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专修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标题:健美操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健美操是一种集健身、美学、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旨在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体型、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心理状态。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健美操的基本理论、技术技巧、编创方法及实践应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锻炼机会。

二、教学目标1、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动作和常用编排方法。

2、了解健美操的锻炼价值、运动规律和注意事项,能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

3、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和力量素质。

4、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三、教学内容1、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技术:包括基本步伐、手部动作、跳跃动作等。

2、健美操编创技巧:学习编创原则、流程和方法,掌握简单的音乐选配技巧。

3、健美操实践与展示:学生将分组进行编创和实践,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介绍健美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锻炼价值等。

2、技术示范: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讲解技术要点,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技术。

3、实践指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技术调整。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动作编排、练习和展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成果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创新和进步。

五、教学评估1、出勤率: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出勤情况。

2、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的技术掌握、编创能力和展示效果。

六、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提醒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3、建议学生多参加健美操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表演能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和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为未来的健身锻炼和体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 体育科学学院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 体育科学学院

《健美操》专修课程教学大纲撰稿人:丁元英课程编号:143801、143802、143803、143804、143805英文课程名:Aerobics chooses the class specially总学时:360学时学分:15学分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适用专业:运动训练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健美操》是体育科学学院舞蹈学(体育)的专业选修课。

本大纲是依据我院舞蹈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通过本健美操大纲的教学内容,力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健美操意识及动作节奏感;增强肌肉力量;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掌握专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健美操相关的组织与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五个学期 360学时第一学期 72学时(一)健美操运动概述(理论) 10学时1、健美操运动的概念与分类 2学时2、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与功能 2学时3、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4学时4、健美操指导员的职业素质 2学时(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技术) 58学时1、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10学时2、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10学时3、身体素质训练 8学时4、四类基本难度训练 6学时5、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一) 4学时6、啦啦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7、啦啦操专项技术训练 4学时8、技巧啦啦操套路组合(一) 4学时(三)考核(技术) 4学时1、期中考核 2学时2、期末考核 2学时第二学期 72学时(一)健美操基本动作(理论) 10学时1、健美操术语种类 2学时2、健美操术语的运用 2学时3、健美操基本动作 4学时4、健美操基本技术 2学时(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技术) 58学时1、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2、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6学时3、身体素质训练 6学时4、四类基本难度训练 6学时5、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二) 8学时6、啦啦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7、啦啦操专项技术训练 4学时8、技巧啦啦操套路组合(二) 6学时9、技巧啦啦操成套编排实践 4学时(三)考核(技术) 4学时1、期中考核 2学时2、期末考核 2学时第三学期 72学时(一)健美操音乐与编排(理论) 4学时1、健美操音乐 2学时2、健美操编排 2学时(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理论、技术) 58学时1、竞技健美操现行评分规则(一) 6学时2、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3、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6学时4、身体素质训练 4学时5、四类基本难度训练 10学时6、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二级等级成套(六人操) 10学时(三)健美操的编排原则与实践(理论、实践) 16学时1、健美操创编中的重要因素 2学时2、健美操创编的主要目的 1学时3、健美操创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学时4、健美操创编的七个主要步骤 2学时5、组合动作的编排实践 8学时(四)考核(技术) 4学时1、期中考核 2学时2、期末考核 2学时第四学期 72学时(一)健美操的教学理论(理论) 10学时1、健美操教学技能与指导技巧 2学时2、健美操教学方法 3学时3、健美操课的设计与实施 3学时4、健美操课的安全考虑 2学时(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理论、技术) 58学时1、健美操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0.5学时2、影响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因素 1学时3、竞技健美操训练特点 0.5学时4、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原则 2学时5、健美操操化动作训练 2学时6、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7、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10学时8、身体素质训练 14学时9、四类难度加难度系数训练 10学时10、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二级等级成套(混合双人操) 8学时11、舞蹈啦啦操套路组合(花球风格) 4学时12、舞蹈啦啦操套路组合(爵士风格) 4学时(三)考核(技术) 4学时1、期中考核 2学时2、期末考核 2学时第五学期 72学时(一)竞技健美操现行评分规则(理论) 8学时1、难度分类以及最低完成标准 4学时2、难度符号记写 2学时3、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 2学时(二)健美操教学理论与实践(理论、技术) 28学时1、健美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 2学时2、健身房的场地设施要求、课程安排及管理 2学时3、健美操特殊课种介绍 2学时4、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2学时5、身体素质训练 8学时6、四类难度加难度系数训练 6学时7、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二级等级成套(三人操) 6学时(三)舞蹈啦啦操的编排原则与实践(理论、技术) 32学时1、舞蹈啦啦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2学时2、舞蹈啦啦操评分规则 4学时2、舞蹈啦啦操难度动作训练 4学时3、舞蹈啦啦操套路组合(街舞风格) 10学时(四)考核(技术) 4学时1、期中考核 2学时2、期末考核 2学时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大量练习与实践四、成绩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根据学生上课测试情况进行考评,第六学期期末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的理论闭卷考试和由教研室安排的技术考试。

