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基础知识
财务基础知识内容有哪些
财务基础知识内容有哪些一、财务基础概述财务基础是指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财务基础知识内容涵盖了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学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学科,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类。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记录和报告,管理会计则着重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会计学基础知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方法等。
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资金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包括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等内容,帮助企业进行财务决策和管理。
四、财务分析基础知识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财务分析基础知识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报告解读等内容,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
五、财务报告基础知识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披露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主要途径,对外界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报告基础知识包括财务报告编制标准、财务报告解读方法、财务报告分析等内容,能够帮助企业准确、透明地向外界传递信息。
六、财务审计基础知识财务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核查的过程,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透明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财务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程序、审计标准、审计报告等内容,有助于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七、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知识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是保障企业健康经营的重要手段。
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包括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评估工具、风险控制策略等内容,有助于企业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和经营风险。
八、企业财务决策基础知识企业财务决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企业财务决策基础知识包括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分红决策等内容,能够帮助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审计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定义的相关问题1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统称为专职机构和人员。
只有专职机构和人员所从事的审查活动才称为审计。
2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
3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从事审计活动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审计法、财政法规、经济法规、审计法规及其他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5审计的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
审计的预期目标是审查、确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6审计的职能对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7审计的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
8审计的性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审计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或授权)人。
况,并提出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
济责任进行审计。
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或授权)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以审计监督。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其中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二、审计的对象和目的(一)审计对象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联营企业等;在接受委托的条件下,被指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三项: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三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履行财务审计职责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履行财务审计职责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
能
履行财务审计职责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
1. 会计知识: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熟悉会计准则和规范,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整理方式,能够分析和判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财务分析能力:具备分析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的能力,能够识别与财务问题相关的风险和潜
在问题,理解业务模式和财务指标的关联。
3. 内部控制知识:熟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了解企业流程和管理体系,能够评估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 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要求,熟悉审计准则和规范,能够准确地
判断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 信息技术应用:熟悉财务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和检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6. 沟通和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有效
沟通和合作,向他们解释审计发现和提出建议。
7. 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制定审计计划,合理安排资源,控制
时间和成本,确保审计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8. 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能够辨别财务报表中的风险和潜在错误,对企业的风险暴露进行评估,提供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建议。
9. 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完成审计工作。
10. 保持专业道德: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保持独立、客观和诚实的原则,严守保密
职责,维护审计工作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1.审计定义和目的: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系统性的、专业性的评价活动,旨在评估组织、系统、流程、程序或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可靠、合规。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的过程。
审计程序包括计划审计、收集证据、评估证据、编制报告等步骤。
3.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抽样误差、证据不充分、内部控制缺陷等。
4.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一份书面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审计建议等。
5.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对组织内部的管理、运营、风险管理等进行审计;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组织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6.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内部控制是组织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控等。
- 1 -。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审计是指对某一主体的财务、业务或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核查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审计,可以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为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类型、过程和作用,以及审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种专业活动。
