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程标准
国家行政管理理论课程标准
国家行政管理理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背景与目的一、课程背景国家行政管理是政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负责政府机构、政策和项目的执行。
行政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行政管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国家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1. 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2. 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3. 行政管理的原则与方法4. 政府组织与管理5. 政府绩效管理6. 政府信息化管理7.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8. 政府风险管理二、课程要求1. 深刻理解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2. 掌握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3. 熟悉行政管理的原则与方法4. 了解政府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情况5. 掌握政府绩效管理、政府信息化管理、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府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安排一、授课时间本课程为全日制本科课程,每周安排为4学时,共16周,共64学时。
二、课程教学形式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讲述国家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和分析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国家行政管理理论。
三、教学内容1. 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4学时)2. 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4学时)3. 行政管理的原则与方法(8学时)4. 政府组织与管理(8学时)5. 政府绩效管理(8学时)6. 政府信息化管理(8学时)7.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8学时)8. 政府风险管理(8学时)第四部分:考核与评估一、考核方式1. 课堂出席及参与度(20%)2. 平时作业与讨论(30%)3. 期中考试(20%)4. 期末考试(30%)二、评估标准1. 以上各项考核成绩组成学生最后的成绩,及格标准为60分。
第五部分:教材与参考资料一、教材1. 陆嘉、屈永红、张锡永、钟金国,国家行政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 白森二等编:《国家行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参考资料1. 杨军秦编:《公共政策及行政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模板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模板第一部分: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含义第一节:行政管理的定义和特点1. 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和组织内部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协调的活动。
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组织和国家政府运作的基础,是实现公共目标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
2. 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效率性和公共性等特点。
具体体现在组织结构、职权划分、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等方面。
第二节: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理论行政管理与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包括资源配置理论、效率经济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行政管理的目标设定、权衡效率与公平、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2. 社会学理论行政管理与社会学理论相关,包括组织行为理论、领导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行政管理的组织设计、人员管理、组织文化建设等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与政治学理论相关,包括公共行政理论、民主行政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行政管理的制度设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方法第一节: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1. 规划职能行政管理的规划职能包括组织目标的设定、政策的制定、计划的编制等。
规划是行政管理的起始点,是指导行政活动的基本依据。
2. 组织职能行政管理的组织职能包括机构设置、职权分配、工作流程设计等。
组织是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条件。
3. 指挥职能行政管理的指挥职能包括领导、协调、监督等。
指挥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环节。
4. 控制职能行政管理的控制职能包括评估、监督、评价等。
控制是行政管理的保障,是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标准和规范。
2.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获取信息、制定决策、评估效果的重要手段。
行政管理学课程标准.pdf
行政管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总学时数:64学时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公共管理下属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定位是基础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课。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同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公共管理的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行政管理学需要以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为基础。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后续的公共政策、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等课程必备的基础,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行业专家对管理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就业为导向,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的。
课程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权力、政治文化、社区治理、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政策过程与政策方法、行政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法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政府绩效管理等内容。
课程根据上述过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的培养。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实训、学生实践、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展开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应加强教学的实践和实习环节。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相关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04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授课单位:经济管理系学分:4 学时: 72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栓军 2014.7.25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王栓军 2014。
7.30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本专业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
通过该课程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基层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以企业典型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和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对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量,按新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养经营管理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课程标准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国考行政管理理论知识
国考行政管理理论知识一、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律性、方法性、原理性的理论体系。
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说等概念。
1.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为在一定制度框架下对社会各种资源的有目的的调控、协调、运用的一种活动。
行政管理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总称,是政府依法行使职能进行的管理行为。
2. 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组织、管理活动的学科。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研究范围包括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
3. 行政管理学说行政管理学说是指对行政管理活动的一种理论认识和总结,它包括多种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
行政管理学说是行政管理理论的理论阐释,是行政管理实践的理论指导。
二、行政管理理论的理论体系行政管理理论的理论体系包括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
这些学科都在不同层面上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1. 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学科,它着重研究政府组织、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2.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管理活动的学科,它包括公共管理原则、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公共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政府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3.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行为和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内部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对行政管理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4. 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学科,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学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对行政管理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教育行业行政管理办法
