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工2_左孝青
四川省2006年青工职业技能(焊工)大赛参赛人员名单

高亚 军 刘 冰
团凉 山州 委青 少部 长 四 J省 电力 公司 团委 负责 人 l l
1 0
国 资委 系统 省 电力代表队
选手 选手
李 文玉 许晓剑
选手
领 队
范立军
郭 川龙 中国水 利水 电第 五工 程局
1 1
国资委系统水电
五局 代表 队
选手
选手 选手 领 队
4 .2 68 5
序号
1 8
代表队
达 州
职 备
领 队 选手
姓 名
何 占英 何 龙
职务或技术等级
达 州钢 铁集 团 有 限公司 团委 书记
领队
1 9 资阳 选手 选 手 选 手
邱友胜
张 伟 钟俊 林 毛 伟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 有限公司 悻
高 级工
f 电焊扰 )费调幸 ・1 ・ 7
王文 超
二重集团
成 都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容分厂
四川锅炉厂 I
5 .5 38 0
5 .5 31 0
1 8
1 9
李
纠
成 都
泸 洲
四川锅炉厂 I
泸 天化股 份公 司机 修车 间
4 .7 82 5
4 2 72 5
周永 钢
2 0
苏惠明
攀枝花
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工安分公司
唐明海
赖 刚 郑淑 娟 李 周 王 邓 秦 璞 建 帅 丰 军 四川 石油 管理局 中 国西 南油 气 田公 司
选手
1 2 国 资委 系统 西 南 油 气 田公 司代 表 队 选手 选 手 选手 选 手 领 队
书名、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

书名、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附录2《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列》(修订版75种)序号书名作者策划编辑1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夏立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雅莹2弹性与塑性力学基础王仲仁(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奖、尤里卡发明博览会金奖获得者)许雅莹3材料力学刘钊(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田秋4生物医药材料学李莉(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5材料加工过程控制技术王香(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6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赵品(燕山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7材料科学基础教程习题及解答赵品(燕山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8复合材料概论王荣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9功能材料概论鄢景华(哈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10应用表面化学姜兆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11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杰出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12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杨瑞城(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13机械工程材料齐宝森(山东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14机械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习题与实验)齐宝森(山东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15固体物理学房晓勇(燕山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16材料科学与工程文九巴(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17建筑结构材料迟培云(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18高分子材料冯孝中(山东轻工学院,教授)张秀华杨桦19特种先进连接方法张柯柯(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20 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修订版》毕见强(山东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21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杨永顺(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22 钢结构焊接导论王国凡(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23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王顺兴(河南科技大学金属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24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王雅珍(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材料系主任,教授)张秀华杨桦25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翟封祥(大连交通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26 电弧焊基础杨春利(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27 有机化学韩光范(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28 有机化学例题分析与习题解答韩光范(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29 物理化学邵光杰(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30 材料物理性能邱成军(黑龙江大学固体电子学与微电子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31 统计热力学基础李春福(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32 传输原理吉泽升(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33 高分子绝缘材料化学基础李长明(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34 材料连接原理与工艺邹家生(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秀华杨桦35 新型材料及其应用齐宝森(山东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36 纳米材料导论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杰出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杨桦37 计算材料学李莉(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38 结构材料学刘锦云(西华大学教授,硕导)张秀华杨桦39 材料研究方法黄新民(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0 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徐滨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秀华杨桦41 材料加工原理蒋成禹(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戴金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3 材料化学席慧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4 材料科学中数值模拟与计算徐瑞(燕山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5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常铁军(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6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戴金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7 材料合成化学徐甲强(上海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48 材料连接原理陈峥(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49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刘瑞堂(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50 材料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曹茂盛(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杰出人才,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51 无机与分析化学郭文录(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52 无机与分析化学学习指导郭文录(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53 现代材料处理工艺过程计算机控制朱波(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54 