它旨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二、审计的类型根据审计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和合规审计。
财务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组织的一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旨在评估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合规审计是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包括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审计的过程审计的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报告和跟踪。
首先,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方达成共识,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并制定审计计划。
然后,审计师进行实地调查和核查,收集证据,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师将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和建议。
最后,审计师要跟踪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审计的作用审计对于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审计报告是他们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对于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来说,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和风险,提供改进的建议,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监管机构和公众来说,审计可以监督和检查企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五、审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审计师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违规行为、编写审计报告等。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审计基础必考知识点详解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审计基础必考知识点详解审计是会计实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为经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审计基础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审计基础的相关知识进行详解。
一、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以证据为基础的评价活动,旨在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审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审计的目标是评价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意见。
二、审计师的职责和独立性1. 审计师的职责审计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执行合适的审计程序,获取足够并适当的审计证据,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发表审计报告。
2. 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师应保持独立的观点和态度,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影响,不参与与被审计单位有利益冲突的活动,以确保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1. 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证据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支持性信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记录、会计报告、银行对账单、资产凭证等。
审计员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
2. 审计证据的评价审计员应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确定其可靠性和相应性,并进行合理的审计程序设计,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审计程序和工作底稿审计程序是审计员进行审计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审计目标进行设计,包括初步分析、内部控制评价、风险评估、样本选择、测试和分析、报告撰写等环节。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员进行审计工作的记录和依据,具有完整性、明确性和规范性。
五、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1.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内部建立和实施的、以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合法、资产保护和业务有效性为目标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审计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审计基础知识
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础知识是指审计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是审计人员进行工作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审计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审计定义、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等方面。
首先,审计是指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核、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它可以为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一个独立和公正的意见,以帮助其作出决策。
审计通常涉及对企业的账簿、凭证、财务报表和业务记录等进行抽样检查和验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可靠的财务报告,增强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心。
审计人员将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其符合公认的会计原则,并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欺诈或违规行为。
审计的过程一般包括多个程序和步骤。
首先,审计人员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强度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其次,审计人员会进行账簿和凭证的抽样检查,以验证企业的财务记录和报表的准确性。
此外,审计人员还会进行对企业重要账户和交易的全面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风险。
最后,审计人员将根据审核结果,提供一个审计意见和报告,陈述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观察和评价。
最后,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产物。
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范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内容。
审计意见一般分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事无法律效力意见等几种情况。
其中,无保留意见是表示财务报表真实、准确,无重大错误和欺诈行为;保留意见是表示财务报表存在一定问题,但不影响整体可信度。
否定意见是表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无法可信。
事无法律效力意见是表示由于某种原因,审计人员无法提供意见或表态。
总之,审计基础知识对于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了解审计定义、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等内容,有助于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公正和可靠的审计意见,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和意见。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一、审计概述1.1 什么是审计?1.2 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1.3 审计的主要类型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2.1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责2.2 外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责2.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异同三、审计流程3.1 审计计划的制定3.2 审计程序的实施3.3 审计调查和取证3.4 审计结果的汇报和分析四、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4.1 相关法律法规4.2 审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五、常见审计问题和处理方法5.1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5.2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风险控制5.3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5.4 数据的完整性和保护六、现代审计的趋势和挑战6.1 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6.2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6.3 全球化对审计的影响6.4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挑战七、审计的价值和意义7.1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建议7.2 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心7.3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八、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审计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首先,我们介绍了审计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明确了审计的主要类型。
