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卷尺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测量工具,准确的卷尺校准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您能够正确进行卷尺校准。
一、准备工作1.1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进行卷尺校准之前,确保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的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对卷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2 校准仪器准备准备一台精确可靠的校准仪器,如卷尺校准仪或光学测量仪。
确保校准仪器的准确度高于待校准卷尺的要求。
1.3 校准标准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校准标准,如国家标准规定的长度标准。
确保校准标准的准确度高于待校准卷尺的要求。
二、卷尺校准步骤2.1 零点校准将待校准卷尺的刻度对齐到校准标准的起始位置,并记录下卷尺的读数。
如果读数不为零,使用校准仪器对卷尺进行零点校准,使读数为零。
2.2 刻度校准在校准标准的不同位置上,记录下待校准卷尺的读数,并与校准标准进行比对。
如果存在误差,使用校准仪器对卷尺进行刻度校准,使读数与校准标准一致。
2.3 反向校准将待校准卷尺反向放置,重复步骤2.1和2.2,以确保卷尺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读数准确一致。
三、注意事项3.1 校准周期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对于经常使用的卷尺,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3.2 校准记录每次进行卷尺校准时,都应记录下校准日期、校准仪器、校准标准以及卷尺的读数。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追溯和比对,确保卷尺的准确性。
3.3 校准结果评估对于校准后的卷尺,应使用校准仪器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如果存在较大误差,应重新进行校准。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卷尺读数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卷尺本身存在松动或损坏。
检查卷尺的连接部分是否牢固,如有损坏应更换卷尺。
4.2 卷尺刻度不清晰可能是由于卷尺的刻度被磨损或污染。
使用清洁布轻轻擦拭卷尺刻度,如无改善应更换卷尺。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造、创造业、家庭等领域。
为了保证卷尺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卷尺的校准过程准确、规范。
二、校准工具和设备准备1. 校准块:使用精密度较高的校准块,确保其尺寸准确。
2. 卷尺:待校准的卷尺,确保其状态良好,无损坏或者变形。
3. 清洁布:用于清洁卷尺表面,确保无灰尘或者污物。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卷尺:使用清洁布轻轻擦拭卷尺表面,确保无灰尘或者污物。
2. 校准块准备:选择适当尺寸的校准块,确保其尺寸准确。
3. 测量校准块:将卷尺对齐校准块的一端,确保卷尺彻底贴合校准块表面,不留间隙。
使用卷尺的刻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4. 计算误差:将校准块的实际尺寸与卷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卷尺的误差值。
误差值的计算公式为:误差值 = 实际尺寸 - 测量结果。
5. 判断校准结果:根据误差值判断卷尺的校准结果。
若误差值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0.1mm),则判定卷尺校准合格;若误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卷尺校准不合格。
6.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块的尺寸、卷尺的测量结果以及误差值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
记录表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四、校准要求1. 校准块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确保校准块的准确性。
2. 卷尺的校准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 卷尺的校准应定期进行,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4. 校准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校准作业时,应注意手部安全,避免手指被卷尺夹伤。
2. 使用校准块时,应轻放,避免坠落或者碰撞造成损坏。
3. 在清洁卷尺时,应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或者化学物质。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题:卷尺与校准块对齐时存在间隙。
解决方法:检查卷尺是否损坏或者变形,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卷尺。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卷尺校准作业流程,以确保卷尺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卷尺校准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上的卷尺校准、实验室中的卷尺校准以及其他需要进行卷尺校准的场合。
三、作业准备1. 校准设备:校准卷尺所需的校准设备,包括校准块、校准夹具等。
2. 校准卷尺:待校准的卷尺,确保卷尺表面清洁无污渍。
3. 校准记录表: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四、作业步骤1. 准备校准设备:确认校准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校准块的标定准确。
2. 准备校准卷尺:将待校准的卷尺放置在水平平台上,确保卷尺表面无污渍。
3. 校准卷尺起始点:将校准卷尺的起始点与校准块的起始点对齐,用校准夹具夹紧卷尺,确保卷尺与校准块之间无间隙。
4. 逐段校准卷尺:按照卷尺的刻度,逐段将卷尺与校准块对齐,记录每段的测量结果。
5. 检查校准结果:将校准卷尺与校准块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6. 记录校准数据:将校准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等信息。
