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第7章 智能制造技术

合集下载

14《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14《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智能制造技术》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根据建筑钢结构现代化智能工厂的工种需求,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述建筑钢结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掌握钢结构认知的基础上掌握现代化钢结构工厂智能化设备以及目前建筑信息化手段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了解钢结构工厂智能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钢结构建筑信息化的具体操作技能,为学习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3)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2.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钢材的品种、规格和标准;(2)了解常规钢构件的加工工艺及其相应的加工机械设备;了解现代化工厂智能设备品种以及智能设备下钢构件的加工工艺;(3)能够了解钢结构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建筑信息化背景下融入 BIM技3.术的钢结构管理工作:(4)熟练陈述钢结构信息化物流的技术要点。

3.能力目标(1)了解钢构件BIM技术应用的具体过程(2)具备识图和使用图纸进行钢结构简单建模的能力;(3)具有建筑钢结构工程的信息化装配能力(三)参考学时:36 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实施建议1.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项目引领、工作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学生疑问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100280029(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选修课(四)学时及学分: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2.自主学习学时:03.学分:2(五)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本科)(六)先修课程:汽车单片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制图、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基础(七)授课学期:第六学期(八)教材及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智能制造技术基础》,邓朝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2.参考书目:《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王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标注: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了解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三)教学内容要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难点:1.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五)课堂互动选题1.什么是智能制造?(六)自主学习内容1.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有哪些。

第二章人工智能(共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表示方法,了解确定性推理方法,了解机器学习,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知识。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三)教学内容要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难点:1.人工神经网络(五)课堂互动选题1.机器学习的方法?(六)自主学习内容1.专家系统(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执笔人:审核人:制订日期:修订日期:********教务处制二〇二〇年十月一、课程信息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1.课程类型本课程是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必修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在学习了变频器、伺服与步进应用技术、S7-1200PLC应用技术、传感器与智能仪表应用、触摸屏组态控制技术等课程,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组装、调试与维护的能力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拓展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智能制造,让学生了解智能制造系统结构组成及相关技术,为后续专业岗位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专业拓展课程。

2.课程功能定位三、课程目标与内容1.课程总目标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高等职业学院的机电类专业的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检测、伺服传动系统、PLC控制系统、液压及气动控制系统等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识读以上控制系统的电气图、完成安装调试过程、诊断与排除故障等,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维修的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具体目标注2: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12学时四、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其中形成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

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测试(提问)、单元测验、作业、学习时长、中期测验、项目考核。

终结性考试采取以实践考核为核心的理实一体考核。

五、实施要求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本课程授课教师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学历、讲师职称,并具备相关企业或实践项目工作经历,掌握智能控制先进技术,熟悉智能制造相关岗位工作。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3.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程采用教学方法与策略如下:(1)教学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特征,选择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工作工程导向教学法、理实一体化及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2)教学策略: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等。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智能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智能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发展方向,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高效化。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智能制造技术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智能制造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

学生将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和实现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制造技术的重要基础,它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本部分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并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作用。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

本部分将介绍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传统的有线数据采集和无线传感网络。

同时,还将讲解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数据清洗、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

四、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

本部分将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

同时,还将讲解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如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车间等。

五、工业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

本部分将介绍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架构,以及云计算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如云制造和云服务等。

六、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优化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优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

本部分将介绍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集成方法,以及优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如生产调度优化和资源配置优化等。

通过学习智能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学生将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智能制造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实践环节,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未来从事智能制造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全面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家制造实力做出贡献。

