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
合集下载
三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课件

• 抓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物 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近年中考的重要考点
• 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
定律
第12页/共18页
2 排除常见错误
• 所谓常见错误指的是学生在以为自己能得分的题目上失分。学生常常用 没看清啊 没注意来解释 • 常规错误=物理概念模糊不清
找到知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辅导。 (比如作图)
第13页/共18页
• 3、整理知识结构,科学归类(第二轮 复习)
•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 90%左右,但对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十个重 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 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 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 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 第8题:一般是与浮力、浮体概念或规律有关的计算。 • 第9题:一般是电路的动态变化(故障)的判断题或压强分析题。
第10题:一般是情景信息题,要求是根据题意和图片情景,定性归 纳出物理结论或物理规律。
第5页/共18页
• (二)、作图题部分 第11题:一般是光的发射定律应用或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第12题:一般是力的图示作图。 第13题:一般是简单磁现象和右手螺旋定则应用的作图。 第14题:一般是电路中电路元件选择填空或电路的实物图连线。
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
示数为0.5安,电压表Vl的示数为10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 6伏。求:
• ③请用定值电阻来替换电阻R1,并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要
• 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
定律
第12页/共18页
2 排除常见错误
• 所谓常见错误指的是学生在以为自己能得分的题目上失分。学生常常用 没看清啊 没注意来解释 • 常规错误=物理概念模糊不清
找到知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辅导。 (比如作图)
第13页/共18页
• 3、整理知识结构,科学归类(第二轮 复习)
•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 90%左右,但对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十个重 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 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 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 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 第8题:一般是与浮力、浮体概念或规律有关的计算。 • 第9题:一般是电路的动态变化(故障)的判断题或压强分析题。
第10题:一般是情景信息题,要求是根据题意和图片情景,定性归 纳出物理结论或物理规律。
第5页/共18页
• (二)、作图题部分 第11题:一般是光的发射定律应用或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第12题:一般是力的图示作图。 第13题:一般是简单磁现象和右手螺旋定则应用的作图。 第14题:一般是电路中电路元件选择填空或电路的实物图连线。
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
示数为0.5安,电压表Vl的示数为10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 6伏。求:
• ③请用定值电阻来替换电阻R1,并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要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学习教案

一、声现象 1.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
二、光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
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5.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三、质量和密度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2页/共24页
四、体的运动
试卷基本情况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学生答题情况简析
题型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填空题
14
8.94 0.64
选择题
16
9.41 0.59
作图题
4
2.43 0.61
实验探究题 综合应用题
18
18
9.33
7.10
0.52
0.39
第17页/共24页
五、综合 应用题
学生答题情况简析
综合应用题是本次考试中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两个班分别为39%和42%,每个 班都只有1个人得满分(18分),10分以上的两个班只有35人。
十二、内能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认识燃料的热值。
十三、串并联电路
1.能说出生活中采用简单并联电路的实例。
十四、欧姆定律
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半导体一些特点。
第5页/共24页
十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试卷基本情况
1.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 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试卷基本特点
第9页/共24页
试卷基本特点
对自己两个班级的学生各题型得分率情况调查(11班)
题型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二、光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
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5.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三、质量和密度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2页/共24页
四、体的运动
试卷基本情况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学生答题情况简析
题型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填空题
14
8.94 0.64
选择题
16
9.41 0.59
作图题
4
2.43 0.61
实验探究题 综合应用题
18
18
9.33
7.10
0.52
0.39
第17页/共24页
五、综合 应用题
学生答题情况简析
综合应用题是本次考试中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两个班分别为39%和42%,每个 班都只有1个人得满分(18分),10分以上的两个班只有35人。
十二、内能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认识燃料的热值。
十三、串并联电路
1.能说出生活中采用简单并联电路的实例。
十四、欧姆定律
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半导体一些特点。
第5页/共24页
十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试卷基本情况
1.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 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试卷基本特点
第9页/共24页
试卷基本特点
对自己两个班级的学生各题型得分率情况调查(11班)
题型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物理试卷分析报告-PPT精品文档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 0分人数 20 12 4.57 0.38 59621 21 12 2.07 0.17 67972
16
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选择题和填空题得分率较高,其中得 分率在0.6以上共有8道题; 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与实验题的 得分率都比去年有所提高。综合应用题得分率都比去年略有下 降,主要是第21题难度大得分率低。整卷难易梯度明显,分布 合理,难度比年明显下降。
实验和探究题在知识内容中重复呈现,今年试题中能量和实 验探究主题增加的分值较大.
