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
论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论《水浒传》的招安问题学 部 人文学部学科门类 文学专 业 汉语言文学学 号 2010473165姓 名 李昂指导教师 韩田鹿装订线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2014年5月27日论《水浒传》的招安问题摘要《水浒传》的接受招安、众多好汉陨落的结局令无数人扼腕叹息,关于招安的相关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是对是错?是福是祸?招安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回答的问题。
从文本来看,梁山水寨的自身情况、故事的发展其实已经隐隐约约昭示了招安的结果。
而从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也可以看出时代的必然性,诞生于这个时代的梁山水寨有着其必然的归宿。
换句话说,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的结局乃是一开始就决定了的,并不是个人力量能够左右的。
结合文本和历史文化背景两个方面来看,梁山水寨的接受招安的结局的必然性有着诸多的因素,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原因的交织最终构成了招安这一结果。
本论文将从文本、历史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多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讨论《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以揭示招安结局的必然性。
关键词:招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作者意图On the " Water Margin" amnesty issueABSTRACT" Water Margin" to accept amnesty , many heroes fall of so many people sighed with regret the outcome , the debate about the relevance amnesty have never stopped . Is right or wrong ? Is a blessing or a curse ? This question is not so simple amnesty able to answer. From the text , the Liangshan kiosk itself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is already clear vague results amnesty . From the gre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you can see the inevitability of age, was born in this era of Liangshan kiosk has its inevitable fate . In other words , the outcome of Liangshan heroes accept the amnesty but decided the outset , not personal power can be so. Combining text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wo ways, Liangshan kiosk accept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outcome of the amnesty has many factors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and all levels , a variety of complex interwoven reasons which ultimately constitute amnesty a result. From the text of the paper , two aspect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 analyzing various factors, to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Water Margin " in the amnesty issue amnesty to reveal the outcome of inevitability.Keywords : amnesty; subjective reasons; objective reasons; the author's intention目录引言 (1)1 从文本探究 (1)1.1 宋江其人 (1)1.2 保国安民的理念 (3)1.3 梁山水寨自身的情况 (4)1.4 作者之想 (6)2 历史文化大环境 (7)2.1 梁山泊起义的大背景 (7)2.2 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9)2.3 从农民起义的历史来看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引言对于《水浒传》的内容讨论,自《水浒传》问世以来不绝如缕。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及其历史意义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及其历史意义[摘要]由于被逼无奈,水浒英雄们聚义水泊梁山,以“潜天行道”为旗帜,上演同统治者进行大规模军事对抗,进而表达出。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社会理想。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最终使水浒英雄们走上了招安的必然之路,造成众英雄命运的历史悲剧。
招安导致的悲惨结局,进一步阐明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性。
本文从尊重小说作者创作意图的原则出_发,按照《水浒传》中聚义——忠义——招安的发展过程,重点解释了受招安的必然原因,以及招安后揭示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招安;悲剧;必然性一、《水浒传》的三部曲:聚义——忠义——招安《水浒传》从结构上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聚义:从第一回至第六十回。
在这一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叙述了水浒起义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遇,显示出不同的人物怎样在他独特的命运里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
正所谓是“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
2第二阶段——忠义:从第六十回至第八十二回。
第六十回,原首领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而亡,宋江被推举成为梁山英雄的新首领,从此开始,梁山的精神也逐渐从“聚义”步向“忠义”。
3第三阶段——招安:从第八十二回至第一百二十回。
梁山全伙正式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后,先后征讨辽国,平定田虎,剿灭王庆,讨伐方腊。
最后宋江的弟兄命运非常悲惨,直至宋江最后被药酒害死,吴用、花荣吊死在宋江墓前,成为让千古读者扼腕心堵的大悲剧。
二、招安的必然性(1)所处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由于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是辽、金等国贵族与宋朝人民的矛盾,所以,“招安”是时代的要求。
1、边境形势的影响。
当时正是国难当头之时,对于打着“替天行道”义旗的梁山英雄而言,前去抗击外寇,应该是自然之事。
更何况去边庭“一刀一枪”的心声在他们中间早已有之。
那么,径自去边庭“抗敌”还是通过“招安”,与朝廷联手之后去“平虏”?这是一个十分严峻而无可回避的问题。
《水浒传》招安原因探析
《水浒传》招安原因探析02级中文本科五班付辉华学号:020580305内容提要: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好汉逼上梁山,但根在正道社会,忠君报国,积极招安。
政府的衰微,力量的薄弱,面对反抗,采取妥协政策。
政府招安,梁山向往招安。
梁山与政府达成协议,实现招安。
主题词:《水浒传》招安原因探析《水浒传》中的招安是梁山武装团体规模不断扩大,实力逐步增强,其内部组织结构多次改组,演变发展的结果,是梁山好汉们愚忠的表现,更是统治者无力镇压而妥协让步的一种明智选择。
《水浒传》中的招安蕴涵着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意识,这也恰恰是浓郁的封建传统思想文化环境孕育了招安。
一、政治腐败,社会黑暗,逼上梁山,魂归故里梁山好汉何以上梁山?其途径有二。
“逼上梁山”与“梁山逼上”。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可算是英雄豪杰,才能非凡,但为什么会沦落到水泊里做了盗贼?社会的极度黑暗,朝廷的腐朽,正道社会抛弃或难容具有正义的英雄豪杰,致使他们去寻找自己心目中伦理价值体系——聚义梁山,替天行道。
“逼上梁山”是“乱自上生”的根源。
社会的黑暗,政府的腐朽在《水浒传》中作了深刻细致的描写。
高俅为首的奸臣也是宋微宗皇帝包庇的一帮奸臣贪官扰乱朝纲,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侵蚀朝廷,染黑社会。
高俅发迹的经历及其对王进、林冲的迫害就可知道恶势力在宋朝社会中的危害。
新任知府高廉因高太尉而升迁,并依其势力而在当地无所不为。
高廉妻舅殷天锡则倚仗姐夫权势,在当地横行害人,迫害柴皇城家破人亡。
高廉因高俅而发迹并滥施淫威,殷天锡倚仗妻舅为非作歹,横行地方,可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高俅的恶势力在延伸,其危害是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
再如,蔡京之子蔡九知府逼反宋江。
宗法制度影响下的封建政权社会,任人唯亲,扩展自己权势,近臣、权贵控制朝政,导致皇权社会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腐朽,朝廷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此外,诸如政府司法部门的黑暗与腐败导致社会的不公。
好汉们吃了官司在官府老爷审案时要上下打点银子,发配上路给押送的公人银子,到了发配地也得给牢城差拔、管营常例钱,甚至只要肯使钱,可买通公人在押送路上结果了囚徒。
16宋江为什么要执意选择招安?
