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文练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练习五教案例文(模板17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练习五教案例文(模板17篇)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推荐阅读下面这些教案,它们涵盖了不同的教学领域和内容,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思路。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教案例文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内容。
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1、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能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准备: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一、认识毫升。
1、前面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生活中哪些容器用“升”为单位?(学生举例)。
2、比较发现“升和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提问: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毫升。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
(板书:ml,ml)。
二、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毫升”1、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出示练一练1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数据。
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2、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
(1)观察1毫升水和10毫升的水,谈谈自己的想法。
(2)实验:用滴管向空两杯滴入1毫升的水。
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
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
试着把1毫升水倒入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三、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
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练习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练习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一章节包含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但是对于复杂的计算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计算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工具。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存在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第五单元《练习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练习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六》。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将深入探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提前准备好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会用PPT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然后用黑板和粉笔进行示范性演算,同时要求学生们跟随我的步伐,一起在练习本上进行演算。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会用PPT展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然后用黑板和粉笔进行示范性演算,同时要求学生们跟随我的步伐,一起在练习本上进行演算。
4. 实际问题转化: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知识进行解答,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问题转化。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将所学知识呈现在黑板上。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可能会感到困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如含有多个条件的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练习四》相关内容。
2.练习题和答案。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展示《练习四》中的第一道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解答后,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同时,布置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解答。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和运算技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一》精品教案
练习一。
(教材第18、19页)1. 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2. 灵活地应用小数的意义对单位进行改写以及对小数的大小进行比较,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准确地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一、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章所学的知识吗?学生:小数的意义。
教师:什么样的数是小数呢?学生:把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教师:你能把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第1题)教师:你能解决这道题吗?学生:把1张正方形纸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0份,涂色的占其中的2份,所以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2;把1张正方形纸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涂色的占其中的45份,所以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45;把1张正方形纸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涂色的占其中的70份,所以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7。
教师:还记得我们学习了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点吗?学生1:小数的计数单位。
学生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学生3: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二、教师:怎么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学生: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小数。
教师:那么你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吗,是怎么比较的?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第2题)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再集体订正。
北师小学数学练习册及答案推荐
北师小学数学练习册及答案推荐北师小学数学练习册是一套专为小学生设计的数学学习材料,它结合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优秀练习册及答案解析,供家长和教师参考。
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同步练习册》这套练习册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同步,覆盖了所有年级的知识点。
每个单元都提供了适量的练习题,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
