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流体力学1全解共55页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2.当PB,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一、实验目的1.验证静力学的基本方程。
2.学会使用测压管与U 形测压计的量测技能。
3.理解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及毛细管现象。
4.灵活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际工程量测。
二、实验原理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静止流体中任意点的测压管水头相等,即const z =+γP(1.1)同样静止流体在任意点的静压强也可以写成如下形式:h 0γ+=P P (1.2) 式中:z 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下同;0P 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的重度;h ——U 形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
对装有水油U 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2100h h h+==ωγγS (1.3)使用仪器:盛水密闭容器、连通管、测压管、U形测压管、真空测压管、通气阀、截止阀、加压打气球、减压阀等。
使用材料:油、水四、实验步骤记录数据:记下测点标高▽a=2.10、▽b=-2.90、▽c=-5.90。
基准标高选在仪器的底部。
水溶重9.08×10-³/cm ³。
步骤:P=0,测▽0、▽H。
(▽0:液面高程,▽H测压管液面高程)。
打开通气0阀,使水箱液面与大气相通,此时=0(▽=▽H)。
P>0,共连续加压3次,每次测定▽0、▽H 。
P<0,共连续减压3次,每次测定▽0、▽H。
油容重的测定:1、测定计1h:测3次▽0、▽H,计算=1h│▽0-▽H│。
关闭通气阀,大气加压是U型管内的水面与油水界面齐平,测▽0、▽H。
2、测计2h:公测3次,▽0、▽H,计算2h=|▽0-▽H|,关闭通气阀,大开放水阀慢慢放水,直到U型管的水面与油面齐平,关闭放水阀,测▽0、▽H。
1.流体静压强测量记录2.油容重测量记录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结果:1)在验证流体静压强的试验中,有实验数据可知,结果满足流体静压强的理论结果。
实验正确2)在油容重的测量实验中,加压和加压条件下经过211h h h +⨯=水γγ计算得,γ= 2.实验分析:1)为避免毛细管现象的影响,在测压管的读书上如何减少误差? 答:待液面稳定后,应以凹液面为准惊醒读数。
(完整word版)流体力学流动演示实验
(完整word版)流体⼒学流动演⽰实验流体⼒学流动演⽰实验流体⼒学演⽰实验包括流线流谱演⽰实验、流动演⽰实验两部分。
各实验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流线流谱演⽰实验1.1 实验⽬的1)了解电化学法流动显⽰原理。
2)观察流体运动的流线和迹线,了解各种简单势流的流谱。
3)观察流体流经不同固体边界时的流动现象和流线流谱特征。
1.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1。
图1.1 流线流谱实验装置图说明:本实验装置包括3种型号的流谱仪,Ⅰ型演⽰机翼绕流流线分布,Ⅱ型演⽰圆柱绕流流线分布,Ⅲ型演⽰⽂丘⾥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段纵剖⾯上的流谱。
流谱仪由⽔泵、⼯作液体、流速调节阀、对⽐度调节旋钮与正负电极、夹缝流道显- 1 -⽰⾯、灯光、机翼、圆柱、⽂丘⾥管流道等组成。
1.3 实验原理流线流谱显⽰仪采⽤电化学法电极染⾊显⽰技术,以平板间夹缝式流道为流动显⽰平⾯,⼯作液体在⽔泵驱动下从显⽰⾯底部流出,⼯作液体是由酸碱度指⽰剂配制的⽔溶液,在直流电极作⽤下会发⽣⽔解电离,在阴极附近液体变为碱性,从⽽液体呈现紫红⾊。
在阳极附近液体变为酸性,从⽽液体呈现黄⾊。
其他液体仍为中性的橘黄⾊。
带有⼀定颜⾊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紫红⾊和黄⾊相间的流线或迹线。
流线或迹线的形状,反映了机翼绕流、圆柱绕流流动特性,反映了⽂丘⾥管、孔板、突缩、突扩、闸板等流道内流动特性。
流体⾃下⽽上流过夹缝流道显⽰⾯后经顶端的汇流孔流回⽔箱中,经⽔泵混合,中和消⾊,循环使⽤。
实验指导与分析如下:1)Ⅰ型演⽰仪。
演⽰机翼绕流的流线分布。
由流动显⽰图像可见,机翼右侧即向天侧流线较密,由连续⽅程和能量⽅程可知,流线密,表明流速⼤、压强低;⽽机翼左侧即向地侧流线较稀疏,表明速低、压强较⾼。
这表明机翼在实际飞⾏中受到⼀个向上的合⼒即升⼒。
本仪器通过机翼腰部孔道流体流动⽅向可以显⽰出升⼒⽅向。
此外,在流道出⼝端还可以观察到流线汇集后,并⽆交叉,从⽽验证流线不会重和的特性。
《流体力学实验》课件
流体: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包括液体和气体 流体特性:流动性、压缩性、热传导性、表面张力等 流体分类: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学科
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流体静压力: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 流体静压力分布: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分布规律 流体静压力与流体深度的关系:流体静压力随流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误差控制措施:提 高测量精度、优化 实验设计、减少系 统误差等
误差分析结果:误 差大小、误差分布、 误差影响因素等
实验结果:流体力学实验的结果分析 应用领域:流体力学在工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展望未来:流体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结论:流体力学实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
实验前,确保所有设备、仪器和材料都处于良好状态 实验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实验过程中,注意环保,避免污染环境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流体力学实验是工程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 实验内容涵盖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 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流体力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演示流体力学实验的操作步 骤和注意事项