解密水浒传16:宋江为什么要执意选择招安?招安是梁山霸业的转折点,也是对梁山出路的一次艰难探寻。
它直接改变了梁山聚义的性质和全体梁山好汉的命运,使得全书由如何上梁山开始向如何下梁山发展,可谓《水浒传》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分水岭。
宋江等梁山高层当时选择招安作为梁山的最终出路,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结果。
尽管有许多人诟病宋江的招安投降政策,而招安的结果也的确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但是站在当时宋江的角度,招安其实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是宋江和梁山集团许多先后天致命缺陷的必然结果。
原因一宋江自幼形成的忠君思想影响方腊以宗教起家,王庆就是一个不拘法纪的浮浪子弟,田虎则是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这三个人皆没有道德上的束缚和羁绊,可以无拘无束地做自己想作的事情。
而宋江则不同,从小受君忠思想教育,长大后又靠忠义形象立身,骤然间让宋江完成从一个忠君爱国之士向弑君灭国之人的转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这不仅对宋江而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门槛,而且还会对其苦心树立的忠义形象有很大损坏,甚至会在梁山内部引发巨大震动。
更重要的是此时宋江手中握着的王牌只不过是一张希望渺茫的卑微小牌,并非一锤定音的绝杀王牌。
在这种底气不足、前途不明的情况下,思想上的杂念便会异常活跃,忠与不忠就成为萦绕在宋江脑海中来回反复的问题,并对最终决定产生很大影响。
若宋江有席卷天下的资本,所谓的“忠义”绝不会对宋江产生任何束缚。
但在这种需要艰难抉择的情况下,显然长期养成的忠义思想会在无形中占据上风,促使宋江在情感上更倾向于招安。
原因二梁山核心人物对于朝廷的感情人心向背,向来都是当权者作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梁山上反对招安的为数不少,但真正反对朝廷的却寥寥无几。
朝廷可能对不起三阮、二解这些底层百姓,但对包括宋江在内的前朝廷官员都可谓皇恩浩荡,让这些人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以“清君侧”为目的与朝廷开战可以,但要他们改朝换代颠覆赵宋王朝,恐怕有很多人做不到。
《水浒传》的招安结局及悲剧因元素
《水浒传》的招安结局及悲剧因元素首先,梁山好汉的招安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宋江为了保护自己及其他梁山好汉的性命,不得已接受了招安,选了一批人进入官府做官。
但这些被招安的人都是在梁山时威震四方的英雄好汉,他们在招安后面临的问题是适应官府的体制和作风。
由于他们是从民间出身,上山投靠梁山是为了反抗压迫的暴政,他们个性独立,有时性格上不合规矩,难以融入官府的体系。
梁山好汉被迫进入官府后,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官府的巡检和监察的对象,因此他们的行事方式受到了监察和揣摩,逼得他们也要将自己的本领遮遮掩掩。
这种对原本英勇正直的梁山好汉的压抑和束缚,使得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最终让他们陷入了自己所憎恨的官府体制,甚至变得与原本的梁山好汉背道而驰。
其次,梁山好汉在招安后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
尽管宋江等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朝廷并没有真正给予他们以官职和待遇。
相反,朝廷却派出了一批民力抗敌,将其堪为“庸君”。
更为重要的是,梁山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后,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挤和迫害。
前来投诉、告状的百姓不愿意相信曾经威震天下的英雄好汉会做出那些不义之事,而朝廷也不愿意承认梁山好汉的忠于正义和良心。
梁山好汉被戴上了坏人的帽子,被人们看做是罪犯、抢劫犯和流氓分子。
他们在民间和官府面前都处于被围攻的状态,继续忍受无休止的冷嘲热讽和诬蔑,最终导致他们的道德沦丧和痛苦折磨。
再次,梁山好汉在招安后无法改变中国封建社会腐败落后的局面。
尽管梁山好汉在梁山时是反贼,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正义信念和价值观。
他们在梁山时是以公义和正义来展示自己的英勇与智慧,他们是对抗贪官污吏的英雄。
但是,在接受了招安后,梁山好汉对抗腐败、推翻黑暗的信仰和行为逐渐消失。
他们被迫进入了黑暗的体制,他们必须适应并顺应当前的政府和官府。
他们开始追逐权利和地位,不惜舍弃自己的良心和原则。
他们屈服于贪婪和权力的诱惑,沉迷于武力和权谋之中,最终导致他们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如何看待水浒中的招安
如何看待水浒中的招安水浒中的招安是指梁山英雄们在面临困境时,接受官府的招抚并归降于其旗下的一种行为。
招安在整个《水浒传》中起到了重要的转折作用,对于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评价。
一方面,招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整个故事中,梁山英雄最初是在正义斗争的目标下团结在一起的,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他们面对的困境逐渐加深。
无论是因为官府的重兵围剿,还是因为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原本团结一心的梁山英雄逐渐分崩离析。
他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孤军奋战,可能面临被围剿的风险;二是接受招抚,暂时避免被官府追捕,同时也能过上相对平稳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招安成为了他们的无奈之举,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另一方面,招安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妥协和背叛。
梁山英雄们原本是为了正义的事业而战,他们一直以反抗官府的腐败和不公为己任。
然而,一旦接受了招安,他们就成为了官府的工具,变成了打压他们曾经的战友和同志的工具。
这种转变不仅使得他们的形象受到了质疑,也令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内疚。
尤其是一些领导者,如宋江等人,他们曾经是梁山众英雄的领袖和骨干,然而却因为招安变成了千古乌鸦嘴,成为了背弃和背叛的象征。
此外,招安也引发了许多思考,如权利与信任的关系。
《水浒传》中的招安是通过官府的招抚政策实现的,即官府给予梁山英雄一定的官职、封爵和土地,让他们成为官府的臣子。
然而,这种招安能够带来真正的权力和尊重吗?官府是否真的会信任并重用这些曾经反抗自己的英雄呢?在整个故事中,招安后,官府的操纵和对待梁山英雄的态度并不一致,有的官员信任他们,给予重用,识英雄重其力而不伐其短,而有的官员则对他们始终抱有疑虑和不信任。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权力与信任关系的深思。
综上所述,水浒中的招安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评价。