教育行业行政管理办法教育行业作为培养未来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领域,其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教育行业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行政管理办法。
一、管理目标与原则1、目标致力于提供优质、公平、高效的教育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对待各类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一视同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机会的平等。
(2)依法管理原则: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依法行政,保障教育行业的规范运行。
(3)服务导向原则:以服务教育机构和师生为宗旨,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4)科学决策原则:基于充分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
二、教育机构的设立与审批1、设立条件教育机构的设立应具备明确的办学宗旨、合理的课程设置、合格的师资队伍、适宜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充足的办学资金等条件。
2、审批流程(1)申请人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包括办学章程、师资情况、教学计划等相关材料。
(2)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3)根据评估结果,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师资管理1、教师资格认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认证。
2、教师培训与发展(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3、教师考核与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奖惩、续聘的重要依据。
四、教学管理1、课程设置教育机构应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要求,合理设置课程,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教学质量监控(1)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2)组织教学观摩、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水平提升。
行政管理学课程标准
行政管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而设计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2.理解行政管理在不同组织环境中的实践应用;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分析和评估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5.培养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行政组织与管理–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要素–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3.行政权力与法律–行政权力的概念和来源–行政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行政权力的监督与约束4.行政决策与决策分析–行政决策的概念和过程–行政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方法–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改进5.行政绩效评估与管理–行政绩效评估的意义和方法–行政绩效管理的原则和实践–行政绩效评估与工作激励6.行政沟通与协调–行政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行政协调的方法和策略–行政沟通与协调的案例分析7.行政伦理与职业道德–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行政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实践–行政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案例研究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演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加深对行政管理理论的理解,并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5.课外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期刊和文献,拓宽视野,深入了解行政管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等因素,占总成绩的20%。
8.行政组织学课程标准
《行政组织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56025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程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一、课程理念行政组织学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组织管理的实践。
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是行政组织及其管理。
其主旨在于帮助学习行政管理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并理解关于行政组织及其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在工作中提升组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既要注重讲授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行政组织学的学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
通过行政组织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来保证。
并学习在现阶段怎样转变政府职能来促进我国行政组织改革,以使之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组织管理的实际能力,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行政组织结构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并在学习中不断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行政组织学的研究范围;中西方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历史演变和最新发展;行政组织的结构和体制;行政组织的环境和过程;行政组织沟通和激励;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的变革发展等内容。
在基础性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行政组织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和专家学者的最新学术评论拓展学生的前瞻性分析和理论前沿理论学习。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如下:
课程标准的意义:
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为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2.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有助于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
3.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的功能:
1.指导功能:课程标准为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2.规范功能: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等,起到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
3.引领功能: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引领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总之,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它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行政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1BehaViOr)课程编号:00405029学分数: 3 (其中讲授学分:3 实践学分:0)学时:48 (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二、课程说明本课程是的一门基础课,主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这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是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科学。
三、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以下4个层次的知识: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窕;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的研究;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应用这一理论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进行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研究组织与社会的交换关系,社会环境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等。
(对应毕业要求:5、6)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形成以下三个层次的能力:能分析人类在工作中的行为;能评价个体的差异、激励和授权、管理组织中的群体;能考察工作设计、目标设定及工作压力。
(对应毕业要求:7、8、9、10、11)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行政管理理论课有哪些内容
行政管理理论课有哪些内容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行政管理理论课的第一部分通常会介绍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行政管理的定义、特征、对象和范围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本质和特点,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是指政府组织和管理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的特征:行政管理具有强制性、专业性、公共性、持续性等特征。
行政管理的对象: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公共事务、公共资源、公共制度等。
行政管理的范围:行政管理的范围包括政府管理、公共组织管理、公共政策执行等。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行政管理理论课的第二部分通常会介绍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效率性、公正性、透明性等原则。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原则:行政管理应当遵循法律规范和职责规范,避免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
行政管理的效率性原则:行政管理应当追求最佳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工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行政管理的公正性原则:行政管理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公民和组织,不偏袒不厚待,维护公正和正义。
行政管理的透明性原则:行政管理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保障公共利益。
三、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管理理论课的第三部分通常会介绍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管理职能、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管理职能:行政管理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管理技术:行政管理的管理技术包括决策、沟通、协调、激励、监督等。