5
表1:海南省2 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知识考点
题号 一、 选 择 题 共 32 分 二、 填 空 题 共 32 分 1 主要知识要点 光的直线传播 主要考查目标 基础知识 分值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表1:海南省2 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知识考点 (续)
题号 主要知识要点 主要考查目标 分值
三、 作图与实
22分
17
18 19
力、光的反射
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焦耳定律实验装置 力学综合应用
作图能力
实验技能 、应用图象能力、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图表信息处理分 析能力 计算能力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电路设计和计算能力、
2. 各题得分情况统计
2019年物理科考试各小题得分情况得分统计表 一、选择题(1—8)分值32分,平均分19.14,难度0.60(0.55)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 0分人数 1 4 2.57 0.64 43045 2 4 3.18 0.80 2485 7 3 4 2.50 0.63 4505 4 4 4 3.29 0.82 21462 5 4 2.14 0.53 56060 6 4 1.45 0.36 76840 7 4 1.42 0.35 77758 8 4 2.59 0.65 42422
16
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选择题和填空题得分率较高,其中得 分率在0.6以上共有8道题; 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与实验题的 得分率都比去年有所提高。综合应用题得分率都比去年略有下 降,主要是第21题难度大得分率低。整卷难易梯度明显,分布 合理,难度比年明显下降。
实验和探究题在知识内容中重复呈现,今年试题中能量和实 验探究主题增加的分值较大.
5
表1:海南省2 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知识考点
题号 一、 选 择 题 共 32 分 二、 填 空 题 共 32 分 1 主要知识要点 光的直线传播 主要考查目标 基础知识 分值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表1:海南省2 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知识考点 (续)
题号 主要知识要点 主要考查目标 分值
三、 作图与实
22分
17
18 19
力、光的反射
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焦耳定律实验装置 力学综合应用
作图能力
实验技能 、应用图象能力、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图表信息处理分 析能力 计算能力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电路设计和计算能力、
2. 各题得分情况统计
2019年物理科考试各小题得分情况得分统计表 一、选择题(1—8)分值32分,平均分19.14,难度0.60(0.55)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 0分人数 1 4 2.57 0.64 43045 2 4 3.18 0.80 2485 7 3 4 2.50 0.63 4505 4 4 4 3.29 0.82 21462 5 4 2.14 0.53 56060 6 4 1.45 0.36 76840 7 4 1.42 0.35 77758 8 4 2.59 0.65 42422
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文档共47页

B.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 力小于摩擦力
21.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7(甲)所示。对物
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
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
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及2010年复习建议
知识点分布
总 分
力学
电学 光学
热学
06年 课改
区
71 分
30分 24.5分 5分 (42%) (35%) (7%)
8.5分 (11%)
声
3分 (4%)
能源
1分 (1%)
科学 探究
07年 课改
区
73 分
27.5分 23.5分 6分 (38%) (32%) (8%)
。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返回题型
____m/s,他才不会在雪地上下沉。 0.50
(4)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
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
Pa。
0.12 难度exit 难题探究
27.目前,化石燃料仍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0.96
(1)化石燃料属于
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 本
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
的摩擦。
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 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
增大,机械能 。 0.29
最新初中物理试题分析课件PPT

• 评注:本题的选项编制不够合理,从形式上来看C、 D选项非常相似,而A、B选项没有起到干扰项的 作用,客观上造成了由四选一降低为二选一,偏离 了选择题设置四个选项的本意。学生即使没有掌握 “声音的频率”的概念也很容易侥幸答对。
• 2. 填空题
•
填空题由不完整的陈述句构成,要求
学生填入简单的词句、数字或符号。填空
•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
• 评注:本题利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考 查学生对几何光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 值得研究的试题:
• 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 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 B、市区里种草植树 •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 选择题的命题建议如下:
• (1)题干本身应表述清楚,并以一个确定的问 题呈现,一般不使用否定式的题干。在有必要使 用否定式的题目中,必须把题干中的否定词明显 地标记出来。
• (2)全部的选项都应该与题干在语法上保持一 致,选项在长度和形式上基本相似。
• (3)干扰项应该是实际中因错误解答可能得到 的结果,并具有迷惑性。
实验探究题、计算题。鼓励根据考查内容的需要,
在试题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如探究题、实验
设计题、推演题、开放性试题、材料阅读题等。
下面对各类试题类型进行说明,并提出命题建和若干个备选项, 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备选项。这类试 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记忆、 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 类题具有评分标准客观与考查范围广的 特点。
