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分析设计总结

合集下载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年级:2013级实验一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

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

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

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 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 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 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 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关于GIS的,主要是在地图软件上进行矢量和栅格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加工,得到新的数据信息。

在实验中,我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逐步掌握了GIS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导入、图层的设置和样式、属性表的编辑、查询、统计和符号化等等。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个人非常欣赏GIS软件为我们省去了手工制作地图等大量工作,为地理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传播提供便利。

通过GIS软件,我们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精确的数据处理,加快更新周期,保证地图数据详实、准确,并方便各类用户获取各种形式的地图数据。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并总结了其中的核心思想:GIS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其核心是对地理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它涉及到数据收集、传输以及处理、分析、展示等多个方面。

因此,GIS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

除此之外,我在实验中也强调了突出重点,避免走进一些非本质的细节。

比如说,我们需要在一些不必要的属性的时候,即要排除掉这些信息所造成的干扰,更要着重考虑与我们研究主题相关的要素。

而比如属性数据的筛选、符号化等重要步骤,则为我们获得合理性分析、图形化展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思辨是学会GIS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

如果仅仅局限于钦定的操作步骤,那么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提出问题时显得不知所措的困境。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思考,要反复尝试不同手段,达到更好的结果分析,并无限提高自己的操作效率。

最后,我还想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报告中不能出现过多的错别字和语病,不仅显得粗糙,而且会严重影响读者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

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知识的体验与情感的表达有机结合,以有意义的方式将我的体验和见解呈现给读者。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GIS实验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我对GIS技术本身的深入理解。

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第一早空间分析概念:GIS空间分析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获取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与作用: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也是核心功能,是GIS领域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是提升GIS的理论性十分重要的突破口,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早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理论,地理信息机理理论,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空间关系分类:顺序关系:主要指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距离关系,拓扑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度量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约束最强烈;顺序关系次之;拓扑关系最弱。

空间度量关系:分为定量度量(空间指标量算,距离度量)和定性度量定量度量空间关系分析包括空间指标量算(距离、面积、坡度、人口密度等)和距离度量(距离)两大类拓扑空间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

拓扑变换的条件: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方向空间关系:源目标相对于参考目标的顺序关系(方位)度量空间关系描述:欧氏距离:直线距离d(A B) = x j -x22■ M - y2)2切比雪夫距离:最大距离d(A B) = max(|X j「x2 I M「y2 I)马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垂直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即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圆距离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拓扑空间关系描述:4元组模型:该模型将简单空间实体看作是边界点和内部点。

构成的集合,4元组模型为由两个简单空间实体点集的边界与边界的交集、边界与内部的交集、内部与边界的交集、内部与内部的交集构成的2X 2矩阵。

9元组模型:9元组在4元组的基础上,在空间描述框架中引入空间实体的“补”的概念,将空间目标A表示为边界、内部和外部三个部分的集合。

GIS分析设计总结

GIS分析设计总结

GIS分析设计总结复习思考:名词解释组织:是⼈们为了实现某⼀特定的⽬标⽽形成的系统组合。

有三要素:⽬标、⼈、结构。

其本质是为实现共同⽬标⽽采⽤的⼀种⼿段或⼯具。

组织管理是为达到上述的⽬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的使⽤。

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技术三环境中,由硬件、软件、数据和⽹络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持或改进组织的⽇常运作、也提供决策⽀持服务。

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统称;其中计算机技术包括软件、硬件,通讯技术包括数据⽹络、语⾳⽹络和影像⽹络。

软件⼯程:研究和应⽤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法结合起来。

系统分析:分析⽤户需求什么、软件提供什么,在组织的环境中进⾏需求分析,调查⽤户的组织⽬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等并围绕业务和数据,使⽤⼀定⽅法来描述业务模型;它是系统设计的基础,⽤于分析清楚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指导下⼀阶段的⼯作。

瀑布模型:其将软件⽣命周期划分为问题定义、可⾏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七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上⽽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逐级下落。

原型演化模型:需要快速软件开发⼯具;先就⽤已有系统作为原型模型,通过原型修订,把握⽤户需求;要求⽤户积极参与并反馈意见。

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型复杂的系统。

开发阶段包括可⾏性、分析、设计和实施。

项⽬:独特的、⼀次性的活动,完成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称为“项⽬”。

项⽬管理:就是指把各种⼈、资源和⽅法结合在⼀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标范围内完成项⽬的各项⼯作。

