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约言录》精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ku.baidu.com
钱。 8�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汤证多�麻黄汤证少的合并证�并具形如疟�日再发者�
可以本方小发汗。 方�桂枝一钱五分�芍药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炙甘草一钱六分�麻黄一钱�杏
仁一钱。 9�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为本方确证。 方�桂枝一钱�麻黄一钱�芍药一钱�甘草一钱�生姜一钱半�大枣二枚�生石膏一两
四、发汗剂的禁用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发汗� 1�咽喉干燥不可发汗� 2�淋家不可发汗� 3�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 4�衄家不可发汗� 5�亡血家不可发汗� 6�汗家不可发汗。
五、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太阳病失治或误治�每传入里而发阳明病亦有表里同时发病�谓太阳阳明合病亦有太阳 病未罢�即并于阳明而发二阳并病无论合病或并病�见有表证在�必须先解表然后攻里�此 为定法�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者。 (四)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汤证而发微喘者。 (五)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就新加药物观之�则本方应为桂枝汤证而脉沉迟�
心下痞硬�并身疼痛�和呕较甚者。 (六)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汤证而腹气虚�脉促胸满者。 (七)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而更有阴证的机转者。 (八)桂枝附子汤证�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而更增量附子之变局�故治上方证�而转入
七、表证与停饮的关系 太阳病固以发汗为治疗原则�但是里有停饮�必须兼逐水�表始得解�如前之小青龙汤 证及桂枝去芍药加苓术证�即属其例。假如不兼逐水�或汗或下�不但病不去�且每因激动 里水发生诸多病变。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1�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小便不利或频数者。 方�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术二钱�炙甘草二钱。 2�苓桂枣甘汤证�脐下悸、挛急上冲、欲作奔豚者。 方�茯苓八钱�桂枝四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五枚。 3�苓桂姜甘汤(即茯苓甘草汤证)证�为心下悸、上冲而呕者。 方�茯苓二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钱。 4�五苓散证�表不解、烦渴、小便不利、或饮水则吐者。 方�猪苓三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五钱�桂枝二钱。 5�真武汤证�心下悸、头眩、身啁动、振振欲僻地、腹疼、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 咳者。
1�白虎汤证�大烦渴�恶热不恶寒�脉洪大或浮滑�热结于里而犹未实者。 方�生石膏三两�知母六钱�炙甘草二钱�粳米一撮。 2�白虎加人参汤证�为白虎汤证而津液虚�心下痞硬者。 方�即上方加人参三钱。 3�调胃承气汤证�胃不和�大便硬�而有急迫证者。 方�大黄四钱�炙甘草二钱�芒硝五钱�少少与温服之。
