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9月月考试题(2014.09)(1)

合集下载

吉林省汪清六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六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出题人:王强芦艳伟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 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2.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 B.②⑥C.③⑧ D.④⑦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何以知之B.何陋之有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6.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度汪清六中9月月考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

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

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

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

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

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

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

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

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

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削(xuē)除脊(jǐ)梁安步当(dàng)车B、涎(yán)水埋(mái)怨力能扛(gàng)鼎C、渲(xuàn)染间(jiàn)谍疾风劲(jìn)草D、纤(qiān)细聒(guā)噪因噎(yē)废食2、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籍贯奚落流光异彩销脏灭迹B、避免暴躁明辨是非不孚众望C、谴词决窍暗然销魂妄费心机D、贷款蔓延精兵减政忧柔寡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前的某些大型报纸杂志仍然存在着___________成语的不良现象。

②中国政府一再___________,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决不能和台湾进行官方接触。

③在出售小型企业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职工的合法___________不受侵犯。

A、滥用申明权益B、乱用声明权益C、滥用声明权利D、乱用申明权利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水浒》一书中,宋江等人被“招安”,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离经叛道。

B、当前下岗人员的增多,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已是急如星火。

C、老师说,写文章时,不一定要把说的话写尽,含蓄一些比文不加点更好。

D、在这颗桃核上,刻着28个罗汉,个个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当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类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精品】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总分:100 时量: 120 出题人:班级:姓名: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涨工资与幸福感徐贲①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涨工资一般是发生在物价上涨之后的。

如果涨工资增进幸福感,那么物价上涨就是破坏幸福感。

网上有人写道:“昨天去西单地下广场的那个豆花庄吃小吃,以前10块钱一碗的凉面竟然涨到了13块钱一碗,鸭血粉丝汤也涨到了7块钱一碗,可是那量却一点也没多。

我旁边一个满头华发的老太太端着一碗豆花喃喃自语,怎么什么都涨价啊,前儿吃还7块钱呢。

”②首先,谁涨了工资便意味着他的购买力得到提高,购买力与满足人的基本欲望直接相关。

满足欲望正是一般人对“幸福”最本能的理解。

这种推理带给人的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幸福幻觉。

由于公共信息的缺失,一般老百姓很难弄清涨工资和涨物价之间真正的消长关系。

③其次,谁涨了工资都会觉得自己有“运气”,而这种感觉比多买一碗凉面或鸭血粉丝汤更能让人觉得幸福。

心理学家考斯米德斯和托比指出,“幸福来自某种意外的好事”。

涨工资便是这样一种被视为“运气”的意外的好事。

涨工资并非人人都涨或一样地涨,有的人涨,有的人不涨,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

这是有幸涨工资者觉得幸福的一个主要原因。

“运气好”不只是自己觉得幸运,还会受到别人的羡慕。

心理学家列尔里说,“受到别人羡慕和赞扬特别能让人觉得幸福”。

涨了工资的会觉得非常骄傲、光荣,在别人的羡慕和妒忌中享受到一种幸福感和优越感。

④但是这种幸福感是极为脆弱的,并不能持久。

那往往不过是一种“比下有余”的暂时的心理满足,因为它随时都在被“比上不足”的不幸福感所抵消。

就算是大家羡慕的公务员,工资涨在别人前面,但与某些“国企”人士一比(更不要说富豪大款们了),便觉得自己十分寒碜和委屈。

他们仍然属于那些不能不为大蒜、大葱、凉面、豆花和猪肉涨价操心的人群。

⑤涨工资的幸福感是收入带来的幸福感的一个部分。

许多研究都发现,对于幸福感来说,收入是一个相对的因素。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总分:150分时量: 120分钟班级: 姓名: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赍.发(jī) 省.得(xǐng) 搠.倒(shuò)玷.辱(zhàn)B.迤.逦(yǐ) 仓廒.(áo)尴尬.(gà) 提.防(tī)C.酒馔.(zhuàn) 庇.祐(bì)差.拨(chāi) 毡.笠(zhān) D.彤.云(tóng)央浼.(měi)恁.地(nèn)模.样(mō)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______下一天大雪来。

②(林冲)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______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______。

③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___________地烧着。

A.撒踩猛刮刮杂杂B.飘踏大劈里啪啦C.卷踏紧刮刮杂杂D.撒踩大劈里啪啦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②带了钥匙,信步投东③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④那雪正下得紧⑤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⑥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A、①③⑤②⑥④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③①②⑤⑥4.下列对《林》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B.林冲要去沽酒,离开草料场时,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一细节描写,说明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汪清六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 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便会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作为军工生产战线的技能带头人,游洪建填补了国内应铝合金薄板淬火矫正工艺的空白,他在这一领域的技能水平,到达了运斤成风....的境界。

③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洋洋洒洒....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

④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⑤这个演员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完全到达了人车合一的境界。

⑥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孽。

A. ①②⑤B. ②③⑥C. ②④⑤D. ①④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用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