材料加工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栾贻国(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55 材料加工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栾贻国(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56 材料强度学张俊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57 材料物理导论杨尚林(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58 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张德庆(齐齐哈尔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59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周永强(温州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60 金属力学性能孙茂才(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61 制造工艺基础崔明铎(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62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刘瑞堂(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张秀华杨桦63 新编工程材料耿洪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超龙64 材料表面工程徐滨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秀华杨桦65 先进材料导论田永君(燕山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张秀华杨桦66 清洁能源材料梁彤祥(清华大学核科院,教授)张秀华杨桦67 膨胀阻燃技术及应用鲍治宇(教授,博导)贾学斌68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徐瑞(燕山大学,教授)张秀华杨桦69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王振廷(教授,黑龙江省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梯队后备带头人)张秀华、杨桦、许雅莹70 材料物理性能王振廷(教授,黑龙江省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梯队后备带头人)张秀华、杨桦、许雅莹71 材料基础实验教程徐家文(教授,承担国家级项目)张秀华、杨桦、许雅莹72 混凝土学张巨松(教授,学校学术带头人)许雅莹7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张巨松(教授,学校学术带头人)许雅莹74 焊接工程实践教程郑光海(副教授,承担国防科工委项目)张秀华杨桦、许雅莹75 热处理设备王淑花(副教授)张秀华、杨桦、许雅莹。
热重分析法对废旧电路板热解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第15卷第1期2024年2月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Vol.15,No.1Feb. 2024热重分析法对废旧电路板热解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阳宇1, 夏勇1, 王君2, 欧阳少波*1, 熊道陵1, 李立清1(1.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 赣州 341000; 2.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 商洛 726000)摘要:废旧电路板(SPCB )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弃物,可通过热解技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采用热重分析技术(TGA )对其热解特性进行研究,揭示热解过程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
实验在氮气气氛下,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5、10、15 ℃/min )对SPCB 热失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250 ~ 400 ℃温度区间,随着升温速率增大,SPCB 热失重(TG )曲线逐渐向高温方向偏移,在对应的热失重速率(DTG )曲线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失重峰,且峰值温度不断增加,热滞后现象显著。
采用Flynn-Wall-Ozawa (FWO )模型、Kissinger-Akahira-Sunose (KAS )模型和Friedman (FM )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拟合得到平均表观活化能(E a )分别为168.46、167.31、234.84 kJ/mol ,活化能均随转化率增加而相应增大。
利用FWO 模型对热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在相同升温速率下,随着转化率的增大,吉布斯自由能变(ΔG )逐渐降低,对应的焓变(ΔH )和熵变(ΔS )不断增加;在相同转化率时,ΔH 和ΔS 随升温速率增加稍有降低,而ΔG 逐渐增加。
关键词:废旧电路板;热解特性;动力学;热力学中图分类号:TQ524;X784 文献标志码:A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during pyrolysis of scrapprinted circuit board by TGAYANG Yu 1, XIA Yong 1, WANG Jun 2, OUYANG Shaobo *1, XIONG Daoling 1, LI Liqing 1(1. Faculty of Materials Metallurgy and Chemistry ,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Ganzhou 341000, Jiangxi , China ; 2. 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ailings Resources ,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odern Materials ,Shangluo University , Shangluo 726000, Shanxi , China )Abstract: Scrap printed circuit board (SPCB) is a typical organic waste, which could be utilized as a resource by pyrolysis technology.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SPCB were studi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o reveal the reacti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during the pyrolysis process. Under N 2 atmosphe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e.g. 5 ℃/min , 10 ℃/min and 15 ℃/min ,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r of SPCB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observed showed that the pyrolysis process was mainly occurred in the收稿日期:2022-12-01;修回日期:2023-04-09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BAB214021);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GJJ2008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JQ-840);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资助项目(DC2022-004)通信作者:欧阳少波(1986— ),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炭材料应用和废弃资源热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
材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

张红梅 教授 √
√
孙忠兴 380万吨热轧带钢车间设计
张红梅 教授 √
√
周志强 370万吨热轧带钢车间设计
张红梅 教授 √
√
于忠祥 360万吨热轧带钢车间设计
张红梅 教授 √
√
李季航 360万吨热轧带钢车间设计
张红梅 教授 √
√
回梓嫣 某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李胜利 教授 √
√
刘建 某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李胜利 教授 √
√
33 材加2011-A2 黄林 热轧车间设计及钢中合金元素钛的作用李娜 副教授/硕√导
√
34 材加2011-A2 刘志坤 薄板坯热轧车间设计及钢中合金元素钒李的娜作用副教授/硕√导
√
35 材加2011-A2 白兵 高温下铜在钢中的扩散行为研究 李娜 副教授/硕导 √
√
36 材加2011-A2 于鸿超 热轧车间设计及钢中合金元素钛的作用李娜 副教授/硕√导
√
√
32 材加2011-A1 胡雪峰 冷轧板带钢车间设计及冷轧辊失效原因沙分明析红 副教授
√
√
33 材加2011-A1 兰奎雨 冷轧带钢车间设计及带钢表面缺陷研究沙明红 副教授 √
√
34 材加2011-A1 牟家林 冷轧车间设计及高强钢在汽车领域的应侯用忠技霖术讲师 √
√
35 材加2011-A1 顾峰 冷轧车间设计及车间废弃物的利用与回侯收忠霖 讲师 √
赵红阳 教授
√
√
√
√
24 材加2011-A1 闻书林 铝镁板复合轧制及其组织性能
赵红阳 教授
√
√
√
√
25 材加2011-A1 郭成吉 铝镁板复合轧制及其组织性能
离子注入常见问题分析与研究

