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7de85caa3b3567ec112d8a9c.png)
(3)净出口(进出口
产品。
差)。
中间产品
即:经过加工后,还要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绵纱就是中间产品。
实际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比较困难。 如: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是最终产品,
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原料、能源等
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 =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
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超过3000美 元;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 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 贸易比重达7.9%。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 阶段的伟大跨越。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 界22%的人口。
人均GDP:把国民生产总值除以人口
总数就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享受的优惠待遇也往往与国内生产总值 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 在国际上能否享受某些优惠待遇往往与世界银行关于国家
收入等级的分类有关。世界银行1999年关于收入等级 的分类标准如下: 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5美元以下; 中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6-2995美元; 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996-9265美元; 高 收 入 国 家 : 人 均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在 9266 美 元 以 上 。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e Balances)。为前苏 联、东欧各国及我国所采用。 该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 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 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 总成果的基本指标。社会总产 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 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69f57216cc7931b765ce1596.png)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课件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cd02e010661ed9ac51f3bf.png)
C+I=C+S
IS 注入量 漏出量
2021
27
2.4.2三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
2021
28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家庭和政府
政府的经济职能:
税收(TX) 政府购买支出(G) 转移支付(TR)
净税收(TXN):TXN= TX- TR
2021
29
如某企业年生产100美元产品,只卖掉80美元,所剩下的20 美元产品可看做是企业自已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 GDP.相反,虽然生产100美元产品,然而却卖掉了120美元产 品,则计入GDP的仍是100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20美元.
(4)GDP是流量而非存量,是一个时期指标。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② 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未报告的经济活动)。 如各种服务业,为逃避税收,匿报用户支付的先 进或财物,无法计入GDP。
③非赢利性的经济活动。 家务劳动:比如请木 匠做个书架,要计入GDP;但自己做就不计入。保 姆带自己的孩子不计入GDP,但换着带就计入GDP。
2021
20
④不能衡量精神收入 ⑤不能说明生产的是什么商品和什么服务 ⑥不能反映技术进步 2.3.2用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各国之间的生活 水平有着局限性
2.4.1两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
2021
23
两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和家庭
在两部门经济中,企业和家庭的关系是: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企业向家庭 提供要素报酬。
2021
24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S=0)
消费支出C
企业
C 产品市场
最终产 品和劳务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c29a3aefab069dc50220199.png)
本讲重点:
1.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含义和核算方法;
2.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GDP(GNP)、 NDP(NNP)、NI、PI、PDI五个总量指标及 其相互关系;
3. 认识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4.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局限性。
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它未扣除当年资本的耗费(即资本折旧).
2. 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生产净值NNP):
它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当年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之后的产值。
NDP = GDP—折旧
▪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 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 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 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GDP = C + I + G +(X—M) = AE (总支出)
2. 收入法:
收入法也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是指从 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社会一年中各项生产要素获得 的收入加人总,即把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得的利 息、土地等自然资源所得的租金及企业家才能得到 的利润相加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用收入 法来计算GDP,除了各项要素所得收入,还应包括 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公司未分配利润以及 资本折旧。
▪ 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 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 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 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 务和政府企业。
▪ 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 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3ca48f10066f5335a8121f5.png)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定义: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
入。
⊙公式
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五个基本总量的关系
GDP
折旧 NDP
间接税
PI=NI-公
司未分配
利润-公
司所得税
NI
-社会保 险税
(费)+政
府转移支
付+国债
利息
个人所 得税及 非税收 性支付
PDI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
⊙ 采用“扩充国民收入帐户”来修正GDP衡量的缺 陷。其中加项为地下经济,减项为环境的破坏。
⊙ 联合国创建绿色GDP,试图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 的某些影响结合起来核算GDP。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定义
★ 从动态角度考察国民收入如何循环流转及其在 循环流转中如何被决定、如何变动、如何被调节。
⊙假设前提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 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GDP = C + I + G + ( X – M )
1、消费(C)——是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
2、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 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国民帐户体系(SNA)
★ 指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范围既包 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
2.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实践
•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直采用MPS,它是与高
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核算体系。
• ★1993年开始放弃MPS采用以SNA为基本框架的核算 体系,同时保留MPS的一些核算口径和内容, 既向国际 标准靠拢,又便于历史资料进行的比较。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2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21)](https://img.taocdn.com/s3/m/3960269c852458fb760b5683.png)
22
如何辩证看待GDP • 尽管GDP有种种局限,但它仍是全
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 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社会经济发展,
28
五个总量概念之五: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简写DPI)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在缴纳各
种税后的收入总和。
DPI=PI-个人纳税=消费+储蓄
29
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 NDP=GDP-折旧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 利润+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 DPI=PI-个人纳税
3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 得GDP的方法。
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的方法。 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GDP的
方法。
31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以GDP为例
台=16亿元
/台=27亿元
合计
28亿元
48亿元
41.4亿元
11
实际GDP也可以从下面公式计算:
n
GDP 折算数
某年的名义 某年的实际
GDP GDP
100
%
Pit Qit
i 1 n
Pi0Qit
100 %
i 1
实际GDP
由于价格变动,名义 GDP 并不能反映实际 产出变动。
