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精装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I)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

由此可见( )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封“诸妇”以藩屏商王朝的统治2.《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表明( )A.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B.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C.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 D.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 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B.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C. 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D. 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4.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B. 内阁大臣等同于宰相C. 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D. 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5.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

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

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B.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C.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D.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6. 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

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g3wls(a8)xx.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栏的相应位置内。

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体现了()A.人人精通法律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2.“英国‘光荣革命’使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里的“办法”是指()A.发动宫廷政变B.剥夺国王的立法权C.实行民主共和制D.控制“行政专制”的办法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B.未来社会将消灭阶级对立C.工人群众的民主和自由诉求D.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4.德意志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其真正含义是()A.德意志境内的所有诸侯国被消灭B.统一帝国的建立应归功于军事上的胜利C.德意志统一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D.俾斯麦实行“铁血政治”5.“我们憎恶罗伯斯庇尔的断头台,也憎恶波拿巴的马刀,但我们要公正地评价他们。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运动的领袖维克多雨果“公正地评价”主要指他们()A.用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B.充当了人民主权的捍卫者C.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D.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6.“开战的真相往往不是一清二楚的,当事者双方常常各自有各自的说法。

不发表涉及国家外交的事实是理所当然的,帝国主义国家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

”以下史实与材料观点不相吻合的是()A.国民政府对日宣战B.日本进攻珍珠港C.德国进攻波兰D.苏联建立东方战线7.有人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

云南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

云南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

云南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20高三上·奉新月考)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 .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 .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 . 分封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 .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2.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中)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 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很踏实。

”D .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3. (2分) (2017高一上·高明月考) 有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 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 . 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 . 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4. (2分)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年畅谈政治。

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

”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

2020年8月份高三历史练兵(1) 精品

2020年8月份高三历史练兵(1) 精品

2020年8月份历史练兵(1)历史试题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秋战国,文化觉醒,百家争鸣。

回答1~2小题。

1.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B.荀子C.庄子D.墨子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儒学从汉代起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回答3~5小题。

3.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A.“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4.“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①主张“格物致知”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③5.《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

回答6~7小题。

6.“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7.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反映的是作者()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B.忧国忧民情怀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D.寄托自己的政治报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唯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2.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3.明清时期,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永佃”的现象。

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原有佃价与田主的,佃户无钱,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这种现象在当时较为普遍。

材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出现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佃户对地主人身依附弱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4.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来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学6.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

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均反映出(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学科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7.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1.西周时,丞相姜尚被封于山东。

后来因为管叔和蔡叔叛乱,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据此可推知A. 齐国始终拥有大国地位B. 西周在初期借助齐国稳定东方C. 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D. 齐国借西周内乱而强大2.张集馨,淸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

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

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

此亊例反映了在淸朝A. 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 B. 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C. 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D. 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3.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

明清这两种分封A. 背景相同B. 内容相同C. 对象不同D. 目的相同4.2017年是安庆建城800周年。

时任知府黄榦为了抵御金兵来犯,带兵筑城,时人谓之:“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结合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安庆建城在北宋时期B. 黄榦为武将,掌握地方军权C. 当时安庆归行省节制D. 黄榦在地方上受通判的制约5.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

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

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

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A. 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B. 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C. 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D. 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6.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

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

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

、河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8月联考试题

、河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8月联考试题

安徽省、河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8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面为考古学文化所见的晚商文化与先周文化分布示意图。

据图可推知,周灭商A.源于不同部族间的政治冲突B。

推动了区域文化之间的交融C。

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

铲除了商文化对中原的影响2。

《左传》载:晋襄公去世时,赵盾以年纪太小为由欲废太子而立公子雍,襄公夫人坚决反对,赵盾也担心国人反对,最终立太子夷皋为国君.楚平王去世时,令尹子常欲立子西,子西认为“王有适嗣,不可乱也”,太子壬最终继位。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嫡长子继承制仍在延续B。

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C。

王位继承方式逐渐增多D。

分封制度遭到了破坏3。

战国时期,有儒者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韩非子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