• 填写时请注意:
• (1)所填实例应系本空格左方对应的能量形式转 化为上方对应的能量形式(见表中示例)。(2) 所填实例应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直接转 化而非间接转化。
• 2. 填空题
•
填空题由不完整的陈述句构成,要求
学生填入简单的词句、数字或符号。填空
•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
• 评注:本题利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考 查学生对几何光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 值得研究的试题:
• 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 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 B、市区里种草植树 •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 选择题的命题建议如下:
• (1)题干本身应表述清楚,并以一个确定的问 题呈现,一般不使用否定式的题干。在有必要使 用否定式的题目中,必须把题干中的否定词明显 地标记出来。
• (2)全部的选项都应该与题干在语法上保持一 致,选项在长度和形式上基本相似。
• (3)干扰项应该是实际中因错误解答可能得到 的结果,并具有迷惑性。
实验探究题、计算题。鼓励根据考查内容的需要,
在试题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如探究题、实验
设计题、推演题、开放性试题、材料阅读题等。
下面对各类试题类型进行说明,并提出命题建和若干个备选项, 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备选项。这类试 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记忆、 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 类题具有评分标准客观与考查范围广的 特点。
• 填写时请注意:
• (1)所填实例应系本空格左方对应的能量形式转 化为上方对应的能量形式(见表中示例)。(2) 所填实例应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直接转 化而非间接转化。
中考物理试卷阅卷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

第22页/共55页
• (2)如图-3所示实验,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开一个小孔,插入水中,
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观察到由小孔喷出雾状的水。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①流速大,压强小
2分
题②号加“空分气值”、平“均气分体”难或度“流零体分”率 满分率
272—分28③小孔6 处的流3.6速9大,0.压61强5小 17% 39%
机械都不可能没有能量
A B 损失 C D
有环保意识 无选 平均分 难度
23.7 2.3 70.9 2.3 0.9 1.41 0.71
启示: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抓住基本概念
的关键词和内涵,像热值、效率、功率、比
热容等概念
第9页/共55页
3.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 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A B C D 无选 平均分 难度
第20页/共55页
28.(2分)提示:在(1)、(2)两小题中选做一题,若
两题全做,只按(1)小题计分。
• (1)如图-1所示,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
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
起。如图-2所示,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增大,
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
启示:善于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将所学的物理知
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第15页/共55页
24. (3分)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
一倍
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的杠杠是 杠杠,人的指甲
对上刀刃的阻力方向是 的(选填“向上”或“向下”)。
初中物理试卷讲评ppt课件

A
17
变式训练我能行
1、小红在家中做实验,将一玩具分别放入水、盐水中,玩具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则
玩Hale Waihona Puke 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aFb(填“>”“=”或“<”),
容器中装的是水。
= a
a
b
18
3、有一小木块,把 它 盛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从杯中溢出2N的水;若把它
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木块处于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
错选B的原因是什么?
11
7.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 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老师寄语: 挖掘优势,让自己闪亮! 今日班之明星,它日国之栋梁!
4
5
6
7
8
二、自我评价 善 用 课 本
自主分析 ,用时3分钟 自 查 自 纠
9
自查自纠 选择题参考答案 1 C 2A 3B 4D5D 6 B 7 B 8 C 9 C 10 D 11 A 12 A
10
错题分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9
解题规律与技巧 (1)正确区分做功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是计算这类问题的关键. (2)对于一些机械,比如滑轮,要灵活运用各物理量的关系,以及不变的量。
此外,还要学会分解难点,把试题中的知识点回归课本。
30
拓展提升 如图所示,用40N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是75%.求: (1)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17
变式训练我能行
1、小红在家中做实验,将一玩具分别放入水、盐水中,玩具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则
玩Hale Waihona Puke 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aFb(填“>”“=”或“<”),
容器中装的是水。
= a
a
b
18
3、有一小木块,把 它 盛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从杯中溢出2N的水;若把它
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木块处于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
错选B的原因是什么?
