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第一篇: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水俣镇是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属熊本县管辖,全镇有4万人,周围村庄还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

由于西面就是产鱼的不知火海和水俣湾,因此这个小镇渔业很兴旺。

1925年,一个资本家在此建成一个小工厂,叫日本氮肥公司。

1932年又扩建了合成醋酸工厂,1949年开始生产氯乙烯。

1956年产量超过6000吨,这个企业由此而发家。

就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灾难。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究这事。

当后来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患者还有50多人。

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学院一些人的注意。

在调查中,把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1957年,由于鱼有毒使成千上万渔民失业。

1958年春,资方为掩人耳目,把排入水俣湾的毒水延伸到水俣川的北部。

六七个月之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出现了18个水银中毒的病人。

于是引起广大渔民愤怒,几百名渔民攻占了新日本氮肥公司,捣毁了当地官方机构。

但资方仍拒不承认污水毒害的事实。

到1963年,熊本大学“水俣病医学研究组”从水俣氮肥厂乙酸乙醛反应管排出的汞渣和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并提取出氯化甲基汞(CH3HgCl)结晶,用此结晶和从水俣湾捕获的鱼、贝作喂猫实验,结果400只实验猫均获得了典型的水俣病症状。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分析,也发现汞渣和鱼贝中的氯化甲基汞结晶同纯氯化甲基汞结晶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完全一致。

水俣病案例分析

水俣病案例分析

案情总结
01
02
PAGE
11
1959年,熊本大学证实,水俣病由 化工厂废水引起 受害渔民势力薄弱,政府碍于智索 公司的经济影响,未采取行动
智索公司 化工厂 水俣市 政府 受害 群众
03
智索公司改变排废水路线,虽然降 低了水中无机汞浓度,实际上造成 了更大面积的污染
04
水俣病患者互助会成立,政府介入
实验病猫 0.9-3.6 0.09-0.82 0.05-0.13 0.51-2.12
40倍 44倍 143倍
33倍
确定凶手 乙醛产量
PAGE
10
贝类体内 总汞含量
(1):发现病人 (2):证实甲基汞为致病毒物 (3):长达一年的劳动纠纷 (4):安装废水循环系统 (5):真正停止生产
参考文献:《Minamata disease methylmercury poisoning in Japan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案情总结
01
气态汞
用碘加酒精点燃熏 蒸,使生成难挥发 的碘化汞。
PAGE
12
02
液态汞
鲨鱼、剑鱼、 马鲛鱼
洒硫璜,使其生成 不吃食肉鱼类: 固体硫化汞而除去。
THANKS
感 谢 聆 听
柯南·MS
PAGE
3
了解案情
寻找嫌犯
确定凶手
案情总结
01
02
03
04
了解案情
患病的人和动物都食用大量鱼类!
时间
1950-1953年:鱼类死亡,水 鸟坠海,自杀猫; 1954-1956年:陆续有人得怪 病
PAGE
4
01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

二、实训内容
三、实训小结
通过以上案例讨论和分析,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谢谢观看
一、实训目的
2.熟悉
环境污染物的来 源、转归,环境 污染的防治措施 。
1.掌握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 特点,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 的危害作用。
3.了解
汞中毒的临床表现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实训内容
【案例】
1956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出现了一种“怪病”。这种病症最 初发生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 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人 也出现类似疾病。患者轻者面部震颤、口齿不清、手足麻痹、步 履蹒跚、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重者精神失常,直至死亡。几年 来这个镇4万居民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种“怪病”。 日后称此种“怪病”为“水俣病”。
二、实训内容
【案例】
经调查,水俣湾附近有一家合成醋酸的工厂,在生产中采用氯 化汞和硫酸汞两种化学物质作催化剂。催化剂最后全部随废水排 入临近的水俣湾内,并且大部分沉淀在水底。研究显示,水俣病 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水俣湾中含有汞的鱼、贝类所致。
二、实训内容
【问题】
1.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2.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用有哪些?本案例中的危害属于哪 一类危害? 3.环境污染物的来源有哪些?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有哪些途径? 4.本案例中水底泥中的汞是如何进入海产品的?有机汞中毒有哪些 临床表现? 5.通过水俣病你能汲取什么教训,如何杜绝此类疾病的发生?