十二、表证与结胸证的关系 太阳病�下之若早�每致结胸之变证。然亦有自发的结胸证�故犹不得一概而论。无论 由于其误治或自发�其为水热结于胸廓之为病则一�就为证之轻重缓急�以及结实程度的深 浅�可分为大小结胸两种类型。兹述其各别方证如下�以示其为治之各有不同。 1�大陷胸汤证�病毒结于胸廓、心下满硬疼、而有里实之候者。 方�大黄四钱�芒硝三钱�甘遂末三分。 先入大黄�后芒硝�后甘遂�得快利�勿再服。 2�大陷胸丸证�为结胸、心下硬满疼、而项亦强者。 方�大黄三两�芒硝二两�杏仁二两�葶苈子二两。 捣为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甘遂末三分�白蜜半匙�水一杯�煮半杯�温服�一宿 乃下�如不下更服�以下为度。 3�十枣汤证�心下痞满硬、而胸腹掣疼者。 方�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 各别捣为散�先煮大枣十枚�去渣纳药末�强人服八九分�赢人服五六分�平旦温服� 若下少病不除�明日更服�加三分�利后糜粥自养。 4�白散方证�毒结胸中、痰涎息迫者。 方�桔梗三钱�巴豆一钱�贝母三钱。 为细末。以白饮和服八分�赢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若下多不止�饮冷
阴虚证较甚者甚明。论中所示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者�其亦是虚证�而阴阳 表里相半之例可知。
(九)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小便不利者。 (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就新加药物考之�则本方证当为桂枝去芍药汤证� 而又胸腹动甚�惊狂不安者。 (以上因系桂枝汤加减药味组成之方剂�方剂可按原方求之�故略方不录。) 11�有关葛根汤的加减方证�本方只有加半夏一则如下。 葛根加半夏汤证�即为葛根汤证而呕者。
九、表证与瘀血的关系 其人有潜在的血毒�由于患太阳病�常发作瘀血证�如表证犹在�必先解表方得下其瘀 血。此亦治病定法�见于太阳篇的�有以下各方证。 1�桃仁承气汤证�小腹急结�上冲”如狂”属于瘀血证者。 方�桃仁二钱半�大黄四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芒硝二钱。 2�抵当汤证�陈久的瘀血证�其为候� ①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者。 ②善忘、少腹虽硬、大便反易而色黑者。 ③脉数、善饥、不大便者。 方�水蛭十个�虻虫十个�桃仁七个(碎)�大黄三钱。 3�抵当丸证�证同汤�此为重证�取缓治之法。 方�水蛭二十个�虻虫二十个�桃仁二十五个�大黄九钱。 分四丸�每付煮一丸�连渣服。
6�茯苓四逆汤证�心下悸而烦、小便不利、身日 lj 日动、厥逆恶寒、汗出不止、或下 利者。
方�茯苓四钱�人参一钱�生附子一钱半�甘草二钱�干姜一钱半。
八、表证与虚寒的关系 其人素虚多寒�患太阳病时�常使表证为候不备�且每为阴阳表里互见之证�治宜随证 先扶其虚�再治其表�但亦有救里解表合治一方者�并表证误治失治�亦每使转为阴虚证� 见于本篇此类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1�桂枝甘草汤证�本方的适应证�为心下悸、上冲急迫、欲得按者。 方�桂枝一两二钱�炙甘草六钱。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为桂枝甘草汤证而胸腹有动或烦惊者。 方�桂枝一钱�炙甘草二钱�牡蛎二钱�龙骨二钱。 3�小建中汤证�主治里急(腹部拘急)、腹急疼、或心中悸而烦者。 方�桂枝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芍药六钱�生姜三钱�饴糖一两。 4�芍药甘草汤证�主治拘挛、急迫者。 方�芍药六钱�炙甘草六钱。 5�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应为芍药甘草汤证而兼有附子证者。 方�芍药三钱�炙甘草三钱�附子一钱半。 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主治胸腹满而呕者(气满气胀)。 方�厚朴八钱�生姜八钱�半夏五钱�炙甘草二钱�人参一钱。 7�炙甘草汤证�主治脉结代、心动悸而为阳虚证者。 方�炙甘草四钱�生姜三钱�人参二钱�生地一两六钱�桂枝三钱�阿胶二钱�麦门冬 五钱�麻仁五钱�大枣十枚。 8�甘草干姜汤证�主治烦躁吐逆而厥者�或多涎唾、眩而小便不禁者。 方�炙甘草六钱�干姜三钱。 9�四逆汤证�主治四肢厥逆、下利、恶寒、身体疼、口中和、脉微弱者。 方�炙甘草二三钱�干姜二钱半�附子二钱。
二、太阳病的三大类型 中风�凡太阳病�若发热、自汗出、恶风、脉缓的�统属此类。 伤寒�凡太阳病�无论发热与否�若无汗、身疼、腰疼、骨节疼痛、脉紧的�统属此类。 温病�凡太阳病�若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统属此类。