7. 处理校准结果:根据校准结果,判断卷尺是否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如需要调整,则按照像关规程进行调整。
五、注意事项1. 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对于校准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应定期检查和校准校准设备。
2. 校准卷尺的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污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校准卷尺与校准块之间的对齐和夹紧,确保无间隙。
4. 校准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
5. 根据校准结果,及时处理卷尺的调整或者更换,以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六、作业总结卷尺校准作业是确保卷尺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作业指导书提供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可以确保卷尺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校准卷尺的表面清洁,以及校准记录的详细准确。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准确的卷尺校准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匡助读者正确进行卷尺校准工作。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设备:首先要确认使用的校准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校准仪器、参考标准和校准工具等。
1.2 检查卷尺状态:检查卷尺的外观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弹簧是否松弛等,确保卷尺本身没有损坏。
1.3 清洁卷尺表面: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卷尺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者污垢影响测量准确性。
二、校准操作步骤2.1 确定校准点:在卷尺上选择几个校准点,通常选择0点、中间点和最大量程点进行校准。
2.2 进行零点校准:将卷尺拉直,将0点对准参考标准,调整至零点位置,确保零点准确无误。
2.3 进行最大量程校准:将卷尺拉直至最大量程,对准参考标准,调整至最大量程位置,确保最大量程的准确性。
三、校准结果记录3.1 记录校准数据:在校准过程中,及时记录每一个校准点的测量数值,包括实际数值和标准数值。
3.2 记录校准日期:在校准作业指导书上记录校准日期,以便于日后追溯校准情况。
3.3 签署校准人员: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校准操作,并在作业指导书上签署确认。
四、校准后处理4.1 处理校准不合格情况: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卷尺,确保测量准确性。
4.2 清洁和保养卷尺:校准完成后,及时清洁卷尺表面,保持卷尺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4.3 存放校准记录:将校准作业指导书和校准记录妥善存放,以备日后查阅和审查。
五、定期复校5.1 制定复校计划: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定期复校计划,确保卷尺的测量准确性。
5.2 进行定期复校:按照计划进行定期复校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卷尺的偏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3 更新校准作业指导书:每次复校后,更新校准作业指导书上的校准日期和记录,保持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对卷尺进行内部校准, 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范围:
适用于所有测量用的卷尺。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精度0.2mm)。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钢片是否平齐, 否则更换。
5.2卷尺校准时, 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 拉开卷尺, 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3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尺的刻度, 核对点0-100mm、0-200mm、0-300mm, 第一次完成后, 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 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两尺读数之差, 允许误差为±0.10mm。
5.4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 按每1000mm分段校准, 将卷尺全部拉开, 先校准前1000mm, 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 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 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 依次校准下去,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最大允许累积误差±1mm。
5.5历次测量值与范围内), 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卷尺校正作业指导
3。1。4校正时应分别取3点,在1米、2米、3米处测量,其累积误差不得大于1.5mm。
A.以钢板尺“0”点处对准待校件的“0”点处,读取待校件在钢板尺1米处的读数,减去钢板尺的读数,即为误差值。
B。以相同方法测量2米、3米处。
3.1。5判定标准:
各点的误差累积不得大于1。5mm,且各点的误差不得大于0。5mm。
西华家俱有限公司
编号
ZA001
卷尺校正作业指导书
版本
2.0
页码
第1页共1页
1.目的
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范围
西华工厂所有卷尺
3。程序内容
3。1卷尺检验规程:
3.1.1检查卷尺外壳是否裂开,尺头是否变形影响其精度.
3。1.2清理干净油污,检查尺身,刻度模糊,尺身变形的,不能再投入生产使用。
3.1。6新旧卷尺台帐和使用状态记录于《卷尺校正记录表》。
3。1.7校验合格卷尺,须贴上合格标识。
3。1.8校验不合格之卷尺,应予以更换和报废.
