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对称性:a>b b<a; ②传递性:a>b,b>c a>c; ③可加性:a>b a+c>b+c; ④加法法则:a>b,c>d a+c>b+d; ⑤可乘性:a>b,c>0 ac>bc; a>b,c<0 ac<bc; ⑥乘法法则:a>b>0,c>d>0 ac>bd;⑦倒数法则:a>b,ab>0 ; ⑧乘方法则:a>b>0 an>bn;⑨开方法则:a>b>0 ;⑩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a|-|b|≤|a+b|≤|a|+|b| 2.基本不等式(以下√表示根号,^表示指数)如果a 、b 都为实数,那么a 平方+b 平方≥2ab,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证明如下: ∵(a-b)^2≥0 ∴a^2+b^2-2ab≥0 ∴a^2+b^2≥2ab如果a 、b 、c 都是正数,那么a+b+c≥3*3√abc,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 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a+b )/2 ≥√ab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这个不等式也可理解为两个正数的算数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和定积最大:当a+b=S 时,ab≤S^2/4(a=b 取等) 积定和最小:当ab=P 是,a+b≥2√P(a=b 取等)ba 11<⇒nn b a >⇒均值不等式:如果a,b 都为正数,那么√(( a 平方+b 平方)/2)≥(a+b )/2 ≥√ab≥2/(1/a+1/b)(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 其中√(( a 平方+b 平方)/2)叫正数a,b 的平方平均数也叫正数a,b 的加权平均数;(a+b )/2叫正数a,b 的算数平均数;√ab 正数a,b 的几何平均数;2/(1/a+1/b)叫正数a,b 的调和平均数。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引言: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对高中不等式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关的解题技巧和实例,帮助读者在学习和应用不等式时更加深入理解。
一、不等式基本概念1. 不等式符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不等式的解集:解集表示不等式中使不等式成立的数值范围。
3. 解不等式的方法:加减法、乘除法、绝对值法等常用的解不等式的方法。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式、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从加减法、乘除法到绝对值法的详细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形式、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使用图像法、符号法、区间法等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四、多项式不等式1. 多项式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多项式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多项式不等式的解法:使用图像法、符号法、区间法等方法解多项式不等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多项式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五、绝对值不等式1. 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使用绝对值定义、分情况讨论、不等式的性质等方法解绝对值不等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绝对值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结论: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通过解题实例加深对不等式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什么是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z )(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数学知识点1.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方法:(1)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 bb > a②传递性: a > b, b > ca > c③可加性: a > b a + c > b + c④可积性: a > b, c > 0ac > bc⑤加法法则: a > b, c > d a + c > b + d⑥乘法法则:a > b > 0, c > d > 0 ac > bd⑦乘方法则:a > b > 0, an > bn (n∈N)⑧开方法则:a > b > 0数学知识点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1)如果a、b∈R,那么a2 + b2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2)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推广:如果为实数,则重要结论(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大值S2/4。
数学知识点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比较法:比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当不等式的两边的差能分解因式或能配成平方和的形式,则选择作差比较法;当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且它们的商能与1比较大小,则选择作商比较法;碰到绝对值或根式,我们还可以考虑作平方差。
综合法: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不等式的定义:一般来说,用不等式符号表示不平等关系的公式称为不等式。
常见的不平等符号是“<”>”≤" "≥“和”≠".严格不等式的定义:由“>”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
非严格不等式的定义:由“”连接的不等式≤“和”≥“被称为非严格不平等特别提醒:a=b,a>b中,只要有一个成立,就有a≥b.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那么b<a;如果b<a,那么a>b,即a>bb<a(2)如果a>b,b>c,那么a>c,即a>b,b>ca>c(3)如果a>b,那么a+c>b+c;(4)如果a>b,C>0,则AC>BC;如果a>b,C<0,则AC<BC;(5)如果a>b,c>d,那么a+c>b+d;(6)如果a>b>0,C>d>0,则AC>BD;(7)如果a>b>0,那么aN>bN(n∈n,n≥2);(8)如果a>b>0,那么(n∈n,n≥2)。
不平等与不平等的区别:不等关系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用语言表述;不等式是用来表示不平等关系的公式,可以用“a>b”、“a<b”和“a”的等式来表示≥ 文学士≤ 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不平等不等式的分类:① 根据存在条件:A.绝对不等式:不等式中字母的任何实值始终为真的不等式称为绝对不等式;b、条件不等式:不等式中的字母取某个允许值的不等式称为条件不等式;c、矛盾不等式:一个不等式中的字母无论取什么实际值都不能成立的不等式称为矛盾不等式;②按不等号开口方向分:a.同向不等式:不等号方向相同的两个不等式;b.异向不等式:不等号方向相反的两个不等式.。
