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题为“解决问题(1)”。

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回顾与反思。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和抽象。

2. 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

3.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问题情境的图片和示例。

2. 数学学具,如计数棒、计算器等。

3. 问题解决工作表,用于记录解题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2. 问题理解: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问题。

3. 策略探讨:每组分享他们理解问题后的解决策略,全班讨论这些策略的优缺点。

4. 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运用所选策略解决问题,记录解题过程。

5.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问题情境的图片和描述。

2. 解题策略的列表和解释。

3. 解题过程的示例和步骤。

作业设计:1. 设计一个类似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解决。

2. 要求学生记录解题过程,并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应关注学生在问题理解和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的进步,以及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方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正确理解问题,提炼出关键信息。

•如何利用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包含相关练习题和解题思路。

•板书:主要是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相关例题。

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入本节课内容。

2.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讲解1.介绍列综合算式的概念和作用。

2.举例说明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步骤。

3.指导学生如何提取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建立相关方程式。

操练1.让学生自行尝试解决一些列综合算式的问题。

2.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解题思路。

练习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

2.收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掌握相关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请学生认真学习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祝大家学习进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6以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4、5题。

例6通过一排小旗按照“黄、红、红”的规律排列,解决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观察题中的小旗排列,揭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通过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呈现不同的思维水平、尊重了学生的实际,又可以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得出第几面小旗是什么颜色,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运用中的价值。

从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思考,能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透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核心能力找规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探索规律”部分的内容,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四)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讨论出解题策略。

(五)学习难点能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仔细观察,接下来的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二)课堂设计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不看屏幕,只要你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相信不相信?怎么样?谁愿意来挑战一下老师?质疑揭题:老师为什么能快速地猜出小旗的颜色?你们想知道吗?其中的道理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当中,让我们共同研究,寻找其中的奥秘吧!【设计意图:用“学生考老师”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初步感知事物的排列规律。

】2.探究新知(1)教学例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

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①自主尝试“知道了什么?”师: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请你自己试一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一个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对除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探索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例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 除数 = 商… 余数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的正确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课时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解决问题(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引导学生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别问题中的数学信息,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以及通过画图等直观方式帮助理解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画图等方式直观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实物模型(如小汽车、水果等)- 数学练习本- 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和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实际问题产生好奇心。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通过画图等方式理解问题。

3. 知识讲解:对加减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识别数学信息,并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展开,包括识别问题、提取信息、运用加减法计算、验证结果等环节。

通过图示和简洁的文字,将解题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础练习,旨在巩固加减法计算能力;二是实际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以及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同时,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以及练习二第 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应用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投影仪。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把下面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1、45-40=554=202、35-28=7147=23、87-63=24246=4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好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说说烈士的方法,小括号有什么作用?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4。

屏幕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讲了什么事?让学生说,从屏幕上获得的信息。

(2)思考怎样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先要知道剩下多少。

)教师边讲解,边用图形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一共要烤90个面包,包括已经考了的36个,和没有烤的部分,每次能烤9个,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剩下的)所以这道题,我们要先求什么?(剩下的是多少。

)然后再把剩下的,分成9份,就能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

每次烤9个,烤几次?(3)独立尝试解答例4、学生列式解答。

指名汇报。

90-36=54(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没烤好的面包有多少个?)549=6(次)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4)谈话:刚才我们解决这道题用的是分步解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板书:(90-36)9 =549 =6(次)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解法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从而弄清这样列式是错误的。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精品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精品优秀教案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6页习十四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评价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互评、反思,提高他们观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利用“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谈话:智慧爷爷也来到了我们班,还带来了江北,哪个小组在下面的竞赛中获得的红旗最多,爷爷将把奖杯送给他们。

你们有信心吗?
二、练习巩固
1.速算游戏。

看谁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各组间调换改、互相评价。

26÷4 71÷8 32÷7
29÷3 56÷8 38÷5
70÷9 56÷6 55÷7
2竖式计算。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8题。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5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知道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会出现余数。

2. 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时,正确处理余数的能力。

3. 学生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思维的转变和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练习题。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2. 讲解: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通过示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练习。

3. 练习:学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练习,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巩固理解。

5. 总结: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定义和概念。

2.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3.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4. 实际问题解决示例。

作业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练习题。

2. 实际问题解决题。

3. 思考题:探讨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并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 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判断去掉余数后,商是否需要加1。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划过船吗?如果划船,我猜大家一定不是独自一人去划船,因为划船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户外活动,只有大家在一起划船才更有意思。