①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用在句中语意重复。

②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使用正确。

③洋洋洒洒,形容文章和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还形容才思充分,写起文章来很顺畅。

用来修饰雪花不恰当。

张冠李戴。

④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使用正确。

⑤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使用正确。

⑥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望文生义。

应选C,此题可用排除法。

语文卷·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9月月考试题(2014.09)

语文卷·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9月月考试题(2014.09)

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C.青荇(xínɡ) 冰屑悉索(xiè)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7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一、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

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内艰..起复。

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

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

稍辨,则酷刑榜掠。

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

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

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

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

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

”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

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

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

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

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

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

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

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

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

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1.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àn)瘐毙(yǔ)打烊(yàng)油腻(nì)B.寒伧(chen)蹩进(bì)丛冢(zǒng)佳肴(yáo)C.褴褛(nì)契约(qì)竦然(sǒng)悭吝(jiān)D.亲昵(nì)靓妆(liàng)颓然(tuí)迸发(bèng)【答案解析】A(B蹩bié冢zhǒngC褛lǚ悭qiānD靓jìng)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答案解析】D(“指手画脚”指说话时手脚做出各种动作,句中应用“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

B、通过期中考试,使我们认识到了与先进班级的差距。

C、我们的边防战士无时无刻不在保卫着祖国。

D、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努力拼搏,终于再次问鼎奥运会冠军宝座。

【答案解析】CA项“能否”表示两项,而“关键”只表示一项,对应不周到;B 没有主语,D“问鼎”与“宝座”不搭配,可改成“登上”。

4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____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拉伯学者阿卜•法拉兹的这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启发。

②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对藏羚羊绒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其昂贵的价格让盗猎分子前赴后继,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长时间,讳莫如深,最终没有结论。

④法布尔的《昆虫记》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平易近人,受到很多中学生的青睐。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⑥司空见惯了为利益不择手段,他却始终能够保持初心,淡泊名利。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产大飞机 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

早晨,_____ 在青青苍苍中,乳白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

傍晚,_________ ,转眼间,_________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汪 清六中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彷.(p áng )徨 颓圮.(q ǐ) 团箕.(j ī) 廖廓(liáo kuò) B. 彳亍..(ch ì ch ù) 悄.然(qi ǎo ) 百舸(ké) 冰屑.悉索(xi è) C. 河畔.(p àn ) 荡漾.(y àng ) 青荇.(x ìng ) 长篙.(g āo ) D. 斑斓.(l án ) 青苔 (ta í) 似.(s ì)的 逶迤.(yí)2.下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苍生 苍茫 苍桑 苍莽B .斑斓 谰言 波澜 阑珊C .广漠 寂莫 落寞 沙漠D .雾蔼 虹霓 门扉 倾圮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的容光。

②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 眼里 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③如果青蛙耐不住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A .庄严 晃过 冷清B .威严 晃过 寂寞C .庄严 飘来 寂寞D .威严 飘来 冷清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②波光里的艳影,是夕阳中的新娘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 .①拟人②暗喻③设问B .①拟人②借代③夸张C .①比喻 ②借代③反问D .①比喻②借喻③反问5、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沁园春》 戴复古 )A .②④①③B .③①②④C .④②①③D .②③①④6.《死水》中“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以声衬寂、以动衬静,有力地写出了死水的沉寂。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便会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作为军工生产战线的技能带头人,游洪建填补了国内应铝合金薄板淬火矫正工艺的空白,他在这一领域的技能水平,达到了运斤成风的境界。

③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洋洋洒洒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

④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⑤这个演员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完全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

⑥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孽。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2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二、语言表达(★★) 3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心理学家为了测定儿童的勇敢,设计了一个名叫“拾柴火”的教育性试验。

实验者以保育院的40个小朋友为对象,把一些湿的柴火放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而把一些干柴火放在山沟里。

在冬天的夜晚,实验者要求儿童去取柴火,发现有些孩子勇敢地到山沟里去取柴,①________。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教育,②__________,但仍有20多个孩子没有多大变化。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班级:姓名: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在答题卡与答题卷上作答,在此卷上作答不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瞋.目(chēn) 惩创..(niú ní)..(chuàng)忸怩B. 戍.守(shù)箕踞.. (jījù) 扼腕.(wàn)刀俎.(zǔ)C. 婆娑.(suō)虐.杀(nǜe)浸渍..(jìn zì)浮藻.(zhǎo)D. 叱咤.(chà)褴褛..(lán lǚ)颓圮.(pǐ) 横亘.(gèng)2.下列四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恶耗怅廖阔殒身不恤桀骜锋利B.愁怅万户侯暗然泣下摘星揽月C.河畔沁园春书生意气妄自菲薄D.编缉有文采绿树成阴九霄云外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 惩创..(惩治)挥斥方遒.(强劲有力)遗之千金(丢弃)B.弄堂..(忧伤的样子)..(山陵)黯然..(小巷)山阿C.不恤.(顾虑)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至陛下(皇帝)D.微漠..(深深地体会)立仆..(站起来又倒下)..(淡薄)深味4.下面古今异义解释正确的一项()A.樊将军以穷困..(男女婚事)..来归丹(物质上不富有) B.约为婚姻C.持千金之资币.物(礼品)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十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谦称的一项是()A.乃请荆卿. B.仆.所以留者 C.则虽欲长侍足下.. D.吾不能早用子.6.从句式特点看,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 B.具告以事 C.金千斤,邑万家 D.竖子不足与谋二、文言文阅读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汪清六中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

