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七下生物教材答案

七下生物教材答案

七下生物教材答案第一章细胞与生命1.1细胞的特点•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特点:–运动–增殖–能自我复制并通过遗传物质传递信息1.2 细胞的种类•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DNA位于细胞质内。

•真核细胞具有核膜,DNA位于细胞核内。

1.3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以下功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稳定环境–参与细胞识别和信号传递1.4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包括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有以下功能:–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线粒体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场所;–高尔基体参与膜脂的合成和分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2.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物质,人的遗传物质为DNA。

2.2 DNA的结构和特点•DNA是双链螺旋结构,包括磷酸、五碱基和脱氧核糖组成。

2.3 DNA的复制•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复制,确保信息的传递。

2.4 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表达和调控•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表达出蛋白质。

2.5 突变和变异•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可以产生变异。

第三章生物的分类3.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分类是按照共同特征和遗传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

3.2 生物的命名规则•生物的命名使用拉丁文命名法,包括属名和种加词。

3.3 生物的分类系统•目前常用的生物分类系统是五界划分法,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动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3.4 生物分类的重要意义•生物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七下生物教材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请以教材和老师的指导为准。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4-激素的调节 课后练习(含解析)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4-激素的调节  课后练习(含解析)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4-激素的调节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B. 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C. 幼年时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D. 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2.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B.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 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病3.实验发现,摘除狗的胰腺后,其尿液容易招引蚂蚁,这是因为摘除胰腺的狗( )A. 尿中有较多的葡萄糖B. 尿中有蛋白质C. 食物中的糖未消化就排出体外D. 因摘除胰腺而诱发肾炎4.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的调节密不可分。

以下关于性激素的认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睾丸B. 性激素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C. 性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D. 性腺分泌性激素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5.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事故并未给中国带来核污染,却引发了两天抢购盐的风波,主要是因为民众误信食盐中微量添加的一种无机盐能防辐射。

这种用于预防“大脖子病”的无机盐是( )A. 铁盐B. 钙盐C. 碘盐D. 锌盐6.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据此推测, 糖尿病患者体内发生病变的结构一定有( )A. 心脏B. 胃C. 垂体D. 胰岛7.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

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

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激素名称小狗甲乙丙甲状腺激素30.1 2.8生长激素6 5.80.1A. 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 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C. 丙狗切除的是垂体D. 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8.以下做法中,与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无关的是( )A. 每天喝一袋纯牛奶B. 常吃海带C. 常吃紫菜D. 适量食用加碘食盐9.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胸腺激素10.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有()A.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B.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C.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D. 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11.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后练习(解析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后练习(解析版)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属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是()A.水葫芦入侵中国B.使用微信付款C.垃圾分类处理D.合理利用森林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它,下列做法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B.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围湖填海,扩大农业和生活用地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3.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吴地是我国著名的蚕桑产地,栽桑养蚕是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桑基鱼塘作为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熟于明代后期、清代初期。

它通过凿池挖塘,培养桑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塘内余水还可用于灌溉,从而循环交替,数利俱获。

清代王士祯的《蚕词》:“青青桑叶映回塘,三月红蚕欲暖房。

相约明朝南陌去,背人先祭马头娘。

”就描写了桑林与鱼塘相映成趣,三月忙暖蚕,祭祀马头娘的景象。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桑基鱼塘为“世间罕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你将选择下列哪些生活用品或物品()①纸质贺卡②节能灯③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④太阳能热水器⑤一次性筷子⑥塑料包装袋⑦可充电电池⑧无磷洗衣粉A. ①③⑤⑦B.②④⑦⑧C.③⑤⑥⑧D.①②④⑥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B.爱护花草树木,退耕还林还草C.对废水、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D.就地焚烧垃圾和农作物的秸秆5.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B.退耕还林还草C.滥用化肥、农药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6.“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强调人类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进行绿色发展。

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是()A.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国际协议规定的氯氟烃等物质,保护臭氧层B.在戈壁、沙漠地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C.尽量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少开燃料车D.露天焚烧秸杆7.吉安市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现在能处处感受到“车在林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城市美景,下列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是()A.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赣江C.游青原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D.将庐陵文化生态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8.习总书记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美丽家园”,“森林城市”等活动来践行这一绿色发展理念。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课本问题和课后练习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课本问题和课后练习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本问题和课后练习解析与答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二节人的生殖
P8
想一想,议一议
在人的生殖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精子竞相向细胞游动,最终只有一个精子能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最终会在女性体内什么地方发育成胎儿?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解析】
第一小问: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相遇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最终在女性的子宫里发育为胎儿,所以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小问: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

