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散文特点
散文《独白》文本解读
散文《独白》文本解读在那段偏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岁月里,我阅读过席慕容的《独白》。
在当时,与其说是散文,对我而言,《独白》更像是一首简洁干净,朦胧感伤的诗歌。
接触文字的第一感觉便是《独白》里文字的韵律与辞藻的清丽,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无奈愁绪恰好迎合了那段青葱雨季里对自我,对未来的迷茫与彷徨的感情,产生了近似共鸣的好感,所以一直记得。
现在修读了《文学文本解读》这门课后,听过了老师细致而生动的讲诉,了解到恰当经典的文本解读示例,看过《文学文本解读》这本书里条理清晰的阐述和恰到好处的分析,我重新阅读了席慕容的《独白》,在散文的角度上,在文章核心的理解上发现了另一番天地,有了新的感触。
读散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散文的真与美;散文的情与理;散文的“小”与“大”;散文的格调和气势。
此文,我将主要从散文的真与美和散文的情与理论述。
散文和诗歌常常混淆,在于两者皆为写“情”,抒发作者本身对于大千世界,自然万物,人情百态和万生众相的内心真实感受和体悟。
散文的核心特征之一在于感情之真,用文字叙述传达个人感悟。
散文之美也是散文的特征之一,美是情味趣致透露出的情趣,美是文辞朴素表达出的精炼传神。
曾经,我感受到的是《独白》感情之真,欣赏的却是文字之美,言辞之美。
如今,重读《独白》,深入脑海的不再是文字的韵律与朗朗上口,而是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人生体验,以及体验前后的感悟落差,是作者倾心浇注在文字里的一段无可奈何。
与其说是朴素自然的着笔感动了读者,其实是蕴藏在文字背后的那颗坦诚的心,那种真实的触动,那种经历过后才有的体悟感动了读者,感动了每一个对生活有所感受的在路上或者回首过往的人。
散文说理的特点即是由“悟”而来,由叙而来,用人生体验娓娓道来。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
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席慕容散文七里香赏析
席慕容散文七里香赏析席慕容散文七里香赏析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席慕容散文七里香赏析,欢迎阅读!席慕容散文七里香赏析篇1【原文】七里香席慕蓉1979年8月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做满园的郁香【解题】从植物学意义上来说,“七里香”并非某种花的名字,而是一些花卉的俗称,因为有很多植物都叫做“七里香”。
从诗句中描写的“绿树白花”来看,席慕蓉所说的“七里香”应该是一种木本植物,符合这个特点的有月橘、海桐、木香等。
不管“七里香”具体所指何物,但因其花洁、芳香,人们常以它为题材入诗,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所作的第一首诗就名为“七里香”,诗人以“七里香”为背景,追忆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
【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可一言以蔽之:“追梦少年轻别离,沧桑中年重故园。
”其结构亦一目了然:第一节以隐喻统摄全诗,后两节的具体描写则分别阐释了第一节两句诗的含意。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形象地揭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追梦情结”:“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们,不都曾天真地以为梦想总在远方吗?认定了方向,便收拾行囊,义无反顾地闯向那一片未知的天地。
第二节诗人具体地再现了当年自己离家追梦的情景:“在绿树百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告别。
”“颠狂少年轻离别,辜负春时节”。
家乡的树再怎么浓绿,花再怎样洁白,也总挽留不住一颗年轻的.不安分的早已跃跃欲试的心。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是前句的逆过程,写出了存在于每个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情结”。
年龄渐长,阅世渐深,方明白“此心系故园,情怀追昨天”之理,无奈时光不可倒流,再也无法回到少年烂漫时,等到“沧桑了二十年后”,蓦然回首,才发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不由心生“黯乡魂,追旅思。
席慕容散文特点解析
席慕容散文特点解析席慕容散文特点解析席慕蓉的作品用语很浅白,但描写感情细致浓郁。
写作笔法刻画精美,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情调,在句法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
席慕蓉的文章多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字里行间,很容易看出作者的真诚。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青春、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她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一、爱情席慕蓉的散文当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不在少数。
每个人,都会渴望爱情。
我们都渴望能够遇到一个对的人,谈一场甜甜蜜蜜的恋爱,然后跟他/她相守一生。
只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差距的,现实生活中像童话故事里那美好的一对的并不多。
但是,我们不能就这么否定爱情,即便平平淡淡,但是有爱的话,便是幸福。
在席慕蓉的散文当中写了很多关于爱的东西。
有写到纯纯的,无怨无悔的爱,只希望为对方付出却不要求回报的心情:“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也有写出爱情当中的苦涩与无奈:“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一次一次,我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不难看出,席慕蓉喜欢的是一种温馨的、平淡的、细水长流般的爱情。
不需轰轰烈烈,只需两颗真心相对。
没有很梦幻的感觉,但是让人更加心动,因为现实中的童话并不多,而她写出的正是现实中触手可及的爱情。
席慕蓉一切关于爱情的散文,总能让人拨动人们的心弦,让人们为了那爱情中的温馨与忧伤而感到向往,为着那样单纯的爱而动心。