无论是作为无奈的选择,还是妥协和背叛,招安都对梁山英雄们的命运和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招安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权力、信任和忠诚的思考,令人不禁反思人性和道德的价值。
《水浒传》的招安结局及悲剧因元素
论《水浒传》的悲剧内涵[摘要]:《水浒传》以历史和传说中的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故事为基本素材,描述了一场人民起义由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起于高俅发迹,迫害忠良,终止于梁山英雄被奸臣谋害,魂聚蓼儿洼。
内容完整统一,在最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歌颂了反抗压迫、反抗不平的英雄人物,描述了由个人复仇反抗到反贪官、杀豪强的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以及不幸的结局。
《水浒传》的招安结果与悲剧结局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本论文从招安的时代背景、儒家的伦理道德、宋江的个人因素以及历史的局限等四个方面论述造成招安的悲剧内涵,并由此揭示招安的必然性。
[关键词]:招安;悲剧;忠义;宋江;生产关系;历史必然《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对中国的白话文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它作为一部著名的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不但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更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水浒传》给人的最深印象,莫过于贯穿全书无比鲜明的爱憎立场及令人悲悯的失败结局。
我们深入思考这种悲剧结局的原因时,不难想起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指出的:“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因而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样,就使当时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水浒传》中的义军走向接受招安投降的道路,从小说的具体描写来分析,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本文分析了水浒传起义的全过程,尝试从本质上剖析水浒传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一、《水浒传》全书概况《水浒传》全书共120回,可分六部分:1、1回--71回,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2、72回--82回,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
3、83回--90回,奉命征辽。
4、91回--100回,征田虎。
5、101回--110回,征王庆。
6、111回--120回,征方腊及凄惨结局。
浅论《水浒传》的“招安”
浅论《水浒传》的“招安”古典名著《水浒传》作为我国的一份优秀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地方。
在此,仅就其中的“招安”问题作一些思考。
对于“招安”,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水浒传》是赞扬“招安”的书,有的说是批判“招安”的书,还有的认为是歌颂和批判皆而有之的。
那我们要如何评价“招安”呢?根据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能孤立的来看待,而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历史大环境中去才能客观的、全面的、理智的去拨开层层历史的重雾而揭示其本质。
对“招安”这一问题也必须这样。
一、宋江等梁山好汉受“招安”的原因。
(一)由于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是辽、金等国贵族与宋朝人民的矛盾,所以,“招安”是时代的要求。
两宋是我过历史上的一个外患频繁的时期,辽金入侵,蒙古族的入主中原,广大汉族人民受到入侵的民族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双重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宋王朝的统治者却奉行“求和”政策。
自己过着莺歌燕舞、穷奢极侈的生活,完全不管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人民。
面对内忧外患的现实,一些有志之士只好铤而走险,聚众起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的起义人民对于当朝统治者是抱着拥护的态度,这种情况类似清代的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
在《水浒传》中就有这种“人心思宋”,誓死不降异族的思想,宋江在辽使劝降时就说过“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的话。
由此可见,“招安”在当时的确是比较为社会所肯定的。
广大人民宁愿受宋朝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也不原受外族的欺凌。
宋朝再腐败软弱,也是一个先进的封建王朝,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
金人,元人武力再强大也是一个刚从氏族社会转化而来的尚保存着奴隶制残余的落后氏族。
作为一个先进的民族,遭受落后民族的奴役,如此民族奇耻,凡是有自尊心的人们无不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痛心疾首地发出“驱除鞑虏,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呼声!因此,起义军接受招安,和统治阶级共同抗击外敌,正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行为。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作者:蒋佳霖来源:《山东青年》2016年第12期摘要:《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其中不同人物和不同事件的评价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对于《水浒传》中讲述到的招安这一事件,众说纷纭,其实对于招安如何评价影响到对于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宋江的评价,古往今来,对于宋江的评价不一,所以对于招安事件的细致分析时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招安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招安的必然性,然后就招安的历史意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水浒传》;招安;历史意义;结局;必然性;宋江1.《水浒传》招安的历史背景分析招安是《水浒传》里重要的故事情节,招安这个故事情节与主人公之一宋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表达宋江这个人物的个性起着点睛的作用,对于招安的必然性和招安的历史意义进行分析,首先要从根源上找出招安的历史背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对于招安的历史背景进行细致的阐述,首先从该部小说的创作背景谈起,《水浒传》是施耐庵的著作,创作的时候政治元末明初,作者结合前人的描写创作出来的小说,所以该著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表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而是通过对当时历史情境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封建时代社会的真实反应。