在此可提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在哪里相遇结合成受精卵?
【答案】
第一小问:子宫
第二小问:精子和卵细胞在哪相遇结合成受精卵?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册答案 (2)

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册答案 (2)

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D2.A3.C4.B5.C二、填空题1.脊椎动物2.兽类3.口腔4.上皮细胞5.长鞭毛7.有丝分裂8.外界条件9.生长发育10.干扰素三、解答题1.个体–个体是指一个生物单独存在的个体。

–例如,人类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

2.种群–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内的个体总和。

–例如,某个森林中所有的松树是这个种群的一部分。

–基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能够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4.遗传–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将自身的遗传信息传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遗传变异。

5.环保–环保是指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保护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四、判断题1.√2.×3.√4.×5.√五、实验题实验一:调查居住地附近的植物和动物实验目的:了解居住地附近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及数量。

实验步骤:1.选择一个适合的时间,例如早晨或傍晚,在居住地的户外环境中进行调查。

2.用放大镜观察鲜花、树叶等植物的细节,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植物。

3.用望远镜观察鸟类、昆虫等动物的行为,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4.记录调查结束时的时间和天气条件。

•在调查中,我发现了几种常见的鸟类,例如麻雀、喜鹊等。

•我还观察到了一些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粉的场景。

•调查结束时天气晴朗,温度适宜。

实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居住地附近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在不同的时段可能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实验二:观察酵母菌的生长过程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过程。

•酵母菌培养皿•酵母粉•蔗糖溶液•酵母菌培养基实验步骤:1.将酵母菌培养皿分为四组,每组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基。

2.在第一组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观察酵母菌在含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3.在第二组中不加入蔗糖溶液,观察酵母菌在无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

第⼀单元⽣物和⽣物圈第⼀章认识⽣物第⼀节⽣物的特征基础练习1.D 2.B 3.C 4.A 5.B 6.D 7.A 8.B 9.B 10.B能⼒提⾼11.C 12.C 13.(1)⽣长与发育现象。

(2)⽣殖现象。

(3)遗传现象。

(4)变异现象。

(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1)⽣物能⽣长和繁殖。

(2)⽣物的⽣活需要营养。

(3)⽣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15.⽣物有:⽼树、昏鸦、瘦马、⼈;⾮⽣物有:⼩桥、流⽔、⼈家、古道、西风、⼣阳、天涯。

拓展练习16.是⽣物。

证据是能够吸收⼈们排除的⼆氧化碳,利⽤阳光,使⾃⾝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

它还能利⽤⼀分为⼆的⽅式进⾏繁殖,⼀昼夜产⽣ 2~3代。

第⼆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物基础练习1.A 2.A 3.B 4.B 5.C 6.D 7.A 8.B 9.A 10.A能⼒提⾼11.D 12.C 13.A—b, B—c, C—a14.(1)植物:银杏树、海带、⽩菜;动物:鲫鱼、奶⽜、蚂蚁;其他⽣物:⽊⽿、⼤肠杆菌。

(2)⽔⽣⽣物:海带、鲫鱼;陆⽣⽣物:银杏树、⽊⽿、奶⽜、蚂蚁、⽩菜、⼤肠杆菌。

15.答案提⽰:近视率=近视⼈数÷班级⼈数×100%拓展练习16.(1)调查⽬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们⽣活中的作⽤及如何防⽌宠物向⼈类传播疾病。

(2)调查⽅式:采⽤访谈法、查阅资料等。

(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案:①制订调查计划;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⑤归类、整理分析。