高中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1.不等式的定义:a-bb, a-b=0a=b, a-b0a
① 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它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②可以结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这个熟悉的知识背景,来认识作差法比大小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
作差后,为判断差的符号,需要分解因式,以便使用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如证明y=x3为单增函数,
设x1, x2(-,+), x1+x22]
再由(x1+)2+x220, x1-x20,可得f(x1)
2.不等式的性质:
① 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 abb
(2) acac (传递性)
(3) ab+c (cR)
(4) c0时,abc
c0时,abac
运算性质有:
(1) ada+cb+d。
(2) a0, c0acbd。
(3) a0anbn(nN, n1)。
(4) a0N, 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
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
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② 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
(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摘要: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不等式的定义2.不等式的符号表示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2.传递性3.可加性4.乘法原则三、常见不等式的解法1.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3.韦达定理四、实际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2.数学中的应用正文: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用于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不等式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一个比较式,用符号">"或"<"来表示大小关系。
例如,x > y表示x大于y,x < y表示x小于y。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有许多基本性质,这里我们介绍四个常见的性质。
1.对称性:如果x > y,则y < x。
这就是说,不等式两边同时改变符号,不等式的方向不会改变。
2.传递性:如果x > y,且y > z,则x > z。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而另一个数又大于第三个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大于第三个数。
3.可加性:如果x > y,且a > 0,则x + a > y + a。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而加上的一个正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大于第二个数。
4.乘法原则:如果x > y,且m > 0,则x * m > y * m。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而乘上的一个正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大于第二个数。
三、常见不等式的解法有许多方法可以解不等式,这里我们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1.作差比较法:如果x > y,则x - y > 0。
我们可以通过作差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作商比较法:如果x > y,则x / y > 1。
我们可以通过作商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韦达定理:如果x > y,则(x + y) / 2 > (x - y) / 2。
我们可以通过韦达定理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是学习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高考中,不等式占据了较多的分数比重。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进行全面的总结,内容涵盖了不等式的概念、基础知识、理论与定理、解题思路、常用不等式以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等方面。
一、不等式的概念与基础知识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关系的算式,一般表示成 a<b 或a>b,其中 a、b 可以是实数、分数或代数式等。
当 a<b 时,称 a 小于 b,也可以写成 b 大于 a;当 a>b 时,称 a 大于b,也可以写成 b 小于 a。
在不等式中,表示关系的符号“<”和“>”称为不等号。
解不等式可以用图像法、正推反证法和直接法等方法。
图像法:绘制不等式所代表的曲线或图形,在图形中表示不等关系所代表的区域,最终得出解不等式的集合。
正推反证法:通过推理判断得出不等式的解,其中正推法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和运算,而反证法则是通过推翻假设得出结论。
直接法: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化简和运算,得出解的过程。
不等式的基础知识:1. 加减法原则:若 a<b,则 a+c<b+c,a-c<b-c(c 为任意实数)。
2. 乘除法原则:若 a<b 且 c>0,则 ac<bc,a/c<b/c;若 a<b 且 c<0,则 ac>bc,a/c>b/c。
3. 平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正数 a 和 b,有(a+b)/2>=√ab,等号当且仅当 a=b 时取到。
二、不等式的理论与定理1. 不等式传递性:若 a<b,b<c,则 a<c。
2.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序列a1,a2,...,an 和 b1,b2,...,bn,有(a1b1+a2b2+...+anbn)^2<=((a1^2+a2^2+...+an^2)(b1^2+b2^ 2+...+bn^2)),等号当且仅当 a1/b1=a2/b2=...=an/bn 时取到。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等式选讲 第二节 不等式的证明)