儒法思想具有互通性B。

实现国强民富成为士人共识C.法家更顺应时代潮流 D.儒家强调统治者应为政以德4。

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汉代登上后位并有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9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而没有临朝之名,却有干政之实的皇太后也不在少数。

汉代母后临朝政治的出现A。

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B。

基于刘氏诸侯王势力的强大C。

是君权至上的客观产物D。

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淡薄5。

魏晋时期,张季鹰做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提出“诗缘情"的思想,认为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言志”层面的讽喻教化,而是“陶性灵,发幽思”;陶渊明自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黑龙江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

黑龙江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

黑龙江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20·合肥模拟)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

“甥舅之国”的出现()A . 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B .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C . 进一步扩大了周代宗法体系D . 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2. (2分) (2020高一上·元氏期中)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 商朝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中国从此有了文字B . 周朝时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中国从此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C . 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 . 东汉以后书籍的主要材料为纸张,开始用卷、册作为计数单位3. (2分)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某班同学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必要性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下列观点较为合理的是()A . 只有实行行省制度才能消除地方割据B . 要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实行行省制度C . 只有实行行省制度才能加强君主专制D . 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要求革新地方行政体制4.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下图信息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A . 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B . 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C . 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D . 实为皇帝的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5.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成年女孩、一名未成年男孩、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

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 . 3票B . 2票C . 1票D . 4票6. (2分)(2020·合肥模拟) 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

2020年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0年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历史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3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

试题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Ⅰ和试卷Ⅱ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学考同学完成试卷Ⅰ(选择题前面25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第31、32题);共70分。

选考同学要求完成全部试题,共100分。

4.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将学校、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公元前1044年武王伐纣,纣王兵败自焚,殷贵族微子启“面缚衔璧”,向武王投降。

武王“投殷之后于宋”。

“宋”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赞颂周族祖先开拓之功的《生民》《公刘》《大明》等篇章出自《诗经》中的A.《风》B.《雅》C.《周颂》D.《商颂》3.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复归真朴。

下列项与该流派主张一致的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制天命而用之”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兼相爱,交相利”第1题图第4题图4.右图所示为古代中国人民在灌溉方面的一项伟大创举。

该创举最早出现于A .四川盆地B .岭南地区C .关中地区D .吐鲁番盆地5.古代中国某时期将全国划为若干监察区域,每个区域秋天派一名官员,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地方政治。

该官员是A .刺史B .监御史C .御史大夫D .提点刑狱司6.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生产方式,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右图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产生于A .春秋战国B .西汉C .东汉D .魏晋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四)(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四)(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四)(含解析)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80小题)1.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

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

这类做法A. 导致战国七雄局面形成B. 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C. 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D. 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体现的是士的选拔不在看重血缘关系,表明贵族政治开始走向崩溃,C 选项符合题意。

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是诸侯相互战争的结果,A 选项排除。

秦朝完成的国家的统一,B 选项排除。

百家争鸣属于思想领域上的变化,D 选项排除。

2.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春。

(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A. 厉行轻罪重罚B. 保留原始习俗C. 条文细密完备D. 维护伦理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

”“殴大父母(祖父母),黥黥为城旦春。

”说明秦统治者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已认识到道德在保障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故D 项正确;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

”说明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的是伦理道德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原始习俗的作用和法律条文的完备,故BC 项排除。

3.春秋时期,在用人制度上,鲁国一方面坚持“非吾族类,其心必异”的“亲亲”原则,另一方面开始实行“尚贤”的措施,即选拔平民中的贤人做官。

这表明鲁国A. 选官制度比较完备B. 新兴地主势力壮大C. 儒法两家斗争激烈D. 传统秩序面临解体【答案】D【解析】A选官制度比较完备的说法不正确,排除;材料涉及的是用人制度的变化,不能得出地主阶级势力强大与否的结论,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C说法不正确;材料“选拔平民中的贤人仕官”对传统的等级秩序形成了极大的冲击,D符合题意。

广东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

广东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

广东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周代王位继承制度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

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A . 年龄长幼B . 贤良优次C . 出生贵贱D . 血缘亲疏2. (2分) (2020高一上·许昌月考) 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