宋江的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对于广大人民不断剥削压榨,民不聊生,所以这样就导致了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宋徽宗即位后更是荒淫无度,农民起义不断,伴随着社会阶级矛盾逐渐恶化,农民的起义逐渐演化为斗争,很多农民起义的领袖逐渐把斗争方向转向了抗金,有的接受了宋的招安。
招安这件事初步形成于北宋末期,到宋末元初逐渐变得合理,在元代仍然是被肯定的。
2.《水浒传》中招安的必然性2.1 是所处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辽国、金国等国家的达官显贵与宋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招安时间的发展是有着非常浓烈的时代要求的。
在当时,是国难当头之时,对于梁山好汉而言,去前线奋勇杀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种想法早已存在,所在去前线杀敌是选择什么途径,是直接去前线还是通过招安的方式,这是值得考虑但是由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宋江率领梁山好汉去“平虏保国安民”,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就是通过招安,借助朝廷之力,保家卫国。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解析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解析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了宋江领导的108个英雄豪杰的故事。
这些英雄原本是反抗压迫的义军,但在后来中原政权的招安政策下,纷纷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加入了官军。
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首先,分析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需要考虑历史背景。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盗匪横行。
中央政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招安政策,试图通过招安将这些反抗势力纳入朝廷管控之下,减少社会动荡。
这个历史背景下,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是合乎历史情况的。
其次,分析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需要考虑人物的动机和选择。
在水浒传中,很多英雄最终选择了招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这些英雄心怀家国情怀,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招安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另一方面,招安政策给予了这些英雄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他们可以在官位的框架下继续施展才华。
此外,招安也是这些英雄保护自身和家人安全的一种方式,避免被朝廷追捕。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历史背景、人物动机和当时社会现象。
通过对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的分析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中反映出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
摘要《水浒传》这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深刻地反映农民起义斗争的作品。
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是北宋末年的历史事实。
作者也以宏篇巨著的方式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
此书无论在文学性上,还是在思想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成就。
其中,书中所描写的引发招安现象的各种因素和现象,还是很吸引学者们去研究和探讨的。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的根本内容是通过书中形形色色的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或阶级本色等对文章的主旨题意进行阐明。
通过作者的主观情致、水浒好汉们的内部因素、统治阶级的外部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进行解释说明招安现象。
而梁山好汉的内部问题,又可以从宋江的性格特点以及好汉们不同的上山方式来叙述。
通过方方面面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导致几百年前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们的起义最终导向朝廷,接受招安的复杂背景和原因。
关键字:水浒传;招安;政治收编《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沂源一中宋作霞一、引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农民起义以此来反抗统治阶级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官逼民反。
农民阶级受到的压迫最重,吃的苦最多,得到的最少,死亡是威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起义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我们又发现,大多数的农民起义的反抗性并不彻底,起义者们在得到最基本的满足后或者在统治阶级的引诱下导致起义失败。
《水浒传》中描写的起义者们也是这个情况。
《水浒传》这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深刻地反映了农民起义斗争的作品,是我国古代农民革命的伟大史诗。
