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的广告
中国广告编年史
![中国广告编年史](https://img.taocdn.com/s3/m/04b05d66b84ae45c3b358cb4.png)
中国广告编年史第一章广告的起源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公元前约1万年—1840)夏、商、周时期出现了名为“诰”、“誓”的训诫勉励的广告。
“制”也称“制书”,始于秦代,汉为制度,唐代较为常见。
“策”也称“策书”,汉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冠的一种文书,多书写于简策之上,称为策,也是古代政治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
早期社会的政治广告还有唐、宋时期的“判”以及战国、秦汉时期的“令”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社会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政治广告表现形式。
此外,早期社会还出现了军事广告。
如原始人在围猎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烽火;古代交战双方在军事线路和重要军事目标上做的记号“表”;“檄文”、“露布”等,也是古代军事广告的表现形式。
早期社会还有与服饰文化相关的广告。
自夏、商起,中国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到西周已基本完备。
上至帝王后妃、达官重臣,下至黎民百姓,衣冠服饰均有严格的区别。
不同颜色、不同质量、不同穿着打扮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以此起到信息传递和识别的作用。
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
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
所以实物陈列和叫喊成为最早的广告形式。
另外,标记广告也是我国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
最初,在物件上加刻铭文、年号,还只是为了表示所有权,成为纪念、装饰之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上的分工,交换的扩大,逐渐出现了商业性的标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7e7abf4afe04a1b071de83.png)
3、布拉格国际广告会议
1957年12月,国际广告会议在布拉格召开,包括中国 在内的13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商业部 派代表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会议做出了题为“从人民利 益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商业广告”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 义商业广告的基本任务,并认为社会主义广告的基本特征 是“思想性、真实性和具体性”。2.其广告媒介的发展a.广播
1958年4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会议,制定了广播 工作“大跃进”的方针。会议提出要让人人都能听到广播, 让每个人民公社都听到广播。各地掀起了发展有线广播的 热潮。
“大跃进”期间地方广播电台增速加快。广播喇叭 1957年全国有99万只,经过三年“大跃进”发展到628万 只。
5、广播广告的新发展
194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对新解放区城市 中原之广播电台及其人员的政策决定》,规定接收所有国 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并利用其设备建立人脉的广播电台。
民营电台一律归军委会管理,外国电台一律停播。
接管了各地广播电台后,一些大城市的人民广播电台 开办专门的商业广播电台,增设广告节目。
二、广告媒介的发展
1、电视媒介的出现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北京电视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广告事业迈入了一
个崭新的阶段。 但是由于电视节目量少,电视接收机数量不多,以及
国家的认知态度问题等,这个时期额米有电视广告投放, 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才诞生了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
政府对广播广告播出证明的规定——一是私营企业: 同业公会证明:二是国营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证明;三是 医药广告:卫生局盖章或开具证明;四是招生广告:教育 局盖章证明;五是出版物广告:主管机关登记证;六是戏 剧、电影之类广告:文化局证明;七是有关车船广告:公 用局或港务局盖章证明。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的广告ppt课件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的广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d8d1d60740be1e640e9aab.png)
广告业务,不签订长期的固定合同,佣金可由20%提高到25%,由国内外广告 公司平分。各报刊不允许直接对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为国家政治任务服务
1、1959年5月,在建国十周年之际,商业部发出了加强广告宣传和商品陈列 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特别是45个对外开放城市做好商业广告宣传工作。 2、1959年8月,商业部在上海召开了21个城市的“商业广告会议”。这是新 中国广告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广告会议,肯定了广告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的积极作用 3、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使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比例关系全面失调。在国民经济遭 受挫折的同时,广告事业也出现重大偏差,主要表现在政治宣传与广告结合, 使广告费用不适当地增加。
社。还将一个霓虹灯厂划归中国广告公司上海
分公司归口管理。与此同时,又成立了由上海
市文化局领导的上海美术设计公司。
北京市组成由市文化局领导的北京市美术公司。
2、国营广告公司的建立,使得广告 的服务对象、宣传内容及其作用发生 精品课了件 根本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和 经济的重要宣传工具。
二、进一步加强对广告业的管理