项⽬⽣命周期:分项⽬启动、规划、实施、收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项⽬管理⽬标:指项⽬管理的进度、费⽤、质量、绩效。

⽤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研讨会、访谈等⽅式,收集有关组织的资料;系统、深⼊、全⾯地获取⽤户组织、管理、业务、数据等⽅⾯的现状与期望。

gis开发实训总结与展望

gis开发实训总结与展望

gis开发实训总结与展望
摘要:
1.引言
2.GIS开发实训简介
3.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4.存在问题与挑战
5.展望GIS开发前景
6.结论
正文:
【引言】
在我国,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涉及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自身GIS开发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年的GIS开发实训。

本文将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GIS开发的发展趋势。

【GIS开发实训简介】
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GIS基本概念、软硬件平台搭建、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图编制、WebGIS开发等相关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熟悉了GIS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并掌握了开发工具与编程技能。

【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1.掌握了GIS基础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学会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3.深入了解了GIS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4.意识到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存在问题与挑战】
1.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GIS应用效果。

2.技术更新迅速: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技能。

3.跨行业合作:与不同行业专家沟通困难,影响项目进展。

【展望GIS开发前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GIS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GIS将实现更高精度、更智能化的应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论】
参加GIS开发实训,使我对GIS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gis技术总结报告

gis技术总结报告

gis技术总结报告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集成了地理学、地图学、计算
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领域,它能够捕捉、存储、管理、分析
和展示地理数据。

GIS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城
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农业、应急响应等。

首先,GIS技术在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GIS,我们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如地形、土地利用、人
口分布等)整合到地图中,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呈现和管理。

这为规划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次,GIS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GIS系统,可以对环境数据(如水质、大气污染、土壤侵蚀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环境问题。

同时,GIS还可以帮助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GIS技术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GIS系统,可以及时获取灾害发生地的信息,快速评估灾情和
受灾范围,为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GIS技术还在市场分析、交通规划、农业生产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GIS系统,可以对市场需求、交通流量、
农田分布等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IS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相信
它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

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

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在城市规划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规划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分析规划方案。

本文将探讨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一、GIS在规划方案设计中的应用1. 地理数据收集与整合GIS可以通过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卫星遥感、GPS定位等手段,获取城市的地理数据,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规划师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2. 空间分析与模拟GIS可以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和模拟,帮助规划师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GIS对不同规划方案的交通流量、环境影响等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优化规划方案。

3. 可视化展示与决策支持GIS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展示,使规划师和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规划方案的效果。

通过GIS的可视化功能,可以进行方案对比、评估和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二、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方法1. 数据准备与处理在进行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包括建立地理数据库、获取和处理地理数据等。

数据的准备和处理是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的基础。

2. 空间分析与模拟利用GIS工具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是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的核心内容。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城市空间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地形分析、景观分析等。

同时,可以利用GIS的模拟功能,对规划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

3. 可视化展示与决策支持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以便规划师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方案。

通过GIS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制作地图、图表等,提供直观的决策支持。

三、基于GIS的规划方案设计与分析案例分析1. 城市交通规划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的交通网络进行分析和模拟,评估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

GIS工作总结:工作成果与经验分享

GIS工作总结:工作成果与经验分享

GIS工作总结:工作成果与经验分享工作成果与经验分享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从事着GIS(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工作,这个领域一直是一个充满着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在这些年里,我不仅收获了成果,更积累了经验。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一、工作成果1.编写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编制方案在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编写各种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编制方案。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尝试找出任何有关数据的模式,并将其纳入到我的计划中。

我采用了广泛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技术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例如网络分析、空间插值、多条件查询、空间数据挖掘等方法,最终得出了符合实际需要的方案。

这些方案能够满足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需求,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地图制作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

我使用了自己编写的Python工具和QGIS软件来制作地图。

在这些工具中,我使用高质量的地图数据来创建一个完整的地图,然后使用复杂的自动化技术来处理数据。

我采用了最新的地图设计方法和技术,使得我的地图不仅美观实用,而且更是可重复的。

3.空间模型制作我还使用ArcGIS软件,创建了各种空间模型,例如生态模型、能源模型、水文模型等等。

我利用现有的GIS分析技术和GIS数源,为不同的空间问题制定方案,并使用专业的ArcGIS分析工具开发空间模型,以解决复杂的空间问题。

这些空间模型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优化分析效率。

4.需求调研与解决方案设计在职期间,我深入研究了各种需求,例如矿区规划、城市规划、生态规划等等。

我采用了专业的调研方法,通过调研了解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基本特征、空间信息处理能力、空间解决方案等,为解决相关空间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和指导。