智能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
• 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 关键支撑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低
——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6.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必由之路
图表 1:中美日三国制造业产出全球占比(%)
中国 美国 日本 25 20 15 10
5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来源: IHS Global Insight,金融时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
感知层 手机 视频电话 呼叫中心 无线网关 云计算
PC internet 摄像头 RFID 传感器网络
3. 智能制造技术
主要包括:
1. 新型传感技术 2. 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3. 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 4. 系统协同技术 5. 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 6. 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 7. 功能安全技术 8. 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 9. 识别技术
3. 实际案例
人脸识别
马云刷脸买礼物: 为德国总理默克尔 赠送了一份特殊礼 物:一张纪念版的 德国日历页,且恰 好就是这位女总理 的出生年月。 2015.3.16汉诺威
IT博览会
4.国外智能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
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6杆并联运动机床 机器人双机搬运 冲压搬运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码垛 机器人椅脚自动抛光
智能制造技术
感知与测控网络 机器学习与制造知识发现 面向制造的综合推理 图形化建模与仿真 智能全息人机交互
智能制造产品
数控机床 智能化工程机械 激光加工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 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机器人
智能制造装备
工况感知与智能识别 性能预测与智能维护 智能规划与智能编程 智能数控与伺服驱动

《智能制造概论》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概论》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智能制造概论》课程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几乎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

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其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智能制造行业形势发展的需要,解决社会亟需智能制造工程领域相关的专业人才的问题,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旨在为智能制造行业培养人才。

《智能制造概论》作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对于学生了解智能制造理论和方法、把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建立高效、专业的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性。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了解智能制造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很好地掌握智能制造技术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智能制造概论》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从手工作坊制造到智能制造的6种制造模式及特点;熟悉精益制造和柔性制造概念、产生背景和特点。

(2)熟悉四次工业革命,每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崛起的国家;了解德国工业4.0计划的宗旨和主要内容;熟悉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3)掌握智能制造的概念、特征和5个关键环节;了解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在产品设计、产品加工、制造管理以及产品服务方面的差别。

(4)掌握智能制造的5种制造模式,重点是网络协同制造和大规模定制。

(5)了解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意义、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本章重点(1)精益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概念、产生背景和特点。

(2)四次工业革命。

(3)智能制造的概念和5个关键环节。

(4)智能制造的5种制造模式。

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异同。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一、教学单元
根据汽车行业、汽车制造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程,并定性为专业核心课程。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结合教学原理与方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程学习领域划分为8个学习情境式的教学单元,并围绕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入具体的实训项目中,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学习情境设计见表1。

二、教学目标
通过《汽车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教学,学生应当会熟练使用各类智能化应用软件;会查询使用相关资料;会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智能制造单元系统的能力,会与成员团结协作和相互沟通,会搜集、处理、融合、运用技术信息的方法和技能探究本领域的新技术知识。

三、内容标准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标准的确定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细化为基础,课程内容分为8个教学情境,采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训和工学交替的现代教育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以企业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自适应能力。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程内容标准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
四、课程作业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作业以实训项目引导文的形式,也作为作业思考题,作业题量每次平均约为5题,作业总的次数为6次,总题量约30题左右。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种生产模式。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智能加工设备、智能加工工艺和智能加工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从智能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研究重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智能加工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兴起的一种新型加工技术。

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设备的普及随着机器人、数控设备、柔性制造系统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

智能设备的普及为智能加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智能控制、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人机协作等方面,智能制造技术不断创新,为智能加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智能加工工艺的研究在加工工艺方面,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等新型加工工艺的发展,为智能加工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手段。

4.智能制造系统的建设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构建智能制造系统是实现智能加工技术的关键。

二、智能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智能加工技术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包括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智能识别、智能监测、智能辅助等方面的技术。

下面分别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智能加工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控制算法、控制器设计、系统建模、系统辨识等方面的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自适应调整和智能优化,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2.智能传感智能传感技术是智能制造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它能够实现对加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精准测量和数据采集,为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智能识别智能识别技术主要指对加工对象的自动识别和特征提取,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特征检测等方面的技术。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通过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高度集成、柔性协调和高效控制,从而实现对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智能制造中,智能加工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智能化编程、智能化加工设备和智能化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1.智能化编程智能化编程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通过对产品设计图纸和加工工艺的数字化处理和仿真分析,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智能化规划和优化。

智能化编程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智能化加工路径规划、智能化刀具路径规划、智能化夹具设计等方面。

智能化编程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减少加工成本和人为误差。

2.智能化加工设备智能化加工设备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加工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监测。

