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专业基础性的回归

合集下载

美术新课标解析与教材解读

美术新课标解析与教材解读

美术新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一、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时代的、爱国的、睿智的、健康的、合作的、创新的、负责的、会生活的四有新人。

二、新课标出台的基础是什么?可从三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是从社会角度谈,在社会剧变时期,学制或课程标准变更频繁。

科研进步,追求教育的完善。

经济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援。

政治稳定,保障规划实施。

二是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分水岭阶段;时代生活的要求,倒逼高中生学习美术。

三是从专业角度谈,有历史的积淀、全球化的影响、学段目标的定位、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未来人生必备。

(一)历史的积淀,艺术教育回归基础。

1932、1936《高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目标是德性、兴趣、应用制作、图画基础、表达创作。

内容有基本画法、图案构成、艺术概说、构图法、投影、设计图、工艺美术等。

(第一学年,1小时/周;2-3学年,2小时/周。

1941《修正高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增加国画写生练习。

1-2学年,1节/周。

1948《修订高级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绘画切合生活需要,美术理论,欣赏兴趣,创作涵养。

1-2学年,1节/周。

1995《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中外名作占70%)。

1997《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同95),34课时(1节/周)200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系列。

54学时,3学分。

(二)全球化的影响,美术成为必修课。

1994,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

1993,澳洲《全国课程规划》,艺术是8大领域之一,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媒体艺术5个部分。

1998,日本《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艺术学科包括音乐、美术、工艺、书法。

1997,韩国《高中课程·普通科目》,美术科目包括美的体验、表现、鉴赏。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师资配备、器材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美术学科也依照新课标的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了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拓宽师生的艺术视野,注重发掘和培养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美术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各学校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美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不均,部分美术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吃老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学段美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课堂时间,形成教学盲点。

学校重视成绩,轻视美育,导致美术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

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各种知识的厚积薄发,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老师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才能明白自身的不足。

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们对全区美术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在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问题一: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最近几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加大了美术器材的投资力度。

但多数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仍相对不足,大部分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

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不是随便哪一个美术用品店就可以买到,甚至不是一个学生所能准备的。

我们都知道,美术是材料的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在价值观上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

(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在互相交融中寻求理性与情感的协调,让她们能够更多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对立。

(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

打开我们的视野,把对教科书的关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基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本身上来,使课程的空间增大(4)创新与发展的课程实施观。

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真正有效的作用,让她们从原有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人。

(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体现科学和开放的精神,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分享多样化二不是单一化的管理和决策。

在课程培训中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了新的认识。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后者则是“指令性”的,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教学大纲过多强调学科的本位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不足,跟多地反映出一些“市场计划”的特征。

下面,我们将课程标准与教学打工的旨向对应起来看一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为重点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侧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是教学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工作的提示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规范”直接的、统一的、硬性的“控制”两者的不同和区别一目了然。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评价体系的改革、拓展课程实施空间。

教育和从事教育的人们要从人未来发展的骄傲度来看代教育的意义,以学生的个人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回到事物本身以艺术现象学提升美术教育思维品质

回到事物本身以艺术现象学提升美术教育思维品质

回到事物本身:以艺术现象学提升美术教育思维品质□金兢摘要:该文作者在当前全社会重视美育的形势下,旨在认清美育的新向度,在小学生美术教育中引入现象学方法论,试图通过引入现象学美学,提升小学生美术思维的品质,纠正小学生存在的美术思维概念化的倾向和习惯,引导小学生抛却成见,激发其想象,使其面向事实本身,感受视觉真趣。

关键词:现象学本体论思维品质美育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美术学习中,如何权衡与取舍技能和思维,是美术教育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技能即“技”,思维可谓“道”长久以来,我国教育家对“技”与“道”的关系有过许多探讨。

如P,庄子以“庖丁解牛”示众人:“技之中见道。

”1这足以说明,“技”是方法、是手段、是途径、是基本;“道”是更高层次的“形而上者”,是思想、是精神、是本质。

深层剖析美育,也是如此。

美术课堂应以学生为本,将教学的重点从教师传授技能转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应从美术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识读与创作。

要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品质,在美术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现象学是一个突破口,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理论依据。

现象学的方法论能指导美术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在无形之中将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艺术观念渗透给学生,使之感受到“美的观照”一、缘起:小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思维1美术思维品质思维是人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进而形成概念,再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与规律联系的心理过程。