此外,还特别设计了“思维拓展”和“生活应用”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强化训练》这套强化训练册适合想要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它包含了大量的难题和易错题,以及详细的答案解析。
通过这套练习册,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竞赛题集》对于有志于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这套题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它汇集了历年来各类数学竞赛的真题,以及一些创新的题目。
这些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考验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
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思维导图》这套思维导图册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体系。
每一张导图都包含了一个数学概念或知识点,通过颜色、线条和图形的组合,使得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答案解析》这是一套专门提供答案解析的练习册,适合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自我检查。
每道题目都配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找出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使用这些练习册时,建议家长和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依赖答案解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四则运算等基本操作。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四则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理解不深刻、运用不灵活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关系,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和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关系。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分数和小数知识的运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准备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的妈妈做了5个苹果蛋糕,每个蛋糕分给小明和弟弟每人2个,妈妈一共给了他们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等基本操作。
如:将分数2/3转换为小数,并比较2/3和0.7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案与反思
知识点/01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连续乘几分之几。
知识点/02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1)先求出多(少)的几分之几多少,再用加(减)法计算;(2)先求出多(少)的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03 “已知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部分量”的解题方法:(1)总量-总量×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2)总量×(1-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
知识点/04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根据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知识点/05 “已知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及另一部分量,求总量”的解题方法:(1)总量-总量×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2)总量×(1-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
三、达标检测师: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吧!结合教材“练习二”中题目,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1.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师:同学们仔细思考,图表达的意思,能根据图中所表现的数量关系,说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生:老师我知道。
第一个图,故事书平均分成了四份,一共是200本。
科技书平均分成了五份。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4,求科技书有多少本?生:第二幅图有铅笔和中性笔,中性笔平均分成四份,钢笔平均分成了份,一共有25支钢笔,比中性笔多1/4,求中性笔有多少支?师:将两幅图对比引导学生思考都是多1/4,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不同?生:老师,我是这么想的。
两个图当中,虽然都是多了1/4,但是单位“1”是不同的。
第一个图当中单位“1”是已经知道的量-故事书200本,求未知量科技书直接用乘法。
第二个图当中单位“1”是-中性笔是不知道的量,根据乘法的意义,我需要设单位“1”为x。
因为单位“1”所以解题的方法不同。
师:本题的难点是长方形的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先求出长方形的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计算器、乘法分配律教具-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
- 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5分钟):-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3.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题目,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
-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六的剩余题目。
-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延伸-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买文具》配套练习(附答案)
《买文具》课时练1.算一算,填上恰当的数。
5元=〔〕角27角=〔〕元〔〕角9元4角=〔〕角〔〕元=40角28分=〔〕角〔〕分〔〕角= 3元4角2.你能写出或算出每张图上邮票多少钱吗?3.在〇里填上>、<或=。
8角〇79分100分〇1元81分〇9角1分1角2分〇2角1分5角〇30分7元〇70角4元10分〇41角3角2分〇2元3角4.在下面括号内填入大于0的数。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2〕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4〕5个2分—共是〔〕分,可换成〔〕角。
〔5〕2个5角是〔〕角,可以换成〔〕元。
〔6〕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或〔〕张50元。
〔7〕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和〔〕张20元。
答案:1.5元=50角,27角=2元7角,9元4角=94角,4元=40角,28分=2角8分,34角=3元4角。
2.1元,5角,2元8角,1角6分,6角8分。
3.>,=,<,<,>,=,=,<。
4. 10;2;1和3或2和1;10,1;10,1;5,2;2和4或4和3或6和2 或8和1。
3.9 乘车1.计算。
5+0+4=1+8+1=10-3-5=2+6+2=9-2+3=4+5-6=2.比大小。
5+4-3⃝5 8-2-3⃝ 37-5+4⃝72+6-4⃝53.填上“+〞或“-〞。
10〔〕4 〔〕3=91〔〕8 〔〕3=610〔〕6〔〕2=2 7〔〕2〔〕5=4 4.列式计算。
答案:1. 9,10,2,10,10,42. >=<<3. - +,+-,- -,+ -4. 5+1+1=7 10-4-3=3 8-3+4=9 4+3-1=6。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概念,能熟练应用这些运算律求解问题。
3.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数数学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2.用数学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让学生举例子、进行口头解释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概念,如下所示:•加法交换律:5+3=3+5,可以将5换成别的数字,比如2或8,试着再算一遍。