智能化加工设备的研究重点包括:智能化数控机床、智能化机器人和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

智能化加工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柔性化、智能化和自适应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智能化加工工艺智能化加工工艺是指利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和工艺装备,实现对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智能化加工工艺的研究重点包括:智能化切削加工、智能化非传统加工和智能化表面处理等方面。

智能化加工工艺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复杂零件的高效加工和精密加工,满足不同产品的个性化加工需求。

4.智能化加工系统智能化加工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实现对加工过程的集成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加工系统的研究重点包括:智能化加工监控系统、智能化生产调度系统和智能化品质管理系统等方面。

智能化加工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智能化加工案例分析智能化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通过对智能化加工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智能化加工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为智能化加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100280029(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选修课(四)学时及学分: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2.自主学习学时:03.学分:2(五)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本科)(六)先修课程:汽车单片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制图、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基础(七)授课学期:第六学期(八)教材及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智能制造技术基础》,邓朝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2.参考书目:《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王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标注: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了解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三)教学内容要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难点:1.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五)课堂互动选题1.什么是智能制造?(六)自主学习内容1.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有哪些。

第二章人工智能(共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表示方法,了解确定性推理方法,了解机器学习,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知识。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三)教学内容要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难点:1.人工神经网络(五)课堂互动选题1.机器学习的方法?(六)自主学习内容1.专家系统(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

智能制造技术 ppt课件

智能制造技术 ppt课件
智能制造技术组成
主要包括:
新型传感技术 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 系统协同技术 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 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 功能安全技术 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 识别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特征
02
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 端到端数据流 :打破原有的业务流程与过程控制流程相脱节的局面让底层的制造现场的信息能实时向上贯穿到计划层,使得工厂、车间能够实时监视现场的生产状况与设备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来优化生产调度与资源配置。
智能制造技术重要性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
05
01
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02
6杆并联运动机床
03
04
05
06
07
08
09
机器人双机搬运
冲压搬运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码垛
机器人椅脚自动抛光
加工中心集成机器人
德国机床全自动化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
水路两用蛇形机器人
与传统制造区别
06
Hale Waihona Puke 发生问题人根据经验分析问题
人根据经验调整5个要素
解决问题
人积累经验
传统制造运行逻辑
材料 机器 方法 测量 维护
智能制造运行逻辑
怎么实现智能化制造
07
怎么实现智能化制造
实现智能制造,网络化是基础,数字化是工具,智能化则是目标。 网络化:使用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将工厂/车间中的各种计算机管理软件、智能装备连接起来,以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人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良好交互。 数字化:指借助于各种计算机工具,一方面在虚拟环境中对产品物体特征、生产工艺甚至工厂布局进行辅助设计和仿真验证,例如我们使用CAD进行产品二维、三维设计,另一方面,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智能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当前阶段是面向定制化设计,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通过使用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与智能装备,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未来愿景则是实现状态自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自我配置、精准执行的自组织生产。这就要求首先实现生产数据的透明化管理,各个制造环节产生的数据能够被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做出智能决策,并且智能化系统要能接受企业最高领导层的决策(BI),及有突发情况要能接受人工干预(手动@流浪地球MOSS),此外,还应提升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如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语言识别、数据分析等智能功能,并且生产过程中的每个产品和零部件是可标识、可跟踪的,甚至产品了解自己被制造的细节以及将被如何使用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100280029(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选修课(四)学时及学分: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2.自主学习学时:03.学分:2(五)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本科)(六)先修课程:汽车单片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制图、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基础(七)授课学期:第六学期(八)教材及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智能制造技术基础》,邓朝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2.参考书目:《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王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标三、教学进度安排注: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了解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三)教学内容要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难点:1.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五)课堂互动选题1.什么是智能制造?(六)自主学习内容1.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有哪些。