一般而言,心理学将思维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而其都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

美术离不开思维,思维创造着美术形象。

美术思维品质对思维本身有更高的要求,即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

学生只有拥有较高的美术思维品质,才能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2.美术思维品质的特质美术思维虽然离不开认知、抽象及理性,但其中的组成部分 更多的是形象要素,即视觉思维。

学习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学习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1晋华小学美术组赵丽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美术新课程标准XX版出台后,网上也陆续看到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相比XX年颁发的课标实验稿,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

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XX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

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

学习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后又通过教育局安排的美术新课标培训,更为清晰地认知和把握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宏观定位与具体内容。

让我理清了些思路。

现具体实谈谈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学科本位是基础。

课程性质是对整体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宏观把握,是理解美术课程标淮的关键所在。

XX年刚刚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对原有课程的反思,提出以往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进入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变革。

此次XX版新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我觉得除了对原有内容的梳理和肯定外,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XX年颁布的美术课标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提高了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明确了美术学科的课程性质。

但是,人文性质的宏观提法也导致了美术课程自身特征的模糊。

XX版的美术课标对课程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和深入阐述,对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人文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和丰满。

XX版美术课标修改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愈发凸显了其“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

让美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让美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让美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

大多数学校更加注重幼儿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而对于美术教育则不够重视,使得幼儿在美术方面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让美术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增强其在教育中的地位。

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天性最为活泼,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阶段。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在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激发其独特的艺术天赋,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能够与其他同龄幼儿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美术作品也是幼儿表达情感和想法的一种方式,促进幼儿情感的宣泄和沟通,使得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美术教育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幼儿可以观察、感知并模仿周围的事物和自然景观,从而加深对世界的理解。

美术作品也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新意识。

这些都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幼儿很难真正受益于美术教育。

部分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支持美术教育。

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的美术教育背景,难以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而且,当前的美术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脱节,过于注重技巧和功课,缺乏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得幼儿对美术教育缺乏兴趣。

我们需要让美术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创造一个更适合幼儿的美术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同时改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重视美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三章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三章
图3-2 儿童美术教室的儿童水彩画作品(1931)
2.2.2 注重自我表现的美术教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创造 性自我表现的一种途径,与注重艺术经验的进步主义教 育思想基本上取得了一致. 2.2.3 通过艺术的教育 1943年,里德发表了《通过艺术的教育》,他认为 教育的过程应该与艺术创造的过程相融合. 罗恩菲德的思想与里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他 撰写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了美术教育 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的观点. 总之,里德和罗恩菲德所提倡的以创造主义理念强 调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 促进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发展.
2.2.1 儿童美术教室 齐泽克在凯依,杜威等教育家所主张的"承认儿童自 身世界"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在1897年在维也纳开设了私 立美术教室,进行了美术教学实验. 齐泽克所进行的美术教学活动 的最主要特点在于:突破临摹的局 限,也避免写生,透视法的传授, 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自发探求 造型表现的方法.从当时的教学记 录上,可以得知他的教学方法是以 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儿童的想 象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这是尼泊尔孩子们正在创作壁画的情景. (加德满都,2000年12月)
4.2.2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文化艺术 提倡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学 者们指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与 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贴近,重视生 活周遭事物与艺术教育的关联, 以及对各式日常视觉影像的思考 与解读,以培养学生具备"好奇 的眼光",具有以"视觉进行批 判"的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的 胸怀 .其所涉及的领域为:精致 艺术,工艺,设计,表演艺术及 艺术庆典,大众与电子媒介 .
1.1.2 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育与同时期的欧美各 国的图画教学相似.但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 国的图画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1881年,日本制定了《小学校教则纲领》. 1904年,中国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1910年,韩国学部编写了普通学校指导书《普通教育 学》.

