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
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⑵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
一、《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第一章:唐诗的兴起与繁荣1.1 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背景。
(2)掌握唐诗的基本特点,如韵律、格律、意象等。
(3)欣赏并分析部分著名唐诗的艺术特色。
1.2 教学内容(1)唐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唐诗的基本特点:韵律、格律、意象。
(3)著名唐诗《春晓》、《登鹳雀楼》等的欣赏与分析。
1.3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唐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讲解:详细讲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如韵律、格律、意象等。
(3)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部分著名唐诗的艺术特色。
1.4 作业布置(1)背诵《春晓》、《登鹳雀楼》等唐诗。
(2)写一篇关于唐诗特点的短文。
二、《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第二章:宋代词的崛起与盛行2.1 教学目标(1)了解宋代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背景。
(2)掌握宋代词的基本特点,如音律、意境、情感等。
(3)欣赏并分析部分著名宋词的艺术特色。
2.2 教学内容(1)宋代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宋代词的基本特点:音律、意境、情感。
(3)著名宋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的欣赏与分析。
2.3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宋代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讲解:详细讲解宋代词的基本特点,如音律、意境、情感等。
(3)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部分著名宋词的艺术特色。
2.4 作业布置(1)背诵《雨霖铃·寒蝉凄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宋词。
(2)写一篇关于宋代词特点的短文。
三、《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第三章:唐诗与宋词的比较3.1 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与宋词的异同,认识到两者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分析唐诗与宋词在主题、形式、意象等方面的差异。
(3)提高学生对唐诗与宋词的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1)唐诗与宋词的异同。
(2)唐诗与宋词在主题、形式、意象等方面的差异。
3.3 教学步骤(1)导入:回顾上一章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唐诗与宋词的异同。
唐诗宋词选读 初唐诗的起始课 讲义
初唐诗讲义一、“三部式”(一)(第一、二课时)本单元的标题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我们学写议论文,尤其是在分析材料时,必须要学会辨证的思考。
因此说到“风神初振”,就必须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相对于什么而言,初唐诗是一种“振”,即振作、振奋;二,相对于什么而言,初唐诗又是一种“初振”,即并没有振作得很充分。
首先,在初唐诗之前的南朝诗尤其是梁陈时代的诗,历来被视为内容庸俗格调不高的亡国之音,在某些特定时期内甚至被视为黄色下流的东西。
如梁简文帝萧纲的这首诗:咏内人昼眠萧纲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幛,插举捩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娼家。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开始注意这类作品,并给以相当高的评价。
但不管怎么说,这类诗相对于后来波澜壮阔的唐诗来,的确显得题材过于狭窄、语言过于细腻(如“簟文生玉腕”一句就是写在手腕上印出的竹席的纹路),象“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之类的豪言壮语在梁陈时代的诗中是很少看到的。
因此,相对于前代的诗歌创作而言,初唐诗的确显出了一些新的气象。
但是另一方面,初唐时代的诗歌创作仍然表现出很多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之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律诗创作中对“三部式”这样一种贵族式诗歌创作模式的延续。
且来看下面两首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答:首联是抒情,中间颔颈两联写景,尾联也是抒情。
问:如果首联和尾联都是抒情的话,那么两者的内容是一样的吗?A答:不一样。
首联是作者所处的状态,尾联是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B答:不一样。
首联是作者的感受,尾联是作者的思考。
问:两位同学至少都认识到首联和尾联有所不同。
如果把“状态”一词理解为既包括作者所面对的外在环境、也包括在面对这种外在环境时作者的心理感受的话,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状态是引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的一种话题,作者在首联中交代的是他写的是什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能通过对冯延巳、李璟、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3、能用浅近的文言文拟写一两则词话。
(第一课时)一、词的简介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词与诗不同,它必须是配乐吟唱的。
唐五代词与汉魏乐府所不同的是:汉魏乐府一般先有歌词,后配乐;而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填词。
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隋唐到初盛唐,传世作品有限。
到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较多词人从事填词,词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自觉。
晚唐五代衰乱,一般文化学术日渐萎弱,但适合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却获得了繁衍的机运。
到了五代十国,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词的中心。
二、、简介花间词和南唐词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共18人,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指导课教案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走进唐诗宋词,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1.背诵唐宋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宋诗人的故事。
一、导入: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
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宋词,你吟我诵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宋词(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李之仪《卜算子》王维的《山居秋暝》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贺知章《回乡偶书》李清照《声声慢》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宋词(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
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岳飞的《满江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句话发人深省,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空将青春消磨,碌碌无为,要趁大好年华奋发进取,为国作出贡献。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实施方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实施方案教案实施方案一、课程概述《唐诗宋词选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独特的诗词艺术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极具意义。
本课程将通过学习经典唐诗宋词,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文学特色等,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美好品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宋时期文化背景,熟悉唐宋诗词的特点和创作风格;2、熟悉选定的唐宋诗词,掌握其诗意、艺术特色及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成分;3、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和欣赏名篇佳作,提升鉴赏能力;4、培养对大自然、生活和人性的审美情趣,丰富内心世界,明辨是非善恶,塑造道德品格;5、通过课堂上的诵读、鉴赏、创作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
三、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十二课时,以名家名作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登高》1、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登高》;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登高》,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语言特点,模仿写作。
第二课:《静夜思》1、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静夜思》;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静夜思》,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意境营造方法,模仿写作。
第三课:《登鹳雀楼》1、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登鹳雀楼》;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登鹳雀楼》,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运用唐诗的描绘方法,模仿写作。
第四课:《望庐山瀑布》1、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望庐山瀑布》,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意象表达方法,模仿写作。
第五课:《江雪》1、介绍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江雪》;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江雪》,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唐诗的比喻手法,模仿写作。
第六课:《墨梅》1、介绍宋代诗人王冕及其代表作品《墨梅》;2、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墨梅》,了解其诗意、艺术特色;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宋词的意象描写方法,模仿写作。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
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二、章节名称:唐诗基础知识及代表诗人三、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 掌握几位代表唐诗风格的诗人及其代表作。
3.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1. 唐诗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几位代表唐诗风格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3. 诗人代表作品的精讲和赏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唐诗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几位代表唐诗风格的诗人及其生平事迹。
3. 对诗人代表作品进行精讲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4.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唐诗及感悟。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背诵本节课讲解的唐诗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唐诗感悟的短文。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唐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唐诗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八、教学资源:1. 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注重诗歌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3. 适当拓展相关唐诗宋词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十、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六、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范本七、章节名称:宋代词的兴起与主要词人八、教学目标:1. 理解宋词的兴起背景及其与唐诗的区别。
2. 掌握几位代表宋词风格的词人及其代表作。
3.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情感理解。
九、教学内容:1. 宋词的兴起背景及其与唐诗的区别。
2. 几位代表宋词风格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 词人代表作品的精讲和赏析。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宋词的兴起背景。
2. 讲解宋词与唐诗的区别,让学生理解两种文学形式的各自特点。
3. 讲解几位代表宋词风格的词人及其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