第二章人工智能(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表示方法,了解确定性推理方法,了解机器学习,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知识。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9(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选修课(四)学时及学分: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2.自主学习学时:03.学分:2(五)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本科)(六)先修课程:汽车单片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制图、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基础(七)授课学期:第六学期(八)教材及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智能制造技术基础》,邓朝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2.参考书目:《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王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标注: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了解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三)教学内容要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难点:1.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五)课堂互动选题1.什么是智能制造(六)自主学习内容1.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有哪些。

第二章人工智能(共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表示方法,了解确定性推理方法,了解机器学习,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知识。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三)教学内容要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难点:1.人工神经网络(五)课堂互动选题1.机器学习的方法(六)自主学习内容1.专家系统(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

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推广计划

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推广计划

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推广计划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 (3)1.1 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征 (3)1.2 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1.3 智能制造在我国的战略地位 (4)第2章智能工厂建设规划 (5)2.1 智能工厂的概念与架构 (5)2.2 智能工厂建设的关键技术 (5)2.3 智能工厂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5)第3章数据采集与分析 (6)3.1 设备数据采集技术 (6)3.1.1 传感器技术 (6)3.1.2 数据传输技术 (6)3.1.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6)3.2 工厂大数据平台构建 (6)3.2.1 大数据平台架构 (6)3.2.2 数据源接入 (7)3.2.3 数据存储与管理 (7)3.3 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7)3.3.1 数据清洗 (7)3.3.2 数据转换 (7)3.3.3 数据存储 (7)3.4 数据挖掘与分析 (7)3.4.1 数据挖掘算法 (7)3.4.2 生产过程优化 (7)3.4.3 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 (7)3.4.4 智能决策支持 (7)第4章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8)4.1 工厂信息化基础设施 (8)4.1.1 通信网络设施 (8)4.1.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8)4.1.3 工厂信息化系统集成 (8)4.2 工业以太网技术与应用 (8)4.2.1 工业以太网概述 (8)4.2.2 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 (8)4.3 工厂内网与外网融合 (9)4.3.1 工厂内网与外网融合的意义 (9)4.3.2 工厂内网与外网融合架构 (9)4.3.3 工厂内网与外网融合应用 (9)第5章智能制造装备 (9)5.1 智能制造装备概述 (9)5.1.1 智能制造装备类别 (9)5.1.2 智能制造装备功能 (10)5.2 技术应用 (10)5.2.1 焊接 (10)5.2.2 装配 (10)5.2.3 搬运 (10)5.2.4 检测与维修 (10)5.3 自动化生产线集成 (10)5.3.1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11)5.3.2 控制系统集成 (11)5.3.3 信息系统集成 (11)5.3.4 智能物流系统集成 (11)第6章智能生产管理 (11)6.1 生产计划与调度 (11)6.1.1 概述 (11)6.1.2 生产计划 (11)6.1.3 生产调度 (11)6.2 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 (11)6.2.1 概述 (11)6.2.2 生产数据采集 (12)6.2.3 生产过程监控 (12)6.2.4 生产过程优化 (12)6.3 质量管理与追溯 (12)6.3.1 概述 (12)6.3.2 质量管理 (12)6.3.3 质量追溯 (12)6.3.4 质量改进 (12)第7章智能仓储与物流 (12)7.1 智能仓储系统设计 (12)7.1.1 仓库布局规划 (12)7.1.2 仓储设备选型 (13)7.1.3 仓储管理系统 (13)7.2 自动化物流设备与应用 (13)7.2.1 自动化立体仓库 (13)7.2.2 自动搬运车 (13)7.2.3 自动分拣系统 (13)7.3 仓储与物流信息化管理 (13)7.3.1 仓储管理系统(WMS) (13)7.3.2 物流执行系统(LES) (13)7.3.3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14)7.3.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14)第8章工业互联网平台 (14)8.1 工业互联网概述 (14)8.2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与功能 (14)8.3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 (14)第9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15)9.1 数字孪生技术 (15)9.1.1 设备管理与优化 (15)9.1.2 生产过程模拟与优化 (15)9.1.3 产品设计与改进 (15)9.2 增材制造技术 (15)9.2.1 快速原型制造 (16)9.2.2 个性化定制 (16)9.2.3 复杂结构制造 (16)9.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6)9.3.1 生产过程优化 (16)9.3.2 质量检测与控制 (16)9.3.3 生产调度与物流管理 (16)9.3.4 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 (16)第10章推广与实施策略 (16)10.1 智能制造应用推广策略 (16)10.2 政策与产业环境分析 (17)10.3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引进 (17)10.4 智能制造项目实施与评估 (17)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1.1 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征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新阶段,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9(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选修课(四)学时及学分: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2.自主学习学时:03.学分:2(五)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本科)(六)先修课程:汽车单片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制图、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基础(七)授课学期:第六学期(八)教材及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智能制造技术基础》,邓朝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2.参考书目:《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王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标三、教学进度安排《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注: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了解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三)教学内容要点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意义2.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3.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难点:1.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五)课堂互动选题1.什么是智能制造(六)自主学习内容1.智能制造技术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有哪些。