花的变化教学反思

花的变化教学反思

花的变化教学反思1. 展示形式课程的重点知识,用板书强化或用图片方式粘在黑板上,以突显2012版美术新课标教材对美术知识的回归性。

这节课的重点是:花卉变化的“三个方法”和“六个小技巧”,可选用KT 板粘贴,替代了幻灯一闪而过的弊端;拉近了花卉设计这种学生看起来陌生的艺术和学生的距离,使得美术学科专业化的同时,更显亲切和人性化,符合了2011版出台的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美术学科专业基础性的回归。

在学生作业的时候能反复进行温故知新。

2. 展示内容选取牵牛花作为范例,能将知识延伸进生活。

牵牛花是一种生活中最普通的花,越是普通越是真实,即使本节课没有完全领悟,随着不断的接触能加深理解,教育无痕。

3. 展示要点(紧紧围绕教科书深入浅出)对于教材中选用的花卉范例,大部分都要讲到,尤其是重点知识的阐释,完全严格按照教科的方法和技巧推进,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所选范例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

特别是需要选择那些简单,容易上手的内容,引导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在短短的10分钟,可以让一个对图案零基础的学生,迅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图案变化”的方法。

4. 说课:“花的变化”这课实际上是花卉装饰图案设计的初步学习,共分成3课时的内容,本课是花卉装饰图案学习的第一节课,可以将它定位于黑白花卉装饰图案,以便更集中于对形态变化的讲述上,因为装饰形态,包括花卉的装饰形态是图案设计的基础。

这节课的重点就在于学习的花卉变化的三个大方法和六个小技巧,我们通过第一环节生活中花卉美进行感知,选取的花卉从造型、象征、寓意、常见的花卉等角度进行学习,在交流互动中认识了大自然的花卉美,为整个花卉设计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第二个环节,在欣赏生活中的花卉图案中,感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体会我们生活是离不开花卉的图案,点燃了学生心中学习花卉设计的火花,顺利进入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环节:(1)学习形式:重点知识用图片方式粘在黑板上始终保留,突显2011版新课标美术学科的回归性。

2024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2024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2024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2024年的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1. 强调美术教育的综合性:2024年,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逐渐进一步扩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师们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摄影等,让学生全面体验和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2. 强化美术教育与跨学科教学的融合:鼓励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艺术知识。

美术教育与科学、历史、文学等学科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推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2024年的美术教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科技应用能力,教师们会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新兴的数字艺术技术,并鼓励他们将科技与艺术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4. 强调美术教育的社会责任: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和知识,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2024年的教师们将通过艺术活动和社区参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意识。

美术教育将不仅注重个人成长,还注重学生对社会的关怀和贡献。

5.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优秀的美术教师是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

2024年,教师们将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提升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2024年的美术教研教改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以及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旨在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减负增效与提升美术教学综合效益的策略

减负增效与提升美术教学综合效益的策略

关注细节,绽放活力——减负增效与提升美术教学综合效益的策略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顾群减负增效本是经济领域的一个概念,原意是减轻企业负担以此增长企业的效益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当前这个名词也频繁出现在教育界并日渐成为热门话题。

一般来说,在经济领域中减负应该能立即起到增效的成果,但在教育领域中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这是教育本身复杂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减负相比较而言相对简单一些,但对教学来说增效就是一个大课题了,细想起来,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正在与此。

如何提升美术教学的综合增效并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落实到课堂内外的角角落落,并由学科教师集思广益,推陈出新才能见得真章。

一、美术课程并无减负的必要性。

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

作为一门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立的,所以美术教学并不存在所谓的“减负”,我们倒是要更注重“增效”这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力提倡的减负正给美术教学带来一个崭新的机遇,而我们美术教师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思考:我们的美术教学虽然不存在“减负”的问题,但需要实实在在的“增效”。

理想的美术教学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的软性评价指标对如何让美术教学“增效”——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美术课堂教学良性发展的制约和负担,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的“增效”正需要在绽放学生和老师的活力的同时还要继续向美术课堂教学要“效益”,客观地说,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美术课堂教学也正需要一定的“减负”。

二、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减负”美术课堂教学要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因为课堂教学的细节反映了教师备课的认真程度,一段时间以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艺术课程互相的融合渗透,让单纯的美术课堂教学日渐丰满,但正因如此,手段的增加也带来一些弊端:流于形式或不认真的课前准备,会产生过分强调展示的“作秀课”、过分强调自主的“自修课”、过分强调融合的“杂烩课”等等低效的课堂教学。

2023年美术学科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1篇)_1

2023年美术学科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1篇)_1

2023年美术学科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11篇)美术学科新课标心得体会1艺术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

“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不同学科?各个学科需要在分析自身学科特点和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提炼。

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点、社会特点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定、创意实践和文化明白的五个核心素养。