管理手段:行政管理的管理手段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社会手段等。
四、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行政管理理论课的最后一部分通常会介绍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全球化、信息化、法治化等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未来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也叫教学大纲,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学科或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制定的一种具体的规范和指导文件。
它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和提升教学质量而设立的。
本文将从课程标准的定义、作用、组成要素以及制定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课程标准的定义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规范和制定,目的是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它描述了每个学科或领域的核心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和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
二、课程标准的作用1. 教学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方向,明确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帮助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和制定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学习指导作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利用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作用: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促进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客观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措施。
4. 教育管理作用: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的基础,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依据,对课程发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指导。
三、课程标准的组成要素1.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即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等特点,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并进行评价。
2. 内容要点:课程标准列出了学习该课程所需掌握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概念等内容要点。
内容要点应具备科学、系统和结构化的特点,能够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 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应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内容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内容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国家机构和其他行政机构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政策进行执行和管理的一种行为。
行政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官僚性、非经营性、强制性、专业性和效率性等。
2. 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能
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能主要包括:政策执行、资源配置、社会服务、谘询和协调、规范和监督等。
3. 行政管理的原则和途径
行政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稳定性、效率性、协调性和服务性。
行政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决策过程、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
4. 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
5. 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科技化、专业化、多元化、综合化和国际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行政管理理论的体现,例如政府
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企业对员工和资源的管理、社会组织对社会服务的管理等。
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行政管理理论是指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得出更多有益的结论,推动行政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区别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区别:课程标准区别课程计划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版画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篇一: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日期:09:55:08]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
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
(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
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
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1952年后,前者改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来源:作者:zj [字体:大中小]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企业行政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资料
企业行政管理实务课程标准08040309 72 41 1.1课程名称:企业行政管理实务课程代码:0804030908040309 72 41 1.1学时数:72 学分:408040309 72 41 1.1适用专业:高职高专行政管理专业08040309 72 41 1.1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秘书实务08040309 72 41 1.1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08040309 72 41 1.11.1 课程定位08040309 72 4 11.1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
08040309 72 41 1.1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企业行政管理岗位、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企业员工福利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资产管理、环境绿化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的主要认证工作等企业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
掌握开展这些工作需要的工作技能。
08040309 72 41 1.1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管理学基础”、“行政管理学”;与本课程互补的课程为“秘书实务”,“办公室管理”。
08040309 72 41 1.11.2 设计思路08040309 72 4 11.1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高教2006(16)号文精神,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08040309 72 41 1.1“企业行政管理实务”这门课程主要针对企业行政管理类的岗位群,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应具体岗位包括:企业办公室行政岗位;企业文化专员;企业后勤管理岗位(宿舍、食堂管理员,绿化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企业认证岗位(内审员)。
08040309 72 41 1.1本课程内容繁杂,在教学设计上主要采取任务导向的模块设计方法,针对不同工作任务,安排相应实践训练题目,围绕题目开展课程教学。
在重点工作要项上(例如:绿化管理、食堂管理、安全管理),结合“企业行政管理专题实训”做重点的实操训练,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学校行政管理方案(5篇)
学校行政管理方案(5篇)学校行政管理方案篇1一、学校行政工作要求1、要有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努力培养人格魅力。
2、要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努力按章办事,奖罚分明。
3、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计划,不失时机地做好纠偏补漏工作。
4、要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相互支持,团结协作。
5、要与本部门工作人员优势互补,敢于承担责任,不争功委过。
6、要乐于闻过即改,不要自以为是。
二、学校行政人员职责(一)党总支书记职责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组织和上级领导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工的政治学习。
3、组织讨论学校的重大问题。
4、领导学校少先队、学生会、工会等群众组织,指导他们进行工作。
5、正确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教职员工。
6、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教育党员执行党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堡垒作用。
(二)校长职责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
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充分发扬民主。
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4、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立体化教育网络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副校长职责1、协助校长做好学校日常工作。
2、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
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3、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
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各门课程。
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努力克服困难,进行新课程改革,并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行政管理理论学习内容总结
行政管理理论学习内容总结一、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行政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计划、领导、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行政管理理论则是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理论体系。