水俣病案例分析

水俣病案例分析

水俣病案例分析水俣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汞污染食物而引起的疾病,最早在日本水俣湾地区被发现。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水俣湾地区的水域受到了严重的汞污染,导致了大量的鱼类和贝类受到了影响,而当地居民长期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海产品,从而引发了水俣病的爆发。

水俣病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损害、智力障碍、肢体麻痹等症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危害。

水俣病案例是一个典型的环境污染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它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重视。

在水俣病爆发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清理汞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等,以保护当地居民的健康。

水俣病案例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经典案例,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水俣病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是环境污染的影响。

水俣湾地区长期受到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了汞等重金属的大量积聚,最终进入了海洋生物的体内。

而人类长期摄入这些受污染的海产品,导致了汞在人体内的蓄积,引发了水俣病。

其次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不足。

在水俣病爆发前,当地政府和企业并未对食品安全进行充分的监管和管理,导致了受污染海产品的大量流入市场,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针对水俣病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水俣病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高度关注,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是保护公共健康的重要举措。

其次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水俣病的爆发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综上所述,水俣病案例是一个典型的环境污染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它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水俣病案例的分析对于加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希望通过对水俣病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水俣镇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海滨,渔业兴旺。 1953年,水俣镇的一个人生了怪病,开始只是口齿 不清、步履摇晃 、面部痴呆,后来发展到耳聋眼瞎、 全身麻木,最后体如弯弓,神经失常,惨叫而死。 1956年4月,一个6岁的女孩患了同样的病症。同年5 月,又有4个同样的病人被送入了医院。紧接着,该 镇又发现了50多个这类患者。这引起了全镇人的恐 慌。有关方面开展调查,确认这种“水俣病”是因 为汞污染了海水,人又吃了受污染的鱼虾而引起的。 于是,环境问题再次引人们的思索和关注。
思考:该材料说明我们人类面临什么样 的问题?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
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 体。(也就是说,凡以人类为中心,影响着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都是环境要素。)
说一说: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哪些环境
要素?
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该漫画说明什么 了问题?
目 不 惨 睹
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哪两个方面?
一是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气物,污染环境; 二是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是污染环境的?
哪些行为是破坏环境的?
环境问题的危害?
第一:威胁生态平衡
你知道吗?
生态平衡就是指生物与环境在长期适应过程 中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做一做: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这表明
(D )
A

医学营养专业《食品有毒金素污染案例7》

医学营养专业《食品有毒金素污染案例7》
6
满分
30
4
5
该案例中的有害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运动失调、言语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感觉障碍、精神病症,严重者可致瘫痪、肢体变形、吞咽困难甚至死亡。
6
6
如何预防此类中毒事件发生?
1消除污染源;2妥善保管有毒有害金属及其化合物;3对已污染食物的处理:剔除污染局部、稀释处理、去除污染物、改作它用或销毁;4制订各类食品中有毒金属的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并加强经常性的监督工作。
2由于人为的环境污染而造成有毒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3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使用或接触的机械、管道、容器、以及添加剂中含有的有毒金属元素导致食品污染。
6
4
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毒作用特点?
1强蓄积性
2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在生物体内及人体内到达很高的浓度
3毒性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为主
4对体内酶的影响,主要是抑制作用
考核点
考核内容
答案要点
分值
1
食品污染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本例属于何种类型污染?
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本例属于化学性污染。
4
2
该案例中,水俣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们长期食用受含有汞和甲基汞废水污染的鱼、贝途径有哪些?
1某些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中的高本底含量
考核工程〔编号L-11〕
食品有毒金素污染案例分析
1953年至1956年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病症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因当时不明病因,称为“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

环境污染案例水俣病公害讨论参考答案.doc

环境污染案例水俣病公害讨论参考答案.doc

环境污染案例水俣病公害讨论参考答案.doc实实三实境实染案例实实【目的要求】熟悉实境实染案例的实实分析方法~了解实境实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水病公害事件俣【实料1】水位于日本九州实西实不知火海实岸。

水市是以新日本肥实中心建俣湾俣氮厂立起的市实~人口大实来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实11月的女孩被送到水工附院就实~其主要症实实障碍个俣厂属医状,步实不实~实言不~实实等。