第二节 不等式的证明一、基础知识1.基本不等式(1)定理1:如果a ,b ∈R ,那么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定理2:如果a ,b >0,那么a +b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即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3)定理3:如果a ,b ,c ∈R +,那么a +b +c 3≥3abc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2.比较法(1)作差法的依据是:a -b >0⇔a >b . (2)作商法:若B >0,欲证A ≥B ,只需证AB ≥1.3.综合法与分析法(1)综合法:一般地,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2)分析法:从要证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考点一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典例] 已知函数f (x )=⎪⎪⎪⎪x -12+⎪⎪⎪⎪x +12,M 为不等式f (x )<2的解集. (1)求M ;(2)证明:当a ,b ∈M 时,|a +b |<|1+ab |.[解] (1)f (x )=⎩⎪⎨⎪⎧-2x ,x ≤-12,1,-12<x <12,2x ,x ≥12.当x ≤-12时,由f (x )<2,得-2x <2,解得x >-1;当-12<x <12时,f (x )<2恒成立;当x ≥12时,由f (x )<2,得2x <2,解得x <1.所以f (x )<2的解集M ={x |-1<x <1}.(2)证明:由(1)知,当a ,b ∈M 时,-1<a <1,-1<b <1, 从而(a +b )2-(1+ab )2 =a 2+b 2-a 2b 2-1 =(a 2-1)(1-b 2)<0. 因此|a +b |<|1+ab |. [题组训练]1.当p ,q 都是正数且p +q =1时,求证:(px +qy )2≤px 2+qy 2. 解:(px +qy )2-(px 2+qy 2) =p 2x 2+q 2y 2+2pqxy -(px 2+qy 2) =p (p -1)x 2+q (q -1)y 2+2pqxy .因为p +q =1,所以p -1=-q ,q -1=-p . 所以(px +qy )2-(px 2+qy 2) =-pq (x 2+y 2-2xy )=-pq (x -y )2. 因为p ,q 为正数,所以-pq (x -y )2≤0,所以(px +qy )2≤px 2+qy 2.当且仅当x =y 时,不等式中等号成立. 2.求证:当a >0,b >0时,a a b b≥(ab )+2a b .证明:∵a ab b ab+2a b =⎝⎛⎭⎫a b -2a b ,∴当a =b 时,⎝⎛⎭⎫a b -2a b =1,当a >b >0时,ab >1,a -b 2>0,∴⎝⎛⎭⎫a b -2a b>1,当b >a >0时,0<ab <1,a -b 2<0,∴⎝⎛⎭⎫a b -2a b>1,∴a a b b≥(ab )+2a b.考点二 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典例] (2017·全国卷Ⅱ)已知a >0,b >0,a 3+b 3=2.证明: (1)(a +b )(a 5+b 5)≥4; (2)a +b ≤2.[证明] (1)(a +b )(a 5+b 5)=a 6+ab 5+a 5b +b 6 =(a 3+b 3)2-2a 3b 3+ab (a 4+b 4) =4+ab (a 2-b 2)2≥4.(2)∵(a +b )3=a 3+3a 2b +3ab 2+b 3 =2+3ab (a +b )≤2+3a +b 24(a +b )=2+3a +b 34,∴(a +b )3≤8,因此a +b ≤2.[解题技法] 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1)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要着力分析已知与求证之间,不等式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合理进行转换,恰当选择已知不等式,这是证明的关键;(2)在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是最常用的.在运用这些性质时,要注意性质成立的前提条件.[题组训练]1.设a ,b ,c ,d 均为正数,若a +b =c +d ,且ab >cd ,求证:a +b >c +d . 证明:因为(a +b )2=a +b +2ab ,(c +d )2=c +d +2cd . 由题设a +b =c +d ,ab >cd 得(a +b )2>(c +d )2. 因此 a +b >c +d .2.(2018·湖北八校联考)已知不等式|x |+|x -3|<x +6的解集为(m ,n ). (1)求m ,n 的值;(2)若x >0,y >0,nx +y +m =0,求证:x +y ≥16xy . 解:(1)由|x |+|x -3|<x +6,得⎩⎪⎨⎪⎧ x ≥3,x +x -3<x +6或⎩⎪⎨⎪⎧ 0<x <3,3<x +6或⎩⎪⎨⎪⎧x ≤0,-x +3-x <x +6, 解得-1<x <9,∴m =-1,n =9.(2)证明:由(1)知9x +y =1,又x >0,y >0, ∴⎝⎛⎭⎫1x +1y (9x +y )=10+y x +9xy≥10+2y x ×9xy=16, 当且仅当y x =9x y ,即x =112,y =14时取等号,∴1x +1y ≥16,即x +y ≥16xy .考点三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典例] (2019·长春质检)设不等式||x +1|-|x -1||<2的解集为A . (1)求集合A ;(2)若a ,b ,c ∈A ,求证:⎪⎪⎪⎪⎪⎪1-abc ab -c >1.[解] (1)由已知,令f (x )=|x +1|-|x -1|=⎩⎪⎨⎪⎧2,x ≥1,2x ,-1<x <1,-2,x ≤-1,由|f (x )|<2,得-1<x <1,即A ={x |-1<x <1}. (2)证明:要证⎪⎪⎪⎪⎪⎪1-abc ab -c >1,只需证|1-abc |>|ab -c |,即证1+a 2b 2c 2>a 2b 2+c 2,即证1-a 2b 2>c 2(1-a 2b 2), 即证(1-a 2b 2)(1-c 2)>0,由a ,b ,c ∈A ,得-1<ab <1,c 2<1,所以(1-a 2b 2)(1-c 2)>0恒成立. 综上,⎪⎪⎪⎪⎪⎪1-abc ab -c >1.[解题技法]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已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 (2)注意从要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是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3)注意恰当地用好反推符号“⇐”或“要证明”“只需证明”“即证明”等词语. [题组训练]1.已知a >b >c ,且a +b +c =0,求证:b 2-ac <3a . 证明:由a >b >c 且a +b +c =0, 知a >0,c <0. 要证b 2-ac <3a , 只需证b 2-ac <3a 2.∵a +b +c =0,∴只需证b 2+a (a +b )<3a 2, 即证2a 2-ab -b 2>0, 即证(a -b )(2a +b )>0, 即证(a -b )(a -c )>0.∵a >b >c ,∴a -b >0,a -c >0, ∴(a -b )(a -c )>0显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成立.2.已知函数f (x )=|x +1|.(1)求不等式f (x )<|2x +1|-1的解集M ; (2)设a ,b ∈M ,求证:f (ab )>f (a )-f (-b ). 解:(1)由题意,|x +1|<|2x +1|-1, ①当x ≤-1时,不等式可化为-x -1<-2x -2, 解得x <-1; ②当-1<x <-12时,不等式可化为x +1<-2x -2, 此时不等式无解; ③当x ≥-12时,不等式可化为x +1<2x ,解得x >1. 综上,M ={x |x <-1或x >1}.(2)证明:因为f (a )-f (-b )=|a +1|-|-b +1|≤|a +1-(-b +1)|=|a +b |, 所以要证f (ab )>f (a )-f (-b ), 只需证|ab +1|>|a +b |, 即证|ab +1|2>|a +b |2,即证a 2b 2+2ab +1>a 2+2ab +b 2, 即证a 2b 2-a 2-b 2+1>0, 即证(a 2-1)(b 2-1)>0.因为a ,b ∈M ,所以a 2>1,b 2>1,所以(a 2-1)(b 2-1)>0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课时跟踪检测]1.已知△ABC 的三边a ,b ,c 的倒数成等差数列,试用分析法证明:∠B 为锐角. 证明:要证∠B 为锐角,只需证cos B >0, 所以只需证a 2+c 2-b 2>0, 即a 2+c 2>b 2,因为a 2+c 2≥2ac , 所以只需证2ac >b 2, 由已知得2ac =b (a +c ).所以只需证b (a +c )>b 2,即a +c >b ,显然成立. 所以∠B 为锐角.2.若a >0,b >0,且1a +1b =ab .