二、工作经验1.细心的前期准备在进行GIS工作时,前期准备非常重要。

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质量控制等环节。

这三个环节中,数据收集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工作中的结果依赖于数据的质量。

制图报告gis总结与心得

制图报告gis总结与心得

制图报告gis总结与心得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于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空间或地理数据的系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GIS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决策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总结了我在使用GIS制图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制图目标制图的目标是将地理数据以地图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以便快速有效地传达空间信息。

在制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目标受众在设计地图之前,首先要确定地图的目标受众是谁。

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需求,因此在设计地图时需要根据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制图元素、颜色和字体。

2. 精心选择地图元素地图元素包括标题、图例、比例尺、方向箭头等。

在选择地图元素时,应根据地图的主题和目标受众的需求来决定是否需要包含某些元素,并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和大小。

3. 合理使用颜色和字体颜色和字体的选择对地图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起着重要作用。

在使用颜色时,应遵循一定的视觉原则,如冷暖色调的平衡、合适对比度的搭配等。

在选择字体时,应考虑字体的清晰度和易读性,同时保持一致性。

4. 数据分类和符号化在地图制作中,数据分类和符号化是重要的步骤。

根据地理数据的属性,将数据进行分类,并为每个类别选择适当的符号表示。

符号可以是点、线、面、颜色等,应根据地图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符号。

制图流程GIS制图的流程可以分为数据准备、地图设计和输出三个阶段。

在准备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地图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前面提到的制图目标和原则进行地图元素的选择、颜色和字体的搭配,并进行数据分类和符号化。

在输出阶段,应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如PDF、PNG 等)和分辨率,以保证地图的质量和清晰度。

心得体会在使用GIS制图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充分理解数据在制图之前,要充分理解和熟悉地理数据,包括其含义、范围和分布。

只有对数据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和符号。

GIS设计与实现总结

GIS设计与实现总结

GIS设计与实现总结第一篇:GIS设计与实现总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系统08 冰封艺人)一、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系统,已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云管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GIS设计目标: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是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打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

内聚和耦合:又称内联系和块间联系,是度量模块独立性的2个定性标准。

内聚是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模块的内聚度大,模块的独立性则会提高。

耦合是指模块间的联系,耦合度是对模块独立性的直接衡量。

模块间联系越小,模块的独立性则会越高,耦合度就会降低。

地理建模:云管用数学语言、地理知识和程序设计工具,对地理信息(如地理现象、地理数据等)加以翻译和归纳。

地理建模的大致过程包括:建模准备、模型假设、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

地理坐标:采用经纬度(φ,λ)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从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面向东为东经(0~180),向西为西经,从赤道算起,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0~90)。

空间元数据: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

他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表征,在一定程度上位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地理编码:为识别点、线、面得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可以反映空间实体的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分为拓扑编码和坐标编码两种。

组件:是一个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即插即用的独立对象,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它可以跨越网络、应用、语言、工具和操作系统,按照分布式对象的封装方式,一个分布式对象就是一个组件,是完成系统一部分功能的一个独立的分布式单元。

arcgis课程设计实验总结

arcgis课程设计实验总结

arcgis课程设计实验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ArcGIS软件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GIS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ArcGIS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查询等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rcGIS软件的安装与启动、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查询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1-2课时:ArcGIS软件的安装与启动,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数据结构;2.第3-4课时:地图制作,学习如何使用ArcGIS进行地图的绘制和编辑;3.第5-6课时: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技巧;4.第7-8课时:空间查询,学习如何利用ArcGIS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和检索。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中,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练使用ArcGIS软件。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ArcGIS教程》;多媒体资料:包括GIS相关视频、PPT课件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

平时表现占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作业占30%,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考试占40%,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计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地点为教室,时间为每周三下午2:00-4:30。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实验一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