在以后的五周~病的妹妹和近实中的四人也出实了同实的症清内儿状。

1956年5月1日~实院院实向水市实生局作了实告~实“实生了一实不能实的中神实系实疾俣当确枢病的流行”。

因实些人的症和地猫实生的“舞蹈病”症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地状当状当人实实“猫舞蹈病”或“奇病”。

称实实工附院、市实生局、市院及地实的实实~实实实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厂属医当医当医会儿实生~初步实实共实实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实病多住在实村。

实去实实些患并数者的实不一~有的被实实乙型实炎~有的被实实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实失实及其。

断断断运它因患者实病实期正上各实实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实一实实染病采取了相赶并实的措施。

,实实实实1,1,实什实实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实实染病,;因患者实病实期正实上各实实染病的流行当会赶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实一实实染病。

,2,要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实作些实实,;实做病例,实照究和实究~实得病因实找哪研况研索后~再用群实究和实实究实实,实实实一实实方案,;实实目的,实实病的致病因素~疾研研个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实律及疾病前的实~实实病因~根据实实实果~采取措施~消除实染源状并~改造实境~控制消除疾病的实展。

实实方法,采用病例,实照究和实究~实得病因实并研况研索后~再实用群实究和实实究实实。

实实容,水实境实染源实实及实境实实~人群患病情研研内俣湾况实实~致病因素的实实及实实实实。

具方法,体1、实实病例,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医实病例、死亡病例~2、实人群实行实实~了解其实食、实作等实实情~与况3、实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实境中的表实出病实的生物~如实实猫等实行实实~如液、实实中的有害物实实度~体4、人群中患病率的实量~人群及实物机功能的实量~体5、水一实水域及居民生活居住地俣湾区周实实境中实染源的实实。

水俣病案例分析

水俣病案例分析

水俣病的发生
• 1908年日本氮肥株式会社成立
• 1932年-1968年生产乙醛,从50年代到60年代 初,乙醛的生产量剧增
• 乙醛是生产聚氯乙烯树脂时重要的可塑剂
• 甲基汞在乙醛的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物大量产 生并直接排放入海(在由乙炔合成乙醛的过程 中加入催化剂-无机汞生成的)
• 在上述期间内从水俣湾排放至八代海的甲基汞 (废水)总量为70-150吨,推定其中甲基汞至 少为0.6-6吨
• 1960年以后,向海水中排放的甲基汞减少。 • 1968年,甲醛生产停止,废水排放中止。
氮肥厂乙醛生产量和甲基汞排放量的年际变化
acetaldehyde (t)
50000
acetaldehyde
45000
production
methylmercury
40000
discharged
乙醛产量 甲基汞排放量
1950年代1970年代中期左右在水俣八代海周边1960年前后在新泻阿賀野川流域甲基汞在化学工場的反应容器内部做为副产物大量产生并大量排放于环境中水俣病录像1932年1968年生产乙醛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乙醛的生产量剧增甲基汞在乙醛的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物大量产生并直接排放入海在由乙炔合成乙醛的过程中加入催化剂无机汞生成的在上述期间内从水俣湾排放至八代海的甲基汞废水总量为70150吨推定其中甲基汞至少为066吨由于大量摄入高浓度甲基汞污染的鱼导致神経系统中毒19501970196010关于氮肥厂1955年前后日本使用的大部分甲醛生产于水俣氮肥工50以上1960年水俣氮肥厂及其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占水俣市15岁以上从业人口的24当时的水俣市不论在社会地位上还是経済上都依赖于水俣氮肥厂有限的1968年为止的历史问題最初怀疑水俣病的原因与工場排水有关但很难证明其相关性政府是在正式発現水俣病患者12年后即1968年正式确认水俣病是由氮肥厂的废液导致症状严重程度与汞暴露水平相关旧污染地区居民症状变化各异半胱氨酸复合物

水俣病的案例

水俣病的案例

水俣病的案例水俣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汞污染食物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这种疾病最早在日本水俣市被发现,因此得名水俣病。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水俣市附近的水体受到了化工厂排放的有机汞的污染,导致了大量的汞在生态系统中积累,最终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引发了水俣病的爆发。

水俣病最初的症状包括腕部和脚部的麻木、感觉异常,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共济失调、视力障碍、听力减退等症状。

最严重的情况下,水俣病还可能导致智力障碍、肌肉萎缩、甚至死亡。

水俣病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不仅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汞排放限制措施,国际社会也开始重视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俣病的案例成为了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教训,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深刻反思。