第二章人工智能(共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表示方法,了解确定性推理方法,了解机器学习,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知识。

(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指标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三)教学内容要点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知识表示方法2.确定性推理3.态空间搜索4.专家系统5.机器学习6.人工神经网络难点:1.人工神经网络(五)课堂互动选题1.机器学习的方法(六)自主学习内容1.专家系统(七)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

《智能制造概论》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概论》教学大纲
(4) 4
3.
4
4.
1.
(1) (2)
3 5
4
3D
3
5
7
5 4
3
1
4
3
3
1
8
4
PDSA
W2H1E
4
(3) (4) (5 )
2.
(1) (2) 5 (3) (4)
3.
4.
4
3
PDSA
W2H1E
4
1
5
2
第 2 章智能制造系统
5
3
第 3章智能制造的支撑技术
面授讲课
5
4
第 4 章智能制造软件
面授讲课
5
5
第5 章智能制造设计
CPS5
5C
3.
PLM PDM
4.
1.
(1) 5 (2)
(3)
2.
(1) (2)
5 3
;
5 3
CAD CIM CIMS
4
4
5
(3)
3.
4.
4
4
1.
(1)
(2)
(3)
3D
(4)
(5)
2.
(1)
(2)
6 4
5 4
Mazak
(3) 3D (4) (5)
3.
4.
1.
(1) 3
(2) (3)
(4)
2.
(1) (2) (3)
面授讲课
5
6
第 6 章智能制造装备
面授讲课
5
7
第7 章智能制造服务
面授讲课
5
8
第 8 章智能制造管理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加工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是指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柔性化的制造方式,通过高效的生产流程和优化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其中,智能加工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加工技术概述智能加工技术是指基于现代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将智能控制技术、非接触式传感技术、现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高科技综合应用到加工过程中,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智能加工系统智能加工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通过集成各种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实现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

智能加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2.智能加工装备智能加工装备是指通过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的加工设备,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

在智能加工装备中,主要涉及到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等一系列加工设备。

3.智能加工工具智能加工工具是指通过智能化设计和制造的加工工具,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

智能加工工具主要包括夹具、切削工具、检测工具等。

4.智能加工材料智能加工材料是指通过智能化设计和制造的加工材料,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

智能加工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二、智能加工技术研究进展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智能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现代智能加工技术的基础,其应用可以实现加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