1、这一时期是广告业的恢复期,尚未全面接触世界上先进的广告理论和创 意技巧,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只是传统广告的恢复和延续,从总体上看 还很粗糙和原始,但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个案。 2、这一阶段,广告设计偏重于手绘技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广告经营单位 的创作设计人员大多出身于美术绘画专业。同时,这时期的一些印刷企业也 可以经营广告业务,所以,这一阶段的广告设计制作呈现出浓烈的手绘特点。 3、这时期广告设计模式一般是“简单告白+艺术装饰”。最初的广告从业人 员与企业家认为广告主要负担传达信息的功能,就理解成客观地传达商品本 身的物品信息,单纯地将广告变成产品报道,即宣传企业有什么产品,产品 的特性、功能、用途是什么,有时还加上一些承诺,如“实行三包,代办托 运”等等。这一时期的广告宣传多采用叙述的方式,广告创作人员尚无品牌 意识,也不会利用各种媒体的特征来分类制作广告并获得广告最佳效果。以 四字为一句,打油诗式的文字作为广告语或文案,配以产品说明,并介绍获 奖情况,成为当时的广告“时尚”。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3e055c3b3567ec102d8a70.png)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1979年以后)读书笔记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使我国广告业不仅得以恢复,而且焕发蓬勃的生机,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广告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透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亦能看出改革开放20年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同时广告业也有了相应的飞跃,主要有:1,广告业的整体复苏和广告媒介从数量和水平上的飞跃发展2,广告公司的爆发式增长和广告代理制度的逐渐推进3,改革开放以来广告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演进和逐步完善4,广告的社会教育和院校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改革开放20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企业不再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大,用广告来开拓市场已成为许多企业的自觉行为。
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广告业发展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
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商品丰富多彩,产品更新换代快,流通需求两旺,广告投入年年增加,推动广告业蓬勃发展。
一、新时期广告业的恢复和发展1979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恢复了广告业务。
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繁荣,也使外贸广告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为适应外贸广告业发展的需要,1981年8月21日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成立。
1983年12月,中国广告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全国广告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全国性的广告行业组织。
我国的广告业组织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当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广告业已走向全国大发展的道理,并向世界广告市场迈进。
我国的告业不仅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广告的形式也日益全面,不断采取新技术手段,在表现形式、设计手法、制作技巧、实施策划等全面服务水准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广告媒介的发展80年代以来,我国广告业在快速发展中,各类广告媒介不断被开发利用,并跟随世界媒介的发展步伐。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我国媒介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1949年—1976年我国大陆的广告
![1949年—1976年我国大陆的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e04fb069dc5022aaea001f.png)
第三讲1949年—1976年我国大陆的广告解放以后,我国大陆广告的发展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广告有了一定的进步。
原有的广告形式继续发展,而且有了一定的规模,新的广告媒体和新的广告形式不断出现,广告管理也逐步得到加强,广告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宣传和经济宣传的重要工具。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告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工具,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一、广告媒体和广告形式的发展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活跃城乡经济,广告得到重视和发展。
在广告形式上,一方面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广告宣传手段得以保留,并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出现一些新型、实用、低价格、针对性强的广告形式,如商品目录广告、商品知识说明书广告、案头印刷广告、年画广告、对联广告、春牛图广告、火柴盒广告,等等。
春牛图古时人们于立春前制造土牛,以便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鞭打它,以劝农耕。
在农村,立春之前,乞丐们在乡间分送“春牛图”。
至店家唱“黄牛到,生意俏”;至农家则唱“黄牛到,五谷好”,以索取钱物。
农家一一回赠钱或米,俗称“小讨饭扮春官”。
春牛图里除了牛之外,还有一个牧童,他就是芒神,他原为古代掌管树木生长的官吏,后来被人们尊为神仙。
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
他手上之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
当他没有穿鞋、裤腿卷得很高时,就代表该年多雨水,要防涝;双足穿草鞋则代表该年干旱,要蓄水抗旱;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代表该年雨量适中,年景好。
如果是牛倌拉绳子牵着耕牛走,意谓当年农时季节迟,耕牛较空闲;如果是牛倌手提竹鞭在耕牛后面赶,意谓当年农时季节紧,耕牛特别忙;如果是牛倌骑在牛背上吹笛,意谓当年风调雨顺,年成特别好,等等。
春牛图除预卜一年的农业丰歉之外,还标有二十四节气和潮水涨落时辰,是旧时农家的一种简易农时挂历。
如今,随着各式日历、挂历的出现,春牛图也逐渐消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6e6d075acfa1c7aa00cc9d.png)
【备注】 “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 分为第三讲、第四讲: 第三讲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广告 第四讲 1920年代到建国前的广告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
重点问题
一、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我国广告工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
面?每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重点表现是什
么?