制定
审批生Biblioteka 日期2003年1月1日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家居装饰等领域。
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校准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目的卷尺校准的目的是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相符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满足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三、校准设备和工具1. 校准器具:标准卷尺、卷尺校准板。
2. 工具:螺丝刀、卷尺清洁剂、擦拭布。
四、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1) 确保校准环境干净、整洁,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检查校准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3) 将待校准的卷尺清洁干净,确保无尘、无污渍。
2. 校准前的准备:(1) 将标准卷尺固定在水平台上,并确保其位置稳定。
(2) 用螺丝刀调整标准卷尺的刻度,使其与已知标准值一致。
(3) 将卷尺校准板固定在水平台上。
3. 校准步骤:(1) 将待校准的卷尺固定在水平台上,确保其位置稳定。
(2) 对待校准的卷尺进行初始校准,即将卷尺的起始位置与校准板的起始位置对齐。
(3) 按照校准板上的刻度进行逐个刻度的校准,记录每个刻度的偏差值。
(4) 根据记录的偏差值,调整卷尺的刻度,使其与校准板上的刻度一致。
(5) 重复步骤3中的校准过程,直到所有刻度都校准完成。
(6) 对校准后的卷尺进行最终校验,确保所有刻度与校准板上的刻度相符合。
5. 校准结果记录与报告(1) 将校准前后的卷尺刻度值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每个刻度的偏差值和校准后的刻度值。
(2) 生成校准报告,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和工具的信息,以及校准前后的刻度值对比。
六、校准频率卷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来确定。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或者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校准:1. 卷尺受到严重冲击或损坏。
2. 卷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存放。
3. 卷尺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值有明显偏差。
七、注意事项1.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误差。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宽度等尺寸。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卷尺的校准非常重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卷尺校准流程,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符合精确度要求。
二、校准设备和材料1. 校准设备:- 校准板:具有已知精确度的平面板。
- 计量千分尺:用于测量卷尺的刻度误差。
- 平行垫片:用于校准卷尺的垂直度误差。
- 温度计:用于测量校准环境的温度。
2. 校准材料:- 干净的布:用于清洁卷尺表面。
- 酒精:用于清洁卷尺表面。
三、卷尺校准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校准环境温度稳定在20℃±2℃。
- 清洁卷尺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者污渍。
2. 刻度误差校准:- 将卷尺固定在校准板上,使其与校准板成垂直放置。
- 使用计量千分尺测量卷尺上的刻度,记录每一个刻度的实际长度。
- 将测量结果与卷尺刻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刻度误差。
- 如果刻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卷尺。
3. 垂直度误差校准:- 将卷尺固定在校准板上,使其与校准板成水平放置。
- 在卷尺的两端放置平行垫片,使其与卷尺接触。
- 使用计量千分尺测量卷尺两端与校准板的距离差,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距离差。
- 将测量结果与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进行比较,计算出垂直度误差。
- 如果垂直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卷尺。
4. 温度补偿:- 使用温度计测量校准环境的温度。
- 根据卷尺的温度系数和环境温度的差异,计算出温度补偿值。
- 将测量结果根据温度补偿值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校准结果。
四、校准结果记录与报告1. 校准结果记录:- 记录每次卷尺校准的日期、时间和校准人员信息。
- 记录刻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结果。
- 记录校准环境的温度和温度补偿值。
2. 校准报告:- 根据校准结果记录生成校准报告。
- 报告中应包含校准日期、时间和校准人员信息。
-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卷尺的刻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
- 报告中应包含校准环境的温度和温度补偿值。
内校作业指导书
内校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于现有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仪器设备进展内校,以到达测量的精度。