水俣病的案例告诉我们,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个人也应该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长期摄入受污染的食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水俣病的案例也提醒我们,公共卫生意识和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认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也应该加强对水俣病等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总之,水俣病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希望通过对水俣病的案例的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水俣病是怎么回事?.pptx

水俣病是怎么回事?.pptx

环境污染物浓度随营养级传递的变化类型
金属和类金属的生物放大
在金属生物放大问题上尚存在争议
大多数金属和类金 属在生物体内的浓 度不因营养地位的
升高而增加
多种金属有生物放 大作用
金属和类金属的生物放大
汞、硒、砷及锌随营养地 位的增高而增加
水生生态系统
汞有 陆



其他
系 统
金属
没有
只是甲基汞而不是无机汞 水生生态系统
生物放大的水平可用生物放大因子 来表示。
从浮游生物到水鸟的食物链中DDT质量份数(x 10-6)的增加
生物放大的生态毒理学意义
生态毒害作用广泛 一般毒性作用 “三致”作用 生殖异常 雄性功能减弱 子代性别比例改变
生物 放大
生物 稳定
生物缩小
局限在一定营养地位的 生物种类,对顶级捕食 者的影响可能不大。
实验室
野外监测 技术
生物放大 因子
物种营养级 确定与BMF 测定的联合
影响估算BMF的因素
影响估算BMF的因素
寿命的长短 形态变异
体脂含量
野外研究难 在食物网中 以区分水源 所属层次 和食源
谢谢大家!
影响金属生物放大的因素
生物对金属的富集能力 生物对金属的消除速率 被捕食者对金属的抗性机制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放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DDT、多氯联苯(PCB)、二恶英类
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放大的因素
➢ 有机化学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有机化学物的结构; ➢ 同一同系物中的不同化合物可表现不同的生物放大; ➢ 生物年龄; ➢ 生物体脂的含量与脂溶性有机物的生物放大有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世界大公害事件之——水俣病-V1

世界大公害事件之——水俣病-V1

世界大公害事件之——水俣病-V1正文:水俣病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全民性疾病灾难。

下面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次世界大公害事件。

一、水俣病的起因1.1 工业化进程加速,环境遭受破坏195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化进程加速,化学工业在一些沿海城市的发达,工厂排放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海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2 水俣湾医院的病例暴发1956年,日本熊本县华北町水俣湾上的地方渔夫开始发现,捕获的鱼虾颜色不正常,不能食用,动植物的畸形和大量死亡在所难免。

此后,水俣湾地区出现大量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等疖病症状,包括不良贫血、眼疾、听力下降等,引起人们关注。

水俣湾医院先后诊断出大量疑似甲基汞中毒的病例。

二、甲基汞污染的危害2.1 甲基汞有毒且难以分解甲基汞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毒的液体,极易挥发成为气态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被积累。

甲基汞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渗透性,容易穿过生物细胞膜和胎盘,累积在脑和肝等器官中,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

2.2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水俣湾地区居民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贝类和水产品,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婴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有一些人发生了癫痫发作,产生失眠、抑郁等精神障碍。

三、水俣病的影响和教训3.1 全民性公害,影响深远水俣病疫情被曝光后,日本政府和工商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和深刻的重视,也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水俣病成为人们认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范例,也使得对甲基汞的污染监测得到了加强。

3.2 提高环保意识,防止公害再次发生水俣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加强环境污染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技术水平,是防止公害再次发生的关键。