•加法结合律:(6+5)+7=6+(5+7),可以将括号内的数字换成别的数字,比如6或7,试着再算一遍。
•加法分配律:4×(8+6)=4×8+4×6,可以将8或6换成别的数字,试着再算一遍。
2. 讲解示范教师应在黑板上进行计算,比如:•7+9=9+7(加法交换律);•(8+9)+5=8+(9+5)(加法结合律);•6×(9+3)=6×9+6×3(加法分配律)。
3. 学生练习教师可以以题目形式出现加法运算练习题目,并让学生自行计算,如下所示:1.12+8=?(A)20 (B) 21 (C) 22 (D) 232.(14+8)+5=?(A)22 (B) 26 (C) 27 (D) 283.5×(16+2)=?(A)60 (B) 70 (C) 80 (D) 904.(17+3)×6=?(A)100 (B) 120 (C) 140 (D) 1605.20+(13+5)=?(A)38 (B) 39 (C) 40 (D) 416.24+5=9+?(A)15 (B) 17 (C) 19 (D) 217.(26+19)+13=?+(13+9)(A)30 (B) 33 (C) 36 (D) 398.8×(12+2)=?+8×2(A)80 (B) 84 (C) 88 (D) 924. 练习小结教师可在黑板上讲解所列练习题目的解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并进行练习小结。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第五单元的练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列式计算、单位换算等。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分数、整数和几何等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运算顺序、运算方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份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2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
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2017-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3820000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2017-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 《正负数 》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教学 目标,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 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 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 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2. 认一认,说一说。
像10,2000,204.88,…都是正数,可以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
+10,+2000,+204.88。“+”也可以省略不写。
像-800,-200,-486,-10,…都是( ),“-”不能(
)。像-800,-
200,0,200,800,…都是( )。
3.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正数前面可以添上( )号,也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 面必须写( )号。读负数时,先读( ),再读( )。 4.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正 负 数》板书
“+”“-”表示意义相反的数量。 +15,+10…… 读作正15、正10…… -15,-10…… 读作负15、负1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不
能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2.谈话导入。 (1)“存款5000元”和“取款5000元”都能用5000元表示吗?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练习册解析与答案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练习册解析与答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建议及期末调研要求⒈本学期(春节1月29日)的教学时间虽然不太长,但除去节假日外,实际上课也在20周左右(课时数120节),相对的下学期的时间短些;而七上教材教学课时为69—108节,七下教材教学课时为66—100节。
怎样合理的调整教学时间,协调教学内容,特别是七下的整式的运算,变量之间的关系;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这四章内容是造成学生数学分化的主要因素(过去是初二的几何)。
因而我们必须加强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一元一次方程,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教学,拓展其教学内容和难度。
⒉教材的不足及建议:⑴教材的不足:①七年级教学内容紧张,八年级教学内容适中,九年级教学内容太松(而九下重点、难点集中)。
②数与式这一支编得较好,但例题、习题、练习题太少,系统知识相对不集中。
如:七年级上册整式、合并同类项一点就走。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没有学习有理化分母,但31,21要补充,否则三角函数的定义无法进行教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不学习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第71页复习题C 组出现);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高中数学求圆锥曲线的交点)。
③几何编得太差,没有分散难点,直觉推理、合情推理、逻辑推理处理不恰当。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完后没有下文,要到九年级上册时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才有下文;特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前三节是一块知识,而后两节又是一块知识(可以放到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时讲)。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全等三角形不讲证明。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不能开方。
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又不学习弦切角概念,圆幂定理。
④概率统计太散,每册都接触,学生不能深入。
⑤教科书中有很多错误,一些例题不能随意进行变式训练。
⑵建议意见:宗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高中输送合格的生源。
①数与式尽可能系统化。
②几何七上起要让学生直觉推理、合情推理、逻辑推理都要感悟。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前后》配套练习(附答案)
前后
1.赛跑。
天天明明亮亮君君佳佳
(1)说一说,天天在最前面,谁在他的后面?
(2)君君跑第〔〕,她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3)〔〕跑第3,〔〕在他的后面。
2.看图找位置。
〔填一填〕
小狗在小猫的〔〕面。
小猫在小狗的〔〕面。
3.选一选。
④③①⑤②
〔1〕③号车前面是〔〕号车。
〔2〕⑤号车后面是〔〕号车。
〔3〕①号车在〔〕号车和〔〕号车前面,在〔〕号车和〔〕号车后面。
答案提示
1.〔1〕明明亮亮君君佳佳
〔2〕4亮亮佳佳
〔3〕亮亮君君佳佳
2.前后
3.〔1〕④〔2〕②〔3〕⑤②④③
第二套
一、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
3、从一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三角形,一定还剩一个三角形。
〔〕
二、你能摆出这些图形吗?试一试。
三、画一画,分一分。
1、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
参考答案
一、1、√
2、×
3、×
二、略
三、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集合
一、选择题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集合M={x|(x-1)2<4,x∈R},N ={-1,0,1,2,3},则M∩N=()
A.{0,1,2} B.{-1,0,1,2}
C.{-1,0,2,3} D.{0,1,2,3}
解析不等式(x-1)2<4等价于-2<x-1<2,得-1<x<3,故集合M={x|-1<x<3},则M∩N={0,1,2}.故选A.
答案 A
2.(2013·福建卷)若集合A={1,2,3},B={1,3,4},则A∩B的子集个数为()
A.2 B.3
C.4 D.6
解析A∩B={1,3},子集有n=22=4个.
答案 C
3.(2013·江西卷)若集合A={x∈R|ax2+ax+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A.4 B.2
C.0 D.0或4
解析当a=0时,原方程为0x+1=0,无实数解;当a≠0时,依题意得Δ=a2-4a=0,解得a=0(舍去),或a=4.故选A.