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

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

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GIS地理信息系统总结

GIS地理信息系统总结

一、名词解释1、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2、空间分析:一切用以提取地理空间信息乃至时空分布、组合、联系和发展知识的、涉及空间位置要素和空间关系的分析。

3、网络分析:通过模拟、分析网络的状态及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等,研究网络结构、流动效率及网络资源等的优化问题的领域。

4、GIS网络分析:按照给定的应用需求,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基于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的分析计算,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5、DEM:区域上的三维向量的有限序列,函数表达为:Vi=(xi,yi,zi) (i=l,2,3,…,n)式中:xi、yi 平面坐标;zi (xi,yi)对应的高程值)6、缓冲区分析: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区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形成缓冲区文件,将这一缓冲区图层与原始图层进行叠置分析,得到所需结果7、TIN:是直接基于不规则高程样点进行组合,将离散高程样点每三个邻近点联结成三角形,以连续的三角形面形成的数字高程模型二、填空题1、地形派生数据或地形分析: 坡度和坡向、等值线、可视域分析(通视分析)、地形轮廓线2、空间数据结构的编码方法:矢量结构编码方法:点实体矢量编码方法、线实体矢量编码方法、多边形矢量编码方法栅格数据编码方法:直接栅格编码、链码、游程长编码、块码、四叉树编码3、插值方法名称整体插值法:变换函数插值、趋势面分析和其他数学模拟、边界插值方法局部插值法:基本方法和技术路线、局部内插(线性内插、双线性多项式内插、双三次多项式(样条函数)内插)、移动平均法4、空间数据区别于计算机数据的本质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一对应关系地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时态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空间特征数据+属性数据+两种数据的关联关系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空间数据)、属性特征(属性数据)、时态特征(时间尺度)三、简答题1、GIS数据的特点地理空间数据:表示地理现象和事物的数据地理空间信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解释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1)空间位置特征(空间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定位)和空间关系数据(拓扑关系);(2)属性特征(属性数据)地物的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3)时态特征(时间尺度)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对地理信息进行动态表现。

最新GIS分析设计总结

最新GIS分析设计总结

1复习思考:名词解释2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系统组合。

有三要素:目标、人、结构。

3其本质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或工具。

4组织管理是为达到上述的目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的使用。

5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技术三环境中,由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组成的计算机系6统,支持或改进组织的日常运作、也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7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统称;其中计算机技术包括软件、硬件,通讯8技术包括数据网络、语音网络和影像网络。

软件工程: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910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11结合起来。

12系统分析:分析用户需求什么、软件提供什么,在组织的环境中进行需求分析,调查用13户的组织目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等并围绕业务和数据,使用一定方法来描述业务模14型;它是系统设计的基础,用于分析清楚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瀑布模型:其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1516码、测试和维护等七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17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原型演化模型:需要快速软件开发工具;先就用已有系统作为原型模型,通过原型修订,1819把握用户需求;要求用户积极参与并反馈意见。

20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开发阶段包括可行性、分析、设计和实施。

2122项目:独特的、一次性的活动,完成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称为“项目”。

23项目管理:就是指把各种人、资源和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24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

25项目生命周期:分项目启动、规划、实施、收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26项目管理目标:指项目管理的进度、费用、质量、绩效。

空间分析方法总结

空间分析方法总结

空间分析方法总结1. 引言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地理现象在空间环境中的关联性和分布规律。

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趋势、辅助决策等。

本文将对几种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和介绍。

2. 点线面分析方法2.1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它用于确定一个点、线或面周围的固定距离范围内的地理特征。

缓冲区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缓冲区分析中,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缓冲区半径来探索不同区域的影响范围。

2.2 点聚类分析点聚类分析用于识别地理空间上的热点区域。

它通过计算点的密度和邻近性来确定热点区域。

点聚类分析能够帮助分析人员确定人口聚集区、犯罪高发区等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2.3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用于推测地理现象在未知位置的数值。

它通过已知点的观测值来估计未知点的属性值。

空间插值分析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气象预测等领域。

3.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3.1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衡量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它通过计算各个地理单元的值与周围地理单元值的相似程度,来评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空间回归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用于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它考虑了地理空间的特殊关系,并利用空间邻近性和空间自相关等因素来拟合回归模型。

3.3 趋势面分析趋势面分析用于揭示地理现象随着空间变化的趋势。

通过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4. 空间数据挖掘方法4.1 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用于发现地理空间中的聚类模式。