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流体力 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改进建议:增加实验步骤的详细说明,完善实验数据记录,明确实验结论,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流体力学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设备的更新与升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结果的应用与推广
汇报人:
流体力学课件(全)
Y 1 p 0 y
欧拉平衡方程
Z 1 p 0 z
p p( , T )
t
1 V V T p
1 V V p T
p p(V , T )
1 t T p
p
p
1 p T
V
p y = pn pz = pn
px = p y = pz = pn = p
28/34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1 静压强及其特性 §2 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 §3 压力测量 §4 作用在平面上的静压力 §5 作用在曲面上的静压力 §6 物体在流体中的潜浮原理
29/34
§2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
通过分析静止流体中流体微团的受力,可以建立 起平衡微分方程式,然后通过积分便可得到各种不同 情况下流体静压力的分布规律。 why 因此,首先要建立起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现在讨论在平衡状态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应满足 的关系,建立平衡条件下的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流体力学》
汪志明教授
5/24
第一章 流体的流动性质
§1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2 流体的连续介质假设 §3 状态方程 §4 传导系数 §5 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
《流体力学》
汪志明教授
6/24
§2 流体的连续介质假设
虽然流体的真实结构是由分子构成,分子间有一定的孔隙,但流 体力学研究的并不是个别分子微观的运动,而是研究大量分子组成的 宏观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引起的机械运动。 因此在流体力学中引入连续介质假设:即认为流体质点是微观上 充分大,宏观上充分小的流体微团,它完全充满所占空间,没有孔隙 存在。这就摆脱了复杂的分子运动,而着眼于宏观机械运动。
流体力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雷诺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流体的流动类型,观察实际的流线形状,判断其流动类型。
(2)熟悉雷诺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3)确立“层流和湍流与Re 之间有一定关系”的概念。
二、实验基本原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有3种不同的流动类型,即层流(或称滞流,Laminar flow )、湍流(或称紊流,Turbulent flow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流。
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时,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在径向无脉动,流体分层流动与周围的流体没有宏观的混合;当流体处于湍流状态时,流体的质点呈紊乱的向各个方向做随机的脉动,流体总体上任然沿着管道流动。
1883年,雷诺(Reynolds )在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流体流动时,发现影响流体流动类型的因素除了流速u 以外,还有管径d 、流体的密度ρ以及黏度μ,由这四个物理量组成的无因次数群Re 称为雷诺数,并用此数来判断流体流动类型:μρdu =Re (1-1)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d —管子内径,m ;u —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 /s ;ρ—流体密度,kg /m 3;μ—流体粘度;Pa ·s 。
层流转变为湍流时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用Rec 表示。
工程上一般认为,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e ≤2000时为层流;当Re>4000时,圆管内已形成湍流;当Re 在2000至4000范围内,流动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这要视外界干扰而定,一般称这一Re 数范围为过渡区。
式(1-1)表明,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
本实验即是通过改变流体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的流动型态。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主要由玻璃试验导管、流量计、流量调节阀、低位贮水槽、循环水泵、稳压溢流水槽等部分组成,演示主管路为220⨯φmm 硬质玻璃。
实验流体力学讲义(1)
参考资料:周光炯《实验流体力学发展简史》1992 年
2
第二章 实验模拟方法和理论
第二章 实验模拟方法和理论 Chapter 2 Method and Theory in Experiment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研究分为两种:实物试验和模型试验。当然用真实物体或样机直接进行试验时,数据 是可信的。但是,往往实物试验是危险的,不经济的。用模型代替实物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 一般是安全的,相对说也是经济的。但是在用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时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第六章 温度测量 §6.1 常规测温仪器------------------------------------------------------------------------------(119) §6.2 热电偶原理----------------------------------------------------------------------------------(119) §6.3 温度探头------------------------------------------------------------------------------------(- 120) §6.4 与辐射有关的测温方法------------------------------------------------------------------(- 121) §6.5 热流测量------------------------------------------------------------------------------------(- 123)