•
4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1949-1952)
•
15
2、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
1958年,商业部和铁道部联 合发出通知,要求利用车站、候 车室、车厢及列车内使用的用具 等为媒介开展广告业务。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 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 并于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 上海电视台建成,标志着电视已 跨入广告媒体的行列。
•
16
3、广告宣传为政治服务
•
13
1、为对外经济交往服务
布拉格会议:1957年12月,有 13个社会主义国家派代表在布拉格 召开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国际广告工 作会议。我国由商业部派一代表出 席会议。会议做出了题为“从人民 利益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商业广告” 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业广告 的基本任务,并认为社会主义广告 的基本特征是“思想性,真实性和 具体性”。
与此同时,开展了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当时国家对私营工商业 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的 经济政策,广告公司的业务 量骤减。
•
9
新变化
1、组建公私合营的广告公司。 (1)上海市广告公司。 (2)北京市美术公司。 (3)天津市广告总店。
•
10
新变化
2、进一步加强对广告的管理。
(1)武汉发布《武汉市广告管 理暂行办法》。 (2)广州市修订发布的《广告 管理暂行办法》。 (3)上海市规定:学校、社教 机关等非商业性广告,并具有 证明者,可申请免费刊登广告; 电影、戏剧广告,经文化局证 明其有教育意义者,可减免50% 的广告费以示扶持。
中外广告史 教学大纲
![中外广告史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0c9d9bfc4ffe473368abee.png)
《中外广告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外广告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广告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中外广告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广告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21世纪全球广告的发展趋势。
开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使通过全面了解中外广告发展史,穷源朔流,从中撷取宝贵的广告实践经验,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和灵感,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当代广告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并作为后人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借鉴。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广告学概论、美学原理、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有:广告法规与管理、网络广告实务、品牌竞争策略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史论结合广告理论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对广告发展历史与现状的科学总结。
只有深刻地把握广告史发展的科学性,才能精辟地进行理论总结,并使教学活动更为扎实有效。
广告史著的科学性应包括:合理的历史分期,合理的著述方法,合理的材料取舍,合理的认识评价,合理的归纳总结等诸多方面。
在写作主线上是以史实为主,还是以史评为主等,这些都决定着理论总结的价值。
《中外广告史》一书是以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线,以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播手段变化为依托,在史论的结合上丰富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2.静态与动态结合广告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史的知识并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掌握运用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要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大堆僵化的知识,而提倡利用史类知识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
教学中注意史料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史实案例与借鉴发扬的结合,历史规律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结合。
这样,把一潭死水变为一潭活水,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3.重点与一般结合对史学课程的学习,学生最感厌烦的是史料太多,对有否必要记住那么多知识表示怀疑,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给以必要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50f4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e.png)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广告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告不再仅仅是商品的宣传媒介,而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广告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有限、经验不足。
在这个时期,广告主要用于国家政策的宣传和建设项目的推广,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度。
这段时期的广告常常以号召人民发展生产、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形式简单朴素,但具有强烈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广告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19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了国外广告公司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逐渐改变了传统广告的形象和风格。
这个时期的广告多样化,不仅仅限于商品宣传,还包括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推广。
广告开始瞄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情感化的手法促使消费者购买。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告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广告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广告的方式和渠道。
人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而通过互联网广告进行产品了解和购买决策。
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
广告开始更加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荐。
近年来,我国广告业在创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就。