健美操专项选项课教学大纲

健美操专项选项课教学大纲

健美操专项选项课教学大纲I说明部分【课程编号】QX006114W【课程名称】健美操【课程英文名称】aerobics【课程定义】健美操专项提高课是一门系统讲授健美操运动基本知识,以积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努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目的的课程。

其对象为已选修健美操专项基础课的学生。

【课程目标】1.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正确地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健美操运动的能力。

2. 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健美操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健美操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态,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在健美操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和互相尊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成为学校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编写依据】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配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在我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按照2010年制定的大学体育教学计划,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更加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体育的需求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课程类别】大学体育健美操专项提高课【学时与学分】68学时;2学分。

II 正文部分【教材纲要】1 理论部分1.1健美操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1.2健美操基本动作介绍;健美操锻炼的生理负荷;1.3健美操锻炼的科学锻炼方法;1.4健身性健美操的编排;健美操锻炼的营养与卫生。

2 实践课内容形体练习:身体姿态、手位操、把杆练习; 2.1.2.2基本步伐:踏步(March)、曼波步(Manbo)、一字步(Easy Walk)、V字步(V Step)、侧并步(Step Touch)、后屈腿(Step Curl)、侧抬膝(Step Knee)、双并步(Two Step)、后交叉步(Grapevine)、向前走(Walk Forward)、脚跟前点(Heel Tap)、脚尖侧点(SideTap)、脚尖后点(Toe Back)、依次抬膝(Knee Lift)等十四个基本步伐以及各种基本步伐的变形动作;2.3自编动作组合:自编基本动作组合;2.4成套动作:大众等级锻炼标准(三)三和四级套路;2.5风格健美操:风格健美操(拉丁、街舞、搏击任选);2.6身体素质:力量、柔韧、弹跳、灵敏等。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30102A/3A/4A课程名称:健美操英文名称:Aerob i cs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1适用专业:全院大一、二非体育专业开课系部:体育系二' 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思想。

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健身健美操锻炼的方法和技能。

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通过健美操运动的练习,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正确地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健美操运动的能力。

2.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健美操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健美操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态,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在健美操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和互相尊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成为学校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具有指导大众健身和基层群众性健美操比赛组织与裁判的初步能力,为全民健身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执笔教师:张春梅、王洋教研室主任:徐健教学系(部)主任:陈俊通过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通过课内外的改编、创编,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及编排健美操的能力;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编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力争上游的精神。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健美操2、课程类别:体育选修课程3、课程学分:具体学分4、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二、课程目标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组合和套路,具备一定的健美操表演和创编能力。

2、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健美操的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健美操基础知识(1)健美操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健美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和注意事项。

2、健美操基本动作(1)基本步伐:踏步、开合跳、弓步跳、后踢腿跑等。

(2)基本手型:掌、拳、花掌等。

(3)基本姿态:身体的站立姿势、手臂的位置和动作的规范。

3、健美操组合动作(1)步伐组合:将不同的基本步伐组合在一起,形成简单的动作组合。

(2)手型与步伐组合:将基本手型与步伐结合,增加动作的多样性。

4、健美操套路(1)大众健美操套路:学习一套适合学生水平的大众健美操套路。

(2)自编健美操套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编一套简单的健美操套路。

5、健美操表现力和创编(1)表现力训练:通过音乐感知、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健美操表现力。