第⼆章了解⽣物圈第⼀节⽣物与环境的关系基础练习1.D 2.A 3.B 4.A 5.C 6.A 7.D 8.A 9.D 10.C。

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带答案电子版七年级下

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带答案电子版七年级下
含碘丰富的食物 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预防老人骨质疏松症
5、举例说明人体缺乏维生素可能会引发的疾病。
例如,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人体对钙、磷元素的吸收,分患佝偻病等。(缺乏维生素A会使人皮肤粗糙,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会使人患神经炎、脚气病等;缺乏维生素C,会使人患坏血病、骨骼脆弱、骨坏死等)
思维拓展
A、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B、 睾丸和卵巢C、 精子和卵子D、 前列腺和子宫
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青春期身高和体重显著增长。√
(2)青春期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速度加快。√
(3)青春期的代谢速度逐步减慢。×
3、人生是美好的,对人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古今中外不乏赞美之词以抒发对生命的热爱。你能用熟悉的赞美之词完成下表吗?
2、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 、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3、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
A、夜盲症B、坏血病C、贫血症D、 佝偻病
4、将下列食物与其作用用直线连起来。
含钙丰富的食物 预防贫血症
含铁丰富的食物 预防儿童佝偻病
(2)根据模型所示,甲表示呼气过程,乙表示吸气过程。在甲图中,“膈肌”呈舒张状态,在乙图中,“膈肌”呈收缩状态。
思维拓展
一位学生怀疑服用的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不会被消化,就将一粒胶囊放入水中浸泡,24h后,胶囊膨胀了很多,但是没有被溶解。因此,他得出结论:这种胶囊在人体内不可能被消化,因而难以发挥药效。他的结论对吗?
他的结论不对,因为水中没有消化液,而人体消化液中的各种酶能溶解胶囊。
9-3 P39
1、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是( )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2)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2)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2)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 观察如图的人体生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吗?(2)说出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高峰期。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下面各种人体器官中,属于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是()A.心脏B.肺C.骨D.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同学们登高远眺,心旷神怡。

与人体登山运动无关的系统是()A.生殖系统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D.内分泌系统人体由哪些系统组成?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在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在不同发育阶段会出现﹣﹣定的变化,骨的特性也有所不同。

请完成下表,并结合表格说明在人的不同发育阶段要注意哪些问题。

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蔬菜 B.瘦猪肉 C.稻米 D.肥猪肉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A.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A.夜盲症B.坏血病C.贫血症D.佝偻病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将下列食物与其作用用直线连起来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2)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答案】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而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不一致婴幼儿期;青春期【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解析】青春期的年龄段通常是指大约10到20岁之间。

是人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

【解答】从图中可看出,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一致,从一出生到青春期才趋于平稳,而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不一致,生殖系统在青春期之前发育平缓,而到青春期迅速发育。

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册答案第一章:细胞的特点1. 什么是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的最小功能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物质;细胞核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3. 细胞的特点是什么?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能独立生存和繁殖;细胞具有稳定的内环境,通过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细胞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第二章:细胞的能量转化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如葡萄糖),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什么?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3. 什么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细胞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过呼吸作用,细胞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4. 植物和动物的能量转化方式有何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得植物能够自行合成有机物质。

而动物则通过食物摄取和呼吸作用获取能量,无法自行合成有机物质。

第三章:遗传与进化1. 什么是遗传?遗传是物种传代的过程中,物种个体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现象。

2. 遗传的基本规律有哪些?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物质的分离和组合、杂交和突变。

3. 什么是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由DNA组成。

4. 进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进化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

在自然界的竞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逐渐进化。

第四章:植物的组成和生长发育1.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哪些?植物的基本组织包括:表皮组织、导管组织、基本组织和分化组织。

2.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怎样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课后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吸入气或呼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其他气体2.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选项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3.人在患重感冒时,鼻腔阻塞,往往要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说明了()A.空气中的水分全部被口腔吸收了B.感冒病毒使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了C.鼻腔中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D.口腔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4.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5.人们能够发音是因为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震动了()A.鼻B.咽C.支气管D.声带6.下列器官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是()A.口腔B.鼻腔C.咽D.喉7.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A.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B.肺泡的弹性C.气体分子的扩散D.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8.肺与外界间要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间要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间也进行气体交换.可见气体无处不在,下列关于气体交换结果表示正确的是()A.B.C.D.9.人体的呼吸系统组成包括()A.呼吸道、肺B.气管、肺C.鼻、喉D.鼻、咽、肺10.在奥运赛场上,马拉松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的体温会升高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员太热了B.呼吸的频率加快,释放的能量多C.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多D.血液流动过快1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 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12.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呼气B.乙表示吸气C.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D.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13.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课后练习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课后练习

《血液》课后练习1.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3.人体内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作用的血细胞是A.血小板 B.白细胞 C.红细胞 D.以上都不是4.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作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时,是根据()的数据高于正常值来作出判断的。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 D.血小板5.细胞结构中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A.神经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成熟的红细胞6.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请问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载血细胞B.运输氧气C.吞噬病菌D.止血和凝血7.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8.下表是某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红细胞 3.5~5 ×1012/L 3.8 血小板100~300 ×109/L 220 血红蛋白110~150 g/L 130 血型// A型⑴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该同学可能患有_____ 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

⑵若某人的血清与该同学的红细胞能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可能是__ _______血型。