三、太阳病的治疗原则 1�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有 以下情形之一时�亦可用本方。 ①病人经常自汗出者�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③太阳病下之后气上冲者� ④汗、吐、下后�仍头痛或身疼�脉浮者(外不解者)。 方�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 水煎温服�服后啜粥�覆以取微汗。 2�麻黄汤证�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为应用本方 的正确适应证。但有以下情形之一时�亦可用本方。 ①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③太阳伤寒 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④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方�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 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3�葛根汤证�项背强急�发热、无汗、恶风、身疼痛�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 下利证而发热、无汗、恶寒者亦可用本方。 方�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芍药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甘草(炙)二钱。 4�大青龙汤证�发热、恶寒、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 应证(以下简称确证)。但水气郁于体表�而为脉缓、身重、乍有轻时者�亦有应用本方之机 会。 方�麻黄六钱�桂枝二钱�杏仁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生石膏二至 六两。 5�小青龙汤证�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发咳喘者�为本方确证。 方�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各三钱�半夏五钱�五味子五钱。 6�麻杏石甘汤证�汗出而喘或渴者。 方�麻黄四钱�杏仁二钱�石膏二至六两�甘草(炙)二钱。 7�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麻黄二方证的合并证者�为本方确证。但发热恶寒如疟 状�而面色泛赤、无汗、身瘁者�亦可用本方。 方�桂枝一钱七分�芍药一钱�生姜一钱�大枣二枚�炙甘草一钱�麻黄一钱�杏仁一
胡希恕《伤寒约言录》精要
太阳病
一、太阳病的意义 在患病的初期�由于机体在大脑皮质的作用下�欲把病毒从上半身广大体表以发汗的形 式排出于体外。但每因自然良能的有限�竞至不得汗出�乃徒使浅在体表(肤表)的毛细血管 或动脉充血�以致体温高度郁于体表不得外散�而发作一系列的特有征状——脉浮头项强痛 而恶寒。这就是太阳病的特征。凡病若现此证候时�便命名为太阳病
半。 10�有关桂枝汤的加减方证 依原方证的症状变化�而为药味或药量的增减者�均属之。今诸一述之于下� (一)桂枝加桂汤证�此为桂枝汤原方�仅增量桂枝�故以桂枝汤证而上冲更为剧甚者�
为应用本方的适应证甚明。 (二)桂枝加葛根汤证�考葛根主治项背强直拘急�故本方适应证�当为桂枝汤证而项背
发强直拘急者。 (三)桂枝加附子汤证�此为桂枝汤原方�加治阴证之附子�治桂枝汤证而有阴证之机转
十、表证与虚热的关系 虚热为实热的相对名词�即胃腔空虚�未有阳明实热之意�乃阳证�非阴证。此多由于
汗下后表解而遗热不除�因致津怯内转之病�本篇计有以下各方证。 1�栀子豉汤证�心中懊�陬、烦热不得眠、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 方�栀子二钱半�香豉六钱。 2�栀子甘草豉汤证�为栀子豉汤证而有急迫证者。 方�栀子二钱半�炙甘草三钱�香豉六钱。 3�栀子生姜豉汤证�为栀子豉汤证而呕者。 方�栀子二钱半�生姜八钱�香豉六钱。 4�栀子厚朴汤证�心烦、胸腹满、卧起不安者。 方�栀子二钱半�厚朴六钱�枳实四钱。 5�栀子干姜汤证�身热微烦、而呕恶、或下利者。 方�栀子二钱半�干姜三钱。