《水浒传》从全程式的角度出发,以英雄传奇式的叙述方式,描绘出梁山起义军从发生、发展、壮大到招安现象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是历来受专家学者们高度重视的。
因为招安的促成并不是单方面的结果,而是在多方面的共同协调下促成的。
《水浒传》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是水浒英雄。
从我们的角度看,促成招安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渴盼招安的人群中,有一些出身于官僚地主阶层的人,他们实际上是在梁山泊头领中间比较能够发挥影响的人物,是宋江、卢俊义主张招安的重要基础。
水浒_招安问题[1]
论《水浒传》的受招安及悲剧结局招安是《水浒传》的重要情节之一,它与《水浒》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
金圣叹曾对《水浒》进行了腰斩,使之成了“断尾巴的蜻蜓”(鲁迅语)。
但仍然消除不了招安的痕迹。
招安又是表现主题的关键。
招安导致的悲惨结局,揭示了农民革命的弱点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质,进一步阐明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性。
本文力图从尊重小说作者创作意图的原则出发,探讨一下《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背景,受招安的种种原因,接受招安后梁山泊英雄们的悲剧结局及它所揭示的意义等。
一、《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背景招安是《水浒传》的重要情节之一,它不仅对表现主人公宋江的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表现主题的关键,要论清受招安的原因及招安的悲剧结局,首先要搞清《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背景。
《水浒传》是在元末明初的现实背景下,由作者施耐庵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其中故事的情节是以北宋末年的历史为背景的。
这种复杂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水浒传》中所反映的生活归结为北宋末年的历史真实的现实生活,而应联系明代的现实生活来认识《水浒传》中所反映的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
而且,作为文学作品,其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又是社会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认识《水浒传》所反映的生活,也不能离开作家的世界观。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水浒传》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图景的本质特点。
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
由于北宋末年政治日渐腐败,统治阶级对外妥协,对内大肆搜刮,残酷压迫和剥削广大人民,造成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宋徽宗(赵佶)即位后,更是大兴宫室,浪费无度,创花石钢,劳役繁兴,加之水旱自然灾害的侵扰,人民无法生活,相继发生了宋江和方腊等起义。
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却流传了起义的故事。
而北宋政权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变得更加衰弱,终于被女真人占了汴京,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宋徽宗和宋钦宗也被俘虏,被带到金国北方的老地去。
南宋建立后,谝安江南,并没有抗金的决心,而且重用投降派秦桧,杀害主战派爱国将领岳飞,残酷镇压农民起义,也是一个腐败的政权。
论《水浒传》中的招安
论《水浒传》中的招安前言《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宋朝末年“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招安这个概念经常出现,是故事中的一大亮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中的招安,包括招安的定义、招安的实现方式以及招安背后的深层原因等方面。
招安的定义招安,指对叛乱分子采用诱降、策反等手段,使其投降背叛原来所依赖的派别,从而达到收编敌方力量的目的。
在《水浒传》中,招安多指替朝廷“擒拿”起义军成员,向他们施以种种方便,引诱他们归顺。
招安的实现方式《水浒传》中的招安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关键人物拍马屁在《水浒传》中,官方派人对叛乱分子进行招安时,通常会先找到一些擅长拍马屁的人,让他们去拉拢叛乱分子中的“核心人物”。
通过这些“核心人物”的招揽,其他人也逐渐被纳入朝廷的把控之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耗时较长、取得成功的概率较低。
施以种种方便招安团队通常会采用“小恩小惠”的方式,来让叛乱分子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朝廷的慷慨和仁慈。
例如《水浒传》中的高俅就命人送去了水果、鲜肉,甚至还让女儿出来见客,让招安对象倍感温暖。
诱降勾引还有一些招安团队会采取“大恩大惠”的手段,例如赏金、官职等,来诱惑叛乱分子投降,从而达到削弱敌方力量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一下子达到收编敌方力量的目的,缺点是很容易招致敌人的反感和不满。
招安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水浒传》中,招安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
首先,官方对待叛乱分子时往往存在偏见,认为他们都是罪大恶极的人,需要极端手段来“收服”他们。
其次,叛乱分子内部矛盾重重,有些人虽然对朝廷充满仇恨,但其实只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一旦给了他们适当的利益,他们就会投降。
最后,作为一个士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他可能会面临食物短缺、生活困难等种种问题,这些都会让他们认为投降是一种更加明智的选择。
结论在《水浒传》中,招安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包含了政治、军事因素,也反映了当时的人文风貌和社会心态。
正确认识《水浒传》的招安思想
正确认识《水浒传》的招安思想作者:赵耕耘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06期摘要:长期以来对《水浒传》中宋江及其招安行动的批判是毫无道理的,考察《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宋元历史和“忠义”一词在当时语言中的意义,宋江接受招安是当时民族斗争的需要,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招安;史实;忠义;抗敌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207-01一部《水浒传》,使宋江成了历史的罪人,长期以来,文学史和学校教材以及教学对其极尽批判鞭挞之能事。