流体力学实验
实验一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和任务1.了解流体流过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的测定方法;2.测定流体流过圆形直管的阻力,确定摩擦系数λ与流体Re 的关系;3.测定流体流过管件的阻力,局部阻力系数ξ;4.学会压差计和流量计的使用方法;5.识别管路中各个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二、实验原理流体的流动性,即流体内部质点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真实流体质点的相对运动表现出剪切力,又称内摩擦力,流体的粘性是流动产生阻力的内在原因。
流体与管壁面的摩擦亦产生摩擦阻力,统称为沿程阻力。
此外,流体在管内流动时,还要受到管件、阀门等局部阻碍而增加的流动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因此,研究流体流动阻力的大小是十分重要的。
1.直管摩擦系数λ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流体粘性作用和涡流的影响产生阻力。
阻力表现为流体的能量损失,其大小与管长、管径、流体流速等有关。
流体流过直管的阻力计算公式,常用以下各种形式表示:(1) 2L h 2f u d λ=)2( 2g u d L H 2f λ= 或 )3( 2L P P P 221f u d ρλ=-=-∆式中hf ——以能量损失表示的阻力,J /kg ;Hf ——以压头损失表示的阻力,m 液柱; △Pf ——以压降表示的阻力,N /m2 L ——管道长,m d ——管道内径,m ;u ——流体平均流速,m/s ; P ——流体密度,kg /m3; λ——摩擦系数,无因次;g ——重力加速度,g 一9.81m/s2。
.λ为直管摩擦系数,由于流体流动类型不同,产生阻力的原因也不同。
层流时流体流动主要克服流体粘性作用的内摩擦力。
湍流时除流体的粘性作用外,还包括涡流及管壁粗糙度的影响,因此λ的计算式形式各不相同。
层流时,利用计算直管压降的哈根-泊谡叶公式:)4( d uL 32P P P 221f μ=-=-∆和直管阻力计算公式(3),比较整理得到λ的理论计算式为)5( Re 64du 232==ρμλ⨯由此式可见,λ与管壁粗糙度ε无关,仅为雷诺数的函数。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
《流体力学》实验教案(全)(一)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术;2、验证流体定常流的能量方程;3、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
自循环伯努利方程实验装置图本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溢流板;5.稳水孔板;6.恒压水箱;7.测压计;8.滑动测量尺;9.测压管; 10.实验管道; 11.测压点; 12.毕托管 13.实验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在实验管路中沿水流方向取n 个过水截面。
可以列出进口截面(1)至截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n)W i hg g p Z g g p Z i i i -+++=++12222111νρνρ 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截面的测压管中读出g p Z ρ+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测压管与各测压点,毕托管测点的对应关系。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关闭时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进行排气调平(开关几次)。
3、打开阀13,观察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及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压管水头的变化情况。
4、调节阀13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是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
5、再调节阀13开度1~2次,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液面降到标尺最低点为限,按第4步重复测量。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1、把有关常数记入表2.1。
2、量测(g pZ ρ+)并记入表2.2。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4、绘制上述结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轴向尺寸参见图2.2,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2.2上)。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预习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数据的归纳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和e R 关系曲线及局部阻力系数ζ 3.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4. 测出单级离心泵在固定转速下的特定曲线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分为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两种。
直管阻力是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可由下式计算:gu d l g p H f 22⋅⋅=∆-=λρ (3-1) 局部阻力主要是由于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计算公式如下:gu g p H f22''⋅=∆-=ζρ (3-2) 管路的能量损失'f f f H H H +=∑ (3-3)式中 f H ——直管阻力,m 水柱;λ——直管摩擦阻力系数;l ——管长,m ; d ——直管内径,m ;u ——管内平均流速,1s m -⋅;g ——重力加速度,9.812s m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ρ——流体的密度,3m kg -⋅;ζ——局部阻力系数; 由式3-1可得22ludP ρλ⋅∆-=(3-4) 这样,利用实验方法测取不同流量下长度为l 直管两端的压差P ∆即可计算出λ和Re ,然后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出Re λ-的曲线图。