十一、表证与下利证的关系 太阳病不解�每使病毒内迫�而发作下痢�亦有误于下�而发为胁热痢�或肠虚脱下利 等证�除见于其他类证外�尚有数方证列述于下� 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心下痞、脉促下利不止、或喘而汗出者。 方�葛根一两二钱�黄芩四钱�黄连四钱�炙甘草三钱。 2�桂枝人参汤证�上冲急迫、心下痞硬、而下利不止者。 方�桂枝四钱�炙甘草四钱�白术三钱�人参三钱�干姜三钱。 3�黄芩汤证�下利而腹拘急、心下痞者。 方�黄芩三钱�芍药二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 4�黄芩加半夏汤证�为黄芩汤证而呕者。 方�即上方加半夏五钱�生姜三钱。 5�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本方证为肠滑脱所致下利不止者。 方�赤石脂、禹余粮各一两六钱。
六、表证与半表半里证的关系 太阳病失治或误治�亦每传入半表半里而发少阳病�无论太少合并病�只能以太少双 解为治�或治从少阳�不得发汗以攻表。若阳明少阳合病或并病�亦只能为阳明少阳双解之 治�或竟治从少阳�不得下以攻里。三阳合病或并病�亦宜治从少阳�此为定法。见于本篇 的有以下各方证。 1�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但此四证有一即可� 不必悉具。 方�柴胡八钱�黄芩三钱�人参三钱�甘草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半夏五钱。 2�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呕剧而腹满痛者�或满大实疼者(加大黄)。 方�柴胡八钱�黄芩三钱�芍药三钱�半夏五钱�生姜五钱�枳实四钱�大枣五枚�大 黄二钱(一方无大黄)。 3�柴胡加芒硝汤证�为小柴胡汤证而兼有芒硝汤证者。 方�即小柴胡汤加芒硝二钱。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小柴胡汤证�胸腹悸动�烦惊身重�二便不利者。此乃少 阳证误下或烧针�使邪陷于里。 方�柴胡四钱�黄芩一钱半�生姜一钱半�半夏二钱半�人参一钱半�大枣二枚�桂枝 一钱半�茯苓一钱半�大黄二钱�铅丹一钱半�龙骨一钱半�牡蛎一钱半。 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柴胡汤证�渴而不呕�胸腹动烦�而上冲急迫者。 方�柴胡八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花粉四钱�黄芩三钱�牡蛎二钱�炙甘草二钱。 柴胡桂枝汤证�应为小柴胡汤证和桂枝汤证的合并证。 方�桂枝一钱半�芍药一钱半�生姜一钱半�大枣二枚�柴胡四钱�黄芩一钱半�人参 一钱半�半夏二钱半�炙甘草一钱。
钱。 8�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汤证多�麻黄汤证少的合并证�并具形如疟�日再发者�
可以本方小发汗。 方�桂枝一钱五分�芍药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二枚�炙甘草一钱六分�麻黄一钱�杏
仁一钱。 9�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为本方确证。 方�桂枝一钱�麻黄一钱�芍药一钱�甘草一钱�生姜一钱半�大枣二枚�生石膏一两
四、发汗剂的禁用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发汗� 1�咽喉干燥不可发汗� 2�淋家不可发汗� 3�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 4�衄家不可发汗� 5�亡血家不可发汗� 6�汗家不可发汗。
五、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太阳病失治或误治�每传入里而发阳明病亦有表里同时发病�谓太阳阳明合病亦有太阳 病未罢�即并于阳明而发二阳并病无论合病或并病�见有表证在�必须先解表然后攻里�此 为定法�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者。 (四)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汤证而发微喘者。 (五)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就新加药物观之�则本方应为桂枝汤证而脉沉迟�
心下痞硬�并身疼痛�和呕较甚者。 (六)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汤证而腹气虚�脉促胸满者。 (七)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而更有阴证的机转者。 (八)桂枝附子汤证�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而更增量附子之变局�故治上方证�而转入