(2)创编方法:教授学生健美操创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和规范。

2、讲解法对健美操的动作技术、要领、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和提高健美操的动作技能。

4、纠错法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并给予纠正和指导。

5、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练习和创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健美操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身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体育课程。

通过学习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套路组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套路组合,提高身体素质和健身技能。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健康美的认识和追求。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健美操基础知识:了解健美操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术语和分类方法。

2、健美操基本技术: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姿势、步伐、手型、呼吸和节奏等基本技术,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基本技能。

3、健美操套路组合:学习并完成若干套健美操套路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套路、有氧舞蹈、流行舞等。

4、身体素质训练: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5、审美情趣培养:通过欣赏健美操比赛、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健康美的认识。

6、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通过小组协作、集体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7、自我展示能力培养:学习自我展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健美操的技术和动作要领。

2、讲解教学:通过讲解技术要点、动作规范等内容,使学生明确技术要求和动作标准。

3、小组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和练习,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个别指导: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困难,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点和问题。

五、教学评估1、平时练习:学生平时练习的成绩将作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参考。

2、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包括技术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其中技术考试占主要部分。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健身价值很高。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

通过练习健美操不仅能有效的强身健体,培养学生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而且还有减肥的功效,这种运动减肥方法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特别适合女生,受到了广大女同学的喜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热爱,并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以实现终身教育。

三、课程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健美操运动基本技术、及理论知识,掌握健美操技术练习的形式和方法;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身体各项素质和健康水平。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第一学期主要教学内容:1、基本理论部分(支撑课程目标:1、2、3)①大学体育概述。

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③体育卫生与保健④健美操运动概述学习目标:了解:大学体育、体质测试的意义,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注意事项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健美操比赛的评分标准重点: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2、基本技术部分(支撑课程目标:2、4、5)形体训练、学习轻器械健身操《全国阳光校园健身操规定套弹力带》套路动作、健美操基本步伐、身体素质练习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有氧健身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熟练掌握有氧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重点:健美操基本步伐、轻器械健身操、素质练习。

健美操课教学纲要(教案)

健美操课教学纲要(教案)

健美操课教学纲要(优秀教案)第一章:健美操基本概念与价值1.1 健美操定义解释健美操是一种结合音乐、节奏、舞蹈和体育运动的全身性锻炼方式。

强调健美操的目的:增强体质、塑造体型、提高审美和自我表现能力。

1.2 健美操的价值讲述健美操对身体的益处: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促进新陈代谢。

探讨健美操对心理的积极影响:缓解压力、增强自信、提高自我形象。

第二章: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技巧2.1 基本动作介绍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热身运动、拉伸运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执行每个动作,强调动作的标准性和安全性。

2.2 技巧提升分析高难度动作的技巧要点,如跳跃、旋转、平衡等。

提供技巧提升的方法:观看教学视频、模仿优秀选手、参加专业培训。

第三章:健美操音乐节奏与舞蹈编排3.1 音乐节奏感培养教授学生如何感知和跟随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和舞蹈表现力。

通过节奏训练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2 舞蹈编排技巧介绍健美操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流畅性、创新性、观众吸引力。

指导学生编排一段简单的健美操舞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健美操训练计划与进阶4.1 训练计划制定讲解如何制定适合个人需求的健美操训练计划,包括频率、强度、时长等。

提供制定训练计划的步骤和要点,如确定目标、评估身体状况、逐渐增加难度。

4.2 进阶训练方法介绍健美操进阶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增加动作难度、提高运动强度、变换训练方式。

强调进阶训练的安全性和逐步性,避免运动损伤。

第五章:健美操比赛与表演技巧5.1 比赛规则与策略讲解健美操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帮助学生了解比赛的要求和竞争环境。

教授比赛策略,如心理准备、动作准确度、舞台表现力。

5.2 表演技巧培养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通过表演练习和舞台经验积累。

提供表演技巧的指导,如表情管理、舞蹈表现力、与观众互动。

第六章:健美操安全与伤害预防6.1 安全指导原则强调健美操练习中的安全原则,如热身充分、动作规范、避免超负荷训练。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名称:健美操2、课程类型:体育选项课3、课程学时:X学时4、课程学分:X学分二、课程性质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