答案 A
4.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U A)∩(∁U B)=()
A .{5,8}
B .{7,9}
C .{0,1,3}
D .{2,4,6}
解析 因为A ∪B ={0,1,2,3,4,5,6,8},所以(∁U A )∩(∁U B )=∁U (A ∪B )={7,9}.
答案 B
5.设S ={x |x <-1,或x >5},T ={x |a <x <a +8},S ∪T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
B .[-3,-1]
C .(-∞,-3]∪[-1,+∞)
D .(-∞,-3)∪(-1,+∞) 解析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集合,因为S ∪T =R ,由图可得
⎩⎪⎨⎪⎧
a <-1,a +8>5,
解得-3<a <-1.
答案 A
6.(2014·大连模拟)已知M ,N 为集合I 的非空真子集,且M ,N 不相等,若N ∩∁I M =∅,则M ∪N 等于( )
A .M
B .N
C .I
D .∅
解析 由N ∩(∁I M )=∅知N ⊆M ,又M ≠N , ∴M ∪N =M . 答案 A 二、填空题
7.(2014·杭州模拟)设全集U ={-1,0,1,2,3,4},∁U M ={-1,1},N ={0,1,2,3},则集合M ∩N =________.
解析 ∵∁U M ={-1,1},∴M ={0,2,3,4}. ∴M ∩N ={0,2,3}. 答案 {0,2,3}
8.设U ={0,1,2,3},A ={x ∈U |x 2+mx =0},若∁U A ={1,2},则实数m =________.
解析 ∵∁U A ={1,2},∴A ={0,3}. 又A ={x ∈U |x 2+mx =0}={0,-m }, ∴-m =3,∴m =-3. 答案 -3
9.(2014·济南模拟)设集合S n ={1,2,3,…,n },若X ⊆S n ,把X 的所有元素的乘积称为X 的容量(若X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该元素的数值即为它的容量,规定空集的容量为0).若X 的容量为奇(偶)数,则称X 为S n 的奇(偶)子集.则S 4的所有奇子集的容量之和为________.
解析 ∵S 4={1,2,3,4},∴X =∅,{1},{2},{3},{4},{1,2},{1,3},{1,4},{2,3},{2,4},{3,4},{1,2,3},{1,2,4},{1,3,4},{2,3,4},{1,2,3,4}.其中是奇子集的为X ={1},{3},{1,3},其容量分别为1,3,3,所以S 4的所有奇子集的容量之和为7.
答案 7 三、解答题
10.若集合A ={-1,3},集合B ={x |x 2+ax +b =0},且A =B ,求实数a ,b .
解 ∵A =B ,∴B ={x |x 2+ax +b =0}={-1,3}.
∴⎩
⎪⎨⎪⎧
-a =-1+3=2,b =(-1)×3=-3.∴a =-2,b =-3. 11.已知集合A ={-4,2a -1,a 2},B ={a -5,1-a,9},分别求
适合下列条件的a 的值.
(1)9∈(A ∩B ); (2){9}=A ∩B .
解 (1)∵9∈(A ∩B ),∴9∈A 且9∈B , ∴2a -1=9或a 2=9, ∴a =5或a =-3或a =3. 经检验a =5或a =-3符合题意. ∴a =5或a =-3.
(2)∵{9}=A ∩B ,∴9∈A 且9∈B , 由(1)知a =5或a =-3.
当a =-3时,A ={-4,-7,9},B ={-8,4,9}, 此时A ∩B ={9};
当a =5时,A ={-4,9,25},B ={0,-4,9}, 此时A ∩B ={-4,9},不合题意. ∴a =-3.
12.已知集合A ={x |x 2-2x -3≤0},B ={x |x 2-2mx +m 2-4≤0,x ∈R ,m ∈R }.
(1)若A ∩B =[0,3],求实数m 的值; (2)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由已知得A ={x |-1≤x ≤3}, B ={x |m -2≤x ≤m +2}.
(1)∵A ∩B =[0,3],∴⎩
⎪⎨⎪⎧
m -2=0,
m +2≥3,∴m =2.
(2)∁R B ={x |x <m -2或x >m +2}, ∵A ⊆∁R B ,∴m -2>3或m +2<-1,
因此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5或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