在全球化的今天,环境污染不再是一个地域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人类的共同利益。

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污染的治理和监管,避免和化解各种环境问题和危机。

1.518案例41水俣病事件

1.518案例41水俣病事件
首先.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们健康为代价,要处理好环境保护与 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作为后工业化发展的国家,目前经济依然处于 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 从战略思考的层面在战略规划的层面下功夫,否则我们也会重走日本工业化进 程中的不少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代价并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普遍规律。
二、水俣病的发生背景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
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 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 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 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早在多年前,就屡屡 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鸟、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 有的地方甚至连猫都绝迹了。
再者,利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工业发展经验和教训, 水俣病事件发生55年过程中,国际组织,国际知名人士,国际会议等介入 促进了日本政府的不断改革和改进,推动了事件有序的处理和解决。这一 方面国民社会还缺乏经验,当然也有不少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在中国污染 环境的案例,如何利用国际社会的力量,减少本土的污染,促进污染处理 技术的引进,保证企业能够真正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一、什么是水俣病? 二、水俣病的发生背景 三、水俣病事件经过 四、水俣病事件处理 五、案例分析
目 录
一、什么是水俣病?
水俣病是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 公害病。
慢性甲基汞中毒(chronic methyl-mercury poisoning):人群长期暴露于被汞(甲基汞) 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汞(甲基汞)污染 和由此导致的鱼贝类等食物甲基汞污染,造 成摄入者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所 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中毒表现 的环境污染性疾病。

[日本水俣病的原凶是]日本水俣病事件(Word可编辑版)

[日本水俣病的原凶是]日本水俣病事件(Word可编辑版)

[日本水俣病的原凶是]日本水俣病事件(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日本水俣病事件来自热点推荐。

日本水俣病事件第1篇日本水俣病事件第2篇据了解,1953年~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公害事件。

1953年发现首例怪病,症状初始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

1955年5月又出现了50多例。

经调查分析,是由于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持续排入水俣湾和不知火海水体,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后使生物中毒,人食用有毒生物后,由于摄入甲基汞而引起发病。

这种病因最早发现在水俣湾而命名为“水俣病”。

据1972年日本环境厅统计,水俣湾和新潟县阿贺野川下游有中毒患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日本水俣病事件第3篇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

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

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

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

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

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

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

日本水俣病事件观后感

日本水俣病事件观后感

日本水俣病事件观后感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一场震惊全球的环境灾难,它以其严重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深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观后感。

首先,这场事件让我想到了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

水俣病是由对人体神经和免疫系统有害的有机汞物质引起的。

长期暴露在这种毒素中的人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出现了种种症状,如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精神恍惚等。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个别人类活动的结果,它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我们自身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因素。

其次,日本水俣病事件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了解的不足。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汞排放和工业废料是水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这些工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并不了解,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这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这一点让我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缺乏环保意识是导致环境灾难的重要因素。

第三,我对日本政府在处理水俣病事件上的态度深感不解。

据了解,水俣病的爆发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即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政府的缓慢反应和缺乏责任感令人不解。

这引发了我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的思考。

政府应该在发现环境问题时敏锐地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公众的福祉。

最后,日本水俣病事件也给了我一些希望。

尽管这是一次悲剧,但它也激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通过公众的团结和呼吁,水俣病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采取行动来改善环境状况。

这让我意识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改变现状,保护我们的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总之,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一次令人震惊的灾难,它让我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同时,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环境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行为,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水俣病案例分析

水俣病案例分析

实习三环境污染案例讨论【目的要求】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

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

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

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

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

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

)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应做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请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目的:寻找该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疾病前的状态,并证实病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改造环境,控制并消除疾病的发展。

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选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

调查内容:水俣湾环境污染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致病因素的调查及实验证实。

具体方法:1、选择病例:医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发病例、死亡病例;2、对人群进行询问,了解其饮食、劳作等习惯与情况;3、对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环境中的表现出病态的生物,如鱼鸟猫等进行监测,如体液、组织中的有害物质浓度;4、人群中患病率的测量,人群及动物机体功能的测量;5、水俣湾一带水域及居民生活居住地区周围环境中污染源的调查。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

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

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

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

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

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资料2】 1956年8月熊本大学医学部成立水俣病研究组,对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现早在1950年,在这一水域就曾发现异常现象:鱼类漂浮海面,贝类经常腐烂,一些海藻枯萎。

1952年发现乌鸦和某些海鸟在飞翔中突然坠入海中。

有时章鱼和乌贼漂浮于海面,呈半死状态,以至儿童可直接用手捕捞。

到1953年,发现猫、猪、狗等家畜中出现发狂致死的现象。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地居民称为“舞蹈病”的猫。

即猫的步态犹如酒醉,大量流涎,突然痉挛发作或疯狂兜圈,或东窜西跳,有时又昏倒不起。

到1957~1958年,因这样病死的猫很多,致使水俣湾附近地区的猫到了绝迹的程度。

但是,水俣湾中的鱼类,大部分仍能继续生存,渔民照样捕鱼,居民仍然以鱼为主要食品。

流行病学调查后,专家们认为该地区的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因长期食用水俣湾中鱼贝类后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毒物可能来自化工厂排出的废水。

