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 教案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CO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新课引入同学们,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很小,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叔叔们就会用到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他们把灭火器倒过来轻轻磕一下,打开开关,马上会有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罐中喷出,使火焰熄灭。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使火焰熄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氧化碳的世界吧!教学过程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完成P117实验6-3、实验6-4,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活动]的制法,完成教材P118实验6-3,制备下面(1)根据课题2 中所学的CO2实验需要的CO。

2,观察、记录现象。

(2)取一瓶CO2(3)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实验内容及插图,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不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

说明CO2[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4)[视频]干冰升华: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教师活动][设问] CO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猜想]学生猜测[提供信息]介绍紫色石蕊溶液。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本文档总结了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的知识点,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

以下是重要概念和内容的简要总结:1.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通常以原子质量单位(amu)表示,其中1 amu约等于质子或中子的质量。

2.周期表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包含了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和原子量等信息。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具有周期性和周期律的特点。

元素的周期和原子结构的变化有关,周期表上的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个竖列称为一个族。

3.元素的分类元素可以根据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等。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多数位于周期表的左侧。

非金属元素导电性较差,多数位于周期表的右侧。

类金属元素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常位于周期表中间。

4.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稳定性较高。

离子键是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和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的。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共享形成的。

5.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不会增加或减少。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数量,受到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研究有所帮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教学课型】新授◆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C60的分子结构及其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2)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玻璃片、玻璃刀、6B铅笔、干电池、石墨电极、投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玻璃片、铅笔刀、铅笔一只、干电池、导线3根、小灯泡、蜡烛一根、火柴、活性炭、红墨水、烧杯、药匙、注射器(50mL)、棉花。

◆课前预习1.(1)观看教材图6-1金刚石的结构和用途,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纯净的金刚石是色、形状的固体。

②金刚石的结构图中,若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请你观察金刚石中每一个碳原子最多与个碳原子相连。

③图片上金刚石的用途分别是和。

其中,金刚石用在玻璃刀刀头上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性质。

(2).观察教材图6-2石墨的结构和用途,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石墨是一种色的,状固体。

②石墨的结构图中,若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那么,石墨中每一个碳原子最多与碳原子相连,并且碳原子是排列的。

③说出图中石墨的用途分别是和。

其中做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很,且在纸上划过后会留有色痕迹的性质。

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2.焦炭、活性炭、木炭和炭黑是碳单质吗?(1)由于它们主要是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构成的。

故它们是,而不是单质。

(2)在书写这四种物质的名称时,要写(填“碳”或“炭”)这一个字。

(3)在这四种物质中,和,具有的结构。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

2. 方程式中的基本要素: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条件。

3. 平衡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 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反应速度相等,但物质的转化并没有停止。

二、物质的自由度和转化率1. 物质的自由度:物质状态的改变有三个自由度-温度、压强和物质的组分。

2. 物质的转化率:物质转化的程度,即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比例。

三、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2.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四、化学平衡1. 动态平衡: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相等。

2. 平衡常数:用于衡量化学反应平衡程度的量。

3.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温度、压强/浓度。

五、浓度计算和化学反应的计算1. 浓度的计算:可通过溶液的质量、体积以及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例来计算。

2. 化学反应的计算:可通过已知的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量。

六、溶液和分离纯物质1. 溶液: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液的组成方式:可分为固体溶解、液体溶解和气体溶解。

3. 溶解度:饱和溶解度,即溶解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溶剂中的最大量。

4. 分离纯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等。

七、物质的导电性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可导电的物质为电解质,不可导电的物质为非电解质。

2.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 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性取决于离子的浓度和移动能力。

八、酸碱溶液1. 酸的性质:酸性物质具有酸味、蓝红指示剂变红、金属的腐蚀性等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6)
【展示图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提出问题】
1.描述金刚石的外观。
2.生活中哪些用途反映了这个性质?
【组织实验】切玻璃(分别用小刀和玻璃刀刻划玻璃片)
【提出问题】
1.实验过程反映了金刚石的什么物理性质?
2.生活中哪些用途反映了这个性质?
【展示图片】切割大理石、装在钻探机的钻头
【梳理知识】总结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教学助手推送表格至学生的pad)。
【播放视频】石墨烯
【提出问题】
1.观察石墨烯结构,有何特点?
2.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中,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制造石墨烯。为什么?
【组织讨论、评价】
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分组实验】观察铅笔芯的颜色、分别用铅笔和小石头写字感受硬度、用小刀刮铅笔芯并搓磨铅笔芯粉末。
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演示试验】其他同学观察,推导出金刚石的性质。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微课教学、教学助手互动课堂等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即时呈现、反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刚石的外观和硬度及其对应的用途。
2.掌握石墨的外观、质软、导电性、滑腻感及其对应的用途。
3.知道同一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金刚石、石墨和C60
页码
P106-P110
版本名称
新人教版2012
年级册次
九年级上册
课时
第1课时
设计者
华师一初中部汤淑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课件

