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卷4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20分)

1、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广义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

还包括( ABCD )

A.技术进步

B.结构优化

C.制度变迁

D.福利改善

2、在短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总需

求包括( ABCD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政府需求

D.进出口需求

3、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居民预期不能再高了,这时( BCD )

A.增加持币

B.增加持券

C. 债券价格将上升

D. 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

4、不符合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假设条件为( AC )

A.工人不存在货币幻觉

B.工人存在货币幻觉

C.工资有完全的伸缩性

D.工资没有伸缩性

5、属于经济增长劳动要素的有( ABC )

A.性别构成

B.就业人员的工时数

C.教育年限

D.资本存量的大小

6、下列哪些概念是存量( AC )

A.国民财富

B.国民收入

C.储蓄额

D.国内生产总值

7、三部门经济中不应包括( BD )

A.居民

B.国外部门

C.企业

D. 国外居民

8、消费和收入之间如存在线性关系,消费可分为( AC )

A.基本生活消费

B.住宅消费

C.引致消费

D.饮食消费

9、不包括在M1中的有( CD )

A.铸币

B.纸币

C.储蓄存款

D.定期存款

10、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CD )同方向变动

A.利率

B.货币边际收益

C.货币短缺的损失

D.未来的不确定性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所得税加政府转移支付。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3、通货——存款比率:公众手持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比率

4、国民生产净值

一个国家—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之后的净产值。

5、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均衡产出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的货币,它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将近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越大。(2)谨慎动机或称

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它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它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比。

2、简述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是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的扩张和收缩为特征。

特征:通常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它;产出下降;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

3、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答: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

购买股票只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

六、计算题(15分)

试计算:(1

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5300–500 = 48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c–i–g ,因此,净出口 nx

= 5300– 3300–1100–1000= -100 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赢余,T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

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有 T = BS + g = 100 + 1000 = 110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

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D=NNP–T = 4800–1100= 370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C=3700–3300 = 400亿美元.

七、案例分析题(10分)

1961年当一个记者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他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

虽然税收变动会对总需求有潜在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面临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投资于新资本的企业减税。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力。因此,通过较高的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较高的总供给增加生产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称的。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

自从1964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正如布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同样,当克林顿总统1993年入主白宫时,他的第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经济更快地从刚刚经历的衰退中复苏。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了失败。许多议员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晚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帮助。此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期经济增长比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请分析上述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并阐述之。

上述文字说明了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政府通过使用特定的手段来实现政府所确定的目标。

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政策目标之间是既统一有矛盾的关系。其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和补充,如果配合得当,则可极大地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上述文字主要说明了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