护理专业《2.1 社区环境与健康案例8》

护理专业《2.1 社区环境与健康案例8》

环境污染案例
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

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

1954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发现许多人患有这种病。

病人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口齿不清、步履蹒珊、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或变形、视觉丧失,严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这就是2021“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的水俣病事件。

问题:水俣病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三环境污染案例讨论【目的要求】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

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

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

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

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

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

)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应做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请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目的:寻找该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疾病前的状态,并证实病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改造环境,控制并消除疾病的发展。

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选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

调查内容:水俣湾环境污染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致病因素的调查及实验证实。

具体方法:1、选择病例:医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发病例、死亡病例;2、对人群进行询问,了解其饮食、劳作等习惯与情况;3、对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环境中的表现出病态的生物,如鱼鸟猫等进行监测,如体液、组织中的有害物质浓度;4、人群中患病率的测量,人群及动物机体功能的测量;5、水俣湾一带水域及居民生活居住地区周围环境中污染源的调查。

)【资料2】 1956年8月熊本大学医学部成立水俣病研究组,对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现早在1950年,在这一水域就曾发现异常现象:鱼类漂浮海面,贝类经常腐烂,一些海藻枯萎。

1952年发现乌鸦和某些海鸟在飞翔中突然坠入海中。

有时章鱼和乌贼漂浮于海面,呈半死状态,以至儿童可直接用手捕捞。

到1953年,发现猫、猪、狗等家畜中出现发狂致死的现象。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地居民称为“舞蹈病”的猫。

即猫的步态犹如酒醉,大量流涎,突然痉挛发作或疯狂兜圈,或东窜西跳,有时又昏倒不起。

到1957~1958年,因这样病死的猫很多,致使水俣湾附近地区的猫到了绝迹的程度。

但是,水俣湾中的鱼类,大部分仍能继续生存,渔民照样捕鱼,居民仍然以鱼为主要食品。

流行病学调查后,专家们认为该地区的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因长期食用水俣湾中鱼贝类后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毒物可能来自化工厂排出的废水。

进一步调查发现,当时工厂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锰、钛、砷、汞、硒、铜和铅等。

尽管研究人员在环境和尸体中检出了大量的锰、硒、钛,但以猫进行实验时却不能引起与“奇病”相同的症状。

虽然研究组未能找到原因物质,但他们在1957年的研究中发现,由其它地区移来放到水俣湾中的鱼类,很快蓄积了大量的毒物,用这些鱼喂猫时,也引起了水俣病的症状。

即受试猫每日三次,每次喂以捕自水俣湾中的小鱼40条,每次总量为10克。

经过51天(平均),全部受试猫出现了症状。

由其它地区送来的猫,喂以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在32~65天内也全部发病。

[问题讨论2]3.你认为水俣湾附近发生的这些病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由于食用了水俣湾中的鱼贝类引起的中毒,由于水俣湾的海水可能被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污染,而污染物转移至鱼贝类体内,后者的摄入与水俣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因为结合水俣湾地区的猫、水鸟类有自然发病的现象,及由其它地区移来放到水俣湾的鱼类蓄积毒物后喂受试猫时出现的水俣病症状可判定是由于海水污染,转移至鱼贝类体内,经猫、水鸟、人摄入引起的中毒,从受试猫疾病发生的慢性进程(平均51天)来看,可判定为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大。

)4.该次中毒事件可否定为环境污染?(可以定为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当时未采取任何措施会造成哪些影响?(如未采取措施,会从对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及人群健康、经济文化四方面造成影响。

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污染相关海域,其中的无机汞会沉积水底,被细菌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并被富集于水生生物(如鱼类或贝类等)体内,人们长期食用这种含甲基汞的鱼类或贝类,就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且会造成长期陆续的发病,1970年再次调查,发现水俣湾大量居民仍具有水俣病相关症状及某些精神及神经方面障碍,还发现一些出现率较高而过去不认为与本病有关的神经症状,如肌萎缩、癫痫性发作、四肢痛等,这些症状被认为是甲基汞中毒的慢性类型。