七、表证与停饮的关系 太阳病固以发汗为治疗原则�但是里有停饮�必须兼逐水�表始得解�如前之小青龙汤 证及桂枝去芍药加苓术证�即属其例。假如不兼逐水�或汗或下�不但病不去�且每因激动 里水发生诸多病变。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1�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小便不利或频数者。 方�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术二钱�炙甘草二钱。 2�苓桂枣甘汤证�脐下悸、挛急上冲、欲作奔豚者。 方�茯苓八钱�桂枝四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五枚。 3�苓桂姜甘汤(即茯苓甘草汤证)证�为心下悸、上冲而呕者。 方�茯苓二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钱。 4�五苓散证�表不解、烦渴、小便不利、或饮水则吐者。 方�猪苓三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五钱�桂枝二钱。 5�真武汤证�心下悸、头眩、身啁动、振振欲僻地、腹疼、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 咳者。
1�白虎汤证�大烦渴�恶热不恶寒�脉洪大或浮滑�热结于里而犹未实者。 方�生石膏三两�知母六钱�炙甘草二钱�粳米一撮。 2�白虎加人参汤证�为白虎汤证而津液虚�心下痞硬者。 方�即上方加人参三钱。 3�调胃承气汤证�胃不和�大便硬�而有急迫证者。 方�大黄四钱�炙甘草二钱�芒硝五钱�少少与温服之。
十二、表证与结胸证的关系 太阳病�下之若早�每致结胸之变证。然亦有自发的结胸证�故犹不得一概而论。无论 由于其误治或自发�其为水热结于胸廓之为病则一�就为证之轻重缓急�以及结实程度的深 浅�可分为大小结胸两种类型。兹述其各别方证如下�以示其为治之各有不同。 1�大陷胸汤证�病毒结于胸廓、心下满硬疼、而有里实之候者。 方�大黄四钱�芒硝三钱�甘遂末三分。 先入大黄�后芒硝�后甘遂�得快利�勿再服。 2�大陷胸丸证�为结胸、心下硬满疼、而项亦强者。 方�大黄三两�芒硝二两�杏仁二两�葶苈子二两。 捣为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甘遂末三分�白蜜半匙�水一杯�煮半杯�温服�一宿 乃下�如不下更服�以下为度。 3�十枣汤证�心下痞满硬、而胸腹掣疼者。 方�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 各别捣为散�先煮大枣十枚�去渣纳药末�强人服八九分�赢人服五六分�平旦温服� 若下少病不除�明日更服�加三分�利后糜粥自养。 4�白散方证�毒结胸中、痰涎息迫者。 方�桔梗三钱�巴豆一钱�贝母三钱。 为细末。以白饮和服八分�赢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若下多不止�饮冷
阴虚证较甚者甚明。论中所示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者�其亦是虚证�而阴阳 表里相半之例可知。
(九)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小便不利者。 (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就新加药物考之�则本方证当为桂枝去芍药汤证� 而又胸腹动甚�惊狂不安者。 (以上因系桂枝汤加减药味组成之方剂�方剂可按原方求之�故略方不录。) 11�有关葛根汤的加减方证�本方只有加半夏一则如下。 葛根加半夏汤证�即为葛根汤证而呕者。
九、表证与瘀血的关系 其人有潜在的血毒�由于患太阳病�常发作瘀血证�如表证犹在�必先解表方得下其瘀 血。此亦治病定法�见于太阳篇的�有以下各方证。 1�桃仁承气汤证�小腹急结�上冲”如狂”属于瘀血证者。 方�桃仁二钱半�大黄四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芒硝二钱。 2�抵当汤证�陈久的瘀血证�其为候� ①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者。 ②善忘、少腹虽硬、大便反易而色黑者。 ③脉数、善饥、不大便者。 方�水蛭十个�虻虫十个�桃仁七个(碎)�大黄三钱。 3�抵当丸证�证同汤�此为重证�取缓治之法。 方�水蛭二十个�虻虫二十个�桃仁二十五个�大黄九钱。 分四丸�每付煮一丸�连渣服。
6�茯苓四逆汤证�心下悸而烦、小便不利、身日 lj 日动、厥逆恶寒、汗出不止、或下 利者。
方�茯苓四钱�人参一钱�生附子一钱半�甘草二钱�干姜一钱半。