2、范围适用于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仪器的内校管理。
3、校正环境以现场操作之温度、湿度为准。
4、校正周期内校为3个月,外校为1年。
5、内校程序5.1 深度尺内校程序5.1.1 校正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深度尺。
5.1.3 判定标准:测量值误差不超过±0.04㎜,即判为合格。
5.2 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5.2.1 校正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千分尺。
5.2.3 判定标准;示值误差不超过±0.02㎜,即为合格。
5.3 游标卡尺内校程序5.3.1 校正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或外校的游标卡尺。
5.3.3 判定标准:示值误差不超过±0.02㎜,即为合格。
5.4 称重仪器内校程序5.4.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校正合格的砝码。
5.5 电导值测定仪内校程序5.5.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电导值测定仪进展校验。
5.5.3 判定标准显示值和测量值误关不超过0.1MAn ,判为合格。
5.6 百分表内校程序5.6.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百分表或合格的标准块。
5.6.3 判定标准示值误差不超过±0.01㎜,即为合格。
5.7 钢卷尺内校程序5.7.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量块。
5.7.3 判定基准如果钢卷尺的每段误差未超过±1㎜,全长累计误差未超过±3㎜,即为合格。
5.8 温度计内校程序5.8.1 校正基准:选用外校合格的温度计进展比照校正。
5.8.3 判定标准:量程为110℃〔含〕以下,示值误差不超过±2℃,量程为110℃~300℃,示值误差不超过4℃判为合格。
5.9 记录保存5.9.1 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标签。
5.9.2 校验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判定为降级使用或作报废处理。
5.9.3 将校验结果登录?计量仪器设备档案?上。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简版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卷尺的测量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确保卷尺的准确性,进行定期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以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卷尺的校准工作。
正文内容: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1 清洁卷尺表面: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卷尺表面,确保其干净无尘。
1.2 检查卷尺外观:检查卷尺外观是否有损坏或变形,如有则需要修复或更换。
1.3 检查卷尺刻度:检查卷尺刻度是否清晰可读,如有模糊或磨损的情况,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2. 校准工具的选择2.1 校准尺:选择合适的校准尺,确保其长度与卷尺相匹配。
2.2 平整的工作台:选择一个平整的工作台,以确保卷尺在校准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3. 校准步骤3.1 固定卷尺:将卷尺固定在工作台上,确保其不会移动或晃动。
3.2 校准尺校准:将校准尺放置在卷尺上,与刻度线对齐,确保其紧密贴合。
3.3 读取刻度:读取校准尺上与卷尺刻度对齐的刻度数值,记录下来。
3.4 移动卷尺:将校准尺移动到卷尺的不同位置,重复步骤3.2和3.3,记录下各个位置的刻度数值。
3.5 比对校准数值:将记录的刻度数值与卷尺上的实际刻度进行比对,计算出误差值。
4. 校准结果处理4.1 判断误差范围:根据卷尺的使用要求,判断误差范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4.2 误差调整:根据误差范围的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误差调整。
可以通过调整卷尺的刻度或进行其他修复措施来减小误差。
4.3 重新校准:在进行误差调整后,重新进行校准步骤,以确认误差是否已经在允许范围内。
5. 校准记录和维护5.1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过程中的刻度数值和误差值记录下来,作为校准结果的依据。
5.2 定期校准: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要求,制定定期校准计划,确保卷尺的准确性得到持续维护。
5.3 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卷尺表面,检查卷尺外观和刻度的状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以保证卷尺的正常使用。
卷尺内校指导书
卷尺内校指导书1.0目的规范卷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卷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普通卷尺的内部校验。
3.0检定条件3.1 检定温度温度(20±5)℃,湿度45%~75%RH。
3.2 钢卷尺检定时的张紧力检定普通钢卷尺时的张紧力为49N,标称长度小于5m的钢卷尺在检定时的张紧力不作规定。
3.3 检定前被检尺在规定温度下恒温时间不得少于4h。
4.0检定工具外校合格的标准钢卷尺。
5.0校验方法5.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目力检查及测试。