席慕容散文《时光》
席慕容散文《时光》引言席慕容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被誉为“诗坛掌门人”。
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情感和温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中一篇著名的散文作品就是《时光》。
本文将通过对《时光》的分析和解读,来探讨席慕容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正文时间的流逝在《时光》中,席慕容将时间比作川流不息的河水,形象而深刻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他写道:“时间在过去,像流水顺着一条虚线向前流去。
有时候,我们乘着它,像冰凌上的小孩,踮起脚尖,钩挂在冰雪之间。
有时候,我们像鱼儿要逆行,努力蹬起尾巴,向上游去。
”通过这样的描写,席慕容展示了时间在不停地流逝,无法停止和逆转的特性。
他用童年的时光比喻为冰凌上的小孩,生动地描绘了时光中的美好和单纯;而用成年时光比喻为鱼儿逆行,表达了逆流而上的努力和挑战。
这种对时间的描写,既体现了时光的无情和无法挽回,也启示了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时光的稀缺和珍贵席慕容在《时光》中强调了时光的稀缺和珍贵。
他写道:“我们不满十岁时多么想长大,而现在见证成熟的年纪中,最深刻的体验就是有无止尽的流逝。
”通过这句话,席慕容传达了时间的稀缺和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他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这也是席慕容一贯倡导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时光的意义在《时光》中,席慕容探索了时间的意义。
他写道:“时间对我有什么意义呢?它在送我进去又悄悄地将我接出来。
在时间这个木偶手里,我在生活和幻灭之间穿梭。
”通过这样的描写,席慕容揭示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和塑造。
时间无情地把人带入生活的舞台,又毫不留情地把人从舞台上带走。
同时,时间也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它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左右着人们的命运和转折。
席慕容用“木偶手”来形容时间,表达了时间对人生的操控和潜在的力量。
这种对时间的思考,既展示了席慕容对时间的敬畏和敬重,也让读者反思自己对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
时光席慕蓉散文短评
时光席慕蓉散文短评时光,它如同一把无形的尺子,以不可逆转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向前。
而席慕蓉,就像一位用文字串起时光的诗人,她的散文如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闪耀着岁月的光辉。
在她的笔下,时光变得柔软而温暖,留下深深的痕迹,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意义。
席慕蓉的散文充满着情感,她的笔触细腻而真实。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她用简单的语言道出了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文字中找到共鸣。
不管是对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的描绘,席慕蓉总能用恰到好处的词语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
她的散文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读者深思人生的意义。
在席慕蓉的散文中,时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的流转,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在《岁月如歌》一文中,席慕蓉写道:“岁月,是一朵在风中摇曳的花,我们只能用心去感受。
”这句话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也让人明白珍惜眼前的美好是多么重要。
她用文字将时光凝固,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厚重。
席慕蓉的散文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的关怀。
她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美丽。
在《春天的花朵》一文中,她写道:“春天的花朵,是上帝洒在大地上的珍宝。
”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珍视。
席慕蓉的散文中融入了对人类的关怀,她用文字呼唤人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真善美。
席慕蓉的散文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她善于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复杂的情感。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句子的排列有条不紊,篇章的结构合理,让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席慕蓉的散文中充满了丰富多样的词汇,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力量。
她的句式流畅,语言优美,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总的来说,席慕蓉的散文以时光为主题,以情感为纽带,以文字为媒介,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的流转,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怀念同感悟并行温婉与细腻共存——席慕容散文内容与艺术特色浅析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怀念同感悟并行,温婉与细腻共存——席慕容散文内容与艺术特色浅析郝丽梅 江南大学文学院摘 要:席慕容散文内容最能打动人的部分: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在艺术特色上,遣词造句的清秀、温暖、浓郁的感情色彩,让其散文充满了真实,让人为她笔下流淌的真实的文字而感动。