236-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236-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af3afa240c844769eaeef1.png)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总量指标 一、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介绍 1、世界上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SNA体 系),主要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 ⑵物资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简称MPS体系), 主要被前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 2、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SNA体系。中国从2019年起用的是 SNA体系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 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 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3、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 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 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 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 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 算的GDP了。
16
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包括以下项目: ⑴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 ⑵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 ⑶公司税前利润 ⑷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⑸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2、间接税与直接税说明: ⑴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由纳税人直 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 ⑵直接税: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能转嫁,由 纳税人直接承担。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b614793c1ec5da50e270ee.png)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 经济总量
狭义的国民收入与 广义的国民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
• 1.国内产总值的定义 • 国内生产总值
•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储 蓄
厂
商
投 资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 总需求=消费+投资 • = C + I • 总供给=消费+储蓄 • = C + S • 恒等关系: C + I = C + S
•
I
未归于消费 者之手的产品
=
S
未用于购买 消费品的收入
二、三部门经济的 国民收入流程模型与恒等 关系
举例
• 1.已知消费为6亿元,投资为1亿元,间接 税为1亿元,政府的商品劳务支出为1.5亿 元,净出口为0.2亿元,则( ) • A.NDP=8.7亿元 B.GDP=8.7亿元 • C.NDP=5亿元 D.无法确定GDP
• 2.李某购买了一辆价值4万美元的德国产宝 马车,中国的GDP账户中( ) • A.投资增加4万美元,净出口增加4万美元 • B.消费增加4万美元,净出口增加4万美元 • C.净出口减少4万美元
• (3)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 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 创造了价值或增加了福利,但实际上 没有也不可能计入GDP。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 • • • • • • • 买卖股票; 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的支付)。 私人转移支付(如私人之间的馈赠)。 旧货的买卖; 旧货商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差额。 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保姆从事家务劳动。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3bb5ac02d276a200292e33.png)
(4)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
年与年之间的GDP增加,部分是由于产品和服务产出的增加,而另一 部分原因是由于价格的上升。(如美国2010年400亿美元的重型卡车 产出到2011年440亿元产出的变化,是2011年生产的卡车数量比2010 年增加了10%呢,还是2010~2011年的平均价格变化了?) 为了直接比较不同年份的产出,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把价格变动从 数量变动中分离出来。即需将GDP 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 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美国1975,1979,1983年GNP,以1972年为基期,其价格指数100%(亿元) 年份 1975 1979 1983 名义GDP 15290 23690 33095 价格指数 127.2% 165.5% 215.63% 实际GDP 12020 14310 15348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NP=GNP-资本消耗(或折旧)=要素所得+间接 税 国民收入(N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 要素收入的总和。由于间接税包括在企业产品和售 价中,所以GNP扣除折旧后,还应扣除间接税。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 NNP - 间接税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劳务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 FI 100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劳务 按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
固定权数物价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服务就是选取某些产品和劳务, 根据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同,确定不同的数量, 作为权重。 消费价格指数(CPI):它衡量消费品的一般物价 水平,选择有代表性的消费品计算的。是一种常 用的物价水平衡量方法。 CPI计算方法:1、确定一揽子消费品,如苹果和 桔子,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是60%和40%,就可 以确定苹果的数量是3千克,桔子的数量是2千克 为权数。2、找出每种商品的基年和当年价格。3、 计算一揽子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费用。4、根据公式 计算出CPI。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027ce27a5e9856a5612601c.png)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1.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也叫西方体系。
• 2.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方体系。
•现在主要采用SNA。
2.1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3 国民收入账户其他总量指标2.4 宏观统计恒等式2.5 名义和实际GDP及GDP指标存在的问题2.6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2.1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概念理解:•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
除少数例外,GDP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
(是个生产概念)•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量。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
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2-1)(Final goods & Intermediate goods)•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100b9069eae009581becf1.png)
西方经济学第1章 9
❖其它宏观经济变量
❖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 ❖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支出法
❖ 存货投资
❖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4
政府购买(G)
❖ 政府购买(G):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 政府财政支出的其他部分不计入GDP , 例如
“转移支付”
净出口NX=(X—M)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5
表 23-1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7
表23-2,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GDP(90年代若干年份;亿元)
项目
1992
1995
1997
固定资产折旧
3537.4
7595.7
10312.2
劳动者报酬
12052.4
27893.7
41540.3
生产税净额
3273.8
7811.2
10245.0
营业盈余
7780.6
16147.4
13606.6
❖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或地区)的 居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 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西方经济学第1章 3
注意:
第一,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源自产品。 第二,流量而非存量。 第三,GDP按地域原则计算,GNP按国民原则。 第四,是进入市场交易的产品的价值。 第五,是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产品的价值。 [思考:没卖出去的产品怎么办?]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方)讲述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方)讲述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782fb3ddccda38366baf2b.png)
从量上看,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超过 GDP,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 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国外)净要素支付 (NFP)是指本国生 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支 付给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物品 和劳务的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一个社会经济体系生产千百万种物品 和劳务,它们之所以能加总统计,是 因为都是用货币来衡量计算其价值的。
每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各种 物品和劳务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 的,把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加总 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
⑴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
⑵物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动。
但人们的物质福利只与所生产的物品 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因此有必 要把GDP变动中的价格因素抽象出来, 只研究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化。这就 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这样两 个概念。
名义GDP(Nominal GDP)是用生产物品 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 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 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在一定 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 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是 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 产品。
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 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
产出等于收入
收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