11
7.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 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老师寄语: 挖掘优势,让自己闪亮! 今日班之明星,它日国之栋梁!
4
5
6
7
8
二、自我评价 善 用 课 本
自主分析 ,用时3分钟 自 查 自 纠
9
自查自纠 选择题参考答案 1 C 2A 3B 4D5D 6 B 7 B 8 C 9 C 10 D 11 A 12 A
10
错题分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9
解题规律与技巧 (1)正确区分做功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是计算这类问题的关键. (2)对于一些机械,比如滑轮,要灵活运用各物理量的关系,以及不变的量。
此外,还要学会分解难点,把试题中的知识点回归课本。
30
拓展提升 如图所示,用40N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是75%.求: (1)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中考物理质量分析.pptx

实际。 考题新颖,原创比例大,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
教学方式,本次考试试题,不从技巧和计算难度上做文章,重在对内涵的理解,
力求“回归物理本质”。
二、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老城区,
相当一部分家长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或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的学习氛围 不浓,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正确引导,导致学生的学习 基础较差,基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就可以看出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相当差,这正是均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5、应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注重拓展教学空间。初中物理与生产、生活 的紧密联系,既是学好物理的需要,更是中考的重要方向。但初中学生,又特别 是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同时,充 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论文、参观等,同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学会用所学知识 去解释相关现象,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学以致用,达到教学质量的真正 提高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革传统 的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尝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 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增进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树立科学价值观。
4、适度加强学生计算题解题的能力。初中物理计算题是物理知识的重要应 用,是一种需要综合利用相关的物理、数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的题型,同时, 也要注意“适度加强”,并不是要走繁难的老路,而是要注重解题能力和规范的 培养。
易
客观题 4
3
家庭电路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

16.城市中到处可见的违章“小广告”,严重影响 着城市市容市貌,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已成为城 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在创建“宜居港城”活动 中,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到×街摩头擦巷、尾克 用砂纸清除那些违 章“小广告”;砂纸表面服很摩粗擦糙等,是为了 摩擦力 (填“增大”或“减小”),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 砂纸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 能,这是通过 ________方式改变的.
是(C)
启示:要关注生活实际,重视教材,善于用 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的问题,学以 致用
5.如图2所示,正确的是(B)
注意光的传播 介质
错选A,是不能识别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的分 布。
8.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 0℃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
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10.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 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 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 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13 39 26.6 0.68 21 7 2.94 0.42
填空 15 9.1 0.61 22 7 1.86 0.27
题
19 10 0.68 0.68 23 6 3.61 0.6
20 8 3.16 0.39 24 8 4.09 0.51
四.学生答题情况及失分原因分 析与启示
3.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
[中考物理]近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ppt课件
![[中考物理]近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2d46c6bd64783e08122b7b.png)
2分 (3)天平的使用方法。
合计 3
12分
作图题
15(3)
3分 根据电路图实物连接,滑动变阻器使用;
07 实验题 16(2)(3) 4分 长度(刻度尺),力(弹簧秤)的读数;
年 实验题 17(1)(3) 4分 天平的调节,读数。
合计
3
11分
B、突出实验探求过程和方法的调查。注重学生 的实验了解才干、实验设计才干、实验数据分析 才干的调查、注重学生实验科学思想方法的调查
15%
07年
运动和相互 作用
52%
能量
33%
考纲内容比例 约28% 约32% 约30% 约10% 约13% 约58% 约29%
试题内容比例与考纲内容比例根本一致
3、试题特点
〔1〕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根底,重点突出。
06年全卷涉及力学的部分有8题占34分,电学部 分8小题占29分,07年力学部分有11题占42分,电学 部分8小题占33分,突出以力学和电学为重点。试题 覆盖了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内容,知识点题量和占分 比例适宜。注重对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艺调查,对根 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调查贯穿于各类题型中。
题 型
物质
占 分
运动和相互作用