5.1.1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5.1.2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5.1.3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5.1.4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5.1.5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
5.1.6在每一分米(dm)内,厘米(cm)分度线纹应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以下的钢卷尺,分米(dm)和米(m)分度的线纹应自零点线纹算起,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 m以上的钢卷尺,分米(dm)分度线纹应在每一米(m)内标上以厘米(cm )为计数单位的数值,米分度线纹自零位线纹算起,逐米(m)标上以米(m)为计数单位的量值;10 m以后可不标注单位ma。
5.1.7钢卷尺的尺带或尺盒卜.应标明全长、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出厂编号和生产年月。
数字和文字必须清晰、工整。
尺盒(或框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锈迹及残缺现象。
5.2示值测量5.2.1零点测量: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钢卷尺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检定合格的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家居装饰等领域。
为确保卷尺测量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设备准备1. 校准仪器:校准仪、标准卷尺2. 清洁用品:干净的布、酒精、清洁剂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卷尺a. 使用干净的布擦拭卷尺表面,确保表面无灰尘和污垢。
b. 在布上滴一些酒精,轻轻擦拭卷尺表面,去除顽固的污渍。
c. 使用清洁剂清洗卷尺,确保卷尺表面干净无污垢。
2. 校准仪器准备a. 将校准仪器放置在水平平稳的台面上,确保仪器稳定。
b. 打开校准仪器的电源,等待仪器启动。
3. 进行校准a. 将标准卷尺固定在校准仪器上。
b. 按照校准仪器的操作说明,将卷尺的起点对准标定线,缓慢拉出卷尺,直至末端。
c. 读取校准仪器显示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d. 将卷尺缓慢回卷,直至完全回到起点。
e. 重复步骤b至d,至少进行3次测量,计算平均值。
4. 结果判断a. 将校准仪器显示的数值与标准卷尺的刻度进行比较。
b. 如果校准仪器显示的数值与标准卷尺的刻度相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如±0.5mm),则卷尺校准合格。
c. 如果校准仪器显示的数值与标准卷尺的刻度相差超过可接受范围,则卷尺校准不合格。
五、校准记录1. 记录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和编号。
2. 记录每次校准的结果,包括校准仪器显示的数值和标准卷尺的刻度。
3. 如有不合格情况,记录不合格原因和处理措施。
4. 校准记录应保存备查,以备后续追溯和分析。
六、校准周期1. 校准周期应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2.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隔6个月对卷尺进行一次校准。
3. 如卷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校准。
七、注意事项1. 在校准过程中,应保持操作仪器的人员专注和仔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2. 校准仪器应定期维护和检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卷尺内校SOP
5.1校验前:
5.1.1校验前,校验人员需检查标准钢直尺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外观有无变形。
5.1.2检查被校钢直尺、卷尺外观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扭曲、磨损,惹有轻微变形,先进行校正。
5.2校验中:
5.2.1将被校验的钢直尺、卷尺与标准钢直尺并排自然放置于平台上,对齐”0”位,检验被校钢直尺、
Ti^onixin
1
生效日期
2012.07.04
二阶文件_
编 号
版本/次
A/0
钢直尺、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黄民国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2012.07.04
文件修改记录
文件编号
修改版本
修改贞数
修改内容描述
修改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A0
首次发行
2012.07.04
TRonixin
编 号
-104
贞 次
1/2
钢直尺、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版本/次
A\0
1.目的
1.1确保校准结果的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范围
2.1使用于钢直尺、卷尺的校正作业。
3.职责
3.1钢直尺、卷尺使用人:负责所属千分尺维护和保养。
品保部:钢直尺、卷尺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校验人:钢直尺、卷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4.校准条件
4.1钢直尺、卷尺之校验采用对比法进行校验。
4.2校准基准:标准钢直尺、卷尺(外校合格的标准件),仅用于校验工作,不用作其他用途,不用
时做好保养防护工作,标准钢直尺需每年送外校一次,精度1mm.