关键词:席慕容;散文;内容;艺术特色作者简介:郝丽梅(1993-),女,陕西延安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63-01席慕容是当代台湾著名女作家。
从小受亲人和家庭的影响,对家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生活的美满幸福,让她的散文呈现出一种温馨的爱的基调。
“我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因为有着深爱着我的人的支持,我才能如此恣意的成长……”[1]确实,席慕蓉散文内容里充满了温馨同情,是一个爱者的世界。
她的散文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故土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一、真实的情感与矛盾的心情“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主要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实情感打动读者。
”[2]虽然作者从未到过家乡,却对家乡有一种潜在的深厚的情感。
在《旧日的故事》中写到她有一个美丽的汉文名字,可那其实是她蒙文名字的译音,而且她也没有机会去用这个蒙文名字。
她走过很多国家的城市,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故乡。
作者对于家乡的认知,就是从父亲、外婆的只言片语里获取,靠自己的想象去勾勒出家乡的草原、蓝天。
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在清新而宁静的文字里流淌着作者的怀乡之情。
作者的怀乡里有一种矛盾的心情。
因为没有拥有而万分的想象:自己若在那个环境里的诸多美好。
然而若真的生活在那里,心里想象的和现实会不会如出一辙。
看着那些在满山都种满了油桐的小小世界长大的孩子,因为自己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新鲜好奇的感觉令她羡慕、向往。
但是,作者能够看清现实和所想的距离。
梦与现实,到底哪一样能令人满意?过着平静、舒适、安逸的生活,在生活完全满足自己的情况下,人就会想让自己去吃点苦、做点不平凡的事情。
席慕蓉散文创作题材与艺术特色探析
席慕蓉散文创作题材与艺术特色探析作者:吴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7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席慕蓉散文创造题材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琐碎细小、平易朴实以及取材广泛,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文中虽然没有蕴含深层次的人生哲理,也没有可以堆砌的词语,但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格外的亲和感,感染到读者的心灵,促使读者感受体味到一种温暖而清新的牧歌格调,从而受到了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
本文将进一步对席慕蓉散文创作题材与艺术特色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席慕蓉散文;创作题材;艺术特色作者简介:吴聪(1970.1-),女,汉族,江苏邳州人,大学本科,枣庄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2引言席慕蓉是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以及画家,主要创作了诗歌集、散文集以及画册及选本等五十多种,其中《成长的痕迹》、《有一首歌》、《画出心中的彩虹》等散文集广为人知,已经成为了文化艺术爱好者眼中的经典作品。
席慕蓉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擅长运用重复的句型,从而促使了她的创作作品呈现出舒缓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欢快明朗的田园式牧歌情调。
席慕蓉散文创作文章中大多数都是以人物刻画为中心,在浅白的文字描述中娓娓道来,在读者心里荡起层层涟漪,很容易感受到作者文字的真诚,具备了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1.席慕蓉散文创作的主要题材席慕蓉是一位蒙古族的台湾女作家,不但在绘画艺术领域上获得了各种奖项,在文学领域上更加是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席慕蓉的一生是相对顺畅而美满的,不仅仅拥有幸福的家庭、温暖的亲人,在事业上也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些无疑影响了席慕蓉散文创作的题材与艺术特色。
1.1过往的真实生活在席慕蓉散文创作题材中,过往真实生活是作者散文创作主要题材内容。
例如,在作者创作的文章《我的记忆中》,作者主要回忆描述了自己从南京迁往香港过程中的种种事迹;在《几何惊梦》中作者回忆了年幼中学学习阶段时期的事情。
席慕容优美散文
席慕容优美散文席慕容,原名庄稼汉,是一位著名的中国诗人、作家、评论家。
他的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表达,深情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触觉而闻名于世。
席慕容的文学风格追求简洁、明快,以打破约束、展示自我为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席慕容的优美散文作品,包含了许多经典之作,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氛围和深邃的思考。
他用笔触展示了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着岁月的荏苒和沧桑,洞察生命的种种境况。
他善于通过细微的描写,将真实的情感娓娓道来,触动读者的心弦。
席慕容的散文作品中常常有一种无法名状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妙笔生花上,更体现在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上。
在他的文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细腻而深刻的人性体验,感受到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感受到对世界的热爱和呼唤。
席慕容的散文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是爱和离别。
