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聆听《c小调练习曲》和《#C小调圆舞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3、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及其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C小调练习曲》,在音乐中感受肖邦从指间流露出的一泻千里的激情,深刻体会肖邦的爱国热情;通过聆听《#c小调圆舞曲》,感受肖邦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重难点:重点深入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周杰伦在这部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展示了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

而“斗琴大赛”中出现的三首曲目中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是《#C小调圆舞曲》,但影片并未完全抄袭经典,而是精心改编,令人耳目一新。

自幼学习钢琴的周杰伦也有他的偶像,那就是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邦的钢琴音乐。

二、新课教学:1、初次聆听《C小调练习曲》(PPT1 —播放音频)A、问:刚才我们完整地欣赏了乐曲,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听了心潮澎湃、很激动。

)B、问:为什么会觉得激动呢(速度极快、力度极强)C、问:是种什么样的激动快乐的振奋人心的激动吗(不是,愤怒的、痛苦的)D、问:是什么让你觉得音乐是表达愤怒、痛苦,而不是快乐、兴奋的激动(旋律一直向下走)E、师:对,在第一课学习音乐要素时我们就已了解到,旋律的走向和音乐情感的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旋律呈向上发展的趋势时,通常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印象,而旋律线的持续下行会让人觉得压抑、难过。

在这首乐曲中用了极快的速度、极强的力度再加上旋律线的持续下行就表达出一种愤怒、悲痛的强烈情感。

F、问:肖邦因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究竟是什么使得一首练习曲会具有如此强烈地情感呢在音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2、创作背景及肖邦:(PPT2 —波兰地图)从这张东欧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波兰的北方是强大的沙俄帝国、西边是极富野心的普鲁士帝国、下面同样是强大的奥匈帝国。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荣成一中李伟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世界钢琴文化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又称为《革命练习曲》。

这首钢琴作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30年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失败,俄国重占华沙的消息后创作的。

反映了肖邦震惊、愤怒的心情,也表达了肖邦的爱国之情。

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A+B+A1+结尾。

鉴赏这首钢琴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作者内心的爱国之情。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和报效祖国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c小调练习曲》,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c小调练习曲》各段落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以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为音乐媒介,加强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设计
(三)自主探究法:培养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求知欲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意境与内涵,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强
烈的内心情感,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
(二)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体验。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斗琴片段
提问A:影片中提到了哪个音乐家?B:该音乐家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描述歌曲表达的情绪。比较《c小调练习曲》的感情有何不同。
体会乐曲的情绪,进一步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征。
给《爱之梦》配词进行诗朗诵。
小组展示。
通过配乐诗朗诵,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及内涵。
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①强烈地表现出个人情感,尽显个性;②具有标题音乐的特征
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拓展:《猫和老鼠》中的李斯特作品《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在愉快的动画中结束本节课。
七、教学评价设计
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八、板书设计
第17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1、肖邦
1.《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
2.引子:
主题1:
主题2:
再现:
尾声:
3.练习曲。
2、李斯特
1.《爱之梦》
2.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特征。
《爱之梦》是一首钢琴“夜曲”,由李斯特根据自己创作的的歌曲改编而成。6/4拍,小快板,也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第一主题优美而抒情,第二主题情绪显得比较激动,好像在带着激情在诉说着什么。乐曲重在表现一种浪漫的、诗一般的意境,引起人们对甜蜜爱情的无限遐思。
三、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平时的电影电视中对肖邦和李斯特有一些粗浅的了解。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内容:1. 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2. 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的: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肖邦的钢琴曲《小夜曲》导入。

学生倾听音乐,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名人名言:一个危险的敌人在为写着他的话,如果北方威震四方的君主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玛祖卡的淳朴的曲调中他定会禁止肖邦的音乐的。

肖邦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德】舒曼3. 肖邦与李斯特肖邦和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一同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的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音乐领域,这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他将波兰民间音乐的精髓融入钢琴作品之中,赋予他们新的内涵;他深入挖掘和提高了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诙谐曲,叙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欧洲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