2.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指基于现代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全面监控。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教案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教案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概述1.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核心技术及其特点1.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现状1.4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二章:数控加工技术2.1 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2.2 数控加工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3 数控编程基础与常用数控指令2.4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实例分析第三章:技术3.1 的概念、分类与发展历程3.2 工业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3 的编程与控制技术3.4 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第四章: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4.1 传感器的概念、分类与基本特性4.2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4.3 智能检测技术及其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4.4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五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5.1 技术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5.2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5.3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5.4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第六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6.1 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与优化6.2 汽车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应用6.3 航空航天领域的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应用6.4 电子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应用第七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产业应用案例分析7.1 案例一:某轿车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7.2 案例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应用7.3 案例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应用7.4 案例四: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第八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8.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8.2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中的数据隐私与保护8.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伦理问题的现状与挑战8.4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伦理规范与政策建议第九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标准化与人才培养9.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9.2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人才的现状与需求分析9.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9.4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第十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技术创新趋势10.2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产业应用拓展10.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格局10.4 我国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第十一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软件与工具11.1 智能制造加工软件的作用与分类11.2 主流智能制造加工软件的功能与特点11.3 智能制造加工软件的选择与应用案例11.4 智能制造加工软件的发展趋势第十二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项目管理12.1 智能制造加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重要性12.2 智能制造加工项目规划与实施流程12.3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在智能制造加工中的应用12.4 智能制造加工项目的风险管理第十三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维护与服务13.1 智能制造加工设备的维护策略与方法13.2 智能制造加工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3.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服务的模式与挑战13.4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服务的创新与发展第十四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政策与产业生态14.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相关政策解读与分析14.2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14.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14.4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产业生态的培育与发展第十五章: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5.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面临的全球性挑战15.2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机遇15.3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跨学科研究与创新15.4 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全面覆盖了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的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应用领域、产业应用案例分析、安全与伦理问题、标准化与人才培养、未来发展趋势、软件与工具、项目管理、维护与服务、政策与产业生态以及未来挑战与机遇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
第7章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
授 课 人: 所在部门:
7.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7.2 我国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7.1 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 制造活动各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 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 7.1.1制造全系统、全过程应用建模与仿真技术
• 7.1.2重视使用机器人和柔性化生产
• 7.1.3物联网和务联网在制造业中作用日益突出
• 7.1.4普遍关注供应链动态管理、整合与优化• Βιβλιοθήκη .1.5增材制造技术与工作发展迅速
7.1.1 制造全系统、全过程应用建模与仿真技术

建模与仿真技术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手段。基于建模的工
纵观当今社会,智能制造技术无疑是世界制造业未
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谓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在现代传
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
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
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
术和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接下
的集成、共享、协同与优化的云制造。
7.1.4普遍关注供应链动态管理、整合与优化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动态、多变的过程,供应链管理更多地应
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达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倾向于使
用可视化的手段来显示数据,采用移动化的手段来访问数据;供应链管
理更加重视人机系统的协调性,实现人性化的技术和管理系统。企业通
来,我们谈谈我国的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
问题。
程、基于建模的制造、基于建模的维护作为单一数据源的数字化企业系
统建模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涵盖从产品设计、制造到服务完整的产
品全生命周期业务,从虚拟的工程设计到现实的制造工厂直至产品的上
市流通,建模与仿真技术始终服务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制造
系统的智能化及高校眼珠与云顶提供了使能技术。
7.1.2 重视使用机器人和柔性化生产
用分层加工或叠加成行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各三维实体。提突出
的特点使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数据库中生成任何形
状的物体,从而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三维打
印与云制造技术的融合将是实现个性化、社会化制造的有效制造模式与
手段。
7.2 我国智能制造加工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过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信息集中化管理、系统动态化管理实现整个供
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缩短了满足客户订单的时间,提高了价值链协
同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是的全球范围的供应链管理更具效率。
7.1.5增材制造技术与工作发展迅速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是综合材料、制造、信息技术的多学
科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的沉积、粘合材料,采

通过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整合职能机器、储存系统和生产
设施。通过物联网、服务计算、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构
成制造务联网,实现软硬件制造资源和能力的全系统、全生命周期、全
方位的透彻的感知、互联、决策、控制、执行和服务化,使得从入场物
流配送到生产、销售、出厂物流和服务,实现泛在的人、机、物、信息

柔性与自动生产线和机器人的使用可以积极应对劳动力短缺和用工
成本上涨。同时,利用机器人高精度操作,提高产品品质和作业安全,
是市场竞争的取胜之道。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制造装备在生产
过程中应用日趋广泛,在汽车、电子设备、奶制品和饮料等行业已大量
使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
7.1.3物联网和务联网在制造业中作用日益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