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2018)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浙教版2018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浙教版2018

精心整理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浙教版2018一.复习提纲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42、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44、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5、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侨胞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1.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夏、商、周的兴起与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合并-秦朝统一中国2.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君主与臣民关系-世袭制与功臣封爵-农民和工匠的生活与地位3.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农业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4.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及其传承-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的意义-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二、古代国家的兴衰1.秦朝的兴起与统一-秦朝建立的原因-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主要措施-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2.秦朝的衰落与汉朝的兴起-秦朝的弊端与短暂-刘邦与项羽的争霸-汉朝的建立与巩固三、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作用-中国古代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的国际影响-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2.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我国汉代与罗马的双方了解和交往-杨馆、罗马车马和汉代陶盆等的突出例证-中国古代文化如何对世界影响四、东亚古代国家的兴起1.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形成与发展-高句丽的疆域与特点-百济的疆域与特点-新罗的疆域与特点2.奈良和平和扶桑社会的形成-日本古代社会与政治-什么是和平时代和据说经济发展时期-什么是扶桑社会出现与经济繁荣的原因五、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的发明-造纸、丝绸和陶瓷等的制造工艺2.古代中国的数学和天文学-十进制计数法和算盘的使用-天文观测和历法的制定六、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贸易1.陆上交通与贸易-货币与商业的发展-兵马俑的发现-驿站与驿道对交通和贸易的作用2.水上交通与贸易-运河与河运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港口城市的兴盛七、中国古代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1.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保护2.藏传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纲要第一单元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第一框:社会伴我长大1、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作为社会的成员,就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一旦离开社会,就没法成为真切的人。

我们在社会中生计,吃他人种的粮食,穿他人缝的衣服,住他人造的房屋,我们的大多半知识都是经过他人所创建的语言,由他人教授给我们的,社会为个人提高了生计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2)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我们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成长,饰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跟着年纪的增添,我们走进学校,学生成为我们饰演的新角色,学校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我们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同时,我们又社会在特定的社区中,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所以,父亲母亲,老师,伙伴和传媒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侧重要的影响。

3、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一个大的集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4、人类赛过动物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

5、我们身旁有哪些镜子?一个人终究应当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当来自四周的评价与自我的见解不一致时,我们应当怎么办?)我们的身旁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亲母亲、朋友等。

有的镜子是良师,有的是良友,也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

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自己。

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弊端。

一方面,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在社会中,有不一样的镜子,个人需要借助这些社会镜子,经过与他人的比较、他人对自己的评论等来多角度、全方向地认识自己。

另一方面,应当正确地域别、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论。

基于个人的能力、水平以及评论尺度不一样样多方面的原由,他人对自己的评论也可能错落不齐、不完整一致,所以,我们自己应当学会正确地对待这些评论,把他人的评论作为一个认识自我的参照,但又不盲从于他人对自己的评论,亦步亦趋。

既要看到自己的弊端、弱项、劣势,又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强处、优势,全面地、正确地对待自己。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5—8单元)第五单元1、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群体?(同龄人群、学生、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群体)3、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有的镜子是良师,有的是益友他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

(2)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

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成长,用好镜子。

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一致时,我们要正确的对待。

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

善于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4、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我们的第三个家在哪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学校;我们的第三个家是社区。

除此之外,还有“虚拟社区”。

5、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中,有哪些是与生俱来的,有哪些是社会规定的,有哪些是自己期望扮演的?与生俱来的角色:性别、人种、民族、儿女,肤色;社会规定的角色:观众、学生、游客、乘客、顾客、参观者、居民、班长;自己期望的角色:警察、老师、科学家、歌星、董事长。

6、尊重平等与尊老爱幼是矛盾的吗?不矛盾。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尊重与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之一,人们应该相互平等,平等相待。

但这与尊老爱幼并不矛盾,尊老爱幼,关怀弱者,如关爱老人,小孩,残疾人等,也正是尊重与平等待人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7、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但是,是否学习好,我们就可以不管其他的社会角色呢?初中生不仅要承担学生的角色,还应学会扮演自己承担的其它的社会角色。

学习好只是扮演好学生角色的重要方面,但同时,还应担负起其他社会角色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综合汇总: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浙教版)供参考.doc

综合汇总: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浙教版)供参考.doc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浙教版)一一本文精选内容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一一资料内容如下: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浙教版)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一“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一)草原风情1、地理位置:内蒙古大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即内蒙古高原)。

2、气候:高原草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形成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3、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

4、草原文化生活:衣:蒙古袍—便于高原放牧—便与抵御风寒—草原;食:奶茶、肉类—牛奶或羊奶、牛肉——饲养牛羊—草原;住:蒙古包—便于拆迁搬运—便于草原放牧—草原;行:勒勒车、马、骆驼—便于游牧生活—草原;民俗: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射箭——擅长骑射、体格健壮—草原;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自古就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的称谓,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2、气候: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