占 分
能量
占累 分计
1、原子的结构
选 择
2、半导体的鉴 别。 3、物态变化(汽
9
化)。
4、惯性的认识 5、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7、平衡力的判断
6、安全用电 9
3 21
8、相对运动,参照物
10、机械功和效率的计算
填
9、声音产生、传播速度和传播条件
14、热量,比热容的简单
空
11、凸透镜的应用 12、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法则
中考物理试卷质量分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1.55
平均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 目
3、新疆的冬天白雪皑皑,景色十分 美丽。下面关于雪形成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熔化、放热过程 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 D、凝固、放热过程
7、如右图所示,导线ab左右摆动的 过程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这个现象所反映的物理原理,在下 列电器设备中得到应用的是(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起重机 D、电磁续电器
1.2 1 0.8 0.6 0.4 0.2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题 号 5 27
三、个题分析
1、选择题(1-1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1.65 1.33 1.82 1.53 1.62 1.43 1.51 1.07 0.77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20.某同学质量是40Kg,在2011年体 育中考“1min跳绳”测试中,她每 次起跳的高度约5cm,测试成绩是 150次,1min内该同学克服自身重力 做功约为___J,平均功率约为__W。
3.作图题(21 甲、乙、丙)共9分
4、实验与探究题(22-25)
• 该大题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58, 22题得分率49.3% 24题得分率为39.8%, 23题得分率为75.1%。
2、填空题(11-20)
2.5 2 平 1.5 均 得 分 1 1.89 0.5 0 11 12 13 14 15 16 题 目 17 18 19 20
1.94 1.36 1.29 1.48 0.68 1.35 1.29 1.24 0.75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科试卷分析讲座课件共32张

3 参照物的选取
1.701 45579 59696 0.57 21979 8481 13774
4 质量
1.759 43545 61730 0.59 18366 14761 9089
5 浮力的测量
1.944 37061 68214 0.65 8603 12684 14413
6 内燃机及能量转换 1.556 50674 54601 0.52 6289 35292 7793
12 信息传递的媒介,电磁波和超声波的应用 2.7668 25968 65956
13 液体压强的大小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7066 17117 54399
1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2705 20888 35124
15
物质的导电性及电磁铁磁性
2.502 14536 38668
16
功和机械效率
0.8729 77248 17954
二、试卷基本情况
(三)试题的主要特点
5.加强安全教育,凸现人文精神 例:第22题:家电使用的安全问题。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基本数据 1、全卷总体数据表
表一、全卷及各大题平均分、难度值
试题
总分
选择题
30
填空题
28
作图实验题 20
综合应用题 22
全卷
100
平均值 难度值
15.62
0.52
14.82
二、试卷基本情况
(三)试题的主要特点
3.试题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身边资源的有效利用,突 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试卷命题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 物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全卷22道题中,第2题通过商场的自动扶梯创设情境考查参照物的基 本概念;第10题从城市街头出现的公共自行车中发掘物理问题,从 角度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21题以学生喜闻乐见 的餐厅机器人为背景,全面考查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这类试 题取材新颖,将物理与生活、生产、新科技自然地融为一体,既考 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物 理“学以致用”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25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2
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 电路故障及判断/2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的应用/1
第十八章:电功率 利用P=UI求U;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利用W=Pt求P /5
第二十章:电与磁 连接家庭电路/2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递
/4
21
凸透镜的成像应用/1
液化/2
一、选择题:2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蒸发吸热/2
二、填空题:7(2) 第十三章:内能
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读数/2
热和能 二、填空题:9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沸腾及沸腾条件/1
11
四、简答题:18
第二十三章:能源与可 改变内能的方法/1 比热容/1
五、实验题:23
持续发展
能量的转化/1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力臂的画法/2
29
功的计算/1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影响动能的因知识结构
版块
题型题号
考查内容
具体内容
总分值
摩擦起电的性质/2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1
一、选择题:4、6 二、填空题:8(1)、
11、14 电和磁 三、计算题:16
四、简答题:19 五、作图题:21(2)
能源及其分类/1
4
01/ 试卷整体分析
试卷知识结构
版块
题型题号
考查内容
具体内容
总分值
常见物理量的估算/2
速度计算/1 参照物/1
天平的使用/2 求密度/1
一、选择题:3、5 二、填空题:10、12、
13、15 力学 三、计算题:17
四、简答题:20 五、作图题:21(3)
实验题:24、26
第一章:机械运动
12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三、灵活多变,优化创新,重视实验探究
试卷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突出 对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引 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 律及相互关系,同时注重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方法的运 用。