因为宋江接受招安,据说“断送了梁山泊事业,是投降派,是叛徒”。
其实,这是过去在“造反有理”思想的指导下,一种非理性的认识,招安并非投降,更没有断送梁山泊事业(批判者对梁山泊强加的“事业”到底是什么?)。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失败后不久,金陷东京,宋室南渡,黄河流域不复为宋所有,南侵的女真贵族在沦陷区内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和残暴的军事占领。
“女真贵族和女真南侵军的这种种罪行,激起了华北人民的武装反抗。
河东路各州县人民,多结为忠义社。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他们活动于太行内外,黄河南北一带,人数达到几十万,声势甚为浩大。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面对民族的敌人,这些人民武装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阶级斗争之嫌,主动向政府靠拢,接受政府招安,目的就是联合抗金,收复失地。
例如,团结各路忠义民兵“结约同效忠义”的马扩由宗泽推荐,接受宋高宗的军职任命;“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王彦受宗泽调遣,拱卫东京;泰山的辛弃疾率部接受政府招安等。
考察《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我们发现宋元时代这种民族斗争的形势,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
南宋的《宋江三十六画赞》就是研究《水浒传》的重要资料之一,作者抱着学习太史公(司马迁)为陈涉、项籍立传的精神为宋江三十六人立传,作《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其中称宋江起义在太行山:玉麒麟卢俊义:白玉麒麟,见之可爱。
试析《水浒传》招安思想的根本错误
试析《水浒传》招安思想的根本错误作者:常业安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1期【摘要】《水浒传》招安思想的根本错误不在于写了招安投降的结局,而在于肯定招安投降;在于不容许反对皇帝,不准另立新王;在于忠君思想压倒造反思想。
【关键词】《水浒传》;招安思想;造反思想;根本错误【中图分类号】 I20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1-0010-02《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小说通过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壮大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揭露了最高统治者及其解差,从中央到地方,官僚、劣绅构成了整个封建统治网络,压榨、剥削农民,“乱自上作”、“官逼民反”①,迫使农民起义。
一、《水浒传》的积极意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突出描写了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除暴济贫、匡扶正义、扫荡恶棍、打击封建官僚。
起义军由最初的拦路打劫,发展到攻打地主武装,攻打城镇,粉碎多次官军的围剿,三败高俅,两胜童贯,声威大振,世界罕见。
小说表现了农民的理想:体现平均主义的社会生活。
这虽然只是农民主义的空想,但整个山寨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都以兄弟相称,不分贵贱,无主仆之分,不问亲疏。
在哥们义气之下,人人平等,各尽其能;纪律严密,人人可有私有财产。
千百年来,人们对《水浒传》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其原因就在于小说描写了中外罕见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在于描写的梁山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深深感动了读者。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认真研读,小说中却流露出不容许反对皇帝,不准另立新王的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招安结局。
应该说小说肯定招安投降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这种错误对整部小说来讲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瑕疵,却让读者感到痛惜和遗憾。
本文试图揭示出这种错误的根源。
二、招安思想的根本错误小说反映的最复杂的问题:投降招安问题。
这是和作者的指导思想、世界观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个根本问题。
水浒梁山必然招安的六大理由
水浒梁山必然招安的六大理由水浒梁山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故事情节,该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讲述了一群“好汉”们聚集在梁山泊进行反抗官府的斗争。
然而,尽管梁山好汉们以义脱逃而命名,但他们在常年与官府对抗的斗争中,伤亡不断,揭示了他们的弱点和困境,所以他们必然需要考虑招安的问题。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来分析水浒梁山必然招安的理由。
首先,水浒梁山的好汉们实力有限,无法与官府对抗到底。
尽管梁山好汉们在河北山林中具有一定的势力和组织,但他们毕竟只是来自各地的穷苦百姓,武艺固然高强,但是面对拥有大军和官府支持的对手,他们的力量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乌龙、赤发鬼、九纹龙等掌握一国重权的官府高官,他们的权力庞大,布下大量天罗地网,让梁山好汉无处可遁。
与此同时,梁山好汉们生活在野外,物资匮乏,食品和军需供应无法保障,这将严重制约他们的举动和发展。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水浒梁山注定无法长久抵抗,只有通过招安才能获得安身立命之地。
其次,官府承诺的利益诱惑也是梁山好汉们考虑招安的重要因素。
在《水浒传》中,官府往往以高官厚禄、恢复名誉等利益承诺作为招安的条件之一、例如,王伦招安时承诺时时勾结盗贼,宋江被朝廷任命为东京禁军千户的事例。
梁山好汉虽然心系苍生,但在为非作歹的过程中也常胜负心,心存私欲。
对于那些原本就对官府手段和利益心存忌惮的梁山好汉们来说,官府的优厚条件无疑是一个强大的诱惑,只要招安,他们不仅能重回正常社会,恢复名誉,还能获得丰厚的现实利益。
第三,梁山好汉长期受到的扫荡和追捕威胁,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官府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捣毁梁山,频繁出动军队调查,对梁山好汉们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尽管梁山好汉可以通过山林的地形和自身的机智灵活逃过一劫,但随着影子之下的追踪愈发密集,他们不得不面对无法避免的打击和扫荡。
在这种追捕和压力下,水浒梁山好汉只能逐渐消耗自己的力量和资源,最终在官府的围追堵截疲于奔命,无法持久斗争下去。