使用维护离子注入常见问题分析与研究刘锡锋黄玮田青(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摘要:离子注入是利用离子注入机将掺杂所需要的原子电离以后用加速的方式掺杂进入硅半导体晶体,从而使得它的导电性质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器件。
现代晶圆的制备中,离子注入主要用在半导体性质变化掺杂上。
它能够依据所需要的浓度控制杂质,包括控制掺杂深度,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硅片制作要求的标准工艺,但该工艺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对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中的离子注入工艺的主要特j、工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离子注入;集成电路;掺杂;问题分析1离子注入工艺中常见问题1.1离子沟道集成电路制备所用到的单晶衬底其原子排列都是严格按照周期性规律来排列的。
当离子入射到通道的方向时,一些离子会沿着通道移动,几乎不会受到原子核的碰撞。
离子入射情况在晶体固体中比非晶质材料更深,这种效应被称为离子通道效应。
由于沟道效应的存在,会使注入杂质分布产生较大的离散性,从而影响杂质预期分布。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杂质分布的离散,我们一般采用斜角度进行注入。
由于斜角的缘故,离子入射的角度呈现面密状态,保证离子不能进入通道,但是后面的一些离子可能通过散射进入通道。
因此,离子透过可以更深入地进入到晶体内部,该影响发生在离子浓度深度分布的末端。
1.2注入损伤进行离子注入工艺时,为了将杂质离子掺杂进半导体材料内部一定深度,需要将杂质离子预先通过离子加速器进行加速。
加速后的离子能够注入到晶体表面以下较深的深度,从而达到实现一定结深掺杂的目的。
但与此同时,高能量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由于离子加速后具有很高动能,当杂质离子进入半导体表面后将与响应的原材料晶格格点原子产生相互作用,这个作用非常大,往往会将晶格格点原子撞击离开格点位置,从而破坏晶格。
另一方面来说,进入晶体的杂质离子很难在注入完成后正好占原原所在的。
2013大学物理竞赛决赛名单

南昌大学第十届大学物理竞赛考场安排表(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排表(主教楼)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决赛。
《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036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2 [5E]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Science 2学分:2. 5学时:4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1 [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闭卷考试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Ll]无机材料学基础,张其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内容概述: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涉及面广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前所必须学的课程。
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材料的结构、物性和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相互的联系,为今后从事夏杂的技术工作和开发新型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which is highly theoretical, and almost involves all the sides of materials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one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us it is set to be taught before other specialized courses. It aims at allow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terials composition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and to establish a good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in the future.《材料科学基础2》[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036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2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2学分:2. 5学时:4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1 [无]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材方向、陶瓷与耐火材料方向)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涉及面广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前所必须学的课程。
学生选导师按照学生加权成绩排名顺序依次进行选择;

分析化学
路福绥
物理化学
万福贤
有机化学
兰孝征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戴莉
化学工程
高吉刚
分析化学
李艳
物理催化
李丽芳
物理化学
尚鹏鹏
材料物理
朱树华
化学生物学,分析化学
卢楠
计算化学
王日为
分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
段俊玲
分析化学
盛锋
天然产物化学
侯芹
无机化学
贾寿华
化学工程
吕伟
有机化学
苏秀荣
天然产物化学
张元红
有机化学
钱萍
李怡靖
1
杨松
朱德颂
1
王长波
章翰堂
1
秦中达
李培强
1
孙明慧
刘洋
学生选导师按照学生加权成绩排名顺序依次进行选择;
每位老师所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规定上限,详见下表;
各位老师的专业附于分配表后,供同学们参考。
2017届(2013级)应化专业毕业环节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分配表
89人
指导教师
限额人数
应化一班(30人)
应化二班(30人)
刘炳伟
贾寿华
2-3
杨丹丹
廖文蓉
苏秀荣
2-3
任国昌
赵秀慧
钱萍
2-3
马晓晨
李振旭
汪浩
2-3
杨鑫
李月
宋少芳
2-3(外出实习)
陶静
张娜
周蕾
张树芹
2-3
刘浩鑫
包丽华
2-3
肖子豪、于世龙
裘立群
2-3
邹琳钰、刘应涛
徐静
2-3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的方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授课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讲授人:张新房二零一零年七月《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学时学分:32课时,周2学时,2学分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使用教材:张锐著.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教学参考书:1. 周玉主编.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2. 来新民主编. 质量检测与控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左演声主编.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4.杨南如主编.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5.常铁军主编.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6. 周玉等.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自学辅导参考网址:1./eduonline/cl/index.asp2./index?3./clfxycs/sshd.asp?pageclass=1094./?action_mygroup_gid_109_op_list_type_digest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辅以动画、录像。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5% (出勤、听课、作业完成、课堂回答问题等)+实验成绩15% + 闭卷考试成绩70%其他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是一门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有机波谱分析等现代研究材料晶体结构、微观组织、化学组成与性能间关系的课程,它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选修课。