从2015年起,我国广告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0%,广告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国广告作为一个支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仅推动了品牌的建设和创新,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总而言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告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从政治宣传到市场推广,从传媒介质到互联网平台,我国广告业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我国广告业将继续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告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考研复习)中外广告史新编_陈培爱
![(考研复习)中外广告史新编_陈培爱](https://img.taocdn.com/s3/m/b10b70390b1c59eef8c7b484.png)
东市是隋炀帝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场,并要求在开放前整顿市内店肆, 把珍贵上好的商品充实陈列起来。卖菜的地摊,要将青菜陈列在龙须 席上。外商用餐免收费用。隋炀帝的这一套措施,固然是要显示大国 风范,但在客观上成为带有国际性的商品展览和广告宣传。
20世纪初,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我国新疆发现一张隋初高昌国 (当时西域一个小国)的“告白”残纸。纸上写道:“……自官 私……延昌卅四年甲寅,……家有恶狗,行人慎之。”等字样,其中 的“延昌卅四年”就是指延昌三十四年(公元594年)。这是现存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广告实物,并且带有某种公益的性质。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广告
二、唐代广告发展
4、诗歌广告 唐代诗歌鼎盛,许多诗人曾为一些产品赋诗,用诗歌这 种艺术形式在客观上为商品进行了宣传服务,这种类型的 诗歌广告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保留的不多,却一直流传到今 天。
5、商品陈列、展示广告 唐代的市场规模和商品种类都有所增加,商品陈列和展 销时有出现。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广告
第一节 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二、经济广告的产生
原始社会人们把剩余产品放在一个空地上进行交换的场景
第一节 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三、早期经济广告的主要形式 1、口头广告
口头广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之—, 是适应那时物物交换的需要而出现的。
2、实物广告 实物广告与口头广告是一对孪生姐妹,商代的“牵车牛,远服贾”
5、彩楼、欢门广告
宋代店铺林立,店铺的门面修饰也成
为广告竞争的主要手段。其中,史书中提
到的彩楼、欢门,是最主要的两种店堂装
3、灯笼广告 唐代以后,坊市制度取消,街市繁华,夜市出现,城市夜生活日
益丰富。繁荣的商业区已经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通宵达旦的繁荣 景象。灯笼广告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发展。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d452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c.png)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繁荣,我国大陆的广告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时期。
新时期的广告大陆引领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思维和广告模式,更加注重传达产品的价值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坚持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的理念。
下面将就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进行探讨。
首先,在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中,传递产品的价值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重要的宣传目标。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不再满足于产品本身的功能,而更加关注产品背后的品牌文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广告不仅要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功能和优势,还要展示企业的品牌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例如,某品牌手机广告除了展示手机的功能特点之外,还强调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对教育公益事业的支持,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
其次,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坚持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的理念。
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自信在广告中得到了体现。
广告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服饰、古建筑等,使广告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广告制作和传播方面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广告更具创造力和吸引力,也更能满足现代社会人群对多样化体验的需求。
最后,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更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参与。
传统广告往往只是在媒体上播放,观众只是被动地观看,没有太多的参与感。
而新时期的广告更加关注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
例如,在某品牌汽车广告中,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抽奖活动,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广告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消费者的参与度,还可以扩大广告的传播范围。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注重传递产品的价值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的理念,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参与。
这些新的特点使得广告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
中国广告史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
![中国广告史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abe04d79563c1ec5da7152.png)
• 广告工作的发展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颁布新的广告管理法规
• 建国初期,一些新的广告管理办法和规定出台 1949年4月,天津市公用局率先公布了《管理广
告商规则》
• 1949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广告管 理规则》
• 1950年,西安市公用局印发了《广告管理暂行 办法》
• 1951年,西安市工商局发布《关于印刷厂商管 理暂行办法》
牌子被拉倒在地
