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PPT参考课件
下颌下腺后缘、二腹 颈内静脉后缘 肌后腹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颈 同IIA 阔肌、腮腺、二腹肌 后腹
颈内动脉内缘、斜角 同IIA 肌
12
III区 颈内静脉中组(舌骨体下缘-环状软骨下缘)
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部肿瘤
13
IV区 颈内静脉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胸骨柄上缘)
14
颈部淋巴结分区
1
概述
颈部淋巴结引流十分丰富,全身约有800枚淋 巴结,其中约300枚位于颈部。
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多为0.2-0.5cm,其不仅 接受头颈部器官的淋巴引流,也接受胸、腹、 盆腔及四肢的淋巴引流。
颈部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转移瘤、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结核等。
2
3
1991年颈部淋巴结分区
XB(枕淋巴结)
枕外隆突
V区上界(舌骨体上 缘)
乳突前缘、外耳道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外侧缘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
头颊肌、颞骨
头颊肌
25
26
IX 面颊淋巴结
27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
28
VIII 腮腺淋巴结
29
VIIB 茎突后淋巴结
30
XB 枕淋巴结
31
VIIA 咽后淋巴结
32
VII 椎前淋巴组: VIIA 咽后淋巴结;VIIB 茎突后淋巴结
VIII 腮腺淋巴组
IX 面颊淋巴组
X 颅底后组: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XB 枕淋巴结
5
I区 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位于舌骨体、下颌舌骨肌、下颌下腺后缘 以二腹肌为界内下方为IA区,外上方为IB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图 绿皮
上界 C1横突下缘
舌骨体下缘
下界 舌骨体下缘
前界 颌下腺后缘/二腹肌后腹后缘
后界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乳肌/颈阔肌/腮腺/二腹肌
外侧界 后腹内侧
内侧界 颈内动脉内侧/斜角肌
环状软骨下缘 胸乳肌前缘/甲状舌骨肌 后1/3 胸乳肌后缘
胸乳肌内侧
颈总动脉内侧/斜角肌
Grégoire V, et al.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4:110: 172-181
后界 枕LN前界-胸乳肌后缘 外侧界 皮下组织 内侧界 头夹肌(下)/颞骨(上)
斜方肌前(外侧)缘 皮下组织 头夹肌
Grégoire V, et al.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4:110: 172-181
VIII IX Xa
VIIa区和VIIb区LN区的边界
颈部淋巴结分区图谱
Grégoire V, et al.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4, 110:172-181
颈部浅淋巴结转移分区
VIII 区(腮腺内浅面) XI 区(颧弓) XI 区(颊部) XI 区(面部) Ia 区(颏下)
VIa 区(颈静脉前)
VIII 区(耳前) Xa 区(乳突)
胸骨柄上缘
胸乳肌内侧面/锁骨内侧面 斜角肌前缘(上)/肺尖、头 臂V、头臂干(右侧)、颈总A和 锁骨下A(下)
斜角肌外侧缘
颈总A内缘/甲状腺/斜角肌外缘/胸乳肌 VI(气管前区)的外侧/颈总A内
内侧界
内侧缘
缘
Grégoire V, et al.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4:110: 172-181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演示幻灯片
窝,斜向后下方;后腹起自乳突内侧,斜向前下;两个肌
腹以中间腱相连,中间腱借筋膜形成滑车系于舌骨
14
15
IA区
: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来自于 下唇,口底,下牙槽骨前部 。
前界:颏联合
外侧界:二腹肌前 腹内侧缘
后界:舌骨
16
IB区:
内侧界: 二腹肌前 腹外侧缘
后界: 颌下腺后缘
前界:下颌骨前缘
外侧界:下颌骨内缘、颈阔肌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 来自于 : 口腔, 颌下腺 鼻腔前部, 面部中央的的软组织结构,
17
颈阔肌肉:位于颈部 浅筋膜中,肌表面的深筋 膜,向上止于口角。 作用:拉口角向下, 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 褶
18
颈部淋巴结分区
II 区(level II)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位于颈内静 脉上1/3周围,相当于颅底 至舌骨水平。
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 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 肌所覆盖,上界为颅底,下 界为舌骨水平(临床标志) 或颈总动脉分叉水平(手术 标志)。
19
20
颈部淋巴结分区
II 区内有副神经穿过 ,以副神经为界将II 区分为两个亚区—— IIA和IIB区,副神经 前下方为IIA区,后上 方为IIB区。但从影像 学角度,建议采用颈内 静脉后缘作为ⅡA和 ⅡB的分界。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 后上方的为VA区,前下 方的为VB区。 VI区 内脏周围淋巴结, 或称前区。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8
颈部淋巴结 分区
I区 颏(ke)下及颌下区淋巴结 。
IA区 颏下淋巴结
IB区 颌下淋巴结
Ⅱ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作为ⅡA区 和ⅡB区的分界,前下方为IIA 区,后上方为IIB区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
淋巴结转移癌 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 程较长, 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 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 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 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 淋巴结肿痛明显。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 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 下:
第Ⅰ区(1evelⅠ):颈Ia区上 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 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 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颈 I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 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 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 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 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鼻咽癌患者往往在颈深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 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此外,人们不可忽视 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 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 道癌等。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Ⅱa组 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
Ⅱb组 颈内静脉后方淋巴结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 ,边缘清 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大致均匀( ↑)
鼻咽癌伴双侧颈下深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 以右侧明显,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
颈部淋巴结分区图-绿皮-2014
Grégoire V, et al.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4, 110:172-181
颈部浅淋巴结转移分区
VIII 区(腮腺内浅面) XI 区(颧弓) XI 区(颊部) XI 区(面部) Ia 区(颏下)
VIa 区(颈静脉前)
VIII 区(耳前) Xa 区(乳突)
II VIIa VIIb VIII IX Xb
Ia和Ib区LN区的边界
边界 Ia区(颏下组)
Ib区(下颌腺下组)
上界 下界 前界
下颌舌骨肌
颌下腺上缘,前面是下颌舌骨肌
舌骨下缘平面/下颌骨下缘/颌下腺 颈阔肌(二腹肌前腹下缘)
下缘
下颌骨前联合
下颌骨前联合
后界 舌骨体/下颌舌骨肌 上:颌下腺后缘;下:二腹肌后腹
Ia Ib III V VIa
III V VIa
IVa(颈深下组)和IVb(锁骨上区内侧组)区LN区的边界
边界 IVa区(颈深下组)
IVb区(锁骨上内侧组)
上界 环状软骨下缘
IVa区下缘(胸骨柄上2cm)
下界 前界
胸骨柄上2c 胸锁乳突肌前缘(上)或体部(下)
后界 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后缘
外侧界 胸乳肌内缘(上方)/外缘(下方)
皮下组织的表浅肌肉腱膜
内侧界 茎突和茎突肌肉
颊肌
Grégoire V, et al.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4:110: 172-181
Xa区和Xb区LN区的边界
边界 Xa区(耳后LN)
Xb区(枕LN)
上界 外耳道上缘
枕外粗隆
下界 乳突尖
V区上缘
前界 乳突前缘(下)/外耳道后缘(上) 胸乳肌后缘
最新最新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精品课件)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
Ⅲ区(Level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
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
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 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
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1、脏层间隙
2、颈动脉间隙 3、颈后间隙 4、椎旁间隙 5、咽后间隙
6、颈前间隙
Ⅰa区是一个位于中央的三角形区域,包括颏下淋巴结。引 流颌、下唇中部、舌尖和口底前部的淋巴结。是口底、舌 前、下颌骨前牙槽突和下唇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域。
Ⅰb区包括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突舌骨肌 和下颌骨体之间,接收来自颏下淋巴结、内眦、鼻腔下部、 硬软腭、上下颌骨牙槽突、颊、上下唇和舌前大部淋巴管。 口腔、前鼻腔、面中部软组织和下颌下腺肿瘤易发生这一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 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 下:
第Ⅰ区(1evelⅠ):颈Ia区上 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 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 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颈 I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 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 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 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 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淋巴结转移癌 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 程较长, 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 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 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 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 淋巴结肿痛明显。
下咽癌伴右侧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不规 则,边缘不清楚,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呈低密度区,侵犯右侧胸 锁乳突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
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 区。
Ⅲ区(Level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
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
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
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
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
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
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
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区。
该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Ⅶ区:上纵隔淋巴结。
咽喉癌、食管癌及甲状腺癌可以转移至此,故有人建议将上纵隔淋巴结列为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