它们将成为学生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其进展和变革。

图像作为人类的传播与交流工具之一,在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今更随着网络与多媒体的进展,从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表达思想、情感和用意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功能,以致有人将咱们所处的时期称为“读图”时期。

现代人,包括成长中的青年儿童,只有具有了,图像识读素养,才能从浩繁的图像中,甄别和取得有利的信息,丰硕自己的精神世界,知足物质生活的需求。

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以往观看和欣赏美术作品,一样需要到美术馆和博物馆,但此刻的观看环境已经极大地拓展,在街头、餐馆、宾馆处处都能看到美术作品。

驻足观看以后,能够看到什么,能取得什么知识、精神和情感上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观看的态度,也需要对图像的形式特点、艺术内涵有所了解,包括它们的样式、风格、材料,和进展脉络,这需要丰硕的相关背景知识。

在这方面,若是从少儿时期便有所积存,图像识读将会极大地提升其审美素养。

教师可通过有效的视频、图象、现场写生绘画、情景创设、司、舞演出、游戏、运用丰硕的语言等多种教学手腕,突出以视觉形象为本的学科特点,用自己独特的课堂设计、独特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穿越历史、漫游古镇、走近大师、深切家乡、体味生活……引导学生们在宽松和谐、文化浓厚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以自主、合作、探讨等学习方式去发觉美、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第一篇:新课程下美术教学与创新新课程是进入到21世纪后,传统教学体制与教学观念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现实,所必须做出的变革。

在传统应试体制和观念下,思想陈旧,其与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育模式无法相互适应。

特别是美术教学,在传统应试的体系中,其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在新课程理念下,推进美术教学的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传统美术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分析1、美术教学的边缘化与美育的目的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增长,使得其各个能力全面提升。

而素质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而美育的中心环节及是美术教育。

在推进素质全面的同时,传统美术模式却与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无法适应。

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受到应试的偏见影响,美术学科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副科环节。

这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无论是课时还是授课内容,美术往往容易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本来就显得偏少的学时安排,往往面临着其他学科的挤占。

而在教学效果评估及学习成绩的考核上,美术往往不能有所体现。

其次,目前的美术教学呈现出弱化趋势,就师资力量而言,其往往相当薄弱。

在教学水准和教学方式上,无法与其他学科一样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涌入。

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美术教师队伍还呈现出人才流失的现象。

这更加大了传统美术教学的困境。

2、美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无法与学生兴趣形成共振受到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显得非常陈旧和落后。

当前,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其在美术教学上,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简单、内容弱化、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

美术在一些地区的课堂上,被简单地等同于画画,而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仍然处于临摹阶段。

对模型的简单模仿和对画面的单一呈现,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绘画上没有把美术欣赏指导放在较高的位置,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对美尤其是美术之美进行欣赏,以促进其审美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养成。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答题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答题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一•名词解释:1大众艺术大众艺术是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

20世纪的大众艺术通常依赖印刷、摄影、唱片、录音带、电影、广播、电视等再现技术,并以都市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的大量集中人口为对象,具有风格变化快、内容多形式,并且不断从贵族艺术、民间艺术、外来艺术汲取营养,在歌曲与歌词、广播、电视、小说、舞蹈及其他许多流行的文娱活动、物件、潮流、风尚等方面利用现代技术的特点。

2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

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4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5人文价值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

(V)(正确)学目标的确定是成功开展教学的先决条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个教学环节。

2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美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

美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

美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美术培训心得体会1我有幸于20xx年5月22日赴平凉市崆峒区参加了萤光支教“网一起”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虽然仅有三天的时间,但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

培训会上,各位专家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和展示,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深刻的分析和理解,良好的综合素质等,令人叹为观止。

5月20日上午,举行了开班仪式。

然后开始了第一节课的培训,主题为《教师的心理调试》,主讲人是特级教师杨敏毅,国家级心理咨询专家。

下午是中学高级,闵行区教育学院小学美术教研员秦涛老师作的题为《凸显教学重点呈现清晰教学脉络》的培训。

5月21日上午,培训老师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市1—3届名师基地主持人张家素老师,他培训的题目是《美术观评课的艺术与实践》;下午的培训题目是《美术教材的分析与运用》,由上海市特级教师,小学美术教材主编程明太老师主讲。