这门课程包括晶体学、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能谱分析和有机波谱分析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数理统计考场安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数理统计考试考生签名单(2013年12月30日,34节)监考教师签名:序号课程名称学号姓名专业名称考场考生签名1应用数理统计6720130530聂鹏飞工业工程22012数理统计6720130477顾二形化学工程22013数理统计6720130411冯宇杰计算机技术22014数理统计6720130320吴杰材料工程22015数理统计6120130211黄小林矿物加工工程22016数理统计6120130183谢欣荣化学工艺22017数理统计6120130124黄亚祥有色金属冶金22018应用数理统计6720130529王勇工业工程22019数理统计6720130476赵东方化学工程220110数理统计6720130409杜芳芳计算机技术220111数理统计6720130319陈文江材料工程220112数理统计6120130210翁存建矿物加工工程220113数理统计6120130182黄瑞宇化学工艺220114数理统计6120130123王浩然有色金属冶金220115应用数理统计6720130528王宁克工业工程220116数理统计6720130475陈金洲化学工程220117数理统计6720130407王亚萍计算机技术220118数理统计6720130318陈德明材料工程220119数理统计6120130209郑正生矿物加工工程220120数理统计6120130181张团结化学工程220121数理统计6120130122金先文有色金属冶金2201 22应用数理统计6720130527杨梦婷工业工程2201 23数理统计6720130474张小增化学工程2201 24数理统计6720130406张文赛计算机技术2201 25数理统计6720130317周军材料工程2201 26数理统计6120130208邹耀伟矿物加工工程2201 27数理统计6120130180李家德化学工程2201 28数理统计6120130121邱亚明有色金属冶金2201 29应用数理统计6720130526洪光亮工业工程2201 30数理统计6720130473陈程化学工程2201 31数理统计6720130405洪玉欢计算机技术2201 32数理统计6720130316吴高材料工程2201 33数理统计6120130207邓冲矿物加工工程2201 34数理统计6120130175宋应潞桥梁与隧道工程2201 35数理统计6120130120赖晓晖有色金属冶金2201 36应用数理统计6720130525万良琪工业工程2201 37数理统计6720130472肖义亮化学工程2201 38数理统计6720130399万成涛计算机技术2201 39数理统计6720130315戴啟年材料工程2201 40数理统计6120130206胡锦矿物加工工程2201 41数理统计6120130174刘文俊桥梁与隧道工程2201 42数理统计6120130119王建鲁有色金属冶金2201 43数理统计6720130524吴胜之环境工程220144数理统计6720130445邹希煊建筑与土木工程2201 45数理统计6720130392邹鸿珍计算机技术2201 46数理统计6720130314章杨荣材料工程2201 47数理统计6120130205陈健矿物加工工程2201 48数理统计6120130173孙加平桥梁与隧道工程2201 49数理统计6120130118周红张有色金属冶金2201 50数理统计6720130523李英杰环境工程2201。
泡沫金属渗流铸造工艺及填料的研究

泡沫金属渗流铸造工艺及填料的研究Ξ刘荣佩,左孝青,杨晓源,顾 昆(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摘要:简述了泡沫金属渗流铸造成型的基本原理.认为填料粒子是用加压渗流铸造法制备泡沫金属的关键.本文以石膏粒子作填料,经20%碳酸钠溶液和30%醋酸溶液以及超声波脱溶处理后,得到了孔隙规则圆整、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的泡沫金属,有效地克服了用食盐粒子作填料时对金属产生逐渐侵蚀的缺点.关键词:石膏粒子;泡沫金属;渗流铸造中图分类号:TG 2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5X (2000)04-029-030 引言泡沫金属是一种孔隙率可达40%~98%多孔新型功能材料[1].由于其具有比表面大、渗透过滤性、能量吸收性、轻质、耐热防火等性质,可用于制造过滤器、减震器、热交换器、发动机的排气消音器、火焰清除器、多孔电极、催化剂载体、自润滑轴承、高温垫圈和易磨合密封圈、高速列车、汽车消音减震材料以及轻质建筑结构材料等,而且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在节约能源和资源、对产品要求轻量化、多能化的今天,泡沫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1 问题的提出制备泡沫金属的方法很多,大体分为铸造法、镀覆金属法、粉末冶金法以及喷溅沉积法[2].在铸造法中,熔体发泡法工艺较难控制,孔隙结构不均匀;熔模铸造法则成本较高,工艺局限性大;中空球料法主要用于难熔金属材料;渗流铸造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制得泡沫金属的孔洞连通性好,孔径分布均匀,孔隙率可控,便于工业推广应用.渗流铸造成型原理如图1,首先把预先处理好的填料粒子直接放入铸型中或制成多孔预制块后再放入铸型中,连同铸型一起预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浇入熔融金属,并适当加压使金属液渗入到填料缝隙或预制块中,冷却凝固后形成一个三维网状互联的金属-填料粒子复合体,将铸件加工成要求的形状,然后将填料粒子去除,从而得到最终所要求的泡沫金属. 图1 加压渗流成型原理 图2 孔隙率为50%的泡沫锌试样第25卷第4期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Vol.25 No.42000年8月Journal of Kunming Un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2000Ξ收稿日期:1999-08-24;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第一作者简介:刘荣佩,女,1964年12月生,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泡沫金属材料 作者等曾采用渗流铸造法,以食盐(NaCl )粒子作填料制备出孔隙率为50%~70%,孔径为0.2~1.5mm ,最大尺寸为 40mm ×40mm 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泡沫锌、泡沫铅、泡沫铝材料,试件断面见图2.该工艺存在的弱点是,一旦食盐粒子处理不好,预热温度、浇注温度或充型压力控制不当,将有少部分食盐粒子被金属液包覆形成闭孔,滞留在闭孔中无法脱溶的食盐将逐渐侵蚀金属,见图3、图4.这样不仅影响其使用性能,甚至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同时食盐对金属铸型、设备的腐蚀也很大.因此应该另辟蹊径,选择一种对金属无副作用、耐一定高温、价廉且易于脱溶的填料.图3 被食盐腐蚀后的泡沫锌宏观组织 图4 被食盐腐蚀后的泡沫锌微观组织图5 用石膏作填料制备的泡沫铝试样2 石膏填料的工艺特点 石膏的化学成分为CaSO 4・2H 2O ,单斜晶系,晶体成板状,集合体常成致密粒状或纤维状,密度2.3,莫氏硬度2,加热至150℃则脱水成烧石膏首先将74μm 目石膏粉在转速为50~150r/min 的圆盘式造球机上制成圆球,造球时注意加水量,旋转时间尽量长一些,以保证制得的石膏球有足够的强度.然后加热至400℃,保温30min 进行脱水和预处理,待冷却后进行筛分(0.45~1mm ,1~2mm ,2~3mm ,3~4mm ).将处理好的石膏球装入金属铸型中一起放入电阻炉图6 用石膏作填料制备的泡沫铝显微组织内预热,预热温度和金属液浇注温度由自动控温系统控制.研究发现,只要根据石膏粒子直径的不同适当控制石膏粒子的预热温度和金属液浇注温度(如锌:T 预=400~420℃,T 浇=480~500℃;铅:T 预=360~380℃;T 浇=380~400℃;铝:T 预=460~500℃,T 浇=720~740℃),就可获得孔洞均匀的泡沫金属毛坯,见图5、图6,其工艺参数与用食盐粒子作填料制备泡沫金属相近[3,4].3 石膏粒子的脱溶工艺经渗流铸造成形的泡沫金属毛坯,其孔隙中的石膏粒子已变成煅石膏,在水剂中是无法脱溶的,经实验采用如图7所示工艺获得了良好的脱溶效果.・03・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第25卷图7 石膏粒子脱溶工艺流程图 碳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使用一段时间后,需静置沉淀,上部澄清溶液取出补加溶剂后可再行使用,溶液加温或采用超声波振荡均可加速脱溶和去除更加彻底.4 结论(1)以石膏粒子作填料用加压渗流铸造法制备泡沫金属,关键是根据粒子直径的不同,合理选择石膏粒子的预热温度和金属液浇注温度.(2)以廉价的石膏粒子作填料同样也可制备出孔隙规则、圆整、表面光滑,且分布均匀的泡沫金属.即使局部形成闭孔,残留的石膏粒子也不会象食盐粒子那样对金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保证了材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采用20%碳酸钠溶液和30%醋酸溶液,成功地实现了石膏粒子的脱溶,同时适当提高溶液温度,施加超声波振荡等强化措施可以加快脱溶速度,特别对厚大毛坯铸件效果明显.参考文献:[1] Davies G J.Metallic Foam :Their Produc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J.of Mat Sci.,1983,(18):1899—1911.[2] 李保山等.发泡金属的开发、性质及应用(Ⅰ)———发泡金属的制备方法.材料工程,1998(8):39~42.[3] Jeong -gil L EE.Production of Sponge Cast Aluminum by Liquid Phase Sintering of NaCl -KCl Mixture.轻金属,1988,38(11):703—709.[4] 刘荣佩等.泡沫锌成型工艺研究.见:第一届中英(华人)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昆明.1999.1.Study on Penetration C asting T echnique of Foam Metal and Its FillerLI U Rong -pei ,Z UO X iao -qing ,Y ANG X iao -yuan ,G U K un(The 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Matellurgical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China )Abstract :The filler is the key points to make the foam metal with penetration casting under pressure.The gypsum particles as a filler are treated in a solution of 20%.Soda and 30%acetic acid as well as ultrasonic wave ,the porous foam metal of smooth and clean surface and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There will be advantageous to overcome problems that the foam metals are gradually corroded by the NaCl particles when it is used as a filler.K ey w ords :gypsum particles ;foam metal ;penetration casting ・13・第4期 刘荣佩,左孝青等:泡沫金属渗流铸造工艺及填料的研究。