• 广告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宣传工具被否定。 • 广告管理工作停顿,管理机构撤消。 • 广告设计人员被下放,制作被转产。 • 广告管理档案和历史资料被销毁或散失。
•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
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贯彻“对 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为广告 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 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个体、私 营经济成分基本消失,计划经济使商业广告的 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 1957年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 下,广告得到一定的发展。
• 广告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服务。
一、为对外经济交往服务
• 50年代中期,我国与前苏 联、东欧、亚非以及 欧洲某些国家,开始有了贸易往来。
2. 户外广告倍受摧残
• 各种户外广告被““红海洋”的政治宣传代替。 • 破“四旧”
3. 许多传统的老字号、牌匾被当作“封、资、修 的黑货”砸烂
• ‘王府井’改名为‘北京市百货商店’ • ‘全聚德’该为‘北京烤鸭店’ • ‘亨得利’改名为‘首都钟表店 • ‘徐顺昌服装店’改为‘东风服装店’ • ‘劝业场’换上了‘人民商场’ • ‘北洋纱厂’改为‘四新纱厂’ • ‘金三鼎’棉纱商标 改成了‘工农’牌。 • 具有50年历史的上海最大“游乐场”大世界”的
中国近、现代广告
![中国近、现代广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8e12c9a1c7aa00b52acbfd.png)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陆广告(1949-1978)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广告;1957-1965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广告;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告。
第一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两大任务;一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二是医治战争创伤,安定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广告业的发展(一)新的广告管理法规的颁布1.地方性广告管理法规的出台建国初期,各地大城市对广告业进行了整顿,取缔了国民政府发布的广告管理法规,相继颁布了一些新的地方性广告管理办法和规定。
2.地方性广告管理法规的内容及特点(1)界定了“广告”的概念并规定了广告管理的范围(2)提出广告内容必须以“纯正为主”,并规定了种种不能刊播发布的情况。
同时还规定了广告的审查发证及广告费征收标准的订定由市建设局办理。
(通过“同业公会”核实广告的真伪,要求“同业公会”作出担保。
)(3)对广告经营单位,从经营思想到具体操作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如,各地都要求私营广告商,在经营思想上,对其承揽的各项广告“须具忠实介绍、服务社会之精神”,并遵守当地广告管理法规。
(4)广告客户要求刊播广告时必须出具相应主管部门或同业公会的证明。
(二)政府加强对广告业的整顿、引导与管理1. 政府对广告业的整顿;对私营广告业的整顿:解散与重组对广告媒介进行了整顿:军事接管与组织管理2.建立广告管理机构及职能单位三级广告管理机制中央级广告管理机构地方性广告管理机构广告管理专门机构3.重视发挥广播广告的作用在接管了各地广播电台后,一些大城市的广播电台开办了专门的商业广播电台,增设了广告节目。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
1952年9月华北五省二市广播电台在天津召开经验交流会。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国家行政部门召开的第一次有影响的广播广告工作会议。
精编【广告传媒】中外广告史试题
![精编【广告传媒】中外广告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179187ccbff121dc368351.png)
【广告传媒】中外广告史试题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03-22] 广告学本科自考的YUYU快进来(一同完成学习日志吧)《中外广告史》复习题总论1.产生广告传播的三个因素是什么?1)人类有互通信息的需要2)人类有剩余商品交换的需要3)具有产生广告手段和形式的物质条件2.广告发展的标志与表现有那些?3.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在历史上构成广告传播活动的要素有那些?纵观这一漫长阶段广告的发展,其传播特征主要是什么?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4.商品广告是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而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
请问人类社会在早期历史发展中历经了哪三次社会大分工?每次社会大分工对商品交换活动带来何样的影响?答: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形成了以原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同时促成经常性交换的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出来,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都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增多,也使私有成为可能,简单的商品交换发展起来了。
第三次社会分工: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也就出现了商业阶级和商业行业。
5.依据史证说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及其以前(奴隶制社会),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都出现过哪些广告形式?其广告特征是什么?答: a. 口头广告:是适应物物交换的需要产生的,要换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换需要口头叫喊让人们知道b.实物广告:将要换的东西陈列出来c.标记广告:最初在商品上刻上标记,后逐渐形成商业标记;d.‘行商’与‘坐贾’的广告形式:‘行商’走街串巷叫卖,坐贾有固定营业场所,利用幌子、招牌来招徕顾客。
6.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中,从战国时代至隋朝,我国的广告在形式上有了哪些发展?广告内容和技巧方法上有了哪些创新?特征是什么?答: 1)悬帜广告:‘坐贾’在店铺外悬挂旗帜招徕顾客2)悬物广告:在店铺外悬挂实物或习惯性标志,起着招牌广告的作用3)商品命名广告:以该产品之能工巧匠的名字或与商品有关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来命名商品,加深顾客印象。
中外广告史常识集要提纲
![中外广告史常识集要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b704d11e87101f69e319549.png)
《中外广告史》常识集要提纲第一编中国广告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第一节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1、人类广告的起源是从社会广告开始的。
1.早期社会广告传播介质的主要形式:鼎、石刻、碑碣、志等;2.政治广告:诰、制、策、判、令、敕(音赤)、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等;3.军事广告:烽火、表、檄文、露布等。
2、经济广告在社会广告之后发展起来,早期经济广告的主要形式:1.口头广告(王亥仆牛鼓刀扬声)2.实物广告(抱布贸丝陈肆辨物)3.标记广告4.音响广告、招牌和幌子广告等。
3、“商”与“贾”不同的广告形式?春秋时期,我国已有商贾之分:“商”:按地区远近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带着货物前往进行交易的称为商。
“贾”:把人们需要的货物,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的称为贾。