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公共管理、政府管理和行政组织管理等。
公共管理是指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配置的活动,政府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行政组织管理是指管理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活动。
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传统理论阶段和现代理论阶段。
传统理论阶段主要包括经典行政学派和行政行为学派,现代理论阶段主要包括组织理论、决策理论和领导理论等。
二、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实证研究法是指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来获取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以验证理论的方法。
理论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理论进行分析和推理,来发现理论内在的规律和方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来发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理论、决策理论、领导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和变革管理理论等。
组织理论关注的是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决策理论关注的是管理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情况时做决策的方法,领导理论关注的是管理者如何有效地领导团队和组织,绩效管理理论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评估和激励绩效,变革管理理论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变革和发展。
三、行政管理理论的现实应用及发展趋势行政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和运作中。
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全球化、数字化和社会化等。
全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需要与国际接轨,以应对全球化挑战,数字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社会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需要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四、行政管理理论的启示和思考行政管理理论的学习内容对于提高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
总学时数:64学时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公共管理下属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
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定位是基础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课。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同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公共管理的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行政管理学需要以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为基础。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后续的公共政策、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等课程必备的基础,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行业专家对管理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就业为导向,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的。
课程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权力、政治文化、社区治理、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政策过程与政策方法、行政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法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政府绩效管理等内容。
课程根据上述过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的培养。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实训、学生实践、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展开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应加强教学的实践和实习环节。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相关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岗位实
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68学时,其中社会实践和实训约占30%。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能够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解释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并能在未来从事行政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指导工作实践。
学生学习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国家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使学生成为具有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技能目标:
掌握国家的基本组织原则
掌握国家的主要历史类型
能够举例说明政府权力之间的相关系
能够区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能够清楚界定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力
能够举例说明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能够准确界定社团组织
能够对社区社团进行分类
能够清楚界定行政管理对象
能够具备一般行政职业能力
能够对行政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能够进行政环境进行生态学分析
能够对行政职能进行准确区分及界定
能够适当预测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
能够运用行政组织理论对行政组织进行分析说明
能够举例说明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原则及要求
能够在生活、学习中适当运用行政领导的方法与手段
能够正确对行政领导的责、权、利进行合理匹配
能够较好地对行政领导班子的素质进行组合优化
能够具备简单公共预算编制的能力
能够具备公共预算审批的能力
能够掌握行政决策的方法
能够掌握行政决策的步骤及原则
能够对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检验
能够运用行政沟通方法对行政公共关系进行协调
能够掌握行政协调的常用手段
能够具备依法行政的基本素质
能够准确界定行政立法的范围
能够掌握行政权力制约的基本原则
能够具备建立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基本能力
能够具备一定的公共危机预判能力
能够具备对公共危机进行处置管理的能力
能够制定政府部门绩效计划
能够对政府绩效进行考核
能够掌握政府部门绩效反馈与改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
参考
课时
1国家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的本质和特征
2. 知道国家构成要素
3.熟悉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演变规律
能力目标:
1.掌握国家的基本组织原则
1.多媒体演示:教师将国
家的本质及特征,国家的基
本组织原则,国家的历史类
型等几个基本概念等内容制
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
解。
2.任务驱动:由学生分组讨
4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
1、教学方法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
践获取知识。
采用讨论课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
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3、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
边学变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4、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
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即学会行政管理学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
5、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6、教学中,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和实训活动。
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实际性、可操作性。
(二)教学评价建议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点,学生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结构分数制,总评成绩=平时成
绩×3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60% 其中:
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以量化为准,具体衡量指标为平时作业的完成态度、次数和质量,上课听讲、发言以及
给老师提教学意见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百分制计算。
期中考试考核方法:以布置的统计调查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为准,视调查完成的质量好坏,按百分制计算。
期末成绩考核办法:闭卷考试。
以卷面成绩为准,所考内容以课程为中心,以上课所讲和所要求的内容为主。
2、教学过程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
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实践和实训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与评价和理论与实践目标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
学习态度和基本专业素质等情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
鼓励。
3、集中实训评价
(三)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或选用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行政管理学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为主线,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以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理论的深度与难度。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理论的同时注重实际。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四)课程主讲教师要求
任课教师应具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以具有一线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佳。
(五)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计算机机房。
(六)其它
先修课程为《管理学原理》
选用教材:
郭小聪.行政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3版。
参考书: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
娄成武.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