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卷4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内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国内生产总值2、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中: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购买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D、购买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
3、计入GDP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算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神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中的注入因素是A、投资;B、储蓄;C、净税收;D、进口.5、政府支出乘数A、等于投资乘数B、比投资乘数小1C、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E、以是说法都不正确6、在以下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
7;B、边际储蓄倾向为0.2;C、边际储蓄倾向为0。
4;D、边际储蓄倾向为0。
3。
7、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
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国民收入A、增加100亿元;B、减少100亿元;C、增加500亿元;D、减少500亿元.8、如果政府支出增加A、对IS曲线无响应B、IS曲线向右移动C、IS曲线向左移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政府税收的增加将A、对IS曲线无响应B、IS曲线向右移动C、IS曲线向左移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A、投资大于储蓄;B、投资小于储蓄;C、投资等于储蓄;D、无法确定。
11、当经济中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2、一般地,在IS曲线不变时,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百姓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打扮,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糊口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百姓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百姓生产总值与人均百姓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一)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4

第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M1与M2:都是美联储计算货币存量的指标,M1是指通货加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和其它支票性存款,被称为狭义的货币;M2是指加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储蓄存款以及小额定期存款,被称为广义的货币。
M1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没有利息。
M2有利息但不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M1与经济关联性强,而M2与货币政策关联性强。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显著的上涨。
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分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
3、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速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以极高的、完全失去控制的速率持续上升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物价总水平每月以50%以上的速率持续上升,为恶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较为少见,它往往发生在战争期间或战后初期。
20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都曾出现这种物价上涨率数以亿计的急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政府大规模地滥发货币造成的,但深层的原因往往是政府巨额财政赤字,因此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最终还要依赖于财政政策的改变。
在恶性通货膨胀中,货币丧失储藏价值功能,而且至少部分丧失交换媒介的职能,公众尽管不可能完全放弃正在迅速贬值的货币,但要进行代价高昂的努力,以减少货币持有量。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B;3.B ;4. C;5. D ;6. B ;7. D;8. B;9. A ;10.C;11. A;12. C ;13. D ;14. B;15. C ;16. D;17. A;18. C。
三、简答题4、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四、分析与计算题1.解:支出法=16720+3950+5340+3390-3165=26235收入法=15963+1790+1260+1820+310+2870+2123+105-6=262352.解:(1)GDP=2060+590+590+40=3280(2)NDP=3280-210=3070(3)NI=3070-250=2820(4)PI =2820-130-220-80+200+30=2620(5)DPI=2620-290=23303. 解:⑴ 1990=652.5; 1995=878;⑵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95⑶计算1990-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90年=652.5/612.5=1,95年=878/795=1.114. 解:(1)S=DPI-C=4000-3500=500(2)用I代表投资,S P、S g、S F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 S g =T–g =BS,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 g =T–g=BS=-200。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
每题3分,共15分)1.国内生产总值2.平衡预算乘数3.流动性偏好4.基础货币5.充分就业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C.1700亿美元;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B.绝对收入理论;C.凯恩斯消费理论;D.永久收入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进出口效应;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MPC=0.9;B.MPC=0.8;C.MPC=0.75;D.MPC=0.7。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六、论述题: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65.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之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74.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来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穷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7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0.消费和消费支出有什么区别?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答案

(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
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500+4000=6300式中2800,500,4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答:不对。购买新机器属投资行为,不管这种购买使资本存量增加还是不变
7.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GNP增加了,因为这些人员原来领的失业救济金不计入GDP,而现在作为政府雇员领取报酬要作为政府购买计入GDP.
8.“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这一说法对吗?