由于二者的经营方式不同,于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1.行商与音响广告2.坐贾与招牌、幌子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在帘子上写上店名。
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帘子,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可称为“店标”。
幌子原为布幔,幌子主要表示经营的商品的类别和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为“行标”。
第二节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广告1、商业广告的发展:1.悬帜广告:出现在战国时期。
(狗猛酒酸)2.悬物广告:汉以后较为流行,起到招牌广告的作用。
(当垆卖酒卓文君)3.标记广告:反映了我国古代商品生产者最早的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物勒工官”)4.商品命名广告:张芝笔等。
5.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马价十倍”伯乐2、社会广告的发展:悬赏广告(“立木为信”);凸显商品优点广告(自相矛盾)3、关于隋代广告:1.市分东西;2.实物陈列广告:龙须席;3.餐饮发达,外商免费;4.我国古代最早的广告实物:公益“告白”残纸(防恶狗)。
第三节唐宋时期的广告1、唐代广告:1.灯笼广告的兴盛:起自五代,唐宋盛行。
2.旗帜广告发展:旗帜广告以酒旗使用最多。
又名:酒帘、酒幌、青帘。
中外广告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广告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e20796bd97f192379e94f.png)
中外广告史试题及答案1.产生广告传播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答:1)人类有互通信息的需要2)人类有剩余商品交换的需要3)具有产生广告手段和形式的物质条件2.广告发展的标志与表现有那些答:"3.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在历史上构成广告传播活动的要素有那些答:1、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在历史上构成广告传播活动的要素(条件):1)文字的产生使广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印刷术的发明为广告传播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报纸和杂志在16世纪的出现,为广告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的传播媒介。
2、纵观这一漫长阶段广告的发展,其传播特征主要是什么、1)经济广告所占比重由小到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营销活动的作用不断增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经济广告的发展程度与市场范围密切相关。
3)广告传播手段的进步,不断促进广告的发展。
4)广告运作随着经济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不断进步。
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4.商品广告是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而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
请问人类社会在早期历史发展中历经了哪三次社会大分工每次社会大分工对商品交换活动带来何样的影响答: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形成了以原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同时促成经常性交换的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出来,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都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增多,也使私有成为可能,简单的商品交换发展起来了。
第三次社会分工: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也就出现了商业阶级和商业行业。
5.依据史证说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及其以前(奴隶制社会),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都出现过哪些广告形式其广告特征是什么¥答:1、口头广告:是适应物物交换的需要产生的,要换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换需要口头叫喊让人们知道。
2、实物广告:将要换的东西陈列出来。
3、标记广告:最初在商品上刻上标记,后逐渐形成商业标记;‘行商’与‘坐贾’的广告形式:‘行商’走街串巷叫卖,坐贾有固定营业场所,利用幌子、招牌来招徕顾客。
中国大陆广告史练习题
![中国大陆广告史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5416e587c24028905fc3b4.png)
中国大陆广告史练习题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一、单项选择1、各具行业特色的典型叫卖或吆喝方式属于()A、口头广告B、实物广告C、标记广告D、音响广告2、东汉诗人辛延年有诗云“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其中“垆”是卖()标志。
A、药B、菜C、酒D、茶3、“悬壶”就是用()作为药铺的标志,高高地悬挂在市场街头(肆头)或药铺的上空。
A、灯笼B、旗帜C、葫芦D、招牌4、利用名人做广告的“马价十倍”的故事发生在()时期。
A、战国B、隋朝C、唐朝D、宋朝5、《史记》记载:“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过必更匈奴中,乃募使者,骞以郎应募。
”这里的“募”是早期的()A、经济广告B、社会广告C、军事广告D、政治广告6、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所宣传的是()A、米铺B、当铺C、针铺D、钱庄7、商业对联广告的主要流行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8、唐代以后,大多用灯笼做广告的行业是()A、杂货铺B、米铺C、当铺D、酒店9、据目前所知,我国印有商品广告的产品包装纸出现的最早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0、据有关记载,我国最早的广告画出现在南宋,是一幅推销()的广告。
A、眼药水B、酒C、美颜水D、油漆11、北京“六必居”酱菜驰名中外,其牌匾出自()之手。
A、乾隆B、严嵩C、朱元璋D、唐伯虎12、清代有一()对联:“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
A、茶楼B、青楼C、酒楼D、客栈13、()的木板年画颇为流行,大江南北都有大大小小的年画铺。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14、南宋时期的茶摊使用()作为卖茶的广告工具。
A、拨浪鼓B、响盏C、木梆子D、小罗15、中国最早的印刷广告出现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6、老北京有一句话:“头顶马聚源,身穿八大祥,脚踩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描述的是创立于19世纪的一些老字号,这些店铺分别是从事()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还将一个霓虹灯厂划归中国广告公司上海
分公司归口管理。与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又成立了由上海
市文化局领导的上海美术设计公司。
北京市组成由市文化局领导的北京市美术公司。
2、国营广告公司的建立,使得广告 的服务对象、宣传内容及其作用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和 经济的重要宣传工具。
二、进一步加强对广告业的管理
第四节 十年动乱期间(1966-1976)
这一时期基本的政治经济状况 1、以政治运动为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经济全面停顿,传统文化遭 到严重破坏,知识匮乏,道德沦丧,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 2、仅有的商品经济被彻底否定,沦为资本主义产物,遭到毁灭性打击。 3、商品紧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形成“滞后型消费”特点,广告失去了 存在的意义。