⑶若该同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定的 物质来消灭该病毒。

通过给易感者接种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他(她)在健康状况下获得针对乙肝的特异性免疫力。

9.右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用图中番号回答)。

① 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 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后练习(解析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后练习(解析版)

第一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小明常背单肩书包造成双肩发育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A.有机物含量不到1/3B.有机物含量超过1/3C.有机物和无机物相等D.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2.血液流经下列器官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A. 甲和乙B.乙和丁B.C.甲和丙 D.乙和丙3.终尿和原尿的最大区别在于,终尿中()A.不含葡萄糖B.不含无机盐C.不含尿素D.不含水4.如果某人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体D.肾小管5.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血液中的无机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B.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C.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6.下列血管的血液中,含废物尿素最少的是()A.肺静脉B.上腔静脉C.肾动脉D.肾静脉7.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单位:克/100毫升):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液是血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c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被重吸收C.因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D.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尿蛋白8.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所含的物质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明显减少B.尿素明显减少C.葡萄糖明显减少D.血细胞明显减少9.下表是某正常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检测数据,其中表示葡萄糖的是()A.AB.BC.CD.D10.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肾形成尿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肾小体由③和④组成B.血液经过②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C.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D.④的重吸收功能使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进入⑤内二、填空题11.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肾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及答案解析(珍藏版):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及答案解析(珍藏版):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体的通道B.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C.对空气起清洁作用D.气体交换的场所2.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尘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4.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呼吸道B.支气管C.肺D.气管5.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A.鼻腔内有异物,堵塞了鼻腔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6.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⑤7.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泡被血块堵塞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D.婴儿肺的质量大8.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是()A.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C.鼻腔内有鼻毛D.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9.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A.气管B.口腔C.咽D.喉10.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A.灭菌B.温暖空气C.湿润空气D.过滤空气11.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掉入气管,其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有利于保护声带C.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由咽误入气管D.唾液腺分泌唾液减少12.舌的味觉和鼻的嗅觉是密切相关的,感冒时吃东西觉得没有味道,其原因是()A.因鼻腔堵塞而味觉失灵B.因鼻腔堵塞而味觉变得不敏感C.因空气通过鼻腔太少而味觉失灵D.鼻粘膜充血肿胀,嗅觉细胞感受不到香味的刺激13.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有“C”形软骨支架B.肌肉较松弛C.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14.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5.吸入“二手烟”危害极大,烟雾通过呼吸道的顺序是①鼻②支气管③喉④咽⑤气管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③②④16.如图是呼吸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呼吸系统由____和[1]肺组成。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好好做七年级生物课后练习。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想一想,议一议黑猩猩会变成人吗?你会怎样回答图中小朋友的问题呢?答:黑猩猩不会变成人。

观察与思考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答: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答:由于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

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

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旁栏思考题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

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使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森林一部分消失了,形成草原。

这些环境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生活在森林树上的部分古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面,为了获取食物,他们要用下肢支撑身体,用前肢去抓取、捕捉食物,逐渐以直立行走方式适应平地上的生活。

练习1、(1)×(2)√(3)√2、A3、答:一千多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东非大裂谷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来到地面生活,是人类起源成为可能,这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在群体的交流合作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后习题(带解析)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后习题(带解析)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选择题1.下列与保护视力和听力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越好B.下课后到室外远眺几分钟C.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D.用耳机听音乐,声音不宜过大2.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咀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防止打瞌睡B.帮助呼吸C.保持口腔卫生D.保护鼓膜3. 如图是人耳结构图,图中能将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的是()A. ①听小骨B.②鼓膜C.③半规管D.④耳蜗4.正常情况下,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_____,眼球的前后径_____。

()A.过小过长B.过小过短C.过大过长D.过大过短5. 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近视,其原因是用眼时间过长,使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无法恢复。

该结构是图中的()A. ①角膜B.②晶状体C.③玻璃体D.④视网膜6.手机蓝光是一种可见光,它的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穿透眼球直达眼球内部的感光部位,对其造成伤害。

该部位是()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视神经7.人耳的结构中有听觉感受器的是()A.耳郭B.耳蜗C.鼓膜D.半规管8.我国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以加强全民爱耳意识,关注耳健康。

听觉感受器位于耳的()A.耳廓B.外耳道C.鼓膜D.耳蜗9.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大脑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大脑10.下列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鼓膜能够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C.进入黑暗的山洞中,人的瞳孔会扩大D.晕车和晕船与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有关11.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6.3%.认识眼的结构与功能、科学用眼,有利于预防近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答案,,xx坚韧是做七年级生物课本练习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想一想,议一议答:剧烈运动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氧的需要量大,这时心率加快,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更多的氧运输到组织细胞以满足细胞对氧的需要,同时也能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运走。