它通过计算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将地理特征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群组。

4.2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用于发现地理空间中的关联规则。

它通过挖掘地理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找出具有共同特征的地理空间中的模式和规律。

5. 总结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运用各种空间分析方法,帮助我们揭示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关联关系和趋势变化。

gis课程设计小结

gis课程设计小结

gis课程设计小结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GIS课程设计小结旨在让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GIS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方式;–熟悉GIS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了解GIS软件的配置和安装过程。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GIS软件,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和管理;–能够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应的图表和报告;–能够利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能够进行GIS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GIS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GIS技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GIS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GIS的定义、发展阶段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GIS技术的发展背景和趋势。

2.GIS的数据类型和结构:讲解GIS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如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等)和数据结构(如要素数据、属性数据等),以及数据的和管理方法。

3.GIS的主要功能和操作:介绍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数据输入、编辑、查询、分析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掌握GIS软件的使用方法。

4.GIS项目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了解GIS项目的设计流程,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成果输出等,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GIS项目。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GIS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GIS技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效果。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gis系统分析报告

gis系统分析报告

GIS系统分析报告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本报告旨在分析GIS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一种逐步思考的方法来使用GIS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2. GIS系统的基本原理GIS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显示器、输入设备等,软件是指GIS系统的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程序,数据是指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人员则是指使用和管理GIS系统的专业人员。

3. GIS系统的应用领域GIS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

下面将介绍GIS系统在以下三个具体领域的应用。

3.1 城市规划GIS系统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分析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以支持城市规划决策。

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分布,规划师可以确定合适的土地用途,并规划交通路线以提高城市的可达性。

3.2 环境保护GIS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分析空气质量、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可以评估环境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通过GIS系统可以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范围,帮助监测和管理环境污染问题。

3.3 农业GIS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评估、农作物分布、灾害监测等。

通过分析土壤类型、水资源、气候等数据,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并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作物种植。

同时,GIS系统还可以监测灾害如洪水和干旱等的发生和蔓延,以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4. 使用GIS系统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步骤下面将介绍使用GIS系统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逐步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4.1 数据获取空间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是获取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卫星遥感图像、地理位置数据、地图等。

在获取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gis空间分析报告

gis空间分析报告

GIS空间分析报告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模式。

本报告旨在介绍如何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2. 数据准备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地理数据。

包括地图数据、属性数据和辅助数据等。

地图数据可以是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而属性数据则包含与地理要素相关的详细信息。

辅助数据包括基准数据、空间参考和地理边界等。

3. 数据清理和预处理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理和预处理。

这包括删除重复记录、处理缺失值、解决数据不一致性和进行数据转换等。

数据清理和预处理的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空间分析方法选择根据分析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方法。

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连接分析和密度分析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分析结果。

5. 数据可视化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

通过地图、图表和统计分析等方式,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数据可视化有助于发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6. 空间分析执行根据选择的空间分析方法,使用GIS软件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分析参数和条件。

执行空间分析后,可以得到分析结果,如缓冲区范围、叠加分析结果或连接分析的网络图等。

7. 分析结果解释分析结果需要进行解释和解读。

根据实际需求,将结果与其他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意义。

通过对结果的解释,可以回答分析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8. 结论GIS空间分析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

通过本报告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空间分析。

随着技术的发展,GIS 空间分析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我们带来更多有价值的结果。

gis总结报告

gis总结报告

GIS总结报告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将地理数据与非地理数据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地理空间信息的全面视图。

本报告将对GIS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分析。

2. GIS基础概念2.1 地理数据地理数据包括地理信息和地理特征,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是基于坐标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来表示地理对象,而栅格数据则是使用像素网格来表达地理现象。

2.2 空间分析GIS的核心功能之一是空间分析,它能够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地理空间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空间分析包括距离测量、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多种方法。

2.3 数据可视化GIS能够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数据可视化技术包括地图制作、图表绘制等,能够将复杂的地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3. GIS应用领域3.1 城市规划GIS在城市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帮助规划师了解城市发展趋势、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因素,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2 环境保护GIS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帮助监测和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

例如,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评估土壤侵蚀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3 交通管理GIS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收集和分析交通流量数据,交通规划者可以优化道路网络、设置交通信号灯等,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3.4 应急响应GIS在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实时监测数据相结合,可以迅速评估灾害影响范围、优化救援路径,并及时向相关人员传递预警信息。