(1)政府对私营广告业进行了初步整顿。解散了一些经营作风不正、业务 水平低下、濒于倒闭的广告社,把分散的广告社合并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业务 能力的广告公司。 (2)对广告媒介进行了整顿。如对国民党遗留下来广播电台和报社,采取 军事接管方式;对于私营商业电台的报社,采用组织管理方式,发布规章制 度,限制刊播内容并加强审批查核,使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利用广告同业公会加强了行业管理。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各大城 市都保留了私人工商业的同业公会。
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私营 如上海市对原有旧广告社进行调整合并,组成
企业、自由竞争等经济现象逐渐消失; 由上海市商业局领导的中国广告公司上海分公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模式的真正开始。
司(1959年改名为“上海市广告公司”),把 全市一百家左右的广告商按经营范围改组、归
并为五个公私合营的广告公司和一个广告美术
广告的发展表现为:“三为”: 1、为对外经济交往服务 2、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 3、为国家政治任务服务
社会主义广告的特征表现为:“四性 一格”: 思想性 政策性 真实性 艺术性 民族风格
一、广告为对外经济交往服务
1、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打破西方国家的禁运和封锁,开始与苏联、东欧、 亚非及欧洲某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出口商品的对外广告宣传也开始发展。 2、1957年12月,商业部派副局长李尚平以观察员的身份赴布拉格参加了由 捷克、苏联、民主德国等13个国家召开的国际广告工作会议。 3、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当时我国有45个城市对外开放,来华外商广 告日益增多。针对承接来华外商广告中存在的问题,1958年由外贸部、商业 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承办外商广告问题的联合 通知》,规定外商广告由上海市广告公司、天津市广告美术公司、广州市美 术广告装饰公司承办。
这一时期的广告发展的主要特色
广告的性质和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存在空间缩小化、简单化、 政治化。 1、性质: 由商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推动剂变 成为单纯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宣 传工具; 2、内容: 以三个服务为主,同时注意反映社会 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中国人民的精神 面貌;没有自主的市场发现和作品创 意,在国家政策的计划安排下决定传 播内容;广告这一经济行为逐渐缩小 到美术宣传工作的范围。 3、形式: 不是以商品宣传内容决定适合的形式, 而是以政府计划宣传的效果为决定形 式的前提
五、文革期间的广告有什么特点?
1、所有的商品广告基本停滞 2、户外广告倍受催残 3、许多老字号、牌匾被当作„封、资、修的黑货‟砸烂.
六、文革结束以后,广告的复苏表现为哪些方面?
1、为广告正名。 2、广告媒体的发展。 3、广告公司的发展。 4、广告表现形式的特点。
七、文革后,广告业开始复苏初期,我国广告的表现形式有何 特点?
需掌握的知识点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广告工作的主要发展内容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广告事业表现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广告 4、过度时期的广告发展特点和表现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1949 ~1952年)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广告(1953 ~1956年)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广告(1957 ~ 1965年)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告(1966 ~1976年)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后的广告(1977~1979)
4、在地方,由商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广告公司的业务活动。广告公 司的主要任务是经办艺术性和事务性的工作,不主动招揽外商来华
广告业务,不签订长期的固定合同,佣金可由20%提高到25%,由国内外广告 公司平分。各报刊不允许直接对外。
三、为国家政治任务服务
1、1959年5月,在建国十周年之际,商业部发出了加强广告宣传和商品陈列 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特别是45个对外开放城市做好商业广告宣传工作。 2、1959年8月,商业部在上海召开了21个城市的“商业广告会议”。这是新 中国广告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广告会议,肯定了广告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的积极作用 3、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使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比例关系全面失调。在国民经济遭 受挫折的同时,广告事业也出现重大偏差,主要表现在政治宣传与广告结合, 使广告费用不适当地增加。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的广告
重点问题
一、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广告工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哪 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重点表现是什么? 二、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 的? 三、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有了哪些方面的表现? 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告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有何 特征? 五、文革期间的广告有什么特点? 六、文革结束以后,广告的复苏表现为哪些方面? 七、文革后,广告业开始复苏初期,我国广告的表现形式有何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
这一时期基本的政治经济状况:
一、组建公私合营的广告公司
将马列主义的经典理论用于实践,全 1、把分散的各自经营的私营广告行
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政治、阶级、 业,改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私合营
工农、计划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词; 广告公司。
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2、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和整顿 政府对私营广告进行了初步整顿; 对广告媒介进行整顿; 利用广告业界行业组织——“同业公 会”,来加强行业管理。
二、发展实用性的广告形式
背景: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很多复杂的实际和理论问题,如政治:反动势力 的反扑、抗美援朝等;经济:反动商人的恶意破坏、投机倒把、哄抬物价、 破坏经济稳定;文化:使人民对新生的政权加强了解,增加信心。
一、 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广告工作的发展 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重点表现是什 么?