他用诗意的文字表达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深深眷恋,也表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无尽追忆。
他的文字中充斥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时光的留恋,对记忆的珍视。
他用文字勾勒出了一种美丽而又脆弱的情感,使读者为之动容。
除了爱与离别,席慕容的散文作品还涉及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崇敬。
他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将大自然的美妙展示给读者,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对生活的热爱,使他能够从日常中发现美好,从平凡中寻找真理。
他的文字让读者看到了生活中的微小幸福和意义。
席慕容的散文作品对于中国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表达,更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敢于突破的精神给当代文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挑战。
总的来说,席慕容的优美散文作品给读者带来了深情的感受,让人们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重新发现美好。
他的文字带有一种真挚与温情,既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又引领了时代的文学潮流。
席慕容的散文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阅读和赏析,其经典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
席慕蓉精品散文赏析
席慕蓉精品散文赏析■文 席慕蓉野生的百合那天,当我们四个人在那条山道上停下来的时候,原来只是想就近观察那一群黑色的飞鸟的,却没想到,下了车以后,却发现在这高高的清凉的山上,竟然四处盛开着野生的百合花!山很高,很清凉,是黄昏的时刻,湿润的云雾在我们身边游走,带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这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而虽然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连我心里的感觉竟然也完全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十八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
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的湿润和清凉的云雾、一样的满山盛开的洁白花朵;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世间充满着变幻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曾经错过的美丽再重新相遇?我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朋友们大概也感染到我的兴奋。
陈开始攀下山岩,在深草丛里为我一朵一朵地采撷起来,宋也拿起相机一张又一张地拍摄着,我一面担心山岩的陡峭,一面又暗暗希望陈能够多摘几朵。
陈果然是深知我心的朋友,他给我采了满满的一大把,笑着递给了我。
当我把百合抱在怀中的时候,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
一生能有几次,在高高的清凉的山上,怀抱着一整束又香又白的百合花?多少年前的事了!也不过就是那么一次而已。
也是四个人结伴同行,也是同样的暮色,同样的开满了野百合的山巅,同样的微笑着的朋友把一整束花朵向我送了过来。
也不过就是那么一次而已,却从来不会忘记。
令人安慰的就是不会忘记。
原来那种感觉仍然一直深藏在心中,对大自然的惊羡与热爱仍然永远伴随着我,这么多年都已经过去了,经历过多少沧桑世事,可喜的是那一颗心却幸好没有改变。
更可喜的是,在二十年后能还再重新来印证这一种心情。
因此,在那天,当我接过了那一束芬芳的百合花的时候,真的觉得这几乎是我一生中最奢侈的一刻了。
而这一切都要感激我的朋友们。
所以,你说我爱的是花吗?我爱的其实是伴随着花香而来的珍惜与感激的心情。
就像我今天遇见的这位朋友,在他所说的短短一句话里,包含着多少动人的哲思呢?我说的“动人”,就如同几位真诚的朋友,总是在注意着你,关怀着你,在你快乐的时候欣赏你,在你悲伤的时候安慰你,甚至,在向你揭露种种人生真相的时候,还特意小心地选择一些温柔如“花香”那样的句子,来避免现实世界里的尖锐棱角会刺伤你;想一想,这样宽阔又细密的心思如何能不令人动容?我实在爱极了这个世界。
席慕蓉散文艺术特色
席慕蓉散文艺术特色席慕蓉散文艺术特色导语:席慕蓉的散文,语言风格淡雅剔透,有时又富有情趣诙谐,有时朴实但又不失华美。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纯真的东西。
席慕容的散文《有一首歌》、《槭树下的家》《主妇生涯》《写给幸福》,《无边的回忆》《谜题》等席慕容散文的语言给人一种纯朴的美感。
一朴实。
散文中展现的都是生活的真实世界。
所描写的也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有那双温暖的外婆曾洗过的鞋,“外婆每次上山,总会替我把鞋洗干净晒好,…..我常常会在穿上鞋时,觉得有一股温暖舒适的感觉,….”有那条梦中故乡的河流,“发出明畅欢快的声音,条河流开始在我的生命里流动了起来”,有家里养的小猫,“猫大概也知道它主人的心思,所以总是躺在地上撒娇,一直到女孩走近,把它抱起来,它才心满意足,呼噜呼噜地靠在她怀中”还有那不起眼的卢森堡的小黄花“长长的黄色花朵,像穗子一样的长在树上,在雾里看过去,整棵树就像一把巨型的花束,让人心里觉得好开朗,好快乐,好想也下去摘一把。
”有那一颗天真纯朴的心“原来,如果你真的肯把生命放进去,这个世界也绝不会亏待你….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会诚挚地帮你记录下来”等等。
“尽管这个世界已经被贪欲和无知搞得面目全非,可是,我仍有权利要求一种原该属于我们的真纯和美丽”在她的散文中,最多的就是描写生活里面的方方面面,她会让静物活跃起来,会让有生命的东西更加灵活。
从而朴实的言语就会展现出生活最淳朴最真实的一面。
简简单单的言语却饱含了作者最真实的`心境。
生活中的许多的小事,都会在她笔下被描写的很有质感。
清新的语言给人一种美的贴近生活和生命的艺术享受。
二从生活中发现乐趣。
诙谐,富有情趣。
做了母亲的席慕容,婚后几年的时间都没能够单独和丈夫去看场电影,她曾下定决心对孩子说,“下次如果再带你们一起出来玩,妈妈就是猪!”一次好不容易忍心把孩子托给朋友照看,夫妻两跑去花莲,“可是,尽管我们手拉着手,一副潇而洒甜蜜的样子,…..最后还是回到旅店给朋友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草草的结束旅行赶回家。
席慕容散文赏析精选席慕容散文