4.3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 C,湿度M80% RH,静置周期为半年。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卷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宽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准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清洁卷尺,确保其表面没有污垢或损坏。
c. 检查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可见,没有模糊或磨损。
2. 校准设备准备a. 准备一台精确的长度标准设备,如长度规或激光测距仪。
b. 确保长度标准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 校准步骤a. 将卷尺固定在水平的平台上。
b. 使用长度标准设备测量卷尺的起始位置,记录测量结果。
c. 沿着卷尺的全长逐段测量,并记录每个测量结果。
d. 将卷尺的测量结果与长度标准设备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e. 计算每个测量段的误差,并记录在校准报告中。
f. 根据误差值调整卷尺的刻度,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g.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卷尺的测量结果与长度标准设备的测量结果相符合。
4. 校准报告a. 编写校准报告,包括卷尺的基本信息、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b. 在校准报告中记录卷尺的每个测量段的误差值和调整情况。
c. 签署校准报告,并保留相关记录和数据。
三、校准要求1. 准确性要求a. 卷尺的测量误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通常为卷尺长度的百分之一。
b. 卷尺的刻度应清晰可见,无模糊或磨损现象。
2. 校准周期a. 卷尺的校准周期应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b.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或在卷尺出现明显损坏或测量误差超出规定范围时进行校准。
3. 校准记录a. 每次校准都应有相应的校准记录和报告。
b. 校准记录应包括卷尺的基本信息、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和工具等信息。
c. 校准报告应详细记录卷尺的每个测量段的误差值和调整情况。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校准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卷尺的表面是否有损坏或污垢,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2. 校准设备和工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对校准结果至关重要,应定期检查和校准。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作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校准设备的准确性:使用已经经过校准的标准卷尺,进行校准设备的校准,确保校准设备的准确性。
2. 确认校准环境的合适性:选择一个干燥、温度稳定的环境进行校准,避免湿度和温度对卷尺的影响。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卷尺:使用干净的软布或棉纱蘸取适量的清洁剂,轻轻擦拭卷尺的刻度线和刻度盘,确保卷尺表面干净无尘。
2. 检查卷尺的刻度线和刻度盘:使用放大镜检查卷尺的刻度线和刻度盘是否完整清晰,无模糊、断裂或磨损的情况。
3. 校准卷尺的零点:将卷尺固定在校准设备上,调整卷尺的刻度盘,使其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4. 校准卷尺的刻度线:使用标准卷尺,逐个比对卷尺的刻度线,记录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调整,使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 重复校准:根据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校准结果的记录和评估1. 记录校准数据:将每次校准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校准日期、校准设备、校准人员、校准前后的刻度差异等信息。
2. 评估校准结果:根据校准数据,评估卷尺的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校准结果超出了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卷尺。
五、校准周期和注意事项1. 校准周期: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一般而言,常用的卷尺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2. 注意事项:a. 避免卷尺的弯曲和扭曲,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b. 避免卷尺与尖锐物品或化学物品接触,以免刻度线和刻度盘受损。
c. 避免卷尺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卷尺的精度和稳定性。
d. 定期清洁卷尺,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和光滑。
六、总结卷尺校准是确保卷尺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工作。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校准步骤和要求,可以确保校准作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家居装修等领域。
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准确性,进行定期的校准是必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卷尺校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准前准备1. 工具准备- 校准卷尺(待校准的卷尺)- 校准标准卷尺(已经通过校准的卷尺)- 量具卡尺- 校准记录表格- 清洁布2. 环境要求- 校准操作应在温度稳定、无风的室内环境中进行,以避免温度和风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卷尺使用清洁布轻轻擦拭待校准的卷尺,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垢和污渍。