4. GIS未来发展方向4.1 云计算与大数据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GIS正朝着更高效、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得GIS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更加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名词解释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系统组合。

有三要素:目标、人、结构。

其本质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或工具。

组织管理是为达到上述的目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的使用。

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技术三环境中,由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支持或改进组织的日常运作、也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统称;其中计算机技术包括软件、硬件,通讯技术包括数据网络、语音网络和影像网络。

软件工程: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系统分析:分析用户需求什么、软件提供什么,在组织的环境中进行需求分析,调查用户的组织目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等并围绕业务和数据,使用一定方法来描述业务模型;它是系统设计的基础,用于分析清楚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瀑布模型:其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七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原型演化模型:需要快速软件开发工具;先就用已有系统作为原型模型,通过原型修订,把握用户需求;要求用户积极参与并反馈意见。

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开发阶段包括可行性、分析、设计和实施。

项目:独特的、一次性的活动,完成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称为“项目”。

项目管理:就是指把各种人、资源和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

项目生命周期:分项目启动、规划、实施、收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项目管理目标:指项目管理的进度、费用、质量、绩效。

用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研讨会、访谈等方式,收集有关组织的资料;系统、深入、全面地获取用户组织、管理、业务、数据等方面的现状与期望。

问卷调查:用户需求调查方法的一种,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由调查对象填写,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人访谈:用户需求调查方法的一种,要求被访者要有责任感,愿意配合访谈,要求访问者要做好充分准备,有比较高的交谈技巧,可以与高层、中层、基层用户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从而获取多种层次信息的一种用户调查方法。

会议研讨:用户需求调查方法的一种,通过集体会议的形式来提供启发性较强的学习机会并在组织者做好充足准备工作的条件下解决复杂问题。

需求分析:是对调查内容进行汇总、讨论、评估/分类、归纳、筛选和总结;软件工程提供了多种需求分析方法。

GIS战略规划:在调查、评估和诊断组织结构、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组织中的存在问题或可以改善的地方;通过需求分析,提出GIS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长远发展建议的过程。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确定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进行①效益分析;②经费估算;③进度预测;④技术水平的支持能力;⑤有关部门的支持程度等。

包括财务可行性分析、实施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组织可行性分析。

实施可行性分析:项目进度和费用是否满足组织需要;组织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数据等所需资源;组织是否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否能够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

(任务分解、阶段划分、进度安排、过程控制、质量保证方面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分析:在一定限度资源约束下,技术采购、数据开发、技术集成的可能性;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试验验证技术模型。

财务可行性分析:是从财务的角度评估是否值得进行项目投资,包括估算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效益、计算投资指标。

GIS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GIS、数据库、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勾画满足用户需求的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库系统。

GIS概念设计:基于用户需求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即使用通俗的语言,描述系统的应用、功能、结构、数据库和业务流程,同时还要兼顾组织与技术。

GIS逻辑设计:从技术的角度,对概念设计进一步细化,尽量采取“技术中立”的立场,不将系统约束在过于具体的硬件、软件或数据产品上。

GIS应用/功能设计:指应用设计,以及应用中涉及的功能的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它包括应用划分和功能分解。

GIS结构设计:选择各种软件、硬件、网络和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集成、配置和优化,保证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并达到一定的运行性能要求,即选择、集成、优化。

GIS系统集成:根据应用需求,将硬件(含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等)、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组合,成为有实用价值的、具有良好性价比的GIS应用系统。

GIS组织设计:它本质上是对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进行优化,使组织机构与管理能够满足信息系统的要求,提供项目实施和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GIS的功能,塑造知识型、学习型组织。

(它包括项目实施组织、组织结构设计、信息维护与共享、系统维护、人力资源规划、信息处理流程设计、政策设计等内容。

)GIS用户界面设计:指设计一个既包含常见的软件界面特征,又包含地图各种操作、空间查询与分析、多窗口表现信息等GIS所特有功能的以用户为中心人机交互界面的过程。

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它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设计,一般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表格,勾画出各类数据的特征、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