本课程通过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1、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动作要领,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手型和姿态。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节奏感,能够熟练完成健美操的基本组合动作和简单的成套动作。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灵敏性和柔韧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身心健康目标通过健美操的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体质。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审美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健美操的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健美操的表演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参加健美操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课程内容1、健美操理论知识健美操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和注意事项健美操的音乐选择和创编原则2、健美操基本动作基本步伐:踏步、开合跳、弓步跳、吸腿跳、弹踢腿跳等基本手型:掌型、拳型、花掌等基本姿态:身体的站立姿势、头部的位置、肩部的放松、胸部的挺起、腹部的收紧、臀部的夹紧等3、健美操组合动作步伐组合:将基本步伐进行组合,形成简单的步伐组合动作手型与步伐组合:将基本手型与步伐进行组合,增加动作的多样性和表现力姿态与动作组合:注重身体姿态的优美和动作的流畅性,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4、健美操成套动作大众健美操: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大众健美操套路进行教学,如《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中的规定套路自编健美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进行简单的自编健美操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身体素质训练耐力训练:通过长跑、跳绳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力量训练: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练习,增强学生的上肢、腹部和下肢力量柔韧性训练:通过压腿、下腰、劈叉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关节活动幅度和柔韧性五、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教师通过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向学生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健美操》专选教学大纲

《健美操》专选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健美操专选课程编号:112124001总学时:384 总学分:12学时分配:理论36学时,实践348学时课程性质:限定选修先修课程:健美操普修适用专业:社会体育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健美操专选课程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健美操的内涵,掌握健美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熟悉健美操教学训练的方法与程序,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健美操教学训练健身指导奠定基础。

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健美操的实用性与应用性。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根据健美操发展中的新趋势,以一些典型实例,拓展教学内容,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握健美操教学方法和健身指导的具体应用上。

三、课堂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等级操自编操竞技健美操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方法教学难点:自编操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三、教学内容与目的:(一)理论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健美操的由来与发展,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理论,掌握健美操的创编,掌握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方法,掌握竞技佳美草竞赛组织与裁判理论,具有中小学健美操训练和全民健身指导应具备的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健美操概述健美操创编竞技健美操竞赛组织与裁判教学难点:健美操创编竞技健美操竞赛组织与裁判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讲授,讨论、作业等方法,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第一章健美操概述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的概念和特点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涵义的理解第一节健美操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健美操的特点与功能第三节健美操发展简况第二章健美操术语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术语的运用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第一节健美操术语种类第二节健美操术语的运用第三节健美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第三章健美操基本动作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基本动作的主要内容本章教学难点:基本动作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健美操基本动作概念与作用第二节健美操基本动作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基本动作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健美操的音乐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的音乐的特点与选择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音乐的选择第一节健美操的音乐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健美操常见的音乐种类第三节健美操音乐的选择第五章人体单线简图绘制基本知识与方法本章教学重点:人体单线图的基本画法本章教学难点:多重复合面上的组合动作画法第一节认识人体的方位及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第二节人体各关节的运动方向与幅度第三节人体单线图的基本画法第六章健美操运动的损伤与预防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原因本章教学难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常见方法第一节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分类第二节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原因第三节导致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第四节常见的不适宜动作第五节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常见方法第七章健美操教学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第一节健美操教学概述第二节健美操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三节健美操教学内容第四节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第八章健美操创编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创编的原则与方法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的创编过程第一节健美操创编的目的和重要因素第二节健美操创编中原则与方法第三节健美操创编过程中的动作选择与创新第四节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⑴健身健美操的创编⑵表演健美操的创编⑶竞技健美操的创编第九章健美操小型课的设计与实施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课的设计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课的组织与实施第一节健美操课的类型第二节健美操课的结构第三节健美操课的准备第四节健美操课的组织与实施第十章健身房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本章教学重点:健身房的课程设计本章教学难点:健身房的课程实施第一节健身房的场地设施及课程介绍第二节健身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技巧第三节健身指导员职业标准第四节健身房的管理与营销第十一章竞技健美操训练理论与方法本章教学重点:竞技健美操训练方法本章教学难点:竞技健美操训练手段第一节竞技健美操训练计划的制定第二节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第三节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第四节竞技健美操心理训练第五节竞技健美操机能监控第六节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材第七节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饮食与营养第十二章健美操竞赛组织与裁判法本章教学重点:健美操竞赛的裁判方法本章教学难点:健美操竞赛的组织第一节健美操竞赛的意义、种类及内容第二节健美操竞赛的组织第三节健身健美操竞赛的裁判方法第四节竞技健美操竞赛的裁判方法(二)实践部分教学目的: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技术基本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掌握健美操常规教学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中小学健美操训练和全名健身指导的专项技能。