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去划船时的心情如何,或者你觉得划船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预设: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同学说“划船很有趣,心情很激动,但是在划船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没准什么时候你的衣服就会湿掉,所以要注意安全”;有同学说“划船时一定要齐心合力,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自顾自地去做一些事,要有团队精神”……问题: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去看看,这个班的同学们在游乐园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的经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好奇心。

二、探究新知1. 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师:从这个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什么?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有22人。

预设:还知道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你们是如何理解“最多”和“至少”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稍后找同学来回答。

预设:“最多”的意思是指一条船上只能坐4名学生,不能再多一个人;“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问题:同学们说得很棒,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同学们试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一做。

稍后找同学上讲台展示。

预设: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通过除法算式得到:22÷4=5(条)……2(人)5422202师:大家回答的真好!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预设:22表示一共有22名学生,4表示每船坐4人,5表示5条船,2表示还剩2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5课时 用余数解决周期性问题教案(精选).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5课时  用余数解决周期性问题教案(精选).docx

用数学(二)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类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游戏导入(一)游戏:猜手指1.游戏规则:伸出右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这样依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2.学生数,老师猜。

(二)设疑导入1.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了“猜手指”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对老师能快速正确地说出数字所在的手指感到惊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铺垫,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色?第11面呢?第12面呢?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第16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2)预设二:符号法黄红红黄红红黄红红黄红红黄红红黄3 6 9 12 15第16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3)预设三:列式法16÷3=5(组)……1(面)第16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2.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①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②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第五课时
课题:余数除法解决问题1第5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5: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审题交流:(1)你知道了什么?(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PPT展示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学习新知识:-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计算方法;-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复述;- 强调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2. 主要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并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除法计算并求解问题的过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计算方法,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逐步体会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相结合,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实例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2.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有关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的例子,如“妈妈买了3个西瓜,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西瓜,还剩几个?”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问题和示例。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思路和结果。

4.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八、课后反思一、提取数学信息的难点和解决策略1. 难点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能力上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可能难以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准确提取所需的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不熟悉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解决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展示如何从问题中识别和提取关键信息。

使用图表、列表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展示信息。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增加问题的复杂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

二、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的难点和解决策略1. 难点分析: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应该使用哪种数学方法来解决。

他们可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够熟悉,或者不知道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讲述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问题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会多出2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分4个,会少2个,请问这篮子苹果有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如:“10÷3=3……1”,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题目,如:“12÷4=3……0”,“15÷5=3……0”,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精品教案 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精品教案 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情境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先圈一圈,再填空。

(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22÷4=5(条)……2(人)(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谈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条船,还余下2人。

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人怎么办?提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条船?追问:题目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能坐下22名学生吗?”“为什么要多准备1条船?”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现在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讨论情况?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教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师:生活中碰到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所得的答案“进一”。

2.检验。

让学生小组交流,进行检验。

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各种面包的价钱。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 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6 第5课时解决问题》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入本课时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运用加法解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巩固加法的运用。

如:爸爸买了5个橙子,又买了3个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橙子?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加法的运用。

如:小华有5个糖果,小明有3个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妈妈买了7个蛋糕,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蛋糕?6.小结(3分钟)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课题课堂随机收取一些铅笔,组织进行“猜一猜”的游戏。

第一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

教师揭晓答案:可能有1支、2支……8支。

师:现在你们再猜一猜,我手上还有多的铅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最多有8支,所以不可能超过8,但可以少于或等于8。

第二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

教师揭晓答案:可能有5支、6支、7支……师:看来答案还有很多很多。

会不会只有4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至少有5支,所以不可能是4支,老师手中铅笔的数量一定大于或等于5。

第三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最多有8支。

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

教师揭晓答案。

师:只有这几种答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分析题意,可知铅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即可能有5支、6支、7支或8支。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最多”和“至少”有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为新课作铺垫。

二、讨论辨析,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5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圈一圈,再填空。

(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
用除法计算。

22÷4=5(条)……2(人)
(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谈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条船,还余下2人。

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人怎么办?
提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追问:题目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能坐下22名学生吗?”“为什么要多准备1条船?”
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现在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讨论情况?
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教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师:生活中碰到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所得的答案“进一”。

2.检验。

让学生小组交流,进行检验。

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各种面包的价钱。

(1)初始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了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算式。

口述:能卖3个,余下1元。

谈话:那么,他最多能买多少个?这里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买3个后剩下的1元购买1个面包吗?(不够)
最多只能卖多少个?(3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求“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学生列式。

讨论,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剩下的3箱怎么办?(还要运一
次。


口答:至少要运4此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50÷8=6(天)……2(个)
口答:至少要7天才能做完。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你还遇见过类似的题目吗?
学生尝试说一说。

【板书设计】
第5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