水浒传招安心理摘抄
水浒传招安心理摘抄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描写了义军领袖宋江和他麾下的108位好汉,与朝廷官府进行斗争、招安的故事。
招安是指朝廷官府向犯罪团伙或叛乱分子提出宽大处理条件,以达到安抚、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水浒传》中,金鼓声嘹亮,官府派出反贼招安使,一度令生活在草莽深山中的好汉们心动不已。
他们犹豫不决,纷纷思考招安的利弊和自己的前途。
以下是一些关于招安心理的摘抄,展现了水浒好汉们面对招安时的内心矛盾和困扰:
1. “招安之事,我们如能决断周全,自然不可愿以性命为幌子。
但所以来请,是以好生活命於斯民,教我四百余口老小离山出谷无归,不但我不忍心,连山寨、援军诸军不肯忍心。
”——
林冲
2. “我四百余口老小,依草莽为生,万不可离得山河;援军弟兄,依播官为造,万不可受屈为奴。
所以不答招安者,在此之故。
”——扈三娘
3. “海阳山处处水深山险,金涧银河居然泣尽。
莫怪他钦差来
招安,百万文官称阻我便。
”——乐和
这些摘抄展示了好汉们对招安的心态和思考。
他们面临着放弃自由生活、背叛弟兄、投降朝廷等重大选择,思虑艰深。
这些
摘抄反映了好汉们对招安的矛盾、迷茫和对自由的珍爱,凸显了他们坚守正义、不屈抗争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姓名邢燕学号61860720311053专业汉语言文学批次/层次072 专升本指导教师刘军华学习中心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内容提要: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长期以来遭到不少非议,对《水浒传》的评论与研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招安”问题。
评论《水浒》运动中也是以“招安”为突破口的。
当然,那时种种议论不单纯是对古人的苛求,还有现实的政治目的,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就能够超脱一些、从较为客观的立场上研究这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了。
关键词:水浒传招安爱国正义失败“招安”是指统治者以和平手段处理武装反叛者的专用术语,虽然“招安”代代皆有,但从五代才开始用“招安”这个词来表述这种社会现象。
武装反抗有三个前途。
一是反抗成功自己做皇帝;二是被统治者消灭;三是被招安,当造反者的力量还不足取代统治者的时候,又不想死,如果统治者来招安,这就是惟一的选择。
造反队伍中的领袖人物有可能比一般造反群众更热衷于招安,这虽然有企图投靠统治者和往上爬的嫌疑,但须知,把跟随自己造反的群众带出死境也是这些领袖人物义不容辞的职责。
招安对大多数参加者来说不是最坏的结局。
“招安”是专制统治者对待民间武装反抗的政策,或者说是统治者残酷镇压的另一种形态,但造反者对于招安的认同不能完全否定。
如果统治者认真执行这个政策,它在历史上也是具有正面价值的。
不够强大的武装抗争的领导者和广大参加者接受招安,以不多的成本换取自己所向往的东西。
《水浒传》中的“招安”是很令读者瞩目故事,首先,“招安”是《水浒传》精彩篇章的终结,读到这里,仿佛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读到“陨大星汉丞相归天”;《红楼梦》读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从此而后,一回比一回更败人意。
似乎中国古典小说作家都不善于写收尾。
招安给人的负面印象是如此之深,向慕“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英雄的读者,对“招安”故事感到扫兴,进而发展成为气愤,乃至成为情结,这是自《水浒传》产生以来就有的。
人们把它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认为是背叛和投降。
这是把古代问题现代化了。
游民暴动,农民的反抗最大的目的就是求生存,一旦有了生存的机会为什么不要呢?须知,古代农民领袖不是现代有信仰的职业革命家。
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本文就此作粗浅的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必须把它提高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去考察”。
《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究竟产生于怎样一个“历史范围”,它的出现,究竟蕴涵怎样的时代意义?众所周知,《水浒传》成书于明代,而其中的水浒故事孕育于南宋以至元代,这恰恰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期,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环境看,可谓是内困外辱。
最高统治者宋徽宗政治上昏庸无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广大人民遭受着日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宋徽本是一个“狎近奸谀”的皇帝,他与蔡京一伙“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就是“为君者讳”的正史,也无法尽掩他们的腐败本质,以赵佶、蔡京为首形成了一个极端腐朽的集团,他们利用手中种种权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挥霍,如专设苏杭造作局,由童贯主管,每天役使几千名工匠为皇宫造作牙、角、金、织、绣之类奢侈品,蔡京每当生日,全国各地官府都要贡献“大宗礼物”—“生辰纲”,他家做一碗羹要杀鹑数百只,一餐蟹黄馒头就要化钱一千三百多贯,“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
”这种状况形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也爆发于此时,据历史记载:他们曾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可见战斗力之强,这样的起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当容易成为广大人民某种思想愿望的寄托,宋江等为主角的英雄故事便逐渐在“街谈巷议”中流传起来了。
就在阶级矛盾激化时候,民族矛盾也空前地尖锐起来。
自后晋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贵族割让燕云十六州时,广大人中原人民就深感丧权辱国之耻。
四十年后,宋太宗赵光义前后二次大举攻辽,希望收回燕云十六州,但都以失败告终。
以后民族矛盾逐步激化,北宋统治集团每况愈下,宋江起义不久,北宋被女真贵族所灭,金国统治集团残忍异常,贪暴无厌;他们不但把京城的财富抢掠一空,而且把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恒和数十万人民掳掠而去,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的人民便沦为亡国奴,陷入了落后的奴隶制统治,这事给广大中原人民造成从未有过的创伤,北方人民年年“南望王师”,南方人民月月希望“北定中原”,然而望了一百五十年,非但“王师”未见,“北定”无成,连南宋又被蒙古贵族灭亡了。
从此以汉民族为主的广大南方人民又被野蛮的蒙古贵族压迫了近一个世纪。
蒙古贵族实行极端的歧视政策,这无疑更加深了广大汉族人民心灵的创伤。