《大学体育健美操专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健美操专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健美操专项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31201005 (男)31201009 (女)课程名称:大学体育(健美操专项课)课程英文名称:gymnastics course体育课教学部课程面向专业:全院所有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先修课:大学体育普修课学分:3总学时:64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60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性质:本课属于基础课,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育实践性课程。

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

把健美操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健身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健身运动知识结合到教学中。

课程目的:了解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历史,健身价值,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我们把课程目的确定为身体运动和身心健康两大目标。

1、身体运动目标的实现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程目的和任务。

因此,课程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实现体育运动的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第三个目标是体育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并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身心健康目标主要由三个三级目标构成,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美操》专修课程教学大纲
撰稿人:汤敬东
课程编号:143219
英文课程名:Aerobics chooses the class specially
总学时:216学时
学分:15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
适用专业:管理(体育)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健美操》是体育科学学院体育管理的专业选修课。

本大纲是依据我院体育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通过本健美操大纲的教学内容,力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健美操意识及动作节奏感;增强肌肉力量;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掌握专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健美操相关的组织与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学期 216学时
第一学期 72学时
(一)健美操运动概述(理论) 10学时
1、健美操运动的概念与分类 2学时
2、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与功能 2学时
3、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4学时
4、健美操指导员的职业素质 2学时
(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技术) 58学时
1、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6 学时
2、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10学时
3、身体素质训练 8学时
4、四类基本难度训练 6学时
5、大众锻炼标准四级 14学时
6、大众锻炼标准六级 14学时
(三)考核(技术) 4学时
1、期中考核 2学时
2、期末考核 2学时
第二学期 72学时
(一)健美操基本动作(理论) 10学时
1、健美操术语种类 2学时
2、健美操术语的运用 2学时
3、健美操基本动作 4学时
4、健美操基本技术 2学时(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技术) 58学时
1、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
2、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6学时
3、身体素质训练 6学时
4、四类基本难度训练 6学时
5、有氧舞蹈二级 14学时
6、有氧舞蹈六级 20学时
(三)考核(技术) 4学时
1、期中考核 2学时
2、期末考核 2学时
第三学期 72学时
(一)健美操音乐与编排(理论) 4学时
1、健美操音乐 2学时
2、健美操编排 2学时(二)健美操训练理论与实践(理论、技术) 54学时
1、竞技健美操现行评分规则(一) 6学时
2、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 6学时
3、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 6学时
4、身体素质训练 4学时
5、四类基本难度训练 4学时
6、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人组(六人操) 28学时(三)健美操的编排原则与实践(理论、实践) 10学时
1、健美操创编中的重要因素 2学时
2、健美操创编的主要目的 2学时
3、健美操创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学时
4、健美操创编的七个主要步骤 2学时
5、组合动作的编排实践 2学时(四)考核(技术) 4学时
1、期中考核 2学时
2、期末考核 2学时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大量练习与实践
四、成绩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上课测试情况进行考评,第六学期期末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的理论闭卷考试和由教研室安排的技术考试。

考核比例:理论占30%,期末70%。

技术等级参照现行《健美操等级评分规则》按10分制进行,对通级者由体育学院安排颁发等级证书。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1、《健身健美操教练员指导员培训教材》,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2002.1
2、马鸿韬著《健美操运动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周燕主编,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
参考资料:1、(澳)霍斯特等编著,深圳市中航健身康体有限公司译《有氧训练教练员手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运动员等级级规定动作书籍及光盘,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
定,2005第二版和2009第三版
3、相关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