(1)求a 3+b 3的最小值;(2)是否存在a ,b ,使得2a +3b =6?并说明理由. 解:(1)由ab =1a +1b ≥2ab,得ab ≥2,仅当a =b =2时等号成立.故a 3+b 3≥2a 3b 3≥42,仅当a =b =2时等号成立. 所以a 3+b 3的最小值为4 2. (2)由(1)知,2a +3b ≥26ab ≥4 3.由于43>6,从而不存在a ,b ,使得2a +3b =6. 3.(2019·南宁模拟)(1)解不等式|x +1|+|x +3|<4; (2)若a ,b 满足(1)中不等式,求证:2|a -b |<|ab +2a +2b |.解:(1)当x <-3时,|x +1|+|x +3|=-x -1-x -3=-2x -4<4,解得x >-4,所以 -4<x <-3;当-3≤x <-1时,|x +1|+|x +3|=-x -1+x +3=2<4恒成立, 所以-3≤x <-1;当x ≥-1时,|x +1|+|x +3|=x +1+x +3=2x +4<4,解得x <0,所以-1≤x <0. 综上,不等式|x +1|+|x +3|<4的解集为{x |-4<x <0}. (2)证明:因为4(a -b )2-(ab +2a +2b )2 =-(a 2b 2+4a 2b +4ab 2+16ab ) =-ab (b +4)(a +4)<0, 所以4(a -b )2<(ab +2a +2b )2, 所以2|a -b |<|ab +2a +2b |.4.(2018·武昌调研)设函数f (x )=|x -2|+2x -3,记f (x )≤-1的解集为M . (1)求M ;(2)当x ∈M 时,求证:x [f (x )]2-x 2f (x )≤0.解:(1)由已知,得f (x )=⎩⎪⎨⎪⎧x -1,x ≤2,3x -5,x >2.当x ≤2时,由f (x )=x -1≤-1, 解得x ≤0,此时x ≤0;当x >2时,由f (x )=3x -5≤-1, 解得x ≤43,显然不成立.故f (x )≤-1的解集为M ={x |x ≤0}.(2)证明:当x ∈M 时,f (x )=x -1,于是x [f (x )]2-x 2f (x )=x (x -1)2-x 2(x -1)=-x 2+x =-⎝⎛⎭⎫x -122+14. 令g (x )=-⎝⎛⎭⎫x -122+14, 则函数g (x )在(-∞,0]上是增函数, ∴g (x )≤g (0)=0. 故x [f (x )]2-x 2f (x )≤0.5.(2019·西安质检)已知函数f (x )=|2x -1|+|x +1|. (1)解不等式f (x )≤3;(2)记函数g (x )=f (x )+|x +1|的值域为M ,若t ∈M ,求证:t 2+1≥3t+3t .解:(1)依题意,得f (x )=⎩⎪⎨⎪⎧-3x ,x ≤-1,2-x ,-1<x <12,3x ,x ≥12,∴f (x )≤3⇔⎩⎪⎨⎪⎧x ≤-1,-3x ≤3或⎩⎪⎨⎪⎧-1<x <12,2-x ≤3或⎩⎪⎨⎪⎧x ≥12,3x ≤3,解得-1≤x ≤1,即不等式f (x )≤3的解集为{x |-1≤x ≤1}.(2)证明:g (x )=f (x )+|x +1|=|2x -1|+|2x +2|≥|2x -1-2x -2|=3, 当且仅当(2x -1)(2x +2)≤0,即-1≤x ≤12时取等号,∴M =[3,+∞). t 2+1-3t -3t =t 3-3t 2+t -3t=t -3t 2+1t,∵t ∈M ,∴t -3≥0,t 2+1>0, ∴t -3t 2+1t ≥0,∴t 2+1≥3t+3t .6.(2019·长春质检)已知函数f (x )=|2x -3|+|3x -6|. (1)求f (x )<2的解集;(2)若f (x )的最小值为T ,正数a ,b 满足a +b =12,求证:a +b ≤T .解:(1)f (x )=|2x -3|+|3x -6|=⎩⎪⎨⎪⎧-5x +9,x <32,-x +3,32≤x ≤2,5x -9,x >2.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f (x )<2的解集为⎝⎛⎭⎫75,115. (2)证明:由图象可知f (x )的最小值为1,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a +b2≤ a +b2= 14=12, 当且仅当a =b 时,“=”成立,即a +b ≤1=T . 7.已知函数f (x )=|2x -1|-⎪⎪⎪⎪x +32. (1)求不等式f (x )<0的解集M ;(2)当a ,b ∈M 时,求证:3|a +b |<|ab +9|.解:(1)f (x )=⎩⎪⎨⎪⎧52-x ,x <-32,-3x -12,-32≤x ≤12,x -52,x >12.当x <-32时,f (x )<0,即52-x <0,无解;当-32≤x ≤12时,f (x )<0,即-3x -12<0,得-16<x ≤12;当x >12时,f (x )<0,即x -52<0,得12<x <52.综上,M =⎩⎨⎧⎭⎬⎫x ⎪⎪-16<x <52. (2)证明:要证3|a +b |<|ab +9|,只需证9(a 2+b 2+2ab )<a 2b 2+18ab +81, 即证a 2b 2-9a 2-9b 2+81>0, 即证(a 2-9)(b 2-9)>0.因为a ,b ∈M ,所以-16<a <52,-16<b <52,所以a 2-9<0,b 2-9<0, 所以(a 2-9)(b 2-9)>0, 所以3|a +b |<|ab +9|.8.已知函数f (x )=m -|x +4|(m >0),且f (x -2)≥0的解集为[-3,-1]. (1)求m 的值;(2)若a ,b ,c 都是正实数,且1a +12b +13c =m ,求证:a +2b +3c ≥9.解:(1)法一:依题意知f (x -2)=m -|x +2|≥0, 即|x +2|≤m ⇔-m -2≤x ≤-2+m .由题意知不等式的解集为[-3,-1],所以⎩⎪⎨⎪⎧-m -2=-3,-2+m =-1,解得m =1.法二:因为不等式f (x -2)≥0的解集为[-3,-1],所以-3,-1为方程f (x -2)=0的两根,即-3,-1为方程m -|x +2|=0的两根,所以⎩⎪⎨⎪⎧m -|-3+2|=0,m -|-1+2|=0,解得m =1.(2)证明:由(1)可知1a +12b +13c=1(a ,b ,c >0),所以a +2b +3c =(a +2b +3c )⎝⎛⎭⎫1a +12b +13c =3+⎝⎛⎭⎫a 2b +2b a +⎝⎛⎭⎫a 3c +3c a +⎝⎛⎭⎫2b 3c +3c2b ≥9,当且仅当a =2b =3c ,即a =3,b =32,c =1时取等号.。
高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梳理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内容,在各个章节中都会涉及到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下面将对高一数学中的不等式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相关内容。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用符号“<”、“>”、“≤”、“≥”等表示。
2.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 通过绘制数轴法确定解集;(2) 利用性质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形式求解。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1) 加减性质:若a<b,则a±c<b±c(其中c为常数);(2) 倒置性质:若a<b,则-b<-a;(3) 倍增性质:若a<b,则ac<bc(c>0)或ac>bc(c<0);(4) 倒数性质:若a<b,则1/b<1/a(a>0,b>0)。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 使用根的性质来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2) 利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成平方完全性质的形式求解。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1) 零点性质:若x1、x2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则x1+x2=-b/a、x1*x2=c/a;(2) 符号性质:当a>0时,一元二次不等式y=ax²+bx+c的解集随x的增加而递增,当a<0时,解集随x的增加而递减;(3) 洛必达不等式:若0<a<b,则0<ln(a/b)<a/b<1。