在他的音乐里,还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因而人们常称他为“钢琴诗人”。

与肖邦不同的是,除钢琴音乐之外,李斯特还创作管弦乐和清唱剧,合唱等声乐作品。

他创立了“交响诗”这一西方音乐中的重要体裁,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创作出《前奏曲》,《塔索》等一批交响诗。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性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钢琴音乐的奇葩

钢琴音乐的奇葩
枣庄一中导学案使用日期_2012年11月9日
课 题
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具
课件视频
教学目的
(一)聆听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李斯特《爱之梦》乐曲,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李斯特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二)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三)知道“练习曲”的由来和作用。
3、比较两首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
三、教师小节
学生聆听感受

总结、补充、创新






一、欣赏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
1、教师播放音乐
设问: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介绍音乐家肖邦,
见<教参>。播放视频资料,了解肖邦音乐人生。
3、音乐知识:“练习曲”
本是为钢琴演奏训练而编写的乐曲,训练目的明确,分为专业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
4、重点聆听
1)请学生欣赏主题
2)请学生欣赏主提再现部
教法
提问式
讨论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演法
重 点
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难点
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
教学情景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青年钢琴家朗朗的钢琴演奏片断。
2、在世界著名音乐家行列中,有一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肖邦。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肖邦的钢琴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
3)听引子部分
4)教师或学生分别演奏引子、主题。
5、再次播放《c小调(革命)练习曲》。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docx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docx

高中音乐教案高中音乐《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高中音乐《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音乐作品特点及对音乐的贡献。

2、聆听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作品风格。

3、通过聆听钢琴音乐,感受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

4、了解钢琴的诞生与发展,初步懂得“练习曲”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这个时期两位代表性人物——肖邦和李斯特。

2、感受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感知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周杰伦的《夜曲》进入课堂提问:“所听的歌曲是谁的作品、歌曲名?出自哪张专集?[设计意图]:由学生们所喜欢的流行小天王周杰伦,导出他的偶像——波兰音家肖邦。

二、新课教学(一)肖邦简介1、播放有关肖邦视频资料的介绍,了解肖邦音乐人生。

2、简介波兰音乐家肖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肖邦。

[设计意图:了解肖邦生平,才能更好的欣赏肖邦音乐作品。

](二)肖邦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鉴赏1、引导学生阅读《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设计意图:为学生体验、感受其音乐情绪打下基础。

]2、完整欣赏石叔诚演奏《C小调练习曲》,请同学谈一下欣赏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作品的音乐情绪。

音乐情绪: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

3、对比欣赏视频:克罗地亚的钢琴演奏家演奏《c小调练习曲》的片断,请学生谈谈同一首作品不同风格的演绎带来的新颖的感受。

(三)了解音乐知识:“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

1、阅读课本了解音乐知识2、学生概括“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知识三、音乐家李斯特1、欣赏短片《猫和老鼠》中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感受李斯特的创作领域和个人音乐风格特点。

2、介绍音乐家李斯特,匈牙利人,受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影响李斯特在钢琴上创造出许多高难的技巧并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首创“交响诗”音乐体裁。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荣成一中李伟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世界钢琴文化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又称为《革命练习曲》。

这首钢琴作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30年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失败,俄国重占华沙的消息后创作的。

反映了肖邦震惊、愤怒的心情,也表达了肖邦的爱国之情。

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A+B+A1+结尾。

鉴赏这首钢琴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作者内心的爱国之情。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和报效祖国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c小调练习曲》,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c小调练习曲》各段落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以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为音乐媒介,加强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荣成一中李伟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世界钢琴文化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又称为《革命练习曲》。

这首钢琴作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30年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失败,俄国重占华沙的消息后创作的。