离心泵的性能受到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叶轮转速的影响。
实验将测出的H —Q 、N —Q 、η—Q 之间的关系标绘在坐标纸上成为三条曲线,即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根据曲线可找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离心泵的扬程可由进、出口间的能量衡算求得:gu u h H H H 221220-++-=入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 (3-5) 式中出口压力表H ——离心泵出口压力表读数,m 水柱;入口压力表H ——离心泵入口压力表的读数,m 水柱;0h ——离心泵进、出口管路两测压点间的垂直距离,可忽略不计;1u ——吸入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2u ——压出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泵的有效功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较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效率%100⨯=NN eη (3-6) 而泵的有效功率g QH N e e ρ=/(3600×1000) (3-7) 式中:e N ——泵的有效功率,K w ;N ——电机的输入功率,由功率表测出,K w ; Q ——泵的流量,-13h m ⋅;e H ——泵的扬程,m 水柱。
《流体力学实验》课件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大则压强小,流速小则压强大。
流体粘性
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内摩擦力作用,流速不同的层之间产生 动量传递。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包括流体管道、流体泵 、压力计、流量计等。
安装实验装置
按照实验要求,将实验 器材组装起来,确保密
封性和安全性。
开始实验
开启流体泵,使流体在 管道中流动,观察并记
操作失误问题
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实验结果偏离预期 。解决方案是加强实验前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学生熟悉操 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
01
增加实验内容
在未来实验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流体力学实验项目,如流体阻力和升力
的测量等,以丰富学生的实验体验。
02
改进实验设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引入更先进的流体力学实验设备,以提高实验的
《流体力学实验》ppt课件
• 实验概述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 分析能力。
了解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 流动特性。
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 。
01
03 02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
流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力与加速度成正比。
趋势分析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流体的流 动特性。
数据对比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 生的原因。
参数影响
分析实验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参数 变化对流体流动的影响规律。
结果讨论与解释
误差分析
01
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找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小
(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1)
(⽔⼒学)-流体⼒学实验(1)壹、静⽔压强实验⼀、实验⽬的1、加深对⽔静⼒学基本⽅程物理意义的理解,验证静⽌液体中,不同点对于同⼀基准⾯的测压管⽔头为常数(即C g p z =+ρ)。
2、学习利⽤U 形管测量液体密度。
3、建⽴液体表⾯压强a p p >0,a p p <0的概念,并观察真空现象。
4、测定在静⽌液体内部A 、B 两点的压强值。
⼆、实验原理在重⼒作⽤下,⽔静⼒学基本⽅程为:C gp z =+ρ它表明:当质量⼒仅为重⼒时,静⽌液体内部任意点对同⼀基准⾯的z 与gp ρ两项之和为常数。
重⼒作⽤下,液体中任何⼀点静⽌⽔压强gh p p ρ+=0,0p 为液体表⾯压强。
a p p >0为正压;a p p <0为负压,负压可⽤真空压强v p 或真空⾼度v h 表⽰:abs a v p p p -= gp h v v ρ= 重⼒作⽤下,静⽌均质液体中的等压⾯是⽔平⾯。
利⽤互相连通的同⼀种液体的等到压⾯原理,可求出待求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设备在⼀全透明密封有机玻璃箱内注⼊适量的⽔,并由⼀乳胶管将⽔箱与⼀可升降的调压筒相连。
⽔箱顶部装有排⽓孔1k ,可与⼤⽓相通,⽤以控制容器内液体表⾯压强。
若在U 形管压差计所装液体为油,⽔油ρρ<,通过升降调压筒可调节⽔箱内液体的表⾯压强,如图1-1所⽰。
图 1—1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测记有关常数。
2、将调压筒旋转到适当⾼度,打开排⽓阀1k ,使之与⽔箱内的液⾯与⼤⽓相通,此时液⾯压强a p p =0。
待⽔⾯稳定后,观察各U 形压差计的液⾯位置,以验证等压⾯原理。
3、关闭排⽓阀1k ,将调压阀升⾄某⼀⾼度。
此时⽔箱内的液⾯压强a p p >0。
观察各测压管的液⾯⾼度变化并测记液⾯标⾼。
4、继续提⾼调压筒,再做两次。
5、打开排⽓阀1k ,使之与⼤⽓相通,待液⾯稳定后再关闭1k (此时不要移动调压筒)。
6、将调压筒降⾄某⼀⾼度。
实验流体力学
实验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是利用实验去研究及探索流体的规律和行为的学科,它是物理学和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给予我们一种可行的方法来获取和理解流体运动规律。
它也是一种有效预测流体运动的重要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
实验流体力学的研究是建立在宏观流体运动的信息和理论的基础上的。