答:对.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资本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
199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60+7×50+5.5×35+2.5+70=1245.5(美元)
(2)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50+5×35+2×70=1110(美元)
(3)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245.5/1110=112.2%
2. 如何理解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答: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的一部分。例如,进口1台价值10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5万美元的香水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15万美元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如果我们计算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这30万美元的进口减去,就会误把外国生产的GDP计作本国的GDP。因此,我们计算GDP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否则,我们就会犯多计算GDP的错误。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 B。
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
进口减出口2、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以下各项不属于投资的是()。
A。
厂房的增加 B。
人们购买土地C.企业存货的增加 D。
新住宅的增加3、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
边际消费倾向上升 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4、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
8 B。
边际消费倾向为0。
7C.边际消费倾向为0.9 D。
边际消费倾向为0。
65、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表明消费曲线()。
A。
向右下方倾斜 B.向正下方移动C.不是直线 D。
是直线6 、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 B。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 D。
以上都不对7、市场利息率提高,()。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
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
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8、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D。
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9、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
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
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10、由工资提高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需求拉动 B.成本推动 C.结构性 D.其他11 、一般地说 , 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12、朱格拉周期是一种()。
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1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是利息率()。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14 、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分别是().A.上升和上升 B.上升和下降C.下降和上升 D.下降和下降15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一、单选题1、失业率的计算是用(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2、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E )A、季节性失业B、自愿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3、如果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992年是125,在1996年是150,那么从1992年到1996年价格上升的幅度等于:( B )A、20%B、25%C、50%D、125%4、当价格以不同比率变化时要测量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一般观察:( D )A、相对价格B、机会成本C、、生产可能性D、价格指数5、假定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为8%,实际利率是( A )A、4%B、20%C、8%D、-4%6、通货膨胀是(A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得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量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7、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 )。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8、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9、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 A )。
A. 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B. 再分配效应和进出口效应C. 进出口效应和产出效应D. 产出效应和实际资产效应10、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 A )。
A. 高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B. 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C. 高于潜在GDP0.5个百分点D. 低于潜在GDP0.5个百分点。
11、中国当前的失业类型主要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12、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工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是(B)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混合性通货膨胀1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14、一国在一段时期内GNP的增长率在不断降低,但是总量却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该国处于(C)阶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判断题(对的写“T”,错的写“F”;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均真实GDP是平均经济福利(生活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
2.1963年美国的最低工资水平是每小时1.25美元,而2013年则为7.25美元,因而,在美国拿最低工资的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3.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然而,大多数所观察到的失业是长期的。
4.通货膨胀并没有降低大多数工人的购买力。
5.家庭决定把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6.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7.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是失业。
8.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9.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行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利率水平提高。
10.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列出并说明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2.解释企业通过提高它所支付的工资增加利润的四种可能原因。
3.是什么因素可能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三、应用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假设今年的货币供给是5 00亿美元,名义GDP是10万亿美元,而真实GDP是5万亿美元。
1.物价水平是多少?货币流通速度是多少?2.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而每年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产出增加5%。
如果美联储保持货币供给不变,明年的名义GDP和物价水平是多少?3.如果美联储想保持物价水平不变,它应该把明年的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4.如果美联储想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它应该把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四、计算与分析说明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有计算步骤,否则扣分)b.把2015年作为基年,计算各年的真实GDP。
c.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增长率各是多少?名义GDP增长率和真实GDP增长率孰大孰小?解释原因。
2.一个经济在产出低于其自然水平40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运行,而且财政政策制定者想弥补这种衰退性缺口。
宏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11c110.8 K G K I22.52T11c(c1(1t)t)1100.8.8(1(100.225)5)K TRc1c(1t) 10.80.8(1 0.25)2〔2〕4.解:根据,可得I=300时的均衡收入为y=(1000+300)/(1-0.8)=6500;当I=500时,y=7500,可见,均衡收入增加了1000亿美元。
当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收入从原来的6500增加到7500的过程中第1、2、3期收入将是:第1期收入=0.8×6500+1000+500=6700第2期收入=0.8×6700+1000+500=6860第3期收入=0.8×6860+1000+500=6988〔六〕简答题1、消费函数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决定消费的变量很多,但最具影响和决定意义的是收入水平。
消费函数集中研究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的趋势,这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许多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这种短期分析进展了修正、补充与开展,推动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开展,表达在杜生贝里〔J.S.Duesenberry〕提出的相对收入消费函数、莫迪格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和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的消费函数以及影响消费的利率、价格水平与收入分配等其他因素方面。
2、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总供给由消费和储蓄构成。
可采用两种方法来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法和投资—储蓄法。
前者根据均衡条件:Y=C+I,利用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I=I0〕来求得,并可通过消费加投资即总需求与450度线相交的方式在几何图形中得到表示;后者根据均衡条件:I=S,利用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I=I0〕来得求得,并可通过储蓄等于投资的方式在图形中得到说明。
(2021年整理)宏观经济学习题4答案

(完整)宏观经济学习题4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宏观经济学习题4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宏观经济学习题4答案的全部内容。
宏观经济学习题4答案一、选择题1-5:D;B;D;C;C6—10:B;D;B;D;B11-16:A;A;A;A;A;B二、分析讨论题:1.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哪一项随经济周期波动的更厉害些?朝哪个方向波动?答:政府为减少经济波动,往往运用财政政策作总需求管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都会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其中转移支付随经济波动更厉害些,并朝反周期方向波动.因为经济衰退时,失业津贴、贫困救济、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支出会自动增加;而经济繁荣时,这些支出会自动减少,而政府购买则变动较少,因为国防费、教育经费以及政府行政性开支等有一定刚性,不可能随经济周期波动很大。