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804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学分:2学时:2周(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根据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和所绘图纸的质量综合评定成绩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严生,常捷,程麟.新型干法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2]白礼懋.水泥厂工艺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3]胡道和.水泥工业热工设备[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4]曾令可,李萍,刘艳春.陶瓷窑炉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5]宋帝.现代陶瓷窑炉[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内容概述: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的水泥或陶瓷热工设备或工艺的设计计算以及图纸绘制,使学生加深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和初步掌握陶瓷热工窑炉结构设计或水泥热工设备工艺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资料和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和编写说明书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还能培养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Course Design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is a required practice course for the specialty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The students can deepen the theory knowledge of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drawing plot of cement or ceramics hot working equipment or technology. Moreover, though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know the design method, content and procedure of ceramics furnace structure or cement hot working system, and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books to design/calculate, plot drawing and write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anual can be trained. In addition, this course can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combi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o analyze/solve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oblems.《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804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学分:2学时:2周(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
深冷条件下多重旋转碾压超细晶铜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第44卷 第2期2024 年4月Vol.44 No.2Apr. 2024引用格式:周华,贾南,陆亚轩,等.深冷条件下多重旋转碾压超细晶铜的组织与磨损性能[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24,44(2):50-54.ZHOU Hua,JIA Nan,LU Yaxuan,et al.Microstructures and Wear Properties of Ultrafine ⁃Grained Cu via Multiple Rotational Rolling under Deep Cooling Condition[J].Journal of Liaoning Petrochemical University,2024,44(2):50-54.深冷条件下多重旋转碾压超细晶铜的组织与磨损性能周华1, 贾南1, 陆亚轩1, 孟祥晨2, 黄永宪2(1.河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 2.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 通过碾压式搅拌头在深冷条件下对铜板进行多重旋转碾压,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摩擦磨损仪对碾压后样品的表面形貌、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深冷条件下多重旋转碾压后,样品表面成形良好,表层出现明显的超细晶区;在转速为50 r/min 时,超细晶成形机制为晶粒的剪切破碎;在转速为500 r/min 时,晶粒细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和强制冷却抑制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在深冷条件下多重旋转碾压制备的超细晶层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关键词: 多重旋转碾压; 超细晶; 再结晶机制; 磨损性能中图分类号: TG441.8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4.02.008Microstructures and Wear Properties of Ultrafine⁃Grained Cu via MultipleRotational Rolling under Deep Cooling ConditionZHOU Hua 1, JIA Nan 1, LU Yaxuan 1, MENG Xiangchen 2, HUANG Yongxian 2(1.HBIS Industrial Technical Service Co.,Ltd.,Langfang Hebei 065000,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Welding and Joining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China )Abstract : The Cu plate was fabricated by a novel grinding tool via multiple rotational grinding under deep cooling conditi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grinding zone were analyzed via super depth of field microscope, optical microscope, friction and wear tes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ll surface formation and ultrafine grains were obtained after multiple rotational grinding under deep cooling con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the main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 of 50 r/min is the breaking and split of the grain. The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 at 500 r/min i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forced cooling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recrystallized grains. Microhardness tests and wear tests showed that the ultrafine ⁃grained zone prepared by multiple rotational grinding under deep cooling condition could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s.Keywords : Multiple rotational grinding ; Ultrafine grain ;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 ; Wear properties调控金属材料的尺度缺陷是制备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素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此手段可减少金属材料对合金化的依赖,并大幅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1]。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教案

教案20 07~ 20 08学年第1学期学院、系室机械工程系课程名称材料与成型技术专业、年级、班级工业工程06级主讲教师庄哲峰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
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