八、表证与虚寒的关系 其人素虚多寒�患太阳病时�常使表证为候不备�且每为阴阳表里互见之证�治宜随证 先扶其虚�再治其表�但亦有救里解表合治一方者�并表证误治失治�亦每使转为阴虚证� 见于本篇此类的方证有以下数则。 1�桂枝甘草汤证�本方的适应证�为心下悸、上冲急迫、欲得按者。 方�桂枝一两二钱�炙甘草六钱。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为桂枝甘草汤证而胸腹有动或烦惊者。 方�桂枝一钱�炙甘草二钱�牡蛎二钱�龙骨二钱。 3�小建中汤证�主治里急(腹部拘急)、腹急疼、或心中悸而烦者。 方�桂枝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芍药六钱�生姜三钱�饴糖一两。 4�芍药甘草汤证�主治拘挛、急迫者。 方�芍药六钱�炙甘草六钱。 5�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应为芍药甘草汤证而兼有附子证者。 方�芍药三钱�炙甘草三钱�附子一钱半。 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主治胸腹满而呕者(气满气胀)。 方�厚朴八钱�生姜八钱�半夏五钱�炙甘草二钱�人参一钱。 7�炙甘草汤证�主治脉结代、心动悸而为阳虚证者。 方�炙甘草四钱�生姜三钱�人参二钱�生地一两六钱�桂枝三钱�阿胶二钱�麦门冬 五钱�麻仁五钱�大枣十枚。 8�甘草干姜汤证�主治烦躁吐逆而厥者�或多涎唾、眩而小便不禁者。 方�炙甘草六钱�干姜三钱。 9�四逆汤证�主治四肢厥逆、下利、恶寒、身体疼、口中和、脉微弱者。 方�炙甘草二三钱�干姜二钱半�附子二钱。
二、太阳病的三大类型 中风�凡太阳病�若发热、自汗出、恶风、脉缓的�统属此类。 伤寒�凡太阳病�无论发热与否�若无汗、身疼、腰疼、骨节疼痛、脉紧的�统属此类。 温病�凡太阳病�若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统属此类。
三、太阳病的治疗原则 1�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有 以下情形之一时�亦可用本方。 ①病人经常自汗出者�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③太阳病下之后气上冲者� ④汗、吐、下后�仍头痛或身疼�脉浮者(外不解者)。 方�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 水煎温服�服后啜粥�覆以取微汗。 2�麻黄汤证�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为应用本方 的正确适应证。但有以下情形之一时�亦可用本方。 ①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③太阳伤寒 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④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方�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 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3�葛根汤证�项背强急�发热、无汗、恶风、身疼痛�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应证。但 下利证而发热、无汗、恶寒者亦可用本方。 方�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芍药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甘草(炙)二钱。 4�大青龙汤证�发热、恶寒、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者�为应用本方的正确适 应证(以下简称确证)。但水气郁于体表�而为脉缓、身重、乍有轻时者�亦有应用本方之机 会。 方�麻黄六钱�桂枝二钱�杏仁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生石膏二至 六两。 5�小青龙汤证�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发咳喘者�为本方确证。 方�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各三钱�半夏五钱�五味子五钱。 6�麻杏石甘汤证�汗出而喘或渴者。 方�麻黄四钱�杏仁二钱�石膏二至六两�甘草(炙)二钱。 7�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麻黄二方证的合并证者�为本方确证。但发热恶寒如疟 状�而面色泛赤、无汗、身瘁者�亦可用本方。 方�桂枝一钱七分�芍药一钱�生姜一钱�大枣二枚�炙甘草一钱�麻黄一钱�杏仁一