反映了肖邦震惊、愤怒的心情,也表达了肖邦的爱国之情。

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A+B+A1+结尾。

鉴赏这首钢琴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作者内心的爱国之情。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和报效祖国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c小调练习曲》,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c小调练习曲》各段落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以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为音乐媒介,加强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高中音乐鉴赏《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教学要求: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C小调练习曲》。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C 小调练习曲》)二、《C小调练习曲》1、简介作者:肖邦A、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

B、老师补充。

2、分部欣赏乐曲。

A、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B、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C、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1) 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2) 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D、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1) 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2) 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3) 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E、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3、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4、音乐知识:练习曲通常练习曲有两类。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张娜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肖邦、李斯特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爱之梦》乐曲。

2.认识、了解、体验两首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3.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了解“练习曲”的由来和作用。

4.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教材分析《钢琴音乐的奇葩》是高中音乐课程第十七节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部分内容。

本节课以欣赏和学习肖邦及《c小调练习曲》为主。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的教学,正是在学生学习和理解、感受和体验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的基础上学会从音乐中去体会音乐自身所表达的情感。

本节课充分利用师生资源,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并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培养学生感受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从而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1.学习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基础知识2.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强烈的内心情感教学难点通过赏析音乐作品真正体会隐藏在作品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聆听法: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与记忆,挖掘作品的内涵。

对比归纳法:加强对作品的感知、对比和思考。

自主探究法:培养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求知欲望。

示范演奏法:提高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欣赏视频:马克西姆钢琴音乐会中演奏《c小调练习曲》的片断。

二、新课教学(一)、《c小调(革命)练习曲》1.作者简介,通过播放视频资料,了解肖邦音乐人生2..分别欣赏引子、主题。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3.完整播放《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请学生谈感受。

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学案)一.看本节是第九单元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通过聆听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及李斯特的《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1.乐曲介绍①《c小调练习曲》1831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巴黎的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这首著名的《c 小调练习曲》,后人将他称之为,《革命练习曲》。

作品以飞快的速度,一泻千里的恢弘气势,表现出波兰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心声,成为一篇独特的用音乐写成的战斗檄文.这部作品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

②《爱之梦》1850年,李斯特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为三首抒情性钢琴小品,总标题为《爱之梦》。

其中以第三首最为著名。

第三首的歌词选自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诗集《一瞬间》中的著名抒情诗“爱吧!你可以爱的这样久”。

钢琴曲并没有描绘诗歌的具体内容,而是注重将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乐曲还有一个副标题:“夜曲",说明李斯特着意创造一种‘“夜曲"式的、富于诗意的音乐氛围。

作品优美动听、情绪舒缓;梦幻般的爱情主题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本课的两首钢琴曲,表现了极不相同的两种情感.《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爱之梦》中的柔美、梦幻般的诗意令人陶醉,尽情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2。

音乐知识①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每首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

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

②作曲家肖邦生平及作品介绍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

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音乐说课稿:《钢琴音乐的奇葩》

音乐说课稿:《钢琴音乐的奇葩》

音乐说课稿:《钢琴音乐的奇葩》一、教材分析:《钢琴音乐的奇葩》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特点与思想性,感受浪漫派钢琴音乐的美妙,本课时是学生对浪漫派交响曲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感受浪漫主义钢琴大师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把握浪漫派钢琴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2、通过教师弹奏、启发、学生哼唱旋律、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欣赏音乐的同时,把握作品的的相关人文知识与深刻内涵,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感。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本课重点是:感受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与钢琴之王李斯特的作品:《爱之梦》第三首,把握浪漫派钢琴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本课难点是:把握作品的相关人文知识与深刻内涵,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法分析:教师主要采用示范奏、情境法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

四、学法分析: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哼唱旋律等方法,理解音乐、把握音乐。

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

教师钢琴演奏肖邦练习曲第三首《离别》的慢板部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段音乐大家都经常听到作为电影配乐来使用的钢琴曲。