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
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考书目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考书目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 工程学院, 书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材料学01表面科学与工程02新型块体非晶材料和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03新型金属及金属陶瓷材料04复合材料及其模拟与设计05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06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402 周士勋《量子力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403(1)《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第三版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大学有机化学基础》荣国斌,苏克曼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有机化学》徐寿昌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09《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石德珂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材料加工工程01现代模具技术02精密塑性成型技术03材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04液态金属精确成形技术及过程控制05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06先进连接技术410《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11(1)《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胡乾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2)《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陈光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纳米科学和技术01非平衡态及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02纳米生物材料03纳米陶瓷材料04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05纳米光电材料、封装技术与器件402 周士勋《量子力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403(1)《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第三版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大学有机化学基础》荣国斌苏克曼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有机化学》徐寿昌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09《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石德珂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数字化材料成形01现代模具技术02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03材料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04材料加工CAD/CAE/CAM/CAPP/MIS05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检测与控制技术06材料加工虚拟系统410《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11(1)《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胡乾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2)《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陈光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本主题由qingwei55 于2010-3-13 19:23 设置高亮--本文转自华中科技大学考研论坛,更多内容参看:/thread-2117-1-1.html。
渗流铸造法制备多孔泡沫金属电极

渗流铸造法制备多孔泡沫金属电极
刘荣佩;左孝青
【期刊名称】《云南冶金》
【年(卷),期】2000(029)001
【摘要】介绍了泡沫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对其中渗流铸造法的原理及工艺参数作了详细讨论,认为采用渗流铸造法制备多孔泡沫金属电极,可克服现有电极材料制作方法不能同时保证电极的高孔隙率和活性物质的均匀分布,以及三维流体强度结构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内耗,提高电池的使用合格。
【总页数】4页(P37-39,61)
【作者】刘荣佩;左孝青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
【相关文献】
1.渗流铸造多孔泡沫铅电极的性能测试分析
2.反重力渗流铸造法制备开孔泡沫铝材料
3.反重力渗流铸造法制备开孔泡沫铝材料
4.加压渗流铸造制备多孔铝的工艺研究
5.渗流铸造法制备的开孔泡沫铝的声学性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氢化钛的动态分解行为与规律

氢化钛的动态分解行为与规律王耀奇;张宁;任学平;侯红亮;王宝伟【摘要】通过DSC/TG的热分析试验,研究氢化钛升温过程中分解的动力学规律,利用Coast-Redfem积分法计算了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氢化钛热分解的开始温度为510℃,分解过程中总质量损耗率达3.15%,其中565~660℃温度范围内的质量损耗率占总质量损失的50%左右,分解过程中生成了比氢化钛热稳定性更高的TiHx(0.7<x<1.1).氢化钛分解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机制,其速率控制步骤为Tin2表面上Tinx的成核与生长;阶段Ⅱ与Ⅲ遵循化学反应机制,其速率控制步骤为TiHx/Ti和TiH2/TiHx界面上的结晶化学反应;阶段Ⅳ遵循三维扩散反应机制,其速率控制步骤为H穿过TiHx和Ti反应层的内扩散,与4个阶段对应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83.07、135.28、121.97和137.72kJ/mol.【期刊名称】《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1(016)006【总页数】4页(P795-798)【关键词】氢化钛;动态分解行为;累积叠轧;泡沫铝【作者】王耀奇;张宁;任学平;侯红亮;王宝伟【作者单位】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2氢化钛是1种金属型氢化物,具面心立方结构,Ti处在结点位置,各单胞有4个Ti原子,H原子处于四面体间隙位置,是CaF2结构,其化学稳定性较高,不和空气及水作用,但易和强氧化剂作用[1]。
氢化钛的应用十分广阔,在电真空工艺中作吸气剂,并可作为高纯氢的载体,还可用于金属-陶瓷封接和粉末冶金中向合金粉末供给钛,在泡沫金属制备时用做发泡剂[2-3]。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有色冶金》
【年(卷),期】2007(36)6
【摘要】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有色冶金系”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等5所院校的冶金类系、科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
【总页数】2页(P64-65)
【关键词】有色冶金;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科学;武汉大学;办学历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805.3
【相关文献】
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粉末冶金、金属硅化物、耐热铝合金等方面的知名专家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易丹青教授 [J], 无
2.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理工类学院文化多维建构策略——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梁叔全; 胡小清; 蔡圳阳; 陈志永; 李周; 林高用; 张鸿; 徐国富; 王德志
3.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新生课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王德志;李周;蔡圳阳;彭需发
4.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J],
5.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内摩擦力/粘度系数(粘度),A:接触面积,du/dx:速度梯度 影响因素: (1)温度: 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单个原子热运动加剧,难以维持原子团形式产生大的内摩擦) (2)化学成分:共晶成分的液态合金的粘度最低。 (3)固态颗粒含量: a) 粘度随颗粒体积百分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b) 随第二相粒度的减小、分散度的提高,金属熔体粘度提高。 造成氧化烧损和夹渣根源 造成金属损失和环境污染
5、合金成分的保证,除了正确的配料外,还需要其他哪些措施?
熔炉准备:烘炉、清炉、换炉和洗炉; 成分调整:补料、冲淡; 熔体质量检验:含气量测定、非金属夹杂物检测。
此部分为左孝青课程内容,自行整理,请勿乱传。——Y.Z.