同时还可能危及胎儿,造成大量伴有神经症状的先天性痴呆患儿的出生,1962年将这些胎儿确诊为先天性或称胎儿性水俣病。

) 5.研究组进行的实验研究为什么能证明水俣湾水域受到了严重污染?(在环境监测与尸检中检出大量重金属,其它地区移来的鱼贝类蓄积毒物,喂饲猫出现水俣病症状。

)要充分证实这个问题还应作哪些研究工作?(寻找原因物质和暴露测量及实验研究证实) 6.请从本例说明食物链在生物富集中的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

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

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

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例中毒素在水体中经水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小鱼-中鱼-大鱼)这条食物链的逐级富集,其浓度就会以十倍-百倍-万倍-十万倍-几十万倍乃至上百万倍的不同数量级大大增加起来)【资料3】 1958年9月,熊本大学武内教授发现水俣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与职业性甲基汞中毒的症状非常吻合。

因此,研究组开始用甲基汞进行实验,结果投给甲基汞的猫出现了与吃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发病的猫完全相同的症状。

与此同时,研究组进行了第一次环境汞的调查。

结果表明,水俣湾的汞污染特别严重,在工厂废水排出口附近底质中含汞量达2.010ppm,随着与排水口距离的增加,含汞量也逐渐减少。

水俣湾内鱼贝类的含汞量也很高,贝类含汞量在11.4ppm~39.0ppm之间,牡蛎含汞量为5.61ppm,蟹为35.7ppm。

当地自然发生的病猫和投给甲基汞的实验性病猫的含汞量为:肝37ppm~145.5ppm(对照组为0.9ppm~3.6ppm);肾12.2ppm~36.1ppm(对照组0.09ppm~0.82ppm);脑8.05ppm~18.6ppm(对照组0.05ppm~0.13ppm);毛发21.5ppm~70ppm(对照组0.51ppm~2.12ppm)。

23名水俣病死者脏器中含汞量也很高。

1960年调查发现患者的发汞值高达96.8 ppm ~705ppm。

停止吃鱼后,发汞量逐渐下降;健康者中发汞高达100 ppm~191ppm。

1960年9月内田教授从一个引起水俣病的贝类体中提取出了甲基汞。

[问题讨论3]7.研究组的环境汞调查说明了什么?(水俣湾汞污染特别严重,水俣病发生与汞污染有密切关系。

)水俣病的病因是什么?(甲基汞中毒。

)理由是什么?(生物监测发现:水俣湾内鱼贝类的含汞量很高,23名水俣病死者脏器中含汞量也很高,停止吃鱼后,发汞量逐渐下降;患者及健康者中发汞高,1960年9月内田教授从一个引起水俣病的贝类体中提取出了甲基汞;实验研究证实:投给甲基汞的猫出现了与吃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发病的猫完全相同的症状。

)8.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发现机体接触了汞或甲基汞?(需要运用暴露测量中的生物监测及健康测量中的功能测量的方法,以暴露生物标志物估测内剂量。

在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时,经常测量机体的功能,无论被调查者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病,都必不可少地需要测量某些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变;生物监测方法可以评估体内化学物剂量可通过测量生物组织或体液(血、尿、呼出气、发、脂肪组织等)中化合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量。

汞易通过血脑屏障,而甲基汞是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血脑屏障,汞和甲基汞中毒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汞可损害周围神经的轴浆和髓鞘。

慢性汞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后逐渐发展出现小脑和锥体外系受损症状。

甲基汞中毒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

)如发现某地居民发汞值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最高限值,我们要查出原因,应进行哪些工作?(暴露测量:需要直接询问,自己填写调查表,或寻找参考有关受试者及环境的记录,对环境进行物理、化学测量等多种方法。

)【资料4】尽管作了大量的调查,但由于未采取实际防治措施,病例仍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氮肥公司却反驳说,在生产流程工艺中根本不使用甲基汞,只使用无机汞,所以拒绝承认该工厂是污染来源。

1962年末,熊本大学的入鹿山博士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该厂乙醛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渣浆,并从中测出了氯化甲基汞。

这个发现确凿无疑地证实,用作催化剂的无机汞是在乙醛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甲基汞,然后排入水俣湾中。

1962年底,官方承认的水俣病患者为121人,其中死亡46人。

进一步调查发现,患者家属中84%的人具有和水俣病有关的某些症状,5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某些精神和神经系统方面的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