其次,我们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它们的定义、职责以及异同之处。
然后,我们详细解析了审计流程,包括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实施、审计调查和取证,以及审计结果的汇报和分析。
接着,我们介绍了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提醒审计师在实践中应遵守相关规定。
在常见审计问题和处理方法一节,我们讨论了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保护。
随后,我们对现代审计的趋势和挑战进行了阐述,重点关注了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全球化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挑战。
最后,我们总结了审计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审计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建议、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心,以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财务审计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doc
财务审计基础知识竞赛试卷单位: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1、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自主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对采用“一般预算加专项经费”、对采用“零基预算”的办法,确定年度经费预算。
其中由各部门自行申报,专款专用。
2、预算外专项依据资金额度不同分别由计财处处长、分管财务工作校领导、、和党委会审定。
3、原始凭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不得、、、挖补、虚构业务、虚开发票。
一笔经济业务不得蓄意拆分开具票据。
4、财务报销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实行“”审批,审批人对其签批的财务开支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负主要责任。
5、原始凭证真实性审核,主要是审核凭证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即数字、文字有无、重复使用和情况。
6、原始凭证完整性审核,主要是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填写齐全,数字是否正确;名称、商品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和填制日期的填写是否清晰,计算是否正确。
对要求的发票,应检查是否存在伪造、挪用或用作废的发票代替等现象,凭证中应有的印章、签名是否齐全、是否健全等。
7、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是指凭证内容是符合国家的和计划。
凭证本身是具有“”。
8、特殊情况需追加专项预算的,由各部门提出,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由按审批权限对预算进行调整。
9、自制的原始凭证附有原始单据的,要审核是否相符;无原始单据的是否有的批准、签章。
10、各部门创收经费纳入年初预算,按照“”的原则,明确支出项目和数额,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其中招待费不超过,劳务费及福利费不超过40%,其他用于补充办学经费。
二、选择题(每题2分)1、一次性追加预算经费额度在5千元以上、不超过2万元的,由()审批。
A、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B、校长C、计财处处长D、校长办公会2、对原始凭证真实性审核,特别注意()。
A、内容记载是否清晰,抬头不是本单位的现象;B、数量、单价与金额是否相符;C、有无模仿领导笔迹签字冒领现象;D、有无涂改,有无添加内容和金额情况;E、有无移花接木的凭证。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一、审计概念和定义审计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为客户提供信心和建议。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公正,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审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标准,以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二、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师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独立性,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行业声誉。
关键的审计职业道德包括诚实、保密、独立性、专业判断和尊重客户。
三、审计准则与标准审计准则是审计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是审计员应当遵循的标准化要求。
审计标准则是对审计过程中执行操作的规定和限制。
审计准则和标准旨在确保审计过程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过程是按照一定程序与方法对客户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过程。
审计程序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证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
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检查、确认、计算和比较等操作。
五、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员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向客户提供的正式书面报告,总结了审计过程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审计报告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达审计意见,向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合规性的评价。
六、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旨在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过程中要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确定其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保障程度。
七、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审计员无法准确评估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各种风险因素。
审计员需要了解和评估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八、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用于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
审计证据可以是文书形式、口头陈述、计算结果、观察等多种形式,审计员需要依据证据做出判断和评价。
九、审计技能与素质审计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会计、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审计员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高效完成和质量保障。
审计基础与查帐技术知识
审计基础与查帐技术知识引言审计是一项关键的业务活动,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进行评估,以提供独立和客观的意见。
查帐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致力于核对账目和检查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基础概念和常见的查帐技术知识。
审计基础知识1. 审计定义审计是一种系统性、独立和客观的活动,通过评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判断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并提供独立的意见。
2. 审计目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有关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意见。
同时,审计还可以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改善意见。
3.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进行审计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包括了解企业和行业情况、收集证据、评估风险和内控、测试账目等。
审计程序的选择与具体的审计对象和目标有关。
查帐技术知识1. 查帐目的查帐是指对企业的账目进行核对和检查,以确定账目准确性、合规性和可靠性。
查帐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和账目记录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并提供可信的财务报告。