13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三、灵活多变,优化创新,重视实验探究
9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一、基于教材,考察基础,强调知识应用
例 1、2、4、7、9、11、15、21、23、24等 如:
这些试题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查学 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这也给我们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个导向——重视 书本,重视基础。
10
02/ 试题基本特点
二、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彰显学科特点
回眸中考看考点
1
01/ 试卷整体分析 02/ 试题基本特点 03/ 中考复习策略
2
01/ 试卷整体分析
表 一:
题型 一、选择
分值
6×2分 =12分
试卷题型结构
二、填空 三、计算 四、简答
18×1分 2×5分
=18分
=10分
3×2分 =6分
五、作图、实验 探究
作图: 3×2分=6分 实验: 5道题,共18分
3
01/ 试卷整体分析
表 版块 二:题型题号
试卷知识结构
考查内容
具体内容
声学 二、填空题:7(1) 第二章:声现象
声音产生的条件/1
总分值 1
一、选择题: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学
二、填空题:8(2) 第四章:光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3
五、作图题:21(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光的折射作图/2
8
实验题:22
物理与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试题所选素材大都 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轻松地将物理与之联系 起来,体现了物理学科文化的魅力所在。
11
02/ 试题基本特点
二、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彰显学科特点
例 7、9、12、18、19、20等 如:
物理试题考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认 识和解释,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促使考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和世界观。
例 25、26 如: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巧妙的对教材中的 实验方案做出了改进,学生如果不真正动手实验、动脑 思考,是无法体会到题中对细节的考查。所以要加强日 常教学,重视实验,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培 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中考物理命题趋势
1.紧密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 2.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3.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体现物理学科内的渗透与综合。
25
21 21
20
19
15
11 10 11
10
888
5
122
0
声学
光学 热和能 力学 电和磁
声学 光学 热和能 力学 电和磁
16% 11% 1%
72%
42% 30%
8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一、基于教材,考察基础,强调知识应用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片面 性。命题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现象、 事物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新课程理念。这次中考考试的物理试题把对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许多试题的素材 来源于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以及内容的改编。
16
03/ 中考复习策略
二、注重实验复习
《物理课程标准》为了便于实验教学与评估,本次 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学生实 验,包含:
基本操作类7个 测定性实验4个 探究性实验9个
17
力的作用效果/1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
第七章: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九章:压强 第十章:浮力
测量滑动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3 大气压的存在/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利用G=mg求m;利用p=F/S求p /5 利用浮力公式进行的相关计算/2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惯性及其现象解释/2
15
03/ 中考复习策略
一、回归课本,打好基础,形成网络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都体现了一个导向:紧扣教 材。有许多试题直接源于教材中的习题和实验探究。因此 在复习中一定要围绕课本,理清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带 着问题有重点地研究教材,系统的把握教材,帮助查找学 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漏洞,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磁感应现象/1
电磁波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6
01/ 试卷整体分析
表 三:
2019 2018 2017
各模块分值分布
声学 1 2 2
光学 8 8 8
热和能 11 10 11
力学 29 31 28
电和磁 21 19 21
7
01/ 试卷整体分析
各模块分值分布
2019 2018 2017
35
31
30
29 28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2
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 电路故障及判断/2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的应用/1
第十八章:电功率 利用P=UI求U;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利用W=Pt求P /5
第二十章:电与磁 连接家庭电路/2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递
/4
21
凸透镜的成像应用/1
液化/2
一、选择题:2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蒸发吸热/2
二、填空题:7(2) 第十三章:内能
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读数/2
热和能 二、填空题:9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沸腾及沸腾条件/1
11
四、简答题:18
第二十三章:能源与可 改变内能的方法/1 比热容/1
五、实验题:23
持续发展
能量的转化/1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力臂的画法/2