春秋多大风,冬季有逆温层出现;3、乌鲁木齐是亚洲大陆的中心点,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4、乌鲁木齐为什么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答:A、乌鲁木齐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1)、是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地处边疆邻国众多;毗邻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

是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3)、从世界全球战略角度看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

B、发达的交通网络:1)、新亚欧大陆桥;2)、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

C、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

所以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5、如何维护新疆地区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大局?答:1)、明确新疆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改善民族地区民生。

3)、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三)海拔最高的牧区1、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主要内容1、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的主要特征及关键时期主要特征:自尊、自强、自立、自律,能够明辨是非,准备担负社会责任。

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形成关键时期:中学阶段.3、社会角色:学会区分几种角色(1) 与生俱来的角色:儿子(女儿)、民族、中国公民……(2)社会规定的角色:学生、乘客、顾客……(3) 自己选择的角色:志愿者……(4) 自己期望扮演的角色:科学家、歌星、教师等合格的社会角色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的,为了将来做一个合格的人才,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从小学习怎样更好地扮演不同地社会角色,从我坐起,从现在做起。

4、人与人交往的三大原则(1)沟通与理解(2)尊重与平等(3)诚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而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则是人与人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桥梁。

5、代沟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晚辈会对长辈产生距离感和隔膜,称为“代沟”。

代沟产生的原因:两代人生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接受不同的教育等原因造成的. 6、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让青少年学会共处,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理解的基础是要有一个开放的自我. 结交诤友、益友的基础是诚信.7、社交恐惧心理有社交恐惧心理原因是胆怯。

克服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是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表现。

克服社交恐惧心理的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地大众传播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规则定义:规则是指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由全体或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广义规定:国家制定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狭义规则: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2) 规则的表现形式:①以文字的形式存在;②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

(3)规则的意义:为一定目标服务。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键入文字]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

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一、在社会中成长
(一)、每个人都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
1,人区别动物的重要原因是人在社会中成长,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2,狼孩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离开社会。

3,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义务,我们要端正角色,承担责任,选择未来。

(二)、社会是人生的最大舞台:
家庭学校社区(虚拟社区要文明健康)
人生第一所学校第二个家,第一个小社会第三个家,也是一个小社会
良好的家庭环境促
进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和
生活能力,培养我们
的思想和志向
为我们提供我们良好的社区公
共服务。

同理:在工厂单位里,
提供施展才华工作,,
二、在社会中的角色
(一),社会角色是变化着的
1。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花多少代价去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

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生活的时代印记1、生活的变化一般从物质条件的改变开始。

正是物质生活的变化,才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它们因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记。

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变化之中。

3、书本P78晚年的感慨,这两幅图反映了两位老太太在花钱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不同。

4、过去的消费观: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

现在的消费时尚:追求时尚超前消费;适时地进行更新换代利用贷款提前享受生活; 寅吃卯粮5、书本P78晚年的感慨,说一说:你是如何来看待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消费方式或行为的?答:①无论是哪种消费方式,都只是个人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也不存在优劣好坏之分,但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②消费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要与个人收入水平相适应。

正确的消费方式应该是既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6、我们在消费中应注意什么?答:不应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过于注意追逐潮流和时尚。

注重环境保护的消费,已经日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

7、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

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的想法。

举例: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把小轿车当成身份的象征,转向把乘坐公交车当作是在低碳的理念。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二)生活的代际差异1、所谓代际差异,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代际差异优势汇导致代际隔阂,也就是所谓的代沟。

2、生活总在不停地变化,代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一.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区别自然界中动物的特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在社会中成长。

人类胜过动物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二.常见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伙伴职业群体——工人农民等家庭民族群体社会组织——学校消费群体三.社会镜子(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借助社会镜子,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二)常见的社会镜子:学校家庭同学老师父母邻里兄弟姐妹等在社会中很多人都存在多种角色不一致性的现象,所以要多借助社会镜子。

四、常见的社会舞台(一)家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宽容、平等、理解、支持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之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学校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学校的作用:提高了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志向让我们学会共处,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三)社区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网络社区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

第二课社会舞台中的角色一.角色的种类(一)与生俱来的角色:来自遗传或无法选择的先天因素如:性别、人种、民族、儿女的身份等(二)社会规定的角色:乘客、消费者、学生、顾客等(三)期望扮演的角色:科学家、学者、教师、明星注意:在参照标准不确定的情况下期望扮演的角色也是社会规定的角色二.不同的角色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表现在对待同一事物,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时代的人就会出现代沟,解决的办法是:沟通、尊重、包容、理解和悦纳。