(Ⅱ)喷水
(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Ⅰ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Ⅱ 向小花上喷水
结论:水不能使 紫色纸花变红色; 醋酸溶液能使紫 色纸花变红色。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将第四朵红花取出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现象与分析




现象
变红
不变
不变
变红
A
B
C
D
E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1.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

2↑

2.实验装置




的 研 究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实验步骤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相 关性质、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剂。
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 于铜、铅、锌、钛、锑、汞 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用于 防毒面具,作吸附剂
制造油墨、油漆、鞋油和颜 料等,橡胶制品的填料
4. 神奇的碳单质—— C60
(1)C60是一种分子。 (2)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 (3)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B、D】
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木条熄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 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物理性质:透明、最硬、不导电。

用途:钻头、刻刀、钻石。

2、石墨:物理性质:深灰色、不透明、很软、能导电、有润滑性。

用 途: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

3、C 60 由C 60分子构成,很稳定,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

4、注意: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 60 ,其中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 60是由分子构成的。

b: 金刚石、石墨、C 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木炭与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毒气、异味。

d :石墨 金刚石。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很稳定。

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2、可燃性:C + O 2CO 2(氧气充足) 2C + O 22CO (氧气不足) 3、还原性:3C + 2Fe 2O 34Fe + 3CO 2↑ C + CO 2 2CO (该反应吸热)C + 2CuO 2Cu + CO 2↑◆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① 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②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以防止石灰水倒流, 引起试管炸裂。

③ 同时要防止空气进入将生成的铜氧化。

4、(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2)反应中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中失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3)常见还原剂:木炭、一氧化碳、氢气三、碳的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CO2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反应)3、发生装置要点: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导气管伸出橡皮塞少许。

收集装置要点: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后接触的第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单元,主要研究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和用途,其内容特点有“四多”物质种类多、物质性质用途多、化学实验多、化学方程式多,且各物质的性质有诸多异同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较复杂。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一类物质的学习迈进,关键在于打通物质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结构化。

从内容来看,本单元既是体验宏观辨识、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良好平台,又是培育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优质载体。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碳的简单性质,如碳的化学反应和碳的氧化态。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通常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直观展示化学现象的实验。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他们的学习风格通常偏向于动手操作和实践经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联感到困惑。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导致它们性质的不同。

此外,学生可能对C60这种特殊的碳单质感到陌生,难以想象和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图像、模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三、设计思路在教学中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例如创设有效的情境、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积极地生生、师生合作。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碳单质的多样性,包括金刚石、石墨、C60等。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说课稿
1.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失误;
2.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3.课堂时间分配可能不合理。
应对措施:
1.加强实验前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理解操作步骤;
2.课堂上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巩固理论知识;
3.灵活调整课堂节奏,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
1.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和知识问答,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1.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这符合实验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独特的性质?”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二氧化碳制备方法:介绍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应过程。
2.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相互评价,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知识掌握、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操作和观察技巧。
2.知识点复习:布置关于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复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碳氏三兄弟”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但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在当前社会上具有广泛应用高科技材料”。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碳的单质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课堂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知识拓展(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白磷、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

因此,我们不能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探究点一无定形碳提出问题无定形碳是碳的单质吗?它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类物质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叫无定形碳,⑴木炭具有吸附能性,可以吸附气体、色素,可用来作冰箱的去味剂。

(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可以用在防毒面具中吸收毒气、制糖工业中脱色制白糖、处理水等。

(3)焦炭用于冶金工业,作还原剂。

(4)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橡胶工业的填充剂等。

知识拓展1.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木炭、活性炭的脱色吸附是物理变化。

2.“碳”和“炭”的区别:“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九年级化学五六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五六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五六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变化关系的科学,是理工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九年级化学的五六单元主要涉及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描述了所有已知元素的组织方式,通过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对元素进行了分类和排列。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通常由7个水平排列的横行,称为周期。

每个周期中,元素的原子数按升序排列。

同时,元素周期表也由18个垂直排列的竖列,称为族。

这些族代表了元素的特定性质。

2.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增加时,元素的性质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规律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周期表可以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区。

常见的分区有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有元素等,这些分区对于理解元素的结构和特性非常有帮助。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构成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的力,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对化合物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化学键:1. 离子键:当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时,通常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所形成的。

2. 共价键:当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时,通常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的,共享电子对之间的引力使得原子形成一个分子。

3. 金属键:金属元素之间通常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金属键合力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形成的。

4. 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类型,多见于氢原子与氧、氮、氟等高电负性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氢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于保持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化学的五六单元涵盖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性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材解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材解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教材体现的课标内容在2021年新课程标准的一级主题“科学探究”里的二级主题(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的第7条提出要求学生“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同时,二级主题(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专门列出的学生必须完成的8个实验中第3个就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本的学生实验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达到如下要求。

1.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

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技能。

2.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 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 初步学习运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试验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 燃烧的条件。