2. 查帐程序查帐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初步核查:对账目进行初步筛选和核对,包括检查账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核查:对账目中的每一项进行详细检查和核对,确认账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抽样核查:根据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账目中的一部分进行抽样检查,以确定整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重点核查:对账目中的关键项目或风险较高的部分进行重点检查,以确定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 查帐工具查帐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和技术来辅助核查和检查。
常见的查帐工具包括:•电子审计工具: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来进行数据的提取、分析和比对,提高核查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挖掘工具:通过对大数据集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异常交易和不合规行为。
•文件查帐工具:对文件和记录进行逐一检查和对比,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人工查帐技术: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关键数据进行人工核查和验证。
审计专业有关知识点总结
审计专业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审计基础知识1. 审计的定义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审查、检验和核证,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专业活动。
2. 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约定俗成的、普遍适用的审计规则和要求,它是审计活动的基本依据。
审计准则包括国际审计准则(ISA)、国家审计准则和行业审计准则等。
3. 审计的目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从而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
4. 审计的特点审计具有客观性、独立性、专业性、保密性和法律效力等特点。
二、内部控制1. 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作用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障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和准确,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运营活动和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和实施的包括组织形式、政策制度、管理权限分离等各种控制措施和程序。
2. 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大要素。
3.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
4. 内部控制的完善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审计程序1. 审计程序的定义审计程序是审计师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方法和步骤。
2. 审计程序的内容审计程序包括收集资料和信息、检查证据和原始凭证、进行比对和核实、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结论和发表意见等内容。
3. 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师应结合审计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的全面和准确。
4. 审计程序的总结审计程序的总结是审计工作的收尾工作,审计师需要对审计程序进行总结和整理,形成审计报告。
四、审计报告1. 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基本情况、审计意见、审计师的责任、审计师的声明等内容。
审计面试基础财会知识题库
审计面试基础财会知识题库1. 什么是审计?审计是指对组织、单位或个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独立的、客观的、专业的评价和判断的活动。
2. 审计的目的是什么?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它信息的可信度,以增强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的信心。
3. 什么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根据组织自己设定的内部控制标准,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过程以及内部控制效果进行独立的、系统的评价和监督。
4. 什么是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核实,以表达其意见,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5. 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指会计信息能够准确、真实、完整地反映经济事项的特征和相关的经济关系,具有可比性、一致性和相关性。
6. 什么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为达到其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包括财务控制、程序控制、风险管理、合规性管理等,以提供合理的保证。
7. 什么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处理和报告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的规定,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和相关性。
8. 什么是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分类、登记、核算和报告的过程。
9. 什么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组织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编制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10. 什么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用于支持其审计意见的所有信息。
11. 什么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导致无法对被审计对象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的风险。
12. 什么是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所设计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方法,用于获取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意见的可靠性。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章节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章节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公司财务状况、业务运作及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检查。
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审计相关的几个重要章节。
一、审计基础知识审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的和原则等。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价活动,旨在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的意见。
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检查,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加用户对财务报表的信任。
审计的原则包括独立性、专业判断、审慎性等。
二、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事务性测试、分析程序和测试性程序等。
事务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对特定交易或账目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
分析程序是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测试性程序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检查和验证,对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准确性。
三、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五个要素。
控制环境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层的行为态度。
风险评估是指组织对内外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措施。
信息与沟通是指组织内外部信息的及时、准确和适当的传递。
监督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
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发表的意见和结论。
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等内容。
审计报告应当清晰明确,语句通顺,确保读者能够清楚理解审计人员的意见和结论。
五、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审计风险主要包括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和抽样风险等。
控制风险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准确发现和评估风险。
审计基础知识
审计基础知识审计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通过评估和验证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可靠的财务信息。