(1)颁布新的广告管理法规。 (2)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 (3)重视发挥广播广告的作用。 (4)发展实用性的广告传播形式。
二、 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对广 告行业的领导的?
第三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5)
这一时期的基本政治经济状况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初步体现出来 2、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甚至消亡 3、经济建设在曲折中探索,政治运动、阶级文化仍是社会主流并主导社会 走向,自然灾害使这一时期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更加复杂,使之成为建国 后一个充斥着希望与失望的复杂时期
一些城市取消了商业电台,广播广告日益收缩。
对于广告的争议开始出现,有人认为广告是资
本主义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浪费的表现。
2、1956年5月刘少奇讲话
1956年5月刘少奇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广
告的偏见,对中央广播事业局指示:“广播 电台为什么不搞广告,人民是喜欢广告 的。生活琐事和人民有切身关系,很多 人很注意和自己有关的广告。过去北京 有一些电台播广告,你们取消了,是不 是怕搞广告?报纸也是要登广告的。我 看有些城市电台可以播广告。”
三、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有了哪些方面 的表现?
这一时期,我国的广告事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组建国营广告公司:把分散的各自经营的私营广告公司改造成为国营的 广告公司。 2、进一步加强对广告的管理 3、中央领导关心广告工作
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告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那些 方面?有何特征?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1949 ~1952年)
这一时期基本的政治经济状况:
1、政治、经济上,中国进入一个全 新的时代,是近现代中国人对民族复 兴、国家强大道路的继续探索 2、强烈渴望国力强大,但以泛政治 化、教条、阶级斗争的角度看待、规 划社会发展,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3、将一些新的理论、模式大胆用于 全社会的改造,取得一定成果,但更 多的是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弯路和代 价
(1)传统的广告形式 年画、春联、包装盒、传单、书签、扇子、日历、月历、仿单等 (仿单是在小幅纸张上印上品名、效用、店名等内容,附入出售之物品内。 药店最先采用仿单,并且用的最多。)
(2)现代的广告形式 报纸、杂志、路牌、橱窗、广播
三、广播广告的作用受到重视
解放初期,一些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在 接管了广播电台后,开办了专门的商 业广播电台,增设广告节目,播出经 济、文化和社会广告。这一方面沟通 了商品、商业信息,活跃了城乡物资 交流;另一方面,也使电台获得了可 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减少了国家事业 费的开支。
1、这一时期是广告业的恢复期,尚未全面接触世界上先进的广告理论和创 意技巧,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只是传统广告的恢复和延续,从总体上看 还很粗糙和原始,但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个案。 2、这一阶段,广告设计偏重于手绘技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广告经营单位 的创作设计人员大多出身于美术绘画专业。同时,这时期的一些印刷企业也 可以经营广告业务,所以,这一阶段的广告设计制作呈现出浓烈的手绘特点。 3、这时期广告设计模式一般是“简单告白+艺术装饰”。最初的广告从业人 员与企业家认为广告主要负担传达信息的功能,就理解成客观地传达商品本 身的物品信息,单纯地将广告变成产品报道,即宣传企业有什么产品,产品 的特性、功能、用途是什么,有时还加上一些承诺,如“实行三包,代办托 运”等等。这一时期的广告宣传多采用叙述的方式,广告创作人员尚无品牌 意识,也不会利用各种媒体的特征来分类制作广告并获得广告最佳效果。以 四字为一句,打油诗式的文字作为广告语或文案,配以产品说明,并介绍获 奖情况,成为当时的广告“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