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引出课题:《钢琴音乐的奇葩》。

2、简介音乐家肖邦。

我在课前引导学生分组搜集肖邦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请学生讨论、分享舒肖邦的作品、创作背景及艺术成就。

钢琴音乐的奇葩

钢琴音乐的奇葩

钢琴音乐的奇葩钢琴音乐的奇葩--高中音乐教案钢琴音乐的奇葩--高中音乐教案作者单位: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教学要求: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c小调练习曲》。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c 小调练习曲》)二、《c小调练习曲》1、简介作者:肖邦a、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b、老师补充。

2、分部欣赏乐曲。

a、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b、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18xx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c、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1)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2)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d、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1)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2)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3)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e、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材分析《钢琴音乐的奇葩》是高中音乐课程第十七节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部分内容。

本节课以欣赏和学习肖邦及《c小调练习曲》为主。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的教学,正是在学生学习和理解、感受和体验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的基础上学会从音乐中去体会音乐自身所表达的情感。

本节课充分利用师生资源,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并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培养学生感受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从而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1、学习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2、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3、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教学重点:聆听两首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教学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中国青年钢琴家朗朗《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钢琴演奏片断,同学们知道朗朗演奏的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在世界著名音乐家行列中,有一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肖邦。

他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刚才朗朗演奏的钢琴曲正是肖邦所创作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

今天,老师将要介绍这位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给同学们认识。

我们将通过欣赏他的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用音乐传递自己的感情,如何用音乐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二.鉴赏钢琴乐曲(一)《c小调革命练习曲》1.作者简介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所了解认识的肖邦?播放视频资料,了解肖邦的音乐人生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肖邦一生的创作作品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音乐领域,被誉为“钢琴诗人”。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docx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docx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音、美、计组教案授课教师李雪含授课班级高一学年二班授课日期2017年4月18 口课题浪漫主义时期一一钢琴音乐的奇葩课型鉴赏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和《升C小调圆舞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认识浪漫主的风格特征,懂得有关“练习曲”基础知识。

过程方法聆听两首作品感受肖邦指尖一泻千里的激情,体会肖邦的爱国热情,通过聆听《升C小圆舞曲》感受肖邦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难点了解其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授提问小结介绍聆听播放那影片《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第一首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升C 小调圆舞曲》一、今天我们来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钢琴诗人”肖邦以及他的作品。

1、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2、我们欣赏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卬象?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4、这种激动的情绪是让人快乐还是愤怒痛苦?5、通过欣赏请说说音乐旋律的走向和音乐情绪表达?肖邦因在他的咅乐中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而令人陶醉,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究竟是什么使得一首练习曲会具有如此强烈的情感呢?在音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二、创作背景及肖邦生平:(PPT)带着对肖邦的深入了解我们再分段听赏作品:片段1.生:听音乐画线条;片段2.生:继续用线条来表达出旋律走向:片段3.师: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的片刻幻想,是音乐家对华沙起义爆发一瞬间的回忆;片段4.师:音乐出现的十分突然,由一个极强极不协调的属九和弦,引出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音符,因此给人的印彖十分强烈。

生:了解黑白键的魅力牛聆听生:激动、澎湃生:速度快力度强生:愤怒、痛苦牛.:旋律线的持续下行让人感觉压抑、难过,持续下行的旋律加上右手坚定的和弦表达了作者愤怒悲痛的强烈情感。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李斯特《爱之梦》乐曲,初步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熟悉音乐主题。

2、学习、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及其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

3、知道练习曲的由来、种类和作用。

4、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体会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

难点;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出示课前预习题:围绕本课关键词—肖邦、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使学生积极李斯特、浪漫主义音乐、《C小调练习曲>><<上,提出问题。

爱之梦>>思考提出你的问题(感兴趣的,有疑问的)1就以上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2教师学生共同确定本节学习目标。

探索主动学习作品欣赏(一)提问:听四段音乐描述特点(音乐要素):听1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2《c小调练听辨,描述初步分辨不同风格的音乐习曲》主题3《爱之梦》主题,4爵士小曲(二).哪些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特点。

