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哲必考
——一篇根据老师画的重点以及学哥学姐总结的总结的总结全卷分为选择题和四道大题
选择题:所有的选择题大致都在第二章和第五章出
主观大题(共四道):
第一道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章第一节):
相关题目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需求。
2、实践的特征和形式?
实践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
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构成社会实践的基本框架
①生产实践: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以探索未知为目的的社会实践
3、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道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一章第二节):
相关题目
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点?
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特点: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多样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一切是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联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2、什么是发展?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对立统一的规律为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根本内容和根本动力(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对立统一也叫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三道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章第二节):
相关题目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1、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2、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第四道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四章第二节):
相关题目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的自由人;
第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东西。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3、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生不是商品。
4、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
6、资本积累的含义、必然性及后果,与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是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动力、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的后果: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失业现象。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是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注:1、除这几十千字节的word 外,以上内容非本人原著;
2、第六章第七章不考;
3、文中提到的“必考”,“大致都”,“不考”以及考题范围等都是个人结合老师以及学
长总结的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本人(船舶宋爷爷)背锅,与任课老师学长无关;
4、本文档只做参考;
5、制作匆忙,若有或排版或文字规范问题,个人水平,不代表任何组织,见谅;
6、本文档为wps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