流体力学的宏观模型基于流体受力的守恒原理,即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这些定律对于流体力学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它们指出,流体运动时伴随着物理过程,如压力、流速、变形等,这些物理过程是流体力学时空环境所依赖的平衡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流体力学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弹性流体,另一种是非弹性流体。
弹性流体流动时,流体密度及流动形状几乎不变,而非弹性流体是指流体的流动形状会随着流体的流动而变化。
实验流体力学还研究其它一些特殊的流体问题,比如液体混合运动、湍流、粘性流体等。
实验流体力学的研究采用了物理和数学方法,而且还利用了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去模拟和测量流体运动。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流体的物理行为,尤其是在压力、流速等变量的变化下,流体的强度及分布特性等变化。
实验还将研究流体的危害性。
实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是用适当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研究方法和解释原理来研究流体的物理行为。
实验流体力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用来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还有可以用来解决工程中面临的流体力学问题。
比如,在机械工程中,它可以用来研究流体的传输特性,比如气体、液体的流动特性,以及气体和液体的塑性现象;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它可以用来研究空气动力学问题,比如飞机和火箭等航天器各部件的动力学性能等。
实验流体力学还可以用来研究船舶的行为,和游泳池里的水流。
在医学和生物学中,它也可以用来研究血液流动特性、关节活动等在人体健康方面的科学问题。
实验流体力学是关于流体的物理行为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已经发展成为物理学、工程学和生物学门的重要分支,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流体力学的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的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的实验报告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及其力学性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学、地质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行为,以加深对流体力学的理解。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U型管,通过调节管内液体的高度,观察液体在管内的压力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的压力与液柱的高度成正比,且与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这一实验验证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即压力在静止的液体中是均匀的。
实验二:流体动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水平旋转的圆筒,将水注入圆筒内,然后通过旋转圆筒,观察水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水在旋转圆筒中呈现出旋涡状的流动,且流速随着距离圆筒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这一实验验证了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即在旋转系统中,流体的速度随着距离中心的距离而改变。
实验三:流体黏性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粘度计,测量了不同液体的粘度。
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的粘度与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温度和压力有关。
较高的粘度意味着液体的黏性较大,流动较困难。
这一实验验证了流体黏性的基本原理,即液体的黏度与流体内部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实验四:流体流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流速计,测量了液体在不同管道中的流速。
实验结果表明,管道的直径、液体的黏度和施加的压力差都会影响流体的流速。
较大的管道直径、较小的黏度和较大的压力差都会导致流体的流速增加。
这一实验验证了流体流速的基本原理,即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与管道的几何形状和施加的压力差有关。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流体力学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水力学、气体力学、液压学等。
深入研究流体力学的原理和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流体力学实验
§1-1 流体静力学实验1.1.1 实验目的1.观察测点的测压管水头(位置水头与压强水头之和),加深对静压强公式的理解。
2.求未知液体的密度1.1.2 实验装置图1.1.1是一种静水压强实验仪。
管1为开口测压管,管2和管3,管4和管5,管6和管7各组成一个U 形管。
管1、2、3均与水箱接通,构成一个连通器。
其中,管1与密封水箱中部某点接通。
管2、3与水箱底部某点接通。
管4和管6与水箱上方的气体压强接通。
管4、5和管6、7分别盛有两种液体,其密度为1ρ和2ρ。
水箱上方有密封阀,水箱液面上的气体与大气不相通,其压强为p 0。
调压箱通过软管与水箱接通。
上、下移动调压管就可以改变水箱中的水位,也改变水箱中密封气体的压强p 0。
如果调压筒水面高于水箱的水面,水将从调压筒流入水箱,此时,水箱中的密封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压强增大。
密封气体压强高于当地大气压,p 0>p a 。
反之,则p 0<p a 。
1.1.3 实验原验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是 =+g pz ρ常数 管1、管3、调管筒、水箱互相连通,液面与大气相通。
虽然管1,管3与水箱的接点高低不同,但他们的液面高程相同,这就是说明静止液体内任意一点的位置水头与压强水头之和(称为测压管水头)是相同的。