胡希恕《伤寒约言录》精要
太阳病
一、太阳病的意义 在患病的初期�由于机体在大脑皮质的作用下�欲把病毒从上半身广大体表以发汗的形 式排出于体外。但每因自然良能的有限�竞至不得汗出�乃徒使浅在体表(肤表)的毛细血管 或动脉充血�以致体温高度郁于体表不得外散�而发作一系列的特有征状——脉浮头项强痛 而恶寒。这就是太阳病的特征。凡病若现此证候时�便命名为太阳病
半。 10�有关桂枝汤的加减方证 依原方证的症状变化�而为药味或药量的增减者�均属之。今诸一述之于下� (一)桂枝加桂汤证�此为桂枝汤原方�仅增量桂枝�故以桂枝汤证而上冲更为剧甚者�
为应用本方的适应证甚明。 (二)桂枝加葛根汤证�考葛根主治项背强直拘急�故本方适应证�当为桂枝汤证而项背
发强直拘急者。 (三)桂枝加附子汤证�此为桂枝汤原方�加治阴证之附子�治桂枝汤证而有阴证之机转
十、表证与虚热的关系 虚热为实热的相对名词�即胃腔空虚�未有阳明实热之意�乃阳证�非阴证。此多由于
汗下后表解而遗热不除�因致津怯内转之病�本篇计有以下各方证。 1�栀子豉汤证�心中懊�陬、烦热不得眠、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 方�栀子二钱半�香豉六钱。 2�栀子甘草豉汤证�为栀子豉汤证而有急迫证者。 方�栀子二钱半�炙甘草三钱�香豉六钱。 3�栀子生姜豉汤证�为栀子豉汤证而呕者。 方�栀子二钱半�生姜八钱�香豉六钱。 4�栀子厚朴汤证�心烦、胸腹满、卧起不安者。 方�栀子二钱半�厚朴六钱�枳实四钱。 5�栀子干姜汤证�身热微烦、而呕恶、或下利者。 方�栀子二钱半�干姜三钱。
十一、表证与下利证的关系 太阳病不解�每使病毒内迫�而发作下痢�亦有误于下�而发为胁热痢�或肠虚脱下利 等证�除见于其他类证外�尚有数方证列述于下� 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心下痞、脉促下利不止、或喘而汗出者。 方�葛根一两二钱�黄芩四钱�黄连四钱�炙甘草三钱。 2�桂枝人参汤证�上冲急迫、心下痞硬、而下利不止者。 方�桂枝四钱�炙甘草四钱�白术三钱�人参三钱�干姜三钱。 3�黄芩汤证�下利而腹拘急、心下痞者。 方�黄芩三钱�芍药二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 4�黄芩加半夏汤证�为黄芩汤证而呕者。 方�即上方加半夏五钱�生姜三钱。 5�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本方证为肠滑脱所致下利不止者。 方�赤石脂、禹余粮各一两六钱。
六、表证与半表半里证的关系 太阳病失治或误治�亦每传入半表半里而发少阳病�无论太少合并病�只能以太少双 解为治�或治从少阳�不得发汗以攻表。若阳明少阳合病或并病�亦只能为阳明少阳双解之 治�或竟治从少阳�不得下以攻里。三阳合病或并病�亦宜治从少阳�此为定法。见于本篇 的有以下各方证。 1�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但此四证有一即可� 不必悉具。 方�柴胡八钱�黄芩三钱�人参三钱�甘草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半夏五钱。 2�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呕剧而腹满痛者�或满大实疼者(加大黄)。 方�柴胡八钱�黄芩三钱�芍药三钱�半夏五钱�生姜五钱�枳实四钱�大枣五枚�大 黄二钱(一方无大黄)。 3�柴胡加芒硝汤证�为小柴胡汤证而兼有芒硝汤证者。 方�即小柴胡汤加芒硝二钱。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小柴胡汤证�胸腹悸动�烦惊身重�二便不利者。此乃少 阳证误下或烧针�使邪陷于里。 方�柴胡四钱�黄芩一钱半�生姜一钱半�半夏二钱半�人参一钱半�大枣二枚�桂枝 一钱半�茯苓一钱半�大黄二钱�铅丹一钱半�龙骨一钱半�牡蛎一钱半。 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柴胡汤证�渴而不呕�胸腹动烦�而上冲急迫者。 方�柴胡八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花粉四钱�黄芩三钱�牡蛎二钱�炙甘草二钱。 柴胡桂枝汤证�应为小柴胡汤证和桂枝汤证的合并证。 方�桂枝一钱半�芍药一钱半�生姜一钱半�大枣二枚�柴胡四钱�黄芩一钱半�人参 一钱半�半夏二钱半�炙甘草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