第二部分 铸锭
第一节 单相合金的凝固
1、什么叫溶质再分布? 溶质再分布: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时,铸件成分偏离原始成分、随凝固过程和条件不同,先后凝固部 分的成分不均匀、不一致的现象。 2、为什么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单相合金凝固铸件中可能会出现共晶体? 在凝固后期,液相成分远高于 C0,甚至可达到共晶体分成(偏析),使单相合金铸锭中出现共晶 组织。 3、什么叫成分过冷? 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的实际温度 T 实低于平衡温度 TL,则这部分液体处于过冷状态的现象。 4、成分过冷是怎样影响铸件组织的形态的? 随着成分过冷由弱到强,单相合金的固-液界面生长方式依次成为平面状、胞状、胞状-树枝状, 得到的晶体相应为平面状晶、胞状晶、胞状(柱状)枝晶以及自由枝晶。【具体见材科】
此部分为左孝青课程内容,自行整理,请勿乱传。——Y.Z.
第一部分 熔炼
第一节 液态金属的性质
1、简述液态金属的结构。 液态金属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 (1)原子团内原子间仍然保持较强的结合力和原子排列的规律性,既短程有序; (2)原子团间的距离增大(产生空穴),结合力减小,原子团具有流动性质; (3)存在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 (4)随温度的提高,原子团尺寸减小、流动速度提高。 2、液态金属的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粘度、电导率、热导率、扩散系数等; 物理化学性质:等压热容、等容热容、熔\气化潜热、表面张力等; 热力学性质:蒸汽压、热膨胀、凝固收缩(体积变化)等。 3、影响金属熔体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粘度:液体中流速不同的两个相邻液层间产生摩擦阻力,阻碍液体的流动,该内摩擦力是液体的基 本物理特性之一,称为粘度。
3、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原因是什么? 缩孔:在铸锭中部、头部、晶界及枝晶间等地方,常常有一些宏 观和显微的收缩孔洞; 集中缩孔:体积大而集中的缩孔; 缩松:细小而分散的缩孔; 显微缩松:出现在晶界或枝晶间的缩松。 产生缩孔和缩松最直接原因,是金属液凝固时发生的凝固体收缩,还与熔体含气量及夹杂有关。 4、铸锭过程中的热应力是怎样产生的? 热应力是铸锭凝固过程中温度场(变化)引起的: 凝固开始时,铸锭外部冷得快,温度低,收缩量大;内部温度高,冷得慢,收缩量小。由于收 缩量和收缩速率不同,铸锭内外层之间,便会互相阻碍收缩而产生应力。温度高收缩量小的内层会 阻碍温度低收缩量大的外层收缩, 使收缩量大的外层受拉应力 (+) , 收缩量小的内层则受压应力 (-) 。 5、为什么说铸锭中气孔的形成只可能是非均匀形核? 分类:表面气孔、皮下气孔、内部气孔。 气孔的形成与晶体形成一样经历形核、长大,但气孔还与气体压力有关,只有 P>∑P 外才能形 成。 若气孔是均匀形核形成,当 r 很小时,所需的 P 很大,大到不可能实现的程度。实际上模壁、 晶体、夹杂物、浇注时卷入的气泡等均为析出气泡提供了气泡核心,降低了形核的气压要求,所以 铸锭中气孔只可能是非均匀形核。
此部分为左孝青课程内容,自行整理,请勿乱传。——Y.Z.
成分过冷的作用:(1)溶质偏析造成过冷度不一致使界面不稳定; (2)晶粒或枝晶根部形成缩颈; (3)液态内的过冷度大,有利于晶粒的存在和生长; (4)界面上过冷度小,阻碍晶体长大; (5)降低界面能。 变质剂的作用:(1)促进晶体游离和晶核增殖; (2)降低界面能,促进生核; (3)阻碍晶体生长。
此部分为左孝青课程内容,自行整理,请勿乱传。——Y.Z.
内生夹渣:在金属加热及熔炼过程中,金属与炉气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的化合物。 方法:a)静置澄清法(比重差作用);b)浮选法(吸附作用);c)熔剂法(溶解作用);d)过 滤法 11、冰晶石在铝合金除渣精炼中的作用有哪些? 作用:(1)增加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2)溶解难还原、难溶解的 Al2O3。
第四节 成分控制
1、金属材料为什么要做成合金使用?
此部分为左孝青课程内容,自行整理,请勿乱传。——Y.Z.
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主要依靠化学成分来保证,而合金的工艺性能、使用性能都较好。 2、什么是中间合金,采用中间合金的理由是什么 ? 中间合金:将某些单质做成合金,加入到合金中解决熔炼问题,同时对原材料影响不大的特种合金。 采用理由:便于加入某些熔点较高且不易溶解或易氧化、挥发的合金元素; 便于更准确地控制成分; 避免熔体过热、缩短熔炼时间和降低熔损。 3、什么是新旧比? 新旧比:加入炉料中新料与旧数的比值。 4、熔制合金时,配料计算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计算包括熔损在内的各成分需要量; 其次,计算由废料带入的各成分量; 再次,计算所需中间合金和新金属料量; 最后,核算。【具体计算见《配比计算题》】
第二节 铸锭晶粒组织及其细化
1、细晶强化的原理是什么? 晶粒越细,在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目、晶界越多, 则在相同塑性变形量下,变形分散在更多的 晶粒内部,变形均匀,使得每个晶粒中位错塞积少,应力集中引起的开裂机会少,同时,晶界对位 错的阻力作用也变大,金属的塑性和强度都增加。 2、细化铸锭组织的方法有哪些? (1)增大冷却强度:小型铸锭——水冷模; 大型铸锭——降低浇温。 (2)加强金属液流动:提高冲刷作用,增加游离晶粒数目,促进形核。 a) 改变浇注方式:底注(差)、顶注、沿壁; b) 锭模周期性振动:相对运动,使晶体游离,提高形核率;加强补缩,提高致密度; c) 超声波 d) 搅拌:细化晶粒的最简单的方法; (3)变质处理:向金属液添加少量物质,促进金属液生核或改变生长过程,使铸态组织细化的方法。 3、试分析溶质再分布、成分过冷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铸锭常见缺陷分析
1、主要的凝固缺陷有哪些? 偏析、缩孔、裂纹、气孔及非金属夹杂物 2、带状偏析是怎样产生的? 带状偏析属于宏观偏析,出现在定向凝固的铸锭中,特征是 偏析带∥固-液界面,沿凝固向周期出现。 机理:在界面上偏析较小的地方,晶体将优先生长并突破偏 析层,长出分枝,富溶质的液体被封闭在枝晶间,当枝晶断续生 长并与相邻村枝晶连接一起时,形成宏观的带状偏析界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V AV
此部分为左孝青课程内容,自行整理,请勿乱传。——Y.Z.