席慕容-散文赏析:精选席慕容散文席慕容的散文有两个最大的特色,一个是在她的散文中,除了人以外,很多描写均以花为对象,或者以花作隐喻。
另一个就是对于颜色词汇的使用。
而这主要是因为她本身就是画家,因此对于颜色的运用,自然比其他作家运用来的贴切。
而这两个特色也让她的散文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席慕蓉笔下的花花世界吧!一、《好大好大的蓝花》二岁,住在重庆,那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金刚玻,记忆就从那里开始。
似乎自己的头特别大,老是走不稳,却又爱走,所以总是跌跤,但因长得圆滚倒也没受伤。
她常常从山坡上滚下去,家人找不到她的时候就不免要到附近草丛里拨拨看,但这种跌跤对小女孩来说,差不多是一种诡秘的神奇经验。
有时候她跌进一片森林,也许不是森林只是灌木丛,但对小女孩来说却是森林,有时她跌跌撞撞滚到池边,静静的池塘边一个人也没有,她发现了一种“好大好大蓝色的花”,她说给家人听,大家都笑笑,不予相信,那秘密因此封缄了十几年。
直到她上了师大,有一次到阳明山写生,忽然在池边又看到那种花,象重逢了前世的友人,她急忙跑去问林玉山教授,教授回答说是“鸢尾花”,可是就在那一刹那,一个持续了十几年的幻象忽然消灭了。
那种花从梦里走到现实里来。
它从此只是一个有名有姓有谱可查的规规矩矩的花,而不再是小女孩记忆里好大好大几乎用仰角才能去看的蓝花了。
如何一个小孩能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池塘边窥见一朵花的天机,那其间有什么神秘的召唤?三十六年过去,她仍然惴惶不安的走过今春的白茶花,美,一直对她有一种蛊惑力。
如果说,那种被蛊惑的遗传特质早就潜伏在她母亲身上,也是对的。
一九四九,世难如涨潮,她仓促走避,财物中她撇下了家传宗教中的重要财物“舍利子”,却把新做不久的大窗帘带着,那窗帘据席慕蓉回忆起来,十分美丽,初到台湾,母亲把它张挂起来,小女孩每次睡觉都眷眷不舍的盯着看,也许窗帘是比舍利子更为宗教更为庄严的,如果它那玫瑰图案的花边,能令一个小孩久久感动的话。
席慕蓉抒情散文的情感特征
席慕蓉抒情散文的情感特征席慕蓉抒情散文的情感特征导语:席慕蓉是台湾当代著名的画家、诗人、散文家。
她曾被誉为“台湾诗坛女旋风”。
席慕蓉的诗歌充溢着忧伤,那对逝去之美的怀念,那心灵的浅诉低吟,那对生命的感慨与赞叹,无处不透露着其最真挚最丰富的感情。
一、引言席慕蓉的诗歌充溢着忧伤,但细细品读其散文,却能领略到一种与她的诗歌大为不同的风味。
对逝去之美的怀念,心灵的浅诉低吟,对生命的感慨与赞叹,对人生的憧憬向往,无不透露着其最真挚的情感。
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中,她的散文带给读者以美好向上的力量。
笔者以席慕蓉散文及传记为蓝本,探讨其为文(主要是散文)的情感特征,对其做出一种新的解读与观照。
二、鲜明独特的情感特征1.清新欢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知足席慕蓉注重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擅长主观抒情,她的作品是一种温馨的暖色调,散发着人间四月般的和煦芳菲。
在她的散文中,夏日、花朵、山路、明月,是她百写不厌的自然事物;舒适、幸福、欢笑是她日常生活的组成;温暖、知足、美满是她深切的内心体验,她对生命充满了感激之意和珍惜之情。
(1)对自然的爱与感悟席慕蓉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美。
小花、流云、月光都会让她感受到生命的丰盛。
她把这种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全部倾注在她喜爱的花中。
她不仅欣赏它们的姿态和芬芳,而且还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着大自然赐予她的悠远宁静。
《芳香盈路》里写到水仙:“喜欢在喧闹的年节里买上一盆摆在家里,这样,我们才可以一方面尽情投入这种人世间最单纯与荒谬的热闹,一方面又可以不时地对那盆水仙看上一眼,心里知道,在那个角落,有一种安静而又细致的幸福正在慢慢酝酿。
”她把水仙花看做一种细致而安静的幸福,在欣赏中静静地享受那种美好的幸福。
席慕蓉文章中的各种或艳丽或幽淡的花,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她对生命的珍重。
《白色山茶花》中写道:“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在席慕蓉的心里,花还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短暂却美丽的情感,易逝却令人怀念的时光。
席慕容散文精选
席慕容散文精选席慕容散文特点分:在席慕容的作品中,题材广泛,用语浅白,感情细腻浓厚。
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十分精美,常运用重复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出舒缓的节奏和田园情调。
她的文章多以人物作中心,在浅显的字里行间,很容易看出作者的真诚。
她的作品蕴含着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感。
她多以爱情、人生、青春、乡愁为主题,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1. 写给幸福: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
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地方和任何人。
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
2. 生命的滋味: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
3. 想你,在夏日午后:我很想您,妈妈。
夏天又来了,想这时,新北投的那个小山坡上,一定又是绿意盎然了吧,您在做什么呢?4. 心灵的对白: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5. 意象的暗记;如果那些埋伏在字句间而又呼之欲出的意象是一首诗的生命,那么在我们真正的生命里,那些平日暗暗牵连纠缠却又会在某一瞬间铮然闪现的.记忆,是不是在本质上就已经成为一首诗?6. 独白: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一切都发生在回首的刹那。
我的澈悟如果是缘自一种迷乱,那么,我的种种迷乱不也就只是因为一种澈悟?7. 谜题: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孩童,可是,一到四岁左右,进了幼稚园以后,就会有些改变了,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他们:生命有种极限,任谁也无法抗拒。
8. 莲座上的佛:在那个时候,我并没想到,有一件事情走在等待着我。
在事情发生之前,我是一点也没能料到的。