掌握审计基础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审计师的必备条件。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定义、目的、原则、程序和责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审计的核心概念和职责。
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记录和相关信息进行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它旨在确定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并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信赖的财务报告和信息。
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公正、客观和职业道德有保障的工作,以确保审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审计的目的1. 评估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审计通过检查财务记录和相关的凭证,核实数字的正确性,并确保财务报表与事实一致。
2. 验证合规性:审计师检查企业或组织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内部规定。
3. 提供可信赖的财务报告:审计师通过评估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和信息。
4. 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并报告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帮助企业或组织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和错误。
三、审计的原则1. 独立性:审计师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利益冲突和干扰。
2. 客观性:审计师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被审计对象,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3. 专业知识和技能:审计师应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合理评估财务记录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保密性:审计师应遵守保密规定,不泄露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
5. 尽职调查:审计师应尽职地进行调查和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的可靠性和质量。
6. 审计证据:审计师应采集充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审计的程序1. 规划阶段:审计师与被审计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并收集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2. 立案阶段:审计师对收集到的财务记录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
3. 实施阶段:审计师按照审计计划和程序进行现场检查和核实,采集审计证据,并与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和讨论。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一、审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审计(Audit)是指对一个实体,特别是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制度和程序等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和验证的过程。
审计具有检查、验证、鉴定等功能,其目的在于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审计报告,评价被审计对象的质量、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审计的类型1. 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以确定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2. 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运作程序、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的审核,以评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3. 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对企业的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绩效核算等进行审核,以评估企业的绩效水平和业绩。
三、审计的流程1. 策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计划,并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验证,以得出审计结论。
3. 报告阶段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将审计结果整理成报告,明确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做出说明。
四、审计的原则1. 独立性原则审计应当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进行,不受被审计对象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干预和影响。
2. 客观性原则审计的结论和意见应当客观、真实、公正,不受主观偏见和外部压力的影响。
3. 洞察力原则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和风险。
五、审计的意义和作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企业的财务健康。
•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防范和发现经济犯罪行为。
•为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六、总结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对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审计的定义、类型、流程、原则以及意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中要用到的会计知识点
审计中要用到的会计知识点审计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审计师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
在审计过程中,会计知识是审计师的基础,也是其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审计中要用到的会计知识点。
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制定和展示财务报表的基础,也是审计的依据之一。
审计师需要熟悉不同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
熟悉会计准则可以帮助审计师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规范,并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将经济业务记录到会计账簿中,并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
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包括会计科目、会计账簿的设立和使用、会计凭证的编制等。
只有了解企业的会计核算,审计师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并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状况。
三、会计估计与确认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一些事项进行估计,并确认相关的会计处理。
审计师需要了解这些估计和确认的基本原则,如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验证财务报表中相关的估计和确认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自身目标,通过设立一系列防范措施和控制程序,保护企业资产、防止欺诈和错误等的一种管理方式。
审计师需要评估并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其是否有效、完善。
熟悉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审计师确定审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五、会计凭证和凭证审核会计凭证是企业进行经济业务核算的依据,审计师需要仔细审查企业的会计凭证,判断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的规定。
审计师还需要进行凭证审核,包括凭证的编制、凭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
只有对会计凭证和凭证审核有透彻的了解,审计师才能准确判断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否被记录和报告。
六、会计差错和欺诈审计师需要了解常见的会计差错和欺诈,以便在审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会计差错指企业由于疏忽、错误或遗漏导致的会计处理错误。
审计常用会计知识点总结
审计常用会计知识点总结一、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的定义和目的会计是一门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交易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以便让利益相关方作出经济决策。
2.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的基础,它表达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即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的。
3.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财务交易进行分类和记录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4.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记录的基础,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凭证传票等。