5月22日上午,这是本次培训的最后一节课,由江川路小学教研组长,闵行区美术骨干教师陈雪芳老师所作的题目为《关于美术课堂的师生互动》的培训;之后,紧接着进行了结班仪式,标志着本次培训已圆满完成。

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体会:一、教师的心理调适,教育智慧与真情。

杨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是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怎样你才能尽量做到呢?那就是从心理上调适,让自己的人生有这四样:1、心中有盼头;2、手中有事干;3、身边有亲人;4、家中有积蓄。

所以,我是幸福的!换句话说想要幸福就要拥有积极地心态:1、接受现实;2、改变自我;3、懂得感恩;4、追求卓越。

二、凸显教学重点,呈现清晰教学脉络。

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美术培训收获心得体会(通用8篇)

美术培训收获心得体会(通用8篇)

美术培训收获心得体会(通用8篇)美术培训收获心得体会篇1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

在美术课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创意的美等等。

此次培训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欣赏课的欣赏方法和六堂精美的教学示范课。

分别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进行教学,既有专业性又不失综合性,使我们收益匪浅。

经过综合评课、消化、学习,我有以下三点感悟:感悟一:关于教师。

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上课的老师自身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思想的修养,文化的积淀,心态的调整,课堂的掌控,提问的技巧,意外的处理,都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对学生是真正的关注和尊重,及对美术真正的热爱和投入。

而这些,恰恰是作秀作不出来的东西。

所以无论是偏于传统的课还是偏于前卫的课,都可以由老师上得十分糟糕或者十分出色。

感悟二:关于课程。

很多专家对新课程下的教材,教法及课堂实施的情况是担心的,因为作秀成分太多或许是很多公开课的通病。

新课程没有让我们反对传统,应该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是要继承和发展的。

太多所谓华而不实的探究活动是一种浪费,没有必要再让学生通过一些乱七八糟所谓的游戏和活动去探索,太多的活动又难免忽视课程最主要的难点和重点设计。

时间有限,一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一定要简要而明确,关键不在多而在于有效而巧妙地解决。

如《认识图形标志》的设计简洁明了,没有什么特别花哨的活动,通过欣赏“旺仔牛奶”的图像,让学生来猜“这是什么标志?”这个标志是学生所喜欢的,一时间炸开了锅。

用它作为引言,导入课题独具匠心。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所期盼出现下一个标志。

在老师准确、温和的语言和细腻的引导下,使课堂内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标志的规律(如:警示标志、公共标志---),重点突出和难点明确,解决起来又似乎水到渠成,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感悟三:关于学生。

美术教师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

美术教师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

美术教师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美术教师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111月26日至12月2日,我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并担任了此次培训的辅导教师,感到十分荣幸。

虽然仅有六天的时间,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洗礼,对美术的专业知识及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匪浅,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此次培训心得: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及同事们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个普通的小学美术教师与同事们交流的有效学习的平台,“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礼。

”此次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印象特别深的是刘宇新老师的报告《新时期中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策略》中,提到教师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以前感觉这些理念很空洞,但在刘老师的报告中,觉得是那样的触手可及。

他说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画家,而是画家小的时候也不都是天才。

而且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画家,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他提出美术教育重点是教育,以知识为载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刘老师的报告中,我了解到学生的美术学习态度的变化规律:在绘画发展阶级,从小学到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即小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对美术普遍保持兴趣,五到六年级对美术兴趣开始下降,因而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也极不稳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形成极大地挑战,从而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应该想办法如何让学生对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

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美术培训心得体会10篇

美术培训心得体会10篇

美术培训心得体会10篇美术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由衷感谢上级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加油站”,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上搬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通过网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阅读大量相关理论知识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领略名师风采,以及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

我认为,这种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科学合理地利用时空,浓缩、高效。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进行交流,共同学习,资源共享,这也就给了大家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

我认为这种培训很有必要,因为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研员的发展是教学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进步是学校和学生进步的前提。

通过模式二这种培训,使教师能够自如的操作电脑,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充分运用国家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

因此,通过这次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研员的教育教学管理、指导等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培植健康、和谐的教育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1、更新了观念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也拓宽了教研工作思路,并将提高自身的教研员素质。

2、开阔了视野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对把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体会颇深。