2. 测量卷尺长度使用量具卡尺测量待校准卷尺的全长,并记录在校准记录表格中。
3. 校准标准卷尺将待校准的卷尺与已经通过校准的标准卷尺进行比较。
将两者的起点对齐,并同时将卷尺端部与标准卷尺的刻度线对齐。
逐个比较两者的刻度线,记录差异值。
4. 计算校准系数根据比较结果,计算出待校准卷尺的校准系数。
校准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校准系数 = 标准卷尺刻度值 / 待校准卷尺刻度值5. 校准卷尺使用校准系数对待校准的卷尺进行校准。
根据校准系数,将待校准卷尺的刻度值与标准卷尺的刻度值相乘,得到校准后的刻度值。
6. 验证校准结果使用已经通过校准的标准卷尺对校准后的卷尺进行验证。
逐个比较两者的刻度线,记录差异值。
7.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前的测量值、校准系数、校准后的测量值和验证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格中。
四、校准频率和记录1. 校准频率卷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建议每6个月对卷尺进行一次校准。
2. 校准记录每次校准都应记录在校准记录表格中,包括校准前的测量值、校准系数、校准后的测量值和验证结果。
校准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规定。
五、校准结果的处理1. 合格结果如果校准后的卷尺与标准卷尺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即认为校准结果合格。
合格的校准结果应记录在校准记录表格中,并进行下一步的使用。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为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卷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标准要求,以保证校准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工具和设备1. 校准卷尺: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长度范围覆盖校准所需。
2. 校准块:具备精确的尺寸,用于校准卷尺的标定。
三、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准卷尺和校准块的表面清洁无尘。
b. 将校准卷尺和校准块放置在恒温室中,使其达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状态。
2. 校准卷尺的零点a. 将校准卷尺水平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b. 使用校准块将卷尺的刻度线与块的边缘对齐,确保刻度线与块之间没有间隙。
c. 记录卷尺的零点读数。
3. 校准卷尺的长度a. 使用校准块的标定尺寸,将卷尺完全展开,并将刻度线与块的边缘对齐。
b. 记录卷尺的长度读数。
4. 校准卷尺的刻度准确性a. 使用校准块的标定尺寸,选择不同长度的标定点。
b. 将卷尺的刻度线与块的边缘对齐,并记录读数。
c. 重复以上步骤,确保卷尺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刻度准确性。
5. 校准结果记录与分析a. 将校准卷尺的零点、长度和刻度准确性的读数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
b. 分析校准结果,计算误差值和相对误差。
c. 根据误差值和相对误差的标准要求,判断卷尺是否合格。
四、校准标准要求1. 零点校准要求:a. 零点读数误差不超过±0.05mm。
b. 零点相对误差不超过±0.1%。
2. 长度校准要求:a. 长度读数误差不超过±0.1mm。
b. 长度相对误差不超过±0.2%。
3. 刻度准确性要求:a. 刻度读数误差不超过±0.05mm。
b. 刻度相对误差不超过±0.1%。
五、校准周期与记录1. 校准周期:a. 校准卷尺的周期一般为每半年进行一次。
b. 若卷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损坏或误差超出标准要求,则应立即进行校准。
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版号: A/0
编号:
1.目的
通过检验,对生产用的巻尺进行校验,以确定其测量能力的符合性
2.职责:
品管部负责卷尺的校验工作
3.校验周期
3.1新回入库前
3.2一个季度全部验一次
3.3在使出中受摔、挤、压或维修后及时校验
3.4在使用中对卷尺的测量结果有怀疑时要及时校验
4.校验内容、方法和判定方法:
4.1材质的校验:将卷尺拉出700mm锁紧,水平悬空时放手,不加外力,如不折弯则台格,
否则不合格。
4.2锁紧装置试验:将卷尺拉出任意长度按下锁紧装置,若紧则合格,否则不合格
4.3弹簧校验:将卷尺拉出3000.00以上时,若能自动收缩,则合格,否则不合移。
4.4刻度的清晰度校验
4.4.1拉出被校验的卷尺,观察尺子表面的刻度,若清晰则合格,若不清晰则不合格
4.4.2尺子表面的刻度从某处以后拉出的刻度都清晰,那么该尺子可降级使用、降级的使用,范围从清晰可见的刻度的整点刻度至卷尺的最大范国值。
4.4.3最大测量范围是5m的卷尺,若刻度从3500.0m以后开始清晰,则该卷尺不合格。
4.5测量数值校验
4.5.1用公司外校合格的卷尺分别测1500mm,2000mm和3000mm的长度,被测量的长度挂购的一端要平整,终点使用0.38m的笔划上标记。
(依据板式车间板材长度而定).
4.5.2用被验的卷尺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量合格卷尺测量出的1500mm,2000mm和3000mm 的长度,记下读数值,保留两位小数。
4.5.3用被校验卷尺所测量的数值,分列减去1500mm,2000mm和3000mm,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mm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1mm。
1、目的:
对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所有测量用的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精度0.2mm)。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