四、绝对值不等式1.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利用绝对值的定义进行讨论求解;(2) 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不等式,并得出解集。
2. 常见的绝对值不等式:(1) |x|<a(a>0)的解集为(-a, a);(2) |x|>a(a>0)的解集为(-∞, -a)∪(a, +∞);(3) |x-a|<b(b>0)的解集为(a-b, a+b);(4) |x-a|>b(b>0)的解集为(-∞, a-b)∪(a+b, +∞)。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1.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方法:(1)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 bb > a②传递性: a > b, b > ca > c③可加性: a > b a + c > b + c④可积性: a > b, c > 0ac > bc;a > b, c < 0ac < bc;⑤加法法则: a > b, c > d a + c > b + d⑥乘法法则:a > b > 0, c > d > 0 ac > bd⑦乘方法则:a > b > 0, an > bn (n∈N)⑧开方法则:a > b > 0,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1)如果a、b∈R,那么a2 + b2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2)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推广:如果为实数,则重要结论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大值S2/4。
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比较法:比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当不等式的两边的差能分解因式或能配成平方和的形式,则选择作差比较法;当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且它们的商能与1比较大小,则选择作商比较法;碰到绝对值或根式,我们还可以考虑作平方差。
综合法:以已知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为基础,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待证明的不等式。
平均不等式常用于综合法的标度。
分析方法:不等式两边的关系不够清晰。
通过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对待证明的不等式进行逐步转化,直到找到一个容易证明或已知成立的结论。
4.不等式的解法(1)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同解不等式:如果两个不等式有相同的解集,那么这两个不等式称为同解不等式。
同解变形:当一个不等式转化为另一个不等式时,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是同解不等式,那么这种变形称为同解变形。
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作为高中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贯穿着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
它不仅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了解不等式的各种性质和解题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巨大的作用。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的两个数或含有变量的代数式。
其中,大于号表示大于关系,小于号表示小于关系。
例如:3 > 2,x + 1 < 5等。
在不等式中,大于号和小于号都可以加上等于号,分别表示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的关系。
2. 不等式的性质(1)等价不等式性质:如果两个不等式左右两边互相相等,那么两个不等式的解集也相等。
例如:若a + b < c,则a + b + d < c + d。
(2)加减法性质: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不等关系不变。
例如:若a < b,则a + c < b + c。
(3)乘除法性质:当不等号的一边为正数,另一边为负数时,改变不等关系。
例如:若a < b,则-a > -b。
但需注意,当两边同时乘或除以负数时,不等关系反转。
例如:若a < b,则-a > -b;若a > 0,则2a < a。
(4)倒置性质:如果不等式两边互相交换位置,不等关系也要交换。
例如:若a < b,则b > a。
3. 不等式的解法(1)图像法:将不等式等号两边的代数式分别画成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中找出它们的共同区域,即为不等式的解集。
(2)试值法: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用一组特定的数值代替不等式中的变量,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3)整理法:通过移动项的位置,使不等式看起来更简单。
例如:对于不等式a + b > c,可以移项为a + b - c > 0,更容易处理。
(4)分析法:对不等式进行逐步分析,通过推理和推导,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4.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复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a bc d >>,则a c b d +>+(若,a b c d ><,则a c b d ->-),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0,0a b c d >>>>,则ac bd >(若0,0a b c d >><<,则a b c d>);(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0a b >>,则n n a b >>;(4)若0ab >,a b >,则11a b <;若0ab <,a b >,则11a b >。
特别提醒: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如(1)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22,bc ac b a >>则若;②b a bc ac >>则若,22;③22,0b ab a b a >><<则若;④ba b a 11,0<<<则若;⑤b a a b b a ><<则若,0;⑥b a b a ><<则若,0;⑦bc b a c a b a c ->->>>则若,0;⑧11,a b a b>>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 ; (2)已知11x y -≤+≤,13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已知c b a >>,且,0=++c b a 则a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 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一般先把要比较的代数式与“0”比,与“1”比,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或放缩法 ;(8)图象法:利用有关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直接比较大小。
高中数学不等式公式 高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不等式公式高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两边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式的不等关系不变。