①当α>1 时,氧化膜是致密、连续、有保护性,内扩散速度慢,因而内扩散成为限制性环节; ②当α<1 时,氧化膜是疏松、多孔、无保护性的。限制性环节将由内扩散变为结晶化学反应; ③当α≥1 时,氧化物十分致密,但内应力很大,氧化膜增长到一定厚度后即行破裂,周期性 出现,故该氧化膜是非保护性的(Fe 的氧化膜)。 4、什么是金属氧化膜的致密度?有何作用? 定义:见上一题致密度的定义。 作用:①判断金属氧化的限制性环节,进而确定氧化的动力学方程(薄膜厚度 x 与时间 t 的关系); ②影响氧化烧损:金属与氧亲和力很大时,α>1,氧化烧损较大,α<1,氧化烧损较小。 5、氧化精练的工艺过程是什么? 工艺过程:(1)将杂质元素及部分基体金属氧化; (2)去除杂质元素氧化物; (3)将氧化的基体金属氧化物还原。 6、氧化精炼的实质及热力学条件是什么? 实质:利用氧将金属中的杂质氧化成渣或生成气体而排除的过程。 热力学条件:杂质元素对氧的亲和力大于基体金属对氧的亲和力。 7、氧化精炼过程中,氧是如何传递的? 金属熔体为[MeO]所饱和,且常有少量 MeO 呈独立相析出、聚集在熔池表面,与加入的熔剂一 起形成炉渣溶体。MeO 既可溶于炉渣,也能溶于金属,它起着传氧媒介的作用。当炉渣中(MeO) 高时,可按分配定律由炉渣传入金属液中。 8、写出并解释挥发速率公式。
uv
b o ( p Me p Me) P
Uv:挥发速率;P:体系的外压;b:与金属性质有关的常数;P0Me:金属的蒸气压;PMe:实际分压。 9、金属挥发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由挥发速率公式可知,外压 P 越小(真空度↑),P0Me 提高(温度↑),PMe 减小,可以提高挥发速 度。 影响因素: (1)熔体温度: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挥发速率越快,挥发损失就越大; (2)金属及合金元素:蒸气压大,蒸发热小,沸点低的金属易发损失; 金属熔体中凡增大活度系数的合金元素,都会增大挥发损失。 (3)炉膛压力:炉膛压力越小,挥发损失越大。 (4)其他因素:时间、比表面积和氧化膜的性质。 金属处于高温液态的时间越长,比表面积越大,搅拌及扒渣次数越多,熔体表面无 致密氧化膜或熔剂及炉渣覆盖,则挥发损失越大。 10、简述夹渣的来源及去除方法; 来源:外来夹渣、内生夹渣。 外来夹渣:由原材料带入的或在熔炼过程中进入熔体的耐火材料、熔剂、锈蚀产物、炉气中 的灰尘以及工具上的污物等。
第三节 吸气和脱气精炼
1、金属熔体中气体的存在形态有哪些? 形态:固溶体、化合物、气孔 2、影响金属熔体中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重点说明挥发及溶解热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①溶解度:金属吸收气体的饱和浓度,常用每 100 克金属中在标态下的气体体积 cm3/100g 来表示。 ②影响因素:金属和气体的性质、合金元素、温度(放热:正比,放热:反比)、压力(平方根定 律) 3、合金熔炼使的脱气精炼一般指的是脱除什么气体,为什么? ①脱出氢气。 ②原因:氢的原子半径最小,几乎能溶解于所有金属及合金中。同时,金属在相变温度时,氢的溶 解度突变,变化较大。因此,在金属凝固时,过饱和的氢析出,此时最易在铸锭中形成气 孔。 此外,氧的原半径也小,它是一种极活泼的元素,能形成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和中间相 的固溶体。空气中氮含量最高,但溶解度差,不溶解或微溶。 4、简述分压差脱气精练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氢分压差(热力学)、脱气时间(动力学) 方法:气体脱气法、熔剂脱气法,沸腾脱气法、真空脱气法 (1)气体脱气法:a)惰性气体精炼:无毒无害,不腐蚀,操作方便安全,但脱气效果不理想。 b)活性气体精炼:脱气效果好,但有毒有害,易腐蚀易污染,需排气设备。 C)混合气体精炼:充分发挥上述两者的长处,并且减免害处,应用最广泛。 注:惰性气体指不溶于熔体,也不与熔体发生反应的气体。 铝合金常用惰性气体:氮气;常用活性气体:氯气;常用混合气体:氮-氯。 (2)熔剂脱气法:将熔剂用钟罩压入熔池,依靠热分解或化学反应产生气泡,达到脱氢目的。 (3)真空脱气法:脱气速度和程度高。