(三)教师总结,适当语言引入下面教学环节二欣赏《C小调练习曲》〉(一)欣赏全曲1复听主题,精神气质特点2听全曲,主题共出现几次?3对比两次的不同4分析主题与B部分区别5引子和尾声的区别?6总结曲式结构(二)复听全曲(一)1听,节奏,力度2.2次3节奏,旋律的变化强化音乐主题记忆,引出曲式结构4旋律,节奏的变化5力度,声部,情绪6复三部曲式(二)1听表达对音乐及其作曲家的理解1用恰当的词语给无标题作品加上标题。

2学生2请学生谈对“革命”一词的理解(三)练习曲的知识(四)作者介绍三欣赏<<爱之梦〉〉1听,发言34学生教师共同完成1复听主题,对比前作品描述此作品音乐特点(谱例)2作品、作者介绍3欣赏全曲,确定曲式结构四归纳总结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拓展延伸1钢琴知识简介拓展延伸21教师或学生弹奏肖邦夜曲、圆舞曲2思考同一作曲家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和《 c 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荣成一中李伟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c 小调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世界钢琴文化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又称为《革命练习曲》。

这首钢琴作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30年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起义失败,俄国重占华沙的消息后创作的。

反映了肖邦震惊、愤怒的心情,也表达了肖邦的爱国之情。

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A+B+A1结+ 尾。

鉴赏这首钢琴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作者内心的爱国之情。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肖邦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和报效祖国的愿望。

2. 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c 小调练习曲》,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c 小调练习曲》各段落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钢琴曲《c 小调练习曲》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以钢琴曲《c 小调练习曲》为音乐媒介,加强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 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欣赏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学习作曲家创作钢琴曲的手段;通过学习肖邦音乐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②. 通过模仿钢琴家的演奏方法,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多元联系后的创作能力。

③.课后自学“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的概念。

五、评价设计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表演、习作展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

最后,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做出总体评价。

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中各方面的表现,如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尤其是爱国情感的反应、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态度、与教师同学之间合作精神、探究学习能力等,教师用语音和形象的文字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技能表现、分析作品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3.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学生和教师自己总结出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教学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学习的纵向比较更科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对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做出诚恳的评价。

在参加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讨论、合作、创作等方面可以采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互评。

本节课可能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因家长或者社会同仁的参与,形成他评,对教师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掌握教学方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视频导入师生问好。

播放2012 春晚李云迪和王力宏“斗琴”视频《金蛇狂舞》。

[ 设计意图]: 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外国的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通常不如当今流行歌曲。

上课开始,通过中西合璧的钢琴表演,能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对钢琴的探索和研究兴趣。

2. 出示课题认识肖邦作者介绍。

①. 请同学谈谈对肖邦的认识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学生搜集的关于肖邦的资料, 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学习,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②播放肖邦资料片。

[ 设计意图] :对肖邦更加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

教师小结: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带了一把故乡的泥土离开波兰,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华沙安葬,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肖邦是一位很爱国的音乐家。

【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掌握肖邦的生平,获得《 c 小调练习曲》创作的背景信息。

[ 设计意图] :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很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感同身受,通过对作者背景的分析介绍,逐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

3. 初听全曲感性认识教师播放课件中国著名钢琴家石叔城演奏的《c 小调练习曲》。

谈谈音乐表达是怎么样情感?总结出曲式结构图?【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前后桌为一组讨论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 设计意图] :初听音乐,让学生大胆猜想,谈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实现“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的教学理念。

教师小结:《c 小调练习曲》是肖邦于1830年9 月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11 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4. 分析乐曲课堂实践【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引子+A+B+A1结+ 尾。