- 两边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式的不等关系不变。
- 两边乘(除)一个负数,不等式的不等关系反向。
2.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区间表示,例如:(a, b)表示大于a小于b的所有实数。
- 不等式的解集也可以用集合表示,例如:{x|x > a}表示大于a的所有实数。
3. 常见的不等式公式:- 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若 a < b,则有 a + c < b + c, a - c < b - c, ac < bc (若 c > 0), ac > bc (若 c < 0), a/c < b/c (若 c > 0), a/c > b/c (若 c < 0)。
- 平方不等式:若 a > b,则有 a^2 > b^2。
- 乘方不等式:若 a > b > 0 且 n > 0,则有 a^n > b^n。
- AM-GM 不等式:对于非负实数 a1, a2, ..., an,有 (a1 + a2 + ... + an)/n ≥√(a1a2...an)。
4.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利用性质证明法:利用前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导,将不等式化为已知的形式。
- 利用数轴法: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通过移动自变量的位置来判断不等式的成立性。
- 利用函数法:将不等式视为一个函数的性质,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来得出不等式的结论。
- 利用数学归纳法:当不等式涉及到自然数时,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不等式的成立性。
以上是高一数学不等式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一、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 2、不等式的性质:(1)a b b a <⇔> , a b b a >⇔< (反对称性) (2)c a c b b a >⇒>>, ,c a c b b a <⇒<<, (传递性) (3)c b c a b a +>+⇒>,故b c a c b a ->⇒>+ (移项法则) 推论:d b c a d c b a +>+⇒>>, (同向不等式相加) (4)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 推论1:bd ac d c b a >⇒>>>>0,0 推论2:n n b a b a >⇒>>0 推论3:n n b a b a >⇒>>0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对于这些性质,关键是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要弄清每一个条件和结论,学会对不等式进行条件的放宽和加强。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和重要的不等式(1)0,0,2≥≥∈a a R a 当且仅当”取“==,0a (2)ab b a R b a 2,,22≥+∈则 (3)+∈R b a ,,则ab b a 2≥+(4)222)2(2b a b a +≤+4、最值定理:设,0,x y x y >+≥由(1)如积P y x P xy 2(有最小值定值),则积+=(2)如积22()有最大值(定值),则积S xy S y x =+即: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运用最值定理求最值的三要素:一正二定三相等 5、均值不等式: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ab ba ≥+2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是:33abc c b a ≥++n 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nn n a a a na a a 2121≥+++6、四种均值的关系:两个正数b a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2211222b a b a ab b a +≤+≤≤+ 小结:在不等式的性质中,要特别注意下面4点:1、不等式的传递性:若a>b,b>c, 则a>c,这是放缩法的依据,在运用传递性时,要注意不等式的方向,否则易产生这样的错误:为证明a>c,选择中间量b,在证出a>b,c>b,后,就误认为能得到a>c 。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弹性学制数学讲义不等式(4课时)★知识梳理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b 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 >><<⇒>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 a b a b a b a 110;110>⇒<<<⇒>>2、几个重要不等式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2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a b +≥2.2a b ab +⎛⎫≤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a b 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a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0,2b a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n b n a m a mb a b<++<<++<1,(其中000)a b m n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①平均不等式:1122a 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1122(,,,).x y x y R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2123123112233()()().a a a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时,等号成立.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 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 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 如211,(1)kk k <- 211,(1)k k k >+=⇒<*,1)k N k >∈>等.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 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2()0(0)()f x a a f x a ≥⎧>>⇔⎨>⎩2()0(0)()f x a a f x a ≥⎧<>⇔⎨<⎩⑶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⑷2()0()()0()[()]f x g x g x f x g x ≥⎧⎪<⇔>⎨⎪<⎩⑸()0()0()()f x g x f x g x ≥⎧⎪>⇔≥⎨⎪>⎩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⑵当0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0).