9. 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迥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10. 旧日的故事: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
席慕容散文片段赏析
席慕容散文片段赏析席慕容散文片段赏析席慕容的散文有两个最大的特色,一个是在她的散文中,除了人以外,很多描写均以花为对象,或者以花作隐喻,另一个就是对于颜色词汇的使用。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席慕容散文片段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席慕容散文片段赏析一摘自《桐花》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赏析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
最后的排比句,语势加强,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坡都被桐花覆盖了,生命的张力无限延伸。
而作者的则充满了浪漫的梦幻。
席慕容散文片段赏析二摘自《成长的痕迹》我一直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早有安排,只是,时机没到时,你就不能领会,而到了能够让你领会的那一刹那,就是你的缘份了。
有缘的人,总是在花好月圆的时候相遇,在刚好的时间里明白应该明白的事,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迟,才能在刚好的时刻里说出刚好的话,结成刚好的姻缘。
而无缘的人,就总是要彼此错过了。
若真的能就此错过的话倒也罢了,因为那样的话,就如同两个一世也没能相逢的陌生人一样,既然不相知,也就没有得失,也就不会有伤痕,更不会有无缘的遗憾了。
遗憾的是那种事后才能明白的“缘”。
总是在“互相错过”的场合里发生。
总是在擦身而过之后,才发现,你曾经对我说了一些我盼望已久的话语,可是,在你说话的时候,我为听不懂呢?而当我回过头来在人群中慌乱地重导你时,你为什么又消失不见了呢?年轻时的你我已是不可再寻的了,人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错阳差。
最新对席慕蓉的作品评价
对席慕蓉的作品评价读者评价: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更是表达出此一讯息,重覆的句型、问句的使用,文中充满跳跃感,在不经意中仍有奇句,文体虽是散文,但诗的意味浓厚,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异于其它散文作家的。
台湾著名诗人痖弦评价:“现代人对爱情开始怀疑了,席慕容的爱情观似乎在给现代人重新建立起信仰。
”中国文化报记者评价:席慕蓉是一个以百转千回的爱情诗、写实写意的行走诗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著名诗者。
席慕容的写作“折叠”着自己对原乡、生活的爱。
“诗歌一直都在。
诗歌是无所求的,读诗也是无所求,写诗也应该无所求,那个诗才活得起来。
”也是这种“无用论”的读诗心态和写诗心态,使得席慕容的诗歌总能让人寻找到共鸣。
特别是她对原乡的向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更让移居其他城市的年轻人有了心灵的共鸣。
评论家沈齐认为,对“席慕蓉诗歌现象”的重新解读,旨在对整个常态诗歌写作的重新正名与定位。
长期任运不拘、一味移步换形的中国新诗,正在逐渐清醒中认领一个守常求变的良性发展时期,而常态写作的重要性,也正日渐凸显。
从这一观点重读席慕蓉,便可读出一点尴尬中的启示──市场将前卫姿态由主流推向边缘,时代又将一抹“边缘光影”推为市场的热点;市场无罪,时代无常,席慕蓉只是被动充当了大众诗歌选民们的“最爱”,并无意中开启了人们对常态诗歌写作价值的重新认识──而在这一价值领域中,席慕蓉诗歌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并非错爱与误会。
流畅的语言表达,细腻的散文的书卷气息在你的脑海中萦绕开来。
给人的是一种隽永的语言,启发人以理性思考人生问题。
席慕容的文章总的给人的印象一种莫名的爽快;主观感受得到了满足,触发心灵深处不自觉的认同感以及对生命的深深思考。
语言的极美、易懂,结构思路清晰,确实是发人深省的。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份真的印象;真实的感受总能打动人的!席慕容-散文评析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是对花卉的描述,二是颜色的词汇使用。
时光席慕蓉散文短评
时光席慕蓉散文短评一、引言时光是一个神奇而又迷人的概念,如同一位无言的诗人,悄悄地流淌着,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席慕蓉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他的作品常常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时光的美丽和变幻。
本文将通过对席慕蓉散文的短评,一起探索时光的深意。
二、席慕蓉散文的时光意象1. 时光如流水在席慕蓉的散文中,时光常常被比喻成流水,具有了一种柔软而又动人的质感。
比如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他写道:“时光就象一把无声的刀,割开了一段又一段的记忆。
”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流转。
2. 时光如光影席慕蓉的文字中还常常出现光与影的形象,这也是时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给你的信》中,他写道:“时光如风,轻轻地吹过,留下岁月的痕迹。
”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时光如何流转,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三、席慕蓉散文的表达手法1. 借景抒怀席慕蓉的散文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比如在《雾都孤儿》中,他通过描写雾的浓厚和凄美,表达了自己对迷茫和孤独的思考。
这种借景抒怀的手法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2. 用典贴切席慕蓉的散文中常常运用典故和文学引用,使文笔更加优雅而贴切。
比如他在《情书》中引用了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十八护纤纤。
”这样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文章的艺术性,也让读者对时光的感悟更加深刻。
四、席慕蓉散文中的时光主题1. 时光的流逝时光的流逝是席慕蓉散文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