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

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

”遂相过其家,使赋诗。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

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

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旦日出,骑弱马,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従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

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

”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

”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

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

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弥年绝迹。

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今存十之四五。

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然。

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

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速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

”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

”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

至元十九年,有闽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变。

未几,中山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

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向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其衣带中有赞曰:“孔子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亡,吾分一死矣分:按照本分、甘愿B.留梦炎不可可:赞成C.遽麾之退麾:指挥D.天祥临刑殊从容殊:非常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宁死不降的一组是()①左右命之拜,不拜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③国亡,吾分一死矣④天祥出,复号召江南⑤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⑥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天祥被捕之后,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了。

吉林省吉林市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吉林省吉林市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吉林省吉林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基础知识选择(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舸(kě)遒(qiú)劲颓圮(qǐ)彳亍(chù)B.彷(páng)徨惆(chóu)怅青荇(xìng)漫溯(sù)C.虱(shī)子火钵(bō)团箕(jì)乳(lǔ)液D.忤(chǔ)视创(chuàng)伤玉玦(jué) 刀俎(zǔ)【答案】B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寥廓竞争峥嵘侯爵B.冷漠长蒿班斓笙箫C.瓦菲扭扣戳没目炫D.须腴美姬拜谒朝庭【答案】A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间斗室很小,放下一张书桌后便放不下其他东西,但我就是喜欢这里的,在这里我能摒除心中的杂念,写一些东西。

②回忆起那段的岁月,尤其是想起那个因怕养不活而送人的儿子,她的眼里就会泛起泪光,一声声地长叹着气。

③突然面对这样的侮辱,便是脾气再好,也不由得了,却是因为向来嘴笨,只能是啊啊地大声叫着,说不出其他的来。

A.寂寥凄婉瞋目 B.寂静凄婉瞠目C.寂静凄苦瞋目 D.寂寥凄苦瞠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寂寥:寂静而空旷;寂静:没有声音。

(《雨巷》所学)凄婉: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凄苦:凄惨痛苦.(《雨巷》所学)瞋目:因发怒而睁大眼睛;瞠目:因受窘或惊恐而睁大眼睛.(《鸿门宴》所学)【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比如“寂静":没有声音。

第二,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比如,“瞋目”:因发怒而睁大眼睛;“瞠目":因受窘或惊恐而睁大眼睛。

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县汪清六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县汪清六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县汪清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

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

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

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

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吉林省汪清县汪清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汪清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题 王叔为人雅正,交不苟合。

太宗召其为谏议大夫。

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 叔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

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 叔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

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王叔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

王叔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叔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帝默然惭,遂罢。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 正:正确 B.叔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存:想着,思念 C.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 贼:杀害 D.伎不进,数被让 让:责备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叔“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 叔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彦博惧,谢罪,叔不谢? 时王叔与玄龄等同辅政。

A. B. C. 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C.青荇(xínɡ) 冰屑悉索(xiè)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D.将焉取之焉:哪里6、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夜.缒而出B.越国以鄙.远C.朝.济而夕设版焉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秦“退师”理由的一组是()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⑤夫晋,何厌之有?⑥秦伯说,与郑人盟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三、(17分)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伯说,与郑人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4分)(1).东临碣石,。

,山岛竦峙。

(《观沧海》) (2)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

(春望》)1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7分)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冬日香山梁衡①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们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

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

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

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

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

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

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

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

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

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

山路寂寂,阒然无人。

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

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

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取材于散文集《觅渡》)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6分)A.文章第2段写到香山春、夏、秋三季的繁花、浓荫、红叶,表现了对它们因熟见而生的冷漠甚至厌恶,以映衬作者对冬季香山“清净”的强烈喜爱。

B.文章第3段写到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是为了以承天寺“明静如处积水之中”类比冬日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C.文章第5段“天然焦墨山水图”的比喻,主要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冬日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

D.冬日的香山,舍掉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丰腴,秋天的绰约,因为香山需要的只是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从不需要这些热闹与繁华。

E.为突出冬日香山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它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进行对比,写出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13.联系全文,写出文章第1段“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的含义和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

(6分)(1)文章第3段所讲的“重负”指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5段作者讲“冬天来时有幸窥见香山的骨气”,请依据文章说明“骨气”的内涵。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4分)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思路点拨:①审清题目。

“跟风”,往往是指盲目地跟在别人的后面,别人做什么,你也跟着做什么,没有主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