(0)a a a a a ≥⎧=⎨-<⎩ ⑵平方法:22()()()().f x g x f x g x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 ①(0);x a a x a a ≤⇔-≤≤≥ ②(0);x a x a x a a ≥⇔≥≤-≥或 ③()()()()()(()0)f xg x g x f x g x g x ≤⇔-≤≤≥ ④()()()()()()(()0)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 ⑴讨论a 与0的大小;⑵讨论∆与0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14、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 ②当0a ≠时00.a >⎧⇒⎨∆<⎩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 ②当0a ≠时00.a <⎧⇒⎨∆<⎩⑶()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①“截距”型:;z Ax By =+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 z x a -=-③“距离”型:22z x y =+或z =22()()z x a y b =-+-或z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高一不等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不等式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阶段学习数学,不等式是一个重点知识点,也是数学建模等应用题的常见考点。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对不等式的性质、解集的表示和不等式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本文将对高一阶段的不等式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这个性质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
2. 不等式的加减性:如果a<b,那么a±c<b±c。
即不等式两侧同时加(或减)一个常数,不等号的方向保持不变。
3. 不等式的乘法性:如果a<b,且c>0,那么ac<bc。
如果a<b,且c<0,那么ac>bc。
也就是说,不等式两侧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或负数),则不等号的方向保持不变;若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则反向。
4. 不等式的倒数性:如果a<b,且ab≠0,那么1/b<1/a。
当不等式两侧取倒数后,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
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1. 不等式解的表示方式:不等式解集通常用区间表示,包括开区间、闭区间和无穷区间。
- 开区间:表示不包含某一值的解集,一般用(a, b)表示,表示a<b 之间的所有数但不包括a和b。
- 闭区间:表示包含某一值的解集,一般用[a, b]表示,表示a≤x≤b 之间的所有数。
- 无穷区间:表示解集没有上下界的情况,分为无穷大区间和无穷小区间。
2. 解不等式的步骤:解不等式的主要步骤有:移项、消项、分析正负、绘制数轴和表示解集。
三、不等式的类型1. 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ax+b>0或ax+b<0的不等式,其中a和b 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先将不等式化简为ax>c或ax<c的形式,然后根据a的正负情况进行讨论,最后找出解集。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形如ax^2+bx+c>0或ax^2+bx+c<0的不等式,其中a、b和c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一、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 2、不等式的性质:(1)a b b a <⇔> , a b b a >⇔< (反对称性) (2)c a c b b a >⇒>>, ,c a c b b a <⇒<<, (传递性) (3)c b c a b a +>+⇒>,故b c a c b a ->⇒>+ (移项法则) 推论:d b c a d c b a +>+⇒>>, (同向不等式相加) (4)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 推论1:bd ac d c b a >⇒>>>>0,0 推论2:n n b a b a >⇒>>0 推论3:n n b a b a >⇒>>0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对于这些性质,关键是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要弄清每一个条件和结论,学会对不等式进行条件的放宽和加强。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和重要的不等式(1)0,0,2≥≥∈a a R a 当且仅当”取“==,0a (2)ab b a R b a 2,,22≥+∈则 (3)+∈R b a ,,则ab b a 2≥+(4)222)2(2b a b a +≤+4、最值定理:设,0,x y x y >+≥由(1)如积P y x P xy 2(有最小值定值),则积+=(2)如积22()有最大值(定值),则积S xy S y x =+即: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运用最值定理求最值的三要素:一正二定三相等 5、均值不等式:证法一:(比较法)a b b a R b a -=∴=+∈1,1,,()()2222259224()22a b a b a b ∴+++-=+++- 2222911(1)4222()0222a a a a a =+-+-=-+=-≥即()()2252222≥+++b a (当且仅当21==b a 时,取等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重温之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1.在不等式两边非负的条件下能同时平方或开方,具体的:当a>0,b>0时,a>b ⇔a n >b n ; 当a<0,b<0时,a>b ⇔a 2<b 2;a 2>b 2⇔|a|>|b|。
在不等式两边同号的条件下能同时取倒数,但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如:由x 1<2推得的应该是:x>21或x<0,而由x 1>2推得的应该是: 0<x<21(别漏了“0<x ”)等。
[举例]若)(x f =x 2,则)(31)(x f x g -=的值域为 ;3)(11)(++=x f x h 的值域为 。
解析:此题可以“逆求”:分别用g(x)、h(x)表示f(x),解不等式f(x)>0即可。
以下用“取倒数”求:3-f(x)<3,分两段取倒数即0<3-f(x)<3得)(31x f ->31或3-f(x)<0得)(31x f -<0, ∴g(x )∈(-∞,0)∪(31,+∞);f(x)+3>3⇒0<3)(1+x f <31⇒1<h(x)<34。
[巩固1] 若011<<b a ,则下列不等式①ab b a <+;②|;|||b a >③b a <;④2>+ba ab 中,正确的不等式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 [巩固2] 下列命题:①若a>b,则ac 2>bc 2;②若ac 2>bc 2,则a>b ;③若a>b,c>d 则a -d>b -c ; ④若a>b,则a 3>b 3;⑤若a>b,则),1lg()1lg(22+>+b a ⑥若a<b<0,则a 2>ab>b 2;⑦若a<b<0,则|a|>|b|;⑧若a<b<0,则b a a b >;⑨若a>b 且b a 11>,则a>0,b<0; ⑩若c>a>b>0,则bc b a c a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迁移]若a>b>c 且a+b+c=0,则:①a 2>ab ,②b 2>bc ,③bc<c 2,④a b 的取值范围是:(-21,1), ⑤a c 的取值范围是:(-2,-21)。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2.同向不等式相加及不等式的“传递性”一般只用于证明不等式,用它们求变量范围时要求两个不等式中的等号能同时成立。