引子:讨论结果:由强烈的、森严的属七和弦开始。

它伴随着一连串用十 六分音符组成的、上下翻滚的流动音型所组成的下行乐句,表现了作曲家悲愤的、震惊的、用语言难以言表的心情。

【学生活动】 :道具是: “废旧的答题卡”(1). 模仿作曲家练习弹钢琴的左、右手的姿势,右手弹和弦,左 手拿个卡从右到左,演绎音乐的下行。

由这个动作联想到四四拍子的指 挥图式。

(2). 练习四四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引子的两种音型,一是和弦,二是下行的十六 分音符。

指挥的图式为第二段的音乐活动做下铺垫。

[ 设计意图 ] :身临其境的体验引子的两种音型。

第一部分—— A【学生活动】 :讨论第一部分描写的情感是什么?讨论结果: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

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想像作曲家那是的心情 是怎样的激昂慷慨和起伏难平。

第二部分—— B学生活动】 :讨论引子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活动】:(1)学习指挥的图式应用在第二段中,随着音乐做四四拍子的指挥动作,体验下行旋律表达的情感。

(2). 分组讨论,如果将乐曲中表现忧伤地情绪的下行的旋律走势变为向上,那么乐曲的情绪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3). 根据一个简单的生活素材,比如是“做错了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是的手机让班主任给收去了等等做为素材。

”用旋律下行走向方式创作一段旋律,体验悲伤的情感。

(4)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小结:第二部分出现了一个略带悲痛的旋律,好像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体验下行音乐旋律表现的情感和写作简单的旋律片段。

第三部分——A1学生讨论后集体小结: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

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者的火焰并未熄灭。

表现了作曲家对民族解放战争必将获得胜利的期望。

结尾:【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掌握结尾的C大调的主和弦的色彩和意义。

教师小结:最后,乐曲以极强的力度(fff ), 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然地结束在C 大调的主和弦上。

在这里,作曲家表现了对民族解放战争必将获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心。

[ 设计意图] :用动作来体验乐曲结束的情感。

5. 复听全曲延伸内化【学生活动】:用一首小诗或者一幅图画表达作品的意境。

题目自拟。

[ 设计意图] :多元联系,升华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6. 拓展资源回扣主题播放马克西姆演奏现代版的《c 小调练习曲》。

[ 设计意图] :体验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表演风格产生异样的效果,拓展学生的视野。

7.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课堂总结:音乐能使人迸发出坚定的信念和胜利的信心,也能够推动全人类不断地追求光明,勇往直前。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精彩!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学习的《C 小调练习曲》的特点,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

请问,肖邦的《C 小调练习曲》属于练习曲还是音乐会练习曲?答案:(通常练习曲有两类。

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

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

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

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8、走进琴房弹弹钢琴【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时间,把全班分成8 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个组一个小琴房,让懂钢琴的学生教不会弹钢琴的学生,哪怕就是会弹一个音也是人生历程中学琴的开始。

活动结束,各组总结交流自己组的学弹钢琴情况。

七、板书设计利用思维导图做的板书结构图。

八、巩固练习多选题:(每题2 分。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漏选、少选得分,错选不得分。

)第一题:关于肖邦的说法正确的是:A、肖邦是法国人,作曲家、钢琴家,有“钢琴诗人”之称。

B、李斯特和肖邦同称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C、肖邦一生的作品除了练习曲外,还有《叙事曲》、《圆舞曲》、《即兴曲》、《谐谑曲》和《夜曲》等。

D、他带了一把故乡的泥土离开波兰;他的遗言是: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华沙安葬。

答案:ABCD第二题:关于《C 小调练习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c 小调练习曲》是肖邦于1830 年9 月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月11 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

B、《c 小调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图式是:引子+A+B+A1结+ 尾。

C、引子由强烈的、森严的属七和弦开始。

它伴随着一连串用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上下翻滚的流动音型所组成的下行乐句,表现了作曲家悲愤的、震惊的、用语言难以言表的心情。

D、乐曲最后以极强的力度(fff ), 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然地结束在大调的主和弦上。

答案: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