所以宋元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民族凌辱,激起了广大中原人民的爱国情怀,人民在外受异族蹂躏、内受贪官剥削和压迫的境遇中无法生活,只好铤而走险,聚众起义,但他们深明大义,把全民族利益置于最高地位。
所以当辽的侵略威胁着整个宋王朝时,民族矛盾便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样,反映在艺术中的宋江的“招安”,也正是顺应了这条较普遍的历史规律,就梁山好汉而言,要是宋江不受招安去抗辽,那么强大的辽国入侵,若将宋王朝推翻,农民英雄们即使仍然能在水泊梁山快活自在,也仍摆脱不了“亡国奴”这受凌辱的地位,宋江接受招安去征辽,正是一种顾全民族大义的行为,在招安这个问题上,宋江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因为他认识到外族入侵,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情况下,如果继续一味地对抗朝廷,势必内战不止,客观上将严重削弱国家的力量,于外族入侵有利,这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不利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江带领梁山泊全体义军受招安,并不是在兵困马乏、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而是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山寨兴旺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危机深重,他们顾全大局,顾全民族的主题利益,所以在革命高潮中接受招安。
这充分显示了梁山英雄有气魄、有卓识,突出了英雄们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可贵品德。
非常明白,宋江一伙招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并不是为个人找什么“出路”,而是为了“平虏、保民、安国”的宿愿,这一宿愿在七十一回菊花会上,宋江曾做《满江红》一词对众表示过:统豺虎,御边幅。
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可见宋江他们接受招安,其主观愿望是为了“平虏、保民、安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种爱国的正义举动。
(二)宋江接受招安后,主要办了两件大事:征辽、征方腊。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征辽自是爱国之举,这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用不着多费唇舌的,该作何评论?五湖四海自有公论。
这里就只说“征方腊”一事该如何认识。
“征方腊”,是否就是“镇压农民起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首先我们应该把《水浒传》中的方腊和历史上的方腊加以区别,不管历史上的方腊是怎样一个人物,《水浒传》中的方腊则不是一个农民领袖。
且看《水浒传》中的实际描写。
方腊起事的目的,书中第九十回这样写道:此人原是歙州山中樵夫,因去溪边净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平天冠,身上衮龙袍,以此向人道他有天子福份,因而造反。
就清溪县内帮源洞中起造宝殿内苑宫阙,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
不仅为此,方腊还建造了所谓的龙楼凤阁、珠轩翠屋,嫔妃彩女、亲军侍御充斥其中。
从中不难想见其穷奢极侈、荒淫腐化的情状。
他既无梁山众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劫富济贫”的行动,更无宋江“平虏、保民、安国”的宏大志向。
他起义之后,把自己的叔叔、弟弟和儿子都封为“大王”,分据各地城池。
还把献纳钱粮的富户封为府尹之类大官,并为自己建立起“山呼万岁”之类“威仪”。
第九十八回,他对臣子们说:“众卿各受官爵,同占州郡城池,共享富贵。
”这正是他“造反”的目的。
此时的方腊,虽然并未推翻当时的大宋政权,但已占据江南一隅的他,已俨然是一副封建皇帝的架势,不仅脱离了广大受难的人民,甚至走向人民的对面,变成新的剥削者。
再看,当时广大人民对待方腊的态度。
第九十五回富阳县里袁评事哭诉道:“我等皆是大宋良民,累被方腊不时科敛,但有不从者,全家杀害。
”第九十七回,乌龙岭一位老汉告诉宋江道:“老汉祖居是此间百姓,累被方腊残害,无处逃躲,幸得天兵到此,万民有福,再见太平。
”第九十八回,昱岭关上一个和尚也诉说:“此间百姓,俱被方腊残害,无一个不怨恨他。
”可见,方腊已弄得民不聊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方腊残害百姓不得人心,已成百姓的一害。
宋江手下的军队却被百姓尊称为“天兵”,百姓却愿为其引路,剿灭方腊。
如方腊镇守常州一位将军赵毅,就被百姓捉来,送与宋江。
方腊四个镇守睦州的水军头领,也被百姓捉了两个,送与宋江。
就是方腊本人,也因一个和尚的指点轻易地被鲁智深捉住。
凡此种种,可见方腊与广大人民是怎么样的关系,他的“造反”究竟是怎样一种性质。
前已论及,“保民、安国”是宋江的中心愿望,他征方腊正是当时百姓求之不得之事。
因此,征方腊是适合时宜的,是正义之举。
从当时的局势看,正当方腊在江南“造反”,“占了八州二十五县”的时候,也正是“辽兵犯境,各处军马遮掩不及”以致被“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的时候,方腊造反不利于国家的安宁,只会削弱国家的实力,使宋王朝南北两面受敌,形成了被夹击的局势,从而使北宋更无力抵抗辽的侵略。
方腊在民族危亡之时,不是挺身而出,保卫家邦,而是抛开了民族国家利益,残害百姓,贪图荣华富贵满足个人非分的欲望,给国家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宋江征方腊既是统一国家、保卫人民,又是安定社会,这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的。
(三)至此,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宋江为“平虏、保民、安国”而接受“招安”的思想渊源。
宋江从小受到儒家正统的思想教育,在第一百回他喝了有毒的御酒之后,曾感叹道:“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
“学儒”,显然受到儒家忠君爱国意识的熏陶,宋江之父宋太公对他的影响不少。
宋太公对梁山草寇并无好感,对“犯上作乱”的事深恶而痛绝之,为了能阻止宋江落草作出“犯上”的事,他竟谎称自己去世了,以骗孝子宋江回家。
宋江在父亲的影响下,再加上自己也是衙门里的一个官吏,他越加信奉忠孝,几次拒绝落草,甚至以死相拒,《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首次出场时,作者就介绍他“有养济万人之度量”,“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这里与忠君爱国意识相联系,这隐含有一种“保民、安国”之类的思想意识。
不久,宋江因杀了阎婆惜而逃往清风寨,遇到武松,又说了这样的话:“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三十二回),要”去边上一枪一刀”,就是为了“御边”、“平虏”、“保民安国”,接着宋江在还道村梦见九天玄女娘娘,被授予“法旨”:“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第四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