同向不等式一般不能相乘,需增加“两不等式的两边均为正数”才可相乘。
[举例]已知函数c ax x f +=2)(,且满足-2≤f(1)≤-1,2≤f(2)≤3,则f(3)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解决本题的一个经典错误如下:-2≤a+c ≤-1 ①; 2≤4a+c ≤3 ② 由①得: 1≤-a -c ≤2 ③ 4≤-4a -4c ≤8 ④由③+②得:1≤a ≤35 ⑤ 由④+②得: 311-≤c ≤-2 ⑥ 由⑤×9+⑥得:316≤9a+c ≤13 ⑦,即316≤f(3)≤13。
错误的原因在于: 当且仅当1=-a -c 且2=4a+c 时⑤式中的1=a 成立,此时,a=1,c=-2;当且仅当-4a -4c=8 且4a+c=3 时⑥式中的311-=c 成立,此时,a=35,c=311-; 可见⑤⑥两式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⑦中的316=9a+c 不成立;同理,9a+c=13也不成立。
正解是待定系数得f(3)=35-f(1)+38f(2),又:35≤35-f(1)≤310;316≤38f(2)≤8 ∴7≤f(3)≤334。
在此过程中虽然也用了“同向不等式相加”,但由错解分析知:当a=1, c=-2时,不等式35≤35-f(1)和316≤38f(2)中的等号同时成立,即f(3)=7成立;而当a=35,c=311-时,不等式35-f(1)≤310和38f(2)≤8中的等号同时成立,即f(3)=334成立;所以这个解法是没有问题的。
可见,在求变量范围时也并非绝对不能用“同向不等式相加”,只要“等号”能同时成立即可;对不含等号的同向不等式相加时则需它们能同时“接近”。
注:本题还可以用“线性规划”求解:在约束条件-2≤f(1)≤-1,2≤f(2)≤3下求目标函数f(3)的最大、最小值。
[巩固]设正实数a 、b 、c 、x 、y ,且a 、b 、c 为常数,x 、y 为变量,若x+y=c ,则ax +by 的最大值是:A .c b a )(+B .2c b a ++ C .c b a ⋅+2 D .2)(2b a + 3.关注不等式||x|-|y||≤|x ±y |≤|x|+|y|及其等号成立的条件;具体的:x y ≥0⇔ |x +y |=|x|+|y|;x y ≥0且|x|≥|y|⇔|x -y |=|x|-|y|;x y ≥0且|x|≤|y|⇔|x -y |=|y|-|x|; xy ≤0⇔|x -y |=|x|+|y|;x y ≤0且|x|≥|y|⇔|x +y |=|x|-|y|;x y ≤0且|x|≤|y|⇔|x +y |=|y|-|x|。
[举例1]若m>0,则|x -a|<m 和|y -a|<m 是|x -y|<2m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解析:|x -a|<m 且|y -a|<m ,则|x-y|=|x -a+a -y |≤|x-a|+|y-a|<2m ;而当m=4,x=9,y=2,a=2时, |x-y|=7<2m,但|x -a|=7>m ,∴|x -a|<m 和|y -a|<m 是|x -y|<2m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选A 。
[举例2]不等式|2x -log 2x|<2x+|log 2x|的解集为 。
解析:x>0,不等式|2x -log 2x|<2x+|log 2x|等价于:|2x -log 2x|<|2x|+|log 2x|⇔2xlog 2x>0⇒log 2x>0⇔x>1 ∴不等式的解集为(1,+∞)。
[巩固1]a,b 都是非零实数,下列四个条件:①|a+b|<|a|+|b|;②|a+b|<|a|-|b|;③||a|-|b||<|a+b|; ④||a|-|b||<|a -b|;则与|a -b|=|a|+|b|等价的条件是: (填条件序号)。
[巩固2]方程|12++-x x x |=||2-x +|1+x x |的解集是 。
4.若a 、b ∈R +,则222b a +≥2b a +≥ab ≥b a ab +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其中包含常用不等式:22b a +≥2)(2b a +;)11)((ba b a ++≥4以及基本不等式: 2b a +≥ab ,基本不等式还有另外两种形式:若a ≤0、b ≤0,则2b a +≤ab ; 若:a 、b ∈R ,则22b a +≥2a b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关注变量的符号、放缩后是否为定值、等号能否成立(即:一正、二定、三相等,积定和小、和定积大)。
[举例1] 若直线ax+2by-2=0(a,b>0)始终平分圆x 2+y 2-4x-2y-8=0的周长,则ba 21+的最小值为 。
解析:圆心(2,1),“直线始终平分圆”即圆心在直线上,∴a+b=1, b a 21+=2232322+≥++=+++b a a b b b a a b a ,当且仅当a=b=21时等号成立。
[举例2]正数a,b 满足a+3=b(a-1),则ab 的最小值是 ,a+b 的最大值是 。
解析:ab=a+b+3≥2ab +3⇒ab -2ab -3≥0⇒ab ≥3⇒ab ≥9,当且仅当a=b=3时等号成立。
a+b=ab-3≤2)2(b a +-3⇒012)(4)(2≥-+-+b a b a ⇒ a+b ≥6, 当且仅当a=b=3时等号成立。
注:该方法的实质是利用基本不等式将等式转化为不等式后,解不等式;而不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得到最值,因此不存在放缩后是否为定值的问题。
[巩固1]在等式()()911+=中填上两个自然数,使它们的和最小。
[巩固2]某工厂第一年年产量为A ,第二年的年增长率为a ,第三年的年增长率为b ,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 ) A .2b a x +< B .2b a x +≤ C .2b a x +> D .2b a x +≥ [迁移]甲、乙两人同时从寝室到教室,甲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跑步,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如果两人步行速度、跑步速度均相同,则:A .甲先到教室B .乙先到教室C .两人同时到教室D .不能确定谁先到教室5.比较大小的方法有:①比差:判断“差”的正负,因式分解往往是关键;②比商:判断“商”与1的大小,两个式子都正才能比商,常用于指数式的比较;③变形:如平方(需为正数)、有理化(根式的和、差)等;④寻求中间变量,常见的有0,1等;⑤数形结合。
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过程就是已知自变量的大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的过程。
[举例1]已知0>>b a 且1=ab ,若,)1(log ,2log ,10222ba qb a pc c c +=+=<<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解析:记x=222b a +, y=(ba +1)2, 直接比较x 、y 的大小将大费周章,但: x>22ab =1, y=2212121+<++=++ab b a ab b a =41,∴x>y ,又0<c<1,∴p <q 。
[举例2] x 0是x 的方程a x =log a x (0<a <1)的解,则x 0,1,a 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显然方程a x =log a x 研究。
分别作函数y=a x 及y=log a x 如右,它们的交点为P (x 0,y 0),易见x 0<1, y 0 <1,而y 0=0xa =log a x 0即log a x 0<1,又0<a <1,∴x 0>a,即a<x 0<1。
[巩固1]22ln 、33ln 、55ln [巩固2]设a>2,p=22-+a a ,q=422+-a a A .p>q B .p<q C .p>q 与p=q 都有可能 D .p>q 与p<q 都有可能[迁移] 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①对任意的实数x,y ∈R,有f(x+y)=f(x)·f(y);②当x>0时,f(x)>1;判断并证明函数f(x)的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