他通过对岁月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无奈。
比如在《寻找自己》中,他写道:“岁月就像一本绚丽的画册,它将人生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成为一幅幅美丽而又留恋的画卷。
”这样的描写带给人们对时光的深刻思考,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2. 时光的回忆时光的回忆是席慕蓉散文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怀念。
比如在《遥远的她》中,他写道:“时间已将那段曾经深深刻在脑海中的记忆抹去,只剩下一丝丝如烟如梦的回忆。
浅探席慕容散文作品的特色与写作技巧
浅探席慕容散文作品的特色与写作技巧一、前言席慕容,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
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
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然而近年来,她的诗作产量减少,散文作品不断的增加,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其实席慕蓉的散文也有另外的风味。
本文将以席慕容的散文作品为范围,探讨其特色与写作技巧。
其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对此现象做一分析。
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二、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
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为密切。
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
(一)花的描述在席慕蓉的散文之中,除了人之外,便多以花作为对象,或将花朵穿插在字句之中隐含某种象征意义。
整棵大树上满了白花,又厚又绿的深色叶子把白花衬得特别耀,老远就看到了……好大的一棵树,深植在海边的山崖上,在几十年之前,当那些渡海而来的人刚刚开始在这个小岛上栖身之时,这处山崖之上,一定曾经长满这一类的海岸植物吧?我想当那一群人刚刚开始在这树木底下搭建他们时小木屋时,一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停留,以为不久就可以离开,所以才会盖得这窘迫和杂乱无章的吧?[1]席慕蓉喜欢将某种花的特性和某种类型的故事相结合。
虽然,花在故事之中,可能只是扮演物的静的角色,却占有全文重要的地位。
如在《有一首歌·花的极短篇》,席慕蓉写下一对男女的故事,因昙花的绽放而开始,随着昙花的凋落而结束。
好多年以后,每次闻到相同花香,女孩都会想起那个在月亮底下把昙花摘下的少年,他们从那夜以后就没有再见面。
席慕容的散文特点
席慕蓉写作特点:席慕蓉的作品包括散文和诗歌两大部分。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
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和问句,这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
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而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
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
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其中席慕容的诗作《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和《致橡树》饱含了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其中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一直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全诗共三节。
第一节抒写了“我”对“你”的深切期待。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痴人痴语,痴得让人感动。
你能说这不可能吗?五百年太长,但和巫山上的神女相比,五百年又太短。
为爱而期待,千年万年又何妨。
这是一个美丽的梦,尽管美丽得有点忧伤。
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先声夺人,把热烈、诚挚的爱涂抹得如此浓重。
诗的第二节,“我”以树的形象出现。
“树”作为一个意象承载了“我”的爱的全部内涵。
五百年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佛,“佛于是将我化作一棵树,”诗人为何要将“我”化作一棵树呢?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
“我”作为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日日夜夜守望着爱情,坚贞不渝,何等的热烈、执著。
席慕容散文特点解析
席慕容散文特点解析席慕蓉的作品用语很浅白,但描写感情细致浓郁。
写作笔法刻画精美,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情调,在句法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
席慕蓉的文章多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字里行间,很容易看出作者的真诚。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青春、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她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一、爱情席慕蓉的散文当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不在少数。
每个人,都会渴望爱情。
我们都渴望能够遇到一个对的人,谈一场甜甜蜜蜜的恋爱,然后跟他/她相守一生。
只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差距的,现实生活中像童话故事里那美好的一对的并不多。
但是,我们不能就这么否定爱情,即便平平淡淡,但是有爱的话,便是幸福。
在席慕蓉的散文当中写了很多关于爱的东西。