运动员由于运动较多,心脏得到了较多的锻炼,功能更强,每次搏动时射出的血液较多,因此平时较少次数的心跳送出的血液就能满足肌体对氧的需求。

观察与思考心脏的结构1、答:心脏比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因此,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到心室。

因此,与心室与心房各自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就比心房的壁厚。

同样的道理,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

左右心室与它们所承担的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3、答:左心房与左心室相连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连通。

左右两侧的腔是互不连通的。

4、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种瓣膜只能朝心室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同样,心室与动脉之间也有瓣膜,这种瓣膜只能朝动脉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总之,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血液循环1、答: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或下腔静脉→右心房。

从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答: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的过程是体循环。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我们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通常用手掌的外侧边缘迅速轻敲受测同学的()A. ①处,因为①中存在该反射弧的感受器B.②处,因为②中存在该反射弧的传入神经C.③处,因为③中存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②处,因为②中存在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2.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B.该过程参与的神经中枢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感受器3.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立刻进入教室,这一过程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D.脊髓4.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B.大雁南飞C.鹦鹉学舌D.老马识途5.在学校,当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会跑回教室,关于这种反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6.“杯弓蛇影”和“婴儿吮吸”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大脑皮质;脊髓B.大脑皮质;大脑皮质C.脊髓;脊髓D.脊髓;大脑皮质7.“吃梅止渴”和“望梅止渴”的反射类型分别是()A.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8.人体的神经调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能够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D.脑干里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所以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9.下列属于人类特有反射的是()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B.吃话梅引起唾液分泌C.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D.看漫画书时哈哈大笑10.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A.有蚊子叮咬时用手拍打B.手触碰含羞草,它的叶子会卷起C.碰到烫馒头,手立即收回来D.听到上课铃声后回到座位二、填空题11.某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看着美味佳肴,唾液分泌增加,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______。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题及答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B、长臂猿C、猕猴D、狒狒3、用你所知道的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知识,简要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4、请你查阅资料,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除了化石的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科学家形成了哪些观点?5、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A、睾丸B、阴茎C、输精管D、阴囊2、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3、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腹腔4、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子宫内膜B、输卵管C、羊水D、胎盘5、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

这位孕妇身体的各部分增重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分析这个表中的数据,说说你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的人认识。

第三节青春期1、下表是青春期各项发育指标的出现顺序。

这个表是科学家分析研究了许多人之后归纳出来的。

对于每个男孩或女孩来说,与表中的各项指标相比,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只要差异不大,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请你对照这个表,分析自己的发育情况。

如果有疑问,可以请教家长、老师或医生。

2、通过阅读报纸、期刊、书籍和互联网等,了解除了课文已经讲述的之外,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还应当注意的事项。

3、如果你是男生,当你发现有的女生因为月经而发生情绪变化,甚至还影响体育锻炼或劳动时,你应当怎样对待它们?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下表列出了A 、B 、C 、D 、E 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1)根据上表可以知道,食物____有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____能提供较多的能量;食物____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后练习答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61、(1)×(2)√(3)√2、A3、答:一千多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东非大裂谷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来到地面生活,是人类起源成为可能,这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在群体的交流合作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

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结构,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人类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及语言能力;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着环境,成为生物圈中的最强者,生物圈的面貌已由于人类活动而大大改变,这说明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4、答:实验研究法:对人与黑猩猩、猕猴、酵母菌、小麦等生物的细胞中所含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对比,发现构成该物质的氨基酸数目及种类,在人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别为零,而在人与其他几种生物之间有差别,其中与小麦的差别较大。

由此得出结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而上述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远的是小麦。

5、答: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

近几千年来,人类活动对猿类生活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猿类成为珍稀濒危的物种,因此,人类应该理智地运用自己改造生物圈的能力,保护自然环境,建立现代类人猿保护区,使类人猿能够在生物圈中生存发展下去第二节人的生殖P121、A ;2、B ;3、C ;4、D。

5、答: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孕妇怀孕期间增加的14kg体重中,孕妇自身贮藏的营养物质只增加2.5kg,胎儿为4 kg,而胎盘、羊水、子宫、乳腺及增多的血液等都是为胎儿提供的物质支持。