三.不同的角色应该相互配合、沟通、协调才能组成和谐的整体,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合格的社会角色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学生角色做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一、辽阔的疆域: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的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

2、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第二大岛屿。

3、找出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看地图找)4、我国还有辽阔的海洋:“四海一洋”四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一洋:太平洋6、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行政区划:1、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在必要时,国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而设定。

2、我国目前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请熟记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3、我国跨经纬度最大的省区是哪里?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哪里?临省最多的是哪里?邻国最多的是哪里?地势最高的是哪里?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众多的人口:(1)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达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136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2)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十分稠密。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而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比较稀少。

)2、我国人口为什么出现东密西疏?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好,开发较早,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

西部地形以高原和山脉为主,自然条件较差。

开发较晚,交通相对不便。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1、我国的民族状况:2、少数民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哪一个民族?分布最广的是哪个民族?壮族;回族。

4、哪一个省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云南省5、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大杂居、小聚居”;有利于各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

第二课山川秀美一、复杂多样的地形:1、中国地形的特点:(1)地形多样;(2)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2、我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我国有四大高原:黄土高原(特点: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青藏高原(特点:远看是川,近看是山。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适合种植耐寒的青稞);内蒙古高原(特点: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最大的牧场);云贵高原(特点: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旅游资源丰富)。

4、我国有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海拔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地势最低;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5、我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6、我国的山脉:三纵三横加一弧三纵:东北、西南走向:东列:台湾山脉;中列:长白山—武夷山;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横:东西走向: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一弧:喜马拉雅山。

【补充: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7、山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优势: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在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劣势:交通不便、不利发展种植业,无法开展大规模生产等。

8、我国的地势特点有什么影响?(1)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加快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2)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大型水电站。

(3)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季风的影响: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2、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以北的地区主要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温带季风气候)青藏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高原高山气候)3、什么是季风?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4、我国季风的类型:每年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夏季风);冬季盛行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的偏北风(冬季风)。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什么?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6、季风的影响:(1)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

(2)季风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带给我们灾难,从而引发涝灾或旱灾,使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

三、母亲河--------黄河,长江1、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海洋(渤海)、长度(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形状(像“几”字型)、流经的省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处(河口与桃花峪)、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汾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黄河的主要水电站有哪些?龙羊峡(黄河第一坝)、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最大的水电站)。

3、为什么这些水电站位于上、中游?因为此处是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适宜建水电站。

4、黄河流域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哪里?宁夏平原5、黄河水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灌溉、发电;因为黄河流域一般降水不足。

6、黄河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它有什么影响?水土流失、下游形成“地上河”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失去了大量养分,而且泥沙淤积在河底,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的难度。

7、治理黄河的措施: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加强水土保持;兴建水库。

下游地区: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8、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流经的省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宜昌、湖口)、主要支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长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12、长江三峡的功能:防洪、发电、航运13、为什么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航运发达,宜宾一下一年四季皆可通航。

14、长江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问题:洪涝灾害。

原因:(1)由于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有的年份普降暴雨,持续时间长,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

(2)由于近年来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江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3)人类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措施: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15、简答:治黄主要措施有哪些?①在上、中游修建水库。

②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③在下游培修加固黄河大堤,兴修分洪、蓄洪工程。

16、我国的地势特点怎样?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你对剖面图的理解,说说一江春水为何向东流?这一原因还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三、秦岭——淮河分南北:1、中国的人口生活在哪里?在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降水较为丰富的东部季风区。

2、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或者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3、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是哪些?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4、南北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在民居特色上:防寒、保暖;南方的房子很注重通风、防雨。

(2)在交通工具上:北方基本上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南方不仅有公路和铁路,还有水运。

(3)在饮食习惯上:北方喜欢吃面食;南方喜欢吃米饭。

气候因素起至关重要作用。

5、冬季我国的南北方气温差异怎样?在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北方低,南方高,北方平均气温在0°以下,南方平均气温在0°以上。

6、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0°等温线7、夏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怎样?南北温差不大8、说说我国南北方、东西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9、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有哪些差异?气候方面:北方是温带气候,比较干燥,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南方是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河流方面:北方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南方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农作物方面:北方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水田作物。

耕作制度方面: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耕地类型:北方---旱地;南方—水田10、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四、东西部差异显著:1、说说西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12(省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重庆市2、说说东西部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有哪些?自然条件:①、地形: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②气候:西部干燥,东部湿润。

③水文:西部稀少,水量小,东部密集,水量大。

④矿产资源:西部资源丰富,东部资源短缺。

⑤土地利用方面:西部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东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林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