管2的液体与水箱的液体相通,液面气体的压强同为p 0。
因此管2的液面与水箱的液面高程相同。
盛有两种未知密度液体的U 形管,其液柱高差是由于压差p 0-p a 引起的,故有)()()(672451230z z g z z g z z g p p a -=-=-=-ρρρ (1.1.2)6723245231z z z z z z z z --=--=ρρρρ 水的密度ρ是已知的,只要读取各管液面的高程读数求Q1,21.1.4 实验步骤1.关闭密封阀,并检查密封效果。
其方法是,移动调压筒至某一高程位置,这时各管的液面也随之移动。
如果密封效果良好,各管液面的升降的速度越来越慢,并最终停止.在某一高程位置,不再变化。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预习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数据的归纳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e R 关系曲线及局部阻力系数ζ 3、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其操作与调节方法 4、 测出单级离心泵在固定转速下的特定曲线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分为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两种。
直管阻力就是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可由下式计算:gu d l g p H f 22⋅⋅=∆-=λρ (3-1)局部阻力主要就是由于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计算公式如下:gu g p H f22''⋅=∆-=ζρ (3-2)管路的能量损失'f f f H H H +=∑ (3-3)式中 f H ——直管阻力,m 水柱;λ——直管摩擦阻力系数;l ——管长,m; d ——直管内径,m;u ——管内平均流速,1s m -⋅;g ——重力加速度,9、812s m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ρ——流体的密度,3m kg -⋅;ζ——局部阻力系数; 由式3-1可得22ludP ρλ⋅∆-=(3-4) 这样,利用实验方法测取不同流量下长度为l 直管两端的压差P ∆即可计算出λ与Re ,然后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出Re λ-的曲线图。
离心泵的性能受到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叶轮转速的影响。
实验将测出的H —Q 、N —Q 、η—Q 之间的关系标绘在坐标纸上成为三条曲线,即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根据曲线可找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离心泵的扬程可由进、出口间的能量衡算求得:gu u h H H H 221220-++-=入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 (3-5)式中出口压力表H ——离心泵出口压力表读数,m 水柱;入口压力表H ——离心泵入口压力表的读数,m 水柱;0h ——离心泵进、出口管路两测压点间的垂直距离,可忽略不计;1u ——吸入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 2u ——压出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泵的有效功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与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较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效率%100⨯=NN eη (3-6) 而泵的有效功率g QH N e e ρ=/(3600×1000) (3-7)式中:e N ——泵的有效功率,K w;N ——电机的输入功率,由功率表测出,K w ;Q ——泵的流量,-13h m ⋅;e H ——泵的扬程,m 水柱。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测定水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的关系曲线;2. 测定水在管道内流动时的局部阻力损失,测量和计算不同开度下截止阀的局部阻力系数或当量长度l e;3. 测定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4. 观察水在直管内的流动类型。
二、实验原理1. 摩擦阻力系数~Re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内摩擦力的存在,必然有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为直管阻力损失。
在流经阀门、管件时,由于流道方向或大小的改变,造成流体的剧烈湍动,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根据柏努利方程,对等直径的1、2两截面间的直管阻力损失为:图2-1 直管阻力测量原理示意图(1)由因次分析法得(2)(3)(4)式中:h f 直管阻力损失 (J/kg);摩擦阻力系数;l 、d 、直管的长度、管内径和绝对粗糙度 (m);p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 (Pa);、分别是流体的密度 (kg/m3) 和粘度 (Pas);u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 (m/s)。
由公式(2)可以看出,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与管道的长度成正比,与管道的直径成反比。
流体的平均速度越高,阻力损失越大。
利用公式(2)计算直管阻力损失时,需要知道不同雷诺数下摩擦阻力系数的值。
穆迪图给出了~Re的关系曲线。
本实验装置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来验证直管阻力损失计算,测定~Re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长度和直径一定的管道内流动时,利用U型管压差计实验测出一定流量下流体流经该长度管段所产生的压降,即可算得h f,利用公式(2)可得到,根据流速和物性数据可按公式(5)计算出对应的雷诺数Re,从而关联出与Re的关系曲线。
改变实验管可得出不同粗糙度(不同材质直管)的与Re的关系曲线。
2. 局部阻力系数和当量长度l e对于由阀门或管件造成的局部阻力损失,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当量长度法(5)局部阻力系数法(6)式中:h f 局部阻力损失 (J/kg);局部阻力系数;l e当量长度 (m);图2-2 局部阻力测量原理示意图测出一定流速时流体通过阀门或管件的压降h f,就可利用公式(5)、(6)计算出对应的当量长度或局部阻力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