29
功的计算/1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影响动能的因知识结构
版块
题型题号
考查内容
具体内容
总分值
摩擦起电的性质/2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1
一、选择题:4、6 二、填空题:8(1)、
11、14 电和磁 三、计算题:16
四、简答题:19 五、作图题:21(2)
能源及其分类/1
4
01/ 试卷整体分析
试卷知识结构
版块
题型题号
考查内容
具体内容
总分值
常见物理量的估算/2
速度计算/1 参照物/1
天平的使用/2 求密度/1
一、选择题:3、5 二、填空题:10、12、
13、15 力学 三、计算题:17
四、简答题:20 五、作图题:21(3)
实验题:24、26
第一章:机械运动
12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三、灵活多变,优化创新,重视实验探究
试卷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突出 对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引 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 律及相互关系,同时注重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方法的运 用。
13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三、灵活多变,优化创新,重视实验探究
9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一、基于教材,考察基础,强调知识应用
例 1、2、4、7、9、11、15、21、23、24等 如:
这些试题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查学 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这也给我们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个导向——重视 书本,重视基础。
10
02/ 试题基本特点
二、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彰显学科特点
回眸中考看考点
1
01/ 试卷整体分析 02/ 试题基本特点 03/ 中考复习策略
2
01/ 试卷整体分析
表 一:
题型 一、选择
分值
6×2分 =12分
试卷题型结构
二、填空 三、计算 四、简答
18×1分 2×5分
=18分
=10分
3×2分 =6分
五、作图、实验 探究
作图: 3×2分=6分 实验: 5道题,共18分
3
01/ 试卷整体分析
表 版块 二:题型题号
试卷知识结构
考查内容
具体内容
声学 二、填空题:7(1) 第二章:声现象
声音产生的条件/1
总分值 1
一、选择题: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学
二、填空题:8(2) 第四章:光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3
五、作图题:21(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光的折射作图/2
8
实验题:22
物理与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试题所选素材大都 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轻松地将物理与之联系 起来,体现了物理学科文化的魅力所在。
11
02/ 试题基本特点
二、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彰显学科特点
例 7、9、12、18、19、20等 如:
物理试题考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认 识和解释,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促使考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和世界观。
例 25、26 如: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巧妙的对教材中的 实验方案做出了改进,学生如果不真正动手实验、动脑 思考,是无法体会到题中对细节的考查。所以要加强日 常教学,重视实验,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培 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中考物理命题趋势
1.紧密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 2.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3.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体现物理学科内的渗透与综合。
25
21 21
20
19
15
11 10 11
10
888
5
122
0
声学
光学 热和能 力学 电和磁
声学 光学 热和能 力学 电和磁
16% 11% 1%
72%
42% 30%
8
02/ 试题基本特点
一、基于教材,考察基础,强调知识应用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片面 性。命题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现象、 事物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新课程理念。这次中考考试的物理试题把对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许多试题的素材 来源于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以及内容的改编。
16
03/ 中考复习策略
二、注重实验复习
《物理课程标准》为了便于实验教学与评估,本次 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学生实 验,包含:
基本操作类7个 测定性实验4个 探究性实验9个
17
力的作用效果/1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
第七章: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九章:压强 第十章:浮力
测量滑动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3 大气压的存在/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利用G=mg求m;利用p=F/S求p /5 利用浮力公式进行的相关计算/2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惯性及其现象解释/2
15
03/ 中考复习策略
一、回归课本,打好基础,形成网络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都体现了一个导向:紧扣教 材。有许多试题直接源于教材中的习题和实验探究。因此 在复习中一定要围绕课本,理清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带 着问题有重点地研究教材,系统的把握教材,帮助查找学 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漏洞,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磁感应现象/1
电磁波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6
01/ 试卷整体分析
表 三:
2019 2018 2017
各模块分值分布
声学 1 2 2
光学 8 8 8
热和能 11 10 11
力学 29 31 28
电和磁 21 19 21
7
01/ 试卷整体分析
各模块分值分布
2019 2018 2017
35
31
30
2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