空间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它是指进行常规的关系型数据设计和针对空间数据特征进行的设计,(前者主要是抽象出各种实体对象,补充实体的基本属性,划分出关键的属性域,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模型;后者主要是分析地理实体/要素的数据特征和表现方式,选择某种空间数据模型用于地理实体/要素的表达和实现。

)空间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根据GIS系统设计需求,选择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空间数据库逻辑设计映射到具体的数据库中,并落实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的数据采集、转换、建库、共享与维护。

GIS实施管理:围绕GIS项目生命周期、项目范围和目标、项目九大管理领域和项目管理职能展开,同时兼顾软件开发方法选择和项目环境因素,有重点地实施项目管理,高效地完成项目目标。

GIS组织管理:根据项目规模、组织管理背景、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组建若干管理团队和实施小组,为达到组织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规划、使用和控制。

GIS实施计划:项目实施前期的最重要的工作,项目管理者以项目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为依据,对于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做出详细计划,从而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GIS实施过程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任务下达、实际进度、项目变更、贯彻质量标准、实际成本开支、人员沟通、绩效评估、突发事件等进行的日常管理,保障项目按预定计划进行。

RFP/RFI:即信息咨询与方案征集,它是一个用于选择最优的产品和最佳服务供应商而广泛采用的手段,常用于产品采购、服务外包,获得最佳服务和投资回报,了解、评测、选择技术较复杂的软硬件产品等。

技术外包:它是一种技术采购方式,也是IT产业的大趋势,具有软件项目的独特性,合同文本复杂,涉及技术因素多,谈判过程慢,选择外包方困难,不确定性因素多,高风险、失败率高等特点。

项目招投标:它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一种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买卖方法,包括竞争性招标、谈判招标和两段招标三种方式。

复习思考:简答题目1概述GIS分析与设计的理论依据。

(GIS软件开发方法强调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按阶段进行软件开发:瀑布模型、各种改进的瀑布模型、增量模型;强调原型——原型不断改善,直到用户满意:快速原型法、螺旋模型统一软件过程——用例驱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可视化UML建模迭代开发、降低风险,过程管理较复杂强调人——:ETHICS、MultiView、敏捷软件开发)2简述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见作业论述一)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和组织与管理之间相互影响。

组织管理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组织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信息系统是现代的信息处理、保存、共享、传播方式;信息系统的构造和运行需要信息技术的的支撑。

3对于组织机构而言,GIS有什么作用?将GIS用于信息管理,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将GIS用于决策支持,提高组织的决策和服务水平;将GIS与商业价值链整合,降低交易成本和创造附加值;借GIS技术重整组织,提高组织的灵活性、效率和生产力;将GIS用于战略规划,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等。

简而言之,GIS在组织中的作用体现在效率、绩效、竞争力和组织演变4有哪些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见作业简答四)5有哪些常见的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1)模型驱动分析方法——使用系统结构图、流程图、实体-关系图、组织结构图等,描述业务问题、需求和方案,包括:以过程为中心的结构化分析方法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工程与数据建模方法综合过程和数据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2)基于原型的分析方法——即快速构造系统原型,测试其可行性,或者通过原型发现用户需求3)联合需求开发——综合过程和原型,通过会议研讨,强调多方参与,依靠集体智慧获得需求4)业务流程重构——分析业务流程的薄弱环节,改善业务流程6简述项目的生命周期。

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项目启动:系统定义;项目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项目实施:编码、测试、集成;项目收尾:验收、培训、维护(GIS的项目生命周期项目启动:项目意向、项目建议、项目立项项目规划:用户调查、需求分析、总体方案、可行性、战略建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系统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系统开发、数据库开发、系统集成、系统测试项目收尾:系统安装、验收、培训、运行)7 GIS项目管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8 GIS战略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从组织环境出发,进行现状分析、提出目标;需求分析、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提出战略建议。

9 GIS战略规划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规划准备,用户调查,用户需求评估,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概念设计,可行性研究,撰写战略规划报告。

10用户需求调查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常用方法:用户访谈、问卷调查、会议研讨、原型法辅助方法:现场参观与考察、咨询关键人物、网络调查、文档研究、文献回顾11用户需求分析报告应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撰写?(答案见作业一讨论题六)用户需求报告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应用描述;数据清单;功能描述;数据、应用、功能汇总表。

12 GIS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内容:技术可行性:在一定限度资源约束下,技术采购、数据开发、技术集成的可能性;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试验验证技术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