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上篇将管理扩充为教学

一、解题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教学的概念,我们取施良方和崔允先生的界说,特指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相当于教师的教(teach

/

instruct)[1]。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而有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不完全等于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efficiency),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教师投入时间、教学设计与开发成本等)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断(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2]。我国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发端于吕叔湘等先生发出的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呼吁。据徐光华的分析,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3],即以效率为改革的抓手,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位。他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多数是以提高效率为直接动力、为现实目的:画语文知识树,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4];引导学生掌握划分层次的方法,学生学得很愉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5];对于被广为传诵而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步法,魏老师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6]。魏老师多次强调,他改革取胜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而民主(也包括他说的科学),在这里更多地被当作一种途径: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7]。追求效率,是魏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他自己对改革经验的提炼,主要定位在语文教学思想。

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8]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

表达;将之主要看成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许更能把握住它们的真实含义。也就是说,对有些说法,不宜匆忙地进入命题合理性的研究;对有些用词,包括一些关键的用词,也不宜直接导入抽象的辨析或论争,甚至还不能搬来作为研究的工作概念。比如,魏老师说他的改革(包括语文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成功,靠的是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领着师生员工练气功。这一小点恐怕更多的是我喜欢;那两大点,也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含义作具体的阐释,而这种阐释,又不宜搬用民主、科学这样的大词语来做分析的工作概念。

二、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1991年,到拉萨连作了三天半报告的魏书生,终于有了看一看市容的机会,站在大昭寺面前我有一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他描述道:怎么呢?大昭寺门前广场上一大片磕长头的人。……那一片人每个人都是额头着地、鼻子着地,手‘哗’地全部扑在地上了,那叫五体投地。按照拿来为我所用的个性,魏老师就研究了这中间有用的那部分:我觉得老佛爷真有一套,连面儿都不露,就把信徒们征服到这样的程度,你说,咱们教书的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讲的还是真理,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使劲信呢?[9]这段话,无意间透露了魏老师对语文教学(教)的体认。

综观魏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他的一系列言论,似乎可以这么说,教学,在魏老师的心目中,主要体认成造信,为了造信而又连贯到制法。

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信,首先是指向教师自我的名词。要搞好教学、搞好语文教学,魏老师认为,首先是教师要有信:要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诚实的信义、可靠的信用以及证实自我能力和价值的信望、信誉。初翻《魏书生教育文库》中的《语文教学》卷,许多人感到疑惑,因为开卷的自强篇,内容似乎与常识所理解的语文教学搭不上边。多用力气改变自己、胸前戴周总理像章感到有力量、人生的价值、调整自己的需要、今天比昨天更新、粉笔生涯的苦与乐、笑对人生、善于比、怎样看待困难和失败、多吸收,少批判、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人都是平等的等等。这些怎么是语文教学呢?但在魏老师看来,这些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或者说,是搞好语文教学充分的、在魏老师看来可能还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就像有人指出的:魏书生在教学管理中总是首先将目光朝向自己,努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尚人格的建设,以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10] 信,也指向学生的自我。学生要搞好学习、要搞好语文学习,魏老师指出,必须要有信。他曾先后与100多名差生谈心,曾和一名最后进的学生同桌听了150多节课,在分析具体原因寻找响应对策的同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大脑像一部机器,可分为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应付大部分中下等学生学习问题,都是动力部分,而主要不是工作部分的问题。[11]动力部分,魏老师有时表述为非智力因素,从自己的自学经历,他体会到:智力因素在自学的成绩中只有一小半的功劳,一多半的功劳属于非智力因素,即人的理想、情感、意志、性格。[12]他所著的《学生实用学习方法》,所讲的学习方法,几乎都围绕着学生要有信这个,这从下面所抄录的这些标题就可以看出大概: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放声高呼——我能成功、信心之火不灭,大器可以晚成、从失败中崛起、竞争中磨练意志、跑进快乐天地,磨练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在魏老师看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有信。于是,名词的信便走向动词。而教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被魏老师化成了造信的问题。造信,魏老师统称为育人,从学生的角度,又叫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但不管怎么称呼,关键点都在让学生使劲信,从而使学生具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造信,当然依赖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教师光致力于自我的人格修养,未必会产生教学(教)含义上的魅力。于是要制法[13],包括制出能显现教师魅力的办法。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