有写到纯纯的,无怨无悔的爱,只希望为对方付出却不要求回报的心情:“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也有写出爱情当中的苦涩与无奈:“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一次一次,我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不难看出,席慕蓉喜欢的是一种温馨的、平淡的、细水长流般的爱情。
不需轰轰烈烈,只需两颗真心相对。
没有很梦幻的感觉,但是让人更加心动,因为现实中的童话并不多,而她写出的正是现实中触手可及的爱情。
席慕蓉一切关于爱情的散文,总能让人拨动人们的心弦,让人们为了那爱情中的温馨与忧伤而感到向往,为着那样单纯的爱而动心。
二、人生席慕蓉对人生的种种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慕容的散文特点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席慕容的散文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席慕蓉写作特点:
席慕蓉的作品包括散文和诗歌两大部分。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
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和问句,这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
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而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
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
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其中席慕容的诗作《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和《致橡树》饱含了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其中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一直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作者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在替它发声。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一直被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
全诗共三节。
第一节抒写了“我”对“你”的深切期待。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痴人痴语,痴得让人感动。
你能说这不可能吗?五百年太长,但和巫山上的神女相比,五百年又太短。
为爱而期待,千年万年又何妨。
这是一个美丽的梦,尽管美丽得有点忧伤。
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先声夺人,把热烈、诚挚的爱涂抹得如此浓重。
诗的第二节,“我”以树的形象出现。
“树”作为一个意象承载了“我”的爱的全部内涵。
五百年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佛,“佛于是将我化作一棵树,”诗人为何要将“我”化作一棵树呢?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
“我”作为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日日夜夜守望着爱情,坚贞不渝,何等的热烈、执著。
这种感情非此意象难表达。
诗的第二节接着写道:“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花开还要“慎重”,可见不是随意开放,只是为“你”而开放,将“我”“最美丽的时刻”奉献给“你”。
“朵朵”,花开热烈,正因为“我”对“你”爱得热烈。
“前世的期盼”照应诗的第一节“求了五百年”,说明这种热烈的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使人联想到爱情的逾久弥坚。
诗的第三节写“我”的心灵低语。
“当你走近请你细/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颤抖的叶”发出的微响是来自我心底对爱的声声呼唤,因此,“颤抖”的不再是叶,而是“我”热切期盼的心,可“你”却没有停留地走过去,“我”的倾诉付诸东流。
无论何种原因,这种结局对“我”来说都是残酷的、令人心碎的。
既然花只为“你”开放,而“你”却“无视地走过,”那花还为谁荣呢?“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飘零的分明是花瓣,却又不是花瓣,看似矛盾,实则是物化的情感。
花自飘零,人自惆怅,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通过对一棵开花的树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悟。
即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作者介绍
席慕容,女,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
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
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代表作品有《记忆广场》、《成长的痕迹》等。
作品风格
席慕蓉的散文诗中表现出来,如幻似梦,似有若无,又远又近的境界。
人存不存在前生?我们就不用去作科学的探讨与论断了,仅就《前缘》一文而言,诗人是借前生的存在来表达她对相悦者炽烈的爱恋。
席慕蓉这爱恋曾被忽视:“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
”
这爱恋含着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
这爱恋甘愿牺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
焚烧着,陪伴你过一段静穆的时光。
”
三个并列的意象,均用词精美,格调清新,特别是把相悦者与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动与猛烈,极大的增强了情感的穿透力。
正因为如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了,却又很恍惚,无法仔细地去辨认,无法仔细地向你说出。
”这无法分辨,无法述说之情,就起了如幻似梦,似有若无的作用。
也因为将此生与前生交错描写,给我的感觉是又远又近,远近界限难以划分,现实与理想难以划分,心相与理析难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