3、拓展了平台这次“国培”虽然时间短,自己也只有3年工作实践了,但经过努力我终于完成了学习的任务,特别的是有在这一方空间里,智慧与思想发生频繁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也发生和谐地交融,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这里是交流的平台,是学术的天堂,更是展示各位教师个性的舞台。

虽然在今后的时期自己要回去要根据本学科制定计划、组织培训、实施课堂实验,但我还将会与广大的教师朋友在博客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交流、学习,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不懈。

五育并举下美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五育并举下美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五育并举下美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摘要: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具有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事关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导航下,坚持“五育并举”准则,确立“核心素养”目标,成为教育界同仁共同的方向,而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便成为当前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五育并举;校本课程;美术教育引言校本课程将育人目标指向全面发展,其核心理念与“五育并举”不谋而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多元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人,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体现了教育的创新性与全面性,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事业的与时俱进与高瞻远瞩。

在教育形势变革之际,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工作,将“五育并举”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助力教育教学事业攀上新的高峰。

一、相关概念(一)五育并举五育并举,顾名思义,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中,德育为先,涵盖情感教育、习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精神文明内容,以全域育人为目的;智育为重,主要通过相关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以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启智的目的;体育为基,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使其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健康成长为目的;美育为要,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并从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理解能力;劳育为本,重视劳动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并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美德,形成勤劳勇敢、坚韧顽强的品质。

五育融合,体现了教育的价值,让教学事业回归本真。

(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重点,是教育教学事业的创新与突破。

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但能够改变以往刻板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灵活和生动,还遵循了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要,使其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能力,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全面分析

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全面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湘美版)教材分析一、湘美教材的编写思路1、湘美教材的编写原则①满足需要的原则: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是湘美教材编写的指导性原则。

②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注意学习活动的可延续性和学习成果的累计增升效应,重视学习过程的展现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③情意性原则:注重情意因素的体现,营造优美的育人情景,做到趣味性、愉悦性相统一,寓教于无形之中。

④适应性原则:知识教育、技能训练等能力生成目标定位,应适应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阶段水平。

⑤总核性原则:打破单一的知识结构框架,建立起学科内不同类别的知识相互综合,学科间相互交叉以及学科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综合的内容体系。

2、湘美教材课目设计的特征(1)教学内容体现人文关怀。

第1册:我们的太阳/花儿朵朵/小鸟找家/小动物盖房子/寻找美丽/童年的手印/做拼音卡片/小小食品店。

第2册:民间玩具/月亮走我也走/纸拖鞋/小树快快长/鼓儿响咚咚/蚂蚁搬家/你的家我的家。

第3册:自画像/红灯停绿灯行/请你告诉我。

(2)活动设置注意灵活变化。

个人作业、集体作业、美术与游戏、美术与其他课程、美术与社会实践综合等,活动方式灵活多变。

(3)课目名称追求和谐统一。

克服以往课目名称以专业属性命题的缺点,做到优美动人,有吸引力,便于情景建立,有利于引入实质性的教学操作。

课例:小动物搬家/小鸟找家/乌龟滚下坡。

(4)课目来源建立多种途径。

经验成分/资料分析/教师赛课/试验活动/学生游戏。

(5)课目排序设定线索,串联与并联方式共存。

a、主题串联/并联b、活动串联/并联c、知识串联/并联二、湘美教材的结构分析1、湘美教材的题材内容生活性、社会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湘美教材确定题材内容的基本准则和选择要求。

所谓生活性指与学生成长发展相关的生活因素和条件,社会性则包涵更为广泛的社会因素和实践活动,科学性渗透在学习活动中,以其科学意识的培养,科学理念的渗透以及科学规律的掌握,改善和提高获得的质量。

美术课堂教学中“4R”教学实践的认识

美术课堂教学中“4R”教学实践的认识

《美术课堂教学中“4R”教学实践的认识》摘要:这其实就是对“4R”教学的另外一种解读,为在美术课堂中开展“4R”教学实践,提升学校美术课堂新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和依据,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和被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干扰性、不平衡性有所认识,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知道,预设的教学,在互动、对话的教学情境中,必然遭遇“不确定性”的伏击,教师必须认识到原定的教学设计受到“干扰”是正常的摘要:从2001年起到今天,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已经实施近12年。