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涉及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知识,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结合学生前面已有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在深入培养学生对药品选择、装置设计及实验原理探究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课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时划分 2 教学课时 1 总备课数
主备人备课组其他
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二次备课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
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法实验设计探究
学法分析讨论探究
教学
准备
烧杯2塑料瓶2导气管石灰水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
【实验6-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告知学生是
一种常见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
③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你的猜想。

实验现象
该气体的性质
你的猜想
你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1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合集5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合集5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合集5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若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则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若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则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2《碳的氧化物》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2《碳的氧化物》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碳的氧化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设计选自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碳的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碳部分。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二氧化碳的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能够用化学视角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碳酸及其盐类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二氧化碳的特性和相关现象,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碳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此外,他们还了解了一些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和观察现象感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通过实验和互动讨论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可能会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密度等概念感到困惑。

此外,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可能是一大挑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这些知识点,通过举例、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困难,教师应采取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设计思路学生对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气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了实验室常用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实验活动2。

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

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题3是在课题2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2是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

例如,课题2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无轨电车等。

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状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4.图文并茂。

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教材重点: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4.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本单元教材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潜在应用前景。

4.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5.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6.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7.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8.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9.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10.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11.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倡导“低碳”生活。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本课题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碳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一、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石墨、 C60)1、金刚石 (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无色透明 ,正八面体。

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表现了它的硬度大 )等。

2、石墨 (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深灰色 ,拥有金属光彩 ,细鳞片状的固体 ,有优秀的导电性 ,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 (表现了它深灰色、质软 )、干电池的电极 (表现了它的导电性 )、电车的电刷 (表现了它的导电性 ,润滑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 )、做固体润滑剂 (表现它拥有润滑性 )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的原由是:碳原子的摆列不一样。

3、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细小晶体和少许杂质组成.主要有 :焦炭 ,木炭 ,活性炭 ,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拥有激烈的吸附性 (由于拥有松散多孔的构造 ),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掉色素、异味等 ,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掉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 ;焦炭用于冶铁 ,炭黑加到橡胶里可以增添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 :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4、C60(也叫“足球碳” ):C60分子是由 60 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 ,形似足球 ,构造稳固。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样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整同样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固。

所以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保留时间好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整焚烧 (氧气充分 ),生成 CO2 : C + O2 CO2不完整焚烧(氧气不充分 ),生成 CO:2C + O2 2CO3、复原性 :C + 2CuO2Cu + CO2 ↑ (置换反响 )现象 :黑色粉末渐渐变为光明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污浊。

CuO在反响中失掉氧元素 ,发生复原反响。

C 拥有复原性。

应用 :冶金工业 :2Fe2O3+3C 4Fe+3CO2↑C+CO22CO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查验 )(1)发生装置 :由反响物状态及反响条件决定:①若反响物是固体 ,需加热 ,则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 的发生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的固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深灰色固体,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
用于制铅笔芯、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C60中的60是指: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4、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表现在脱色、除异味、吸附毒气等方面),焦炭用于冶铁。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类似氢气的化学性质)
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各异,而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之一)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装置图: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固固加热型: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②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O2(图1)
图1 图2
固液常温型:①分解过氧化氢制取O2②实验室制CO2③实验室制H2。

(图2)
(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也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也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也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
O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CO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H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①为什么不能用纯的CaCO3或Na2CO3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②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③为什么不用稀硫酸?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 装置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

(对比氧气的验证和验满)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 煅烧
CaO+CO2↑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态二氧化碳—干
冰。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生成碳酸:(★P118实验)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不是CO2)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所以加热后,变红了的石蕊试液又会恢复紫色。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 = 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重要提示: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氧化钙也叫生石灰;氢氧化钙也叫熟石灰;
石灰浆或石灰水的主要成分都是氢氧化钙!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CO2+Ca(OH)2==CaCO3↓+H2O
补充: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
2CO (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干冰用于作制冷剂、人工降雨;温室肥料;是工业原料如制饮料等。

4、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大力开发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③多植树造林;不滥砍滥伐;④使用双面纸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某种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方法:某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较。


2、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③毒性)
1)可燃性:2CO+O点燃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鉴别:H2、CO、CH4: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因为是蓝色)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除杂:括号外为主要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O[CO2] 通入足量的石灰水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 煅烧
CaO+CO2↑
本章知识间的联系:
①C→CO :2C+O2点燃
2CO C+CO2高温2CO
②C→CO2:C+O2点燃CO2C+2CuO 高温2Cu+CO2↑
3C+Fe2O3高温3CO2↑+2Fe
③CO→CO2:2CO+O2点燃2CO2CO+CuO △
Cu+CO2
3CO+Fe2O3高温2Fe+3CO2
④CO2→H2CO3: CO2+H2O ===H2CO3
⑤H2CO3→CO2:H2CO3===CO2↑+H2O
⑥CO2→CaCO3 :CO2+Ca(OH)2===CaCO3↓+H2O
⑦CaCO3→CO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高温CO2↑+Ca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