2.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增加,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工程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营策略C. 整体经济现象D. 货币政策制定答案:C2. GDP是指()。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总值D. 国民生产总值答案:B3.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C. 经济增速放缓D. 失业率上升答案:B4.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减少失业率D. 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利率调整D. 国债发行答案:C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__________总和。
答案:购买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复苏、过热和衰退。
答案:扩张3. 货币乘数效应是指在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会通过银行信贷活动引起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的__________。
答案:变动4.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__________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答案:英国5. 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__________的情况。
答案:收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问题,包括总产出、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等。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2. 货币政策有哪些主要工具?答: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和直接信贷控制等。
通过这些工具,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调控经济活动。
3.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答: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升,购买力下降,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陷阱2、实际余额效应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国民生产净值二、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3、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6、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净出口=40亿元B.NDP=4400亿元C. GDP=3800亿元D.GDP=4800亿元8、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9、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宏观经济学》试卷参考答案

应试人应试人学号应试人所在院系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 分)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下列答题框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注:请务必将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其他地方的答案无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D A C A D C B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D B A B A A D D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C D C D C A D C1、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
A.货币数量论的提出B.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的建立C.《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D.货币主义理论的提出2、假定某国今年出售最终产品500亿美元,上年留存20亿美元,今年留作库存40亿美元,则可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亿美元。
A.500 B. 520 C. 540 D. 4803、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孩子的收入5、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7、直线性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自发性消费 B.总消费 C.收入 D.储蓄9、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随着收入增加()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10、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30亿美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20分)
1、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广义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
还包括( ABCD )
A.技术进步
B.结构优化
C.制度变迁
D.福利改善
2、在短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总需
求包括( ABCD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政府需求
D.进出口需求
3、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居民预期不能再高了,这时( BCD )
A.增加持币
B.增加持券
C. 债券价格将上升
D. 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
4、不符合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假设条件为( AC )
A.工人不存在货币幻觉
B.工人存在货币幻觉
C.工资有完全的伸缩性
D.工资没有伸缩性
5、属于经济增长劳动要素的有( ABC )
A.性别构成
B.就业人员的工时数
C.教育年限
D.资本存量的大小
6、下列哪些概念是存量( AC )
A.国民财富
B.国民收入
C.储蓄额
D.国内生产总值
7、三部门经济中不应包括( BD )
A.居民
B.国外部门
C.企业
D. 国外居民
8、消费和收入之间如存在线性关系,消费可分为( AC )
A.基本生活消费
B.住宅消费
C.引致消费
D.饮食消费
9、不包括在M1中的有( CD )
A.铸币
B.纸币
C.储蓄存款
D.定期存款
10、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CD )同方向变动
A.利率
B.货币边际收益
C.货币短缺的损失
D.未来的不确定性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所得税加政府转移支付。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3、通货——存款比率:公众手持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比率
4、国民生产净值
一个国家—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之后的净产值。
5、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均衡产出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的货币,它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将近易数量越大。
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越大。
(2)谨慎动机或称
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它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它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比。
2、简述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是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的扩张和收缩为特征。
特征:通常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它;产出下降;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
3、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答: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
购买股票只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
六、计算题(15分)
试计算:(1
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5300–500 = 48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c–i–g ,因此,净出口 nx
= 5300– 3300–1100–1000= -100 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赢余,T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
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有 T = BS + g = 100 + 1000 = 110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
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D=NNP–T = 4800–1100= 370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C=3700–3300 = 400亿美元.
七、案例分析题(10分)
1961年当一个记者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他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
虽然税收变动会对总需求有潜在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
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面临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
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投资于新资本的企业减税。
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力。
因此,通过较高的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较高的总供给增加生产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称的。
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自从1964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
正如布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
同样,当克林顿总统1993年入主白宫时,他的第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
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经济更快地从刚刚经历的衰退中复苏。
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了失败。
许多议员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晚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帮助。
此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期经济增长比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请分析上述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并阐述之。
上述文字说明了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政府通过使用特定的手段来实现政府所确定的目标。
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些政策目标之间是既统一有矛盾的关系。
其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和补充,如果配合得当,则可极大地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
上述文字主要说明了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