课标实验稿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课标实验稿’所倡导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教材的编写和对教师的培训、研修工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而且辐射到校外的美术教育和高师美术教育,形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个高潮。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教育与科技的更快的发展,我们美术学科也将进一步面对更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积极回应呢?关键词:4R教学;教学实践;认识作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应该明白:顺应当代中小学生美术心理及能力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凸显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改进美术教学方法,改革美术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支持力度,就能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这其实和本人所理解的“4R”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美术教育已渗透在包括创作、交流和认知在内的生活各领域之中。

作为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学会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从容穿行,通过学校美术课程,将传统的继承和新时代的创造结合起来,促使文化再生和民族复兴,并开创出一条通往世界的崭新道路。

一、基础与依据我们知道,课标实验稿在美术课堂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七点内容,包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及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学科专业基础性的回归
美术学科专业基础性的回归
课程的重点知识,用板书强化或用图片方式粘在黑板上,以突显2020版美术新课标教材对美术知识的回归性。

这节课的重点是:花卉
变化的“三个方法”和“六个小技巧”,可选用KT板粘贴,替代了幻
灯一闪而过的弊端;拉近了花卉设计这种学生看起来陌生的艺术和学生
的距离,使得美术学科专业化的同时,更显亲切和人性化,符合了
2020版出台的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美术学科专业基础
性的回归。

在学生作业的时候能反复实行温故知新。

选择牵牛花作为范例,能将知识延伸进生活。

牵牛花是一种生活中最普通的花,越是普通越是真实,即使本节
课没有完全领悟,随着持续的接触能加深理解,教育无痕。

(紧紧围绕教科书深入浅出)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例,展开对
基础图案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是装饰图案最常见的题材。

本课以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为题材,让学
生们体会图案的装饰变化是形成图案之美的重要基础,从而学习装饰
图案的基本技法。

本课以大量的图片案例为欣赏主线,把花卉的基本
特点、装饰变化(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设计式样(单
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
序地逐层表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
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花卉
实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装饰变化方法,使花卉的形态、色彩、式样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并使用不同的式样,使其更符合装
饰目的的需要,从而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教师能够通过
看一看、画一画、变一变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花卉图案的美丽,培养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

对于教材中选用的花卉范例,绝大部分都要讲到,尤其是重点知
识的阐释,完全严格按照教科的方法和技巧推动,实行深入浅出的阐述,所选范例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实行。

特别是需要选择那些简单,容易上手的内容,引导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在短短的10分钟,能够让一个对图案零基础的学生,迅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特
别是“图案变化”的方法。

这课实际上是花卉装饰图案设计的初步学习,共分成3课时的内容,本课是花卉装饰图案学习的第一节课,能够将它定位于黑白花卉
装饰图案,以便更集中于对形态变化的讲述上,因为装饰形态,包括
花卉的装饰形态是图案设计的基础。

这节课的重点就在于学习的花卉变化的三个大方法和六个小技巧,我们通过第一环节生活中花卉美实行感知,选择的花卉从造型、象征、寓意、常见的花卉等角度实行学习,在交流互动中理解了大自然的花
卉美,为整个花卉设计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第二个环节,在欣赏生活
中的花卉图案中,感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体会我
们生活是离不开花卉的图案,点燃了学生心中学习花卉设计的火花,
顺利进入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环节:
重点知识用图片方式粘在黑板上始终保留,突显2020版新课标美
术学科的回归性。

花卉图案设计的三个大的方法和6个小技巧,为了更加直观的感
受学习,我们这次选用KT板粘贴,替代了幻灯一闪而过的弊端;拉近
了花卉设计这种学生看起来陌生的艺术和学生的距离,使得美术学科
专业化的同时,更显亲切和人性化,符合了2020版出台的美术新课程
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美术学科专业基础性的回归。

在学生作业的
时候能反复实行温故知新。

选择牵牛花作为范例,能将知识延伸进生活。

牵牛花是一种生活中最普通的花,越是普通越是真实,即使本节
课没有完全领悟,随着持续的接触能加深理解,教育无痕。

深入浅出
的阐释,所选范例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实行设计,简易容易上手,学生一看就会,在短短的10分钟,能够让一个零基础的学生,迅速掌握设计的要领,并初步了解下节课的花卉设计的系统知识。

展示、交流、合作,巩固学习的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使用集体学习,个人练习的形式持续对知识实行逐步的掌握,相互的启发中互助,展示中获得了劳动过后的喜悦,是一种成就与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