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期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

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

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 . 加强了君主专制B . 拓展了中国疆域C . 推动了官僚政治D . 实现了国家统一3. (2分) (2018高一上·湛江月考) 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

这一变化表明()A . 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B . 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C . 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D . 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4. (2分) (2019高三上·汕头期中) 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人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 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B .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 . 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D . 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5. (2分) (2016高三上·浙江模拟) 某同学对古希腊城邦有如下评价:“①希腊城邦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②工商业的相对活跃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

③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福建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I)卷

福建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I)卷

福建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共15题;共45分)1. (3分)(2020·榆林模拟)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

具体如下: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 礼制形式渐趋规范B . 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 . 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 . 儒家学说地位上升2. (3分)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③买到越窑的青瓷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3. (3分)(2018·浙江模拟) 考古中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

《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 . 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 .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 . 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D . 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4. (3分) (2019高二上·广安月考)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该书在很大程度上()A .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 . 质疑孔子的权威D .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5. (3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 .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 .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C . 才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D .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6. (3分) (2017高一上·荣成月考)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是在()A . 鸦片战争后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 甲午中日战争后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7. (3分) (2019高三上·通榆月考)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青海省2020版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试卷(II)卷

青海省2020版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试卷(II)卷

青海省2020版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

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 . 违背人伦礼仪B . 不利于社会进步C . 有利于凝聚宗族D . 重视尊卑贵贱2. (2分)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

这说明()A . 贝用于占卜B . 贝用于祭祀C . 贝是装饰品D . 贝是货币3. (2分)(2020·兖州模拟) 先秦时期,外交“辞令”的发展经历了由群策群力到个人随机应变的发展过程,甚至出现了专供辩士们学习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

这反映了先秦时期()A . 社会转型的大趋势B .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C . 诸侯之间征伐不断D . 各国交往日益频繁4. (2分)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B . 佛教的广泛传播C . 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 .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5.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这些人组成内朝。