因此说母亲在怀孕期间为更好地为胎儿提供生长发育的物质,身体和生命活动的负担都增加了许多。

从表中数据还可以了解到,胎儿生长发育所需求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母体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说明我们还是胎儿时就与生物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第三节青春期P171、答:略。

2、答: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还包括性心理健康,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一些男孩有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现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一些女孩子有痛经的现象。

以及正确对待性自慰等问题。

3、答:作为一名男生,应该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对待女生来月经这一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应嘲笑因月经来潮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或重体力劳动的女生,应当关心她们,热心帮助她们。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的营养物质P241、(1)B;A;E;(2)答:由于食物D中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的含量极少,并且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所以如果长期将食物D作为主要食物,人体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夜盲症、坏血病、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等病症。

2、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可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水———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无机盐———人体如果缺少这类物质,就可能会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糖类———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维生素——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摄取的有机物脂肪———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P31技能训练1、答: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答: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3、答:D代表小肠,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练习:1.略2、答:五种消化液中,胆汁、胰液、肠液都进入小肠,共有3500ml,所以小肠内消化液最多。

3、答:略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P36练习 1、(1)×;(2)×;(3)√;(4)√。

2、C3、答:这种说法不科学。

蔬菜水果上有“虫眼”,不能证明蔬菜、水果没有喷洒过农药。

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可能是蔬菜、水果长虫后才打了农药,也有可能是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

4、答:不能。

这是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P44练习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2、答: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入肺部。

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3、答:感到口干舌燥。

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

用嘴呼吸不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如用鼻呼吸好。

4、答: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

这些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细菌、病毒在“旅途”中的遭遇,可参照教材42~43页内容回答。

5、答:这些“条条框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例如,不要随地吐痰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可以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否则可能引起剧烈咳嗽甚至危及生命,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声带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P481、(1)答:在相同时间内,坐、散步和睡眠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少。

游泳、慢跑、踢足球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多。

依据是教材第48页的表格中耗氧量数据。

(考虑到还有无氧呼吸供能,因此,对于较激烈的运动,不能仅以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来确定耗能多少。

)(2)答: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是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

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

2、(1)答:左图同右图相比,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较缓和。

(2)答:左图可能反映睡眠或散步,右图可能反映剧烈的运动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P54练习 1、血液成分主要功能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体内产生的废物以及激素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些可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与保护作用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2、答: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以及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3、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增加,能加强对氧的运输,使机体适应低氧的环境。

4、答:白细胞有吞噬病菌的功能,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很可能是机体某部位有炎症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P591、(1)×;(2)√。

2、血管结构特点功能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输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3、答:针刺入的是静脉。

选择静脉注射是因为多数静脉分布的比较浅、管壁壁较薄、弹性较小,这些都有利于针的刺入。

静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入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针刺部位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的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流动,血管由于血液比较多而鼓胀起了,从而便于针刺入。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P661、上腔或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肺静脉肺动脉右心室左心室主动脉2、答: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在体循环中,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供细胞利用,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答:缺乏锻炼的人,心脏壁的肌肉不够发达,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不强,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不够多,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数才能勉强满足肌体的需要。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P711、答:同型血;O型;A型或B型。

2、答:无偿献血的好处:略。

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因此,健康成年人每次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3、答: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数量过低而导致的,因此输入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761、(1)×;(2)×;(3)√。

2、(1)答:运动这一天同完全休息这一天相比,散失的水量要大许多。

因此,人们运动时应当多喝一些水。

(2)答: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汗液蒸发时能吸收人体较多的热量。

汗液分泌多,体内散失的热量就多些。

由于运动时水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3)答: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通过呼吸散失的水量相应地就会增加,与此同时,由于运动时人的体温略有升高,此时呼出气体中的水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851、(1)×;(2)×2、答: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大脑皮层中的一定区域。

3、答:略。

4、答:略。

5、答:左图显示无障碍通道,盲人有优先通过的权力。

无障碍通道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和保障。

右图显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帮助聋人看懂电视画面,感知有关的信息。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P901、答:神经元出了细胞体外,还有很多突起。

长的突起的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它们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是神经末梢。

各神经元突起的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神经元的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信息)相适应的。

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是神经末梢。

各神经元突起的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神经元的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信息)相适应的。

2、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脊髓能对外界活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3、答:B。

4、答: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容易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的情况主要有:外来的撞击和打击等;自己不慎出现的摔伤、磕伤和碰伤等;强光和噪声等刺激以及吸烟和喝酒等不良嗜好;开夜车、用脑过度、不能保证睡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