5.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对会计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的工具,主要包括日记账、分类账、总账和明细账等。
6.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部用户呈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文书,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二、会计准则与政策1.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将财务交易进行记录和报告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原则,主要包括基本假设、会计实体、会计期间、成本原则和谨慎原则等。
2. 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方法和会计估计等。
3. 会计实务会计实务是会计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情况,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4. 会计监管会计监管是国家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监督、审计监管和会计事务监管等。
5.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为了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而建立的信息平台,主要包括财会软件、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平台等。
三、财务报告与分析1. 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解读和比较,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方法和步骤。
2. 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指标和标准。
3. 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从而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方法和手段。
审计基础知识总结
审计基础知识总结审计基础知识总结1. 什么是审计?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的财务、运营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这些实体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是否有适当的财务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2. 审计的类型- 外部审计:由独立的注册审计师(CPA)或审计机构进行,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可靠。
- 内部审计:由组织内部的审计员或内部审计团队进行,评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
- 合规审计:主要检查组织是否遵守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等要求。
- 绩效审计:对组织的绩效目标、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进行审查,以提供对改进的建议。
3. 审计的步骤- 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计划,收集相关信息,并编制审计工作程序。
- 实施阶段:根据审计程序进行实地调查、文件审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以收集证据和进行评估。
- 报告阶段:总结审计结果,并向相关方提供审计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和其他关键信息。
- 后续措施:跟踪审计建议的实施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关支持和指导。
4. 审计的基本原则- 独立性:审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实体,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 保密性:审计师必须严守被审计实体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 证据:审计师需要收集和分析能够支持其结论和意见的充分、适当的证据。
- 专业判断:审计师需要基于专业知识和判断力,评估被审计实体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审计文件:审计师需要记录和归档相关的审计工作、观察、结论和意见,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核。
5. 审计的重要性- 监督机制:审计可以检验和验证组织的财务信息和管理过程,防止欺诈和违法行为。
- 提供信心:审计结果可以增强对组织的财务报表和信息的信任,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信心。
- 改进管理:审计结果可以为组织建议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 遵守法规:审计可以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
会计审计基础知识与流程
会计审计基础知识与流程在现代商业运作中,会计审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的过程,旨在保证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交易记录得到正确和合法的记录。
本文将介绍会计审计的基础知识与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重要的领域。
一、会计审计的定义会计审计是一个系统和专业的评估过程,旨在对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和验证。
通过审计,会计师能够评估和确认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可靠,并符合相关的法律和准则。
二、会计审计的目的会计审计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通过审计,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此外,审计还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并减少潜在的财务欺诈。
三、会计审计的基本原理会计审计依据以下三个基本原则进行:1.独立性:审计师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实体,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证据性:审计师需要收集和评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其审计意见和结论。
3.审慎性:审计师需要行使审慎的职业判断,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审计风险。
四、会计审计的步骤会计审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相应的审核计划。
2.资料收集:收集公司的财务报表、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
3.风险评估: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确定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4.实施测试:通过抽样和其他审计程序,对公司的交易和账目进行详细审核。
5.分析与解释: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预期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
6.报告意见:根据审核结果,向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7.后续跟踪:监督公司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并进行后续审计.五、会计审计的类型会计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类型。
1.内部审计:由公司内部的专业审计团队进行,旨在评估和改进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2.外部审计:由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旨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评估。
六、会计审计的挑战会计审计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一些包括全球化业务、复杂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是反向关系, 审计证据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是反向关系
七、审计程序
1、接受业务委托: 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决策是否接受委托,签订业
务约定书。
2、计划审计工作: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必须程序)
三、审计具体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把那
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
它主要与财务报表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它主要与财务报表要素的低估有关。
三、审计具体目标
(3)准确性: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 反映的。
(3)信息系统与沟通: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的程序和记录。
九、内部控制制度及评审
(4)控制活动: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 不相容职责,是指由同一人办理会增加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
能性,或者增加了发生错误舞弊后进行掩饰的可能性的职务。 如现金销售方式下,如果由一位职员即负责收款,又负责记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特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要求
① 相关性 :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 ② 可靠性:可靠性的比较,受来源和性质的影响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仅靠获得更多的