汉朝的内朝与明朝的内阁的相同点是()①都具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②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③都是处理全国政务的法定行政机构④都能够参与决策军国大事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④D . ①③6. (2分)我们从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A . 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 . 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C . 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 . 东汉时期有用耦犁耕作的技术7.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徐、利相识再相知,中西合璧成伟业,译文句句见真功,千古名著映神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8分)1.西周的封国与夏商时期的封国不同,不是在原部居地上就地册封,而是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样封国内不仅有不同氏族宗族的居民,而且由外迁入受册封者的氏族统一管理,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A.对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起着制衡作用B.使夏商以来的血缘族体逐渐走向瓦解C.使边远和新征服的地区同内地周文化一致D.使封国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发挥了作用2.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经书”;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子书”.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B.新兴儒学对经学的冲击C.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 D.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3.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阐述了黄帝是秦汉以前历代帝王的共同祖先,并将秦、楚、越以及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共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这种历史撰述( )A.是对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录B.论证了宗法分封制度的合理性C.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D.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新儒学思想4.表1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据此可知( )A.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5.表2 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进士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明经81 63.3 18 14.0 29 22.7 128制科88 65.7 10 7.4 36 9 134据此可知唐代( )A.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B.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C.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D.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6.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A.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B.加剧了土地兼并C.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D.刺激了人口南迁7.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8.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9.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10.表3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秦6位两宋121位西汉47位明4位唐182位清0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B.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C.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D.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1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12.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 )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13.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徐树铮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酒店经理听后认为徐树铮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 )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B.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区别明显C.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D.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14.1964—198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4个,扩建了70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A.制约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B.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受到了中国外交环境的影响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5.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16.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17.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B.越南战争爆发C.苏共“二十大”召开D.朝鲜战争停战18.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xx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19.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xx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20.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21.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22.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23.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24.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当时全国屯田992屯,关内、陇西与河西三道占584屯.西北屯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免输之劳.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作出多项开发西北的决议,包括移民屯垦,发展农工牧业、矿业、水利、交通等.1932年,西北问题研究会成立,《西北问题季刊》等杂志涌现.行政院与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联合成立办事处,并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933年,西安集成三酸厂(硫酸、盐酸、硝酸)成立,带动了制革、印染、矿冶、火柴、造纸等工业的发展.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至西安,从西安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也相继通车.1936年,商办大华纺织厂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1938年,内迁陕西的企业以面粉加工、棉毛纺织、火柴制造等为主.1941年,西北经济研究所成立,一批学者提出物资调节和优化物价统制等办法,还对各种经济门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还注意到要协调各行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土地的利用,土地的改良等.——摘编自王红岩《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等资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西方中国观的变迁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19世纪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20世纪初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27~2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28.[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2年5月,苏联和英国签订《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缔约双方保证在对德国以及对伙同德国进行侵略战争行动的欧洲国家作战中,彼此给予军事及其他各种援助与支持;绝不与德国或伙同德国进行侵略战争行动的任何欧洲国家进行谈判或缔结停战协定或和平条约;缔约双方顾及每一方的安全利益,同意在再建和平以后,密切友好合作,以组织欧洲的安全与经济繁荣;遵照绝不为自身追求领土扩张及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两项原则而行动;绝不缔结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同盟,或参加反对另一方的任何集团;在战后互相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概括《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的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签订《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的意义.(6分)29.[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作为国民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廖仲恺排除了国民党右派的种种阻挠,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政策.他提出:“我们不独要革军阀与帝国主义者的命,我们并且要革‘反革命派’的命,这才是彻底的革命工作.”在他看来,全世界只有俄国解决了社会制度问题,中国“若能够有所树立,除非是建一社会主义的国家”.他坚信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国民党起死复生,成为“一个新生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想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他还认为:“占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农工阶级,那一派人替农工阶级打消压迫他们的力量,便是革命派.反而言之,凡与军阀帝国主义者妥协,并压抑农工的人们,便是反革命派.”——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党“一大”后廖仲恺的主要主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廖仲恺对国民革命的贡献.(6分)仙桃中学20xx届高三年级8月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D A A B B D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A答案 A C C C A BC题号21 22 23 24答案 C B D A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28、29题15分,共52分)25(1)原因: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的推行;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每点2分,共10分)(2)特点:经济发展与战争形势密切相关;国民政府主导并实行统制经济;科研舆论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重化工业与民生工业均有发展;开始关注西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每点2分,共10分) 历史作用: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人口大量西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为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3分)26(12分)示例一:论题:明清时期到19世纪西方中国观的变迁.阐述:①16到18世纪:明清社会较为稳定,国力相对强盛,而西方社会激剧变化,国力有较大反差;此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认为可从中国得到借鉴与学习.②19世纪:晚清社会落后,国力衰败,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西方人的殖民心态,有歧视中国之嫌.结论:明清时期到19世纪西方中国观由开明中国变为衰败中国,其变迁受力量对比和主观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示例二:论题:20世纪初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阐述:①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人的殖民心态,有歧视中国之,贴上了脏乱差等标签.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坚持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西方人的认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结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中国观由落后中国变为英雄中国,其变迁受国际环境、中国作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示例三:论题:明清时期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阐述:①16到18世纪:明清社会较为稳定,国力相对强盛,而西方社会激剧变化,国力有较大反差;此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认为可从中国得到借鉴与学习.②19到20世纪初:晚清社会落后,国力衰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西方人的殖民心态,有歧视中国之嫌.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坚持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西方人的认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结论:西方中国观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变迁受力量对比、国际环境、中国作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示例四:论题:国力与中国形象示例五:论题:国际舆论环境与中国形象27.(15分)(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3分);整顿地方吏治(3分).(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3分);监察体制完善(3分);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3分).28.(15分)(1)内容:①军事和经济上相互支持;②绝不与德国及其同伙妥协;③战后合作,维护欧洲安全与繁荣;④提出战后秩序的基本原则.(每项3分,答出3项即得满分)(2)意义:①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3分);②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3分).29.(15分)(1)主张:①坚决反帝反军阀(3分);②以社会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3分);③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3分).(2)贡献:①继承发展了新三民主义(2分);②推动了三大政策的执行,维护了国共合作(2分);③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