审计证据无法弥补。
五、审计工作底稿
3、信息系统与沟通:
销售点的资料不仅供内部使用,卫星系统每天还传递给4000家供应商,
以便供应商了解市场需求。
4、控制活动:
当某一商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电脑会发出信号,提醒商店及时向总部
要求进货。
总部安排货源后,运往离商店最近的一个配送中心,再由发货中心的电脑
安排发货时间和路线。
5、对控制的监督:
防止记录金额错误。 (4)截止: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防止交易提前到本期或推迟到下期确认。 (5)分类: 如将出售固定资产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
三、审计具体目标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的权
录销售业务,就有可能出现该职员故意在账面漏记或少记销售 收入,截留部分收入据为已有的情况。因此收款与销售业务的 记录应有不同的人员负责。
九、内部控制制度及评审
以下不相容职责应分离:
①授权与执行
②执行与审查
③执行与记录
④实物资产保管与记录
⑤实物资产保管与清查 ⑥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
(5)对控制的监督:
里森,未经授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交易,并刻意隐瞒日经指数
期货交易产生的约14亿美元损失,最终导致这家有一百多年
历史的银行宣布破产。
B、原因分析:
1、不相容职责:尼克.里森身兼前台首席交易员和后台结
算主管两个重要岗位
2、授权控制:开立误差账户“88888”,只能用于冲销错
Hale Waihona Puke 账,误差账户不经授权不能交易。
所以CPA利用审计证据时,应注意审计证据的弱点, 保持合理的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
四、审计证据
2、按照审计证据的形式: (1)实物证据: 一般通过观察或监盘获取,可以证明实物资产的存
在,但是不能证明其价值和所有权。 (2)书面证据:会计资料,合同文件等 (实物证据与书面证据,一般属于基本证据) (3)口头证据:证明力较差,辅助证据 (4)环境证据 :辅助证据
际的有效性,影响审计效果,可能导致CPA发表不 恰当意见。 (2)信赖不足,是指判断的控制的有效性低于其实 际的有效性,影响审计效率。
趋势进行分析性复核,进行纵向横向比较。
九、内部控制制度及评审
1、内部控制的概念:
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
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设计
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2、内控五要素:
(1)控制环境:
管理层治理层对内控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2)风险评估过程:识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经营风险, 并针对识别的风险采取的措施。
利,负债是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性:已存在的金额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以恰当的金额记录。 与列报相关的的审计目标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定义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 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 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的类型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三级复核制度)
第一级复核。 第二级复核。 第三级复核。
新审计准则分为二个层次复核: 1、项目组内部复核 项目负责人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五、审计工作底稿
所有权和保管
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 属于接受委托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60(或业务终止日后)天内。 审计工作底稿经分类整理,形成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
, 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期满前不得删除或废弃审
计工作底稿。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指被审计单位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
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尼克.里森通过假账调整,使实际亏损隐藏在该误差账户中
,反映在总行账户的其他账户则始显示盈利。
九、内部控制制度及评审
内控案例:沃尔玛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
1、控制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期,花费7亿美元建成自己的商用卫星系统,对物流管
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风险评估过程:
电子条码扫描系统,从试验到全面应用,将近十年时间,即1981-1989
存款余额调节表” 8、分析性程序:
八、审计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8、分析程序:
是指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
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
目的: 识别出异常变动或与预期严重偏离的项目。
可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变动趋势等的比较分析。
如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毛利率及其变动
财务审计基础知识
一、企业财务审计的目标
1、企业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审计人员通过执行审计 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一是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 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二是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 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即(1)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非必须程序)
(2)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
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必须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编制审计报告。
八、审计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1、检查记录或文件 目的:对财务报表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如对销售交易,检查发货单,销售发票等。 2、检查(监盘)有形资产:适用于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 3、观察: 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4、询问: 5、函证:用于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6、重新计算:如检查折旧费用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 7、重新执行:用于对内控的重新独立执行,如重新编制“银行
认定: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 量列报所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具体审计目标与认定密切相关) 如: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应收账款100万 意味着认定如下: (1)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存在的 (2)应收账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3)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账款已经记录 (4)记录的应收账款被审计单位所有
及时评价内控,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内控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1)内控的设计是否有缺陷,应有的控制点是否齐全 (2)内控是否得到执行,是否有效,即控制点是否都 发挥了作用。
关键控制点是评价的重点。
九、内部控制制度及评审
案例:巴林银行
A、事件回放:
1992年7月到1995年2月,巴林银行新加坡交易员尼克.
CPA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
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风险的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可接受检查风险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前存大重大错报 的可能性。
如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供应链发生变化、关键人 员频繁变动等可能表明存大重大错报风险。
1、按审计证据来源:内部证据、外部证据。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
四、审计证据
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的承认, 其可靠性较强。如销售发票、付款支票,
外部证据直接提交给CPA,或CPA自己动手编制的 计算表、分析表,比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给CPA 的证据可靠。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
1、报表层次: 一般采用资产总额的0.5%~1%,主营业务收
入0.5%~1% ,净资产的1% ,净利润的 5%~10% 如果不同报表或不同标准计算出的重要性金额不 同,那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以较低的重要性 水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